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05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五分册.pdf

(隧道工程)05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五分册.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1586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隧道工程)05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五分册.pdf

(2)环接缝处理:采用弧度尺画线,切割机切缝,缝深约2cm, 不整齐处进行局部修凿或经砂轮机打磨后,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修 饰,用钢馒刀抹平,使施工缝圆顺整齐。 (3)对于表面颜色不一致的采用砂纸反复擦拭数次。 (4)预留洞室周边还应先行清理干净,然后喷水湿润,采用高强 等级、与二衬颜色相统一的砂浆,抹平压光。 9.4.11紧急停车带、车行横洞及人行横洞 1)紧急停车带 (1)紧急停车带的开挖与衬砌,及与洞身衬砌相连接的一段,应 制订专门的施工方法和程序。 (2)紧急停车带应布置在同一级别围岩地层中。开挖过程中,若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发现不在同一级别围岩时,应上报处理。 (3)紧急停车带衬砌两端与洞身衬砌以喇叭口形式连接,应圆顺 平整。 2)车行、人行横洞 (1)应按图纸所示位置与止洞同时进行开挖与衬砌。 (2)交义段衬砌结构构造,应制订专门的施工方法和程序。 (3)对车行横洞、人行横洞等特殊洞室,宜采用移动式模架和拼 装模板施工。 边墙基础应与边墙一次浇筑完成,分次浇筑时应处理好接缝。 拱、墙模板拱架的间距JGJT1752009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应根据衬砌地段的围岩情况、隧道宽度、 衬砌厚度及模板长度确定。 架设拱、墙支架和模板安装时,应位置准确,连接牢固,严防移 立。围岩压力较大时,拱架、墙架应增设支撑或缩小间距 移动式模架或拼装模板重复使用时,应注意检查,如有变形应及 时修整。 在拱架外缘应采用径向支撑与围岩顶紧,以防混凝土浇筑时拱架 变形、移位。 拱架、支架应于隧道中线垂直方向架设。拱架的螺栓、拉、斜 撑等应安装齐全。拱架(包括模板)高程应预留沉降量。施工中应随 时测量、调整。 (4)交叉段衬砌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中断。交叉段的钢筋应 相互连接良好,绑扎牢固使之成为整体。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9.5.1外观质量 (1)达到“六无”要求(无错台、无漏浆、无冷缝、无气泡、无色 差、无渗漏)。 (2)结构轮廓线条直顺美观,无跑模、露筋现象,混凝土颜色均 匀一致。 (3)施工缝平顺,节段接缝处错台小于10mm,表面无渗水印迹。 (4)混凝土表面密实,每延米的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 积不超过0.5%。深度不超过10mm (5)混凝土无因施工养护不当产生裂缝: 9.5.2二衬质量检测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加强二次衬砌质量监督检查,必要时可委托 具有计量认证合格证书(CMA)的专业检测单位对二衬钢筋、仰拱进行 检测。 检测项目见表 9.5.2。

9.5.3预留洞室质量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预留洞室尺寸要符合设计,棱角整齐,外观质量好。

9.5.4拱顶预留接线盒质量

拱顶预留接线盒的位置要准确,电缆钢管要安放在两层钢筋的中 间,其平面线形要与隧道的线形相一致。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0.1.1监控量测是新奥法设计理论核心,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中认真实施,施工、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必须紧密配合,分 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10.1.2隧道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隧道规模、地形地 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类型和参数、工期安排,以及所确定的量测 目的等制订施工全过程量测方案。编制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量测 仪器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以及组织机 购、管理体系等。量测计划应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适应。 监控量测工作应结合开挖、支护作业的进程,按要求布点和监测 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充,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和反 馈。 10.1.3监控量测是施工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应贯穿施工 的全过程。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 (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形、应力量测,为修改设计提供依据 10.1.4施工单位应具有实施监控量测的工作能力,对地质条件和 周边环境复杂的隧道、长大隧道,可委托有经验的专业化队伍实施监 空量测。执行“第三方”监测的隧道不能免除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规范》所规定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监控量测负责人必须由有5年 以上类似工程经验、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承担。 10.1.5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选用。宜选择 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量程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 析的测试仪器。 10.1.6监测、施工、设计等单位及监理工程师必须紧密配合,既 为量测作业创造条件,又避免因抢工程进度而忽视量测工作。同时各 方应共同研究、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或施工方法 10.1.7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等必测项目宜布置在统 断面,其量测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理深、围岩级别、断面大 小、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等确定。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 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 控制要求高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洞口段、浅理 没或地表有建(构)筑物时,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10.1.8围岩松弛范围量测:可采用弹性波法或位移法。 10.1.9当围岩条件差、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破损变形较大时,应 进行支护结构内的应力及接触应力量测。 10.1.10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对于 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没有减小趋势时,应延长量测时间。 10.1.11各预理测点应牢固可靠,并设置专用标识牌,标明测点的 名称、部位、编号、理设日期等;要加强教育,提高所有进洞人员保 护意识,对测点进行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遭到破坏:施工过程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中应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性能良好;量测人员进洞应满 足隧道洞内作业施工要求。 10.1.12现场照明、通风等作业条件良好,满足正常量测作业需 要。

图10.2监控量测工作程序

10.3.1必测项目 在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必测项目的量测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小净距隧道监控量测项目规划表

①√:必须进行的项目:O:宜进行项目:△:必要时进行项目。

②增加必测项目:后行洞爆破震动速度、中沿墙土压力

供隧道监控量测项目规戈

项目洞内外 钢架内 两层 支护、 围岩 渗水压 地质与 周边 拱顶 地表 围岩体 围岩 支护 锚杆轴 弹性 爆破震 力及外 衬砌 力、水 支护状 位移 下沉 下沉 内位移 压力 力 内应力 波速度 动 力 间压力 流量 围岩条件 态观察 IV、V级 V V △ 0 V V 0 0 0 0 周围建 围岩 V 筑物要 温 II、ⅢI级 求较高 > △ V V △ △ △ 时必测 美赔 围岩洞口 V 一 偏压段、 必测 v 0 V V 0 0 0 0 浅埋段 O

项目 洞内外 钢架内 两层 支护、 围岩 渗水压 地质与 周边 拱顶 地表 围岩体 围岩 锚杆轴 弹性 爆破震 支护状 下沉 下沉 力及外 内位移 支护 衬砌 力、水 位移 压力 力 内应力 波速度 动 力 间压力 流量 围岩条件 态观察 IV、V级 V V V △ 0 V V 0 0 0 0 周围建 围岩 筑物要 照东 II、ⅢI级 求较高 △ V △ △ 时必测 围岩洞口 > V 一 V 偏压段、 v V 0 V V 0 0 0 0 浅埋段 O

注:①V:必须进行的项目:O:宜进行项目:A:必要时进行项目。

②增加必测项目:先进洞与后进洞的对比量测(主要包括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及压力、支护 应力等项目的对比):中隔墙的倾斜度、内应力、表面应力计裂缝。 ③增加选测项目:底部土压力

③增加选测项目:底部土压力

10.4.1洞内外观祭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 察和已支护地段观察两部分。 (1)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工作面状态、围 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 况以及喷射混凝土的效果。观察后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沉和水平收敛量测断面的间距为:1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大于40m;IV级围岩不大于25m;V级围岩应小于20m。围岩变化处应 适当加密,在各类围岩的起始地段增设拱顶下沉测点1~2个,水平收 敛1~2对。当发生较大涌水时,IV、V级围岩量测断面的间距应缩小 至5~ 10m。 (4)各测点应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测点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 作面理设,一般为0.5~2m,并在下一次爆破循环前获得初始读数, 初读数应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坏 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读数。 (5)净空水平收敛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 断面历在位置、隧道理置深度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良好,采用全 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时,可在 拱腰和边墙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 (6)拱顶下沉量测应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在同一量测断面内进行 可采用精密水准仪测定下沉量。当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 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 10.4.3地表下沉量测 (1)位于IV~V级围岩中浅理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根 据图纸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表塌陷之 处设置观测点,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基点理设。并在预计破裂 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水准基点,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 而计算出各观测点的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应根据围岩类另 隧道埋置深度和隧道开挖宽度而定,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按表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地表下沉量量测断面间距及频率

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下量测断面的间距

①无地表建筑物时取表内上限值!

①无地表建筑物时取表内上限值。 ②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

②B表示激道开挖宽度

地表下沉监测范围横向应延伸至隧道中线量测(1~2)(B/2+h+H) (B为隧道开挖宽度,h为隧道开挖高度,H为隧道理深),纵向应在 掌子面前后(1~2)(h+H)。测点间距宜为2~5m,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 不境条件进行调整。 (2)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和拱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 同。 (3)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日为隧道理置深度, 五为隧道开挖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 正。 (4)地表下沉的量测尽量与洞内拱顶下沉量测、周边位移量测在 司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构)筑物时,应在建(构)筑物周围增 设地表下沉测点。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5)地表下沉监测应在隧道开挖前开始,到二次衬砌全部施工完 毕,且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10.5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0.5.1 一般要求 (1)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量测小组,负责日常量测、数 居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给施工部门和设 计单位。测点理设宜在施工部门配合下,由量测小组完成。各预理测 点应牢固可靠,不得任意撤换和破坏。 (2)现场监控量测应按量测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他施工环 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 (3)每次量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并绘制量测数据 寸态曲线和距开挖面距离图;应绘制地表下沉值沿隧道纵向和横向变 化量和变化速率曲线, (4)应根据量测数据处理结果,及时提出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和工 艺;围岩变形和速率较大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建议变更设计。 (5)围岩稳定性、二次支护时间应根据所测得位移量或回归分析 所得最终位移量,位移速度及其变化趋势,隧道埋深,开挖断面大小 围岩等级,支护所受压力、应力、应变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6)要定期编制监控量测周报、月报,监测数据异常时要第一时 间报告。 10.5.2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 以推算可能出现的位移最天值和变化速度,掌握位移变化的规律。 (2)当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 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建 议,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 挖。 10.5.3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 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应根据量测结果,按下列指标判定: (1)实测位移值不应大于隧道的极限位移,并按表10.5.3位移管 理等级施工。一般情况下,宜将隧道设计的预留变形量作为极限位移 而设计变形量应根据检测结果不断修正。 (2)根据位移速率判断:速率大于1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 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速率变化在0.2~1.0mm/d时,应加强观测, 故好加固的准备;速率小于0.2mm/d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在高地 应力、岩溶地层和挤压地层等不良地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判断 标准。

10.5.3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

位移管理等级 表10.5.3

(3)根据位移速率变化趋势判断: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围岩处于稳定状态;当围岩位移速率变化保持不变时,围岩尚不稳定 应加强支护;当围岩位移速率变化上升时,围岩处于危险状态,必须 立即停止掘进,采取应急措施。 (4)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 或等于0.8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 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小于0.8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工文件中应包括下列量测资料: (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 (2)实际测点布置图; (3)围岩和支护的位移一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 测记录汇总表; (4)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 (5)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11.1设备洞、横通道及预留洞室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1.1.1消防洞、设备洞、车行或人行横通道及其他各类洞室设置 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原定位置地质条件不良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 没计及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1.1.2隧道边墙内的各类洞室以及消防洞、设备洞和横通道等与 止洞连接地段的开挖,宜在止洞掘进至其位置时,将该处一次开挖成 形。 11.1.3各类洞室及横通道与止洞连接地段,支护应按设计予以加 强。 11.1.4各类洞室及横通道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必要时增设 钢架支撑。支护应紧跟开挖。 11.1.5设备洞、横通道及其他各类洞室的永久性防排水工程,应 与正洞同时完成。各类洞室及横通道与正洞接的折角处,防水层应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根据铺设面的形状平顺铺设,不得出现空白。洞室不得设在各种衬砌 结构变化处及施工缝、变形缝处。 11.1.6设备洞、横通道、预留洞室等二次衬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定: (1)设备洞、横通道与止洞连接处的钢筋应互相连接可靠,绑扎 牢固。该处的衬砌应与正洞一次同时完成。 (2)复查防排水工程的质量,防排水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 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3)衬砌中各类预理管件,预留孔、槽及边墙内的各类洞室应按 没计位置定位;宜尽早落实各种附属设施之间以及他们与排水系统之 间有无冲突,如有冲突,应会同有关方面尽早解决。模板架设时应将 经过防腐与防锈处理后的预埋管件绑扎牢固,留出各类孔、槽及边墙 内的各类洞室位置。灌注混凝土时应确保各类预理管件,预留孔、槽 不产生位移

11.2.1水沟、电缆沟开挖应与边墙基础开挖同时进行,不得在边 墙浇筑后再爆破开挖。 11.2.2电缆沟壁与边墙应连接牢固,必要时可加设短钢筋。 11.2.3水沟可采用预制或现浇,采用预制边沟安装时应保证边沟 妾头紧密、不渗漏,与相邻路面接缝平整。 11.2.4水沟应与衬砌排水、路面排水的管路连通,保持顺畅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1.2.5电缆沟盖板应集中预制,提高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盖板铺 设应平稳,盖板两端与沟壁的缝隙应用砂浆填平,不得晃动或吊空; 盖板规格应统一,可以互换。 11.2.6如在施作矮边墙时未一次成型电缆沟侧墙,施工电缆沟侧 墙前应凿毛,并配置连接钢筋和水平钢筋。 11.2.7电缆沟靠路面一侧应滞后路面施工,以免影响路面机械摊 铺。

11.3.1蓄水池混凝土的浇筑应做到外光内实,无渗漏,并选择在 地基坚固处。 11.3.2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应进行注水试验。 11.3.3设置避雷设备时,应进行接地电阻试验,其冲击接地电阻 应符合设计要求。

11.4.1通风机的机座与基础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对于通风机底盘 与机座相连的地脚螺栓应按设计要求的风机底盘螺栓孔布置预留灌 主孔眼。螺栓埋设时,灌浆应密实。螺栓应与机座面垂直。 11.4.2水泵基础应稳固可靠,并按设计要求理设水泵地脚螺栓或 预留孔位。 11.4.3安装工程所用各种预埋件应按设计进行防锈蚀处理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1.4.4预理钢管管口应打磨平整,管内穿5号铁丝,并在二衬混 凝土浇筑后进行检查、试通。

12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2.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12.1.1高速公路隧道在施工阶段,应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进行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12.1.2评估范围 (1)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 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地区、水下或海 底隧道工程; (2)浅理、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3)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l、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 过5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4)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5)采用新技术、新材科、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6)隧道改扩建工程: (7)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12.1.3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 评估。 (1)总体风险评估。隧道工程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 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隧道工程施 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其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2)专项风险评估。当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有IⅢI级 (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 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 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 控制措施。 12.1.4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制定评估计划、选择 平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进行风险估测、确定风险等级、提出措施 建议、编制评估报告等方面。 12.1.5评估方法、评估步骤可参照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12.1.6施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结论,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 生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制订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对项目施工过 程实施预警预控。专项风险等级在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 业活动(施工区段)的风险控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重大风险源的监控与防治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 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或复评估 (2)施工单位应建立重大风险源的监测及验收、日常查、定期 报告等工作制度,开组织实施。 (3)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 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施工现场应设立相应的危险告知牌。 (4)适时组织对典型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演练。 (5)当专项风险等级为IV级(极高风险)且无法降低时,必须提 高现场防护标准,落实应急处置措施,视情况开展第三方施工监测 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不得施工。 12.1.7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时,应同时审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无 风险评估报告,不得签发开工令。 工程开工后,监理工程师应督查施工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 买情况,并予以记录。对施工中存在的重天隐患应及时指出并督促整 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及公路工程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2.1.8风险评估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应向建设单位报备。建 没单位应对极高风险(IV级)的施工作业,组织专家或安全评估机构 进行论证或复评估,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建议;当风险无法降低时 应及时调整设计、施工方案,并向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 案。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2.1.9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履行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职责时, 应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情况纳入检查范围。对极高风险(IV级 的施工作业应切实加强重点督查。 12.1.10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当工 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队伍等发生重大 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12.1.1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费用在项目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12.1.1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原则上由施工单位具体 负责。当被评估项目含多个合同段时,总体风险评估应由建设单位牵 头组织,专项风险评估工作仍由合同施工单位具体实施。当施工单位 的施工经验或能力不足时,可委托行业内安全评估机构承担相关风险 评估工作。评估工作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管理经验,并有 参与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 12.1.13隧道工程建设各方(包括建设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 工单位、监理工程师、监测单位等)应主动、及时、动态地进行风险 管理,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 风险监测,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确保风险评估全面、可靠 风险处理合理、有效,风险监测准确,反馈及时。 12.1.14风险评估工作应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反映风险评 古过程的主要工作。报告内容应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评估方法、 平估步骤、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建议等。评估结论应当明确风 险等级,可能发生事故的关键部位、区域或节点,事故可能性等级

规避或者降低风险的建议措施等内容。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2.2.1隧道开工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 术和安全交底,详细说明隧道质量和安全的有关技术要求和重大危险 源,技术和安全交底台账必须签字确认。应落实工前教育制度,规范 进洞管理。 12.2.2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保证体 系,审查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 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还应当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按 规定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12.2.3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预付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专户存储 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单位依法将工程分包给 其他单位的,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分包单位在分包合同中明确由分包单 立实施的安全施工措施和分包工程安全生产费用。严禁总承包单位拖 欠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费用。 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监 督施工单位是否用于购买和更新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和设施,落实安 全施工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现场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未落实安 全生产费用的,监理工程师应立即要求其改止,施工单位拒不改止的 监理工程师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施工图12.2.4逃生管示例

12.2.4在洞身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洞内工作人员施工安全,软弱 围岩地段应配备安置报警设施和足够长度的、可手动拆卸的逃生钢管 要求管壁厚不小于10mm,管径不小于600mm,每节管长宜为 500~2000mm(见图12.2.4)。高压气、高压水钢管应尽可能靠近掌 子面;钻孔台车应常备卸管头的扳手和应急照明工具。 12.2.5施工单位应制订专门的应急救援预案,备好应急抢险物资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要求每个合同段设置1处抢险物资储备点。 12.2.6应在隧道所有作业台架上安装防护彩灯或反光标识,确保 车辆通行安全;在台架底部配置消防器材,便于应急火灾事故,见图 12.2.6。

车辆通行安全;在台架底部配置消防器材,便于应急火灾事故,见图 12.2.6。 图12.2.6台车防护彩灯及反光标识示例图 12.2.7爆破作业及火工物品的管理,必须遵守现行国家标准《爆 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对有瓦斯溢出的隧道,应按现行《煤矿安 全规程》要求,并根据隧道的地质情况、瓦斯溢出程度和设备条件 制订适宜的施工方案。 12.2.8运输车辆不得人料混装,洞内运输车辆必须限速行驶。洞 内倒车与转向,必须开灯、鸣笛;洞口、平交道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 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宜安排人员指挥交通。 12.2.9隧道施工中必须密切注意围岩及地下水等的变化情况,当 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不适应于实际围岩状态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并经批准后及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

2.2.6台车防护彩灯及反光标识示例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2.2.10隧道内施工设备应靠边停放,远离爆破点;停放点应选 择围岩稳定、支护结构已完成、无渗漏水的位置。

12.3.1施工照明 (1)成洞段不超过15m设一个固定灯,电线敷设应整齐划一; 近掌子面40m内若无敷线,应配备移动式照明灯具,保证洞内照明 充足。 不安全因素较大的地段应加大照度。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 机站应设置安全照明,漏水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见 图12.3.1。具体布置要求见表12.3.1。 遂道施工照明宜采用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卤钙灯、长弧氙灯 或高压钠灯等光源照明

图12.3.1施工照明示例图

洞内照明线路及应急灯布置 表 12.3.1

(2)成洞段每隔20m在左右两侧边墙离地面1.2m位置设置反光 标识。 (3)对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应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调 整等工作梧桐春晓花园基坑支护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其作业要求应符合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

12.3.2通风与防尘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1)隧道施工必须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应加强检查: (1)应采取通风、洒水等防尘措施,并按规定时间测定粉尘和有 害气体的浓度。 (2)钻眼作业应采用湿式凿岩,当水源缺乏、容易冻结或岩性不 适于湿式凿岩时,可采用带有捕尘设备的十式凿岩,采用防尘措施后 立达到规定的粉尘浓度。 (3)凿岩机钻眼时必须先送水后送风, (4)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出渣前应用水淋湿石渣和附近 的岩壁。 (5)施工人员均应佩戴防尘口罩。 (6)长大隧道还应在压入式的出风口设置喷雾器,以增加空气湿 、降低粉尘含量。 2)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规范以及有关的职业健 康安全标准。 (1)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2)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 的粉尘不得大于2mg,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 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3)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①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 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 30min;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②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 ③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²以下; ④甲烷(CH4)(瓦斯)按体积计不得天于0.5%,否则必须按煤炭 工业部门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办理: ③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mg/m: ?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0mg/m ①氨的浓度不得超过30mg/m°。 (4)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5)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3)通风方式的选择与布设应根据隧道长度、施工方法、设备条 件、开挖面积以及污染物的含量与种类等情况确定。当主风流的风量 不能满足隧道掘进要求时,应设置局部通风系统,并应尽量利用辅助 坑道。 4)隧道掘进150m以上,隧道施工必须实施管道通风。宜采用 天功率风机、天直径风筒压人式通风,长隧道应考虑混合通风方式 单头掘进超过1200m时甘12S7 中水回用工程,应进行专项施工通风设计,并经监理工程 审批。通风应能满足洞内各项作业所需最大风量,每人应供应新鲜 空气3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宜小于 4.5m/(min?kW。全断面开挖时风速不应小于0.15m/s,导洞内不应 小于0.25m/s,但均不应大于6m/s。 5)通风机具安装及维护 (1)隧道通风机及通风管应设置专人定期维护、修理,如有破损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必须及时修补或更换 (2)送风式的进风管口应设在洞外,宜距洞口30m以外。 (3)通风管靠近开挖面的距离应根据开挖面大小确定,送风式通 风管的送风口距开挖面不宜大于15m,排风式风管吸风口距开挖面不 宜大于5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