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T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pdf

DB2102T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707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02T 0072-2023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pdf

ICS 91.040 CCS P00

B2102/T0072—20

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smart building

DB2102/T00722023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基本规定 5.1一般规定, 5.2评价与等级划分 5.3标识申请与评价 D 信息基础设施 6.1基本项 6.2评分项 数据资源 7.1基本项. 7.2评分项 ? 安全与安防 8.1基本项... 8.2评分项. 资源节约与利用. 9.1基本项... 9.2评分项... 10健康与舒适 10.1基本项, 10.2评分项.. 11服务与便利土改施工组织设计2, 11.1基本项 11.2评分项, 12智能建造, 10 12.1基本项 10 12.2评分项 10 13创新应用, 13.1 一般规定 11

司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基本规定 5.1一般规定. 5.2评价与等级划分 5.3标识申请与评价 6信息基础设施 6.1基本项 6.2评分项 7数据资源, 7.1基本项... 7.2评分项. 8安全与安防 8.1基本项... 8.2评分项. 9资源节约与利用. 9.1基本项... 9.2评分项. 10健康与舒适 10.1基本项, 10.2评分项... 11服务与便利, 11.1基本项 11.2评分项. 12智能建造.. 10 12.1基本项 10 12.2评分项 10 13创新应用 13.1 一般规定

DB2102/T00722023

13.2加分项..............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评价指标体系总览, 附录B(资料性附录)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申请与评价流程 2

录A(资料性附录)《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评价指标体系总览 录B(资料性附录)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申请与评价流程,

DB2102/T00722023

DB2102/T00722023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规定、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 源、安全与安防、资源节约与利用、健康与舒适、服务与便利、智能建造、创新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绿色智慧性能的评价。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2549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 GB/T29044采暖空调系统水质 GB/T36344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GB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61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CJ9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T244游泳池水质标准 HG/T4111全自动连续微/超滤净水装置 QB/T4144家用和类似用途纯净水处理器 DB2102/T0015健康建筑评价规程 DB2102/T0032绿色建筑评价规程 T/ASC02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T/CREA002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2549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 GB/T29044采暖空调系统水质 GB/T36344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GB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61民用建筑能耗标准 CJ94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T244游泳池水质标准 HG/T4111全自动连续微/超滤净水装置 QB/T4144家用和类似用途纯净水处理器 DB2102/T0015健康建筑评价规程 DB2102/T0032绿色建筑评价规程 T/ASC02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T/CREA002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智慧建筑greensmartbuild

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

DB2102/T00722023

泛在连接、及时传送和信息整合,具有自学习、自诊断、辅助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安全可靠、绿色生 态、高效便捷、经济节约的建筑环境。

态、高效便捷、经济节约的建筑环境。 3.2 信息基础设施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 由通信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等组成,为绿色智慧建筑提供泛在连接能力、网络传输能力、计算 能力及数据服务能力,以支撑绿色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设施。 3.3 数据基础设施datainfrastructure 为深度整合计算、存储、网络和软件资源,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而建设的绿色智慧建筑IT基础设施 包括存储、计算、网络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大数据系统等基础软件。 3.4 智能建造intelligentconstruction 利用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提高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智能化 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达到安全、适用、耐久等目标的新型建造方式。 3.5 绿色智慧建筑数字化平台smartbuildingdigitalplatform 利用BIM、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服务,形成的具有信息汇聚、 资源共享、协同运行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管理平台。 3.6 智慧建筑大脑brainofsmartbuilding 基于绿色智慧建筑数字化平台的数据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技术,为建筑 运营、管理和服务构建的自学习、自诊断、辅助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核心智能系统。 4总则 4.1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建筑绿色、智慧发展,规范绿色智慧建筑评价工作。 4.2绿色智慧建筑的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因用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功能、使用者需求和技术发展 水平,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绿色智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建筑绿色、智慧发展,规范绿色智慧建筑评价工作。 绿色智慧建筑的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因用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功能、使用者需求和技术 平,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绿色智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5.1.2参评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DB2102/T00722023

5.2.1绿色智慧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安全与防灾、资源节约与利用、健康 与舒适、服务与便利、智能建造7类指标组成,指标总览详见附录A。每类指标均包括基本项和评分 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创新应用)。 5.2.2基本项的评定结果为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5.2.3评分项、加分项中包含若干评分子项时,应根据各子项的评分规则,逐项评价并累计得分。 5.2.4对于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文件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 分。 5.2.57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Q、Q、Q、Q、Q、Q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 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5.2.6加分项总得分Q按本文件第13章的相关规定确定。 5.2.7绿色智慧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公式(1)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a1~ α根据建筑功能和智慧性能需求不同有所区别,可按表1取值。

表1 绿色智慧建筑评价指标的权重

各等级的绿色智慧建筑均应满足本文件全部基本项的要求,且除智能建造指标外,其他各类指 标的评分项得分率不应小于30%; 当符合本文件第5.1.2条规定且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5分、80分、90分时,绿色智慧建 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星先锋级。 5.2.9当参评建筑满足星级要求且某方面的绿色智慧性能突出时,可在证书上注明。

DB2102/T00722023

5.3.1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的申请遵循自愿原则。绿色智慧建筑标识可由建设单位、运营单位或业主单 位提出申请,鼓励各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请。 5.3.2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申请单位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5.3.3绿色智慧建筑评价机构应建立评价管理制度,绿色智慧建筑评价工作应科学、公开、公平和公 正。 5.3.4评价机构应组成专业齐全的评价专家组进行绿色智慧建筑评价。评价专家应熟悉绿色智慧建筑 相关技术标准,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3.5通过绿色智慧建筑预评价、评价的参评建筑,由评价机构核发绿色智慧建筑标识。 5.3.6绿色智慧建筑标识申请与评价流程宜参见附录B。

6.1.1通信接入机房的空间、管道容量及配电设计应满足多家运营商平等接入的要求, 日 由选择运营商

6.1.2自行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时,应集中建设。 6.1.3住宅建筑应采用光纤入户方式,

6.2.1采用光纤接入:(4分)

光纤接入比例达到95%;(1分) 在第1款的基础上,比例增加5%,达到100%;(1分) 高速率光纤接入比例达到30%;(1分) 光纤接入网具有升级、扩充能力。(1分)

6.2.2建设无线局域网:(6分

6.2.4搭建建筑物联网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

6.2.4搭建建筑物联网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6分)

采用局域网络及总线系统实现数据的传输;(2分) 采用低功耗广域网实现数据的传输;(2分)

6.2.9对存储、计算、网络、安全等硬件进行统一管理:(3

7.1.1制定数据资源利用规划方案。

DB2102/T00722023

DB2102/T00722023

能在边缘侧处理数据,或在边缘侧运行数字化平台下发的计算模型;(2分) 一实现各子系统的综合监控、跨系统联动、统一报警和协同运行等功能。(2分) 7.2.7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展示:(4分) 一一构建至少2个数据分析主题;(2分) 展示各类信息和数据分析结果。(2分) 7.2.8数字化平台设置或预留至少3个与智慧城市对接的系统接口。(2分) 7.2.9数字化平台支持电脑、平板、手机等多设备、多操作系统的远程访问和控制。(2分) 7.2.10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分) 7.2.11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保证信息安全:(4分) 一一采用网络隔离、防火墙技术和工具,阻挡来自内外网环境的攻击;(1分) 一一一 采用至少2种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1分) 一一采用至少2种技术措施进行安全访问控制;(1分) 一一采用技术措施提升移动终端访问控制的安全性。(1分) 7.2.12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采取措施保护个人用户或企业客户的隐私信息:(4分) 在采集用户信息前应征得用户同意,并按相关规定使用;(1分) 明确不同用户的数据访问权限;(1分) 一一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并对敏感数据脱敏;(1分) 针对隐私信息采取禁止截屏、禁用复制的技术和措施。(1分)

8.1.1集成至少2类安防子系统,建立协同工作流程并实施。 8.1.2设置消防物联网系统。 2

8.2.1设置视频监控系统:(3分

8.2.3设置停车管理系统:

8.2.4具备入侵报警功能:(3分

8.2.5实时监测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实现

8.2.9设置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1分

9.1.1 建筑能耗指标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GB/T51161中规定的约束值 9.1.2设置车辆充电装置,或预留安装条件。

DB2102/T00722023

GB/T 41056-2021标准下载9.2.4建筑照明系统实行智能控制:(6分

对公共建筑: 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的面积比例达到50%;(2分) 在第1款的基础上,比例增加20%,达到70%;(2分) 在第2款的基础上,比例增加20%,达到90%。(2分) 对居住建筑: ·可实现全宅照明灯具一键断电:(2分)

可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启停控制;(2分)

DB2102/T00722023

0.2.5设置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2分) 一一设置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1分) 一一设置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1分) 0.2.6实现建筑能效管理信息化:(6分) 能效管理系统能直接读取楼宇自控系统所采集的设备数据;(1分) 一一设置能源监测与计量装置,满足能效管理需要;(1分) 一一 能源监测与计量数据能实现自动上传、储存与分类展示;(1分) 根据能源计量数据实现能源计费;(1分) 制订能效控制方案,呈现能效优化方案和节能效果并能进行能耗分析预测。实现能效优化,降 低建筑能耗;(1分) 一一呈现可再生能源产量和利用率。(1分) 0.2.7建筑用水点采用智能节水装置。(3分) .2.8设置建筑绿色性能动态评估系统,对建筑绿色性能进行实时评估。(1分)

室内颗粒物浓度:PM5年均浓度不应高于25ug/m,PM年均浓度不应高于50ug/m; 室内自然光光环境与照明光环境符合T/ASC02及DB2102/T0015的相关规定。 10.1.2生活饮用水、直饮水、非传统水源、游泳池、采暖空调系统、景观水体的水质应符合现行有关 标准的相关规定。

某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2.1设置室内空气品质监控系统:(6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