GB51184-2016 矿山提升井塔设计规范.pdf

GB51184-2016 矿山提升井塔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8827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1184-2016 矿山提升井塔设计规范.pdf

A.0.1钢筋混凝土筒体井塔经验公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一一第一自振周期(s); H一一从地面算起至檐口的井塔高度(m); B—与计算地震力相平行方向的井塔外缘宽度(m)。 A.0.2钢筋混凝土框架井塔经验公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B2 与计算地震力相平行方向的框架柱外缘宽度(m)。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GB/T 42103-2022标准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则 (41) 3 布置与选型 (43) 3. 1 平面布置 (43) 3. 2 竖向布置 (44) 3. 3 建筑构造 (45) 3.4 结构选型 (46) 3. 5 套架与防撞梁布置 (46) 3. 6 兼作凿井用井塔 (47) 结构荷载 (48) 4.1 荷载分类 (48) 4. 2 荷载组合 (48) 5 结构计算 (49) 5. 1 静力计算 (49) 5. 2 动力计算 (49) 6 构 造 (52) 6. 1 一般构造 (52) 6. 2 井塔密闭构造· (52) 地基与基础 (53) 7. 1 一般规定 (53) 7. 2 天然地基基础 (54) 7. 3 桩基础 (54) 7.4井颈基础 (55) 8 抗震设计 (56) 8. 1 一般规定 (56)

8.2计算要点 56 8.3抗震构造措施 (58 附录A钢筋混凝土井塔第一自振周期经验公式 (59

1.0.1编制本规范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是21世纪这十几年,我国矿山建设飞速发展。井塔作为矿山生产 的主要提升构筑物,在整个矿山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 在东北寒冷地区,具有抗寒、抗风沙等作用,有着井架不可替代的 功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井塔规范的编制工作,最终 只出版了作为文件附件的《煤矿多绳提升井塔土建设计暂行统 技术条件》。近五十年来,井塔设计一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根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 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124号)的要求,《矿山提 升井塔设计规范》编制组成立。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再 次把规范编制列入计划,需要编制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并塔设计规范,以改变目前我国 井塔设计的不规范状况

井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塔、钢结构井塔。过去一些小型矿井为了节 约造价,采用砌体结构,因其抗震性能差,现在已很少采用,故本规 范未列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塔得到 了广泛应用,钢结构井塔也越来越受重视。

1.0.3井塔是为矿井生产服务的,其设计使用年限必须满足矿井 设计服务年限的要求。矿井设计服务年限按现行国家标准分为 40年、50年、60年、70年。对于设计服务年限低于50年的矿井, 新建井塔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50年设计。当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超过50年时,新建井塔的设计使用年限若仍按50年设计则不能

满足要求,若取100年设计,则过于严格,造成浪费。应从荷载取 值、耐久性、构造措施、使用维护等方面满足实际服务年限的需要。 改建、扩建矿井并塔加固改造后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改建、扩建后 矿井的剩余服务年限相适应

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井下若发生事故,这些系统又是维系井下安 全和抗灾抢险的必要条件,故安全等级应为一级。本条为强制性 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0.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1.0.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工艺的不同,对并塔的设计会提出不同的要求。生产单位的安装 也会提出所需要的各项指标。设计应与施工、生产工艺相互配合

3.1.1井塔主体平面多数为矩形,圆形、正多边形较少,

哪种形式应根据生产使用要求、设备布置、结构选型、技术经济等 因素综合确定。矩形平面对生产使用、设备布置、提高建筑面积利 用率均是有利的,一般情况下宜优先采用

平面尺寸大,尤其是在同层布置多台提升机时。当井塔主体高度 不太高,且提升机大厅面积与主体塔身面积相差不多时,为使塔身 滑模施工能一次到顶,宜将井塔平面设计成上下一样的形状。但 当井塔主体高度较高,且提升机大厅面积比主体塔身面积大很多 时,宜将提升机大厅设计成带悬挑的结构形式。大厅层平面尺寸 的大小根据生产使用、设备布置及安装、检修要求确定。

3.1.3导向轮层平面布置应根据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等的要

3.1.3导向轮层平面布置应根据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等的要 求确定,通常设于提升机大厅的下一层,由工艺专业确定。对井塔 平面不起控制作用

3.1.4底层平面应根据提升容器的种类、尺寸和更换、存储方式, 井口设备的布置、人行人口位置,上下罐笼的人流路线,受料仓位 置,矿物运输出口位置,信号室位置等要求综合考虑。一般并塔平 面及尺寸主要根据井塔顶层提升机大厅层及底层确定。

3.1.5本条采用了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215及《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592的茶款,但 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高层厂房 应设封闭楼梯间”不符。随着矿井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井塔内工作 人数一再减少,经多年的使用实践和多方征求意见,认为作为构筑

物的井塔设不封闭的疏散楼梯间即可,并可用宽度不小于 800mm,坡度不大于60的金属工作梯兼作疏散楼梯。如条件许 可,井塔较高、平面尺寸较大时,也可考虑设封闭楼梯间。 3.1.6井塔内的电梯需要单独设电梯间,电梯间可以布置在塔 内,也可以紧贴外墙布置在塔外。为降低提升机房高度,电梯间的 位置应布置在提升机大厅层吊车不需要超越的部位,电梯间出口 应避开设备安装、检修位置

物的井塔设不封闭的疏散楼梯间即可,并可用宽度不小于 800mm,坡度不大于60°的金属工作梯兼作疏散楼梯。如条件许 可,井塔较高、平面尺寸较大时.也可考虑设封闭楼梯间

3.1.6开塔内的电梯需要单独设电梯间,电梯间可以布置 内,也可以紧贴外墙布置在塔外。为降低提升机房高度,电梯间 位置应布置在提升机大厅层吊车不需要超越的部位,电梯间出 应避开设备安装、检修位置。

3.1.7为了井塔内设备的安装、检修、更换,设备的上下运行必须 通过吊装孔,吊装孔的位置应避开地面出车和人员经常出人通道 的位置。

3.1.7为了并塔内设备的安装、检修、更换,设备的上下运行必须

1当在塔内布置吊装孔且不会使塔身平面尺寸有较大增加 时,宜将吊装孔布置在塔内,吊装孔不宜设于井塔角部及紧靠井塔 外壁。这种方式布置可直接利用提升机大厅层吊车吊装设备,使 用比较方便,目前常用此种布置方式。 2当在塔内布置吊装孔使塔身平面尺寸有较大增加时,可考 将提升机大厅层设计成悬挑结构,将吊装孔布置在悬挑部分;这 种吊装方式不利于冬季保温,非寒冷地区可以考虑,寒冷地区不宜 选择。 3为了减少并塔建筑体积,节约造价,也可考虑在井塔侧壁 上设吊装孔。这种吊装孔布置方式设备吊装不太方便,安全条件 差,且不利于冬季保温。目前此种布置方式使用较少

3.2.1、3.2.2确定井塔建筑高度主要是摩擦轮中心高度,由工艺 专业确定。其次是提升机大厅的高度,提升机大厅的高度由大厅 层设备及其起吊高度确定,应由工艺专业确定。在满足工艺要求 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井塔高度。其中的吊车顶面与屋面构件最 低点的净空取400mm,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的要求确定的。

3.2.3导向轮层层高由设备、装置安装、检修和更换所需空间 确定。

.4并塔底层的高度应根据安装和更换提升容器及运输最大

3.2.4并塔底层的高度应根据安装和更换提升容器及

件设备、材料所需要的高度确定,一般底层高度较大。为降低底层 高度,提高塔体承重结构的稳定性,宜考虑采取将提升容器平卧进 入并口,随后逐步斜立起吊的方法安装和更换提升容器。大型提 升容器不宜存放在底层,

修、灌道支撑系统要求,楼梯及外立面窗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同 时考虑塔身壁板稳定要求,结构竖向刚度均匀变化要求,各楼层层 高宜相近,一般在6m~15m之间

3.3.1井塔底层大门洞一般因安装设备要求,开得都比较大。根 据井塔用途及所在区域,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分段设置活动 门,既便于设备进出,又可以防寒、防风沙

3.3.1井塔底层大门洞一般因安装设备要求,开得都比较大。根 据井塔用途及所在区域,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分段设置活动 门,既便于设备进出,又可以防寒、防风沙。 3.3.2因井塔大厅层层高较大,窗户一般多层设置,高窗人工不 宜开启,故宜设置开窗设施。大厅层正对操控室不应设置窗户,以 免产生面对操控人员的眩光。

3.3.2因井塔大厅层层高较大,窗户一般多层设置,高窗人工不 宜开启,故宜设置开窗设施。大厅层正对操控室不应设置窗户,以 免产生面对操控人员的眩光

用,当大厅层平面受限时,也可放在大厅层的下一层。有条件时还 可在底层控制室附近另设卫生间。为便于清洁卫生,井塔内应设 置污水池,主要设于底层及顶层,

3.3.8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

定,在机场跑道中心点规定区域内的井塔应装设航空障碍标志灯。 矿井井塔高度一般都在30m以上,且在整个矿井是最高构筑物, 对不在机场跑道中心点规定区域内的井塔,一般高度45m以上宜

装设航空障碍标志灯。

3.4.1并塔塔身是重要的承重结构,影响其结构型式的因素较 多,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工艺设备布置、矿井通风方式、气候、地震 烈度、地基条件、服务年限等,其结构选型应根据具体条件综合比 较后确定。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塔,主要有 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包括箱型、箱框型)。钢结构井塔较少使用, 但也越来越受重视,主要有框架、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其余的为 砖或混凝土砌块结构,因其抗震性能差已很少使用,故不推荐。井 塔采用框架结构的优点是:空间大,材料用量少,造价低,设备布置 灵活,设备安装和后期改造方便;缺点是:井塔刚度较小,结构延性 较差,抗震性能差,在设备干扰力作用下,振动较大,滑模施工相对 较困难。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型式井塔,是较常用的结构型式,其 承载能力及侧向刚度均较大,结构安全度较高,耐久性好,后期维 护费用低,滑模施工方便;其缺点是结构重量大,不利于基础设计, 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较长,综合费用较高。一般井塔平面尺寸 较小时采用箱型。当井塔平面尺寸较大时,箱框型结构就是最佳 选择结构型式,此种结构型式将箱型及框架两种结构型式森合在 一起,优、缺点互补,也是目前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3.5套架与防撞梁布置

3.5.1提升容器在提升过程中由于意外受到某种阻碍(包括灌 道、灌道梁或井壁等的不正常突出结构),或由于操作失误和电控 失灵引起全速过卷,容器突然被卡住,而提升机仍继续向上提升容 器,导致一侧提升钢丝绳全部被拉断,这时就产生了偶然荷载,就 应该在提升容器或平衡锤过卷高度限值以上的位置设置防止提升 容器或平衡锤过卷的防撞梁。防撞梁底应设防撞木,防撞木的材 料可为木材及其他材料。

3.5.2整体式套架一般是独立的钢结构支架,当为笨提

3.5.2整体式套架一般是独立的钢结构支架,当为罐笼提升或混 合提升时都直接支撑于井颈上,而仅在水平方向与井塔相联系,竖 向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做成活动连接。当为箕斗提升时,套 架也可支撑于井颈上或吊挂在井塔的某一层楼盖结构上,同样另 一端的连接也应做成竖向活动连接。整体式套架耗钢量较大,但 有利于安装和井塔倾斜时的调整,目前广泛使用。分段式套架是 利用塔身楼盖梁作支点并兼作套架横梁,套架立柱及斜撑分段设 置大多数采用钢结构。此种型式套架结构简单,节约钢材,但施工 麻烦,井塔倾斜时调整较复杂,

3. 6 兼作凿并用并塔

3.6.1~3.6.3一般井塔施工均在井筒施工结束后,近年来,随着 矿山建设速度的加快,往往利用井塔来设凿井平台。这种形式既 加快了建矿速度,又减少了凿井时的临时构筑物,既绿色又环保,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3.6.4对于建于深厚软弱表土层上的井塔,井筒采用冻结法施工

4.1.1固定设备的自重认定为永久荷载,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592的规定。地基变形认定 为永久荷载,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 准》GB50153的规定。

4.1.3井塔内可计入永久荷载的设备主要有摩擦轮、减速器、电 动机、导向轮、起重设备、卸载装置、防坠器、电器设备等,其自重应 由工艺专业确定。

能,而箕斗一般是一个满载,一个是空载。钢绳最大静张力为提升 容器自重、载重及提升钢绳首、尾绳以及装置自重等总重:钢绳最 小静张力为提升容器自重、提升钢绳首、尾绳以及装置自重等总 重。断绳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摩擦轮一侧为所有钢绳 的断绳荷载,另一侧为所有钢绳的0.33倍断绳荷载。参照英国 《矿山井架和井塔设计指南》,在上升钢绳这一端作用着钢绳的断 苟载.同时在下降钢绳的另一端作用着0.33倍的断绳荷载

4.2.4事故荷载效应组合可仅用于提升机大厅层及下一层的 件计算。

5.1.4摩擦轮、减速器和电动机支撑梁变形应满足工艺要求 5.1.5兼作凿并工作的井塔,可采取临时加固措施满足凿井工作 阶段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5.2.T很多工程的计算表明,多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 平自振频率的基频多在0.6Hz~3Hz之间,而主要受力梁的竖向 振动频率却多在7Hz~80Hz之间;钢结构的水平振动基频多在 0.5Hz~2Hz之间,主要受力钢梁的竖向振动基频多在2.5Hz~ 25Hz之间。从上述结构基频范围来看,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上 安装有低转速动力机器时,其水平振动有可能发生共振现象;楼层 上安装高转速动力机器时,则楼层的横梁在竖向有可能发生共拆 现象。也就是说,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上安装低转速动力机器时 要注意计算结构的水平振动;楼层上安装有高转速动力机器时,要 着重计算横梁的竖向振动。而钢结构安装有低转速的动力机器 时,既要计算钢结构的水平振动,又要计算梁的竖向振动。 并塔的提升速度一般为6m/s~11m/s,设备的振动频率为 0.8Hz~1.5Hz;从已实测的井塔基本自振频率为1.0Hz~ 3.56Hz,因此两者容易发生共振;分析井塔水平振动一般仅考虑 提升机动扰力的作用。并塔结构动力计算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①计算设备的动力荷载;②计算结构的自振频率并确定结构的振 型;③计算结构的振动速度和位移;④确定结构内力的幅值,并进 行构件承载力计算。

与提升机主轴垂直的井塔方向的第一自振周期(T)满足公 式((1)或(2)要求时并塔可不进行水平振动计算。

<普 T 70.9 To T。= 60 n

图1旋转运动设备的干扰力

P= mewé = 0.105n

式中:P 机器的动扰力; m 旋转部分质量(kg);

wo转动圆频率(rad/s)。 机器匀速旋转时,P是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但总是通过 旋转中心的作用力。假定t二O时,P沿X轴方向。t时刻P在 X、Y方向的分力为:

wo转动圆频率(rad/s)。 机器匀速旋转时,P是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但总是通过 旋转中心的作用力。假定t二O时,P沿X轴方向。t时刻P在 X、Y方向的分力为:

式中:Px 引起塔身的水平振动; P 引起楼盖的垂直振动

Px=mewäcos(wot) =mewésin(wot)

6.1.2壁板厚度应同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3一2010附录D的墙体稳定验算要求。 6.1.3壁板角部加腋水平钢筋的直径、间距同剪力墙水平钢筋 (图2)。竖向附加钢筋不少于2Φ12。

6钢筋混凝土井塔屋面承重结构为轻钢结构时,设置组合楼 非组合楼板,增强井塔的整体性,提高井塔的抗震性能。

6.2.1当矿并通风要求井口建筑密闭时,往往将井塔内的套架加 以密闭。这就有两种方式,一是把井塔内的套架设计成钢筋混凝 土内箱结构,内外箱形成简体结构,这样壁板既承重又围护,同时

7.1.I并塔是煤矿提开系统中的重要构筑物,矿并的咽喉。如井 塔地基基础发生问题,轻则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重则危及并下工 人的生命安全。并塔地基基础位于并口附近,地基基础极易受凿 并和凿井前的冻结影响。根据井塔的重要性和对地基变形的特殊 要求等复杂因素,本规范把建于非坚硬岩石地基上的井塔地基基 础设计等级确定为甲级

塔的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方案综合比较 后,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基础类型。并颈基础系 指倒方台、倒圆台或倒锥壳体基础形式。

结对地基土产生的冻胀和融沉,而产生地基土冻胀和融沉的重要 因素与场地土的含水率和土的类别有关。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 候差异很大,降雨量分布也很不均匀。北方寒冷干旱,年蒸发量大 于降雨量。中部及南方气候湿润多雨,地下水丰富。20世纪70 年代~80年代全国各地矿井在冻融土上成功的建成上百座井塔。 众多的工程设计人员通过在冻融土地基上建设井塔的实践,并对 冻融土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得知,人工冻融土在地下20m以上

解冻后,冻融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比原状土有所降低,承载力降低 约20%~30%,20m以下冻融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基本无变化 也就是说人工冻结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基本是随着土的 深度增加而减少,人工冻结对土壤的物理特性影响是有局限 性的,

7. 2 天然地基基础

7.2.1一般建于天然地基上的各种基础相对比较经济。当采用 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时,可采用复合地基。目前 国内在煤矿各类建筑中采用复合地基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 根据需要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到300kPa~550kPa。 7.2.2并塔的受力比较特殊,主要的工作动荷载作用在顶层,若 井塔基础长期处于偏心荷载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7.2.5筏形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国内有少数井塔基 础采用过。随着结构计算机程序的发展应用,并塔结构的布置发 生很大变化,箱框结构的井塔内框架柱由原落地式布置现都改为 在二层设转换层过渡,平面尺寸较小的井塔,楼面为双向井字梁布 置,不设内框架柱。由于并塔结构布置的优化,为井塔底层创造了 开阔的空间,给设备工艺专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使井塔基础受 力明确、设计简单。作为曾经采用过的一种井塔基础形式,筏形基 础在井塔基础设计中现已很少采用。 7.2.7说明原因同本规范第7.2.5条,箱形基础在井塔基础设计 中现已很少采用

7.2.7说明原因同本规范第7.2.5条,箱形基础在井塔基础设计

7.3.2由于桩的类型较多,不同地域的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存在 差异,设计应因地制宜,对桩的选型、成桩工艺、承载力取值应结合 当地的成熟经验进行。当工程所在地有地区性地基设计规范时, 可依据该地区规范进行桩基设计。

7.4.4钢筋的连接要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 7.4.6井塔通过并颈式基础固结于并壁上,并颈式基础设计要密 切与矿建专业配合,要求井壁上端壁厚和配筋符合井颈式基础设 计要求。

7.4.4钢筋的连接要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8.1.1限制不同结构类型并塔高度及高宽比是从安全、经济等方 面考虑的。本条规定的限值是综合考虑了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等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 井塔的特点确定的

8.1.2限制并塔的高宽比主要是保证并塔的倾覆稳定。本条的 限值是综合考虑了相关标准的规定,又结合了并塔的特点而确定 的。如果通过抗倾覆计算可以保证并塔的倾覆稳定性,也可突破 本条规定的限值

8.1.4、8.1.5并塔的抗震等级是重要的设计参数。抗震等级的

8.1.4、8.1.5并塔的抗震等级是重要的设计参数。抗震等级的

划分体现了对不同抗震设防类别、不同结构类型、不同烈度、同一 烈度但不同高度并塔结构延性要求的不同。并塔设计应根据抗震 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井塔属乙类构筑物,应按调整后的设 防烈度确定抗震等级。这两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8.1.6井塔与贴建的井口房(井棚)之间防震缝的宽度,主要参考 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条文。

8.1.6井塔与贴建的井口房(井棚)之间防震缝的宽度,主要参

8.2.1井塔楼面属于大开洞楼板,开洞不规则且不连续;楼板面 内刚度有较大削弱,计算时应考虑楼板面内变形的影响。考虑楼 板的实际刚度可以采用将楼板等效为剪弯水平梁的简化方法,也 可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

8.2.2建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I、I类场地上的钢筋混凝

井塔,当塔高不大于50m时,根据设计经验,在满足正常风荷载作 用要求后,一般都能满足抗震强度设计要求,故可不进行抗震 验算。 钢井塔抗震性能较好,抗震设防烈度7度I、Ⅱ类场地基本无 囊害,因此可不进行抗震验算

8.2.8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

GB50068的原则规定,地震发生时永久荷载与其他重力荷载可能 的遇合结果总称为“抗震设计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井塔在计算地 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直接 作用于并塔上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对于间接作用于井塔上的 提升容器及物料、拉紧重锤及有关钢丝绳的荷载可不计入。本条 为强制性条文RBT 028-2020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规范.pdf,必须严格执行。

8.2.9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煎力主要由筒辟

承担。框架柱计算出的剪力一般都较小,为保证作为第二道防线 的框架具有一定的抗侧力能力,需要对框架承担的剪力予以适当 的调整。

由支撑承担。计算出的无支撑框架柱承受的剪力一般较小,出于与 本规范第8.2.9条同样的理由,需要对框架承担的剪力予以适当的 调整。调整幅度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并根据 并塔的具体特点给出。如果梁与柱铰接连接时,梁端内力可不予 调整。

下端嵌固点。当并塔采用井颈基础时,并塔与并简形成一个整体, 井筒的截面又比较小,软弱场地对井筒的嵌固作用较差,如果仍将

基础上表面作为井塔的嵌固点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本条规定抗 震计算时宜考虑并塔、并筒及土的相互作用。考虑这种计算方法 目前在设计中应用并不普遍,所以本条规定也允许仅对并塔进行 抗震计算,但在IV类场地时应乘以增大系数1.4。

8.3.1并塔壁板上开大洞口应在洞口两侧设加强肋,上部设连 梁。加强肋应贯通全层,加强肋宜与井塔结构的扶壁柱相结合。 8.3.4焊接连接的传力最充分,有足够的延性,但焊接连接存在 较大的残余应力,对节点的受力不利;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比较方 便,但构件的节点连接全部采用高强度螺栓会使连接尺寸过大,且 材料消耗较多,因而造价较高;栓焊混合连接的应用比较普遍,一 般受力比较大的翼缘部分采用焊接,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DL/T 2024-2019 大型调相机型式试验导则,可兼 顾两者的优点,

附录A 钢筋混凝土井塔第一自振周期经验公式

A.0.1实测钢筋混凝土筒体井塔第一自振周期T,的范围为 0.28s~0.72s。按经验公式计算周期与实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