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H/T 3023-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1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04612
下载资源

SH/T 3023-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路 通标志的设计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厂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的厂内道路设计。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GB50984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T50934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JTG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SH3094 石油化工排雨水明沟设计规范

SH/T30232017

JC/T 2451-2018 硼硅酸盐平板玻璃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主干道primaryroad 连接厂区主要出入口或交通运输繁忙的全厂性道路 3.2 次干道secondaryroad 除主干道外的其他全厂性道路。 3.3 装置(单元)内道路serviceroad 工艺装置或系统单元内用于检修、消防的道路。 3.4 引道: accessway 厂房、仓库等设施与主、次干道或装置(单元)内道 3.5 人行道sidewalk

SH/T30232017

5.1厂内道路路基设计,应根据道路使用要求、 物地自众茶 结合当地筑路材料和筑路经验,采取 必要的病害防治措施,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地下水和地面水,应采取 相应的排水措施或对路基进行综合处理。 5.2路基高度应与竖向布置、铁路设计和管线敷设相协调。 5.3路基应具有一定强度。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应低于25MPa。否则,应采取提高土基强度

5.4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

工方法与路基处理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6.1.2路面设计应考虑施工期间的临时道路与永久路面的结合和路面分期建设的可能。 6.1.3厂内路面等级及类型应根据道路分类、使用要求、气候、土基、当地材料施工经验等条件按下 列规定合理选择: a)路面等级宜采用高级或次高级路面: b)选用的路面类型不宜过多,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见表6.1.3;

a)路面等级宜采用高级或次高级路面; b)选用的路面类型不宜过多,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见表6.1.3; c)因检修需开挖的路段,不宜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

SH/T3023—2017

1)经常有油品 采用沥青路面:

经常有油品滴落的路段,不宜采用沥青路面!

艺装置内的道路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表6.1.3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

6.1.4路拱及拱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道路宜采用直线形或直线加圆弧形路拱: b) 路拱坡度应满足路面排水和行车平稳的要求,路拱坡度可根据路面类型和自然条件等按表 6.1.4采用; c) 非加固路肩横坡可比路面拱坡大1.0%,加固路肩横坡可与路面拱坡一致; d) 单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采用单坡路拱; e) 穿越铺装露天场地的道路,拱坡及坡面宜与场地地面坡度相适应; f) 铺装人行道的横坡宜采用1.0%~2.0%

表6.1. 4 路拱坡度

6.1.5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宜设置路缘石,并根据需要加固路肩。 6.1.6运输量大于50×10*t/a原料或成品运输的道路,其结构层与组合设计应符合JTGI 的有关规定,结构层厚度应按GBJ22进行验算

的有关规定,结构层厚度应按GBJ22进行验算。 6.2沥青混凝土路面 6.2.1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层与层之间应紧密稳 定。 6.2.2沥青层之间应设黏层,面层与基层之间宜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黏层沥青或采 用沥青下封层,各层洒布方式及数量应符合JTGD50的有关规定。 6.2.3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层组合设计,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模量比宜在1.5~3之间;基 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模量比不宜大于3.0;底基层与土基之间模量比宜在2.5~12.5之间。 6.2.4面层应坚实、平整、耐磨。沥青面层尚应具有良好的防渗、抗滑,耐高、低温稳定等性能。其 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SH/T30232017

表6.2.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

2.5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材料强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必 应与面层一致,基层宽度应比面层每侧宽出25cm。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 的规定。

6.2.5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材料强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必须平整,拱度 应与面层一致,基层宽度应比面层每侧宽出25cm。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应符合表6.2.5 的规定

表6.2.5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

6.2.6垫层及防冻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下列状况路段的路基应设置垫层: 1)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路基: 2)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基: 3)季节性冰冻地区可能产生冻胀的中湿、潮湿路段: b)垫层材料应就地取材,可选用粗砂、碎石、砂砾及煤渣等; 垫层尺寸: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5cm,宽度应比基层每侧宽出25cm,或与路基同宽; D 防冻层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区有冻胀可能的中湿、潮湿路段结构层总厚度不应小于表6.2.6的 规定,如按强度计算的结构层总厚度小于防冻最小厚度时,应加厚垫层补足。

SH/T30232017

表6.2.6最小防冻厚度

6.3.5原有柔性路面作基层时,应符合下

a)原有路面平整度不足或路拱与路面设计不符时,应设置平整层;

a)原有路面平整度不足或路拱与路面设计不符时,应设置平整层; b)原有路面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低于80MPa时,应设置补强层; c)平整层或补强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表6.3.5的规定。

表6.3.5补强层、平整层最小厚度

6.3.6当水泥混凝土路面

.3.13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层的当量回弹模量不应小于80MPa; b) 混凝土计算弯拉强度宜采用4.5MPa,且不应低于4.0MPa;板块宜采用49.5cm× 为10cm~15cm的正方形板。 4人行道宜采用当地通用的结构设计

SH/T30232017

SH/T3023—2017

7.1厂内桥涵选型及构造应符合下列原则

8.1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二大类。主标志按功能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 路标志四种,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面,不能单独使用。 8.2厂内道路在道口、陡坡、急弯、高路堤及视线不良路段,应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交通安全 设施及标志应符合GBJ22的规定。 8.3装置区、罐区等危险场所道路路口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或拦截设施,其他特殊道路路口可根据 需要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 8.4交通标志形状、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SH/T30232017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SH/T30232017

SH/T3023—2017

1.1本条阐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SH/T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我国公路通用的设计规范, 规定了各种等级、各种路面类型公路设计的一般要求,但这些通用规范并未对石油化工行业厂内道路的 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系为了满足石油化工企业厂内道路的设计要求,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补充制订的。 1.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应范围。 本规范与《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5098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1.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应范围。

本规范与《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5098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同时适用于新建、改建。 1.3本规范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选择性引入了一些重要、常用的规范,在厂内 道路设计中如遇到本规范未予明确规定的内容,尚需要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规范。 本规范中未列入防火、卫生、抗震、“三废”排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在设计石油化工厂内 时,还必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4.2石油化工企业建厂施工工程量大、 周期长、施工期间道路货运量大,且有重型车辆通行。路面 能分期施工,便于施工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则具有较大的经济实效。建厂期间如有超重、超限大件 运输,对线路、路面、桥涵等的设计都要采取相应措施

4.3道路交通的基本三要素

a)人:驾驶人、行人、乘客及居民 b)车:客车、货车、非机动车。 c)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 和管理,是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理论方法,也是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应充分重视。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提出厂内道路按性质、使用要求及混合交通量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 支道、车间引道和人行道五类。经调查,考虑到石化企业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取消“支道”,而增设“装 置(单元)内道路”,将“车间引道”改为“引道”。具体含义为:

SH/T3023—2017

量大而集中,有的在上下班时形成客运和人流高峰。也有的生产运输繁忙,行车密度较大,如 产品外运道路或与货运车辆出入口连通的道路,可作为厂内消防道路。 二、次干道:系一般装置(单元)外的全厂性道路,辅助主干道构成厂内道路网。有的与工厂次要 出入口连接,或者是某些生产,检修时运输量较大,职工人数较高的车间附近的街区间道路, 平时有一定数量的车辆和人流通过,检修时可能有较多的车辆行驶,可作为厂内消防道路。 三、装置(单元)道路:石油化工厂内中,工艺装置或辅助生产的循环水场、污水处理场等的大部 分设备采用露天布置,所以需要设置装置或单元内道路,将由露天设备组成的区域连接起来。 装置或单元内道路可用于检修、消防等、平时车流和人流较小 四、引道:前二类道路 与装置(单元)道路相连接的道路。此类道路 线路较短,交通量大小不一 五、人行道:系专供人行的通行道。 由于石化企业有大、中 小不同规模的差别和运输方式上的区别,以上五类道路在设计中应根据工 厂规模和交通运输的需要, 一个厂内全部设置或部分设 4.5道路路线部分整体并入《石油化工工厂 布置设计规 范》(GB50984),因此厂内道路路线设计应遵 照该规范执行。 4.6~4.7在石油化工工厂的生产过程中, 常常存在着各 种酸、碱、盐类等腐蚀性介质,这些介质等建 构筑及道路等设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作 用,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防渗及防腐蚀设 计存在严峻考验。因此石油 化工厂内道路的防渗设计应参照《石油化工工程 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 执行,防渗设计应参照《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执行 4.8计算行车速度 计算行车速度是道路受 限制路段车辆行驶时所能保持的理论安全速度 是路线受限制部分如平曲线 半径、视距、超高、加宽、竖曲线半径以及路面宽度等项技术指标的主要基础指标。因此,计算行车速 度的确定对道路的建设费用利 营运的经济效 益影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规定“厂内主 道的计算行车速度,宜采 用15km/h"。 本规范上一版中计算行 车速度分别为 道30kmh,次干道20km/h,支道等15km/h。 X 在本次修订中,经过调查,发现上 还效据 内行车速 度一般限制在20km/h以下, 因此本次调整为:主干道25km/h,次 道15km/h。主 道主要 考患消防车 的运行要求。随着计算行车 速度的调整,对平曲线半径 视距等都 进行了 调整,使 后石油化工厂内 道路的建设更加合理、经济。 4.9厂内道路设计使用年限包括确定品 各面宽 度而采用的 计算交通量增长年 限与为确定路面结构而采用 的计算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的 基准年限商 种。 a)在确定道路横断面 车行道宽度 期交通量 的年限 为道路设计 十年限的指标。道路交通量达 到饱和时的设计年 限按道路等 为三种: 千路为20年:次干 于路为20年:其他道路为15 年。道路等级高则设计年限长。在设计年限内, 车行道的宽度应满足道路交通增长的要求,保 证车辆能安全、舒适、通畅地行驶。 b) 路面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 时期 即路面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 用、正常维护下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功能的使用年限。不同路面类型选用不同的设计使 用年限,以保证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路面平整并具有足够强度。设计使用年限应与路面等级、面 层类型及交通量相适应。

5.1路基的稳定与强度是对路面使用的基

各基的稳定与强度是对路面使用的基本保证。

以往厂内道路设计,往往重视路面结构层的设计,忽视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处

SH/T30232017

不稳使路面破坏的实例。本规范综合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对路基高度、填料、压实等方面作出具体规 定,以便设计遵循。 5.3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高速、一级公路的土基回弹模量大于30MPa,其他 公路土基回弹模量大于25MPa。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自身交通的特点,规定厂内道路土基回弹模量不应 低于25MPa。 5.4路基填料要求,主要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一2014)规定。 5.5路基压实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基土变形,减少水的渗透和毛细水的作用,

6.1.1本条为路面设计的

石油化工厂建厂施工期 期通常不具备修筑永久性高 耗层,以满足施工期间的交 a)适应建厂初期的旋 b)避免施工期间履带 c)施工期间车辆通行 关于施工道路与正式道 正确的解决方法取决于客双 设计工作可以在了解客观情

6.1.3路面等级及类型

a)石油化工企业厂内道路由于以下原因,

a)石油化工企业广内道路由手以下原因, 一股采用高级和次高级路面

1)防尘、环境卫生和厂容的要求; 2)避免路面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尽可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 3)保持消防车的行驶车速和行车条件。 基于以上原因和现有石化厂所采用的路面等级的现况,本规范不推荐厂内路面使用中级或低级路面 的标准。 厂内需要检修开挖的路段,如地下管道埋设的路段,不宜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为方便 开挖,宜采用柔性路面或便于翻修的装配式混凝土路面:

c) 经常有油品滴落的路段,如工艺装置区内的路面,停车场地面和装卸油区地面,滴油往往对 路面造成损坏,因此规定以上路段不宜采用沥青面层; d) 施工与永久相结合逐步过渡的路面,宜设计为分层适当的柔性路面,以满足各时期对路面使 用功能上的需要,且便于后期对先期路面的充分利用; e) 在一个企业内所选用的路面类型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2种~3种为宜。过多的路面类型必 然造成施工程序、组织、机具的繁杂,不利于道路施工。 随着外资和合资项目的建设,石油化工厂内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路面和场地铺砌,本次修订只是将钢 筋混凝土路面列入高级路面,对其他有关规定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后再制定。 6.1.4路拱坡度主要是考虑路面排水的要求,路面越粗糙,路拱坡度越大。但路拱坡度过大对行车不 利,故路拱坡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6.1.5根据石油化工的特点,为了保护道路附近的设施,对于城市型道路宜设置路缘石,郊区型道路 宜设置路肩,并根据实际通行车辆最大载重情况适当加固路肩。本条文对保护路面周围的设施而采取的 防护措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6.1.6上版修订时对路面作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繁琐的计算公式,提出原则及典型断面,对于运量 大于50×10t/a的道路,按GBJ22进行验算,这样增强了规范的逻辑性、实用性,同时不降低规范的 准确性、这一改进、得到了

a)面层。面层应坚实、平整、耐磨,对于沥青面层尚应具有良好的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 变形、低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面层的设计、材料规格等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柔性路面设计 规范》的有关规定。 b 基层。基层是担负承重作用的主要层次。基层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是: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在荷 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容许的变形:有足够的水稳性、干稳性和冻稳性,能保证本身有一定的结构 强度:基层应与面层结合良好,特别是黑色路面的基层,不容许发生层间推移、滑动情况。 C 规范中给出了常用的面层和基层的组成及厚度,设计中可参照当地习惯作法,选定面层和基层 的类型和厚度。

c)规范中给出了常用的面层和基层的组成及厚度,设计中可参照当地习惯作法,选定面层和基层 的类型和厚度。 6.2.2上一版本只要求“面层之间设黏层”。根据2006最新版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 要求,各沥青层之间都要求酒布黏层沥青。一般新建沥青面层之间可洒布乳化沥青,乳化沥青洒布量宜 为0.3kg/m²0.6kg/m²,也有用高级沥青洒布机,在高温下洒布雾状热沥青的。有一种沥青黏结层,可 用于半刚性基层上、桥面铺装及表面层与中面层之间,以此防止雨水下渗,加强层间结合。 6.2.3根据理论分析可知,路面结构厚度与层间模量比有密切关系,故提出适当控制层间模量比的要 求。沥青层的回弹模量一般小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和贫混凝土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从理论分析,若沥青 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和贫混凝土基层材料之间是连续体系时,沥青层多数处于受压状态,而不出现拉应 力,只有半刚性基层材料和贫混凝土基层自身层底受拉应力,上下层间模量比越小,下层拉应力越大, 故半刚性基层的刚度不宜太大。若层间接触面在浸水状态可能导致界面产生滑移时,上层底面可能出现 比连续状态大一至二倍的拉应力。因此从设计上应采取可靠技术措施,防止层间滑移。层间适当的模量 比,使结构层受力更合理;保证层间结合状态的连续,是提高路面耐久性的关键。 6.2.4沥青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有一些调整,主要是考虑沥青层的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 相适应,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表6.2.3,以便于压密实,提高其耐久性、水稳性,防止水损害。最小 享度是从施工角度考虑可以施工的最小厚度限制,但并不是适宜的铺装厚度,设计各结构层时宜考虑适

6.2.4沥青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有一些调整,主要是考虑沥青层的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 相适应,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表6.2.3,以便于辗压密实,提高其耐久性、水稳性,防止水损害。最小 享度是从施工角度考虑可以施工的最小厚度限制,但并不是适宜的铺装厚度,设计各结构层时宜考虑适 宜厚度

SH/T3023—2017

层分为12+13、15+12或13+14两层施工的情况,使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小于最小厚度,在重载车的作用 下,薄半刚性基层易产生过大拉应力而出现开裂,因此,该条强调在设计时应避免设置过厚或过薄的基 层或底基层。基层、底基层的一层摊铺辗压厚度宜为18cm~20cm,若有特重型的压实设备可适当增厚。 6.2.6排水不良或有冻胀的路基应设置垫层。垫层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和改善路基的水温状况,减轻土 基不均匀冻胀和隔断地下毛细水上升或地表水下渗。此外,垫层还能阻止基土挤入基层,保证路面结构 的稳定性并扩散由基层下传的车轮荷载垂直作用力,以减少土基的应力和变形。 由于垫层用料量大,其强度要求不一定很高,因此,应就地取材,选用水稳性、隔温性和吸水性好 的当地材料。 垫层主要有两类,即稳定土垫层和粒料垫层。前者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处理不易排干的湿软土基,具 有整体性的石灰土垫层有较好的支承和扩散应力的作用,可以保持基层结构的强度和稳定。 为了与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一致,本次修改时将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小 防冻厚度修改为与该标准一致。

a 根据实践经验,厚边式混凝土路面板在施工中安装模板和基础整形都很麻烦,且质量不易保证。 因此,厂内一般采用等厚式路面板。 b 混凝土面板最小厚度由上一版的不小于16cm改为不小于18cm,是根据修订后的《公路水泥 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本次修订提出一般道路混凝土面板厚度可根据日标准轴载次数确定面板厚度,而非上一版中根据 繁琐公式计算,比较接近实际设计程序,更加实用。当然,当某条道路承担大量运输时(50×10*t/a), 则要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进行验算。毕竟石油化工厂内大部分道路只是 用于日常维护、检修和消防,没有大量运输量。

6.3.4新建路面的基层设讯

实践经验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设置基层,不仅为混凝土板提供均匀稳定的支承,且能防止路 面变形和冻胀的不良影响,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和平整度,延长混凝土板的使用寿命。因此,除非土基 本身为砂砾类土,并具有良好的水文条件,否则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应设置基层。 对基层的基本要求是刚度大、整体性强。因此,基层宜采用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如水泥稳定砂砾、 水硬性工业废渣混合料、石灰土等整体型结构。 基层顶面以下结构应有足够的整体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按交通量分级规定基层顶面 当量回弹模量的最低值,以免路面板下部出现过量塑性变形并引起脱空。本规范根据厂内交通量情况, 相应规定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应不低于80MPa。 根据混凝土路面基层设置的经验。基层厚度不宜小于15cm,但亦不必太厚,以避免基层本身固结 变形过大和不经济。

6.3.6垫层主要设置在温度和湿度状态不良的路段上,其作用是改善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时,用垫层厚度补差,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冻胀和翻浆 病害:潮湿或过湿路基,设置排水垫层,可疏干路床土,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6.3.7本条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基本内容一致(JTGD40)。

a)停放空车的停车场整体式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经计算小于16cm,但考虑到厂内混凝土路面的 施工实际情况,为保证其使用质量及寿命,故规定可采用最小板厚18cm。装配式混凝土地坪 具有节省工料(一般可节省约30%),方便地下管道检修,不需养护期即时开放交通等优点。 b) 汽车装车区车流量较大,荷载大,所以本次修订提出混凝土板厚不宜小于20cm,且当日标准

SH/T30232017

轴载大于200次时,应进行验算

SH/T3023—2017

表1常用人行道面结构

SH/T 30232017

DB31T 1224-2020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运行维护规程.pdfSH/T 30232017

a)为满足厂内防火要求和减少平时维护工作量,厂内桥涵应设计为永久式桥涵。 b)为了保证建厂施工工期和降低造价,厂内桥涵型式应力求简单,便于施工、养护、减少维修工 作量。为此,厂内桥涵宜采用单孔,避免多孔构造。 c)一般情况下厂内道路路堤较矮,为能保证桥涵下净空和管线穿越方便,宜采用薄型上部构造桥 涵。

a)厂内桥宽及涵长应与连接的道路路基一致,为了美观和安全上的需要,不应在桥涵处压缩路基 宽度。 b)为了方便清淤,防止涵洞堵塞,孔径小于1.0m的涵洞长度应有所限制。由于厂内排水沟造成 淤积的杂质较少,根据以往设计的实际情况,规定孔径大于1m的涵洞长度不限,孔径1m以 内的涵长作出规定。

a)厂内桥涵一般均与人工沟渠连接,考虑到在交叉路口设置桥涵的简单方便和缩短设置长度, 涵位置宜设在距相交道路路面以外的一定距离,避免桥涵进入交叉路口曲线范围过多,而造成 出入口构造上的困难和增加桥涵长度: b) 根据厂内交叉路口转弯半径一般采用9m~12m,本规范规定距相交路面道缘宜大于6m,若按 6m计算,则桥涵每端比道路直线段桥涵约增长1m; 为缩短桥涵长度和便于利用标准设计,规定宜采用正交桥涵,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斜交桥涵时 交角不宜小于60°,以减少出入口构造上的困难。

为保证厂内道路纵坡的顺畅,小桥涵桥面纵坡、横坡宜与道路路面一致。桥面雨水宜利用纵横坡排 除。为避免构造上的复杂性,小型桥涵不宜设置桥面泄水管

8.1交通设施包括两类:一类为交通安全设施,系以工程手段保障交通安全和疏导车流人流的设施。 此类设施与道路设计直接有关,在设计中需予以考虑。另一类为交通管理设施,用以体现交通管理规章 控制行车行人的标志。此类设施一般由交通管理部门设置。我国目前的业务分工;与道路几何设计有关 的交通设施,由道路工程部门设计、施工,其他设施,则由交通管理部门设置和维修。 8.2~8.3道路交通标志及安全设施易被人们忽略,有时往往到了工程快竣工时,才想到要设置标志、 标线等安全设施。特别是当经费不足时,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项目往往“首砍其冲”,因此本条强调在 厂区道路的特殊地方应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有关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以保 证过往车辆和人行的安全。

HG/T 2066-2020 旋转辊筒式磨耗机.pdfSH/T30232017

8.4为了规范交通标志的形状、规格、图案和颜色,本条规定所有安全设施和标志的设置办法,应按 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有关规定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