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074-2018 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NB/T 10074-2018 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1007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40 M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199697
下载资源

NB/T 10074-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074-2018 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NB/T100742018

F.0.1按地势形态划分的陆地地貌类型应符合表F.0.1的 规定。

F.0.1接地势形态划分的陆地地貌类型应符合表F.0.1的 规定。

QGDW 11830-2018 信息化后评估规范表F.0.1按地势形态划分的陆地地貌类型

F.0.2河谷地貌类型的划分应符合表F.0.2的规定

F.0.2河谷地貌类型的划分应符合表F.0.2的规定

表F.0.2河谷地貌类型

NB/T100742018

NB/T100742018

附录G结构面类型划分

结构面按地质成因分类宜符合表G.0.1的规

表G.0.1结构面按地质成因分类

G.0.2断层分类宜符合表G.0.2的规定。

G.0.2断层分类宜符合表G.0.2的规定

表G.0.2断层分类

NB/T100742018

G.0.4劈理的力学成因分类宜符合表G.0.4的规定。

表G.0.4劈理的力学成因分类

附录H节理裂隙统计分析

H.0.1节理裂隙统计点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节理裂隙统计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2不同工程地质单元应分别观测统计,一个工程地质单元 内不宜少于3个统计点,每个统计点面积不宜小于10m²。 3用于研究构造节理裂隙的统计点,位置选择应避开滑坡, 卸荷、倾倒、风化等非构造因素的影响。 H.0.2野外观测与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记录节理裂隙的产状、延伸长度、张开宽度、节理裂防 面性质、填充特征。 2进行节理裂隙分组,观察研究切断错开、限制终止等分 布规律以及共轭配套规律,分析节理裂隙的成因类型。 3现场绘制节理裂隙编录图,比例尺可选用1:501:10。 H.0.3室内统计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组统计节理裂隙延伸长度、张开宽度、间距的最大值, 最小值和常见值。 2绘制走向玫瑰图、极点图、等密图,对节理裂隙的产状、 发育规律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分析。 3对裂隙的充填程度、充填物进行统计分析。充填程度可 划分为全充填、半充填、局部充填、无充填四个等级。 4分析节理裂隙的成生规律及其与本区构造发育特征的 关系。 H.0.4连通率的统计宜采用现场实测的带宽投影法或节理网络 模拟法。采用带宽投影法统计连通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统计点应选择在建筑物地基、岩质边坡等工程部位,基 岩露头较好地段或勘探平洞内。

NB/T100742018

NB/T100742018

2测线方向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宜与剪切破坏方向一致。 3采用实测的带宽投影法时,带宽宽度宜取2m,测线宜 位于中线。 4宜将带宽范围内与剪切破坏方向夹角不大于30°的所有 节理裂隙都向测线上投影,并求出测线上节理裂隙的投影总长 度,剔除重叠部分的长度。 5测线上节理裂隙的投影总长度除以测线长度所得的商: 即为连通率,用百分数表示。 H.0.5在具备大量实测数据的条件时,可采用节理网络模拟法 统计连通率

JB/T 100742018

1为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有关规定”或“应按.·执行”

NB/T100742018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2 水力发电工程CAD制图技术规定》DL/T5127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DL/T5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NB/T100742018 代替DL/T5185—2004 条文说明

NB/T100742018

JB/T 100742018

NB/T100742018

1.0.1《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T5185一2004由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6月1日发布实 施以来,至今已十余年。在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 的规范、指导作用。 随着十余年来水电事业的发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出现了许 多新技术、新手段。因此,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好地开展 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明确工程地质测绘的要求、内容及方 法,修订《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并更名为《水电工程 地质测绘规程》。 1.0.2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工程建设标准缩写规定》增加规范 适用范围的内容

NB/T100742018

3.0.1本条规定了工程地质测绘的任务。工程地质测绘是水电 工程地质勘繁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可以了解工程 建筑物区、水库区、天然建筑材料的基本地质情况,发现工程地 质问题,为布置和指导钻探、洞探、并探、物探、岩土试验等提 供依据。工程地质测绘成果是评价工程建筑物区、水库区、料场 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资料。做好工程地质测绘有利于提高工程地 质勘察质量,加快勘察进度。 3.0.2地质点法为传统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而近年来:随着 航空航关科技的高速发展,遥感影像资料越来越丰富,同时地质 解译、计算机成图技术不断进步,为地质遥感解译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遥感解译法已广泛应用于地质测绘中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遥感技术作为3S技术之一,具有视野广阔,遥感影像形象逼真, 信息丰富,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量测;可瞬时成像、实时传 输、快速处理:不受被探测场地的空间和交通限制:数字化的信 息可在室内进行反复研究和分析等特点。在地形地貌、地层岩 性、地质构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看溶、水文地质调查中有广泛的应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地质解译宜按资料收集与整理、图像处理、实地踏勘、 初步解译、野外地质验证、详细解译、综合研究、报告编写及成 果提交的程序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应随 着地质背景资料和解译标志的不断丰富及野外地质测绘工作的开 展,进行从遥感解译到复核验证再到遥感解译的多次循环解译工 作;②应使用多种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相的遥感图像, 应用成熟且先进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方法;③以人一机交互解 译为主,采取从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从总体到个体,从

NB/T100742018

/T10074—2018

NB/T100742018

4.0.1为便于3S技术的应用,本条中的地形资料包括数字地形 资料。 4.0.2对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地形图、区域地质图,宜先完 成坐标配准,并与野外测绘所接收的GNSS座标体系相统一。 配准后的资料既可用于数字化填图,也可用于地质信息数据库的 初步搭建。 4.0.3中、天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除利用已有资料外,还应 结合建筑物布置方案,进行现场踏勘,以了解测区地质情况和问 题,合理布置地质线路,收集遥感地质解译标志,正确选择实测 地质剖面位置,拟定野外工作方法。 4.0.5工作计划是工程地质测绘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条详 细列举了编制工作计划的内容,执行时可根据需要有所侧重

NB/T100742018

5.1.1通过测制综合地层柱状图建立测区典型、完整的地层部 面,可以总体掌握测区地层岩性的分布规律,确定地层填图单位 和分层标志,对地质测绘具有指导作用。本条规定了测制地层柱 状图的主要技术要求。各部面的连接应有可靠证据是指有明显的 标志层或需要布置探坑、探槽等工作揭示。 5.1.2中、小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的填图单位划分与基础测绘 密切相关,在研究深入、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应力争达到带(或 段)、阶(或组)。 5.1.3~5.1.4分别规定了地质点法和遥感解译法在不同比例尺 测绘中地质线路布设和遥感资料利用的基本原则。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大、中比例尺测绘,往往是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工 程地质测绘自的、满足精度要求为原则。 5.1.5地形图是工程地质测绘的必备条件。地质人员在提出地 形测量要求或接收适用地形测量资料时,应按本条要求执行。 5.1.6为保证测绘图件的精度和详细程度,本条仍沿用了原规 程关于2mm”的规定。这是因为,图上2mm的实际宽度为 2mm乘以图幅比例尺的分母,以1:500为例,则实际宽度为 1m。对工程地质测绘而言,1m范围内可能涵盖了较丰富的地质 现象,因此,应予测绘。某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如断层、软弱夹 层等,即使图上宽度不足2mm,但却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地质意 义,应该扩天比例尺表示。 5.1.7地质点、地质线路是工程地质测绘中地质现象的主要观 察点(线)。因此,地质点(线)的布置和间距,对于保证测图

5.1.7地质点、地质线路是工程地质测绘中地质现象的主要观

NB/T100742018

精度十分重要,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认真执行。应做好各相邻地质 点之间的观察描述与记录,地质条件复杂的地质点可以密一些, 地质条件简单的地质点可以稀一些,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宜符合表5一1的要求。对工程地质测绘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级: 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对勘探点的间距 无具体规定,满足测绘精度要求即可,

注:划分时按“一项符合,就高划类”的原则执行,

5.1.8接按本规程3.0.4的比例尺分级规定,小、中、天比例尺 分别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对于能满足精度要求的GNSS单点 定位,可用于地质点的定位。 5.1.9地质图是工程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为如实反映测区的 地质情况,地质草图的各种地质界线以及特殊地质现象应在野外 实地勾绘和标注。

10地质部面图是分析研究测区地层岩性、地

性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建筑物部位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图件。因 此,应在测区纵横方向、特殊地质现象部位以及建筑物轴线部位 测制地质部面。中、小比例尺的地质部面一般可在平面图上切 制,主要地质现象应实地校核;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和建筑物轴 线的大比例尺部面的地形线和地质界线应实测。 5.1.11野外记录是工程地质测绘现场第一手重要资料,应具有 内容的真实性、与图件的符合性和记录的可追溯性。 5.1.12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岩土样进行鉴定或试验,是为了对岩 土样进行详细分层或分类;进行现场简易测试,是为了解岩土体 的工程地质特性,可以丰富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简易测试方 法,主要指便携仪器,如回弹仪、点荷载仪、轻型动触探仪 等,对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岩石(岩体),可应用手持伽玛仪 了解放射情况;水质分析,是为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5.1.13野外现场资料是最终成果资料的基础,对野外现场资料 的及时整理分析、检查纠正、补充完善,才能保证最终成果资料 内容完整、质量可靠。野外现场资料应当天检查、阶段小结。检 查各种记录内容是否真实齐全,分析、核对原始图件是否符合实 际,整理各种标本,应送检验者及时送验;随着网络、通信的普 及和传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填图的成果经转化、保存后,可实 现与后方专家的现场资料共享,为实时沟通及后方专家综合判译 后适时调整工作点,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创造了条件。

NB/T100742018

5.2.1本条规定了地貌测绘的基本内容。地貌地质和地貌环境 条件常常是影响工程选址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地质测绘要重视 地貌测绘。 5.2.2三维仿真场景,如Googleearth等免费软件,用于观察、 分析地貌(包括微地貌),其有直观、形象、多视角的特点,且 能快速定量计算各类地貌几何特性。

NB/T100742018

5.2.3按发育阶段、地质构造、基准面变化等对河谷地貌类型 进行划分。因水电工程与河谷密切相关,掌握河谷形态及成因特 征,利于评价工程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 5.2.4河谷纵坡突变的成因,宜结合水流条件、岩性、构造及 物理地质作用等进行分析。石质浅滩和深槽常形成急流险滩;石 蓝的形成与构造、岩性等有关,常形成藩布或跌水;壶穴是基岩 河床被水流冲磨的深穴,常分布在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或构造破碎 带处。此外,要注意河床溯源侵蚀现象的存在 5.2.5河谷横面的测绘要注意差异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分析 其与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的关系。河谷形 态变化较大时,应做多个横部面调查,以全面了解河谷的发育特 征,分析其与工程建筑物的关系。谷坡形状分类包括凸坡、凹 坡、直坡、阶梯坡等。 5.2.6河流阶地的测绘,要注意河流阶地与各类非河流成因台 地的区别。各级阶地形态特征包括阶面的相对高度、长、宽、坡 向、坡度、阶面起伏情况及切割程度等。阶地的地质结构包括组 成物质、岩性、厚度等。阶地的类型包括侵蚀、堆积,基座、半 基座等。阶地的组合情况包括上迭、内送、理埋藏等。河流阶地成 因、形成年代及河谷地貌发育史的研究,应结合河床覆盖层的结 构、厚度及区域剥夷面、阶地发育情况进行。 5.2.9冲沟形态特征指其在纵、横剖面及平面上的特征。沟口 堆积物组合情况指上送、内迭、串珠排列等。 5.2.10GIS空间分析技术已发展成熟、可靠,利用该功能可实 现地表水文网的自动提取,寻找山脊线、山谷线及洼地等,且可 统计河间与河湾地块及冲沟的几何特征,是地貌调查从定性分析 提升为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

5.2.3按发育阶段、地质构造、基准面变化等对河谷地貌类型 进行划分。因水电工程与河谷密切相关,掌握河谷形态及成因特 征,利于评价工程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 5.2.4河谷纵坡突变的成因,宜结合水流条件、岩性、构造及 物理地质作用等进行分析。石质浅滩和深槽常形成急流险滩;石 槛的形成与构造、岩性等有关,常形成漾布或跌水;壶穴是基岩 河床被水流冲磨的深穴,常分布在基岩节理裂隙发育或构造破碎

5.2.5河谷横剖面的测绘要注意差异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分析

2作为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年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一2004的划

NB/T100742018

NB/T100742018

从以上儿种厚度划分标准看,除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标准外, 其他标准对巨厚层、厚层及中厚层的划分基本是一致的,而对薄 层、极薄层的划分则差异较大。本次修订未作修改。在使用时, 应注意岩层单层厚度与岩体层状结构的区别。 5.3.4对沉积岩应测绘的内容作了一般规定。软弱岩石其有强 度低、变形模量小、水理性质差、流变效应明显的特征,历来是 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进行地层岩性测绘时,要特别 注意对软弱岩石的调查分析。碎屑岩类层理特征是指平行层理、 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等层面,构造是指波痕、泥裂等 化学和生物岩类构造是指筛状、竹叶状、瘤状及虎斑构造等。 5.3.5侵人岩的生成状态需要区分岩体属深成或浅成。喷出岩 的原生或次生构造是指气孔状、否仁状、流纹或枕状构造等。喷 溢环境是指海底喷发或陆地喷发。强调了在建筑物区重点研究的 内容,喷出岩的喷发间断情况可从蚀变带、古风化壳、黏土层 松散的砂砾石层等现象判断。 5.3.6变质岩成因类型是指如正变质或副变质等,变质类型包 括区域变质、动力变质、接触变质、混合岩化等。变质岩矿物成 分应注意区分原岩矿物与变质矿物。变质岩结构包括变晶结构、 变余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等。变质岩构造包括变余构造和 变成构造等。混合岩类型包括眼球状、角砾状、网状、条带状、

肠状和雾迷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等。软弱变质岩带或软弱变质 岩夹层包括富云母片麻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石墨片岩、 滑石片岩、泥质板岩、干枚岩等。 5.3.7随着筑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电工程,特别是 当地材料坝,已有利用第四系地层作为项基的案例,如藤条江 兰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项坝高109m,基础置于第四系 冲积层上,已于2006年建成发电;金沙江梨园水电站,混凝 土面板堆石坝坝高158m,坝体置于第四系冰水堆积层上,巨 于2014年建成发电;南河冶勒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堆 石坝项高125m,项体置于第四系冰水河湖相沉积层上,已于 2006年建成发电等。因此,研究第四系地层,特别是对工程 建设影响极大的特殊土尤为重要。特殊土其有特殊的工程地质 性质,在进行特殊土测绘时,应进行必要的特性指标试验,如 软土的灵敏度、分散性土的针孔试验和碎块试验、胀土的自 由膨胀率、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系数、红黏土的收缩性、盐渍土 的含盐性质和含盐量等,以便分类定名,了解其主要工程地质 特性。

NB/T100742018

5.4.1地质构造是控制、影响地貌形态、水文地质、岩溶发育、 君体风化、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是评价区域稳定性和场 区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依据。所属构造单元可按中国大地构造 图和地方性区域地质志划分确认,国际工程可收集查找有关地质资 料确认。活断层一般被理解为目前仍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近期地 质时期活动过,并有可能重新活动的断层。活断层的判定按《水力 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一2016中5.2.3~5.2.7条的有 关规定执行。

5.4.2目前的解译手段能够利用三维仿直场景从宏观角度为断

、力学性质、两盘活动方向及活动性等提

NB/T100742018

据,在丰富工程地质测绘手段的同时为地质结论提供必要的支 撑。本条仅作原则性规定,不作具体要求,各勘察单位可根据自 已的实际情况选用

据,在丰富工程地质测绘手段的同时可为地质结论提供必要的支 撑。本条仅作原则性规定,不作具体要求,各勘察单位可根据自 已的实际情况选用。 5.4.3褶皱类型按轴面和两冀产状的特征可有多种划分。本规 程推荐按横部面形态划分的背斜裙皱、向斜褶皱以及按轴面和翼 部产状划分的直立褶皱(对称褶皱)、歪斜褶皱(不对称褶皱)、 到转褶皱、平卧褶皱等进行描述。特殊形态者可以相应名词 描述。 褶皱内部低序次构造种类很多,诸如次级褶皱、断裂(节 理、裂隙)、探皱、挠曲及层间错动、面理、线理等。对次级构 造的调查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阐明褶皱的特征。同时,次 级构造往往是工程地质问题所在。 5.4.4构造岩的分类在构造地质学及岩石学中按固结程度可分 为:未固结的断层角砾、断层泥;固结的脆性碎裂岩系列、韧性 棱岩系列。脆性碎裂岩系列无新生重结晶作用,按碎裂程度由 弱到强可细分为初角砾岩、角砾岩、碎斑岩、碎粒岩、碎粉岩 等;韧性剪切糜棱岩系列基质中普遍发生新生重结晶作用,按剪 切作用的程度由弱到强可细分为初糜棱岩、眼球状糜棱岩、糜棱 岩、超糜梭棱岩等。 本规程为工程地质测绘规程,从使用的延续性、野外鉴别的 可操作性、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各类构造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及相 关工程地质学教材的衔接性等方面考虑,本规程将构造岩分为断 层泥、碎粉岩、碎粒岩、角砾岩、片状岩和碎块岩等。 对建筑物区工程特性的测绘应着重调查区域性断层、活断 层、顺河向大断层、缓倾角断层和断层交汇带的情况,并着重调 查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的宽度和构造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 性,以及断层产状、规模和性质在不同地段的变化情况。对倾角 小于30°的缓倾断层,主要调查其延伸长度、断层面的起伏情况 和构造岩的泥化程度

程推荐按横韵面形态划分的背斜褶皱、向斜褶皱以及按轴面和翼 部产状划分的直立褶皱(对称褶皱)、歪斜褶皱(不对称褶皱)、 到转褶皱、平卧褶皱等进行描述。特殊形态者可以相应名词 描述。 褶皱内部低序次构造种类很多,诸如次级褶皱、断裂(节 理、裂隙)、探皱、挠曲及层间错动、面理、线理等。对次级构 造的调查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阐明褶皱的特征。同时,次 级构造往往是工程地质问题所在

NB/T100742018

5.5.1各种物理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可根据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岸坡结构、水文地质条 件和气候等因素进行。 5.5.2采用遥感技术获取多光谱航片、卫片进行地质解译, 根据解译标志,可对各类物理地质现象,特别是滑坡、崩塌、 泥石流进行初步解译,可初步了解其数量、分布及稳定状态, 再结合野外的现场测绘:开展复核、验证工作。本条仅作原则 性规定,不作具体要求,各勘察单位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 选用。

5.5.3滑坡调查是各种物理地质现象调查中的重要内容。规模

巨天的滑坡对工程的安全性危害极天。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指标, 对滑坡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滑坡的发展阶段分类、按滑坡的滑 动力学特征分类、按滑坡的岩土类型分类等。常用的滑坡分类见 表5一6,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发生滑坡作用的地质环境和形态特 征以及形成滑坡的因素进行综合分类,

NB/T100742018

5.5.4崩塌按物质组成分为土崩和岩崩;按规模分为剥落(小 块岩石崩塌)、坠落和崩落(巨大岩体崩塌)。 5.5.5端变根据成因机制划分为倾倒型螨变、溃屈型端变、松 弛型螨变、塑流型端变等类型。 5.5.6泥石流按流域特征分为标准型泥石流、河谷型泥石流、 山坡型泥石流;按物质状态分为黏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按暴 发频率分为高频率泥右流和低频率泥石流。 5.5.7风化层形态特征是指带状、囊状、夹层状、球状等。日 提出专门性试验要求以确定易风化岩右的风化状态及特征。卸荷 裂隙、卸荷带的发育与岩性和岩体结构有关,受地貌形态和原始 应力状态控制。因此:在进行测绘时要特别注意深切河谷和高残 余构造应力区卸荷裂隙和卸荷带的发育特征, 5.5.8危岩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地质现象需要开展专门的工 程地质测绘工作

岩溶洞室稳定和突泥、涌水等是可溶岩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 问题。

题。 5.6.2通过寻找碳酸根矿物的波谱曲线,来提取可能的岩溶发 育信息,是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有效方法。遥感地质 解译不仅能较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如岩溶洼地、漏斗、 落水洞等,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水质和其他介质光谱的差异,判 定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本条仅作原则性规定,不作具体要 求,各勘察单位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用。 5.6.4岩溶洞穴测绘要注意对负地形、封闭地形的分析和对溶 蚀痕迹的追索调查。 5.6.5岩溶泉,特别是多潮泉、反复泉和涌泉是岩溶地下水特 殊的赋存和运动形式,其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多与岩溶管道的发 育和存在有关,水库蓄水后可能成为渗漏通道,发生管道式渗 漏,应特别注意了解其动态。因此,要注意对岩溶泉的测绘。 5.6.6可溶蚀碎屑岩泛指钙质石英砂岩、含钙砾岩、钙质岩屑 石英杂砂岩、含右膏地层等。该类岩石含有可溶物质,可溶物质 以胶结物、岩屑、团块和透镜体形式出现。岩体中可溶物质被地 下水带是,而形成空洞或架空状现象,即为特殊的碎屑岩溶蚀现 象。碎屑岩溶蚀有碎屑溶蚀和胶结物溶解流失两种类型,其中碎 屑溶蚀形成规模较大的囊状空腔或孔洞;而胶结物溶解流失多呈 砂土状或砂糖状,使岩石比重变轻,强度降低。

NB/T100742018

5.7.2通过分析地表水文网、区分地下水介质与其余介质在光 谱曲线上的不同反映等可为调查地表(下)水的类型、理藏条件 及运动规律等提供间接依据。本条仅作原则性规定,不作具体要 求,各勘察单位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用。 5.7.3根据出露条件,泉的类型分为下降泉、上升泉。下降泉 包括悬挂泉、侵蚀泉、接触泉、溢泉;上升泉包括自流斜地泉、

谱曲线上的不同反映等可为调查地表(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

NB/T100742018

自流盆地泉、断层泉、接触上升泉。泉水流量的季节性变化中, 要注意季节性泉水的问题。 5.7.7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一2016的岩土渗透性分级标准,极微透水一弱透水岩土体 可视作隔水层,中等透水一极强透水可视作透水层。岩性及岩体 结构是划分判断透水层和隔水层的主要地质依据之一。但在一定 条件下,特别是构造断裂发育时,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在不透 水地层中,裂隙发育均匀时就具有一定的含水性或透水性。因 此,在透水层和隔水层测绘中,要注意结合地层岩性、构造断裂 等进行综合分析,

6资料整理及成果验收 6.0.3遥感解译成果、数字化填图成果及地质空间分析成果 目前无统一的审签、发布、验收规定。可按各生产单位的实际 采用企业标准或评审的方式进行发布。

NB/T100742018

NB/T100742018

GB/T 39106-2020 消费品追溯 追溯系统数据交换应用规范附录A数字化填图技术要求

A.0.1数字化填图作为一种工程地质测绘技术的革新,工作程 序应与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程序协调一致。 A.0.2为发挥3S技术优势,收集数据内容应包括各类影像资 料和已有遥感地质解译成果。对于具备条件的情况,宜将地形图 生成DEM,进而搭建三维仿真场景,为现场定位和快速决策提 供更多角度的依据。当条件不具备时,可基于收集到的资料开展 初步遥感地质解译工作。 A.0.3为避免数字化填图技术产生额外的定位误差,对坐标转 换、栅格镶嵌及配准等误差提出精度要求,为方使现场勾绘地质 界线,对栅格分辨率亦提出相应规定。 A.0.4因GNSS定位精度受关气、地形、植被等影响的不确定 性,数学化填图技术应用前,必须对GNSS定位精度进行复核。 为充分发挥3S技术优势,数字化填图技术应用时,应尽量以照 片、视频的形式收集更多和更可靠的解译标志。野外测绘过程 中,宜对初步遥感解译成果进行验证,并及时生成新的解译成 果,宜开展多次从解译到验证再到解译的循环 A.0.5应注意数学化填图成果导出时产生的误差,并应充分利 用数字化填图成果开展详细遥感地质解译及地质信息数据库的 搭建。 A.0.6本条是针对数字化填图技术成果的验收内容提出的 要求。

附录B地质信息数据库建库要求

NB/T100742018

NB/T100742018

NB/T100742018

附录DV字形法则的应用

NB/T100742018

V字形法则主要用于产状稳定、基岩露头少地区的岩层界 线或断层等的地质界线绘制。可借助计算机(CAD)技术进行 室内绘图EJ/T 777-1993 环境中放射性气溶胶监测设备,但界线应现场验证。同样,亦可利用V字形法则, 根据岩层界线或者断层的界线来确定该结构面的产状要素。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