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2344.1-2020 钢轨 第1部分:43kg/m~75kg/m钢轨.pdf

TB/T 2344.1-2020 钢轨 第1部分:43kg/m~75kg/m钢轨.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6 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304472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T 2344.1-2020 钢轨 第1部分:43kg/m~75kg/m钢轨.pdf

图B.11螺栓孔到轨端的距离及螺栓孔的直径

螺栓孔与轨底之间的足

为了推确评定钢轨横断面, 、轨腰和轨底三部分,见图C. 不合格钢轨的照片见图C.2 件接表C.1的规定

表C.1低倍组织不合格钢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指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5月).pdf图C.1钢轨横断面分区定义

日C.3任何尺寸的缩孔

图C.4延伸至轨头的中心轨腰条纹

图C.5延伸至轨底的中心轨腰条纹

图C.6长度超过64mm的条纹

7从轨腰延伸到轨头和轨底的分散分布的中心

C.8延伸至轨头或轨底超过25mm的分散分布

TB/T2344.1—2020

图C.10宽度大于6mm并延伸到轨头或轨底内13mm以上的正偏析或负偏析

图C.10宽度大于6mm并延伸到轨头或轨底内13mm以上的正偏析或负偏析

状条纹、裂纹、中间裂纹以及转折裂纹发展的轨头

12引起钢轨早期失效的其他缺陷(如炉渣、耐

除本部分中的规定外,该项试验的其余内容均应按GB/T4161执行

D.2.1试样取自钢轨横断面,其位置按图D.1所示。

附录D (规范性) 钢轨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rc试验方法

试样所有其他尺寸应符合GB/T4161的规定

对每个样轨至少取5个试样进行试验。

图D.1断裂韧性试样的取样部位

D.2热电偶在断裂韧性样上的放置位置

图D.3载荷一裂纹张开曲线

TB/T 2344.12020

表D.1K.及K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记录

6.4用于验收的应是最少五个K1c的平均值。当不能获得5个K1c值时,作为验收用的K1c平均 包括K,在这些结果中试验数量不应少于10个。所有K1c或K值应满足表10的规定。

E.1硬化层形状和尺寸

钢轨横断面及纵断面的硬化层形状、尺寸按图E.1所示,

定硬化区内距踏面中心深7mm处的硬度值应大

E.2.3钢轨横断面及纵断面硬化层硬度分布

图E.1硬化层形状及尺寸

稳定硬化区的硬度应由钢轨表面向内部缓慢降低,不应有急剧的变化;过渡区(硬化深度及硬度递 减部分)的硬度应随硬化层深度的减小而缓慢降低。

硬化层显微组织应为细片状珠光体,允许有少量的铁素体,不应有马氏体、贝氏体等组织。

硬化层显微组织应为细片状珠光体,允许有少量的铁素体,不应有马氏体、贝氏体等组织 4外

钢轨不应有火裂纹、过烧等。

E.5.1踏面硬度试验

在距轨端约50mm处,磨去钢轨顶面脱碳层,进行布氏硬度或洛氏硬度试验,每台

在距轨端约50mm处,磨去钢轨顶面脱碳层,进行布氏硬度或洛氏硬度试验,每台淬火机床每班

两根钢轨。按GB/T231.1和GB/T230.1规定的

E.5.2硬化层形状试验

E.5.2.1试验用轨

每年取一根长度为500mm的钢轨,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轨端热处理作为试验用轨。

试样按下列规定制作: 横断面试样:在试验用轨上距轨端部20mm处锯切横断面试样并将锯切面研磨制成; 纵断面试样:将切取横断面试样后的剩余试验用轨头部沿中心线纵向剖开,取其中任一块的 纵断面研磨后制成。

E.5.2.3试验方法

经研磨的试样用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显示硬化层形状。

E.5.3硬化层的硬度及分布试验

E.5.3.1试验用轨及试样

按E.5.2.1和E.5.2.2的规定。

E.5.3.2试验方法

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

E.5.3.3试验位置

按图E.2中“·”标记所示位置。

2钢轨横断面及纵断面硬化层硬度分布测定位

钢轨率火前应保证萍火装置工作正常 中如发现萍火装置出现异常现象,应立

生产厂应按E.5的规定进行试验并将结果提供给需方

轨端热处理不合格的钢轨可进行重新热处理,但不应超过两次。出现率火裂纹的钢轨不应重新热 外理,

轨端热处理不合格的钢轨可进行重新热处理,但不应超过两次。出现率火裂纹的钢轨不应重新热 处理。

附录F (规范性) 轨底面纵向残余应力测定方法

残余应力的评定方法为:首先把电阻应变片贴在轨底表面,然后将贴有应变片的部分与钢轨逐渐 切割隔离,用释放的应变值来评定原始残余应力

F.2应变片及其粘贴位置

所用的电阻应变片应为封闭型,长3mm,灵敏度因子优于±1%。 为了测定按图F.1所示位置的纵向应变,应将应变片粘贴到轨底表面。粘贴应变片的轨底表面的 处理和应变片使用方法均应符合应变片制造者的建议(任何表面处理都不应导致轨底残余应力的变 化)。应变片应贴在1m长样轨的中心。 在样轨的中心贴片区,锯切30mm厚的样块(接图F.2所示),测量锯切前后释放的应变值(锯切 时应进行适当冷却)。残余应力值由锯切前后的应变差再乘以2.07×10°MPa计算而得,

图F.1用于测定轨底表面纵向残余应力的应变片粘贴位置

图F.2测定轨底表面纵向残余应力锯切部位

TB/T 3516-2018标准下载G.1适用范围和试验目的

G.1.2本方法适用于各种轨型和钢种的实物钢轨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的疲劳试验。 G.1.3钢轨弯曲疲劳试验在于取得交变应力作用下钢轨的疲劳曲线及疲劳极限。

G.2.1试验时钢轨简支于两支座上,支距为1000mm,轨头向上,集中荷载施加于跨距中点 G.2.2施加载荷的压头踏面曲线半径为420mm±5mm,踏面宽度(垂直于钢轨长度方向) 头宽度。压头硬度为HRC50~HRC60,表面粗糙度为MRRRa3.2。 G.2.3钢轨应力按公式(G.1)进行计算。

G.3.1所有试样应取自同一钢轨,每组不少于10根。 G.3.2试样长度不小于1150mm。 G.3.3 试样表面不应有任何缺陷。

4.1疲劳试验机应由国家计量部门定期检定。以静力法检查时,试验机表盘示值允许偏差不大 1%。 4.2疲劳试验机动荷载应进行标定。

G.5.1最高应力值到疲劳极限试验应力值不少于6级。 G.5.2第一根试样应力值取钢轨钢的抗拉强度的0.2~0.4倍,以后的应力应根据前一应力 断裂时的循环次数进行应力降低或增加,其幅度不超过30MPa,最后的两个应力差(即接近 时),不应大于10MPa。

时)路堑锚索防护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不应大于10MPa。 G.5.3以2×10°次基数确定钢轨疲劳极限。 G.5.4不应利用曾经做过试验但未断裂的试样在另一种应力下重新进行试验 G.5.5试验时因故中途停歇试验的试样,其试验数据仅作参考之用,在图中以适当符号表示之

5.4不应利用曾经做过试验但未断裂的试样在另一种应力下重新进行试验, 5.5试验时因故中途停歇试验的试样,其试验数据仅作参考之用,在图中以适当符号表示之。 5.6试验结果应采用试验机标定校正后的数值。试验资料以最小二乘法进行整理,并绘制以直

坐标表示的疲劳曲线图,图中的纵坐标轴表示应力(单位为兆帕),横坐标轴表示循环次数N的对数值 (lgN),根据疲劳曲线图或疲劳曲线方程式求出疲劳极限值。 G.5.7试验过程中试验原始资料及试验结果填入钢轨疲劳试验记录表及钢轨疲劳试验报告单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