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533-2020 沥青路面用纤维

JT/T 533-2020 沥青路面用纤维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7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1133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T/T 533-2020 沥青路面用纤维

式中:P一原粒状纤维质量通过率(%); mo—纤维试样质量(g); m,—2.8mm(或4mm))筛上纤维质量(g)。 L.3.2同一样品平行测定2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原粒状纤维质量通过率,记为P。,准确至0.1%。当 两次测定值的差值大于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L.3.3磨耗后粒状纤维质量通过率按式(L.2)计算,准确至0.1

m3一磨耗后2.8mm(或4mm)筛上纤维质量(g)。 3.4同一样品平行测定两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磨耗后粒状纤维质量通过率,记为P,准确 %。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大于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5磨耗后质量通过率增加值按式(L.3)计算.准确至0.1

式中:W——磨损后质量通过率增加值; P,——磨耗后粒状纤维质量通过率平均值; P。原粒状纤维质量通过率平均值。

DB/T 51-2012 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 台站观测M.1.1 试验仪器

附录M (规范性附录) 粒状木质纤维的造粒剂含量及旋转黏度试验方法

M.2.1造粒剂含量测定

试验步骤如下: a) 按四分法取2份5.5g±0.1g粒状木质纤维,装人瓷盘中(不得打散)。将瓷盘(含纤维)在 105℃±5℃烘箱中烘干2h,在干燥器中冷却; 将滤纸筒清理干净,放到分析天平上清零;将1份干燥试样移入滤纸筒中称取质量m1,准确至 0.1mg; C 热萃取仪安装好后,将装有试样的滤纸筒置于萃取容器内,也可以将滤纸包裹纤维颗粒置于 萃取容器内,注意萃取过程中不要散开。将100mL甲苯溶剂注入溶剂杯中; d 按照热萃取仪操作要求,打开电源,设定萃取温度(一般为220℃)、回流速度等参数,进行加 热、萃取。萃取时加热温度不能过高,以溶剂刚沸腾、回流速度不低于0.5次/min为宜。汇流 时间视试样中造粒剂含量而定,不得低于2h,萃取至溶剂变为无色(黑色或褐色消失)为止; e 萃取结束后,用长柄镊子取出滤纸筒(或滤纸包裹纤维):将滤纸筒(或滤纸包裹纤维)放到 105℃±5℃烘箱中烘干2h以上,在干燥器中冷却; f 冷却、干燥后的滤纸筒放到分析天平上,减量法称取纤维质量m,,准确至0.1mg。

M.2.2造粒剂旋转黏度试验

a) 取适量粒状木质纤维放人烧杯中(不得打散),注入甲苯浸没纤维;用保鲜膜等将整个烧杯密 封,浸泡12h以上;浸泡前、后可进行适当搅拌。完成浸泡之后,采用200目金属过滤网(或滤 纸筒、滤纸)过滤,将滤液移入蒸馏瓶中; b 将盛有试样的蒸馏瓶放到电热套中,用原溶剂瓶作接受容器,将冷凝管、牛角管等将蒸馏瓶 接受容器等连接,接好水管:调整电热套温度,使溶剂快速蒸发,且无飞溅:持续蒸馏至所有溶 剂被蒸发; 按照以上步骤,多次蒸馏得到不少于20g造粒剂残留物;观察记录残留物颜色,应为黑色或褐 色。将烘箱预加热到135℃;将残留物移到广口瓶中,放入烘箱保温5h±10min;再将广口瓶中 残留物移到旋转黏度计旋转筒中,将盛有残留物的旋转筒和转子放入烘箱保温30min±1min; 选择合适的转子;检查旋转黏度计状态,开启电源,设定试验温度135℃; 将盛有残留物的旋转筒安装在黏度计上;将转子按到旋转黏度计上,启动电源进行仪器自检; 降低黏度计使转子进人旋转筒的液面中,至规定高度; 使残留物液体在旋转筒中继续保温15min以上,达到试验所需的平衡温度; 8 设定好试验参数,启动测量按钮开始测量黏度。观测黏度变化,当小数点后2位读数稳定后, 每隔60s读数一次,连续读数3次

M.3.1试样造粒剂含量按式(M.1)计算.准确至0.1

M.3.1试样造粒剂含量按式(M.1)计算.准确至0.1

式中:Bc——试样造粒剂含量(%); 热萃取后干燥纤维质量(

式中:Bc试样造粒剂含量(%); m干燥纤维试样质量(g); m2一热萃取后干燥纤维质量(g) M.3.2同一样品的造粒剂含量测定两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造粒剂含量试验结果,准确至0.1%。当 两次测定值的差值大于1.0%时,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a)粒状纤维密度仪(图N.1): 1)金属杯:容积约为100mL的不锈钢金属杯,内径40mm±1mm,高80mm±1mm,且内表面 应光滑; 2)漏斗:高度为115mm,上下内径分别为55mm±1mm和35mm±1mm,且内表面应光滑

图N.1粒状纤维密度仪结构示意图(尺寸单位:mm

试验步骤如下: a) 按四分法取2份100g±1g纤维试样;放人瓷盘中,在105℃±5℃烘箱中烘干2h以 器中冷却; b 将金属杯、漏斗内部清理干净;将漏斗底部阀门关闭,用铲子将烘干、冷却的粒状纤 人漏斗中:将漏斗底部置于金属杯上部约40mm处.打开阀门.让纤维在自重作用下

a) 按四分法取2份100g±1g纤维试样;放人瓷盘中,在105℃±5℃烘箱中烘干2h以上,在干燥 器中冷却; b 将金属杯、漏斗内部清理干净;将漏斗底部阀门关闭,用铲子将烘干、冷却的粒状纤维缓慢装 人漏斗中:将漏斗底部置于金属杯上部约40mm处,打开阀门.让纤维在自重作用下落入金属

杯中; 用直尺刮除金属杯上多余的纤维,并平整表面;试验过程中,不要振动、挤压金属杯中的纤维; d 将瓷盘在天平上清零,将金属筒中纤维移人瓷盘称取纤维质量mo,准确至0.01g; e 将金属杯放到天平上清零,用23℃±0.5℃纯净水装满金属杯,擦净杯外壁上的水,称取水的 质量mw,准确至0.01g。

V = 997.5 w

3.2同一样品测定两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粒状纤维松方密度试验结果,准确至1kg/m²。当两 定值的差值大于20kg/m²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附录O (规范性附录) 絮状矿物纤维的渣球含量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a)冲气筛分析仪:负压可调,试验时最大负压可达3500Pa,负压显示精度1Pa; b) 冲气筛:直径200mm,方孔筛,筛网0.15mm; c) 电子天平:精度0.01g; d) 烘箱:能够恒温105℃±5℃; e) 瓷盘、平底盘、毛刷、秒表; f 研磨棒:一头直径5cm~10cm左右金属棒

风少灿下 a)在5个以上不同位置取大致等量样品组成1份8g±0.50g纤维试样,共取3份;将试样放人瓷盘 中,在105℃±5℃烘箱中烘干2h以上,在干燥器中冷却后放人瓷盘上称取mo,准确至0.01g; 按附录A试验方法,筛分析10min后收集筛上纤维,移到平底盘中; b 手工将纤维和渣球进行分离,分别收集分离的渣球和纤维,将渣球移入瓷盘: c) 用研磨棒缓慢研磨平底盘中分离出的纤维5min,然后再次手工分离纤维和渣球,将收集的渣 球并人步骤b)的瓷盘中; 重复步骤c),直到渣球含量变化小于干燥纤维总质量的0.1%。称取渣球质量m,准确至0.01g。

0.3.1渣球含量按式(0.1)计算.准确至

渣球含量按式(0.1)计算.准确至0.1

式中:So.15一 一渣球含量(%); mo—烘干纤维总质量(g); m0.15mm筛上纤维分离出的渣球质量(g)。 0.3.2同一样品测定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渣球含量试验结果,准确至0.1%

So.15 = ㎡ ×100% mo

附录 P (规范性附录) 絮状矿物纤维的耐高温、抗磨耗性能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a)冲气筛分析仪:负压可调,试验时最大负压可达3500Pa,负压显示精度1Pa; b) 冲气筛:直径200mm,方孔筛,筛网0.15mm; 天平:精度不小于0.01g; 烘箱:能够恒温105℃±5℃、210℃±5℃; 微型狄法尔试验仪:圆筒内径200mm±1mm,内侧长154mm±1mm,两端封闭,投料口的钢盖 通过紧固螺栓和橡胶垫与钢筒紧闭密封。钢筒的回转速率为95r/min~105r/min; f 10~20倍放大镜。

试验步骤如下: a) 在5个以上不同位置取大致等量样品组成1份8g±0.5g试样,共取4份;将每份试样放入 105℃±5℃烘箱内烘干2h; b 取其中2份试样,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取干燥试样质量后按附录A试验方法进行筛分 析,计算0.15mm通过率,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记为Po; c) 取另外2份试样,在210℃±5℃高温烘箱内继续加热1h。将热的试样放入微型狄法尔试筒 中,加1250g钢球,设定转速100r/min±5r/min,磨耗10min。收集研磨后纤维试样,在干燥器 中冷却到室温。按附录A试验方法进行筛分析,计算0.15mm通过率,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 果,记为P。

附录Q (规范性附录) 絮状矿物纤维的絮状纤维团质量含量试验方法

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a)天平:精度为0.1g; b)标准筛:方孔筛,直径为9.5mm; c) 摇筛机。

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a)天平:精度为0.1g; b)标准筛:方孔筛,直径为9.5mm; c)摇筛机

试验步骤如下: a)在5个以上不同位置取大致等量样品组成1份100g±1g试样,共取3份。将试样在105℃土 5℃烘箱内烘干,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待用; b 称取干燥纤维质量M。,准确至0.1g; c 将9.5mm筛和筛底组成套筛,将试样放入顶筛上,盖上筛盖;将套筛放到摇筛机上振筛5min; d)取出筛子,减量法称取9.5mm筛上纤维质量M,

Q.3.1纤维团质量百分率P。按式(Q.1)计算,准确至0.1

Q.3.1纤维团质量百分率P。按式(Q.1)计算,准确至0.1

式中:P9.5 絮状纤维团质量含量(%) M。 一干燥纤维总质量(g); M 一9.5mm筛上纤维质量(g)。 Q.3.2同一样品测定三次,取算术平均

M, ×100% 9.5 = M

武中:P9.5 絮状纤维团质量含量(%); M。 一干燥纤维总质量(g); M. 一9.5mm筛上纤维质量(g)。 Q.3.2同一样品测定三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絮状纤维团质量含量试验结果.准确至0.1%

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a)钢直尺:量程150cm,分度值1mm; b)常闭镊子.钳口宽度不大于0.5mm

附录R (规范性附录) 束状纤维的长度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 在5个以上不同位置取大致等量样品组成200根纤维试样(注意同一束纤维中仅可取一根纤 维,不得取多根纤维),再随机选取25根纤维试样; 取出一根纤维,用两把镊子分别夹持纤维的两端,保证纤维的两端在镊子的钳口以外刚好被 看到; 将一侧镊子钳口处外露出的纤维同钢直尺的零刻度线处对齐: 1 将另一侧镊子沿钢直尺使纤维拉直(拉直时不要用力过猛)至卷曲刚好消失,当刚好能看到纤 维端所对准的钢直尺的刻度即为该纤维的长度,准确至0.5mm; 重复以上试验,测定25根纤维长度; 如果一束纤维切口整齐,也可以看成一根纤维,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测量,为一个测定值,

纤维的平均长度按式(R.1)计算.准确至1mm。

式中:L—纤维的平均长度(mm); L;—单根(束)纤维的长度(mm):

附 录S (规范性附录) 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方法

按如下要求准备试样: a)在5个以上不同位置取大致等量样品组成约3g试样,当进行原样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试验时,在105℃±5℃(聚合物纤维为60℃±5℃)烘箱内烘干2h,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 温备用:当进行纤维耐热性试验时,将纤维置于210℃±5℃烘箱内加热1h后.然后在干燥器 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b) 束状矿物纤维需分离出单根纤维后进行试验;单丝和膜裂网状聚合物纤维需分离出单根纤维 后进行试验: c)取分离后的单根纤维随机抽取50根为一组试样

S.2.2试验参数设定

试验参数设定如下: a) 拉伸速度参数设定: 1)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小于8%时,拉伸速度为每分钟50%名义隔距长度; 2)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为8%~50%时,拉伸速度为每分钟100%名义隔距长度; 3)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50%时,拉伸速度为每分钟200%名义隔距长度 b 名义隔距长度参数设定: 1)当合成纤维的名义长度小于6mm时,名义隔距长度采用2mm; 2 当合成纤维的名义长度为6mm~10mm时,名义隔距长度采用3mm; 3) 当合成纤维的名义长度为10mm~19mm时,名义隔距长度采用5mm; 4) 当合成纤维的名义长度大于19mm时,名义隔距长度采用10mm。 预张力参数设定: 根据纤维线密度,按以下推荐值计算确定预张力,其中纤维线密度由厂家给定,或按CB/" 14335测定: 1)束状矿物纤维0.03cN/dtex~0.07cN/dtex:

2)聚酯纤维,0.15cN/dtex~0.2cN/dtex; 3)聚丙烯纤维,0.07cN/dtex~0.13cN/dtex; 4)聚丙烯腈纤维,0.07cN/dtex~0.13cN/dtex; 5)芳香族聚酰胺纤维.0.05cN/dtex~0.08cN/dtex

2)聚酯纤维,0.15cN/dtex~0.2cN/dtex; 3)聚丙烯纤维,0.07cN/dtex~0.13cN/dtex; 4) 聚丙烯腈纤维,0.07cN/dtex~0.13cN/dtex; 5)芳香族聚酰胺纤维.0.05cN/dtex~0.08cN/dtex

检查钳口,确保钳口对正、平行,以保证试验时施加荷载不产生偏移: b 选择合适的张力夹,随机夹取一根纤维的一端,另一端在上夹持器中夹紧后放手,让张力夹自 由下垂,以保证纤维沿轴向伸直,再夹紧下夹持器: C 在试样夹入夹持器时施加预张力,施加的预张力能够消除纤维卷曲又能够避免纤维产生伸 长,不要用手触摸夹具之间试样; d 开始拉伸试验,直到试样被拉断,记录断裂时荷载和断裂伸长值;试验时应防止夹具夹持处打 滑或夹伤纤维; e) 移动夹具回到零位,取下断裂的纤维试样; f 按附录H(聚丙烯睛按附录T)方法测定断裂纤维直径;对于膜裂网状纤维,应测定对应的单根 纤维直径; 名) 在拉伸试验时仔细观察纤维断裂情况:当纤维断裂在钳口上(纤维断裂时看不出断裂端)或在 夹持器中滑移的数量超过10%,应检查和调试夹持器,重新试验;若不超过10%,则纤维断在 钳口上或在夹持器中滑移的试样结果予以剔除

S.3.1单根纤维断裂强度按式(S.1)计算,准确至0.01MPa

式中:O;—第i根纤维的断裂强度(MPa); F;第i根纤维断裂时荷载(N); D第 i根纤维的直径(mm)。

S.3.2断裂强度按式(S.2)计算,准确至

2断裂强度按式(S.2)计算.准确至0.01MPa。

式中:0.纤维的断裂强度(MPa)

S.3.3单根纤维断裂伸长率按式(S.3)计算,准确至0.1。

式中:8;一第i根纤维断裂伸长率(%); L夹持器的断后隔距(mm); Lo夹持器的原始隔距(mm)。 S.3.4纤维断裂伸长率按式(S.4)计算.准确至0.1。

式中:8纤维断裂伸长率。 S.3.5纤维断裂强度保留率按式(S.5)计算,准确至0.1。

逅×100% P = Gii

前 原纤维的断裂强度(MPa); 210℃加热1h后纤维的断裂强度(MPa)。 S.3.6纤维直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按式(S.6)、(S.7)计算.准确

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纤维图像分析仪:见G.1.1; b)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塑料管:长度约10mm,直径约30mm; d) 一次性塑料杯、玻璃板、双面胶; e 抛光机、砂纸(100目~800目)抛光布

附录T (规范性附录) 横截面法测定纤维直径试验方法

试验材料及要求如下: a)包裹树脂:快速固化的聚酯或环氧树脂; b)脱模剂:硅脂等

试验材料及要求如下 a)包裹树脂:快速固化的聚酯或环氧树脂; b)脱模剂.硅脂等

T.2试样制备和试验步骤

按如下要求制备试样: a)在5个以上不同位置取大致等量样品组成约100根纤维(注意同一束纤维中仅可分离出一根 纤维,不得取多根纤维),再随机选取50根纤维试样; 在玻璃板上粘贴40mm×40mm的双面胶带; c 在塑料管内涂覆脱模剂,以方便树脂块从管内取出;将塑料管的一端粘贴到玻璃板上的双面 胶带上; d) 在一次性塑料杯中配制树脂; e 玻璃板水平放置,逐根将纤维粘树脂,垂直放入管内,并垂直立于玻璃板上;把树脂缓慢注入 塑料管内,在室温下固化,如果树脂固化不充分,可在烘箱中加热固化: 将固化的树脂从管中取出,用抛光机将树脂中垂直于纤维轴向的一面抛光,先用100目~150 目的砂纸打磨,再逐渐换用更细颗粒的砂纸继续抛光(至800目),最后用抛光布抛光

T.2. 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 将试样置于载物台上,试样抛光表面朝上;调整焦距使单丝成像清晰,利用载物台缓慢移动纤 维载玻片,通过目镜观察寻找代表性纤维的视野,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拍摄形成静态图片; b 在静态图片中逐根选择单根纤维,用鼠标沿纤维横截面轮廓线点击、计算机自动描绘纤维横 截面曲面.由软件计算横截面面积s

试验步骤如下: a) 将试样置于载物台上,试样抛光表面朝上;调整焦距使单丝成像清晰,利用载物台缓慢移动纤 维载玻片,通过目镜观察寻找代表性纤维的视野,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拍摄形成静态图片; b 在静态图片中逐根选择单根纤维,用鼠标沿纤维横截面轮廓线点击、计算机自动描绘纤维横 截面曲面由软件计算横截面面积s

限纤维的当量直径按式(T.1)计算.准确至0.1ur

T.3.1单根纤维的当量直径按式(T.1)计算.准

式中:d一 第i根纤维的当量直径(μum); s;—第i根纤维的横截面面积(μm²)。 T.3.2纤维平均直径按式(T.2)计算.准确至0.1um

式中:d—纤维的平均直径(μm);

3纤维直径偏差率按式(T.3计算.准确至0.1

式中:Ca—纤维直径偏差率(%)

DB11/T 1580-201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资源调查规范试验仪器及要求如下: a)烘箱:能够恒温60℃±5℃; b)镊子。

附录 U (规范性附录) 聚合物纤维的卷曲纤维含量试验方法

试验步骤如下: a) 在5个以上不同位置取大致等量样品组成约1g纤维样品,在60℃±5℃烘箱内烘干2h,在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b) 随机取不少于100根纤维为一组试样,统计其数量,记为N。; 逐根检查纤维,挑选出卷曲的纤维,统计其数量,记为N,; 卷曲的纤维判断标准:同时有一个或以上的卷曲峰和卷曲谷; e 如果一束纤维切口整齐,也可以看成一根纤维.按以上方法进行测量

卷曲纤维含量按式(U.1)计算,计算结果取整。

TCBDA29-2019:搪瓷钢板工程技术规程式中:Jc——卷曲纤维含量(%); N。——测量的纤维总根数;

V1 ×100% = 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