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等7单位2019年4月).pdf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等7单位2019年4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525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等7单位2019年4月).pdf

4.2.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检测主要定位为补充检测以及施工前的复核性检测。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第 6 章 公路横断面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第 6 章 公路横断面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外侧根据需要适时再建设市政配套部分,比如侧分带、辅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等,公路部分硬路肩则可划线为一个行车道,提供机动车行驶。 当V=100km/h、80km/h及60km/h时,在5.2.1条基础上,一级公路把硬路肩加宽为 3.75m。 当V=80km/h及60km/h时,二级公路外侧硬路肩也采用3.75m。当V=40km/h时,二级 公路外侧硬路肩宽度采用3.5m。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据本省的调研,公路路线宜与地形地物相结合,珠三角平原地区亦有公路直线较长路段, 为确保行车安全,避免驾驶者感觉单调、疲乏,公路直线长度以不超过20v为宜, 如确因地形地貌等条件限制必须采用长直线,以及现状旧路为长直线改造后仍为长 直线时,应结合运行速度分析和安全性评价,设置必要醒目的交通安全设施,避免出现 驾驶疲劳。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7.2.9根据我省公路设计经验及现场调研,大部分项目最大超高采用6%,部分山区 路段最大超高采用8%,出城郊区路段行车状况较好路段采用公路超高标准,城区路段 般按2%,城区段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最大超高采用4%。城区段侧分带及非 机动车道不参与超高,向外侧排水。 7.2.10强调停车视距重要性,当中央分隔带或路基外侧有遮挡物时,首先应调整 平面线形,以满足视距要求;其次可设法清除遮挡物;再次,若确实条件受限,可设 置其他安保措施,比如局部限速、警示牌等等提前告知驾驶者注意行车,提早减速。 7.2.12旧路改扩建路段,为了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对于路线的平纵面指标稍有放宽 2尽量拟合现状旧路,同向、反向曲线间直线长度要求若难以满足7.2.2要求时, 可进行适当降低标准。或者,采用卵形曲线及S形曲线进行旧路的拟合。 3改扩建路段条件受限路段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以拟合现状公路 4旧路改扩建项目中,旧路曲线较多,且不规则,为拟合旧路可采用多圆复曲线拟 合。 5新建公路的回旋线参数A以在R/3≤A≤R为宜。旧路改扩建路段,为了与旧路充分 拟合,回旋线参数及回旋线长度可适当放宽标准,满足规范允许范围即可。 6改扩建项目或路面大修项目,当回旋线长度小于最大超高过渡段长度时,可将超 高过渡段起点深入直线段,终点与回旋线终点即缓圆点对应;或者超高过渡段起点与回 旋线起点即圆缓点对应,终点深入直线段。即最大超高点与圆缓点或缓圆点对应,前后 超高过渡段向直线段延伸

7.3.2平原地区采用较低路堤可提高路基稳定性、减少软基处理费用、减少土石方数 量、便于两侧土地开发及居民出行、降低工程造价,也可节约土地及获得较佳的道路景 观。 7.3.3广东地区雨季较长,暴雨集中,超高过渡段由于存在零横坡处,需利用纵坡来 进行排水,最小纵坡宜进行适度调整,以不小于0.5%为宜;长路堑路段及其他横向排水 不畅路段,也需通过纵坡来进行排水,最小纵坡也不宜小于0.5%。 7.3.4强调竖曲线范围视距的重要性。同一平曲线范围不宜设置过多的短的竖曲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线,防止给驾驶者造成错觉。当设计速度≥60km/h时,新建公路有条件时竖曲线半径 不宜小于视觉要求的最小半径。 7.3.10凹形竖曲线最低点不应设在隧道段,否则隧道内积水将无法排出;一般情况 下有条件时,应将凹形竖曲线最低点设在桥梁外,填方段。当确因桥梁较长或条件受限 等其他因素需在桥梁段或挖方段设置凹形竖曲线时,需加密桥梁排水孔或挖方段单独设 计排水设施。 7.3.11如果凹形竖曲线半径较小,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存在直坡段 时,在视觉上会产生断背的感觉。因此,同向竖曲线间直线长度不宜过短,根据设计经 验,同向竖曲线间直线长度以不小于9S行程为宜,否则可调整纵断面线形,合并成单圆 坚曲线或复合坚曲线。反向坚曲线间的直线坡段长度也不宜过短,以不小于3s行程为宜

7.3.12 改扩建工程

1强调改扩建项目纵断面设计主要原则即是“宁填勿挖》。纵断面若下压挖掉旧距 对于旧路材料是极大的浪费,无法充分利用旧路资源,且对于旧路两侧居民的出行也 当的不便。 旧路加铺时应根据旧路状况及加铺结构来确定纵断面高度,加铺高度宜尽量缩减 减少工程量,充分利用旧路作为基层或底基层。 2根据全省调研,改扩建公路项目,为尽量利用旧路资源,对于最大纵坡不满足现 行路线规范的,可适当放宽最大纵坡要求,在规范基础上增加1%。若增加1%后仍然 无法拟合旧路的,可再进行局部的限速处理,增加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3~4改扩建项目中,为尽量拟合旧路纵断面,避免过高的加铺厚度,纵断面设计不 宜一味追求高指标,应因地制宜,可选用最小值及极限值,当条件受限时,可灵活采月 限速等方案。在前后纵坡相差不大且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纵坡竖曲线长度可采用3S诊 计速度行程。 5旧路拟合项目,为充分利用旧路,一般路基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3%,当旧路纵坡小 于0.3%时,路面加铺时有条件时应设置不同调平层厚度使公路纵断面达到0.3%。当条件 受限确实无法调整纵断面或调整相对代价较大时,可对公路两侧边沟进行单独的纵断面 设计。 6根据全省调研,为尽量使加铺厚度均匀、节省工程造价,旧路加铺项目的最小坡卡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难以满足规范值要求,不可避免出现碎坡。根据调研项目设计经验,加铺项目最小坡长 按不小于范值的60%,基本可满足加铺改造需求

7.4平、纵面线形的组合设计

7.4.2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是“相互对应”,且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根据 我省公路设计经验,一般情况下,宜将变坡点置于圆曲线段,有条件限制时,可将变坡 点置于回旋线范围,但竖曲线终点不可超出回旋线伸入直线段。 7.4.4根据全省调研,旧路拟合路段,为尽量利用旧路,“平包纵”经常难以满足, 可适当降低平曲线包含竖曲线的要求。即可将平曲线范围的竖曲线伸入直线段,或将直 线段内的竖曲线伸入平曲线范围。 设计速度等于40km/h的干线公路,一般位于粤东西北山区,地形地势变化较大,路 线为适应地形需要,且尽量减少工程规模,“平包纵”部分路段也难以满足,也可适当 降低平曲线包含竖曲线的要求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8.1.1~8.1.3路基设计应平顺,避免较大起伏,结合沿线地形条件、构造物及排水的 衔接等,合理确定路基填挖高度。 8.1.5改扩建工程应拟合旧路基高程,旧路基技术参数不满足公路等级要求的,应先 对旧路基进行处治,再进行路基拓宽。同时注意新旧路基排水的衔接, 8.1.6路基防护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8.2.1广东省岩石主要以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土主要以砾类土和粘性土为主,土质 比较好,基本满足公路路基填料的要求。路基填料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可以 在公路沿线就近取土,但应优先利用挖方路段的土。根据路基填料类型,合理确定边坡 坡率。 挖方路基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应根据边坡土质类型,合理布置挖方断面形式。 8.2.6对于路基拓宽设计,提出了常用的拓宽方式。通过对旧路的全面调查,认为两 点间的差异沉降率应控制在0.6%以内,才会避免裂缝的产生, 8.2.7针对改扩建工程和路面改造工程中存在的路基强度问题,提出对旧路基病害的 处治方法。对旧路基病害处治后,才可进行路面改造

8.3.1特殊路基设计以及时反馈、动态设计为原则,合理确定处治方案, 8.3.2~8.3.3特殊路基设计需结合项目地区气候特点和地理、地质条件等,以工程防 台为主,对特殊路基处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列举几种常用处治方案。根据处治方案的 适用范围,灵活选择处治方案。 根据广东省内常见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及适用条件,择优选择处治方案。在保证路基 急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的方案。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8.4.1路基防护应以生态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与景观相协调。避免直接使用坛 工进行防护。 8.4.4分析旧路边坡产生病害的因素,与边坡排水设计相结合,对边坡病害采取措施 进行综合治理。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9.1.1响应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绿色公路的建设, 强调了公路路面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设计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9.1.3根据我省公路设计经验及现场调研情况,我省路面结构多为水泥、沥青或白加 黑等结构,改扩建项目逐步增加。为推进我省绿色公路建设,应注重对旧路路面材料的 再生循环利用。针对路面改扩。 9.1.5广东省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广泛,强调分期修建的路面设计原则,能有效地 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9.1.6挖除旧路面时,原路基暴露,在雨季施工容易产生积水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因 此应及时完善路面排水设施,

9.2.2在干线公路的交通组成中,重载和超载车辆占有一定比例,在干线公路相 城路段常设有红绿信号灯,道口车辆频繁刹车、启动、转弯对路面结构影响较大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此,对平交口路面结构设计应着重考虑路面结构的形式、路面结构的抗滑、抗车辙设计。 9.2.3根据全省调研,在长大纵坡路段交通事故相对较多,且我省雨季较长,对长大 纵坡路段的行车安全影响较大,因此,从路面设计角度应注重路面抗滑设计、层间粘结 设计以及沥青面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9.3改扩建及路面改造

9.3.4沥青路面加宽设计应注重考虑不同结构层的层间协调、路面拼接设计及层 能层的设置。水泥路面加宽设计应注重新旧路面的衔接处理,水泥板加宽段的设计 虑到施工时压路机最小碾压宽度的限制,对硬路肩加宽结构形式提出要求,

9.4.2强调平交路口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 应注重结合料以及添加剂的选择,提高 络面的抗车辙能力。 9.4.4提出道路非开挖式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10.3桥梁上部结构设计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10.4桥梁下部结构设计

10.6.1改扩建工程中,中、小桥一般根据路线方案确定扩建方式。一般大桥和 结构大桥扩建方式有必要时应作多方案对比分析后确定。 10.7桥面铺装、桥面排水、伸缩装置及其他

10.6.1改扩建工程中,中、小桥一般根据路线方案确定扩建方式。一般大桥和特殊 结构大桥扩建方式有必要时应作多方案对比分析后确定

10.7桥面铺装、桥面排水、伸缩装置及其

10.7.1干线公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对应桥梁采用防水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制桥梁可采用整体化层与桥面铺装合并的设计,施工较为简便,质量较易控制。 10.7.3梳齿型伸缩装置噪音较小,可满足近城镇或城镇公路对降噪要求

10.8.1新建十线公路应选择跨径较天涵洞,兼顾排水和便于养护的要求。结合使用 《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化》中的各种类型涵洞的跨径。 扩建干线公路,当旧圆管涵管径小于1.5m,接长圆管涵可采用1.5m,新旧洞口作 衔接处理;当旧涵为拱涵时,可采用盖板涵接长,新旧洞口作衔接处理。 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涵洞填土高按照中心线高程计算满足暗涵设计,但接长后某 则涵洞口填土高可能只有20cm左右,给路面结构施工带来困难,因此建议此种情况按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明涵处理,涵洞顶设调平层加桥面铺装,台后设搭板,以保证台后回填质量,减少跳车 发生。 10.8.3盖板涵涵洞基础可选用分离式或整体式,当采用分离式基础需要进行涵洞下 地基处理时应与整体式基础作技术经济比选,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11. 1 一般规定

第 11 章 平面交叉

11.1.2平面交叉交通管理方式 1交通量较大的两条一级公路交叉不宜采用主路优先控制方式,当其中一条公路或 全部公路交通量均较小,不宜采用信号交叉控制时,应采取工程措施将其中一条公路入 口车道压缩至双向两车道,并在车道数量压缩的公路上设置停车让行设施。 2所有无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宜采用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标志标线明确冲突交 通流的优先权,不推荐采用无优先权控制平面交叉。平面交叉的设计应通过线形设计、 车道宽度调整、标志标线设置等方式让驾驶人根据道路条件和渠化方式迅速判定优先交 通流向。 11.1.3平面交叉设计速度 4左转弯交通流属次优先交通流,车辆需要让直行车辆,因此左转弯设计速度不宜 取值过高,满足车辆低速通行即可,一般取515km/h比较适宜。当左转弯交通量较大 时,可适当提高转弯速度,但不宜大于20km/h,以免平面交叉面积过大,不利于交通冲 突控制和行人通行安全。右转弯设计速度,无交通岛时不宜高于30km/h,有交通岛的宜 取值20km/h60km/h。在穿村镇、行人较多的路段从交通安全角度考虑,建议右转弯设 计速度取低值。

11. 1. 6 平面交叉岔数及交角

1斜交等不规范的平面交叉不利于车辆转弯和驾驶人观察相交公路路况,对交 全影响较大。 2平面交叉岔数多于四条,交通组织将十分困难。

11.2平面交叉处公路的线形

11.2. 1平面线形设

11.2.1平面线形设计 1平面交叉位于小半径曲线路段容易加重驾驶人操作负担,且容易导致视距不良。 对设计而言,平面交叉位于设置超高路段,交叉口竖向设计较为困难。因此新建公路平 面交又不宜设置于设置超高的曲线路段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2次要公路在平面交义位置对线形要求较低,小角度斜交情况下,对次要道路进行 高部改线可明显提升交通安全。 3改建公路设置于设置超高的曲线路段的平面交叉在受地形限制或征地拆迁等因 素不具备移位或改善道路线形时,应采取预告、警示或设置信号控制等措施降低曲线对 平面交又的影响

[11. 2. 2 纵面线形设计

1纵断面线形是导致平面交叉视距不良的因素之一,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满足视距要 求。 2若次要公路引道上坡坡度较大,次要公路驾驶员容易误判交叉口型式,同时需要 较长穿插间隙驶上主要公路;若次要公路下坡坡度较大,次要公路车辆驾驶员容易冲过 亭车让行线。 3在平面交叉位置,次要公路纵断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主要公路横断面要求,以保证 主要公路畅行且避免交又范围内路面高程突变

11.3.2通视三角区设

1设计速度决定视距三角边长,交通管制方式则决定视距三角边长计算方式。在交 通管制方式中,信号控制和停车让行控制视距三角计算方式较为接近,减速让行控制方 式与无控制方式视距三角计算方式比较接近,

11.4平面交叉转弯设计

11.4.2转弯路面内缘的最小圆曲线和线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2单心圆曲线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小客车比例较高的交叉,三心圆曲线和直线渐变 段接单曲线与大型车辆转弯轨迹拟合较好,其他线形应用较少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第12章交通安全设施工程

1路侧混凝土护栏基础应与混凝土路面连接,增加防护能力,减少路肩外再占地,简 化混凝土护栏基础,节省造价。 临崖临水、深谷、深沟等特殊路段按照规范要求如需设置路侧混凝土护栏,因路侧 较难生根,应设置与路面结构进行了有效连接,提高防撞护栏的整体防撞能力。 2路基或桥梁与隧道连接时,如两者横断面尺寸不一致,护栏和检修道应采取过渡处 理,隧道出入口区域的护栏应渐变至隧道洞口,并与隧道洞口直接相连 隧道入口位置因为横断面不一致,可能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应加强过渡段的设计 避免车辆失控后直接撞击洞门或检修道。 3护栏在设置的起点、交通分流处三角地带、中央分隔带开口等位置应重点考虑迎 车方向,应进行便于失控车辆安全导向的端头处理。 对于护栏起点、分流三角端护栏、中央分隔带开口等位置,建议设置安全导向的 防撞垫或防撞桶设施,

3护栏在设置的起点、交通分流处三角地带、中央分隔带开口等位置应重点考虑迎 车方向HJ 994-2018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化肥工业,应进行便于失控车辆安全导向的端头处理。 对于护栏起点、分流三角端护栏、中央分隔带开口等位置,建议设置安全导向的 防撞垫或防撞桶设施。

1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连续下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应设置警告标志,必要时增设 辅助说明标志

长陡下坡、急弯、连续弯道等危险路段宜设置警告标志。警告标志可与辅助标志组合 使用。限速标志应根据不同路段的通行能力、车型构成比例、车辆的运行速度等分段进 行设置。 长陡下坡、急弯、连续弯道等重点路段的警告标志设置,有利于在线性组合不良好 的路段,给与驾驶员必要的警告和提示。通过设置辅助标志的形式提示特征路段的信息, 为驾驶员提供更详细的道路状况。 2公路交通标志宜采用IV类超强级或V类大角度反光膜。 1门架、悬臂型等悬空类交通标志,交通复杂、多车道、横断面变化、视距不良、 狐爱角过去的性族版段的魅念整生标主告平用来卡角摩反平膜

2公路交通标志宜采用IV类超强级或V类大角度反光膜。 1门架、悬臂型等悬空类交通标志,交通复杂、多车道、横断面变化、视距不良、 见察角过大的特殊路段的禁令、警告标志宜采用V类大角度反光膜,

DBJ61/T 113-2016标准下载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设计标准化指南(试行)

2受雨务等不良大天气影响路段的交通标志,宜采用V类大角度反光膜。 3面积≤1m的交通标志板材料可采用铝塑板,大型标志板应采用铝合金板 4原版面改造类交通标志,原有字膜和底膜可采用高压水喷射清除的处理工艺,或 铆钉外露的版面外套工艺,可采用电刻膜或数码打印的交通标志制作方式。 根据《国家公路网交通标志调整工作技术指南》(实施日期:2017年12月01日) 对标志施工工艺的要求,原有字膜和底膜可采用高压水喷射清除的处理工艺,或铆钉外 露的版面外套工艺,新的反光膜可采用电刻膜或数码打印的交通标志制作方式。

12.4.3突起路标宜根据需要设置,一般股设置于公路的导流线及小半径、公路变窄、 路面障碍物等危险路段,突起路标可单独设置成车行道边缘线和车行道分界线。突起路 标反光片宜选用具有高反射率的微棱镜结构反光片,在雨夜天气和雾夜天气情况下保持 较好的警示效果。 对突起路标的使用要求及相关构件材料进行明确,要求在雨夜天气和雾夜天气情况 下保持较好的警示效果,另外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不易脱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