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某工程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扬州某工程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91.6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扬州某工程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车辆行车主要经过地段区域内场地,铺设临时道路。行车时,车辆应远离围护结构边行走。配置1台挖掘机及10辆自卸车,视天气及交通与深度进展情况增减机械设备。

土方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做好土方运输车量的保洁工作,以防止车辆将施工场地内的泥污带出去。道路上铺设麻袋,冲洗土方运输车辆的车轮,保证出工地车辆的保洁要求,防止地面污染。

(2)土方运输车辆驾驶员每天出车前必须检查板销紧钩是否有效,如有故障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要点(2019年版),必须修复后才能出车装运。

(3)每天土方施工中和凌晨挖运结束后,派专人沿运输线路,及时清除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

(4)夜间土方施工应做到噪音控制,施工现场不喧哗,禁止不必要的噪声发生,车辆进出做到不鸣号。

5.5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放样→成孔→下井管→投砂→铺设集水总管、连接管→架设抽水机组→封土→试抽→正常抽水。

5.5.2轻型井点降水技术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线放样,布设井位,井位位置及排水系统位置应合理分布,井位平行坑壁布设。

(3)插入井点管后迅速向孔内填灌粗砂至孔口约1m处,填灌均匀,并用粘土密封上段孔口。

(4)集水总管间及其与连接管等处的联接必须牢固、密封可靠。

(5)真空泵的安装高度应与集水总管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

(6)开始抽水后一般不得停泵。

5.5.3水位检测及应急措施

(1)特别加强雨天及雨后的监测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部位仔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一旦发现测斜孔水位测量有突然变化,立即停止施工并邀业主、总包、监理、设计等共同商议应急措施。

本工程属于三级浅基坑,基坑的安全是本工程成败的关键,施工时除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实施外,同时必须制定严密的监测方案,以实现动态施工及管理。

6.1监测内容及观测点布设

6.1.1根据设计要求及基坑围护方案特点,对围护墙顶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

6.1.2围护墙顶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

(6)基准点及工作基点布设

位移测量除对测量仪器有较高精度要求外,其测量结果的精度关键在于基准点及位移测量的工作基点的确定。基准点检验工作基点稳定时的依据,应在不受扰动与通视较好的地点,具体位置结合施工现场另行布设。

(7)上述测点须在基坑开挖前一周埋设完毕,并应注意在上部土方开挖时的保护工作。

6.2.1墙顶水平位移

(1)采用视准线投影法和测角前方交会法用Wild T2带测距经纬仪进行,优先采用视准线法,如果设置基准点与通视条件有困难时,采用前方交会法。

(2)控制点有强制归心的装置,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准装置的砚牌。

(3)采用二等变形测量变形点观测4次读数取均值,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为±3.0m。

6.2.1墙顶垂直沉降观测

坡顶垂直沉降观察采用独立水准控制点组成闭合水准网,精度控制在:高程误差<±1.00mm,相邻点高差±0.50m,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6(n)1/2,沉降观测须注明观察气象。

6.3.1沉降和位移测试的闭合差按《工程测量规范》中的二等执行。

6.3.2监测点埋设结束后,及时正确的绘出正规的测点布置图。

6.3.3沉降测试采用闭合路线;位移采用视中线法。

6.3.4各项监测点埋设完毕且稳定后,初始值测试应不超过三次,并取三次稳定值的平均数作为原始基准数据。

6.3.5所有测量器材及测量仪器在测量前必须检查校整,以保证设备完好。

6.3.6在监测过程中要加强对现场测点的保护,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若测点不慎损坏,应尽最大努力进行补救。对于被损坏而无法进行补救的测点,应及时发出工程联系单,告知各方认可。

土方开挖期间一天2次,土方开挖结束后至基坑回填一天1次

大于5mm/d或累计大于50mm

6.6观测资料整理及分析

监测工作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日常监测报告和最终报告两部份,其中日常监测报告是对监测数据经相关计算处理后,以绘制成数据报表,变化曲线等形式,当天交给建设方、监理方及项目经理部,并对下一阶段变化作趋势预报,若监测结果达到或超过报警值则立即报警。

6.7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监测点的保护是实施基坑监测的首要工作,根据监测点的性质采取如下的保护措施:沉降位移观测点应做上明显标志,周围用砖砌加以保护。

6.8关于基坑信息化施工

6.8.1信息化施工的必要性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在设计阶段确定的参数在施工阶段往往可能达不到工程要求。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测试手段定人、定期对地层、支护结构以及周围重要建筑物进行变形、受力情况的监测,根据检测信息来调整施工和设计参数,以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

6.8.2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基坑降水、基坑支护全过程是“动态设计、信息施工”。就是说,设计只能是一个指导性文件,设计文件应该是根据施工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进场施工前,根据拟建场地周边建(构)筑物情况进行准确、详细的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进一步完善支护方案设计。

(2)施工过程中根据开挖土质情况,对与设计不符的地段完善设计。

(3)做好基坑变形观测,当变形达到报警值或接近危险点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4)施工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如果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发生变化时,及时对支护设计进行调整。

本工程虽规模小、工艺简单,施工相对也简单,但为快速安全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工地成立项目经理部,科学合理的配制各生产要素,精心组织,科学施工。项目经理选用有丰富基础施工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工程监测、工程施工、材料供应、劳资、后勤等管理部门,各自分管自已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在24h小时作业,土方施工进度满足基坑支护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本基坑围护工程总工期为180天。

根据甲方及设计的质量要求,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资料齐全,按有关规范要求施工验收,工程质量优良,一次检测合格率达100%,创优良工程。

8.2.1工程材料设备按正规渠道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产品。产品必须具备出厂检验合格证,认证防伪产品均加贴防伪认证标志,必须复试材料有复试试验报告。国家新开发的新型材料,必须有权威的专业检测机构鉴定,同时,技术鉴定必须有省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合格证明,严把材料关。材料设备进场后,按规定验收及试验。

8.2.2技术文件的执行。凡经过甲乙双方共同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法、工艺,在实施过程中擅自修改的,作为不符合处理。跟踪的质量文件,如放线单、测试控制报告、调试报告等,必须与现场实物的质量一致,否则作为不合格处理。施工工程中,凡不符合项,质量不合格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先向甲方提出报告,说明发生原因、差异状态及修复方案,经甲方代表批准后即成为强制性执行措施。

8.2.3人员素质及经济政策。现场管理人员在精通业务前提下,把好第一道质量关。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推行奖优罚劣和激励技术进步的经济政策。

8.2.4推行质量目标设计,样板引路,产品保护规定。技术资料整理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随时按甲方要求交验。

为使工程顺利进行,保证质量,严格执行公司ISO9002文件和国家及地区有关土钉墙、钢板桩和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规范。

8.3.2质量检查先由现场质检员自检,然后报公司质监验收后,再报甲方监理验收。质量控制点为:原材料检查验收、桩位、浆液搅拌、浆液、浆液配方、抽水量等检查。

8.3.3做好原材料的复试工作

8.3.4做好各类原始报表及各类资料的记录及收集整理工作,认真填好施工日志。

8.3.5主要分项工程的主要工序质量要求,允许偏差及抽验方法列表如下:

9.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安全文明施工尤其重要,必须做好现场的施工安排,门前设置七牌二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外环境的干扰。文明施工目标是争创文明施工的样板工地。

9.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9.2.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宣布安全规则,进行安全交底。

9.2.3建立安全生产台帐,对抽查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停机整改意见,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9.2.4各种电缆线路照明系统,按规定架设或埋置。

9.2.5严格执行江苏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工程开工时设立安全生产纪律宣传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记录牌。

9.2.6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9.2.7各道工序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9.2.8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上班。

9.2.9进退场装机用吊车作业时,要求专人指挥,吊臂下严禁站人。

9.2.10所有电气设备都应有明显警示牌。

9.2.11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1)所有配电装置由持证电工专门掌管,所有供电线路一律由电工装配,并对线路绝缘性能进行严密检查。电路设备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

(2)动力配电装置应有良好的接“零”装置,触电保安器性能可靠,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3)严禁使用生活电炉,严禁在生活区内乱接乱拉电线、插座。

9.2.13生活区、仓库等易燃区应配备黄砂箱、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9.2.14基坑外围设置护栏,人员上下设置扶梯。

9.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9.3.1现场各种规章制度上墙。

9.3.2各种材料有序堆放保证道路畅通,保证场容场貌整洁。

9.3.3宿舍做到整洁和卫生,食堂无“四害”清洁卫生。

9.3.4建立文明施工制度,工地现场封闭施工。

9.3.5合理布置施工作业面,场内交通道路畅通,机械物资停放有序。

9.3.6工地大门设置工程项目责任标牌及平面布置图。

9.3.7场地的污水,由专人负责清理打扫。

9.4.1因本工程以工期要求较紧,故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执行。

9.4.3要求现场机修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定期限检查,尽量避免因机械故障影响工期。

9.4.4根据进程情况,合理组织材料进场,以免因材料缺少而影响施工。

9.4.5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后方留有一台备用桩机,随时准备进场施工。

9.4.6施工现场设配件仓库,所有机械易损件均备足配件(至少2套)并与有关厂家联系好非损件的供货工作,确保12小时供货到现场,把停机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9.5.1计划调度管理

(1)建立健全现场施工计划管理系统,形成现场施工指挥中心和施工活动协调中心。

(2)建立计划调度会议制度。

(3)监督、检查施工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和控制进度,及时进行生产要求平衡和调配,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4)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协调各方关系。

(5)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按原计划执行时会同有关人员中修改计划,调整部署,保证各项指标的完成。

(6)公布天气预报,暴雨台风警报,做好灾害预防工作。

(7)准时参加甲方例会,如实汇报施工进度、施工计划、施工质量安全现状,接爱甲方、监理指导。

9.6.1认真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熟悉施工图,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9.6.2督促班组按规范及工艺标准施工,做好各工序工程质量控制、检查、验收工作。

9.6.3收集本工程全部技术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材料质保书、复试等技术资料,由专人保管、归档编号。

9.6.4按时做好生产进度、安全等各种报表,真实准确地整理整个工程规定的技术资料,及时送交甲方。

10、基坑施工的应急方案

10.1应急方案的方针和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是基坑坍塌、基坑坑壁涌水(砂)、通过风险分析得出主要是由于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及过大的降雨量是导致基坑出现重大风险的原因。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基坑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群众的生活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施工现场必须成立监控小组,在挖土阶段进行24小时轮流值班。特别是在雨季,哪怕是小雨。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围护结构的变形超过报警值,应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若停止施工后,通过对基坑的监测,发现变形仍进一步扩大,则对已开挖的部分进行回填后,再采取措施。

(1)土钉墙围护结构失稳的应急措施

①围护边坡位移过大,停止土方开挖,根据现场监测的变形数据及时增加锚杆进行加固。

②围护边坡位移突然增大,则应撤离基坑内的工作人员,并增加沙袋堆叠挡土,或用挖土机回填土方,待围护结构稳定后再商量对策。

③若基坑深层滑移时,按间距300mm沿破壁底部施工竖向抗滑50×100 L=4000mm的木桩,木桩用方木连成整体。

④靠近边坡的地面发现裂缝,用粘土或纯水泥浆灌缝,防止因地表水进入而导致土体应力增加而增加倾斜。

(2)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

①基坑的周边砌筑30cm高的防淹挡墙,作为通常情况下的挡水设施;配备足够数量的草包,紧急时对基坑周围施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坑内。

②施工现场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泥浆泵。

③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④在进行现场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

10.3.1 机构与职责

副组长:主管施工生产的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成员: 安质部 工程部

工 会 安保科

人事部 社保部

抢险抢修组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1)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3)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

10.3.3 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

10.4.1预案的起动时机:

10.4.2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

(3)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4)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5)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1.1 配电系统布置和安装

  11.1.1系统形式选择

  本工程拟采用变压器直接供电。根据施工平面图中各用电设备的位置、数量及现场情况,拟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的配电系统方式,由分配电箱到用电设备均采用放射式,设备相互之间无干扰。

  11.1.2 线路敷设

配电干线除由总配电箱引出的场区照明支路和移动配电箱外,均采用五芯橡皮绝缘线缆敷设。

11.1.3电气装置选择

  (1)总配电箱及分配电箱均设总自动开关及分路自动空气开关或刀闸开关,用电设备处工作电流大于60A用自动空气开关。自动空气开关选用DZ10型,刀闸开关用HK型。

  (2)每台用电设备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

  (4)照明和动力合用一配电箱,但照明与动力分路设置,每一个配电箱照明部位安装一个两级漏电保护器和刀闸开关。

  11.1.4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

  (2)采用保护接零的同时还需设置漏电保护器,实行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总箱选用DZ15LE400/430漏电保护。开关箱内选用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二级配电箱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5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一级配电箱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00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11.1.5电缆敷设方法

  电缆直埋于室外自然地面-0.8米以下深处,并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作保护,电缆引出地面时,自地面以下200mm至配电箱一段采用阻燃聚氯乙烯塑料防护套防护。移动配电箱,随脚手架穿塑料管保护敷设。

  11.1.6 电器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同一级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分路设置,照明线路宜接在动力开关上侧。

  (2)开关箱由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设一机一闸漏电,严禁一闸多用。

  (3)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m。

  (4)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5)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配电箱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其下皮与地面垂直距离为1.4m,移动配电箱下皮距地面为1.2m。配电箱体用1.5mm铁板制作。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设在箱体底面,进出线口处加护套,要求各箱进出线排列整齐,电源线和引出线都注明每条线路的名称和走向。

  (6)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的外壳均作保护接零。每台配电箱由DZ型短路器作总控,下设漏电保护器,各设工作零和保护零接线端,完全达到三相五线制要求,每台固定配电箱都有独立的重复接地线与箱内保护零相接,重复接地电阻值都不得大于10欧姆。

  11.1.7 室内配线

  (1)室内配线必须使用绝缘导线,采穿管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5M。

  (2)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铜线截面不小于1.5mm2。

  (3)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如低于2.4M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4)室内各处接头必须用分线盒保护好。

  (5)场区照明采用1000W碘钨灯,照明灯距地3.0m,开关采用防水拉线开关。金属外壳保护接零。

  11.1.8室外配电箱

(1)配电箱周围应足够两人同行的空间。不得对方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2)配电箱内的工作零线应能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应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设。

  (3)配电箱内的连接线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店部位。配电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M,移动式配电箱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8M。

  11.1.9 未尽事项按《建筑电器安装图集》及现行规范施工。

  11.2安全及电器防火措施

  11.2.2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11.2.3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1.2.4作业电工必须是持证电工2018沪G503 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截面方桩(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并严格遵守现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1.2.5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

  11.2.6现场电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装规程”。维修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验明线路无电并挂“严禁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或专人看守。其分配电箱用电机具开关箱安装好后应立即做好编号标识工作。所有用电机具操作开关必须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安装,严禁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条作五芯线使用,而其中的黄/绿双色线只能作机具的保护零线使用。

  11.2.7一切用电机具运到现场后,必须由电工检验其绝缘电阻及检查电器附件是否完整无损,固定用电设备其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I类手持电动机具不小于2 MΩ,II类不小于7 M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使用安全用电。

  11.2.8运行中的漏电开关必须每天进行检查,使用中发生跳闸,必须查明原因,才能重新合闸送电。发现漏电开关损坏或失灵必须立即更换,严禁电工自行维修,严禁在漏电开关撤出或失灵状态下运行。

  11.2.9配电箱内开关电器、控制电器、保护电器必须完好无损,可动部分灵活可靠。箱内电器接线整齐,无外露导电部分,进出线必须从箱底进出。非电缆线路应加塑料护套保护线路进出位置。线路两端严禁用插头连接使用,电源线严禁搭接在保险丝上,线路不得挂搭衣服。大功率1000W以上灯具下方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在施工现场配电房和主要分配电箱范围内应配备足够的电气防火器材。

  11.2.10与施工现场相临的外电线路和设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或严密封闭。

  11.2.11施工照明要设专用回路漏电开关DB44/T 1222-2013 建筑用无机防火绝热板.pdf,其金属外壳必须作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m要使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潮湿作业场所其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

  11.2.12建立健全电器防火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维护、检查、测试制度,购置的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标准。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定期检查、维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每周检查一次(漏电保护器每月测试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