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高清无水印).pdf

最新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高清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8313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最新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高清无水印).pdf

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行规则,2016年以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 见》等文件,提出政府制定强制性标准、社会团体制定自愿采用 性标准的长远目标,明确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 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由法律、行 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 成的“技术法规”体系。 关于规范种类。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覆盖工程建设领域 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分为工程项目类规范(简称项目规范)和通 用技术类规范(简称通用规范)两种类型。项目规范以工程建设 项目整体为对象,以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 措施等五大要素为主要内容。通用规范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功能 性能要求的各专业通用技术为对象,以勘察、设计、施工、维 修、养护等通用技术要求为主要内容。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 范体系中,项目规范为主于,通用规范是对各类项目共性的、通 用的专业性关键技术措施的规定。 关于五大要素指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各项要素是保障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和效率提升的基本规定,是支撑城乡建 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项目的规模要求主要规定了建设工程 项目应具备完整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 应。项目的布局要求主要规定了产业布局、建设工程项目选址、 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以及与规模相协调的统筹性技术要求,应 考虑供给能力合理分布,提高相关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项目的 功能要求主要规定项目构成和用途,明确项目的基本组成单元, 是项目发挥预期作用的保障。项目的性能要求主要规定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水平或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体现建设工程项目的适用 性,明确项目质量、安全、节能、环保、宜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水平。关键技术措施是实现建设项目功能、 性能要求的基本技术规定,是落实城乡建设安全、绿色、韧性、 智慧、宜居、公平、有效率等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 关于规范实施。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具有强制约束力,是保 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 众权益和公众利益,以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满足经济社会 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性底线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 工、验收、维修、养护、拆除等建设活动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 行,其中,对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指不改变现有使用功能), 当条件不具备、执行现行规范确有困难时,应不低于原建造时的 标准。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配套的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是经过 实践检验的、保障达到强制性规范要求的成熟技术措施,一般情 况下也应当执行。在满足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规定的项目功能 性能要求和关键技术措施的前提下,可合理选用相关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使项目功能、性能更加优化或达到更高水平。推荐性 工程建设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要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协 调配套,各项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相关技术 水平。 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后,现行相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中的 强制性条文应及时修订,且不得低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 定。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中有关 规定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规定不一致的,以强制性工程建设 规范的规定为准

1.0.1为保障城市给水安全,规范城市给水工程建设和运行, 节约资源,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城市集中式给水工程项目,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城市给水工程应遵循安全供水、保障服务、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与水的自然循环协调发展的原则。 1.0.4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 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 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长江大桥索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1.1城市必须建设与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给水

2.1.1城市必须建设与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给水工程, 城市给水工程应具有连续不间断供水的能力,满足用户对水质 水量和水压的需求。

2.1.2城市供水量应与可利用水资源相协调。

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协调给水设施的布局,指导给水工 程建设,并应与水资源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 划和防灾规划等相协调,与城市排水和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 衔接。

其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50年,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2.6城市给水工程中涉水的设备、材料和药剂,必须满足卫 生安全要求。

2.2.7城市给水工程应优先采用节水和节能型工艺、设备、器 具和产品

扬尘和固体废弃物不应对周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并 足生态环境保护控制要求

扬尘和固体废弃物不应对周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2.2.10城市给水工程进行改、扩建时,应保障供水安全,并应

2.2.10城市给水工程进行改、扩建时,应保障供水安全, 对相邻设施实施保护

2.2.11城市给水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国家规定的验收项目及程 序进行

2.2.11城市给水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国家规定的验收项目及程

2.2.12生活饮用水的调蓄设施应具有卫生防护措施,确保

安全,并应定期清洗、消毒。

2.2.13生活饮用水调蓄设施的排空、溢流等管道严禁直接与排 水管道连通,四周应排水畅通,严禁污水倒灌和渗漏。

2.2.13生活饮用水调蓄设施的排空、溢流等管道严禁直接与排

2.2.14城市给水工程的供电系统应满足给水设施连续

行的要求,机电设备及其系统应保障在维护或故障情况下的生产 能力要求

2.2.15城市给水工程的白动化控制系统和给水调度系统应

可靠、连续运行,应具有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 储、事故预警、应急处置等功能

组成部分。信息安全、密码产品和密码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 国家相关规定。

2.2.17水源、给水厂站和管网应设置保障供水安全和满足工艺 要求的在线监测仪表,并应按规定对仪表进行检定和校准,留存 记录。

2.2.18水源、给水厂站和管网应采取实体防范、电子防范措 施,保障给水设施的安全。

2.2.18水源、给水厂站和管网应采取实体防范、电子防

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表2.2.19的规定;当不能满足 表2.2.19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

表2.2.19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

表2.2.19要求时,应设置备用动力设施

表2.2.19给水工程供电负荷等级

2.2.20给水设施的构筑物和机电设备应采取防止雷击的措施 电子和电气设备还应采取消除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

2.3.1城市给水工程的运行维护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并应 严格执行。 2.3.2城市给水工程应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建立全过程 档案。

2.3.4当城市给水系统需要停水时,应提前通告;当发生紧急 事故时,应及时通告

2.3.4当城市给水系统需要停水时,应提前通告;当发生紧急

3.1.3集中式供水水质检验项目和检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源水应结合水源实际情况确定每日和每月应检验的 项目。 2出厂水、管网水及管网末梢水水质检验项目和检测频率 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3.1.4水源取水口、水厂出水口、居民用水点及管网末梢处必 须根据水质代表性原则设置人工采样点或在线监测点。水源取水 口、水厂出水口在线监测数据应实时传输至对应水厂的控制 系统。

3.1.5当水质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增加相关水质检验项目 和检测频率。

3.2.1给水工程设计规模应满足供水范围规划年限内的最高日 用水量。

3.2.4城市给水系统必须计量供水量和用水量。

1自产供水量; 2外购供水量; 3注册用户用水量中的居民家庭用水量、公共服务用水量 生产运营用水量,以及向相邻区域管网输出的水量等。

3.3.2 城市配水管网应持续稳定正压运行

4.0.1城市给水水源的选择应以水资源勘察评价结果为 保障足够的取水量,并应确保水质可靠,严禁盲目开发。 4.0.2城市给水水源地取水设施及划定的保护区,应配有 的水质安全保障措施。

4.0.6当水源为地表水时,设计枯水流量年保证率和设计枯水 位保证率不应低于90%,水源地必须位于水体功能区划规定的 取水段。

4.0.7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文、地形、地质、施工、通 航等条件建设,并应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 方案。

水设施位置的选择及采取的避沙、避咸、除藻、防冰措施应保证 取水水质、水量安全可靠。

的防洪标准相同,并应采用设计和校核两级标准。当岸上取水泵 房采用开放式前池和吸水井(进水池)时,井(池)顶高程应按 江心式、岸边式取水泵房的防洪标准设计。

4.0.10固定式取水口上游至下游适当地段应装设明

牌。通航河道,还应在取水口上装设警示灯和防撞保护设施。 4.0.11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及并*设施范围内应进行巡视

4.0.12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或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上游1000m 至下游100m范围内,必须进行巡视管理。有潮汐的河道应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扩大巡视管理范围

5.1.1给水厂出水水质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 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规定,同时应留有必要的安全允余度。 5.1.2给水厂的设计规模应满足供水范围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的 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管 网漏损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的要求,当上述部分用水由非常规水 资源供应时,给水厂的设计规模应*除这部分水量。 5.1.3对给水厂制水生产中的主要设施、设备,应制定和实施 巡查维护保养制度;对主要工艺运行情况及其运行中的动态技术

5.1.3对给水厂制水生产中的主要设施、设备,应制

5.1.4给水厂中直接从事制水和水质检验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并应持健康证明上岗

5.2.1给水厂选址应根据给水系统的布局,结合城市规划用地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2.2给水厂周边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能、运行和维护的要求,主要建(构)筑物之间应通行方便 应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

5.2.4给水厂总体布置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

据原水水质、供水规模、处理后水质要求,经过调查研究以及必 要的试验验证或参照相似条件下已有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操作 管理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

Ⅱ类时,应优先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当原水水质为国家规定的地 下水质量标准中工类、Ⅱ类时,应优先采用过滤和消毒工艺或仅 采用消毒工艺。

5.3.3当原水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类时GB/T 12234-2019标准下载,应

采用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或根据需要增加水厂预处理或深度处理 工艺。

5.3.4生活饮用水处理必须设置消毒工艺,且应满足有效消毒 剂量和接触时间的要求

5.3.5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排泥水、浮渣、废水和废液均应进 行处理处置JGJ@T189-200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pdf,严禁直接排人环境水体

5.3.5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排泥水、浮渣、废水和废液均

1应根据水源可能的污染源,制定相应的水处理预案。 2应具备临时投加应急药剂的设备与设施,落实人员技术 培训和相关物料储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