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doc

第十一章 主要施工用设备及仪器表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安排及施工方法和程序说明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

DBCJ 005-2017标准下载1)管道安装:空调用水管采用衬塑钢管沟槽加卡箍方式连接。

2)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阀门应从每批中抽取10%,且不少于1个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当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时,该批阀门不得使用,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不得小于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得少于5min,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宜以公称压力进行,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

4)DN70(含)以下的管道用砂轮锯切割,DN70以上的管道用等离子切割机切割,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等;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5)穿墙及过楼板的管道,应加套管,套管的尺寸应保证管道的保温层能够穿过套管,管道焊缝不宜置于套管内,穿墙套管的长度不得小于墙厚。穿楼板套管应高出楼面20mm,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肩和防雨帽,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

6)支吊架的焊接应由合格焊工施焊,并不得有漏焊、欠焊或焊接裂纹等缺陷,管道与支架焊接时,管子不得有咬边、烧穿等现象。

7)管架紧固在槽钢或工字钢翼板斜面上时,其螺栓应有相应的斜垫片。

8)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2mm。但全长允许偏差为10mm。

9)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或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10)管道安装时,不宜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冲突,并应有明显标记,在管道安装完后拆除。

1)阀门种类、规格型号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2)所有阀门安装前按制造厂标定的压力逐个做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安装,不能用系统整体试压来检验阀门质量。阀体的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阀体和填料处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阀芯密封面不漏为合格。

3)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核对其型号,并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4)阀门安装和手柄方位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装并使其便于安装和操作。

设备开箱检查:我司、业主、监理及设备供应部门共同参加,开箱前检查包装外观有无损坏和受潮,开箱后认真检查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图纸相符,说明书、合格证是否齐全;按装箱清单和设备技术文件,检查主机附件、专用工具是否齐全;设备表面有无缺陷、损坏、锈蚀、受潮等现象;将检验结果作好记录,参与检查人员签字盖章,作为交接资料和设备技术档案的依据。

(1) 首先应检查水泵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3)吸入管道与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

(4)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E.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测量。

(1)水压试验及管道冲洗

水系统安装完毕(保温之前)须进行水压试验,水压实验时,首先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内压力降不超过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维持30分钟,外观检查均不渗不漏者为合格。试压全过程应有记录。

经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水中不夹带泥沙、铁屑等夹质、且水色不浑浊方为合格。冲洗之前,应先除去过滤器的滤网,管路冲洗时,冲洗水流不得经过所有设备。

(1)空调冷热水管道采用铝箔硅酸镁管壳保温,保温厚度:冷冻水系统50mm、冷却水系统20mm。

(2)水管的保温在任何位置均不得间断,管道支吊架处必须衬填硬聚胺酯绝缘层。

(3)机房内管道保温完毕后,管道上须设置明显的表明管道性质、流体走向等的标识。

空调系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消耗,我们将采取车间预制、现场安装的方法。

2) 镀锌钢板风管制作严格按照国家规范(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所制定的高、中、低风速通风管道制作、安装和测试的技术规格要求。

3) 镀锌钢板风管施工方法

A 人员进场后,组织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解决建筑、结构和电气、暖卫施工图中的管路走向、坐标、标高与通风管道之间跨越交叉出现的问题。

B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规范和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风管的制作尺寸,采用的技术标准、咬口及风管的连接方法进行明确。

C 按照总图对预制加工场地进行布置,根据风管制作的工序合理布置风管加工设备。现场大批量风管预制在厂家完成,少量局部风管接头预制在现场完成。

D 风管预制场垫置橡胶板,以减少风管在下料、拼接等过程中的划痕。

A 所使用板材、型钢材料(包括附材)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

B制作风管及配件的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 镀锌钢板表面不得有划伤、结疤、水印及锌层脱落等缺陷,应有镀锌层结晶花纹。

D 所有材料进场后要堆放整齐,并作好相应的标识。

A 本工程风管连接采用法兰连接,风管采用的板材厚度及连接方法按下表采用。

B 排烟风管采用普通钢板制作,内外除锈后刷耐热漆两道,外表面再刷防火漆两道。普通钢板厚度见下表。

注:排烟风道全部采用角钢法兰连接

C 风管的制作(法兰连接)

a 风管制作的主要工序:

b 为加大风管预制深度及保证风管制作的质量。风管的剪板、咬口及折方全部使用机械加工。

c 本工程风管属于中低压系统,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结合我们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对风管的咬口形式做如下选择:风管板材的拼接咬口采用单咬口,矩形风管或配件的四角组合采用联合角咬口。咬口宽度和留量根据板材厚度定,具体尺寸见下面图表:

风管咬口宽度表(mm)

d 风管咬口缝结合要紧密,咬缝宽度要均匀,操作时,用力均匀,不宜过重,不能出现有半咬口或胀裂现象。

e 本工程矩形风管弯头采用内外弧形弯头,以减少风系统的局部阻力。

D 风管加固。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时,并且风管管段长度大于1.2m时,对风管进行加固。对边长小于或等于800mm的风管采用楞筋加固,楞筋的形式见右图。对于中压系统的风管,必须采用加固框加固。

E法兰加工。矩形风管法兰加工采用模具法加工,圆形风管法兰采用法兰卷圆机加工。法兰内径或内边长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3mm,平面度的允许偏差为2mm。矩形法兰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3mm。风管与法兰连接的翻边应平整、宽度应一致,不得小于6mm,且不得有开裂与孔洞。

a 矩形风管法兰加工。法兰的角钢下料时应注意使焊成后的法兰内径不能小于风管的外径。下料调直后放在相应的模具上卡紧固定、焊接、打眼。本工程通风系统属中低压系统,按规范规定,法兰螺栓孔及铆钉孔间距要小于或等于150mm,法兰四角处开设螺孔。法兰螺孔间距必须均匀,同规格法兰具备互换性。

b 在连接法兰铆钉时,必须使铆钉中心线垂直于板面,让铆钉头把板材压紧,使板缝密合并且保证铆钉排列整齐、均匀。

c 风管与法兰连接的翻边宽度不小于6mm,翻边均匀平整,紧贴法兰。翻边不得遮住螺孔,四角必须铲平,不能出现豁口,以免漏风。

F风管制作完毕后,组织专人对其外观、尺寸等参数进行检查,严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清理干净,按系统分别编号并妥善保管。

(5)风管及部件的安装

风管安装前,根据设备图纸进行核对,防止风管安装阻碍其它专业设备的安装。如果风管安装后,与其它设备安装位置发生冲突,必须及时对风管进行拆除;如果风管安装完后,对设备的运输通道、安装空间产生影响的,应及时拆除风管,在设备运输安装完毕后,再对风管进行恢复。

a 标高确定后,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空间位置,确定风管支、吊架形式。风管支吊架的制作严格按照通风图集《风管支吊架》T616用料规格和做法制作。

b 在制作支吊架前,首先要对型钢进行矫正。小型钢一般采用冷矫正,较大的型钢须加热到900℃左右后进行热矫正。矫正的顺序为,先矫正扭曲、后矫正弯曲。

c 型钢的切断和打孔。型钢的切断使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使用台钻钻孔。支架的焊缝必须饱满,保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d 通丝吊杆根据风管的安装标高适当截取。露丝不能过长,以丝扣末端不超出托架最低点为准。

a 本工程支吊架的固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膨胀螺栓法。本方法适用于规格较小的风管支吊架的固定。本工程支吊架固定大多数采用此法,通过在楼板、梁柱上打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②焊接法。本方法适用于风管规格大,使用膨胀螺栓固定不能满足强度时,采用预埋件焊接固定支吊架。

b 支吊架安装前,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双吊杆按托架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

c对风管管线较长,风管排列整齐的部位,安装支吊架时,先把两端的支吊架安好,再以两端的支吊架为基准,用拉线法找出中间支架的标高进行安装。同时,在适当位置设置防晃支架。

d 支吊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埋入部分不得油漆,并要除净油污。

e 支吊架不得安装在风口、阀门、检查孔等处,以免影响操作;吊架不得直接吊在风管法兰上,且间距不小于200mm。

f 支吊架的间距按设计要求进行,每隔3米设支吊架一个,风管垂直安装时,间距不大于4m,但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少于2个。保温风管支吊架必须在横担上衬垫外刷防火漆的硬木垫,木垫的厚度以风管保温的厚度为准。

D 风管及部件安装前,清除内外杂物及污垢并保持清洁。安装风管时,为安装方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地面上进行连接,一般接至10~12m长左右。

E 风管吊装采用倒链将风管吊装到支架上,对大空间的部位,采用专用液压升降车及万向轮平台对风管进行安装,万向平台如下图所示。对施工空间较狭窄的地方,采用风管分节安装法,将风管分节用绳索或倒链拉到组装式万向轮平台上,然后抬到支架上对正逐节安装。在连接风管时须注意不得将可拆卸的接口装设在墙或楼板内。组装式万向轮平台的使用,可以保证便捷、安全、快速地安装风管。

F 风管法兰垫料按系统进行选用。空调、通风风管采用8501胶条,排烟系统风管采用石棉橡胶板作为法兰垫料。以上两种垫料具有密封性能好、不透气、不产尘等优点,同时施工也较为方便。

G 法兰垫片厚度为3~5mm,垫片要与法兰齐平,不得凸入管内,以免增大空气流动阻力,减少风管的有效面积。

H 紧固法兰螺栓时,用力要均匀,螺母方向一致。风管立管法兰穿螺栓,要从上往下穿,以保护螺纹不被水泥砂浆等破坏。

I 穿越沉降缝风管之间连接及风管与设备连接的柔性短管采用外刷防火漆的帆布制作。在风管与设备连接柔性短管前,风管与设备接口必须已经对正,不得用柔性软管来作变径、偏心。安装柔性短管时应注意松紧要适当,不得扭曲。空调支管至风口之间的连接采用带保温层的金属软管,软管与风口及与风管接口采用专用的卡箍进行连接。软管较长时,必须在中间部位设置吊架,但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

J 在安装防火阀前,拆除易熔片。待阀体安装后,检查其弹簧及传动机构是否完好并安装易熔片。防火阀、消音器按正确的方向安装且单独设置支吊架。

K 风管安装完毕后或在暂停施工时,在敞口端用塑料薄膜封堵,以防杂物进入。

A. 漏风量测试采用经国家(或国际)权威机构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

B. 本工程漏风量测试装置采用正压风管式(主要测试装置采用孔板作计量元件),装置由风机、连接风管、测压仪器(倾斜式微压计)、整流栅、节流器和标准孔板等组成。

C. 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可以整体或分段进行。测试时,被测系统的所有开口均应封闭,不得漏风。

D. 漏风量测试装置的风机,其风压和风量应选择大于被测定系统或设备的规定试验压力及最大允许漏风量的1.2倍。

E. 被测系统的漏风量超过标准时,应查出漏风部位(用听、摸、看或烟),做好标记。修补完工后,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7)风管系统的透光法检查及漏风量测试

A. 风管系统在安装完毕后进行保温前,应进行透光法检查及漏风量测试(抽测),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保温。

B. 风管的严密性须满足设计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a. 漏光法检测是应采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b. 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它低压光源。

c. 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d. 系统风管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被检测系统

e. 风管不应有条缝形的明显漏光。且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时,低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小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小点不应超过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应大于8处为合格。

f. 漏光检测中发现的条缝形漏光或漏光小点超出要求,应进行密封处理。

A. 空调风管保温采用硅酸镁材料。

B. 保温材料下料要准确,切割面要平齐,在裁料时要使水平垂直面搭接处以短面两头顶在大面上(如下图所示)。保温板敷设平整、密实,板材拼接处用胶粘接,粘接时必须注意板材表面是否干净,如有灰尘、油污,必须用干净纱布擦干净,确保粘胶粘接牢固。保温材料纵向接缝不要设在风管和设备底面。保温外侧缠玻璃丝布,刷防火涂料。

A 风口到货后,对照图纸核对风口规格尺寸,按系统分开堆放,做好标识,以免安装时弄错。

B 安装风口前要仔细对风口进行检查,看风口有无损坏、表面有无划痕等缺陷。凡是有调节、旋转部分的风口要检查活动件是否灵活,叶片是否平直,与边框有无摩擦。对有过滤网的可开启式风口,要检查过滤网有无损坏,开启百叶是否能开关自如。风口安装后应对风口活动件再次进行检查。

C 在安装风口时,注意风口与所在房间内线条一致。尤其当风管暗装时,风口要服从房间线条。吸顶安装的散流器与吊顶平齐。风口安装要确保牢固可靠。

D 为增强整体装饰效果,风口及散流器的安装采用内固定法:从风口侧面用自攻螺钉将其固定在龙骨架或木框上,必要时加设角钢支框。

E 成排风口安装时要用水平尺、卷尺等保证其水平度及位置,并用拉线法保证同一排风口/散流器的直线度。

第十三章 大型设备和材料运输方案

1、吊运前的准备和要求

1) 吊运人员对设备到货后的实际测量应按型号、规格、数量、外形尺寸、机组重量、附件等项逐一登记造册。对设备易损附件等情况,吊运人员在运输前必须核实予以确认。运输前应邀请甲方、监理、总承包方等有关人员、施工方共同签认该设备准予吊装、运输等书面手续,经各方书面签认齐全后,方可进行吊装运输。

2) 水平运输前应对各锚点、运输机械、钢丝绳、索具、千斤绳、滑轮、倒链、卷扬机等一系列运输工具、辅助运输工具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根据现场情况,设备位置及运输路线,技术人员应对设备基础检验情况、设备预留洞、运输通道、吊装点、牵引锚点的设置等情况向总包提出书面材料,如发现问题请有关部门协助解决,以保证设备运输时畅通无阻。

4)本工程设备吊装运输前,技术人员应做出详细的吊装运输方案及安全交底,并请有关人员签认后,再向施工人员进行全面交底,并模拟操作。

5) 吊运人员必须遵守现场一切规章制度,在实施操作前,应认真学习吊装运输方案及安全交底。对所承担的施工项目、范围、技术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6) 吊运专业人员要持证上岗,吊装运输时各专业人员及卷扬机操作人员、起重人员等应由专人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确保设备吊装运输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四章 设备、系统调试方案

1、给排水系统管道试验

铺设、暗装、保温的管道在隐蔽前做好单项水压试验。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给水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为1.0MPa,试压要求在水压稳定后10分钟,管道不渗不漏且压降不大于20KPa为合格。

A 试压泵一般设在试压管路最底层或室外管道入口处。

B 试压前将预留口堵严,关闭入口总阀门和所有泄水阀门及低处放风阀门,打开各分路及主管阀门和系统最高处的放风阀门。

C 打开水源阀门往系统内充水,水满后将阀门关闭。试压完毕后,拆除试压水泵和临时水源,泄净管道系统内的水。

(2)排水管道灌水试验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隐蔽验收前应做灌水试验。试验时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地面高度,试验时可分层分区进行,满水15分钟后,再灌满延续5分钟,液面不下降为合格。

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即进行通水试验,同时打开同一系统2/3的配水点,观察排水情况,试验过程中,排水通畅,无阻碍为合格。

(4)排水管道通球试验

A 通球试验的主要项目包括:室内所有排水立管、横干管及引出管。

B 通球试验应在室内排水系统及卫生工具等设备全部安装完毕,通水试验后进行。

C 试球一般应采用硬质空心塑料球,也可以选用其它体轻、不易击碎的空心球体,试球的外径尺寸应为管道内径的四分之三,但不应小于管道内径的三分之二。

D 排水立管:自立管顶端将试球投入,在首层立管检查口处检查,有设备层的在设备层上部检查口检查。

E 横干管及引出管,将试球在检查管管段的始端投入,通水冲至引出管末端排出,应在室外检查井处加临时网罩,以便将试球截住取出。以上试验以试球通畅无阻力为合格,试球不通的,应做好标记,及时清除管道的阻塞物,并应重新进行通球试验,直至合格为止。

(5)生活给水管道冲洗及消毒

A 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在验收前,应进行通水冲洗。冲洗水流速宜大于2m/s,冲洗时,应不留死角,每个配水点龙头应打开,系统最低点应设放水口,清洗时间控制在冲洗出口处排水的水质与进水相当为止。

第十五章 本系统安装工程的验收程序

本系统安装工程的验收程序分工程预(初)验、竣工验收、最终验收等。

在设备安装进行完工测试后,应提前28天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申请对工程或部分工程、系统或部分系统进行预验收(初验)。

一旦通过预验收(初验)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出具预验收(初验)报告。我公司依据预验收(初验)报告,修补缺陷。

第十六章 施工环保措施

2、积极遵守市政府对夜间施工的有关规定,尽量减少夜间施工。若为加快施工进度或其它原因必须安排夜间施工的,则必须先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后进行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噪声污染。

4、办公区公共清洁派专人打扫,各办公室设轮流清洁值班表,并定期组织检查评比。

第十七章 安全防护与文明施工

1)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增强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在施工前应对所有工人及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有组织的安全教育。

1)施工员编制的施工方案中有关安全技术措施CJJ/T 285-2018标准下载,应经安全部门审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2)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作业环境的特点和各工种作业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原则。

1)安全检查的目的是揭示和消除事故隐患,整改不安全因素。

2)查现场、查隐患。检查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全因素。隐患存在的情况和施工操作者的作业状况等。

3)查事故的分析处理与上报。各类事故是否经过调查、分析、定性,上报是否准确。是否做到了“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接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3、在建筑物上开孔时,用冲击电钻或开孔机开孔,开孔位置、尺寸准确;

4、能损坏建筑物表面装饰的安装工作,应安排在装饰工作开始前进行;

5、安装工作中会造成损坏建筑物和已安装的成品的,在安装施工时DB51/T 2651-2019标准下载,要采取保护措施。如:焊接工作时,如焊接的弧光会损伤周围的物体时,应用耐火材料遮挡弧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