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pdf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501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pdf

棒、抹刀(与落度试验用相同

4)秒表(最少可计4点)。 2试验步骤 1)将L型流动仪底面水平放置,并适当湿润其内侧; 2)将混凝土拌合物沿上缘倒入L型流动仪高端一侧的 容器中,装满后用捣棒插捣15次(如拌合物流动性较大而能自行 充满时,可免去插捣),然后用抹刀抹平; 3)上提隔板使拌合物流出,当流至50mm、100mm 300mm和500mm远处(图C.0.4中A、B、C、D点)时,分别按下 秒表(如拌合物流不到所测距离,就免去相应点计时),记录时间。 3结果分析 计算拌合物流速(以mm/s计):

4)秒表(最少可计4点

式中 t1、t2和 t3分别为拌合物从图中A 至B、B至 C、C 至D的通 过时间(s)。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任一"值表示试验结果(如拌合 物较粘稠,而只能测得U时,则以W1表示结果;如拌合物流动性 较大,则以U2或U3表示结果)。 试验时如发现有明显的离析和泌水现象,应改变混凝土的配 合比,重新进行试验。

某工程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附录D 本规程用词说明

D.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D.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时,写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4:99

总则· (60) 3 混凝土结构材料计算指标· (62) 4 混凝土结构基本设计规定· (66) 5 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68) 6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72) 7 混凝土结构构造 (74) 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 (76) 9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77) 10 钢管混凝土柱设计和施工 (80) 11 钢骨混凝土构件设计 (84) 12 混凝土施工 (86)

.0.11.0.2近年来.以水泥、砂、石常规原料和常规工艺生产 的且具有良好工作性的现代高强混凝土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迅速发 展。它强度高、变形小、耐久性好,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重 、高算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的需要。配制高强混凝土必须采 用很低的水灰比,因而只有外加高效减水剂才能解决工作性不足 的问题,使高强混凝土可作为预拌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使用。 应用高强混凝土的主要好处是:利用高强减小构件截面尺寸, 降低结构自重;利用早强加快施工进度;利用高弹性模量使结构具 有较高的刚度;利用高耐久性增加结构的使用寿命。后者对露天和 朝湿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接触有毒、有侵蚀物质的构筑物 来说特别重要。现代基础设施工程往往要求有100年基至150年 以上的使用寿命,于是高性能高强混凝土材料儿乎成为唯一的选 择。 配制高强混凝土应加入粉煤灰、超细矿渣、沸石粉、硅粉等细 粉矿物掺合料。除水泥、水、砂、石和高效减水剂外,矿物掺合料应 作为高强混凝土的第六组分,以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特征和我国当前的技术现状出发,将强 度等级为C5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这是由于配制 这类混凝土需要仔细选择原材料和严格控制配合比,在施工时必 须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此外,这类混凝士在受压时表现出较少 的塑性和更大的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上与普通强度混凝 土有一定差别。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一89虽 然也包含了等级较低的高强混凝土C50和C60,但该规范的计算 公式和构造措施主要是依据普通强度混凝土的试验资料和使用经 验确定的,未能充分反映高强混凝土的特点。该规范中有些条文对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是实际结构中具有规定保证率的混 疑土轴心抗压强度值,而强度等级值u.k是具有规定保证率的混 疑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二者的差别在于:(1)轴心抗压强度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k1,对于普通强度混凝土取为0.76;(2) 实际结构的混凝土与立方体试件混凝土,由于受荷速度和过程不 一、材料离散程度不一、尺寸不一和施工养护条件不一等原因在强 度上有差异,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取其比值为0.88。k和k 乘即为上面提到的系数0.67。参照此方法,可同样定出高强混凝 土抗压强度的设计值如下: 1高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要 高于普通强度混凝土的0.76。试验表明,对于C50~C80级混凝 土,,可达0.8~0.85并随强度增加而增加。为偏于安全,可取k 等于0.77(C50)~0.82(C80)。 2高强混凝土不易泌水离析,在实际结构中质量比较均 不象普通混凝土在同一构件的上,下部位可有很大差别,在正常的 质量控制条件下,由小试件所测得的高强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要 比普通强度混凝士低得多。一种普遍的看法是,混凝土强度的标准 差在强度超过40~50N/mm²后很少增长,所以作为标准差与平

均值比值的变异系数随着强度提高而降低。国内外已有许多统计 数据证明了这一变化规律。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质量较均匀,所以系 数值也应大于普通混凝土。但是,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 水化热引起的高温有可能对强度带来不利影响,另外高强混凝士 的后期强度增加较少,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受温,湿度等环境 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高强混凝士的使用经验不足,所以仍取 k与普通混凝土相等,即,一0.88。于是得高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 强度标准值与其强度等级值之比为fc/fcuk二k,·二0.68~ 0.72。 3高强混凝土破坏时呈脆性,故应有较高的材料分项系数便 受压构件有更大的目标可靠指标。在欧洲混凝土委员会的模式规 范MC90中考虑了混凝士的脆性系数,使高强混凝土的f./fcu.k值 约比普通混凝土低2~4%;而国外规程中对普通混凝土材料分项 系数Ym取1.5左右,比我国1.35高得多。现取?m为C50时1.44 到C80时1.53,由此可得高强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约为

4 cle (1. 44~1. 53)

在作了个别调整后,具体数值见附表3.0.1。按照表中的值并保 守地采用普通混凝士的强度变异系数来核算构件的目标可靠指 标,可得高强混凝土受压构件的B值约为4.0~4.2,大于普通混 凝土的3.7,相应的失效概率比普通混凝土受压构件降低约4~8 倍。 但是,高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在设计时仍建 议偏低地取为于的1.35倍,如附表3.0.1括弧内的数值。这样,高 强混凝土与普通强度混凝土的材料分项系数取得了名义上的统 一。抗压强度标准值只在预应力的构件抗裂验算等个别场合使用 取用偏低的数值是偏于安全的。

附表 3. 0. 1 高强混凝士的轴心抗压强度(N/mm)

3.0.4国内外的试验表明,在干燥环境中高强混凝土的

4.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一89所作的基本设计规定 司样适用于高强混凝土结构,只是个别细节宜作适当调整。高强混 凝土呈明显脆性,所以在设计高强混凝土构件时应注意保证构件 有必要的延性;对重要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宜按约束混凝土设 计,这主要是对柱、梁等条形构件而言,板式构件的延性通常要好 得多。

4.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一89所作的基本设计规定 司样适用于高强混凝土结构,只是个别细节宜作适当调整。高强混 疑土呈明显脆性,所以在设计高强混凝土构件时应注意保证构件 有必要的延性;对重要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宜按约束混凝土设 计,这主要是对柱、梁等条形构件而言,板式构件的延性通常要好 得多。 4.0.2塑性内力重分布主要依靠拉区混凝土开裂。即使受拉钢筋 未屈服,在一般情况下也能提供30%的弯矩调幅量,所以不论是 高强混凝土或普通强度混凝土都可以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构件 的受弯延性又与压区混凝土相对计算高度有关,在同样的相对计 算高度下,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延性要低于普通强度混凝土,故 对截面相对计算高度的限值需乘折减系数β/0.8,β是高强混凝 土受弯截面压区混凝士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高度与中和轴高 度工,之比,这一比值在普通强度混凝土中为0.8。 4.0.3利用高强混凝土早期强度高的优点,更早地施加预应力有 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施加预应力时,经计算确定的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强度可低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75%。但应注意为提早施加预 应力而需要早强的要求反映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可能会对后

4.0.3利用高强混凝士早期强度高的优点,更早地施加预应力有

利于加快工程进度。施加预应力时,经计算确定的混凝士立方体抗 压强度可低于混凝士强度设计值的75%。但应注意为提早施加预 应力而需要早强的要求反映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可能会对后 期强度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提早施加预应力将缩短混凝土的 养护时间,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试验表明,对高强混凝土,后张法构件锚固区局部承压抗裂的 要求应高于普通强度混凝土,故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应同 时满足锚固区局部承压的抗裂要求。

强混凝土有明显的自生收缩,后者在常规的收缩测定试验中不易 测得,所以按常规试验得出的收缩终值常低于普通强度混凝土。高 强混凝士的徐变明显比普通混凝士小,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 预应力损失也较小。试验表明,徐变量约与√f.成反比,预应力损 失的计算可参考欧洲模式规范MC90,计算比较复杂。为简化计 算,本规程采用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一89的公式,但式 中系数作了适当修正,以大体符合试验及理论分析结果。

5混凝士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当钢筋强度等级较高时,高强混凝土的β值与比较接近,上式 2 比误差较大,因此不建议采用近似公式。 截面设计时判别大小偏压的界限,在普通混凝士中为e。/h。= 0.3。对于高强混凝土来说,界限的eo/h。值有所增加。采用C80高 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组成的截面,相对界限偏心距eo/h。可达 0.42;当e/h。<0.42时恒为小偏压,e/h。>0.42时可能为大偏压

或小偏压,但可按大偏压设计。需要指出,这类界限只能用于设计 不能用于验算。 2T 形(1 形)截面 当T形截面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图形的高度≥f,尤其是α 接近翼缘高度h,且截面处于界限配筋或界限偏心距附近时,采 用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对于高强混凝土T形(1形)截面有可能产生 较明显的误差。按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图形计算将给出过高的承载 力,其原因是未计入腹板宽度远小于翼缘宽度的影响。当β增大 后,这种误差就缩小。为了修正这一误差,可将T型和I形截面的 翼缘宽度在所有情况下均乘以折减系数。这对大偏压或受弯构件 的截面计算结果没有多大影响,而对界限配筋或界限偏心距以及 小偏压情况就可补偿上述误差。对于C50~C65混凝士,可取翼缘 宽度折减系数为0.95;对于C70~C80混凝土,可取折减系数为 0.90。 3圆形和环形截面 以上提出的高强混凝土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同样适 用手圆形和环形截面。与T形截面相反,圆形截面受弯时愈接近 中和轴压区宽度愈大,因此当β减少时按等效矩形应力分布计算 给出的结果偏于安全。环形截面的压区宽度沿高度变化不大,不会 产生T形截面那样的问题。《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一89有 关环形和圆形截面计算的近似公式也适合于高强混凝土,但应取 GBJ10一89的这个近似公式有过种种简化,这些简化对不同强度 混凝土均适用。但如采用高强钢筋,有的简化就会产生一些误差 为慎重起见,对于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截面,在按近似公式设计 后,可按平截面假定导得的精确公式再作一次核算,参见《钢筋混 凝土基本构件》一一书(第二版,198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5.1.5对于螺旋箍筋柱,由于箍筋对高强混凝士的约束效果不如 普通混凝士,所以承载力公式

N=fAcor+fyA'+2fyAsso

5.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5.3扭曲截面承载力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4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4.1试验证明,高强素混凝土的局部承压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 值,即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要比普通强度混凝土低许多。当配筋 后,局部受压极限承载力提高系数大体与普通强度混凝土相等;而 局部受压下的并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则仍比普通强度混凝士 低不少。所以,即使配置了局部受压的间接钢筋,为了防止开裂,最 好将局部承压应力作进一步限制。本规程主要根据试验研究结果, 用修正系数?来考感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随混凝土强度 等级提高而降低的影响

5.4.2国内试验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开孔对局部受 压抗裂荷载影响较大,因此,在试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孔道 系数 0. 9加以修正。

5.4.2国内试验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开

压抗裂荷载影响较大,因此,在试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 系数 0. 9加以修正。

6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筋混凝土板,如改用高强混凝土则可带莱明显的效益。在长期荷载 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增长量要小于预应力 普通混凝十受弯构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长期荷载试验表 明,挠度增大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徐变规律类似。本规程对预 应力混凝士受弯构件挠度增大影响系数6的取值,主要是根据试 验确定的。此外,还提出预压应力长期作用下反拱值增大系数由2 降为1.8。 6.0.4高强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试验表 明,高强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间距及裂缝宽度比同类情况的普通混 疑土构件要小。为简化起见,仅将裂缝宽度公式中的系数由0.1改 为0.08,使计算值更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单侧压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低于0.8%,箍距不应大于压筋 直径的8倍和15cm。应尽可能采用复合箍,并宜采用Ⅲ级或Ⅱ级 钢筋作为箍筋。

8.0.1最小配箍率的作用之一是为了限制出现斜拉破坏环。为此高 强混凝土梁的最小配箍率不应低于0.03f./+。 8.0.4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受剪计算方法的修正及有关构造的规 定,主要是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的。 8.0.5自前国内尚无高强混凝土深梁的试验资料。这种构件由于 剪跨比甚小,无腹筋时的抗剪强度近似与.成正比,所以采用一 般抗剪计算公式并对f.折减的方法应该是偏安全的。国外曾就美 国ACI规范中的深梁计算方法对高强混凝土的适用性有过探讨, 认为深梁中腹筋的作用很重要,应采用正交腹筋的形式;正交腹筋 对深梁抗剪和抗裂的作用比单独水平腹筋和单独竖向腹筋二者作 用之和还要大;对于剪跨比/h大于1的深梁,竖筋的作用比水平 筋大。 高强混凝土牛腿和登合构件也没有试验资料,规程的规定主 要凭工程判断得出。

9.0.1设防烈度较高(如8度以上)时,高强混凝王抗震柱宜优先 采用钢管高强混凝土和钢骨高强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愈高,脆性愈显著,故对不同设防烈度要求的钢筋 混凝土结构,在抗震柱的设计中,宜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予以相应 的限制。这一限制仅对设计时的计算强度取值而言,实际施工时所 用的混凝士强度等级仍可高于这一一限值。此外,如果柱的轴压比甚 低,或柱的实有承载力甚高于作用效应值时,设计取用的混凝土强 度等级也可不受这一限制而适当提高。 : 9.0.2~9.0.9由于高强混凝土的脆性,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钢 筋高强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必须对框架梁的受压区高度、梁中配箍 数量、柱中纵筋和箍筋的最小配筋率以及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等 作更严格的要求。 一般认为,在水平地震反复作用下,框架柱的极限变形能力应 满足下列要求:(1)层间极限水平位移&u与屈服位移u的比值即 位移延性比不小于3.0:(2)极限水平位移uu与层高H的比值 u不小于1/50。从试验验证的角度,这里的uu和uy可从柱试件在 反复作用下水平位移滞回曲线的骨架线上量得:u可定义为抗力 下降到最大值85%时的位移,u则按能量相等的原则将抗力的上 升段曲线简化成理想弹塑性关系确定。根据高强混凝土柱的试验 结果,高强混凝土柱的极限变形能力要比普通强度混凝士柱差不 少,无其是轴压比相对较大的情况。轴压比对极限变形能力的影响 N 轴向压力,。为试件混凝土实际抗压强度,A为柱截面面积),延 性一般均能满足要求;当n接近或达到0.55~0.6时,只有配箍特

达到3.0,而Y.有时仍满足不了1/50的要求。高强混凝土柱的轴 压比"不宜大于0.4~0.45(相应的入值不低于0.15~0.20),否 则很难满足地震作用下对极限变形能力的要求。 轴压比的设计值和试验值是有区别的。在确定轴压比的设计 值时,所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轴力都是设计值而不是实际值。如 果去除材料分项系数和荷载分项系数,以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作为 实际值,并按标准荷载下的轴力作为实际轴力,则有轴压比的设计 值n与实际值(或试验值m)的比值约为1.6。这样可得出高强混 疑土柱的设计轴压比限值应为0.4~0.45的1.6倍,即0.65~ 0.7。现对C50~C60混凝土取0.70,C65~C80混凝土取0.65。同 时,在配箍特征入的试验值和设计值之间也应作类似的换算,得 相应的配箍特征最低值约为0.25。试验证明,配箍特征入,比配箍 率更能反映箍筋的约束作用。但是过高强度的箍筋(如用高强 钢丝作箍筋)也发挥不了全部强度的作用,所以宜用血级或1级钢 筋作箍筋,不宜采用I级钢筋。 :上述框架柱试验的结果作为规程对一级抗震框架柱的轴压比 限值和箍筋加密区最低配箍特征值的依据。对于箍筋,还同时规定 了最低配筋率的要求,即箍筋的配置必须同时满足最低配箍特征 直和最低配筋率两个要求。 从理论上说,对柱子延性的要求和采取的轴压比限值与配箍 措施应与抗震等级无关。但是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和结构设计 可题十分复杂,工程经验和工程判断对抗震设计及抗震标准的制 定起重要作用,经济因素也是一个制约条件。所以规程中降低了对 二级、三级抗震的轴压比限值与配箍要求。三级抗震建筑物多处于 7度地震区,震害调查表明,7度地震区内钢筋混凝土普通现浇框 架一一般不出现重天破坏。所以对抗震等级较低的框架柱,适当降低 轴压比等限制也是适宜的,伯对IV类场地上的建筑物要慎重对待

10.1.1因高强混凝土的脆性较大,为了安全有效地应用,在受压 构件中必须采取加密箍筋等侧向约束措施。最新的研究和工程实 践表明,将高强混凝土填入圆形钢管,亦即将钢管混凝土技术与高 强混凝土技术相结合,是克服高强混凝土脆性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这是因为:(1)钢管对核芯高强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能有效地 克服高强混凝土的脆性:(2)钢管既是模板,文兼有纵向钢筋和横 句箍筋的功能;钢管内无需钢筋骨架,便于浇灌高强混凝土,可采 用泵送混凝土工艺:(3)钢管外无混凝土保护层,能充分发挥高强 混凝土的承载能力。90年代以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的钢管 高强混凝土结构已在我国超高层建筑和特大跨度桥梁中应用。 本章根据国内外在钢管高强混凝土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 程实践经验,对《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作了补充,将混凝土强度等级扩展到C80。其设计与施工,除本章 已作规定者外,均按CECS28:90的规定执行。 10.1.2CECS28:90关于钢管壁厚不小于4mm的规定,是根据 焊接的要求。本条根据高强混凝土构造和钢管耐久性的要求,将钢 管壁最小厚度定为8mm。 试验观察表明,在套箍指标较低时,钢管高强混凝土的延性较 普通钢管混凝士差。为保证钢管高强混凝土有足够的延性,将套箍 指标的下限值从CECS28:90规定的0.3提高到0.5。

这一限值对CECS28:90的限值作了修改,而与欧洲的组合结构 规范(Eurocode4)相一致,与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也更接 近。最新的试验研究表明,核芯混凝土的支撑作用,并不能提高圆 形钢管管壁的局部稳定性。因此,该限制条件不限于空钢管受力情 况,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遵守。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抗压承载力。为了 合理地应用这种结构,特规定了长径比和偏心率的限制。 10.1.3钢管对核芯混凝土起套箍作用,是保证钢管混凝土结构 性能的关键。其焊缝均受拉,因此应按一级焊缝来保证质量。在现 场完成的分段接头处的受压环焊缝,可按二级焊缝标准施工,伯超 声波探伤比例仍应按一级焊缝的100%采用

10.2.1~10.2.5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规程限定的长细比和 偏心率范围内,CECS28:90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对C80级以下的 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仍然适用,仅套箍指标较低的轴压短柱承载 力计算公式需作局部调整。在套箍指标较低时,侧压力对高强混凝 土的套箍效应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本规程根据试验结果,将低 套箍指标的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公式改为

对C50取α=2,对C80取α=1.7,C50~C80之间的α值按线性插 入值取用。高套箍指标下的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仍按CECS28: 90的公式

N.=A.f.(1+ / +0)

是高低套箍指标的分界点,令上两式的N,相等,即可解得

10.3.2中央部位受压时的局部承压计算公式是由CECS28:90 第4.3.2条的公式变换而来,二者完全等同。根据试验研究结果, 该公式对局压板为圆形、正方形和矩形的情况都适用。 10.3.3钢管混凝土柱组合界面附近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是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制定的,可以计算抗剪连接件的承载力。这里 所指的柔性抗剪连接件包括在节点构造中采用的内加强环、环形 隔板和钢管环等。内衬管段和穿心生腿可视为刚性抗剪连接件。当 局压强度不足时,可将局压区的钢管壁加厚予以补强,这比局部配 置螺旋箍筋更为简便。

1考虑到钢管混凝土构件在使用阶段受弯曲作用时,会因 昆凝土受拉区开裂而降低其弯曲刚度,故对CECS28:90的 刚度公式作了修正,将其中混凝土项乘以折减系数0.8。

10.5.1~10.5.4根据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钢管混凝土柱的 经验,对节点构造作了较多规定。其中,在剪力传递方面,特别注意 了从构造上防止钢牛腿对钢管壁产生局部撕裂的问题,明确了由 钢管与核芯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力和抗剪连接件共同传递剪力。根 据试验研究结果,列出了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组合界面的抗剪粘结 强度设计值和简易有效的抗剪连接件型式。增加了梁的纵向钢筋 穿过钢管或直接锚入核芯混凝土,并以衬(套)管段予以补强的节

造形式。为了便于开孔和补强,建议采用双筋并般穿孔 .5柱脚的埋深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规程未作硬性规定

10. 6 施工及质量要求

是取中和轴高度为工二0.5h时混凝土部分的压力合力。取等效矩 形应力图的高度r=βrn=0.8r,对普通混凝土β=0.8.对高强混 凝土β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故将式中0.4f.A.改为 0.5βf.Ac。 11.0.7考虑到高强混凝土脆性较大,适当提高了YB9082·97 对钢筋混凝土腹板部分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面积配筋率及有关构 造配筋的要求。

12.1.4尽可能减少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并外加粉煤灰等矿物

12.1.5高效减水剂或复合高效减水剂的性能在使用前一定要结 合工程进行复试,并进行高效减水剂和水泥相容性试验。 12.1.8对氯离子含量的限制包括混凝土各组分中氮离子含量的 总和(其中包含高效减水剂的氮离子含量)

12. 2混凝土配合比

12.2.1在正式施工前,高强混凝土应先进行试配。在可能条件 下,宜利用计算机进行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2.3.1拌制高强混凝土时不得使用目落式搅拌机。这种搅拌机 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拌合物的匀质要求。 12.3.3获得高强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低用水量和低水灰比 (水胶比),因而拌制时需准确控制用水量。各类原材料(特别是 子和溶液型高效减水剂)中的含水量必须扣除。不得随意在混凝王 中加水。

12.4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12.4.3本条所指混凝土不包括特殊配料的自密实混凝土。 12.4.4~12.4.6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士的连接处,施工时必须 酒循低笨级湿辉土不能流入高黛级湿凝土部位的原

渝20J04-1 建筑防火、排烟构造设计图示㈠ 防火门.pdf12.5混凝士泵送施工

12.5.1泵送高强混凝士入模时落度宜控制在16土2cm,采用 泵送混凝土要解决落度损失和降低粘聚性等问题。入模时落 度过高,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一定有利,而且造成浪费。

12.6.1~12.6.2低水灰比(水胶比)的高强混凝土不泌水,浇注 后如不立即毅盖并养护很易开裂。高强混凝土的水化热偏高,养护 时应采取措施使内外温度差尽可能小,以减少温差引起的内应力。

12.7 混凝土质量检查

12.7.3对于重要工程,应同时留取多组标准立方体试件,分别进 行标准养护、密封下的同温养护(养护温度随结构构件内部实测温 度变化)和密封下的标准温度(20士3.C)养护,以便对实际结构的 混凝土强度作出正确评估。 当环境温度与标准养护条件相差较大时,宜同时留取与结构 构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留作标准养护的立方体试件的数量宜比 普通混凝土所要求的增加1~2倍,以测定早期及后期强度。 高强混凝土的现场钻芯试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只当具备 完善设备并有丰富经验的前提下才能用于工程实际。 12.7.4边长100mm立方体试件强度与150mm标准试件强度 的比值,受试验机刚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型号机器得出的比值 可有较大区别,表12.7.4列出的比值是根据多种国产试验机的试 验结果得出。在可能条件下,应采用边长150mm标准试件作强度 测定。

12.7.5为防止大尺寸混凝土开裂,应采取综合措施,具

12.7.5为防止大尺寸混凝十开裂,应采取综合措施,具体有:(1) 采用低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尽量降低水化热:(2)采用缓凝型高 效减水剂;(3)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夏天搭棚防晒,控制砂石 骨料温度华南城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中建XX局(145P)-.doc,并用凉水或冰水拌合:(4)掺加低需水量的微膨胀剂,设 置施工后浇带;(5)结构设计上采取限制开裂措施;(6)采取合理的 施工浇筑顺序,并及时养护;(7)养护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内表温 差在规定的限值内;(8)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剧烈变化,如浇冷水 养护引起温度骤降或表面直接受阳光暴晒而升温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