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009.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静压预应力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4、武警营房管桩一览表

1、《杭州市集中关押场所二期项目》施工图纸。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DGTJ 08-109-2017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3、本公司现行的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合一《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4、省、市地方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投标、建筑施工规范、定额、质量、安全等文件。

5、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及操作规程,国家现行技术标准:

5.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10浙G22

5.2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2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按要求做好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2.认真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压桩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做好压桩前的技术及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

3.根据地质资料及设计要求,对建筑物坐标进行坐标放样及定位轴线的施测工作控制在规范之内。 四、施工组织管理质量体系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2台液压桩机进行压桩作业,每台压桩机一天时间可压桩20根左右,在没有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40天左右可以完成本工程预应力管桩的压桩任务。如遇自然灾害或场地出现陷机,工期应顺延。

场地平整→桩位放线→桩机就位→桩机调整(在此之前完成管桩的检验和运输工作)→吊桩定位(桩尖焊接)→垂直检查→试桩→静压桩→接桩→再静压桩→压桩完成

静力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静压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1)场地平整:清除地表杂物(本工程主要为房屋拆迁废墟),并填平场地中的坑洼处,并沿场地四周挖沟排水至集水坑进行集中排水。

2)测量定位:施放轴线和桩位,每个桩点插短钢筋,并做成管桩等径模具,白灰沿模具撒放。并对桩位顺次编号,记录各桩位地面标高,并向施工队交底,桩机就位后再进行复测。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

3)预应力管桩的成品检查:检查预应力管桩出厂合格证和主要质量指标(砼强度),再进行外观检查,同时做好检查记录。经监理验收,并签字认可。对管桩两端应清理干净,施焊面上有油漆杂物污染时,应清刷干净。不合格的桩及时清退出场。

4)设备准备情况的检查:压桩机安装就位,按需要的总重量配置压重,并调平桩机平台。打桩前认真检查打桩机设备及起重工具。

5)探桩:根据测量定位点,利用同直径的钢管用静力压桩机压穿表层土,探明表层土的障碍物。如果场地土层状况良好,为了提高工效,可以不用探桩,直接压桩即可。

桩压入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非常困难,因此就位时应正确安放。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必须保持位置及方向正确。开始要轻压,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拔出重压。桩的垂直度安排专人采用用两台经纬仪进行监控,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且大约互成90°的方向上。

7)压桩:压桩前在每节单桩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对应压力值,并通过实地高程测量,在送桩器上做好最后1m及最终送桩深度标记,通过水准仪配合控制。

在沉桩过程中施工员随时观察桩的进尺变化,如遇地质层有障碍物、桩杆偏移时,应分一二个行程逐渐调直。压桩前最好将地表下的障碍物探明并清除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按设计桩位平面图绘制桩位编号图,自备压桩记录外,交监理一份,以供监理检查。

焊接接桩前,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接桩时,应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焊接的材质(钢板、焊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件应作好防腐处理。

接桩时,一般在距离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失高不得大于1‰桩长。

接桩处进入土前,应冷却10分钟,保障在施压过程中,对造成焊缝质量造成破坏,此外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涂料。

9)送桩:为将管桩压到设计标高,需要采用送桩器,送桩器长度分10m, 15m 两种规格。操作时先吊起送桩器,送桩器的下端面紧挨上管桩上端面,中心线对齐,保证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再加压,直到送桩至设计标高。

10)静压桩机移至下一桩位。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及消除安全隐患,对已施打管桩管口采用编织袋装砂土封堵。

1)若需接桩时,按长桩在下,短桩在上的顺序进行施工。

2)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压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b.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

c.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d.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3)每根桩施工完后马上测量桩顶标高,作好记录。在压桩过程中分两次复测,如发现桩顶上浮,须通知设计人员处理。

4)压桩施工终压控制条件:采用桩长控制。在同一地质类型的地段,若出现静压力显著增加或送桩时静压力显著减小等异常情况,需暂停施工,分析和找出原因后提出处理措施。

5、质量保证措施及检验标准

七、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配电线路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有关规程要求架设整齐,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室内外线路与建筑施工机具、建筑物、车辆、行人等保持不小于最小安全距离,否则应采取安全保护隔离措施。

(3)、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照明、动力分支电源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室内照明线路按规范布线装设灯具,特殊场所应按规范使用安全照明电源。

(4)、使用电动机器时应在空载情况下启动。操作人员应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胶鞋,在金属工作台上作业时,应铺设绝缘垫板。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勤检查勤维修。

合理布置施工走向,使应力得以均匀释放。施工走向布置原则:一般离已建建筑物较近时,应从毗邻建筑物的一侧向另一侧施打;对于密集群桩,应先从较密一侧向另一侧施打;当桩的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应按先大后小、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对于有地下室且桩数量较多的监察留置综合楼先行安排施工,施工走向由西向东,安排两台桩机呈“之”字形沿轴线逐排推进。综合勤务楼的施工走向基本与留置综合楼一致。监区与综合勤务楼同期开始施打,施工走向与之相反,以确保将后续桩施工产生的震动挤土对前期已施打完成桩的影响降至最低。

九、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工程质量工作,努力克服质量通病,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使质量都处于严格质量监控状态中,我们着重要解决防止预应力管桩桩位偏差等关键质量问题,现根据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和具体条件,制订如下措施:

主要原因:桩体弯曲超过规范,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桩入土后遇大块坚硬的障碍物;焊接时两节桩重心不在同一轴线上;桩身砼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

预防及处理措施:施工前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管桩进场时检查桩身弯曲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焊接时保证上下两节桩的重心在同一轴线上;检查进场时的合格证明文件,确保桩身砼强度已达到规范要求。

主要原因: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遇地下障碍物;场地不平整坚固;挤土效应。

预防措施:施压前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检查桩身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小于0.5%L;施工前先清除桩孔位处的地下障碍物;施工前平整场地,使施工区域的场地平整坚硬并满足静压桩机施工地耐力要求;制定合理施工顺序,减少挤土影响。

处理措施:当桩入土较浅时,可停止打桩,拔出桩体并填实桩孔,将桩扶正插直后重新打入。当桩入土较深且扩展斜严重时,应考虑补桩。

主要原因:地下存在空洞、溶洞、夹层等不利地质情况;桩身破碎断裂。

预防及处理措施: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关原始记录,采取超前探等方法,施压前先探明桩位处的地质情况,如遇空洞、溶洞等不利地质条件,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再施工管桩。

8.4管桩焊缝不饱满,接桩处开裂

主要原因: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作业。

预防及处理措施:接桩前先将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的清洁。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两层,焊接时必须将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再焊外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

主要原因:本工程的地质条件特殊,场地分布有厚度较大的3层淤泥(层厚1.80~10.50m,分布深度1.70~13.00m)和5层灰色粘土层(层厚1.40~12.10m,分布深度15.00~28.60m),挤土效应明显。

8.5.1每日复测主控制点及二级控制点。

8.5.2施工桩位随放随施。

8.5.3做适当数量的位移观测点,以观测变形情况。

8.5.4合理布置施工走向,使应力得以均匀释放。施工走向布置原则:一般离已建建筑物较近时,应从毗邻建筑物的一侧向另一侧施打;对于密集群桩,应先从较密一侧向另一侧施打;当桩的规格埋深长度不同时,应按先大后小、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根据以上布置原则,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对于有地下室且桩数量较多的监察留置综合楼先行安排施工,施工走向由西向东,安排两台桩机呈“之”字形沿轴线逐排推进。综合勤务楼的施工走向基本与留置综合楼一致。监区与综合勤务楼同期开始施打,施工走向与之相反,以确保将后续桩施工产生的震动挤土对前期已施打完成桩的影响降至最低。

8.5.7控制沉桩施工速度。由于沉桩时桩周土体受挤压而产生较大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而控制沉桩速度的主要目的是使得每天沉桩所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得到有效消散。沉桩的速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周边建筑物的反应而定。

施工流程:清空—纠偏—钢筋笼灌芯

1、倾斜度及偏位测量:采用吊锤法测试1~2m范围内的管桩偏斜情况,并计算倾斜度,偏位根据全站仪测量桩心坐标计算。

2、在桩身倾斜的反方向用千米机钻孔。

4、混合料填筑:在管桩纠偏过程中,在桩侧的孔穴内,逐步灌入5~25mm碎石和细砂,振捣致密,一直持续到纠偏到位,以此来增加桩侧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强度和变形模量,提高桩侧土的抗偏荷载能力。

十一、预应力管桩的进场检验

规定实行进场检验的十九类建筑材料中,对混凝土预制桩不再列入进场检验的材料范围,其中在使用前,除按规定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材料之外,还必须提供生产企业的资质证书。

1.管桩的外观质量要求:

2.静压管桩允许尺寸偏差:

注:表内尺寸以预应力管桩设计图纸为准。

3.静压管桩桩身抗裂弯矩及极限弯矩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十二、管桩的吊装、运输和堆放

当管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起吊,吊点应系于设计规定之处,达到100%后才能运输和压桩。如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验算合格后方可进行。桩在吊装和搬运时,应把桩扎牢塞紧,防止产生滑动或滚动,必须做到平稳提升,避免撞击和振动。

桩水平运输时,强度应达到100%,桩机和吊机应配合使用,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或载重汽车,装载时应将桩装载稳固,并支撑、绑牢固。垂直运输靠桩机自身作业,配备两台30KW的交流电弧焊机进行接桩处理。

管桩运到现场经检查确无质量问题后,按如下规定堆放: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降;

(2)管桩堆放时,应按规格、桩号分层叠置在平实的地面上;

(3)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4)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

(5)桩的重叠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应超过二层。

十三、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

1.正式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1)压桩前必须处理架空(高压线)和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离压桩机不得小于10米,场地表面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满足压桩所需要的地面承载力。

(2)压桩机运入现场安装就位后,应认真检查压桩设备各部位的质量和性能,施工前机械设备试行运转正常,并定期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3)定桩位,确定压桩顺序。根据现场地质勘察报告,桩基平面尺寸、桩的密集程度及深度,桩机移动方便等决定压桩顺序,对群桩基础先由中间向外方向施工或跳压。

(4)由专职测量人员测量出场地内的压桩的位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另外,在场地醒目位置设置水准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设置标尺,用以观测桩身入土深度,桩机就位对中前用全站仪从新复核校正,确保桩位偏差缩小在施工规范之内,并绘制坐标、轴线、标高图报监理单位审核,并告知建设单位。施工完一条桩后应立即记录该桩的桩顶标高,待所有桩施工完毕后再检查桩顶标高,发现桩有上浮时应予以复压。

(5)记录员要认真观测桩的入土深度及该深度时的压力值,要准确做好记录。

(6)正式压桩前,按有关规定进行试压桩工作。

2.液压式压桩机作业的施工要点

(1)压桩机应按有关规定配足重量,符合最大压桩力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桩机就位后将桩吊放入压机内,启动液压夹头紧桩身对准桩位中心、调直、然后压桩:每位沉桩高度为一个压桩行程,反复往下沉桩,完成一节桩的沉桩过程;然后用焊接接桩,再重复第三节、第三节等的沉桩过程,从而成一根桩的施工过程;

(3)由于本工程送桩后留下的桩孔会影响下一根的施工,施压时桩会向桩孔方向偏移,带有桩尖的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5—1.0m时,应严格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继续下压;

(4)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5)压桩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发现桩身裂缝或掉角,应立即停机,找出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6)每一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中间不得无故停歇,且尽可能避免在桩尖接近设计持力层时进行接桩;

(7)压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压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现场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才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压桩终止前应连续10次满载复压,复压时每次都要注意贯入度,入土桩长小于30米时应满载复压10次以上,大于30米复压10次,总贯入度不得大于25 mm。

本桩基工程接桩方法采用CO2保丝焊。当下节桩压入土层后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须接桩处理时,下节桩必须露出地面100cm以上。接桩时,用铁刷子清理好上下两节桩端头后,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以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焊缝应连续、饱满,且焊好的焊缝应在自然冷却大于1分钟后方可继续施压。为避免应力集中,应避免浇水冷却。接桩时上下段应顺直,桩中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mm。

1.桩帽与桩之间、送桩器和桩之间要有适当弹性衬垫,且桩帽或送桩器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2.桩机在定位后应将桩机垂直度调校在0.5%范围内方可压桩。在压桩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桩位垂直度,若发现偏差过大时应立即停机,调整后再行施压。压桩后桩的垂直度不应大于1%。

3.桩上下节必须接直焊牢,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2mm。就位时下节桩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节接直,如桩节之间间隙较大,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结合面之间间隙不得大于2mm。

4.一根桩原则上应一次性压入,中途不得人为停止压桩。压桩应做到随送随压。

5.测桩应严格按照规范测量,必要时做好加单记录。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压桩作业,并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甲方研究处理

(1)压力表读数骤变或读数与地质报告中的土层性质明显不符;

(2)桩难穿越具有软弱下卧层的硬夹层;

(3)桩入土深度不足6m时,出现桩的倾斜、拆断。

(4)桩顶或桩身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5)土中桩身出现硼裂等异常现象;

(6)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1)桩身平面尺寸不得大于规范允许偏差值。

压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3)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十五、预防断桩一般措施

1、压桩前应对现场的地质情况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事,同时做好设备检查工作,保证使用可靠,以免中途间压断桩。

2、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使桩保持轴心受压,若有偏时,要及时调整,且用线锤90o角方向测量桩身垂直度。

3、接桩时应保证焊缝连续保满,且上、下节桩一致,并尽可能地缩短接桩时间。

4、量测压力等仪表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和定期标定,以减少量测误差。

5、压桩机行使的地基应用足够的承载力,避免场地下陷,泥土挤迫、断桩,必要时需作处理。

十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以消灭重大事故,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按照安全施工标准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各行业及甲方、监理等各部门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进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十不准”规定: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禁止穿拖鞋,赤脚,赤膊上班,各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戴上劳保用品作业,持证上岗。

3.压桩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仔细检查,对有影响的工程,应采取有效的加固防护措施,施工时应加强观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4.桩机移动前指挥人员应检查桩机行走路线,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才能进行移动。如发现有土质松软、地面不平有涵洞时必须作出处理措施,经施工员、安全员检查后方能行机。

5.压桩机应由专人操作,各工种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本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6.桩机在作业时必须有指挥员指挥,重物必须有缆风绳,以防止事故发生。另桩机司机操作时,要精力集中,服从指挥信号,并应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检查处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电源开关必须要专业电工接驳,非专业电工不得私接电源。工地所用电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并且电源必须可靠接地,电工要经常检查电器设备漏电保护开关,电线电缆保证电器设备正常运转。

8.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雷雨天、大风,应停止压桩作业。

十七、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为确保现场施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维护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施工中结合工地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建筑工程文明施工责任制,并切实通过开展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活动,扎扎实实做好工地文明施工工作,提高企业建筑文明施工总体水平 ,具体如下:

1﹑深入施工现场,,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日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负责做好每日安全生产活动记录;

2、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警示工作,并负责安全生产活动资料的管理工作;

3、指导班组搞好班前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督促班组合理使用安全设施及劳动保护用品;

4、按规定参加一切技术安全学习教育活动,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5、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遵守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服从安全人员的指导;

6、维护一切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用具和劳动保护用品,并做到正确使用;

7、对不安全因素有义务提出意见,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8、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对安全文明生产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此外,现场内还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主要有:

1.管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以防桩身出现裂缝或断裂。

2.压桩过程中,管桩的堆放、运输、吊装应符合规定要求,避免在压桩前破坏桩本身的质量。

3.现场内应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标高点与控制桩,不得碰撞和振动,以免引起位移。

4.截桩头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横锤敲打,以免造成断桩和产生横向裂纹;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

由于本工程划分几个组团验收,为了不造成资料混乱,检验批每栋一个检验批验收。

本工程的每栋桩基础在完工以后,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测桩,检测标准按《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执行。

静压桩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整理各项施工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建档。验收资料包括:

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GB/T 51431-2020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清晰正版).pdf,包括实施中的变更文件及资料;

静压管桩出厂合格证及管桩技术性能资料(产品说明书);

压桩施工记录;桩位编号图、Q—L曲线图;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试桩检测报告;

焊件和焊接记录及焊件试验报告。

QX/T 225-2013标准下载表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备注:计划开工日期2019年11月10日。

以确保各单体节点进度要求和项目总进度计划要求为前提,按现场实际施工进度再做调整优化。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