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TJ 212-2016 江苏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

DGJ32/TJ 212-2016 江苏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192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J32/TJ 212-2016 江苏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

接缝用密封胶》JC/T881,按照密封胶移位能力分为25、20、 12.5、7.5四个级别,25级和20级按照拉伸模量分为低模量 (LM)和高模量(HM)两个级别,12.5级密封胶按照弹性恢复 率可分为弹性(E)和塑性(P)两个级别,故把25级、20级和 12.5E级密封胶称为弹性密封胶,而把12.5级和7.5级密封胶 称为塑性密封胶。 2密封材料一般用于细部防水,而细部防水文是防水的薄 弱环节,施工时应更加细心,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密封材料嵌 填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是防水的前提,开裂、脱落会使 得密封效果大打折扣或完全失效。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可采用 灌注法或冷嵌法施工,灌注法施工应由下向上进行,并减少接 头,垂直于屋脊的板缝宜先浇筑;冷嵌法施工应先将密封材料批 刮到缝槽两侧,分次将密封材料嵌填在缝内,并嵌填压实,不得 留有气泡、空隙等。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嵌填时,一般表面都不 会光滑平直,故应在表干前对材料表面进行修正,做到饱满、密 实、无气泡。

3岩基层起砂、有蜂窝、有油污等,会降低密封材料的粘 结力,甚至会起壳、脱胶,油性密封材料要求基层干燥,否则水 作为隔离层,同样会降低粘结效果。 4基层处理剂对基层可起到密封与处理作用,增强密封胶 的粘结效果。 5背衬材料嵌填在接缝壁间,应选择与密封材料不粘或粘 结力小、能适应基层的延伸和压缩、施工时不变形、复原率高和 耐久性好的材料。 6位移接缝的接缝宽度应按照屋面接缝位移量计算确定。 接缝的相对位移量不应大于可供选择密封材料的位移能力,否则

将导致密封材料防水处理失效。密封材料嵌理深度常取接缝宽度 的50%~70%,这只是一个经验值。接缝宽度规定不应大于 40mm,且不能小于10mm。考虑到太窄密封材料不易嵌填,太 宽会造成材料浪费,故规定接缝宽度允许偏差为士10%。如果接 缝宽度不符合上述要求,应进行调整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处理。 6.2.10本条说明如下:

1本款规定了烧结瓦和混凝土瓦的质量应符合《烧结瓦》 GB/T21149和《混凝土瓦》JC/T746的规定,防水垫层的质量 应符合《坡屋面用防水材料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垫层》JC/T 1067和《坡屋面用防水材料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垫层》JC/T 1068的规定。 2由于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形状、构造、防水做法多种 多样,屋面上的天窗、屋顶采光窗、封口封檐等情况也十分复 杂,这些在设计图纸中均会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施工必须按照设 计进行,以免造成渗漏。 3为了确保安全,针对大风及地震设防地区或坡度大于 100%的块瓦屋面,应采用安全加强措施,

4挂瓦条的间距是根据瓦片的规格和屋面坡度的长度确定 的,瓦片则直接铺设在其上。所以,只有将挂瓦条铺设平整、牢 固,才能确保瓦片的的平整、牢固,也才能做到行列整齐、檐口 平直。 5脊瓦起封闭两坡面瓦间缝隙的作用,若脊瓦搭接不正确, 封闭不严密,就可能导致屋面渗漏。另外,在铺设脊瓦时宜拉线 找直、找平GB 51355-2019-T: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无水印 带标签),使脊瓦在屋脊上铺成一条线,以保证外观美观。

6泛水是屋面防水薄弱环节,主要节点构造、泛水做法不 当极易造成屋面的渗漏,只有按照实际图纸施工,才能确保泛水 的质量。 7烧结瓦或混凝土瓦之间的铺装、搭接长度、伸出屋面长 度、伸入檐沟天沟的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搭接或伸入长度 不够易造成渗水。 6.2.11本条说明如下:

6.2.11本条说明如下:

1本款规定了沥青瓦的质量应符合《玻纤胎沥青瓦》GB/T 20474的规定,防水垫层应符合《坡屋面用防水材料聚合物改 生沥青防水垫层》JC/T1067和《坡屋面用防水材料自粘聚合 物沥青防水垫层》JC/T1068的规定。 2沥青瓦分为平面沥青瓦和叠合沥青瓦两种,但不论何种 沥青瓦均应在其下铺设防水层或防水垫层,保障屋面不得有渗漏 现象。 3沥青瓦铺设时,要掌握好瓦片的搭接尺寸,尤其是外露 部分不得超过切口的长度,宜保证上下两层瓦有足够的搭接长 度,防止因搭接过短而导致钉帽外露、粘贴不牢而造成渗漏

4铺设沥青瓦时,固定钉应垂直屋面钉入持钉层内,以确 保牢固可靠。钉帽应被上一层沥青瓦覆盖,不得外露以防锈。钉 帽应平整,才能使上下两层沥青瓦搭接平整,粘结紧密。 5沥青瓦与基层的固定,是采用沥青瓦下面的自粘点和固 定钉与基层固定。瓦片与瓦片之间,由其上的粘结点或不连续的 粘结条粘牢,以确保沥青瓦铺设在屋面上后瓦片之间能被粘结 不被风掀起,

6泛水是屋面泛水的重要节点构造,泛水做法不当极易渗 漏,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7沥青瓦铺装的有关尺寸包括脊瓦在两坡面的搭盖宽度、 沥青瓦挑出檐口的尺寸、金属泛水板与沥青瓦的搭接宽度、金属 滴水板伸人沥青瓦下的宽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6. 2.12本条说明如下:

1本款规定了金属板材及其辅助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不得随意改变其品种、规格和性能。选用金属面板材料、 紧固件和密封材料时,产品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 2金属板屋面主要包括压型金属板和金属面绝热夹芯板两 类。压型金属板可分为高波板和低波板,采用紧固件、咬口锁边 连接;金属面绝热夹芯板由彩钢板和保温材料在工厂制作而成 屋面用夹芯板为波形板,采用紧固件连接。 由于金属板屋面跨度大、波度小、形状复杂、安全耐久要求 高,在风雪同时作用或积雪局部溶化屋面的积水情况下,金属板 应具有阻止雨水渗漏室内的功能。金属板屋面要做到不渗漏,对 金属板的连接和密封处理甚为关键。金属板铺装完成后,应对局 部或主体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试验

3金属板材是具有泛水功能的条形构件,施工时板两端固 定在標条上,两板纵向和横向采用咬口锁边连接或紧固件连接, 即可防止雨水有金属板进入室内。因此,金属板缝的处理尤为关 键。实际调查表明,虽然金属板的泄水能力较好,但是金属板接 缝的处理不当会造成金属屋面积水过多,由此造成渗漏。因此, 金属板铺装应平整、顺滑,排水坡度合理,及时排走水分,避免

水分的渗透。 4在金属板屋面系统中,由于金属板为水槽形状压制成型, 立边搭接紧扣,再用专用锁边机机械化锁边接口,具有整体结构 生防水和排水功能,对三维弯弧和特异造型尤其适用,所以咬口 锁边连接在金属板铺装中被厂泛应用。 5压型金属板采用紧固件连接时,由于金属板的纵向收缩 受到紧固件的约束,使得金属板的钉孔处和螺钉均存在温度应 力,所以紧固件的固定点是金属板屋面防水的关键。为此规定紧 固件应采用带防水垫圈的自攻螺丝,固定点设在波峰上,所有自 攻螺钉外露的部位均应密封处理。 6金属面绝热夹芯板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紧固件将夹心板固 定在標条上。夹芯板的纵向搭接位于標条处,两块板均应伸至支 承构件上,每块板支座长度不应小于50mm,夹芯板纵向搭接长 度不应小于200mm,搭接部位均应设密封防水胶带;夹芯板的 横向搭接尺寸应按具体版型确定。 7本款规定便于安装和使板面整齐、美观,以适用于金属 板屋面的实际情况。 8本款对金属板材铺装的充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作了规定 本规程表6.2.12中除了金属板铺装的有关尺寸外,其他项目参 考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 6.2.13本条说明如下:

1檐口部位的防水层收头和滴水是檐口防水处理的关键, 卷材防水屋面檐口800mm范围内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应采用 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防水层屋面檐口收头, 应用防水涂料多遍刷涂。檐口下端应做成鹰嘴和滴水槽。瓦屋面 的瓦头挑出檐口的尺寸、滴水板的设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验收

时对构造做法必须严格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规范。 2准确的排水坡度能确保雨水顺利快速排出,防止积水利 渗漏现象,可延长防水材料使用寿命

3无组织的排水屋面的檐口,在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满 粘,可防止空铺、点铺或条铺的防水卷材防水层发生窜水或被大 风揭起。 4卷材收头应压入找平层的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 并用密封材料封严,防止收头边翘起或被风揭造成渗漏。 5涂膜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可提高涂膜与基层的粘 结力和防水能力。 6由于檐口做法属于无组织排水,檐口雨水冲刷大,檐口 瑞部用聚合物水泥砂浆铺抹,可提高檐口的防水能力。为防止雨 水沿檐口下端流向墙面,其下端应做成鹰嘴和滴水线。 6.2.14本条说明如下:

1檐沟、天沟是排水最集中的部位,檐沟、天沟与屋面交 接处,由于构件断面的变形,常在此处发生断裂。同时,沟内因 雨水的冲刷影响较大,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在檐沟、天沟的防水层 下应设附加层,附加层伸人屋面的宽度不小于250mm,防水层 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卷材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 严,涂料防水层收头多涂刷几遍,檐沟外侧做成鹰嘴和滴水槽, 瓦屋面和天沟防水层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入瓦屋面的宽度不 小于500mm,防水层伸人瓦屋面的宽度不小于150mm,并应与 屋面防水层或防水垫层相搭接。烧结瓦、混凝土瓦伸人天沟、檐 沟的长度宜为50~70mm,沥青瓦伸入天沟、檐沟的长度宜为

10~20mm。验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檐沟和天沟是有组织排水且雨水比较集中场所。由于檐 沟和天沟的坡度较小,故施工要仔细,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为 保证沟内无积水和渗漏现象,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雨 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

3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雨水冲刷较大,该部位防水 应加强,应设置防水附加层提高防水安全系数。附加层施工完毕 后,要做质量检验,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檐沟防水层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可避免雨水从外侧 墙顶部渗入墙内。防水卷材一般较厚,不服帖,易翘起,故卷材 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钉孔;涂膜收头 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增强粘结力与防水使用年限。 5檐沟外侧顶部及侧面若不做防水处理,水会渗入墙体。 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力强,防水、耐老化,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对檐沟外侧顶部及侧面处理比较合适。为防止雨水沿檐沟下端流 可墙面,檐沟下端应做成鹰嘴或滴水槽。 6.2.15本条说明如下:

1女儿墙和山墙无论是采用混凝土还是砌块都会产生开裂 现象,其上的抹灰及压顶出现裂纹也是常见的,若不做防水设 防,雨水会沿裂缝或墙流入室内。泛水部位若不做附加层防水增 强处理,防水层收缩易使泛水转角部位产生空鼓,防水层容易破 环。泛水收头若处理不当易产生翘边现象,使雨水从开口处渗入 防水层下部。因此,女儿墙和山墙按设计应做好防水构造处理。 2压顶是防止雨水从女儿墙或山墙渗入室内的重要部位

砖砌女儿墙和山墙应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压顶,压顶形成 可内侧不小于5%的排水坡度,内侧下端做成鹰嘴或滴水槽以防 正倒水。为避免压顶混凝土开裂,形成渗水通道,压顶必须设置 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采用金属制品压顶较好,不过要做好密 封措施。 3女儿墙和山墙与屋面交接处,由于涨缩原因容易开裂, 当防水层的拉伸性能不能满足基层变形时,防水层会被拉裂造成 渗漏。为保证女儿墙和山墙根部无渗漏和积水,屋面防水施工完 毕后,应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检验

4女儿墙和山墙的泛水部位应力集中易导致开裂,因此, 该部位防水层的泛水高度和附加层的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 雨水从防水收头流人室内。附加层在防水层施工前应进行检验, 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女儿墙和山墙的卷材应满粘,防止卷材滑落。砌体低女 儿墙和山墙的卷材防水层可直接铺贴至压顶下,卷材收头用金属 压条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砌体高女儿墙和山墙可在不低于 屋面250mm的部位留设凹槽,将卷材压入凹槽内并用压条固定, 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卷材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混凝土女儿 墙和山墙难以设置凹槽的,可将防水卷材直接用金属压条固定在 墙体上,卷材收头用密封材料封严,再做金属盖板保护。 6为防止雨水顺女儿墙和山墙的墙体渗入室内,涂膜防水 层应涂刷至女儿墙和山墙的压顶下,并多遍涂刷。 6. 2. 16本条说明如下:

水落口一般为塑料制品或金属制品,与檐沟、天沟的混

凝土材料膨胀系数不同,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水落口和基层交接 处易产生缝隙。同时,水落口是雨水集中的地方,要求能迅速将 水排出,并在雨水长期冲刷下防水层要有足够的耐久能力。检验时 应对每个水落口进行严格检查,并按照隐蔽工程做好验收记录。 2水落口杯的安设高度应充分考虑水落口杯部位增加的附 加层和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屋面每个水落口应单独计算出标高 后进行理设,保证水落口杯在沟底的最低处,避免水落口周围有 积水。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淋水、蓄水试验,或雨后观察

3水落口的数量和位置是根据当地最大降雨量和汇水面积 确定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水落口杯应用细石混凝土与基层 安装固定牢固。 4水落口是雨水排水最集中的部位,由于水落口周围坡度 过小施工困难且不易找准,影响水落口的排水能力,同时水落口 周围的是雨水冲刷最严重的屋面部位,因此,水落口周围直径 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加设防水附加层。 5由于材质的不同,水落口杯与基层的交接处容易产生裂 纹,故檐沟、天沟的防水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 50mm,并应粘结牢固。 7本活明加下

6.2.17本条说明如下

1变形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产生变形、开裂甚至破坏而预 没的构造缝,因此,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应能满足变形要求。变形 缝泛水处的防水层应按照实际要求增设附加防水层,防水层应铺 站或涂刷至泛水墙的顶部,变形缝内应嵌填保温材料,其上铺设 卷材封盖和金属盖板。由于变形缝内的防水材料会被盖板覆盖,

故应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变形缝与屋面交接处,由于温度应力集中易造成墙体的 开裂,且变形缝内墙体均无法做防水设防,当防水层的拉伸不能 满足基层变形时,防水层会被拉裂造成渗漏。因此,变形缝与屋 面交接处、泛水高度和防水层收头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变形 缝处无渗漏和积水现象,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淋水、蓄水试验,或 雨后观察。

3参考本规程第6.2.15条第4款说明。 4为保证防水层的连续性,屋面防水层应铺贴或涂刷至泛 水墙的顶部,覆盖卷材的中间应尽量向缝内下垂,然后将卷材与 防水层粘牢。 5为保护变形缝内的防水卷材封盖,变形缝上宜加盖混凝 土或金属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封严,金属盖板 应铺钉牢固,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并应做好防锈处理。 6高低跨变形缝在高层与裙房建筑的交接处大量出现,此 处应采取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防止大雨、暴雨时屋面积水倒灌 现象。高低跨变形缝在高跨墙面上的防水卷材应用金属压条固 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6.2.18本条说明如下,

1伸出屋面管道通常采用金属或PVC管材,由于温差的变 化,会引起管材与基层周边产生缝隙,所以在管道周边应增设泛 水附加层。卷材收头应用管箍或镀锌铁丝扎紧后用密封材料封 严。验收时应按每道工序检查,并做好隐蔽质量验收记录。 2伸出屋面管道无论是直理还是预装套管,管道往往与室

内直接相连,因此伸出屋面管道是绝对不充许渗漏的。为保证伸 出屋面管道无渗漏和积水现象,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淋水、蓄水试 验,或雨后观察。

3伸出屋面管道与混凝土线性膨胀系数不同,环境变化易 造成管道周边产生裂纹,故应设置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和泛 水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雨水从防水层收头处流入室内,附 加层在防水层施工前应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为保证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的水及时排走,管道四周 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 5卷材防水层与伸出屋面管道的粘结力小,为防止脱落, 卷材收头应用金属箍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6.2.19本条说明如下:

1屋面出入口有水平出入口和垂直出入口两种,构造上有 很大差别,防水做法也有不同,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屋面出 入口的防水构造设计。施工和验收时,其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附加防水层和防水收头处理应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屋面出人口周边构造层次多、人员踩踏频繁,防水设计 和施工应采取措施保证无渗漏和积水现象。屋面施工完成后,应 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试验

3屋面垂直出入口的泛水部位应附设附加层,以增加泛水 部位防水层的耐久性。防水层收头应压在压顶圈下,以保证收头 的可靠性。

4屋面水平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最上一层混凝土踏步 下,以保证收头的可靠性。泛水部位应附设附加层,泛水立面部 分用护墙保护,以免人员进出踢破防水层。 5屋面出人口应有足够高的泛水高度,以保证屋面的雨水 不会流入室内或变形缝中。泛水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不小 于250mm。 6.2.20本条说明如下:

6.2.20本条说明如下:

6.2.20本条说明如下:

1因各种设计的原因,目前大挑檐或屋面中经常采用反梁 构造,为了排水的需要常在反梁中设置过水孔或预埋管。过水孔 防水处理不当会产生渗漏现象,因此,反梁过水孔防水构造必须 符合设计要求。 2调查表明,反梁过水孔过小或标高不准确,以及过水孔 防水处理不当,会造成过水孔及其周围渗漏或积水很多。屋面施 工完成后,应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试验

3反梁过水孔的孔底标高应按排水坡度留置,每个过水孔 的孔底标高应在结构施工图中标明,否则找坡后孔底标高低于或 高于沟底标高,均会造成长期积水现象。 4反梁过水孔的防水十分重要。孔洞四周应用防水涂料就 进行防水处理,涂膜防水层应尽量渗入孔洞内;预理管道与混凝 土接触处应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6.2.21本条说明如下:

近年来,屋面的功能不断增加,屋面上的设施也越来越

多,设施基座的防水处理也越来越突出。而且设施基座使屋面的 防水基层复杂了许多,因此必须对设施基座进行防水处理。 2屋面上的设施基座,应按设计要求对防水层实施保护, 避免渗漏。设施基座周边容易积水,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 行,找出适度的坡度利于排水。

3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设施基座就成为结构层的 部分,此时,屋面防水应将设施基座整个包裹起来,以保证防水 层的连续性。设施基座的地脚螺栓需要用密封材料加以密封。 4设施基座直接放置在防水层上时,为防止设施基座对防 水层造成破坏,设施基座下部应增设卷材附加层。若设施基座对 防水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应在防水层上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防 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 5需经常维护的设施基座周围和屋面出人口至设施之间的 人行道,需铺设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层,防止防水 层被踩踏破坏。 6.2.22本条说明如下,

6.2.22本条说明如下:

1烧结瓦、混凝土瓦的屋脊与坡面瓦之间的缝隙,一般采 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抹平。脊瓦下端距坡面瓦的高度不宜小于 30mm,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mm。沥 青瓦屋面的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150mm。 每张脊瓦的两侧应各采用1个固定钉固定,外露的固定钉钉帽应 用沥青胶涂改。 2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的屋脊采用湿铺法施工,由于砂 浆容易干缩,会引起裂缝;沥青瓦屋面的屋脊瓦采用固定钉固定

和沥青胶粘结,由于大风,容易翘起。瓦屋面铺装完成后,应对 屋脊进行雨后或淋水检查。 3坡度较大的坡屋面铺设的防水垫层或防水卷材易引起滑 落,卷材应盖过屋脊并采取固定措施。

3、4平脊或斜脊铺设应顺直,应无起伏现象;脊瓦应搭盖 正确,间距应均匀,封固应严密。这样既可保证脊瓦的搭接,防 止渗漏,又可使瓦面整齐、外观。 6. 2. 23本条说明如下:

1屋顶窗所用窗料和各种零配件,均应由屋顶窗的生产厂 家提配套供。屋顶窗的防水设计为两道防水设防,即金属排水板 采用涂有防氧化涂层的铝合金板,排水板与屋面瓦有效紧密搭 接,第二道防水设防采用厚度为3mm的SBS防水卷材热熔施 工;屋顶窗的排水设计应充分发挥排水板的作用,同时注意与屋 顶窗排水板的距离。 2屋顶窗的安装可先于屋面瓦进行,也可后于屋面瓦进行。 当窗的安装先于屋面瓦进行时,应注意窗的成品保护;当窗的安 装后于屋面瓦进行时,窗周围上下左右各500mm范围内应暂不 铺瓦,待窗安装完毕后再进行补铺。因此,屋顶窗安装和屋面瓦 铺装应配合默契,特别是屋顶窗与瓦屋面的交接处,窗口防水卷 材与屋面瓦下所设的防水层或防水垫层应搭接紧密。屋面防水层 完成后,应对屋顶窗及其周边进行雨后观察或淋水试验

3屋顶窗用金属排水板、窗框固定铁脚应与屋面连接牢固,

保证屋顶窗安全使用。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屋顶窗,金属排水 板应固定在顺水条的支承条上,固定钉应用密封胶涂盖。 4屋顶窗用窗口防水卷材,应沿窗的四周铺贴在屋面基层 上,并与屋面瓦上所设的防水层或防水垫层搭接紧密。防水卷材 应铺贴平整、粘贴牢固

6.3.1本条规定了地下防水质量验收应符合的相关标准,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地下防水工程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8。对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说明参见本规程第6.2.1条说明。 6.3.2本条列出了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资料和记录条款,包括防 水设计、资质及资质证明、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材料质量 证明文件、中间检查记录、检查记录、施工日志、其他技术资料 等,较完整地反应了工程从设计到验收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6.3.3隐蔽工程为后续的工序或分项工程覆盖、包裹、遮挡的 前一分项工程。如防水层的基层,防水混凝土结构和防水层被掩 盖的部位,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管道穿过防水层的封固部 位,渗排水层、盲沟和坑槽等,应经过检查符合质量标准后可进 行隐蔽,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渗漏或不易修复而直接影响防水 效果。 6.3.4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

6.3.1本条规定了地下防水质量验收应符合的相关标准,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地下防水工程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8。对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 说明参见本规程第6.2.1条说明

6.3.1本条规定了地下防水质量验收应符合的相关

6.3.2本条列出了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资料和记录条款,

水设计、资质及资质证明、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材料质量 证明文件、中间检查记录、检查记录、施工日志、其他技术资料 等,较完整地反应了工程从设计到验收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证明文件、中间检查记录、检查记录、施工日志、其他技术资料 等,较完整地反应了工程从设计到验收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 6.3.3隐蔽工程为后续的工序或分项工程覆盖、包裹、遮挡的 前一分项工程。如防水层的基层,防水混凝土结构和防水层被掩 盖的部位,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管道穿过防水层的封固部 位,渗排水层、盲沟和坑槽等,应经过检查符合质量标准后可进 行隐蔽,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渗漏或不易修复而直接影响防水 效果。 6.3.4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 定,确定地下防水部分为一个分部工程。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 杂时,文可按照材料种类、施工特点、专业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 分部工程。本条按地下防水的差异把主体结构防水、细部构造防

前一分项工程。如防水层的基层,防水混凝土结构和防水层被掩 盖的部位,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管道穿过防水层的封固部 位,渗排水层、盲沟和坑槽等,应经过检查符合质量标准后可进 行隐蔽,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渗漏或不易修复而直接影响防水 效果,

定,确定地下防水部分为一个分部工程。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 杂时,文可按照材料种类、施工特点、专业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 分部工程。本条按地下防水的差异把主体结构防水、细部构造防 水、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排水、注浆列为子分部工程。

JBT 13744-2019 污水处理预制排水泵站.pdf6.3.5本条对地下防水工程的分项工程检验批和抽样检验数量

进行了规定,方便抽样与验收。 6.3.6自前正在审定的新版《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将地下 防水分为3个等级,主要是根据工程调查资料和国内外的相关规 定,结合地下工程不同的使用规定,按照充许渗漏量来确定的。 本条规定了地下防水工程应按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验收,工 程渗漏水调查与检测按本规程附录B进行。 6.3.7本条说明如下:

1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掺和料 等原材料的品质,配合比的正确与否及落度大小,都直接影响 防水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以符合设计 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防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制原则不同,普通混凝土是 根据所需强度要求进行配制的,而防水混凝土是根据工程设计所 需抗渗等级要求进行配制的。通过调整配合比,可使水泥砂浆除 满足填充和粘结石子骨架作用外,还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数量 良好的砂浆包裹层,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渗性。 作为防水混凝,首先必须满足设计的抗渗等级要求,同时 适应强度要求。一般能满足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往往会超 过设计要求。 3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 理设件等是渗水薄弱环节,其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混凝 土应连续浇灌,宜少留施工缝,以减少渗水隐患;变形缝应考虑 工程结构的沉降、变形,并保证其在变化中的密闭性,避免产生 渗水现象;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遇水膨胀橡胶或止水胶 等防水措施:穿墙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埋设件端部或预留

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00mm,当厚度小于200mm 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加焊止水钢板的防水措施。

4地下防水工程除主体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外,在 住在其表面铺刷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做辅助防水,因此要求结 构表面坚实、平整。防水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或绑扎钢丝不得触 及模板,固定模板的螺栓穿墙结构时必须采取防水措施,避免混 凝土结构内留下渗水通道。 地下隧道工程、防水混凝土结构上的预理件设件位置应准 确,施工时可先采取固定措施,防止振捣混凝土时预理件偏移 位置。 5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散发较表面慢,弓起内外 温差,产生温度应力导致开裂。一般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 度升值与环境温度差值大于25℃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会大于 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造成混凝土开裂。因此,混凝土施工后 一定要做好养护,加强温度监测,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 度应力小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避免混凝土的贯穿性裂缝。 水泥的水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非贯穿性的小于 0.2mm的裂缝,在后期的水泥水化中会自动修补密实。 6近年来随着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普及,混凝土中广泛使用 外加剂和掺合料,与以前相比,混凝土的水胶比普遍降低,密实 度提高,抗渗能力增强,在设计选定的抗渗等级下,200mm结 构厚度完全可以满足抗渗要求。本款规定保护层厚度的目的是防 止钢筋锈蚀。地下工程的迎水面混凝土,由于相对湿度大,不存 在混凝士碳化的问题,仅考虑环境介质的腐蚀性。主体结构迎水 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应为士5mm。 6.3.8本条说明如下:

1在水泥砂浆中掺入各种外加剂、掺合料的防水砂浆,可 提高砂浆的密实度、抗渗性。在砂浆中掺入高分子聚合物乳胶粉 可提高砂浆的柔韧性。由于外加剂、掺合料、乳胶粉的质量参差 不齐,膨胀的砂浆必须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砂浆所 用的原材料是砂浆质量的基本保证,同时应计量准确、搅拌均 习,现场抽样检测。 2目前掺入外加剂、掺合料、乳胶粉的防水砂浆品种繁多 给设计和施工单位带来一定困难。本规程材料部分列出了防水砂 浆的性能要求,可满足设计和施工单位使用。同时规定好家居建材装饰广场二期厂房工程脚手架分项施工方案,掺外加 剂、掺合料的防水砂浆,其粘结强度不应大于0.6MPa,抗渗压 力不应小于0.8MPa;掺乳胶粉的防水砂浆,其粘结强度不应天 于1.2MPa,抗渗压力不应小于1.5MPa。防水砂浆的粘结强度 和抗渗性能是进场材料必检项目。 3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宜单独作为一道防水层,必须与基层 率固地粘结在一起,共同承受外力及压力水的作用。水泥砂浆防 水层宜采用分层抹压施工,各层之间应紧密粘合,防水层和基层 之间应粘结牢固,防止空鼓现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