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建筑空调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高层建筑空调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高层建筑空调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

一 保证项目:

风机盘管、诱导器安装必须平稳、牢固。

检验方法:用水平尺和线坠测量。

风机盘管、诱导器与进出水管的连接严禁渗漏津08MS-S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给水排水篇.pdf,凝结水管的坡度必须符合排水要求,与风口及回风室的连接必须严密。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二 基本项目:

风机盘管、诱导器风口连接严密不得漏风。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风机盘管和诱导器运至现场后要采取措施,妥善保管,码放整齐。应有防雨、防雪措施。

冬期施工时,风机盘管水压试验后必须随即将水排放干净,以防冻坏设备。

风机盘管诱导器安装施工要随运随装,与其它工种交叉作业时要注意成品保护,防止碰坏。

立式暗装风机盘管,安装完后要配合好土建安装保护罩。屋面喷浆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已安装好的设备,保证清洁。

4.5.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 空气处理室制作与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 自检、互检记录。

3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单。

4 进场设备检验记录表。

通风、空调的风机安装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或半成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鉴定文件。

风机开箱检查,皮带轮,皮带,电机滑轨及地脚螺栓是否齐备,符合设计要求。有无缺损等情况。

风机轴承清洗,充填润滑剂其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使用变质或含有杂物的润滑剂。

地脚螺栓灌注时,应使用与混凝土基础同等级混凝土,决不能使用失效水泥灌注。

2 主要机具倒链、滑轮、绳索、撬棍、活动扳手,铁锤、钢丝钳、螺丝刀、水平尺、钢板尺、钢卷尺、线坠、平板车、高凳、电锤、油桶、刷子、棉布、棉丝等。

4.6.2作业条件:

施工现场环境,除机房内的装修和地面未完外,基本具备安装条件。

风机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有施工员书面的质量、技术和安全交底。

3.1 工艺流程:

基础验收 → 开箱检查 → 搬运 → 清洗 → 安装、找平、找正 → 试运转、检查验收

风机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对设备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是否符合尺寸要求。

风机安装前、应在基础表面铲出麻面,以使二次浇灌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能与基础紧密结合。

3.3通风机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按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尺寸,进、出风口的位置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做好检查记录。

叶轮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进、出风口应有盖板严密遮盖。检查各切削加工面,机壳的防锈情况和转子是否发生变形或锈蚀、碰损等。

3.4 风机设备搬运应配合起重工专人指挥使用的工具及绳索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3.5 设备清洗:

风机设备安装前,应将轴承、传动部位及调节机构进行拆卸、清洗,装配后使其转动,调节灵活。

用煤油或汽油清洗轴承时严禁吸烟或用火,以防发生火灾。

3.6 风机安装:

风机设备安装就位前,按设计图纸并依据建筑物的轴线、边线线及标高线放出安装基准线。将设备基础表面的油污、泥土杂物清除和地脚螺栓预留孔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

整体安装风机吊装时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垫铁找平找正,垫铁一般应放在地脚螺栓两侧,斜垫铁必须成对使用。设备安装好后同一组垫铁应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风机安装在无减震器支架上,应垫上4~5mm厚的橡胶板,找平找正后固定牢。

风机安装在有减震器的机座上时,地面要平整,各组减震器承受的荷载压缩量应均匀,不偏心,安装后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通风机的机轴必须保持水平度,风机与电动机用联轴节连接时,两轴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

通风机与电动机用三角皮带传动时进行找正,以保证电动机与通风机的轴线互相平行,并使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线相重合。三角皮带拉紧程度一般可用手敲打已装好的皮带中间,以稍有弹跳为准。

通风机与电动机安装皮带轮时,操作者应紧密配合,防止将手碰伤。挂皮带时不要把手指入皮带轮内,防止发生事故。

风机与电动机的传动装置外露部分应安装防护罩,风机的吸入口或吸入管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其它安全装置。

通风机出口的接出风管应顺叶轮旋转方向接出弯管。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保证出口至弯管的距离A大于或等于风口出口长边尺寸l.5~2.5倍。如现场条件限制达不到要求,应在弯管内设导流叶片弥补。

大型轴流风机组装,叶轮与机壳的间隙应均匀分布,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通风机附属的自控设备和观测仪器。仪表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3.7 风机试运转;经过全面检查手动盘车,供应电源相序正确后方可送电试运转,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h。运转后,再检查风机减震基础有无移位和损坏现象,做好记录。

4.6.5质量标准

风机叶轮严禁与壳体碰擦。

检验方法:盘动叶轮检查。

散装风机进风斗与叶轮的间隙必须均匀并符合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检查。

地脚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装置;垫铁放置位置必须正确,接触紧密,每组不超过三块。

检验方法:小锤轻击,扳手拧拭和观察检查。

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经不少于2h的运转后,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40℃,最高温度不超过80℃。

检验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三 允许偏差项目:

通风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整体安装的通风机、搬运和吊装时。与机壳边接触的绳索,在棱角处应垫好柔软的材料,防止磨损机壳及绳索被切断。

解体安装的通风机,绳索捆绑不能损坏主轴。轴衬的表面和机壳、叶轮等部件。

风机搬动时,不应将叶轮和齿轮轴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通风机的进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应设有单独的支撑;各种管路与通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使设备受力。风机安装后,不应承受其它机件的重量。

4.6.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风机运转中皮带滑下或产生跳动。应检查两皮带轮是否找正,并在一条中线上,或调整两皮带轮的距离;如皮带过长应更换。

风机产生与转速相符的振动。应检查叶轮重量是否对称,或叶片上是否有附着物;双进通风机应检查两侧过气量是否相等。如不等,可调节挡板,使两侧进气口负压相等。

通风机和电动机整体振动。应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机座是否紧固;与通风机相连的风管是否加支撑固定;柔性短管是否过紧。

用型钢制作的风机支座,焊接后应保证支座的平整,若有扭曲,校正好后方能安装。

风机减震器所承受压力不均。应适当调整减震器的位置,或检查减震器的底板是否同基础固定。

1 通风机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表。

2 进场设备检验记录表。

3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单。

4 设备基础工程验收记录。

5 一般通风系统试运行记录。

6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7 中间验收记录。

8 自检互检记录。

4.7 通风与空凋系统调试及运行

1 仪器仪表要求: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

严格执行计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

必须了解各种常用测试仪表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严格掌握它们的使用和校验方法,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综合效果测定时,所使用的仪表精度级别应高于被测对象的级别。

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仪表时应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防污秽等。

2 主要仪表工具;测量温度的仪表;测量湿度的仪表;测量风速的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其它常用的电工仪表、转数表、粒子计数器、声级仪、钢卷尺、手电钻、活扳子、改锥、克丝钳子、铁锤、高凳、手电筒、对讲机、计算器、测杆等。

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

运转调试之前做好下列工作准备:

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

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冷源和热源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造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备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

调试工艺程序如下:

准备工作

通风空调系统运 空调自动调节系统

转调试前的检查 控制线路的检查

通风空调系统的 调节器及检测仪

风量测试与调整 表单体性能校验

空调器设备性 自动调节系统及检

能测定与调整 测仪表联动校验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

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熟悉空调系统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恒温精度要求等,弄清送(回)风系统、供冷和供热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绘制通风空调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调试人员会同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深入现场,查清空调系统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查清施工与设计不符的地方,记录在缺陷明细表中,限期修改完。

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电源、水源、冷、热源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进行运转和调试。

2 通风空调系统运转前的检查;

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振台座是否平,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找正。

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检查电机及有接地要求的风机、风管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

检查风机调节阀门,开后应灵活、定位装置可靠。

风机启动可连续运转,运转应不少于两个小时。

通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和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系统联动试运转,并不少于8h时。

3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按工程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

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皮托管、微压计仪

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调整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调整法”等,从系统的最远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风口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叶轮风速仪或转杯风速仪,用定点法或匀速移动法测出平均风速,计算出风量。测试次数不少于3~5次。

系统风量调整平衡后,应达到:

a 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不大于10%。

b 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的送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

c 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

d 系统风量测定包括风量及风压测定,系统总风压以测量风机前后的全压差为准;系统总风量以风机的总风量或总风管的风量为准。

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

测定点截面位置选择应在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地方,一般选在产生局部阻力之后4~5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以及局部阻力之前约1.5~2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的直风管段上。

在矩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将风管测定截面划分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使其尽可能接近于正方形;在圆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应测量四个点。

没有调节阀的风道,如果要调节风量,可在风道法兰处临时加插板进行调节,风量调好后,插板留在其中并密封不漏。

4 空调器设备性能测定与调整

喷水量的测定和喷水室热工特性的测定应在夏季或接近夏季室外计算参数条件下进行,它的冷却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过滤器阻力的测定、表冷器阻力的测定、冷却能力和加热能力的测定等应计算出阻力值及空气失去的热量值和吸收的热量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测定过程中,保证供水、供冷、供热源,作好详细记录,与设计数据进行核对是否有出入,如有出入时应进行调整。

5 空调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线路检查:

核实敏感元件、调节仪表或检测仪表和调节执行机构的型号、规格和安装的部位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

根据接线图纸,对控制盘下端子的接线(或接管)进行核对。

根据控制原理图和盘内接线图,对上端子的盘内接线进行核对。

对自动调节系统的联锁,信号,远距离检测和控制等装置及调节环节核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敏感元件和测量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要求全室性控制时,应放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区域内;局部区域要求严格时,应放在要求严格的地点;室温元件应放在空气流通的地点。

在风管内,宜放在气流稳定的管段中心。

“露点”温度的敏感元件和测量元件宜放在挡水板后有代表性的位置,并应尽量避免二次回风的影响。不应受辐射热、振动或水滴的直接影响。

6 调节器及检测仪表单体性能校验:

敏感元件的性能试验,根据控制系统所选用的调节器或检测仪表所要求的分度号必须配套,应进行刻度误差校验和动特性校验,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调节仪表和检测仪表,应作刻度特性校验,调节特性的校验及动作试验与调整,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调节阀和其他执行机构的调节性能,全行程距离,全行程时间的测定,限位开关位置的调整,标出满行程的分度值等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7 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

自动调节系统在未正式投入联动之前,应进行模拟试验,以校验系统的动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无误时,可投入自动调节运行。

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查明影响系统调节品质的因素,进行系统正常运行效果的分析,并判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自动调节系统各环节的运行调整,应使空调系统的“露点”、二次加热器和室温的各控制点经常保持所规定的空气参数,符合设计精度要求。

8 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是在各分项调试完成后,测定系统联动运行的综合指标是否满足设计与生产工艺要求,如果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在测定中作进一步调整。

确定经过空调器处理后的空气参数和空调房间工作区的空气参数。

检验自动调节系统的效果,各调节元件设备经长时间的考核,应达到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运行条件下,确定空调房间工作区内可能维持的给定空气参数的允许波动范围和稳定性。

空调系统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和设计单位配合进行。

9 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将测定和调整后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通风或空调工程概况。

电气设备及自动调节系统设备的单体试验及检测、信号,联锁保护装置的试验和调整数据。

空调处理性能测定结果。

系统风量调整结果。

房间气流组织调试结果。

自动调节系统的整定参数。

综合效果测定结果。

对空调系统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和分析。

测定系统总风量、风压及风机转数,将实测总风量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偏差值不应大于10%。

风管系统的漏风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不应大于10%。

系统与风口的风量必须经过调整达到平衡,各风口风量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不应大于15%。

无负荷联合运转试验调整后,应使空气的各项参数维持在设计给定的范围内。

风机风量为吸入端风量和压出端风量的平均值,且风机前后的风量之差不应大于5%。

通风空调机房的门、窗必须严密,应设专人值班,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工作需要进入时,应由保卫部门发放通行工作证方可进入。

风机、空调设备动力的开动、关闭,应配合电工操作,坚守工作岗位。

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不应损坏风管保温层。调试完成后,应将测点截面处的保温层修复好,测孔应堵好,调节阀门固定好,划好标记以防变动。

自动调节系统的自控仪表元件,控制盘箱等应作特殊保护措施,以防电气自控元件丢失及损坏。

空调系统全部测定调整完毕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由使用单位运行启用,负责空调系统的成品保护。

4.7.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系统调试后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预检记录。

2 烟(风)道检查记录。

3 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

4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5 各房间室内风量测量数据表。

6 管网风量平衡记录表。

7 空调系统试验调整报告。

8 一般通风系统试运行记录。

9 冷冻机组试车记录。

10 设备安装工程单机试运转记录。

11 暖卫通风空调工程设备系统运转试验记录表。

五..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安装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特设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如图所示。

  在安装进行中的各工序交接时,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并由监理部门验收通过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其质量监督程序如图:

4.2质量保证措施:

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层层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目标责任制”。

2. 在施工人员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育,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QC小组,实行目标管理,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创优质工程。

3. 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搞好图纸会审,优化施工方案。

4. 认真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严格按照设计图和规范要求施工。每道工序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并有书面签字资料。

5. 施工中严格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专检制度,每道工序必须在施工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才能通知项目部质检员核验和监理部门的验收,待核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6. 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办理各种验收签字手续,保证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与工程同步。

7.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材料进场必须有质保证明或复验报告,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无证材料一律不准进场,不合格材料不准用在工程上,对异议的材料必须进行复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8. 加强质量检查,进行质量监督,召开质量例会,执行质量奖罚。

9.严格认真地作好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岗位职责明确,质量保证措施得力,具体工作落实到位。

(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a. 认真阅读施工图、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熟悉系统工艺流程、了解土建结构情况,施工时与土建密切配合和协调, 对管线的交叉跨越、平立面布置、相对位置和间距等均应综合协调,做到事先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b. 认真作好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施工图中存在有违反规范或设计考虑不周有欠缺的问题,以及依据施工图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作好书面记录,以便在图纸会审时提出,保证图纸会审质量。参加人员应全面细致地将会审内容记录在案,传达贯彻到施工班组。对于图纸会审中不能决定的问题,应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尽快商量落实解决,以不影响材料进场、施工为原则。

c. 认真阅读和理解经批准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 施工技术人员应以此为准则, 正确合理地指导施工。熟悉工程合同条款,认真履约、信守合同。

d. 对参加施工的技术工人, 尤其是对新工人进行职业道德、技术、质量和安全等一系列再培训,提高素质,树立个人和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保质、保量、保工期奠定坚实的基础。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施工措施和施工规范、标准的学习培训。进行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e. 作好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技术标准”、 “规范”、“规程”及施工资料的收集。

f. 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具设备, 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g. 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提出正确的施工材料、设备计划;材料部门采购、订货前,应对供货商的信誉和产品质量进行考察和评审,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严禁盲目采购;原材料、设备进场必须有材质证明或检验报告;各种器材成品进场必须持有产品合格证书,无证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对异议的材料必须进行复验,建立材料设备的采购运输验收及保管制度,把住责任和质量关。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a. 严格按施工程序、规范要求及施工图要求进行施工, 未经业主、监理、设计人员同意DB2301/T 70-2020 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及服务规范.pdf,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

b. 设计变更、施工图外应要求增加内容均应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和变更签证。

c. 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专职质量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主要成员,负责收集、整理和传递质量信息给项目经理部,经理部迅速作出反应,调整施工部署,及时纠正错误,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信息网。

d. 在施工过程中作好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督, 坚持上道工序未完或达不到要求的,不转入下道工序,每道工序必须得到确认保证优质。

e. 认真作好隐蔽工程记录及各道工序记录表格的填写DBJ51/T 099-2018 悬挂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及时办理各种验收签证手续。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与工程同步进行,并作好资料归档工作。

f. 对各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检制”, 做好质量等级的评比、质量竞赛和质量月活动工作。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定期检查。

g.各施工班组都应加强成品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控制成品的损坏;土建、安装交叉作业期内,应做好成品的交接验收手续,实行谁损坏谁负责的原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