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桥梁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某道路桥梁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14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道路桥梁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箱梁运架前,对运梁便道进行检查,并做好线路加固,同时按规定检查架桥机制动系统、安全液压系统、走行系统、起重系统等重要部位是否运转正常、安全可靠。设备组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转,确保架桥机处于完好状态。

跨越公路立交桥架梁前,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实行道路交通管制,制定防护措施。保证各种机具及物品不落跌桥下,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预制梁架设前对架桥机进行安全检查CECS28:2012《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保证制动器、限位开关、紧急制动开关处于安全状态;确认工作区无障碍物,无闲杂人员,确保起吊、操作和行进具有足够的空间。架设操作严格按程序进行,作业过程中对架桥机重要部件进行监视运行,保证架桥机主梁的水平度、垂直度,发现异常或部件损坏必须停止运行。在桥梁接近墩顶时应减速慢行。架设过程中有专人监护,确保人员安全。

9.3.3.2跨越公路和构筑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跨越公路和构筑物施工需要做到“六不准、六到位”。

“六不准”:无安全技术措施不准施工;无应急预案不准施工;技术交底不清、安全责任不明不准施工;未设好防护不准施工;施工负责人不到位不准施工;安全检查员不到位不准施工。

“六到位”:人员到位;职务到位;责任到位;防护措施到位;应急措施到位;业务水平到位。

施工前与公路管理部门、构筑物主权单位分别签订施工配合协议、《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范内容和措施、工程结合部的安全分工、安全监督(配合)等。在具体工程开工前向运营单位、公路管理部门、构筑物主权单位提出核查要求,共同制定针对性强、切合实际的防护措施。施工时,请管理单位派员进行现场指导配合。

如需要点施工或限期完成的工程,施工前对设备进行检修,施工组织及劳力安排进行必要的演练,确保施工按期完成。施工完成后,施工负责人会同管理单位人员对工程进行检查,合格后再消点开通。

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集中力量采取平行、流水作业方法,提高作业效率。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及各项安全规章,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严格按批准的施工计划组织施工,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严禁作业超标准、超范围,杜绝违章蛮干,经常与防护员联系,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公路、构筑物的安全。

施工场地采用标准围栏进行封闭,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跨越部分设全包防护网板,严防各种物件的坠落。

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或行人注意安全。

施工负责人、安全员、防护员、联络员等工作选派责任心强、具有相关施工经验的职工担任,必要时请相关单位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如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迅速行动处理,并立即报告相关单位共同处理。

9.3.3.3用电的控制及劳动保护措施

(1)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建立用电技术交底制度。由项目总工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讲解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技术内容、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建立用电安全检测制度。定期对用电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接地、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和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并做好检测记录。

△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建立拆除制度。单位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规定拆除时的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建立安全用电检查制度。定期对现场用电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临时维修做到分片、分块、分机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奖惩措施。

△建立安全用电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安全用电技术及劳动保护措施

△本工程临时用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末端设专用保护线,重复接地。当线路较长时,线路中间增设重复接地,其电阻值不大于10Ω。

△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各级开关箱必须配备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

△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一机一闸,每台设备有自己的开关箱,禁止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

开关箱应该安装在干燥,通风的场所,不得设置在易受外来物撞击、强烈震动、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配电箱内开关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配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配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项开关,零线地线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或开关箱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路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与功率整定值相适应,电熔丝要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金属外壳要有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将设在靠近电源、无尘、无蒸气、无腐蚀介质及无震动的地方,并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侵入的措施;

变、配电房的主体采用砌体结构,门向外开;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安设能防止沟通两个电源的连锁装置。

投入使用前,为配电盘装设短路及过负荷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并为配电盘上的各配电线路编号,标明用途;配电室设专人值班,停送电由专人负责。

安设防雷及消防设施,并设置明显的警告牌。

设安全保护屏障(围栏),线路架设高度和照明度必须符合标准,严防行走运行机械损坏电线路、毁机伤人。

做好防雷工作,变压器安装时,检测接地电阻,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变压器不准投入使用。

夜间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作业地段,每平方米不小于15W。照明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根据施工面的大小、施工工作面的位置确定高度。

照明用电线路,均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用磁瓶悬挂在高处,不得放在地上。安装在同一侧时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400V以下不小于2m,6~10kV不小于3.5m。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着地拖拉或绑在临时支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大多数情况下,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如因场地限制,低于3m的有线照明电源电压不大于3.6V;金属卤化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5m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设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修电路与照明设备时切断电源。

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现象。

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危险及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严禁架设在树或临时支架上。

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珠,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杆板线离地2.5m以上应加绝缘珠。严禁将电力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上。

架空线一般应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6m以上。

电力线路跨越道路、住房、施工地区时安全距离符合下列要求,电线高度距人行道路或运输线路的高度不低于:6~10kV为6.5m,4kV为6m。

接地体可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断面不小于48mm2,一组2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m,入土深度不小于2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橡皮线中黑色或绿/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接地或接零线截面电能不能低于2.5mm2多股芯线,手持式用电设备应采用不小于1.5mm2的多股铜芯线。

转角杆、终端杆、总箱及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施工现场所有配电箱、开关箱门上配锁,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器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和各种设备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关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严禁带电作业。

9.3.3.4冬、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及时发放劳保用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教育,特别是防滑、防冻、防火知识教育,确保施工人身安全。

及时清扫施工道路上的积雪,高空作业要有防滑措施,施工现场要加强排水,防止冻冰。

采用煤炉和暖棚施工时,要设有通风口及换气扇。

严禁使用1kW以上的高热灯具照明,严禁使用电炉取暖,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时,要经过审批,并采取可靠的防火隔离措施。

严禁使用电褥子,特别批准使用的,无人时必须采取断电措施。

严禁使用碘钨灯管烧水、取暖、烘烤衣服鞋帽。

6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雪、凝冻天气禁止进行高空作业。

车辆不得在有积雪和冰层的道路上快速行驶;上下坡和急转弯时,避免紧急制动。道路铺设防滑材料或设施,车辆上防滑链条。

加强机械的维护和保养,责任落实到人。每天必须按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对各种机械认真进行维护保养。

机械作业前应先认真检视各部件有无异常现象,检查离合器,制动器和各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钢绳有无破损,轨道滑轮是否良好,机身是否稳固,周围有无障碍,确认无问题方可合闸试车。经2~3分钟试运转,轴转动平稳,不跳动、不跑偏,运转正常无异常音响后再正式进行生产操作。

做好季节性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雨季施工前,编制雨季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加强雨季施工期间的安全值班制度,对现场职工进行雨施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发现险情及时报告,组织好抢险工作。   加强雨季施工期间的现场安全施工检查力度,组织电工经常对现场内的各种配电箱、施工机械、电焊机等进行检查、维修。将施工隐患提前控制与消除。

现场安全员负责检查落实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机械防雨措施即防雷接地设施的认真贯彻实施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风雨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临时支架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各种动力、照明线路附近禁止堆放易燃物品,室内照明及现场移动式照明有可靠防潮措施,配电箱、电闸箱有防雨措施,非电工不得使用电气设备及私改线路。   施工用临时支架上及行人马道上采取防滑处理,检查铺设的脚手板牢固可靠性,增加防滑条。   施工班组执行班前讲话制度,明确强调雨期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检查现场堆料场的防雨、防雷击、排水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将现场制定的预防措施及交底,向下认真进行传达、落实,做到管理跟踪到位。

认真贯彻《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以“预防为主,以消为辅”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落实防汛安全工作,制定防汛、防洪计划,确保施工期间安全渡汛。

洪汛期之前,对驻地、工地、料库、料场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水情和排水情况,查看有无水害隐患,对施工点及时疏通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汛期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没的高处。因施工需要或地形限制必须设在河滩和低凹地时,采取措施防止被水淹和洪水冲走。

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针对本工程的防汛重点,准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器具,专库存放,防洪专用。

防汛重点工点设专用通讯工具,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

汛期前,指挥部安全负责人对标段防汛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消除隐患,保证汛期施工安全。对所有防汛器材、工具、机械设备进行彻底检查,确保其在险情出现时能正常工作。

出现险情要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暴雨前后,应对临时支架、缆风绳、地锚、边坡、基坑、临时房屋和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或有可能发生坍塌的施工地段,及时修复和加固。

汛期气温高、湿度大,施工人员体力消耗大,工地要做好防暑工作。同时也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各工地要加强对食堂卫生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传染源和食物中毒发生。

(1)施工应急管理机构

施工前,经常组织进行专门抢险培训和抢险演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力,行动迅速,遇险不慌不乱。应急预案试验或演练以后,若发现应急预案不能有效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扩大时及时修订。

备齐专门抢险设备物资,专人看管,定期检查,不得挪做他用。

如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立即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在工地医院医务人员的陪护下,转到当地医院抢救。

9.3.3.6治安消防措施

认真贯彻国家计委、公安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治安保卫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本着“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指挥部、各项目经理部和各工程队设专职保安员,负责消防、治安、安全保卫工作,实行分片包干,协同作战。在施工中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联系,配合解决好路地纠纷、施工干扰、消防、治安防范等工作。

治安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犯罪”和“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铁路建设过程的安全。

在工程区域内所发生的各类案件,及时报告现场保卫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认真处理。

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一般临时设施,每100m2配备2只9L干粉灭火机,临时木工间、油漆间等每25m2配1只种类合适的灭火机,发电机房配砂桶。

施工现场进水干管直径不小于100mm。消火栓处设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周围3m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

闪光对接焊现场要有防火设施,闪光区内不准站人,附近有易燃、易爆等物品,焊接场必须设挡火板,操作人员配戴防护用品,防止烫伤和失火。

氧气瓶、乙炔瓶(罐)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禁止在工程中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电焊工在使用明火时随身带好“二证”(电焊工操作证、用火许可证)“一器”(消防灭火器)“一监护”上岗(监护人职责交底书)。

加强防火管理,易燃物品派专人看守。施工中使用带有挥发性易燃材料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严禁在近处有明火。

每月定期进行以防火、防盗、防爆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9.3.3.7防汛措施

做好汛期桥梁基础及墩台的保护。具体措施如下:密切与气象水文站的联系,提前获得洪水汛情;在洪水到来之前,须做好水中墩台的保护工作,在墩台四周设置防撞设施,如用轮胎将墩台围护起来;当较大漂浮物到达桥梁上游附近应即用钩杆、长柄斧头等疏导、砍散,要随来随清理,对失去控制的排筏、小船等应视情况组织人力和船只将其拖引过桥;洪水退落后,应及时进行检查、修理和加固,悬挂在墩体及墩台上的杂草杂物应立即清除。

做好汛期基坑的排水系统的疏通工作,确保排水通畅。

在汛期备足抽水机、编织袋等防汛抢险物资,并妥善保管、不得他用。

9.3.4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9.3.4.2灾情预警和报告

综合办公室收集各灾情信息,并与上级部门或有关部门紧密联系及时发出预警,预测灾情的发生趋势及可能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

项目部根据灾情预测预警及时向监理、筹备组或有关部门提出应急对策建议和措施,或者制定针对性应急方案。

灾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向监理、筹备组或有关部门报告初步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

发生特大灾害,可以越级向上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内容主要包括:灾情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损失及趋势,采取的措施,生产、生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9.3.4.3应急反应机构

9.3.4.4抢险队伍

9.3.4.5灾害处理

各队伍均有二名工作小组成员值班,随时和上级部门、业主保持联络。

发生险情后,立即报告现场总值班。

值班负责人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险,派人到防灾器材专用仓库提取器材,布置就位。值班负责人有权调动当班上岗人员和抢险机动人员。

负责人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抢险。

9.3.4.6抢险步骤

将通讯工具分发到现场主要抢险负责人;

各级抢险负责人进行分工、协调工作;

实施抢险,组织转移安置公私财物和人员。

9.3.4.7防灾设备

根据本段工程和工地的实际情况,配齐配足木材、钢材、砂袋、片石、蓬布、止水材料、发电机、大功率抽水机、消防设备等应急抢险器材、设备。

配备一定数量的汽车式起重机、挖掘机、自卸运输车,随时接受项目部的调遣。

成立救护队及医疗抢救站,配备急救和抢救设备,并指定专人保管,经常保持其良好状态,抢救设备不得挪作他用。

9.3.4.8灾情、事故搜集和报告

灾情、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在监理的指导下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核查统计汇总灾害损失情况,并逐级上报。

发生建设工程重大安全险情或重大事故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事故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在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抢险力量达到现场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抢险预案,全力协助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协助有关部门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物证,配合有关部门收集证据。

应急状态终止后,各有关单位、部门及时做出书面报告。

9.3.5危险源的辨识

9.3.5.1危险源辨识的对象和范围

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提供部分)。

9.3.5.2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过去是指以往产生并遗留下来的,对目前的活动和过程仍存在影响的风险。现在是指目前正发生或存在并对活动和过程持续产生影响的风险。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影响的风险。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正常状态是指连续、稳定、例行和已做出计划安排的活动状态。异常状态是非例行的、不经常发生的活动状态。紧急状态是指可能突发的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病的危险源。

物理性风险因素:如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等;

化学性风险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有毒物质等;

生物性风险因素:如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等;

生理及心理性风险因素:如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活动等;

行为性风险因素:如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等;

其他风险因素:如管理缺陷、制度不健全等。

9.3.5.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根据工程的特点,把在办公、采购、施工和服务活动中常见的危险源收集、汇总,编制工程《常见危险源名录》并下发至安全环保部、物资部。

安全环保部、机械物资部组织本部门有关人员参照《常见危险源名录》,结合实际情况辨识出本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建立《危险源台帐》。

在辨识危险源时,应特别注意辨识《常见危险源名录》未包括的危险源,并纳入本标段的《危险源台帐》。

在辨识危险源时,应充分考虑施工人员及其他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要求。

第十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

10.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建成绿色环保型客运专线。

10.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10.2.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建设单位的规定和要求,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经济上保证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满足国家规定和当地环保标准,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10.2.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10.2.2.1施工环境、水土保持规划制度

对施工区域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建设单位有关环保、水保管理办法,制定环境护、水土保持的具体安排及相应措施,确保环境保护目标。在全线开展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各种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制定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管理措施及奖罚办法。

10.2.2.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施工的制度。施工时,根据环保设施设计及施工方案,做好设计环保设施及临时工程的环保设施,保护好施工现场及驻地周围环境。

10.2.2.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

建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本标段环境保护工作由指挥部向业主单位负责。指挥部负责标段内各项目经理部的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下达、实施和考核工作,将环境保护工作与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权力、利益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奖优罚劣。项目部与工程队、工程队与工人层层签订环境保护责任状,责任状明确每个人的环保权利、责任和义务,奖罚标准,从而建立起制度管理、责任约束、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至上到下的环境保护体系。

10.3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0.3.1环境保护措施

3.1.1减小生态环境破坏

严格按设计要求取用土地,如因生产的需要不得不占用非计划用地,用地方案需报监理、业主及地方有关部门审批,经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护沿线古树,不擅自开挖采石取土,材料、废弃物不得堆放在林地,确因建设需要占用林地的要报批,施工结束后做好抚育与恢复工作。

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复耕,重视临时施工用地的复垦。

线路两侧不得任意取、弃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砍伐林木或改变工程沿线附近区域的植被与绿化。

施工取土符合地方有关规定,保护生态环境和禁止破坏矿产资源;取弃土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开花式的无序作业,进行有序开挖取土,减少对生态的破坏。结合工程进展,及时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取土区尽量选在高地、荒地上,少占或不占耕地,当必须从耕地取土时,将表面种植土铲除,集中成堆保存,并在工程交工前做好还地工作。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根据当地需要,工后修整为蓄水池或鱼塘。

妥善处理弃方,山坡弃土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场坪旁边的林木、农田及其它工程设施。弃土避免堵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施工,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有关边界线、标示牌的设置,限制人员、机械的活动范围,严禁有关人员偷猎野生动物和采摘、践踏及随意铲除植物等。

3.1.2噪声、光污染控制

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合理布置生产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一地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距居民较近地段,合理安排噪音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噪音。

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确需在22时至次日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应在施工前报业主单位和工程所在地建设委员会,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处理,不得超标排放;搅拌站以及其它施工区域产生的施工污水经净化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

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破坏生态平衡。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沟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严重漏油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

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

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3.1.4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减少灰尘对人体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造成的污染。

对散装材料采用密闭运输、存放。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混凝土拌和站(场)、改良土拌和站等均采取防尘措施。

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达标排放,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

3.1.5固体废弃物处理

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此外,工地设置水冲式厕所并派专人清理打扫,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防止蚊蝇滋生、传播病毒。

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

10.3.2水土保持措施

合理安排工序,尽量利用挖方,减少借土量,及时清运开挖的土方。对已完坡面工程应及时植草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水土流失,做好高坡砌石,防止滑坡和崩塌。

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结合城市化建设进程,考虑表土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

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

弃土、弃渣的堆放,要先建设拦挡墙(坝)及排水设施,后堆放弃渣,堆放结束后开始布置植物措施。

当工程跨越村庄和水源地时应先将排水措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排水设施,并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在工程水土保持区域范围内进行必要的绿化。因地制宜,在生产、生活区、边坡、便道等水土保持区域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皮,以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

桥梁施工,特别是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钻孔过程中的泥浆先进入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严禁乱流乱淌。余土等废弃物,严禁直接倾入河中或遗弃于河床,工程完工时进行清理,集中置于弃土场。

第十一章文明、文物保护措施

11.1.1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的标准。创建省部级文明工地。具体内容如下:

一通:交通平整畅通,交通标志明显。

三整齐:钢材、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构件、模板、方木、脚手架、堆码整齐;机械设备、车辆摆置整齐。

四清洁:施工现场清洁,环境道路清洁,机具设备清洁,现场办公室,休息室、库房内外清洁。

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风、不漏气、不漏电。

11.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11.1.3文明施工措施

项目经理部要明确文明施工的目标、规划以及文明施工措施,定期和不定期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总结学习和交流经验,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确定整改原则和方向。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各工程队文明施工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落实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有章可循。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文明施工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是工程优质快速施工的前提,增强全员文明施工意识。

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

施工期间,认真了解、切实尊重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

(4)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各种标牌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

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工作期间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佩戴红色袖标。各级负责人及施工人员一律挂统一制作的胸卡上岗。

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现场的水、电、油、气及取暖设施安装规范、安全、可靠,建设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生活设施,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砼硬化。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悬挂标识牌。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对施工中破坏的植被,施工完后予以恢复。

驻地生产区及生活区分片规划,房屋布局合理,符合消防环保和卫生要求。做到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各种设施安装符合安全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办公室的墙面悬挂(张贴)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各种福利设施、活动场所设置齐全,并有专人管理,为参建员工提供良好的娱乐和休息环境。

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材料存放避免侵入公路路面限界,且不影响交通。如需占用公路路面,要征得交管部门同意并办好有关手续,占用路面地点前后按规定设置警示牌及夜间警示灯。

施工机动车辆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工作时遵守地方政府及交警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运输畅通。

工地油库、料库等设于远离居民区和施工点,并设置围栏等防护措施,派专人看守防护。

每项作业完工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周转材料及时返库,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工程完工后,工程队伍文明撤离。

食堂申办卫生许可证,生、熟食分开操作,熟食设防蝇罩,炊事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

工地设置能冲洗的厕所,派专门人员清理打扫,并定期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

11.2.1文物保护目标

GBT 39642-2020 产品技术规范(∕TPS) 应用导则 国家标准应用的国际模型.pdf无文物流失、无文物损坏、所有施工现场被发现文物能得到及时保护和及时上报。

11.2.2文物保护保证体系

施工现场发现的所有文物都是国家的财产,都是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的物质、精神遗存,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文物保护管理小组,各施工队成立文物保护小组。按照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的规定对发现的文物进行保护和上报,对保护文物不力的人员和部门进行处罚。

11.2.3文物保护措施

组织全体施工人员深入学习国家《文物保护法》和铁道部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同时进行文物基础知识教育,提高自觉保护文物意识和文物识别能力。

开工前调查当地文物古迹、地下遗迹分布范围,并针对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文物保护方案,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协议并严格执行协议条款。

项目内部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把文物保护措施落实到每个工班、每个人,签订文物保护包保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法规和条例GB/T 20934-2016 钢拉杆.pdf,对施工人员进行文物保护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现场,尽快通知业主有当地文物管理部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