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S15 塑料排水检查井

2012浙S15 塑料排水检查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9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0434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2012浙S15 塑料排水检查井

图集号:2012浙S15

批淮部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组织编制:浙江省标准设计站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建设发[2012]161号

GB 50077-2017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关于批准《塑料排水检查井》图集

各市建委(建设局)、绍兴市建管局,义乌市建设局,省级有关厅、局, 省建设集团、省标准设计站、各有关单位: 由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浙江天井塑业有限公司参编的 塑料排水检查井》建筑设计图集,经审查,现批准为浙江省标准设计图 集,图集号为2012浙S15。该图集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二二年七月十九日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有流槽上、下弯头井井底座 52 有流槽正三通井、汇合三通井井底座 有流槽Y型三通井、三角形三通井井底座 ..54 有流槽左(右)三通井、左(右)斜三通井井底座··.··55 有流槽左(右)斜四通井、斜四通井井底座,: 有流槽顺水正四通、六通井井底座 .. 57 有流槽二通汇合井、三通汇合井井底座 .· 58 有流槽四通汇合井、五通汇合井井底座 .· 59 有沉泥室直立弯头井、直通井底座 有沉泥室45°平面弯头井、90°平面弯头井井底座···61 有沉泥室三通井、四通井井底座 单接头、二通汇合、三通汇合井筒 直通井、三通井、四通井井筒 异径接头、渐变异径接头、过渡接头 汇合异径接头、五通汇合井筒 .· 66 管箍、堵头、支管活动接头 .· 67 雨水收集井、雨水收集井圈 · 68 井筒(井壁管)、收口锥体 . .. 69 水封井、油污隔离井井底座 .· 70 圆形、方形、草坪复合井盖、井盖座 · 71 附录三 力学计算 72~74

检查井采用圆形井底座,并底座应一次注塑成型,并底座、 并筒(并壁管)的材料选用与恶求见表1。

并底座、并筒简(井壁管)的材料选用

建筑物污水排出管排入起始检查并,若排出管与井底座有跌 落与变径时可采用直立弯头并并底座,如为管顶平接可采用 平面弯头井井底座。 接纳建筑物污水排出管的检查井井底座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有一根排出管排入检查井,排出管管底与检查井出水管底 标高之差小于等于0.5m时,宜选用有流槽三通并井底座,见 本图集16页,若排出管管底与检查井出水管管底标高之差大 于0.5m时宜设置直立弯头并井底座或单头接井筒加直通井井 底座,将污水排往检查井下游,见本图集15页和16页。 ②有三根及少于三根管径小于或等于150mm(160mm)排出管 排入检查井,排出管管底与检查井出水管管底标高之差大于 0.5m,且排出管之间间距较小时,宜选用由三通汇合井井筒 或单头接井简加汇合异径接头收集排水管进水,通过直立弯 头井底座或直通井井底座将污水排至检查并下游,见本图集 20页。 ③有四根及少于四根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排出管埋设深度 小于0.7m,排出管之间有一定间距在绿地下且无法设置多个 直立弯头并时,宜采用多个并简直径200mm的直通并将污水 汇集后流入带单头接井筒或直通井井简的井底座排入检查井 下游,见本图集21页。 ④有五根及少于五根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排出管,排出管管 底与检查并出水管管底标高之差小于等于0.5m时,宜选用有 流槽五通汇合井井底座的排水方式,见本图集22页。

)检查井井底座型号、规格应根据所连接排水管直径、数量、 井底标高、以及在检查井处交汇的角度等因素选用。 2)排水管道上的检查并应采用有流槽的并底座。下列情况下应 采用设沉泥室的井底座: ①污水提升泵站的前一检查井。 ②污水倒虹管进水井的前一检查井。 ③水封井井底座。 ④道路雨水口。 3)检查井宜在一定直线距离处、拐弯、汇合处设计井筒直径大 于或等于700mm

6)室外埋地排水管在下列情况下应设计直通并底座检查并: ①排水管道直径等于150mm(160mm),且检查并直线距离大 于30m时。 ②排水管管径大于或等于200mm,且污水检查井直线距离大 于40m,雨水检查井直线距离大于50m时,见本图集15页。 7)排水管道水流在检查井处转向时,应根据水流偏转角度选择 平面转弯检查井井底座,平面弯头的角度分为15°、30°、 45°、60°和90°。见本图集15页。 8)当排水直线管段上有汇入管接入井底座时,可根据汇入管的 根数与连接角度选择有流槽的三通、左右)斜三通、四通、 左(右)斜四通、二通汇合、三通汇合、四通汇合、五通汇 合、以及六通井等井底座。见本图集16~22页。 当排水直线管段上有管道汇入检查井,但汇入管管底与检查 井出水管管底标高之差大于0.5m,可依据汇入管平面布置情 况,采用单头接、直通井筒、三通井筒、四通井筒,或二通汇 合、三通汇合、四通汇合、五通汇合等部件,将多根汇入管 汇集,并筒与井底座上下串接后,将污水排入检查并下游。 见本图集18~22页。 0)当排水管落差大于2m时,应设跌水检查井,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排水管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次跌水水头不得大于6m。 ②排水管管径300mm(315mm)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不宜 大于4m。 ③排水管管径大于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应经让算确定

(6)室外埋地排水管在下列情况下应设计直通井并底座检查井: ①排水管道直径等于150mm(160mm),且检查并直线距离大 于30m时。 ②排水管管径大于或等于200mm,且污水检查井直线距离大 于40m,雨水检查井直线距离大于50m时,见本图集15页。 7)排水管道水流在检查井处转向时,应根据水流偏转角度选择 平面转弯检查井井底座,平面弯头的角度分为15°、30°、 45°、60°和90°。见本图集15页。 8)当排水直线管段上有汇入管接入井底座时,可根据汇入管的 根数与连接角度选择有流槽的三通、左(右)斜三通、四通、 左(右)斜四通、二通汇合、三通汇合、四通汇合、五通汇 合、以及六通井等井底座。见本图集16~22页。 9当排水直线管段上有管道汇入检查井,但汇入管管底与检查 井出水管管底标高之差大于0.5m,可依据汇入管平面布置情 况,采用单头接、直通井筒、三通井筒、四通井筒,或二通汇 合、三通汇合、四通汇合、五通汇合等部件,将多根汇入管 汇集,井简与井底座上下串接后,将污水排入检查并下游。 见本图集18~22页。 0)当排水管落差大于2m时,应设跌水检查井,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排水管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次跌水水头不得大于6m。 ②排水管管径300mm(315mm)~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不宜 大于4m。 ③排水管管径大于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应经让管确定。

4、并盖选用 1)井盖的选用应根据排水管道输送介质的性质、设置场所、检 查井类型、井简直径和排水管道系统的维修养护要求等因素 确定。 (2)污水管道检查井井盖上应有“污”字标记,雨水管道检查井 并盖上应有“雨”学标记。 5、配件选用 (1)对于在现场需要增加排水管汇入检查并时,可在检查井井筒 (并壁管)上增设支管活动接头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通过支管活动接头汇入检查井的排水管管径应符合表5要 求。

井简(井壁管)连接支管活动接头管径

②汇入检查井的排水管管底与检查井出水管管底间的标高差 应大于等于本图集第23页表12中所规定的值。 2)排水管道标高和坡度的调整宜采用下列方法: 当邻近两座检查井之间的排水管管底标高存在标高差大于30

角值,达不到调整目的时,宜采用跌水并或利用上、下弯头 井及异径接头管顶平接等方法来调整排水管管底间的高做法 见本图集24~26页。

角值,达不到调整目的时,宣采用跌水并或利用上、下弯头 并及异径接头管顶平接等方法来调整排水管管底问的高做法 见本图集24~26页。 六、检查井施工 1、挖井坑 1)井坑应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底座主管线应与管沟中管 道在同一轴线。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并坑开挖时,不 得扰动基土超挖。有沉泥室的检查并并坑,应根据选用的规 格,局部开挖沉泥室深度。 2)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或在雨季施工,应有排水、降低水位的措 施。 2、做基础 检查并基础应根据当地地质勘察资料和回填土下叟力,经结 构设计确定。当无资料时,可按本图集35页施工。 3、井底座接管安装 (1)检查井与排水管道的连接安装顺序为: ①建筑小区应从管道的上游向下游延伸的顺序进行安装; ②市政管道应从管道的下游向上游延伸的顺序进行安装: ③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 ④在管道基础的轴线上,先确定并的中心位置:按并底座的 尺寸开挖基坑,铺设垫层:调整井底座基础标高,然后进行 并底座的安装JJG(交通) 133-2017 落锤式弯沉仪,并与管道连接。

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③支管活接头安装好后,再连接并铺设雨水支管,同时临时 封堵雨水支管管口; ④在安装道路路缘石同时开挖雨水口基坑,并安放雨水口, 接好雨水支管后,用中细砂填实并稳固。 (2)道路上安置雨水口时,应根据路面的高程调整好高度,并采 取适当的措施加以保护。 6、闭水试验 (1)检查井的闭水试验应与排水管道系统的闭水试验同时进行。 (2)闭水试验的方法与排水管道系统的试验方法相同。 (3)闭水试验的结果应以井为单位进行记录。若有渗漏时,应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 7、回填 (1)回填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 (2)回填前,可采用砂土袋等措施对检查井进行临时固定,且井 坑内不得有积水。 (3)检查井回填的纵向长度,每侧为井壁管管径的3倍;回填的 横向宽度,至两侧槽帮,且每侧回填材料的宽度不小于400mm。 (4)回填材料不得采用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土、膨胀土、冻 土,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同时不得夹杂石块、砖头等尖 硬的物体。 (5)并筒(井壁管)周围的回填应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夯 实。应严格控制并简(并壁管)的初始变形量,严禁机械回 填。

③支管活接头安装好后,再连接并铺设雨水支管T/CIS 17003-2019 电子式互感器测试仪.pdf,同时临时 封堵雨水支管管口: ④在安装道路路缘石同时开挖雨水口基坑,并安放雨水口, 接好雨水支管后,用中细砂填实并稳固。 (2)道路上安置雨水口时,应根据路面的高程调整好高度,并采 取适当的措施加以保护。 6、闭水试验 (1)检查井的闭水试验应与排水管道系统的闭水试验同时进行。 (2)闭水试验的方法与排水管道系统的试验方法相同。 (3)闭水试验的结果应以井为单位进行记录。若有渗漏时,应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 7、回填 (1)回填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 (2)回填前,可采用砂土袋等措施对检查井进行临时固定,且井 坑内不得有积水。 (3)检查井回填的纵向长度,每侧为井壁管管径的3倍;回填的 横向宽度,至两侧槽帮,且每侧回填材料的宽度不小于400mm。 (4)回填材料不得采用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土、膨胀土、冻 土,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同时不得夹杂石块、砖头等尖 硬的物体。 (5)并筒(井壁管)周围的回填应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夯 实。应严格控制并简(并壁管)的初始变形量,严禁机械回 填。

(6)并筒(并壁管)周围≥100mm宽的范围内,宜采用中粗砂、 砂卵石、炉渣或炉渣石灰土等非冻胀性材料进行回填。 8、承压板与井盖 (1)承压板的安装应与道路路面同时施工,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 土承压板。 (2)承压板的孔口内径应大于井筒(井壁管)的外径。承压板上 边缘与井简上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承压板下应铺设300mm的垫层作基础。垫层材料可采用级配 砂石、路床材料或C20混凝土。 4)承压板垫层铺设前,应在井筒(井壁管)外侧放置挡圈,并 在井筒(井壁管)与挡圈之间的缝隙中做好防渗水措施。 (5)承压板吊装就位前,应先用小木桩在垫层上进行定位,保证 承压板孔口与井筒(井壁管)同心。 (6)道路路面施工时,再将检查井井盖放置在承压板上。 七、维护、保养 1、宜采用专业疏通机械实施管道水力清通。 2、雨水检查井内积泥、砂清理宜采用机械吸泥工具实施清理, 如采用人工清理时,应采用专用清挖工具。 3、检查管道积泥情况,不得下井探测,应采用检查镜目测。 4、检查并盖受外部原因损坏或遗失时,应按原规格及时更换,

(6)并筒(并壁管)周围≥100mm宽的范围内,宜采用中粗砂、 砂卵石、炉渣或炉渣石灰土等非冻胀性材料进行回填。 8、承压板与井盖 (1)承压板的安装应与道路路面同时施工,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 土承压板。 (2)承压板的孔口内径应大于井筒(井壁管)的外径。承压板上 边缘与井简上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承压板下应铺设300mm的垫层作基础。垫层材料可采用级配 砂石、路床材料或C20混凝土。 (4)承压板挚层铺设前,应在井筒(井壁管)外侧放置挡圈,并 在井筒(井壁管)与挡圈之间的缝隙中做好防渗水措施。 5承压板吊装就位前,应先用小木桩在垫层上进行定位,保证 承压板孔口与井筒(井壁管)同心。 (6)道路路面施工时,再将检查井井盖放置在承压板上。 七、维护、保养 1、宜采用专业疏通机械实施管道水力清通。 2、雨水检查井内积泥、砂清理宜采用机械吸泥工具实施清理, 如采用人工清理时,应采用专用清挖工具。 3、检查管道积泥情况,不得下井探测,应采用检查镜目测。 4、检查并盖受外部原因损坏或遗失时,应按原规格及时更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