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314-2021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TB 10314-2021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1 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32287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B 10314-2021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说明图4.2.2一6普速铁路隧道工程纵向影响分区

对于高速铁路,主要影响区、一般影响区和轻微影响区以

(2.0~3.0)(H+D)、4.0(H+D)和5.0(H+D)为分界点,具体划 分参考说明图 4.2.2—7。

存在粉砂层地层、淤泥质地层下卧层、高承压水、断层及断裂 带等复杂地质情况的邻近施工,对营业线造成的影响范围可以根 据设计或安全评估进行确定;对于大面积降水及桩基施工等,由于 施工参数和成桩工艺不同,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TBT3327-2015 铁路信号用断相保护器,因此可以结合安 全评估或设计进行确定。

存在粉砂层地层、淤泥质地层下卧层、高承压水、断层及断裂 带等复杂地质情况的邻近施工,对营业线造成的影响范围可以根 据设计或安全评估进行确定;对于大面积降水及桩基施工等,由于 施工参数和成桩工艺不同,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结合安 全评估或设计进行确定。 4.3.1鉴于日前下穿运营高速铁路路基的邻近施工极少,在工程 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对测点的布置间距 进行适当调整。本条文附录中的测点布置图主要针对采用棱镜的 自动化测量方法,在条件充许进行人工监测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测 钉等方式布置轨枕测点。本条文并未给出固定的测点安装位置尺 寸,仅为大致部位,主要是因为现场测点布置在不侵限和稳固的情 况下需兼顾通视等因素。 邻近施工自身风险等级高的间距取小值,自身风险等级低的 间距取大值。例如,当两条盾构先后穿越铁路营业线时,两盾构间 土层属于主要影响区叠加位置,如说明图4.3.1所示,测点间距取 小值。

说明图4.3.1主要影响区的交叠区域

4.3.2路基测点要保证稳固且与路基表层变形一致,鉴

4.3.3桥梁段轨道变形较难监测,考虑到墩台的刚度较大,用撑

监测点的布置要结合梁体形式、环境影响因素及监测设备安 装方式等进行选择,为反映墩台多个方向的倾斜和沉降,每个墩台 布置的监测点不少于4个,监测点可以利用铁路运营设备设施长 期变形监测点。

4.3.4由于隧道拱顶监测

4.3.5站房变形的监测技术要求可以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1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JGJ8—201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

的相关规定执行。站房测点建议按说明图4.3.5进行布置。

1一砖墙或钢筋混凝土结构;2一监测点;3一地面

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点埋设建议采用“L”形螺纹钢,钢 筋直径为18mm~22mm,外露端顶部可以加工成球形;标志可以 采用钻孔埋入的方式,周边空隙用锚固剂回填密实,标志点的高度 可以位于地面以上300.mm;螺纹钢外露端顶部与站房外表面的距 离宜为30mm~40mm,螺纹钢埋入结构长度可以为墙厚的1/3~ 1/2。桥梁墩台采用人工测量竖向位移时,测点也可以如说明图 4.3.5所示布置。

体情况进行设定。例如,邻近铁路营业线重点监测区内的构筑物 内力监测、土体孔压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一般监测区内地表竖向

位移监测、地下管线监测、主体变形监测等根据项目监测方案专家 评审会的建议设定。对受力敏感的特殊构筑物(比如旅客地道、系 杆拱桥)可由设计单位根据检算结果提出相应的监测项目建议。 5.1.1~5.1.3在《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高速铁路技术规程》TH 10182一2017的第11.0.4条中规定了下穿高速铁路桥梁的监测精 度要求,见说明表5.1.1一1。

表5.1.1一1下穿高速铁路桥梁的监测

表5.1.1一2建筑变形的等级、精度指标

续说明表5.1.12

:1沉降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对水准测量,为其测站高差中误差;对静力水 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为相邻沉降监测点问等价的高差中误差。 2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指的是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点或工作基点的坐标中 误差、监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偏差中误差、建筑上某点相对于其底部对应点

的水平位移分量中误差等。坐标中误差为其点位中误差的1/2倍。

为了满足邻近施工的监测精度要求,兼顾野外条件下传感器 的采样精度以及现有监测设备的精度,同时考虑到列车行车干扰 以及野外条件下的昼夜温湿度变化影响,在《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 高速铁路技术规程》TB10182一2017的相关条文基础上参照《建 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一2016,根据不同的监测等级细化了相应 的高差及坐标中误差要求,同时对监测点初始值采集的次数也做 了详细规定。

5.2.1坚向位移监测方法可以采用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全站仪

高程测量方法或其他测量方法,但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要经 际验证满足监测占高差中误差的精度要求

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或其他测量方法,但测量方法和测量精

5.2.2监测网布置成闭合路线附合路线,为了形成检核条件,确

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规程第3.0.6条规定,每个独立的监测 设置不少于3个基准点。为了检查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定期检测更新,避免因基准不稳定造成整个监测数据精度不满 设计要求。

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一2006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 范》GB/T12898一2009中规定要求。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时,要采 用0.5"或1"级的全站仪和特制牌,用中间设站、不量仪器高的前 后视观测方法,目的是消除量高误差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5.3.1特定方向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参照《城市轨道交

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一2013中相关方法。

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一2013和《工程测量规范

5.3.3采用单一测量手段受到作业场地环境限制无法满足监测

要求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方法,但综合监测方 法要经过方案设计和精度分析,满足监测精度要求。

5.3.4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间及基准点与设站点间的边长较短

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可以有效降低对中整平、量高及三腾 架不稳定等影响,提高监测精度。

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可以有效降低对中整平、量高及

5.3.5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系可以采用独立坐标系,也可以采用

满足精度要求的既有工程坐标系。一次布网和测量的目的是消院 监测网不同期测量引起的监测数据差异,定期复测是为了解决基 准随着时间变化,精度不满足监测要求的问题。

5.3.6测角、测边水平位移监测网可以布置成边角网的形式,布

置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网,以保证边角网图形强度。三角形长短达 边长不可悬殊过大,并要合理配置测角和测距的精度,发挥测角利 测边精度的互补特性。

5.4.1倾斜监测内容根据设计文件和铁路运输企业的相关规

及需求来确定,一般为接触网支柱、高架墩柱台、站房和雨柱棚等, 还可以包括信号机柱、围墙等细高设备或结构物。倾斜测量常用 的监测方法有投点法、全站仪坐标法和差异竖向位移法等,具体应 用时,要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精度要求、现场的观测条件及监测 的安全性等综合选用。

5.4.2投点法为一种传统的倾斜观测方法,适用于每个测站观测

一个倾斜方向的偏移量。当被测构筑物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点和 宽阔的观测场地时,可以采用投点法,测出每对上部和底部观测点 之间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照矢量计算方法求得倾斜量和倾斜方向。 5.4.3全站仪坐标法的优势在于设站灵活,能在同一测站对监测

5.4.3全站仪坐标法的优势在于设站灵活,能在同一测站对监

对象在两个正交方向的倾斜偏移量进行观测,且一个测站可以同 时观测多个目标。 观测标志的选用要考虑精度要求,同时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 尤其是高速铁路,埋设位置、规格和高度等要满足铁路运输企业的 相关规定和要求。 如接触网支柱倾斜监测点一般采用抱箍的方式进行设置,设 置方式如说明图5.4.3—1~说明图5.4.3—3所示,若抱箍设置 有困难,可以采用贴片的方式设置监测点,如说明图5.4.3一4 所示。

说明图5.4.3—1 塔式杆 抱箍现场示意图

说明图5.4.3—3柱式杆抱箍现场 示意图

说明图5.4.32片式杆抱箍 现场示意图

5.4.4当构筑物的整体刚度较好时,可以采用差异竖向位移法进 行倾斜观测。

5.5.1工程施工前对周边环境监测对象的裂缝情况进行现状普

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裂缝现状普查,一方面能够对周 边环境对象的裂缝情况了解和掌握,选择其中部分重要的裂缝进 行监测,另一方面也为解决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纠纷提供资料 依据。: 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是裂缝监测的4个要素,裂缝深 度测量由于手段较为复杂、精度较低,并且可能需要对裂缝表面进 行开凿,因此只有在特殊要求时才进行监测。

监测具体位置,每次监测都在相同位置,确保数据监测准确性。因 不同走向的裂缝对于监测结构的影响不同,所以要测定裂缝走向, 更于后续对结构安全的分析判断。 (1)位置:一般现场根据公里标,通过距离测量确定裂缝的 里程。 (2)走向:用量角器或罗盘在裂缝起始端处测量,裂缝起始端 和终端的连线与隧道纵轴线平行线的夹角,从道路轴线处面向墙 面观察,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3)长度:用钢卷尺测量,裂缝起始端到终端的距离。 (4)宽度: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计测量。 (5)形态:系指裂缝展布状态,可用如下术语描述:①平直:裂 缝基本呈一条直线;②起伏:裂缝总体上呈一条直线,细部有弯曲 起伏;③弧形:裂缝呈弧形;④分叉:裂缝从某一处向多于一个方向 发展。 (6)裂缝发展状况要按照实际情况描绘在素描底图相应位 置,对于裂缝发展较多、较密集的地方,可以进行拍照,并在素描底 图中标注上该处的照片编号。

5.5.3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监测方法均可以采用。对细小裂缝

可以采用智能裂缝测宽仪进行自动测量,测量时程序自动扫描捕 获裂缝并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裂缝的宽度数值,如说明图5.5.3 所示。

说明图5.5.3裂缝测量示意图

裂缝监测标志测量端面或中心的位置要精确明晰。 S 裂缝每期监测时,均要留下记录和影像资料,为后续数

据分析和报告编写提供基础资料。现场照片如说明图5.5 所示。

析和报告编写提供基础资料。现场照片如说明图5.5.5

说明图 5.5.5 裂缝现场照片(初始状态调查)

5.5.7采用传感器自动采集裂缝数据时,需与人工监测数据对 比,以校核自动化数据的准确性。 5.5.8当裂缝变化速率快速增大时,人工监测已无法满足监测频 率要求,要实时自动化监测,及时准确获取裂缝的变化情况和发展 趋势。裂缝自动化监测现场图如说明图5.5.8所示,

说明图5.5.8裂缝自动化监测现场图

6.1.1邻近施工作业的自动化测量系统的选择要根据工程结构 地形地质条件、现场使用环境、工程技术等级选择,符合铁路运输 企业的有关规定。系统现场施工需安装便捷,便于维护和二次校 准,且不干扰施工和交通,可实现远程监测与管理,技术参数稳定 经济指标优异。由于电水平尺耐久性较差且易被干扰,原则上电 水平尺不能用于高铁监测。 邻近铁路营业线监测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迅速,深圳大学引入 视频摄像技术形成了静动态亚毫米级变形自校准摄像监测方法 并应用于上海机场联络线邻近高铁施工的实时监测。 监测过程中选用红外发光标志作为永久性合作标志以保障夜 间成像质量,在红外发光标志周围临时粘贴普通标志以标定像机, 如说明图6.1.1一1所示,并在受施工影响较小的远处区域及待测 目标点处分别布置后视不动点和前视测量点。像机标定首先通过 全站仪和像机分别获取合作标志的三维坐标和控制点的像点坐 标,再根据上述坐标利用光束法平差进行像机内外参数的优化 求解。

说明图6.1.11红外发光标志与普通标志

量平台抖动量并进行目标点的位移修正。 上海机场联络线邻近高铁施工监测的测点布置如说明 图6.1.1—2所示,监测现场的像机安置如说明图6.1.1一3所示。

说明图6.1.1一2监测系统与待测桥墩间的位置关系图(单位:m)

明图6.1.1一3监测现场像机安置照片

针对测量平台处在邻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明显三维姿态 变化,开展了测量精度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修正平台三维姿 态后,对目标点的测量精度均可达到0.8mm以内;针对桥墩可能 会发生水平和(或)竖向的位移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桥墩发生 位移变化后,测量精度均可达到0.6mm以内;此外,在中午大气抖 动及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的环境下,该监测系统通过消除大气抖 动及温度的影响之后,测量精度可达到0.6mm以内。经长时间 测量工况下的综合试验验证,结果如说明图6.1.1一4所示,测 量精度可达到0.3mm以内,试验精度满足一等测量等级的相 关要求。

6.1.2自动化监测系统配设一个

组和供电模块组。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极限工作温度时也要消 足设计要求,工作温度和使用寿命、工作性能都需符合工程出 测要求。

6.1.3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测频率要满足工程监测需求,并结合

程本身,分阶段制定合理的监测频率;在工程现场发生变化后根据 变形值和变形速率作出调整。

说明图6.1.1一4某桥墩像机视场内目标点长时间监测结果

旁设备的安全要求,且满足铁路建筑物限界要求,不能影响列车运 营安全。对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元件和导线做好保护工作,标识准 确,安装稳固,以避免受到施工机械碰撞等人为因素的破坏。

6.1.6考虑到自动化监测多为针对监测急

于设备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同时监测数据获取相对人工监测较 便捷,因此初始值采集要求不少于10次,且在三天内集中完成。

精度高且安装牢固,以某隧道监测为例,大棱镜安装时采用直径 12mm的膨胀螺栓,固定于隧道侧壁,安装时采用冲击钻,钻孔深 度约60mm~80mm,L型小棱镜安装时采用直径8mm的膨胀螺 栓,安装时采用冲击钻,钻孔深度约30mm~50mm,说明图6.2.2 为后视基准点棱镜安装示意图。

6.2.3不同时间段的气象指标如温度、湿度和气压变化

测的对象变形量值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使用全站仪进行自

月图6.2.2后视基准点棱镜安装示意图

化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同步记录对应气象指标,及时修正数据。 6.3.1静力水准自动化设备基于连通器原理,符合该工作原理的 其他静力水准设备也适用于本技术规程,如压力式液位计、物位 计。静力水准设备在工作环境温度快速变化时要保证测量精度在 规定范围内,同时保证在长期监测条件下的稳定性。 6.3.2静力水准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若干静力水准仪、储液 罐、通气管、通液管、干燥罐、底板、采集仪等,如说明图6.3.2一1 所示。基准点一般布置在预估超过变形的深度上或工程影响范围 之外,且有必要对起算点的稳定性不定期检验分析,只有检验合格

6.3.2静力水准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若干静力水准仪、储浴 罐、通气管、通液管、干燥罐、底板、采集仪等,如说明图6.3.2一 所示。基准点一般布置在预估超过变形的深度上或工程影响范围 之外,且有必要对起算点的稳定性不定期检验分析,只有检验合格 的数据,才能用于变形分析。

说明图6.3.2一1静力水准仪监测系统

结合国内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商丘车站、鲁南铁路曲阜东站和 郑济铁路正濮段新乡东站等邻近和并行既有高速铁路项目施工监 测经验,并参照《运营高速铁路基础变形监测管理办法》(TG/GW 260一2015)、《高速铁路无诈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 TG/GW115一2012、《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总运【2014】170 号)相关要求,在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监测项目中使用静力水准仪 对线路轨道竖向位移进行监测时,静力水准仪的传输线、物位计和 工控箱可参照说明图6.3.22~说明图6.3.2一4埋设。在邻近 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CPI和CPⅡ对 基准点进行变形数据修正,将观测数据输入软件进行系统修正,修 正频次可为每月1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工控箱太阳能电池板根据线路朝向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1)安装在设备箱顶部,用于背阳侧,说明图6.3.2一4即为此安装 方式;(2)安装在工控箱侧面,太阳能电池板背离铁路,用于向 阳侧。

说明图6.3.2一2无轨道静力仪水准测点传输线安装示意图

明图6.3.2一2无轨道静力仪水准测点传输线安装示意图

说明图6.3.2一3无诈轨道静力水准仪测点物位计安装示意图

2一4无诈轨道静力水准仪测点工控箱

6.3.3连通管式静力水准设备的安装条件限制是为了保证测量 的重复精度和稳定性。由于设备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安装时要 尽量远离强热辐射源。并在设备安装后根据现场实际安装情况确 定相应的测量修正系数。

储液罐的安装位置跟随基点,建议与基点水平距离为40cm, 高于整条线路50cm以上,有助于液体压差流动。基准点和储液 罐连接时,不得有直角转弯,保持45°缓角上升,如说明图6.3.3所 示,以保证液体的流动性

说明图6.3.3基准点和蓄液罐连接示意图

根据现场工作需要,切割液管、气管和通信线缆至合适长度 然后分别与静力水准仪上相应接口连接。有一部分液管和气管需 要连接储油罐和基点静力水准仪。安装连接时需要注意松弛度和 密闭性。 根据现场环境选择合适材料作为固定管,把液管、气管和通信 线缆固定在线管内,注意施工时不得伤及通信线缆和液管。穿管 完成后,建议将管线用U形固定夹固定,固定距离为50cm,以此 类推。 灌液时,要注意水压的高低平衡,液管内不得有气泡产生,如 果发现气泡要及时排除,否则会影响设备的精度。灌液后要认真 检查,间隔24h后认真复查,不得有气泡滞留在液管内。

在运行时,由于自身车重、瞬时气流、振动等,导致静力水准仪中液 位产生很大波动引起测量误差较大。

6.3.5静力水准装置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设备标准。结合现场实

6.3.5静力水准装置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设备标准。结合现场实 际勘探情况,综合考虑起算点和观测点的高程差、设备的分辨率、 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系统的重复精度和极限工作状态下的精度均 不能低于0.3mm。

6.3.5静力水准装置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设备标准。结合现场实 际勘探情况,综合考虑起算点和观测点的高程差、设备的分辨率、 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系统的重复精度和极限工作状态下的精度均 不能低于0.3mm。 6.4.2多支串联安装进行沉降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检验电水 平尺尺链起点与终点的稳定性时,若发现起点或终点高程发生变 化,需在沉降计算时进行修正。可以定期采用水准测量对电水平 尺尺链中的其他观测点成果进行校核。多支电水平尺串联安装使 用时,需合理分配累积误差,总覆盖长度小于250m。

6.4.2多支串联安装进行沉降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检验电

平尺尺链起点与终点的稳定性时,若发现起点或终点高程发生变 化,需在沉降计算时进行修正。可以定期采用水准测量对电水平 尺尺链中的其他观测点成果进行校核。多支电水平尺串联安装使 用时,需合理分配累积误差,总覆盖长度小于250m。 6.5.2卫星定位自动化监测原理:卫星定位共需要4颗卫星,设

6.5.2卫星定位自动化监测原理:卫星定位共需要4颗卫星,设 4颗卫星到用户机的距离分别为R,R,,R,,R,计算公式如下:

6.5.2卫星定位自动化监测原理:卫星定位共需要4颗卫星,设

式中%,yi,z一第i颗卫星的坐标; C一光速; t一一接收机测得的信号到达时间; dt,一接收机与卫星的钟差; tsi一卫星测得的信号发射时间。 以上4个方程可以解出4个未知数,可得到测站的坐标。为 提高定位测量精度,使用RTK技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 另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载体(称为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 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同一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实时地将测 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用无线电传送给 运动中的监测站。监测站同时接收基准站数据与卫星数据进行差 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基线向量(△%、A,△z)。基线向量与

基准站坐标结合换算得到流动站每个点WGS84坐标,最后通过坐 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和正常高h。 基于RTK原理、利用卫星定位以及对测量数据的后处理技术的北 斗位移测量设备由于数据量较大,测量数据的后处理会有一定的 滞后。卫星定位监测设备必须有基准站置于稳定区上,一般设在 无遮挡且稳定的基岩上,北斗监测设备布置如说明图6.5.2所示。

说明图6.5.2卫星定位监测布置示意图

7.1.1监测频率的确定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地质条件、周 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监测对象及其自身特点等密切 相关。在制定本条文时,参考了《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高速铁路技 术规程》TB10182一2017的规定,见说明表7.1.1。说明表7.1.1 仅对下穿工程给出了观测频率,对其他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的工 程未作说明。本条规定考虑到邻近施工的复杂性、铁路安全的重 要性,根据邻近铁路营业线等级、监测等级及工程实施阶段进行了 细化。

说明表7.1.1监测频率

7.1.2当出现本条所述情况之一时,为实施掌握数据变化情况

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及其他铁路运营设备设施使用安全,监测单亻 须相应提高监测频率,及时将数据报送施工、设计、监理、建设拿 单位和铁路运输企业。但实时监测的数据采集及处理耗时车 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变化较大点或变形特征点进行实日 监测。

7.1.3参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一2016的规定“在最

100天竖向位移速率小于0.01mm/d~0.04mm/d时,认为该工租 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已趋稳定”,考虑到监测设备的精度、铁路 营设备设施的工后沉降允许值等因素设定本条文,而停测的前提 是数据根据时程曲线判断已经趋于稳定。

安全状态或正常使用状态进行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设

程施工及施工监测等的控制要点。考虑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结 构特点及变形要求,针对轨道、桥梁、路基、隧道等结构确定不同的 监测控制值。由于施工对结构变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 发现监测对象变形量接近监测报警值时再采取控制措施,可能会 很快超过监测控制值,无法起到警报作用,增加了后续施工难度及 铁路运营风险。因此,通过增设监测预警值,有利于分阶段控制监 测对象的变形,保障工程自身和邻近铁路营业线运营安全。对于 规程中未列出的结构形式可以经安全评估论证及专家审查会 确定。 参考高速铁路200km/h~250km/h无轨道线路静态几何 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说明表7.2.1一1。从表中可看出,当高 低、水平为5mm,轨向为4mm时就要保养。一般情况下GBT 19473.3-2020 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清晰无水印).pdf.pdf,运营后 的铁路线路或多或少已有轨道几何尺寸的偏差,而外部作业也多 少会进一步影响轨道的平顺性。因此,能容许外部作业发生的 轨道几何尺寸偏差为表中容许偏差管理值减去已存在的偏差 并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规定高低、水平、轨向变化控制值为 2mm。

说明表7.2.1—12 200km/h~250km/h线路无轨道静态儿何尺寸 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1高低和轨向偏差为10m及以下弦测量的最大失度值。

2扭曲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

本条规定对普速铁路轨道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的要求参考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TG/GW102一2019临时补修值,见说明 表7.2.1一2。根据工程经验,轨道隆起更易造成线路安全事故, 因此对监测控制值作了折减,其隆起值选定为3mm。普速铁路轨 道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控制值适用于正线速度最大值大于 160km/h的普速铁路营业线,对于更低运营速度的普速铁路,设 计及监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放宽。如遇特殊情况邻近道 岔区或曲线段施工,控制值由安全评估确定

说明表7.2.1一2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 管理值(混凝土枕线路,mm)(部分)

普速铁路桥梁桥墩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控制值是充分参 考了160km/h铁路营业线轨道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控制值 而制定的。 在总结上海局、北京局、广州局、济南局等多家铁路运输企业 的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路基段邻近施工经验,结合路基工后沉降 允许控制值,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高速铁路及普 速铁路路基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控制值。 在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路基段变形监测中,本规程对接触网 支柱竖向位移和倾斜的监测预警值、监测报警值和监测控制值进

GB/T 36014.2-2020 工业过程控制装置 辐射温度计 第2部分:辐射温度计技术参数的确定,其竖向位移和差异竖向位移监测控制值的规定主要是参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11中表5.3.4中的规定, 对于框架结构在中、低压缩土的变形允许值为0.0021,对于砌体承 重结构基础在中、低压缩土的局部倾斜变形允许值为0.002,考虑 到站房内存有重要的运输运营设备,本规程对允许值给定了一个 较为严格的范围。对于监测等级为一级的站房受铁路环境、地质 条件、主体结构形式、站内设备等条件的影响需要由鉴定、评估、产 权部门给出建议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