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7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加强设计管理,及时交付施工图,保障本段工程按施组要求连续展开。

做好物资供应。根据施组安排,及时组织甲供物资招标,提高物资供应计划性和超前性,积极做好物资调剂,保证工程需求。

保证资金供应。公司将加强建设资金的统一筹措和调剂施工组织设计(食堂),加大与地方的协调力度,督促地方资金尽早到位,保证工程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优化施组调整。以指导性施组为纲,组织施工单位编制标段工程和重点工程实施性施组,贯彻重点先行的原则,强化关键线路的专业管理和过程控制,落实节点工期,在实施中及时优化调整,保证总工期目标的有序实现;实施中,组织监理单位审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进展,实行施组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施组以适应施工情况发生的变化。

加强调度工作,采用网络化计算机技术,实现工程进度信息化管理。在过程控制中,加强调度管理,实行施工进度报告(日报、周报)制度,掌控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比对重点工程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分析成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建立本段进度管理激励制度,奖优罚劣,有效促进建设进度管理。

施工单位应加大技术投入,配备先进施工机械,选择实力强、作风硬、管理严的队伍,严格兑现投标合同承诺的人员及设备,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顺利进行。

各单位应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的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后对工期造成的影响,一旦有事故发生,应制订相应赶工的措施,降低事故对工期的影响程度。

8.5.2.1路基工程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建立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组织专业化的机械施工作业队伍,配齐足够数量的路基工程施工机械。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保证路基施工工期的实现。

紧前安排施工。在施工准备后即展开施工,强化施工的调度指挥与协调处理工作,派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的调度指挥工作,并签定工期保证包保责任状,避免因其指挥协调处理不及时而延误工期。

健全机械使用与保养制度,避免因机械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利造成机械无法正常作业。

8.5.2.2桥涵工程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与地方或相关单位积极联系,解决征地拆迁等事宜,争取早日进场开工;

对结构新、施工难的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多种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比选,选择可行、施工时间短的方案实施;

对本段大型水上工程尽早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的准备,争取利用第一个枯水期大好时机施工基础及下部工程;

8.5.2.3隧道工程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采用先进的探测设备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提前制定施工方案和预案。对不良地质地段施工,精心编制施工方案,确保其科学合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加强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和信息反馈,为施工提供指导依据。多工序平行流水作业,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采用机械化施工,钻爆法采用凿岩台车钻孔和模板台车衬砌。投入足够数量、状态良好的机械设备和足够的机械操作人员,机械配套、性能好、效率高,同时配备优秀的技术人员,有效地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8.5.2.4铺架工程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工程开工前详细调查施工现场,理解吃透合同条款,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紧密结合工程特点,以施工图设计和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迅速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明确阶段工期目标,运用网络技术,编制施工计划,配足生产要素,实现均衡高产,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先进机械设备,实现专业化、工厂化施工,建立机械化施工生产线。

选派施工管理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现场组织指挥机构,选派施工能力强的专业施工队伍担负施工任务。

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重点项目采取垂直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对交叉工程和施工干扰加强指挥与协调,对重大问题超前研究谋划,及时调整工序和调整人、机、物,保证施工均衡连续进行,以日进度保月进度,月进度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设备,发挥设备优势,建立机械保养、维修体系,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各种设备按时足额到位,保障施工生产。

春运、暑运等节假日,提前与各材料供货商协商,保证节假日期间道砟、桥梁、轨枕、钢轨等材料的供应,最少储备20天的施工用料。提前储备各种易损机械配件,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现场施工人员,实行劳动力轮换休假,保证节假日出勤率不低于90%,同时进行“保勤”,以确保工程所需的劳动力。

8.5.2.5房建工程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并在各工序完成后,及时按照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杜绝返工现象发生,确保工程提前完成。施工过程实行技术交底制、随工检查制、工作票制,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确保一次成优,全段创优,避免走弯路而延误工期。

8.5.2.6“四电”工程工期技术保证措施

(1)交叉施工对工期的影响及对策

为减少与站前工程交叉施工的相互干扰,开工初期,与相应的站前单位及其他部门沟通协调,随时了解相关专业的施工进度及施工组织安排,加强协调与配合,合理组织安排施工,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作业范围,积极开展平行交叉施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站后其他工程对本专业的影响及对策

为不影响牵引变电设备安装,本工程对于房屋施工进度安排已经作合理安排,为牵引变电施工预留充分的施工时间。

做好与房建施工作业的密切配合,确保房建施工进度。

房建施工前,牵引变电专业工程师要与房建施工专职技术员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查,对图纸中反映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大小,数量,规格等进行仔细复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向工程监理及设计人员反映,并以设计或监理工程师下达的书面通知为执行标准,不私自变更原设计。

严格监督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施工质量。主动提供必要的施工配合。确保房建施工完成后的质量,以使牵引变电施工能顺利开展。

(3)运输行车对工期的影响及对策

既有线施工干扰大,给工期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结合现场实际来制定既有线施工技术措施,使工序衔接科学合理,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压缩工序占用时间,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行车、设备及人身安全是既有线施工的隐患问题,是影响工期目标的重要因素。制定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任何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环节,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强关键工序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关键工序施工,减少既有线运输给施工的停工影响。

全面了解既有线的施工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既有线施工流程,根据既有线行车对施工影响的程度,制定相关工序施工的作业程序和控制措施,使既有线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

为保证施工进度和减少对运营的影响,基坑开挖前,积极与电务、水电等部门联系,确认地下已有电缆的具体位置,以免损坏电缆,并使用地下电缆探测仪及金属探测仪等进行现场查探,无误后方准开挖。

8.6.1加强设计质量,优化设计方案

在选定设计方案时应本着经济,实用的思路去设计,要抛弃只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而忽视经济上的合理性,应按估算对初步设计实行“量材设计”;加强对设计工作的参与、指导和协调;进一步优化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防止差错漏碰,保证量价匹配,为投资控制奠定基础。

按照同一地区办公房屋统一设置的原则,进一步研究生产、生活房屋的配备标准和数量;尽量统一桥墩、桥梁的形式,节约模板费用。

本工程隧道比例高,弃碴数量非常大,应合理规划弃碴场,研究在土石方工程中充分利用弃碴和弃土的可行性。

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

8.6.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与否,不但决定工期目标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投入产出和投资效益。

积极参与前期施组方案优化。建设单位在介入前期设计工作时,要超前谋划工程建设的布局和流程,以初步设计预审为契机,对影响施工的重大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重点因素提前进行实地调研。既要重视施组的整体思路和流程,又要着眼单项工程、重点大临工程的布局和实施,力求系统地优化施组方案、全方位地节约投资。

注重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尽量选用较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控制施工造价的目的。

编制好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建设总工期、标段划分和先期招标开工点安排、大型施工装备的综合利用、征地拆迁协议的推进等问题作出更深研究和最佳选择,确保合理工期。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优化。深入研究、认真比选,施工组织设计要随工程进展,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要安排好各项工程施工顺序,争取多用火车运料。

研究合理取土和综合利用土地以节约投资;积极鼓励施工单位投资购买沿线荒山、荒地的使用权,降低石材、土方等地材的采购价格。

施工通信、供电线路,施工用水,施工用房等临时性工程,应尽量与永久性工程结合修建。

临时道路应充分考虑利用正式公路,合理设置位置和数量。

8.6.3设计预审、鉴修概算编制和施工图投资检算工作

建设单位组织完成初步设计预审,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应组织设计单位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初步设计深度达不到“152”文规定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设计单位补充相关资料或进行修改。

注重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尽量选用较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控制施工造价的目的。

初步设计审查必须组建专门班子,审查人都要签字负责。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品德,确保预审结论的真实性,如实反映工程实际数量和概算。

鉴修概算是编制招标概算的依据,必须按章节编制,在报部核备前建设单位要审查其合理性、正确性、完备性,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核对。

8.6.4严格控制变更设计,努力控制工程投资

变更设计是当前投资突破概算的直接原因。变更设计的发生,既有前期勘察设计深度不够和现场调查、市场调查、社会调查不深不细的原因,也有后期管理不规范、审核不严格的原因。

严格执行铁道部关于Ⅰ类变更的各项规定;

严格审查变更设计费用,建立变更设计问责制度,凡Ⅰ类变更设计都要分清责任、落实费用分担方案后再上报;

加强施工现场检查,对地质条件好、设计方案和措施超强的项目要果断实施变更,并相应核减投资,纳入降造费管理;

8.6.5加强招投标的管理,确保“阳光操作”

招投标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最重要的环节,要严格执行国家部委的各项规定,符合招标条件的工程必须全部实行公开招标,不准出现规避招标现象。

加强施工监理、咨询、物资设备采购的招投标工作,以完善的制度保证招投标“阳光操作”,实现合理标价中标,节约工程投资。

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详细编制鉴修概算和施工图投资检算,科学合理、适度从紧地确定招标概算或标底,确保工程内容与招标概算费用相互对应。在编制招标概算之前,一定要把已经发现的诸如量差、计算错误等问题,先作出妥善处理,封上“口子”,避免招标后出现人为的恶意增长。

中标价必须控制在招标概算内。

促进充分竞争。一个标段的投标人应在5家以上,切实防止“围标”、“串标”等现象的发生。

坚决杜绝以联合体形式投标而中标后分标、指定分包、非法分包等问题。

8.6.6物资设备采购

坚决执行国家、部委关于物资设备招标采购的各项规定,重点抓好关键设备和大宗物资的集中招标,发挥整体优势,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价格。

建设、设计单位都不准以任何方式指定物资设备新产品,或者有意规避招标。

认真执行工程招标概算,中标价必须控制在招标概算内。

建设单位要对施工单位的地材采供进行统一协调,防止无序竞争引起价格飞涨,帮助施工单位降低成本。

增强合同意识,实行全面的合同管理,凡是涉及双方经济活动的,都应当签订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完善、硬化招标条件和合同条款。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除政策性和意外性因素外,原则上均应包死。按照施工单位自主报价和风险分担的原则,对施工单位自购材料价差、施工工艺变化、大临设施变化等因素,在合同条款中包死;对于Ⅱ类变更设计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也以一定的包干费用包死。

严格按照合同验工计价。所有计价必须有充分依据,严格按合同约定进行,做到合同与价款相符,投资与进度相符,杜绝超估冒验或虚假验工等现象。对变更设计、价差系数、概算清理等问题,必须根据合同约定来处理。

8.6.8验工计价和概预算管理

建设项目上所有纳入投资概预算的费用支出都要进行验工计价,并以验工计价作为结算依据。

严格执行工程验工计价的各项规定。

建设单位对参建单位的拨款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和验工计价执行,既不能超拨、也不应欠拨。

切实加强概算管理,按照国家批复的工程总概算,强本简末,精打细算,仔细核查工程数量,认真执行验工计价有关规定。千方百计控制工程造价。

严格执行预备费、降造费各项规定,控制费用支出。

8.6.9征地拆迁和外部协议

认真落实部省纪要规定,在加快征地拆迁进度的同时,力保价格和费用控制在“纪要”规定的范围以内。

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积极优化设计方案,尽量降低用地规模和拆迁数量,减少三角地、边角地等相关费用。

加强临时用地审核优化,尤其是要抓好制梁厂、取弃土场、弃碴场的方案优化,大力压减临时用地规模。

对三电迁改、管线改移必须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核准数量。设计单位要对迁改或动迁方案作出初步设计,以此作为与地方商谈的基础和依据。对地方产权单位提出的设计方案和价格,与我们的方案差距较大的、费用较高的,一定要据理力争,必要时请第三方评估。

健全各项内控机制重点在加强日常管理,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投资的根本保证。

加强制度建设。主要表现在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内容、明确程序、落实责任。

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有效保障资金安全,严格按照验工计价拨款,坚决杜绝乱开户头、乱开支、乱借款、乱投资、乱担保现象。认真执行建设管理费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减少非生产性开支。

要加强投资控制基础工作。合同管理部门对初步设计审查、鉴修概算编制、施工图投资检算、合同履行、验工计价、变更设计、降造费用使用、概算清理等带来的投资变化,必须建立详细台账,实行表格化、动态化管理,把合同签订和履行、批准的概算、招标降造、项目预计发生费用进行列表统计和实时对比,随时掌握工程的实际成本发生情况,明确下一步投资控制的重点。

严格控制本段咨询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可以利用行政手段,争取免交一些费用或降低各项收费标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体谅铁路建设中的困难,多开绿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积极和地方公路交通部门联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争取地方交通部门承担平改立桥涵附属投资。

加大监理单位在投资控制方面的作用,同时强化对监理的管理,防止虚报高价。

8.7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8.7.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8.7.2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木、植被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施工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点。规定施工区域内的植被、树木等尽量维持原状。需砍除树木和其它经济作物时,事先应征得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部门、所有者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

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施工便道的设置,必须按照先设计规划申请同意后的方案实施,依据环保的相关要求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在运输细粉状和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对散装材料采用密闭运输、存放。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场)、灰土拌和场等均必须有防尘设备等措施。

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施工,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有关边界线、标示牌的设置,限制人员、机械的活动范围,严禁有关人员偷猎野生动物和采摘、践踏及随意铲除植物等。

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施工物料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

8.7.3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的原则:重规划、少占地、少开挖,多利用、少弃碴、快恢复,严管理、少流失。

路基的防护工程施工紧跟开挖、填筑工序,边开挖、填筑边防护,缩短施工作业面暴露的时间。绿化植草防护需马上衔接,路堑开挖后尽快选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多年生草种及时植草。路基、站场的土石方工程尽量安排在非雨季施工;开挖或填筑的路基土质边坡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不得破坏、占压、干扰河道、水道及既有灌溉、排水系统。必须占压的,应首先征求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替代措施。防止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渠等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

弃碴、土场选址依据设计文件规划或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并对弃碴场进行安全评估,做到万无一失。碴场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易于形成坡度开发山坡荒地处,避开大面积汇水地带的滞留谷地,并避免下游有重要设施或集中居民点。

在河床内施工、采取砂砾材料,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的有关规定,同时防止对河流状态造成改变,防止弃土、弃碴淤积河床、污染河流水质。

桥梁施工,特别是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水排放,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水先集中在沉淀池沉淀,符合要求后排放,严禁乱流乱淌。余土及废弃物等,严禁直接排入河中或遗弃于河床,应在工程完工时进行清理,集中置于弃土场。

隧道施工前做好防排水设施,进洞前做好洞门及洞口仰坡、边坡的防护工程,洞内排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做到不污染河渠水源,不冲毁农田。

施工便道分临时和长久,凡临时使用的施工完成后尽快恢复,施工后当地继续使用的应做好挡护工程。

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施工现场所有劳务作业人员均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由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在招用农民工时,按照《劳动法》等各项法规要求,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8.9冬期、夏期、雨季施工措施

8.9.1冬期施工措施

本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工期跨越若干个冬季。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保证工程均衡施工,具备条件的工程(如隧道工程、桥梁桩基础等)需进行冬季施工,但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8.9.1.1准备工作

冬季施工前,结合工程进度安排,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冬季施工方案和各分项工程在不同阶段中的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并进行论证,确保措施可靠、合理、节能降耗。

针对不同结构混凝土,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确定水泥型号、外加剂型号、掺量,确定原材料的加热温度、混凝土的出罐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入模温度、采取加热养护时的温度。

组织学习有关冬季施工技术、施工规范,掌握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测温人员还要掌握各种测温方法,深刻理解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

编制冬季施工设备、材料计划,保证设备、材料按时进场。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备好保证低温施工的防寒、保温材料。

备好适用低温施工的机具。

做好人身和机具的保温、防寒、防火、保安设施。

调整工地运输条件,保证运输效率与安全。

加强与气象预测单位联系,预防寒流侵袭。

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的教育。

8.9.1.2混凝土拌制和运输的保证措施

冬季来临前,混凝土冬季生产采取保温措施,搭建暖棚将拌合站置于棚内,棚内生火加温或设置蒸气锅炉取暖。

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根据热工计算结果,对水和骨料采取加热措施。以拌合好的混合料温度来控制各种材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搅拌时间延长50%。

混凝土结构物,应加强养生,采用蓄热法养生时不得低于10℃。

混凝土温度的测量:按要求布置测温孔并编号,按规定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养护的初始温度,升温、恒温、降温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温度。根据养护测温记录,推算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同条件试块试压时间、混凝土拆模时间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外表面的保温措施,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温度之差不能超过20℃。

选定冬季混凝土配合比,掺加防冻剂,经现场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冬季养生时间不小于28天,同时拆模时间应适当延长。

8.9.1.3钢筋焊接的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焊接位置和施焊环境,选择适宜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每批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同条件下的焊接试验。焊接接头分批按规范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每300个同类接头为一批,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8.9.1.4机械设备的冬季施工要求

冬季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应全面检查,更换各种润滑系统用油及燃料,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转。机械在使用前应首先检查传动系统,无冻结情况后方可启动,非专职机电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

8.9.2夏期、雨季施工措施

8.9.2.1准备工作

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于发生水害地段的路基和开挖后基坑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

对职工进行雨季施工和防洪抢险的教育,对施工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增建必要的避雨棚,设置有关的卫生设施等。

对影响路基施工的运输道路,进行必要的改善、整修和加固。

对主要材料工具要估计在雨季期间的储备量,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设施。

机电设备及其电闸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置。对钢材、木材、粉煤灰、水泥等原材料及半成品要采取防雨措施,须放入棚内或屋内,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尤其是水泥库要做好防雨、防潮保护。

雨季来临前,加固、疏通施工现场附近的沟渠及河道等排洪设施,保证其畅通,防止洪水对施工产生影响。

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历年的气象资料,并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期的气象预报,掌握夏季高温变化情况,准备充足的防暑降温物资,避免高温中暑。

8.9.2.2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实行雨季值班制度,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遇有雨情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岗位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岗位、工种施工操作责任制,实行包保结合,包保到人。

两检制:各值班人员要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在“雨中”、“雨后”进行检查,并填写“两检”报告,对“雨中”的工作情况做出详细描述。

8.9.2.3防洪措施

本工程开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各施工单位要编制实施性的防洪抢险计划,提交审查批准后实施。

担负抗洪抢险任务的机械设备和车辆要由思想进步、技术全面、过硬、身体健康的人员驾驶。

各施工单位要有计划的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车辆,确保设备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准备抗洪抢险工作。

各施工单位要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抗洪抢险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积极完成生产任务,紧急情况下,必须听从调动,奔赴抢险,完成抢险任务。

联络通信工具要保持畅通,同时配置必要的抢险物资和人员,做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工作。

做好施工防范及各种临时防排设施,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

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发生水害地段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对影响施工的运输道路,要及时进行改善、整修和加固;对常用的主要材料、工具要在雨季之前备足,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对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材料库、活动房屋及机械设备等应设在洪水位以上。

认真贯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铁道部及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自觉保护文物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各项规定,杜绝任何违反《文物保护法》的的事情发生。

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把文物保护措施落实到各施工单位和每个工班及文物保护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包保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

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积极主动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深入群众做好施工调查,对地上、地下是否有文物初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超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遵守国家和各省有关文物考古、勘探、发掘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或造成文物的流失等。

施工单位在文物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带施工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

施工时如发现文物古迹等有研究价值的物品,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及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移动和收藏,防止文物流失,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土方工程以及其他需要取土、弃土时,对现有的或规划的保护文物遗址,承包人应采取避让的原则进行地点的选择。

8.11.1文明施工内容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管理体系。构建由公司统一组织管理、监理单位日常监督、施工单位具体落实的文明施工管理控制体系。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健全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完善管理制度。根据《铁道部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通知》(铁劳〔1996〕85号)要求,建立本段文明标准化工地考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段的日常检查和公司组织的定期检查,对本段各标段的文明施工进行综合考评和奖励。

8.11.2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单位应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健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所有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的标准执行。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积极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到:

(1)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砼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施工现场四周采用半封闭围蔽,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进出隧道严格登记。

(2)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按《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悬挂标识牌。

(3)建立工地现场挂牌制度,设置鲜明周正的标示牌:责任划分牌(工程名称、施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员、质检员、安全员),形象进度图(隧道工程数量、工程简介及进度计划、工期安排和实际完成数量及进度指标),配合比牌(灌注部位、混凝土标号及施工配合比)。

(4)施工现场办公室或值班室,墙面悬挂(张贴)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

(5)施工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各种岗位人员佩戴胸卡,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佩戴红色袖标。施工作业人员进入隧道施工必须挂牌进洞,坚守岗位,职责清楚。

(6)开工前,编制车辆与机械设备文明驾驶守则,制定各种车辆、机械的操作规程,加强车辆与机械的维修与保养。车辆与机械不得带故障上路,不得违规违章行驶,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

(7)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搞好工地文明建设。

优化主体工程设计,减少对土地的占用,节约用地。

临时工程的设置应优先考虑永临结合、综合利用,尽量减少占用数量。

施工场地、营地。混凝土拌和站、材料场等要严格按照规划和批复位置和规模设置,严禁随意设置。各种临时设施、小型施工场地、营地的设置应尽量利用沿线既有场地、站区铁路永久征地和城市用地及工业用地,在农村地区,尽量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要充分利用乡村既有道路、农用机耕路和铁路进站道路等。便道宽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做到既能保证铁路施工需要,又少占土地,少破坏植被。

取、弃土场。精心做好取弃土调配设计工作,尽量减少取弃土场面积。严格按照土石方调配方案,做好现场挖方与填方、隧道开挖与路基填筑的施工组织安排,避免因不合理施组导致弃土弃砟数量的增加。

砂石料场。在地方既有砂石料场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地方料场,减少临时用地数量。砂石料场开采应办理相关开采许可证,坚持逐级审批,持证开采。按照批准的范围进行开采。

公司采用铁道部统一开发应用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使各参建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数据、管理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快速传递和无纸化管理的要求,并通过数据分析,对计划调度、工程进度、投资控制、安全质量、施工技术、物资设备及合同管理等方面达到真实、快捷、优质、高效地进行建设管理的目的。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在建设单位的统一安排下完成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使用、管理工作。

8.13.1信息系统构成

公司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公司总部、四个指挥部、若干个施工标段等。铁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包括三部分内容: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通过构建公司到各建设指挥部、施工标段的网络,利用有线通信手段,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和图像的传输。

8.13.2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项目总体目标的要求,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铁道部、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以建设单位为主体,以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为核心。涵盖的业务包括铁道部、业主(建设单位)、设计、咨询、监理、施工、供应商等单位的主要管理业务。

系统主要功能在公司和工程指挥部层次主要是满足各参建单位的管理需要。所有功能由项目规划管理、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验工计价、调度管理等16个功能模块和一个WEB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来实现。

视频监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工程管理、指挥人员能够及时、清晰地了解重点隧道隧洞内以及重点工作面的情况,便于正确指挥。视频监视系统由无线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和应用软件组成。

视频会议系统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先进的视频会议与多媒体数据交互功能。可以实现全线施工标段以上单位同时进行会议;可以进行视频会议,实现多方语音、视频、数据会议功能;提供有效、丰富、安全的远程培训手段,满足跨地域各级机构之间高效率召开日常会议、学习培训、技术交流、应急指挥等活动的需要。会议视频轮循功能,可以将各会场的视频图像轮流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设置主会场、分会场以及其他流动会场。

8.14科研及试验项目安排

公司结合本线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围绕工程施工、运营维管等方面拟开展以下课题研究。

(1)重载铁路设计中-活载的标准及参数的进一步研究。

(2)重载道岔、耐磨钢轨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3)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黄土特性及工程对策研究。

(4)采空区保安煤柱与铁路运营安全的关系研究。

(5)格老湾隧道铣挖法下穿青银高速公路工法技术研究。

(6)南吕梁山隧道等特长不良地质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风险监控以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附表3大临设施和过渡工程汇总表

T/CHTS 10028-2020 公路混凝土斜拉桥预应力锚固式锚拉板技术指南.pdf附表5分年度完成主要工程数量表

附表7主要施工装备及检测设备数量表

附表8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劳动力配置数量表

附表9分年度完成投资表

DB43/T 1669-2019标准下载附图2施工总平面、纵断面示意图

附图3总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

附图4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