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主柱配筋台阶式刚性基础铁塔施工组织设计.doc

采用主柱配筋台阶式刚性基础铁塔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采用主柱配筋台阶式刚性基础铁塔施工组织设计.doc

9.1.1.1施工图纸的准备与审核:

工程施工前,要对工程图纸进行审核,根据施工图及本施工组织设计等编写本工程的分部工程作业指导书,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施工方法。

9.1.1.2施工材料的编写、审核、出版、发放:

工程施工时提前编制好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方案、现场安全措施,做到编写、审核、出版、发放一条龙。保证发放到有关人员手中并做好发放纪录。

9.1.2.1钢杆、铁塔、地脚螺栓、导地线、钢管杆、绝缘子、金具等材料全部由甲方组织招标提供DL/T 1959-2018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部分消耗性材料由乙方负责自行采购。

9.1.3.1本工程所用材料、金具质量都必须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规程、规范、技术条件中的标准和要求。

9.1.3.2钢材、铁塔、导地线、钢管杆、金具、绝缘子等要按计划采购、供应、运输,并由甲方、乙方和监理部门派专人负责检查质量。

9.1.3.3装置性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化验合格证或材质证明。水泥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的产品,并经施工项目部、甲方和监理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9.1.3.4建立健全的材料检验和领用制度,材料入库前要进行检查,金具等怕潮的材料要按品种、规格整齐存放在库房,存放方法要符合相关要求。

9.1.3.5本线路工程原材料及器材的供应管理,包括采购、运输、半成品加工、管理、质检等应按照··················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相应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分承包评定程序、顾客提供产品控制程序及搬运、贮存、包装、防护控制程序。工程开工前有施工项目部审批后执行。

9.1.4关于原材料的采购:

9.1.4.1执行“分承包评定程序”、“采购控制程序”。

9.1.4.2队与建设单位提供产品管理,要按照“顾客提供的产品控制程序”执行,为确保工程原材料及器材的质量,顾客提供的产品不代表供方的检验。

9.1.5原材料及器材的运输和管理:

9.1.5.1工程原材料及器材的运输及管理,执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控制程序”文件,由施工项目部、材料组合运输组负责现场的原材料的运输和管理,保证其在各个环节中不发生质量问题并符合规定要求。

9.1.5.2对工程原材料及器材质量的检查,按“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文件,执行由施工项目部、材料组、技术质量组负责原材料及器材的检验;对委托集资加工的项目,由施工项目部、技术质量组对质量进行把关控制,发现不合格时执行“不合格平控制程序”,以确保半成品的加工质量,防止未经检验的不合格品投入使用,加工完毕后由供应部门负责验收入库。

9.1.5.3材料的供应

1材料资源计划:材料供应方在各道工序施工前应将材料提前供应到位。

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主要材料供应按照工期安排,提前供应到位。

3各道工序的试验报告应提前完成,试验报告未下发之前不得进行工程施工。

4 后附材料、消耗材料需求计划表

9.1.6通讯设备准备

9.1.7施工场地准备

9.1.7.1主干急运输道路条件较好,雨季、农田灌溉季节,进桩号及行车困难,车辆无法顺利到达桩号,为了防止因为运输道路而影响施工进度,在施工前应有专人选定离桩位较近、运输条件良好的道路,同时提前进行修桥补路,以确保运输畅通。

9.1.8生活设施准备:

9.1.8.1为了施工任务的顺利地进行,对现场职工生活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要关心职工生活,关心职工业余活动,关心职工政治思想。

9.1.8.2职工住房门窗要齐全,清洁卫生,安全可靠,不要乱接电源,做到安全用电。

9.1.8.3职工食堂要配备电冰箱,生熟食品要分置,食品花样多,价格合理,严禁供应发霉、腐烂的食品。

9.1.8.4按时发放防寒用品,做好职工防寒工作。

9.2劳动力及施工力量配置

9.2.1. 根据本工程项目法人对承包的工期要求,我公司将全力以赴,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线路的建设之中,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基本工程量和公司多年总结的综合平均定额(劳动组织),计划列入各职能组,2个施工队,职工有三部分人员组成,即施工经验丰富的公司职工和长期使用于培养的力工为主,有施工资质经验丰富的成建制施工队;另投入一个运输组,负责现场的交通和运输,确保工程按期竣工。

9.2.2施工力量分布框图

9.2.3施工技术力量配置

9.2.4 各道工序人员分布配置

9.3施工机械、工器具配置:

9.3.1主要及施工机具安排计划

9.4.1.1土石方工程:采用人工和机械开挖的施工方式。

9.4.1.2基础工程:采取人工稳固基础螺栓、商混加机械振捣适时拆模回填养护的施工方法。

9.4.1.3杆塔工程:以分解组立方式作业为主。

9.4.1.4架线工程:架线施工采取一般放线分段紧线的作业方式进行。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及现有机械设备使用情况,各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如下。

9.4.2.1基础施工流程

线路复测及分坑→基础材料运输→基面清理→基坑开挖→模板支立(安装基础钢材)→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回填土。

9.4.2.2线路复测及分坑

线路复测中采用经纬仪进行线路复测,如复测时杆塔中心桩横线路偏差超标,档距、转角度数和被跨越物标高与设计不符时,应通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如发现设计图纸中没有的交叉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基础分坑正方形铁塔基础分坑:以(整基)基础对角线进行分坑,有预留高的基础以各腿偏移桩及对角线进行分坑。矩形铁塔基础分坑:以各腿底盘45°分角线进行分坑,亦可采用转化后正方形分坑法。

9.4.2.3基础材料运输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基础材料的购置和运输,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合理安排材料入场进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⑴大运方式:汽车运输,车辆全部能到达的塔位。

⑵小运方式:车辆可直接到达的塔位,依据道路情况分别采取汽车运输;对车辆不易到达的塔位,提前进行修桥补路及道路拓宽,以确保小型车辆运输畅通。

9.4.2.4基坑开挖

(1)对于能利用机械开挖的塔位,则利用机械开挖基坑。无法实现机械开挖的主要采用人工开挖,因地质条件基坑地下水位比较浅,开挖过程中采取相应防坍塌措施。对于干沙坑,采取必要的护壁措施,人工开挖。

(2)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根据地下水水位及水量情况分别采取集水井排水和水泵明排水方法进行排水,确保基坑开挖顺利进行。

9.4.2.5模板支立(安装基础钢材)

⑴基础钢筋在施工队驻地进行加工,运抵工地安装,基础地脚螺栓采用方木及样板固定在支立完毕的模板上,

⑵大开挖基础主要采用组合标准钢模板。模板固定牢靠,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9.4.2.6基础浇筑

(1)浇筑前全面检查基础各部尺寸,并检查地脚固定木板支撑是否可靠。

(2)浇筑高度超过3M应采用吊筒,溜管下落,防止砼离析现象。

(3)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砼浇筑层厚度为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人工捣固为250mm,无论采用何种捣固应保持砼均匀密实,机械振捣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石子下沉。

(4)在浇筑捣固过程中,不宜集中一处投料,防止受力不均模板变形地脚移动。

(5)每个基础应采取连续浇筑,中间间隔时间超过两小时按二次浇筑处理,二次浇筑时砼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2MPa(一般为浇后48小时),须将结合面打毛,用水清洗,浇一层砂浆,再继续浇筑。

(6)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7)完毕后,标高一次成型,有预留高的地脚螺栓式基础按倾斜方向抹成斜面。

9.4.2.7基础养护、拆模

(1)浇水养护日期,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少于3昼夜,掺和缓凝外加剂或有抗掺和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昼夜。

(2)基础拆模后,应保证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且强度不应低于2.5MPa。

(3)拆膜后必须经现场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

9.4.2.8基础回填

(1)回填土由基础四周均匀回填,每300mm夯实一次,回填土应高出地面300mm,对于不易夯实的土质,高出地面500mm,且表面平整,见棱见角。

(2)回填土时应清除坑内杂物,排除坑内积水

(3)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9.4.2.9灌注桩基础

施工顺序护筒埋设—钻机就位—泥浆池制作及处理—钻孔和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吊装—导管安装—混凝土灌注。

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复测放样:项目部在线路复测无误后,向灌注桩施工单位交桩,并做好交桩记录。灌注桩施工单位接桩后进行孔位的测定,由项目部进行验线。现场必须有灌注桩的中心桩、基础的中心桩、高程控制桩以及作为施工、质检、验收等必要的辅桩。桩基轴线的控制点和高程控制桩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管,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2、施工现场应配备与钻机、泵、搅拌机、电焊机等功率相匹配的发电机。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机械不得使用。

3、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污、临时建筑等,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应进行场地平整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施工现场供电必须安全可靠。泥浆必须排放在经与当地协商好的指定的地方,不应污染周围环境。

4、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6、钻头直径须与桩径相匹配,钻杆须正直。

7、灌注用的漏斗必须满足首斗压浆的要求。

2、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砂土不宜小于1.5m,高出地面50c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分层夯实,确保护筒垂直、稳固,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漏浆、下沉。

1、就位后的钻机要稳定,底座应操平,钻杆须垂直,钻头中心对准桩中心,钻机底座四周应有固定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钻机扭转、下沉、位移。

2、为准确控制成孔深度,在桩架或桩管上应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察记录。

(5)泥浆池制作及泥浆处理

1、泥浆循环系统:根据现场布置设立造浆池及泥浆沉淀池。

2、废弃的泥浆、碴应按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排放到指定的地方,不得随意排放。

1、根据钻机功率的大小、土层的类别、孔径的大小、钻孔的深度、供浆量确定钻进的速度。施工期间护筒中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米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米以上,且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

2、为了保证钻孔的垂直度,钻机设置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潜水钻的钻头上应有不小于3倍直径长度的导向装置;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上加设扶正器。

3、钻杆的垂直度可用仪器予以测量,其偏差≤1%。若发生钻孔偏斜,应减慢钻速并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纠正,如纠正无效,应在孔中回填粘土至偏孔处0.5米以上,重新钻进。

4、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现在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冒气泡,出渣量显著增加,有时护筒内的水位突然下降,这都是塌孔的迹象。此时应判明塌孔位置,在塌孔段投入粘土,钻头空转不进尺,加大泥浆比重以稳定孔壁。若塌孔严重时,应立即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也可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采取其它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直至符合施工图及规范的要求。

5、成孔的控制深度以设计的桩长和地面的标高来控制。

6、当钻孔到达深度后,应认真测量孔深、孔径、垂直度,其允许偏差为见下表:

符合要求后,及时清孔。对注入制备泥浆的钻孔,可用换浆法清孔;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并始终保持护筒内浆面稳定,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清孔的方法宜采用反循环法。灌注砼前,孔底沉渣厚度15cm,达不到要求者,进行二次清孔,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7)成孔施工注意事项

1、埋设护筒: 护筒埋深根据土质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1.0m,护筒上口高出地面100—200mm。护筒直径一般比桩孔直径大200—300m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对护筒的规定如下:

4、 对于直径大于1米的护筒如刚度不够时,可在顶端焊加强圆环,在筒身外壁焊竖向加强筋,埋设可用加压、振动、锤击等方法。

5、 地下水位较高,孔口土质较差者,护筒刃脚应切入地下水位以下,或适当增加埋设深度。

6、地下水位较高时,将桩机支好后,用锥头吊定出准确的位置。

7、钻机成孔使高比重高粘度泥浆护壁,也可直接向孔内投入粘土或泥球护壁,粘土的塑性指数IP大于17。

8、在砂土或较厚的夹层成孔时,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2—1.3,穿过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成孔时,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2—1.5。

1、埋设护筒时,如护筒底土层不是粘土,底口处易渗漏,应挖深换土,在筒底回填整实300—500mm左右厚度的粘土后,再安放护筒,如地表即是砂土层,应加深护筒埋设深度。

2、在易坍塌的地层中施工时,用提高水位等措施尚无法稳定孔壁或孔壁过大时,

应用泥浆及时护壁,成孔前需准备大于钻孔容量1.2—1.4倍的泥浆,采用压差法,桩孔中的泥浆桩的压力大于砂层中水的压力,可以使桩孔孔壁不致坍塌。

3、在桩孔遇到、卵石层较厚、块度较大时,为稳定孔壁,在泥浆中加入部分水泥,制成冻浆胶泥浆,实行护壁。

(9) 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钢筋笼在地面制作成型,采用内圆环成形法(或分两段)制作,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设计尺寸,桩长大于10米时,钢筋笼应分段制作,分段长度以5—8米为宜,主筋与箍筋用电弧点焊。

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焊接工作。合格证应注明施焊条件、有效期限。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个月,应重新考核。正式施焊前,应进行焊接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钢筋焊接:Q235钢焊条使用E43××系列,直流焊机;骨架孔口焊接采用双帮条单面焊接或搭接焊,焊接长度、焊缝宽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制作钢筋笼所使用的钢材型号及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

钢筋接头的规定: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按施工图要求互相错开。

制作钢筋笼时,预制垫块均匀的(不少于四处)布置在钢筋笼四周。

钢筋制作允许偏差: 单位:mm

当钻孔、一次清孔合格后,将(分段的)钢筋笼吊放入孔,吊点设在笼的最上一层钢箍下方对称两点布置,在吊装过程中不得变形,使笼垂直对准孔位,扶正缓慢吊入孔中,避免碰撞孔壁。(当前一段吊入孔内后,用钢管临时搁置在护筒口上,再依次吊起后一段对正位置分层进行焊接。)最后采用杠棒、钢丝绳等牢靠固定在坑口,以防灌注混凝土和拔导管时钢筋笼上浮。

(10)导管安装及灌注

1、钢筋笼安放完毕后,即可进行导管安装。下导管时要检查管接头“O”型密封圈,发现损坏及时更换,要保证密封性能良好,防止后续灌注过程中泥浆渗入导管。

3、下入导管后应测量孔底沉渣,当沉渣大于30mm时,必须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时使导管距孔底0.2m左右,清孔过程中用测绳测量沉渣,直至沉渣厚度小于30mm为止。

4、灌注首斗混凝土要一次灌入,使导管底端一次埋入混凝土内为0.8米以上,导管内无泥浆水,然后连续灌注。

5、灌注过程中,随着导管内混凝土高度的不断增加,管内外混凝土的压力差相对减少,此时提升导管,在导管上部漏斗处拆卸一节导管,导管底埋入混凝土面以下应保持 2~6米,并不得小于1米,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6、灌注桩的充盈系数(实际灌注混凝土的体积与按设计桩径计算的体积之比)必须大于1。

7、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发生堵管、导管进水等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8、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记录。

9、应注意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应保证设计桩顶标高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1、灌注完毕后,拔出护桶,用钢筋网片将孔口盖住。混凝土初凝后回填残余土。

(1)杆塔组立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塔材、组装用螺栓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产品。

(2)组装前应对塔基进行检验,对不满足预偏要求的基础,应采取适当措施后方可组装。

(3)分解组立铁塔,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0%;整体组立铁塔,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

(4)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交底教育,学习和掌握施工图纸、及有关《工艺》、《规程》、《规定》。

(5)杆塔组立施工完毕,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及整修。

①检查杆塔是否缺材,如果缺材必须在放线前补齐。

②对弯曲超标的塔材应按规定进行修整。

③检查螺栓紧固率,调换不合适螺栓,检查地面以上10m范围内,防盗措施情况,更换和处理不符合规定的金具,使其满足要求。

④用经纬仪测量杆塔垂直度,杆塔倾斜值超过规定时,应分析原因,进行适当处理。

⑤检查地脚螺栓的螺母、垫块安装数量和紧固情况。螺母和垫块不得缺少。

⑥杆塔组立完成后,预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9.4.4.1接地埋深的符合设计要求。

9.4.4.2接地体回填应清除杂草、浮石,接地体展放平整,避免出现死弯。

9.4.4.3为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两接地体的平行距离不小于5m。

9.4.4.4接地体制弯采用专用工具,接地引下线的安装工艺美观,与塔材结合紧密。

9.4.5.1导地线展放

2、越线架搭设依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越线架搭设有关规定执行;

3、越线架与公路、通讯线及低压配电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4、一般放线越线架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1沿线调查,确定紧线方向。放线方向,及越线架搭设形式。

2调查导地线到货情况,记录每轴导地线长度重量,并重新编号为线轴布置,提供材料。

3导地线线轴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3.1导地线接头位置避开不允许接头档。

3.2展放方向与紧线方向一致,紧出余线连续使用。

3.3线轴距展放方向跨越架不宜过近,或在越线架之前。

3.4运输能到达的地点。

3.5线轴在顺线路方向支设,导线线轴保证顺线路方向及横线路方向稳定,地线放线车应平稳安置,刹车灵活可靠。

9.4.5.2导地线紧线

1、压接后的余线或由线轴倒出的余线应往返排列,抽余线时需设专人看护,并配备通讯,严防发生金钩,由耐张杆塔抽出的余线连续展放时应往返排列,暂时不用时应盘成盘,其直径应大于1.2m,并妥善捆绑。

2、顺紧线方向打临时拉线进行铁塔补强,(临时拉线如需直接与塔材套挂时,连接处应绑扎适当尺寸的圆木以防损坏连接处塔材.)拉线需平衡50%的挂线张力,拉线与地面夹角不大于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45°,超过设计规定时应对横担进行强度验算,不足时应进行补强,采用平衡挂线可不打拉线。

3、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3.1.紧线段在5档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3.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3.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选择3~4档;

3.4.弧垂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4、高空画印时杆塔侧面不得倾向,滑车应尽量靠近挂线点。

5、安装线夹或进行线夹压接时须量绝缘子长度,消除绝缘子长度误差。

6、悬挂后在回松之前应紧好反面拉线(打反向拉线时应采取绑扎圆木的措施,防止损坏杆塔横担),以防向挂线侧倾斜,孤立档挂线为防止过牵引增加,挂线前可向挂线侧倾斜,挂线后回松向反方向倾斜,以避免向挂线方向倾斜。

7、紧线时导地线串联滑车(非转向滑车)牵引,保持看弛度时导地线稳定及挂线时便于牵引力调整。

8、耐张塔导线挂线时过牵引量不得超过0.2米,挂避雷线时过牵引量不得超过0.15米。

10. 施工管理与协调

10.1.1技术管理及技术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GB/T19002idtISO9002系列标准,严格执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贯彻执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法人所要求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2)按照合同文件、国家规程,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的方法,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大力弘扬“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向技术要效益,要质量,要安全,要进度。

(3)施工中的一般方案由施工队确定,特殊跨越项目由施工项目部制定执行,重大施工方案经公司有关部门审核后实施。

10.1.2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10.1.3.施工技术依据

1、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及设计变更;

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13、项目法人及上级对工程所发的技术要求文件;

14、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15、其它··················编写的工程技术资料。

10.1.4.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公司《施工生产技术保证管理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施工技术负责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技术检验制度、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编审制度、技术培训制度、中等交叉跨越审核制度在工程中的实施。

10.1.5技术管理保障措施

1、按照国家的有关技术文件方针、政策和国家与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项目法人合同文件,在施工过程中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施工方法。

2、编制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在各施工工序开工前报工程部。

3、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填写施工记录,工程竣工后由施工项目部进行技术总结,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整理好工程竣工资料。

10.2参建方及外部协调

1、详实准确的进行线路调查,内容包括施工桩号、走廊所属行政区;主要跨越物、拆迁和树木砍伐等项目,调查完毕后统计列表。

2、做好塔基占地(永久占地)、青苗赔偿、临时占地、树木砍伐、房屋拆迁、牵张场地、线路通道等补偿费用的预测评估。

3、发现与设计文件不符的房屋拆迁、厂矿、水井、管线、树木等地上物,及时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系,请监理报业主确认签字后解决、处理(保存报告、批复、照片等第一手资料)。

4、收集、汇总线路综合情况,作为外协工作的依据。

5、 汇总完毕后报有关部门进行下一步的通道协调工作。

在工程施工中,要正确处理与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地方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关系,尊重其合理的施工建议,为工程顺利完成创造条件。

10.3.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各种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做到只要工程一竣工,工程资料就能按要求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10.3.3本工程资料管理要做到:竣工图真实、准确,与设计变更一致;施工记录必须按原是记录填写,数据准确,并经监理人员检查合格签署意见;各项文件必须原件归档,复印件、复写件不能归档;各种记录和文件签字、盖章完备,监理意见、质检报告签发一律手签。案卷提名准确、规范;组卷系统规范;装订整齐。

10.4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10.4.1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

1、本工程由技术质量组及材料后勤组负责报送的各种报表。

DB29-213-201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技术规程.pdf2、由技术质量组负责向项目法人和工程部、质安部报送的各类报表。

10.4.2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措施

1、施工项目部编制工程总体规划以确保公司下达的年度形象进度计划的完成。

2、施工项目部在开工前作出目标成本,对各项费用进行分解,制定可行措施,要严格控制各项费用。

3、施工项目部根据合同总价,编制施工预算及施工任务单,按分部工程下达给施工队承包,明确直接费用中的控制指标,各施工队按施工任务单,认真组织好施工。

4、各施工队建立临时使用台帐,材料领取台帐,以此为依据进行考核。

5、施工项目部实行月度计划,施工队实行旬度作业计划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工程进度采取每日通讯汇报,每旬书面汇报,以使施工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度进行工程调整。

6、设专人积极配合甲方,按要求向其提交各类计划统计表,每季度向甲方提交下一季度的形象进度计划和资金需求计划。

11.2工程成本控制措施:采取工程承包制度,实行目标管理,降低工程中不必要的支出,对人工、材料、机械实行定额管理,严格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管理费。开展质量竞赛活动,杜绝返工,减少修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