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72.2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4、蛙式打夯机由两人操作,操作时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操作手套采用绝缘措施。夯机用后切断电源,严禁在夯机运转时清理积土。

5、乙炔发生器采用金属防爆膜,禁止使用胶皮薄膜,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大于5m,两瓶同焊时,间距大于10m,严禁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

6、工程设备施工前须进行性能检测,合格后才准许使用,由专人操作。

第五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要设专职人员负责消防安全工作,搞好消防安全教育,制定消防措施。并加强现场、材料、施工队伍驻工地的值班巡逻CH∕T 2018-2018标准下载,坚持经常检查落实消防安全规定。

驻地人员(尤其是民工)不准躺在床上吸烟,司机吸烟不准随意将烟头丢在路边,防止引起火灾。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电源必须由正式电工统一案安设,不准随意乱拉接电线,不准使用电炉和电热器具。

进行电气焊作业必须由现场消防保卫人员办理用火审批手续,用火地点变更时,应重新办理用火审批手续。

第六节、施工现场治安管理计划的要求及措施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工作通道负责人:技术分责人

现场消防安全负责人及现场治安负责人:安全员

b、施工期间各岗位职责及责任分工

2、检查现场从事电气焊人员是否受过消防知识教育,并持有操作合格证。在施工动火作业时查看是否办理用火手续、清理周边易燃物、并配备适当的看火人员,看火人员应随身携带灭火器具,在焊接过程中不准离开岗位。

3、氧气瓶乙炔瓶使用要符合规定,两瓶间距不小于5m,两瓶距用火点不小于10m。

4、施工期间大剧院内消防自动灭火系统将置于手动状态,指定专人管理,确保消防自动灭火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应符合防火要求。

6、在施工现场的明显部位设置防火宣传标志牌,并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要害部位配备不少于4具灭火器指,同时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7、易燃、易爆堆放处防火标志要醒目,并配备好不同的灭火器材。

8、施工现场消防通道要随时保持畅通无阻,便于消防车进出现场。

9、每天施工班组离场后,值班消防员对现场进行检查。

1、负责施工现场正常施工秩序和公司财物安全,制止和处置各种犯罪违法行为。

2、巡逻保安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佩带安全帽,对重点要害部位做到勤巡视、勤检查、勤观察,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守候。

3、巡逻中发现火灾爆炸和不安全事故及隐患,在报告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极力扑救减少损失,保护公司员工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门卫货运通道管理

1、施工人员携带随身物资出门时,保安员有权进行查询。发现可疑现象时,有权扣留所带物品,立即报有关部门处理。

第七节、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重点

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工作主要是控制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作业环境的防护工作,其具体工作有:

1、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考核、协议中安全生产指标及各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专(兼)职安全员设置。

2、督促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3、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高空作业、高空焊接等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

4、公司安委办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涉及面、针对性及履行签字手续情况;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检查制度、检查记录、整改情况;检查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三级教育和变换工种教育的内容、时间等;检查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持证上岗情况(复验时间、单位名称);对不安全因素,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5、不定期组织安全综合检查,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整改后将整改情况报公司安委办进行验收。

6、发现违章冒险作业的则按照《广元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第八节、安全施工管理的工作内容

1、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检查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图;检查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检查施工单位项目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2、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件。该文件包括: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程序文件、施工安全各项目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在内的保证措施、支持性文件、内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核记录,检查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核记录。

3、检查施工单位安全设施,保证安全所需材料、设备及安全防护用品到位。

4、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及动火审批。检查交底及动火审批手续、记录说明。对作业人员按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安全防护设施交接验收记录。检查动火许可。

5、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的内部检查。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检查记录表、脚手架搭设验收单、特殊类脚手架搭设验收单、模板支撑系统验收单、落地操作平台搭设验收单、悬挂式钢平台验收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单、接地电阻测验记录、移动手持电动工具定期绝缘电阻测验记录、电工巡视维修工作记、录卡、施工机具验收单、并对安全检查进行记录。

6、检查施工单位事故隐患控制;检查事故隐患控制记录:事故隐患处理表、违章处理登记表、事故月报表。

7、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和培训;检查安全教育和培训目录及记录说明;新进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

8、抽查施工单位班前安全活动、周讲评记录。检查施工单位安全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名册,持证人员的证件。

9、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安全施工状况登记制度,即在施工日记、施工例会、专题会议等工程管理文件中准确及时记录安全状况。

组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a、负责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应急联动机制和工作制度;

d、发布有关管制措施和项目部的指令、通告等,决定临时性交通管制;

b、交通管制组:由安全科成员负责。主要负责事发地道路交通管制,及时疏通交通堵塞,保障救援物资、救援、疏散人群、伤员运送车辆的顺利通行并引导进入指定地点。

c、通讯联络组:由办公室负责。主要是建立内部指挥网络,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对座机、手持机等机关信息通信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指挥畅通。

e、法律、宣传组:由办公室负责。主要是进行现场法律宣传和国家政策宣传。

f、医疗救护组:由办公室负责,报告110指挥中心请求通知120急救中心负责救护工作。

g、后勤保障组:由后勤总务负责。主要是保证执行处置任务的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执勤人员就餐饮水等生活必需品。

(三)现场指挥的职责任务是:

2)、统一组织调动使用各部门人员,合理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下达警戒治安的命令;

a、封闭现场和相关地区;

b、使用警戒带,设置临时警戒线,确定警戒区域;

c、实行区域性交通管制;

d、查验现场有关人员,明确具体身份;

e、必要时控制现场制高点。

a、责令无关人员立即离开现场;

b、责令聚集的人群立即解散,如不离去,可通过广播、喊话等方式发出警告;

c、对于视警告、拒不离去的人群,必须积极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协助处理,决不可贸然采用过激措施及武力驱逐。

1.文明施工目标:广元市标准文明施工工地

4.施工队伍进场后逐步建立文明施工标准模式,做到职工临时生活设施井然有序,室内外整洁,卫生,卫生间具分点成线位置。

5.施工机具要做到摆设整齐,机具保持整洁,标语编号明显,安全装置灵敏有效,机棚内外干净。

7.现场加强与当地保卫及当地派出所的联系,互通情况,有事妥善处理,协商解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8.加强对民工的管理。

二、现场总平面管理措施

1.现场材料、周转材料必须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堆放,并设围栏和材料标志,做到场内放工道路顺畅,材料有序堆放。

2.对现场的排水定期进行治理,保证排水畅通。

3.加强对施工道路的管理,随时对施工道路进行修理,确保道路畅通,保证材料顺利进场。

4.做好施工降噪处理,尽量采用低噪场施工机具,尤其在休息时间内尽量避免产生大的施工噪声。

5.做好防尘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高温季节,现场每天定时洒水降尘,现场堆放的水泥、河砂等必须采取防飞扬措施。

三、保护环境、不扰民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进场后及时与环保部门联系,按要求控制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噪声污染。

2)总平面范围内及工地周边场地派人每天2—3次巡视,清扫。

3)松散颗粒材料砌筑砖墙围栏堆放,表面用竹席防止刮风粉尘弥漫,影响环境卫生。

1)电焊工在室内操作采用电扇排气。

2)加强对职工的卫生知识教育,并形成制度,搞好临时住所的卫生,定期打药消毒。职工宿舍要求做到空气流通,生活用品摆放整齐。

1)施工现场内的简易厕所每天派人进行清扫,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2)现场施污水(包括施工产生的废浆)必须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1)结合施工现场平面特点,尽量将施工机具和加工房设在远离生活区和办公区的地方,减少噪声影响。

2)施工中尽量减少扰民噪声,对产生振动噪声的机具、尽量在白天使用。

3)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特别对钢管、钢模等金属器材,严禁抛扔或从汽车上一次性下料。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证体系框图见下图:

1.1、施工现场的道路实施洒水防尘措施,在冬施期间,必要时进行洒盐水处理,确保道路不扬尘。对超过3个月不进行施工的地域进行植被绿化处理,对现场裸露的土方覆盖。

1.2、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料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采取措施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

1.3、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车辆进行限速,防止车速过快产生扬尘。

1.4、施工现场所设搅拌设备安装除尘装置,同时搅拌站出水设沉淀池,运混凝土车辆到指定有沉淀池的地点刷车,严禁随意择地冲车。

1.5、现场、生活区的锅炉、茶炉、大灶设有消烟除尘设备。

2.1、搅拌机前洗车沉淀池的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降尘洒水。

2.2、生活区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2.3、对现场油料存放处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2.4、生活区的生活污水设置三级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后,再排入社会管网。

2.5、生活、生产区的厕所必须设化粪池,防止用水直接冲到排水设施中而造成的污水污染。

3.1、严格控制作业时间,需连续作业时,采取降噪措施,做好周围群众工作。

3.2、对人为的施工噪声有降噪措施和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3.3、使用机械设备的工艺操作,要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并将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

4.1、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将随时进行洒水或其他抑尘措施,使之不出现明显的尘降。

4.2、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将予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将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

4.3、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大型轧石机场等投料器均应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所作业的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5.1、尽量保护施工用地范围之外的花草树木。若因修建临时工程时尽量不破坏绿色植被,同时要考虑移植栽培。

5.2、施工期间防止破坏植被的现象发生,除了不可逼免的工程占地和砍伐以外,不要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

第十二章四新技术的使用、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及

我们在该标段工程的施工上采用信息法施工。

1、采用信息施工法时,准备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1、熟悉边坡工程环境资料,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了解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质特征和边坡破坏模式; 1.2、掌握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特殊要求,了解边坡支护结构特点和技术难点; 1.3、了解坡顶需保护的重要建(构)筑物基础和结构情况,必要时采取预加固措施; 1.4、收集同类边坡工程的施工经验; 1.5、参与制定和实施边坡支护结构、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监测方案。

2、信息施工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2.1、配合监测单位实施监测,掌握边坡工程监测情况; 2.2、编录施工现场揭示的地质现状与原地质资料的对比变化图,为地质施工勘察提供情况; 2.3、根据施工方案,按可能出现的不利工况进行边坡和支护结构强度、变形和稳定验算; 2.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和警戒值时,应即时向设计、监理、业主通报,并根据设计处理措施调整施工方案;

2.5、施工中出现险情时,应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3、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况,该标段的信息施工法主要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第二节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

包括开挖工程地质描述、地质编录、检验勘查成果、补充更正勘查结论和地质信息反馈设计等工作。

1、施工期间的地质工作包括开挖工程地质描述、地质编录、检验勘查成果、补充更正勘查结论和地质信息反馈设计等。要采用调查、测绘、槽探、坑探、钻探、物探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场地岩土体组成、性质、分布以及风化层、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等工程地质条件在路线纵横方向的变化,对其现有地质情况加以认真的描述。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应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原则。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察周期的制约,有些复杂场地或地形困难场地在设计阶段难以布置充分的勘察工作量,无法查清场地详细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期间,可以进行补充勘察,如对岩溶发育区或岩性差异大的场地逐桩钻探,对原进场困难场地通过施工便道进场钻探。施工中发现新的地质问题也要补充勘察。应该把施工期间的勘察工作视作设计期间勘察工作的重要补充。

2、另外本阶段应遵循信息化施工(施工中监测)、动态设计的原则。边坡的动态监测是施工阶段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本公司在该工程项目中配备过硬的地质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不要等到地质病害已经发生才去治理,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发现边坡等有失稳的趋势之后要立即反馈业主和设计单位,并及时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避免边坡大面积失稳。应该认识到,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对地质现象和地质规律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据此进行的设计只能称为预设计。在边坡断面开挖以后,很多问题才会发现,此时应请设计单位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对照原有的勘察设计方案,发现新的问题之后通过合理工序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等到问题已经发生才去采取措施,既多花了钱,又耽误了工期。在施工期间必须避免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导致或加剧了地质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如自下而上开挖边坡等)。

3、地质预报成果均要采用施工地质简报方式及时提交给参建各方,预报块体的位置、规模、埋深、结构面性状及力学参数、稳定程度等。并对其提出施工期和运行期地质监测的建议。

第三节工程变更应对措施

应根据现场踏勘、地勘报告等,对可能的工程变更提出预见性意见,做好相应的对策措施,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和按期完成。

1、对施工进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及处理措施  1.1、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认真分析、研究以及经过现场踏勘后,发现地层中有多处滑坡区。随着土方工程的施工,新填土中混杂了部分膨胀土,经扰动后的膨胀土将具有更强的胀缩性。现场地形起伏较大。地下水分布不均匀,粉沙质泥岩中裂隙发育,因此本场地为复杂场地。 1.2、场区内滑坡还在继续发展,滑坡处在极不稳定状态。特别是随着土方工程的继续施工,填土不断堆积,将导致滑坡规模不断增大。

2、可能发现问题及处理措施  2.1、对场区内的开挖坡面可能产生坍塌现象,施工时将认真制定施工计划,科学分段开挖,并做到开挖、钻孔、肋柱施工紧密衔接,尽量减少坡面的暴露过宽,时间过长。

2.2、在边坡施工时,可能有部分边坡受振动及土体影响产生滑坡,施工时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在各不同岩土工程区段设置观测点,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使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下。

2.3、因施工岩土中有泥岩、砂岩等,虽然均为强风化岩,但避免不了会有较硬孤岩或坚硬岩层区。钻孔时可以会产生钻进困难或卡钻、塌孔现象,对较硬岩层区,将采取慢速钻进,小心施工,施工完毕后,立即安装锚索、防止塌孔。

2.4、土层变化,它可能会影响到土石方、锚索工程上的一些工艺,如果在开挖时发现有变化,要及时向参建各方通气,并及时改变其施工工艺。 2.5、施工期间,难免会对周围生活产生影响,项目部将采取钻孔噪音大的机械,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尽量在晚上减少噪音,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总之,我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力求做到对可能的工程变更及时提出预见性意见,并做好相应的对策措施,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和按期完成。

第十三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下、地上设施的保护措施

开挖前请有资质的物探单位进行地下管线探查,同时向附近居民、单位调查可能存在的地下管线的位置、管径、走向,结合人工挖探坑,充分调查后绘制出详细的地下管线障碍图。复印后,分别送业主、监理,并提出须迁移的时间,便于业主掌握施工进度和工作安排。同时对因各种原因可能暂无法迁移的管线制订出详细的保护措施,并报请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中按审定的方案执行,避免因盲目施工造成运行中管线破损、爆裂等事故。

在探明有管网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对开挖出的管线及时保护。对可能出现的气管、水管爆管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专业公司抢险队到场处理,避免出现更大问题。

第十四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施工计划工期90日历天,将经历冬季、雨季。因此季节施工时,我们将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来确保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第一节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时即解除冬期施工。进入冬期施工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满足施工要求,防止突然的霜降、寒流等对混凝土造成伤害。

①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复核施工图纸,查对其是否适应冬期施工要求。

②进行冬期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及管理人员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有关知识,明确职责。

③指定专人进行气温观测并作记录,收听气象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④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化学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⑤做好冬期施工砼、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⑥冬期施工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特别是梁、板施工时防止人员滑倒。

⑦做好冬期砼的施工,以确保砼养护工作的进行。

砼工程的冬期施工,要从施工期间的气温情况、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出发,在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冬期施工措施。

a.浇筑前,注意清除模板、钢筋及即将浇筑混凝土的基层上的冰雪和污垢。

b.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在设计浇筑方案时,减少每一层段的尺寸且振捣迅速,以缩短两个层段的浇筑时间间隔,以免混凝土温度降低过快。

c.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选择在白天温度回升时段。

a.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及时用塑料薄膜上加草帘等覆盖保温,对于端部保温材料覆盖厚度应是面部的2~3倍。

b.模板的拆除应比常温时迟3~5天,为便于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时将侧模轻轻脱离混凝土再合上继续养护,拆模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c.养护时防止温度骤变作好保温措施以防寒流的袭击。

d.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

(3)砼的质量检查和测量

砼工程冬期施工,除按常温施工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外,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a.化学附加剂的质量和掺量。

b.室外空气温度及周围环境温度每昼夜测量四次。

c.除按常温施工要求留置试块外,另增做两组补充试块,一组用以检验砼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二十八天后,测砼非标准养护条件下的强度。

d.模板外和砼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砼表面,新浇砼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2)派人经常检查地面排水系统,如有堵塞,及时进行处理。

(3)遇上大雨季节,全部施工人员提前撤离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内的临建等要先作好加固措施。

(1)做好排水沟、挡土堰的规划,规划排水分区,保证大雨来临不致雨水灌至基坑。

(2)配置潜水泵以备雨季抽水。

(3)如果现场水流过大并夹带大量泥砂时,应先进行沉淀污垢,再排入市政水道,以保证市政管道的畅通。雨后基坑雨水、污泥必须全部排除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禁止雨天作业,以保证安全施工。

(5)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机具和劳动力,组织快速施工。

(1)钢筋堆放场地一定要保持整洁,钢筋应摆放在240×300(宽×高)砖垄上,避免被雨水浸泡、被污泥污染,在下雨之前一定要将钢筋覆盖保护。

(2)钢筋要集中统一堆放,禁止乱扔乱堆,钢筋堆放场地一定要设置在地势比较高的位置,而且排水设施齐备。

(3)准备大量雨具,在大雨来临之前进行全封闭覆盖,避免被雨淋湿生锈。

(4)钢筋加工区一定搭设钢筋棚,闪光对焊一定在钢筋棚中进行,对刚焊出的钢筋更是禁止浸水及被雨淋,大雨大雾天气禁止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钢筋,应选在无风雨雾天气中进行防止改变钢筋的受力性能。

(5)在钢筋绑扎时,下雨天一般不影响钢筋质量,但工人上下班、搬运钢筋时一定注意避免将污泥带到钢筋网片上,如果钢筋被污染,一般采取用水冲洗、钢丝刷刷除的方法。

(1)混凝土车在遇下雨时应加防水盖,以防止雨水进入混凝土内。

(2)浇筑混凝土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同时必须要有可靠的防雨措施才可进行,避免浇筑时遇雨。

(3)雨天浇筑混凝土时,应该提前搭设防雨棚,使浇筑在防雨棚中进行。

(4)如果在浇筑混凝土时遇雨,应及时用塑料布遮盖,防止淋雨。

(5)如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后终凝前遇雨,导致表面受到破坏,应该将这部分混凝土及时砸至密实层,然后再进行修补。

第十五章 成品保护措施

在多工种交叉作业的施工现场,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并可节约材料和人工。

1、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全体职工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注意。

3、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水泥制品按规程养护,严禁提前上人。

4、订立成品保护的奖罚条款,并坚决执行。

5、建立成品保护小组,设专人管理,建立书面记录,分清责任。

6、工程进入路面施工阶段后,为确保每道工序施工一次合格,减少返修工作,达到顺利交验的目的,除应严格办理前后工序工种的产品保护移交手续外,还应加强工人的思想教育和监督巡察工作,杜绝人为破坏,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混凝土路面未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及验收合格时,严禁行人及车辆通行。

2)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3)各专业单位,作业班组加强彼此间的相互协调工作,互相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保证成品和半成品的完好性。

4)交叉施工时,彼此间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保护。

第十六章 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扰民噪声措施

第一节降低环境污染措施

2、弃土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地,施工中注意不使泥浆等外溢污染水源和环境,对现场的便道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

3、加强车辆穿越公共场所的管理,运输施工材料及废弃物的车辆均设置遮盖、堵漏等措施。

4、做好对施工用地的保护,施工后及时清理平整,加强雨季排水管理,防止水土流失,排水总沟沟端部设置沉淀装置,防止泥土流入河中造成河道淤塞。

5、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严格“执行二通三无五必须”和“七不”规范,每月定期进行评比活动。

7、建立卫生负责制,生活区卫生工作必须做到“五小”设施齐全,厕所和公共场所每天专人经常打扫。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使大家有个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8、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事先做好体检,食堂内必须做到不见“四害”,熟、生菜必须分开。

9、根据季节及时做好防暑降温、防冻保暖工作。

第二节减少扰民噪声措施

1、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2、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3、在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4、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

5、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6、混凝土拌合等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

7、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音区和低噪音区的作业时间,并配备劳保用品。

8、拌和站要远离村庄、学校,且不得近于300米,工作时间要尽量避开休息时间。

由于对外关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正确处理施工环境问题,将有助于工程的顺利施工,巩固我公司在市场上良好形象的坚实基础。作为施工单位,施工期的环境协调主要有以下个方面:即与当地政府群众的关系协调,与相邻标段施工单位的关系协调,以及与工程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关系协调。及时、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将为生产施工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协调措施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尊重当地政府的工作习惯,充分相信并依靠政府,服从当地政府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和当地政府加强纵横向的联系,在有礼有节的基础上和地方政府建立良好、融洽的往来关系,加深了解并增进友谊。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组织设计.doc2、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协调措施

3、与工程业主、监理方、设计单位的关系协调措施

施工方与工程甲方的关系是合同关系,受法律的约束。作为施工方,在施工期应明确业主与施工方的关系,认真履行合同,摆正自身的位置,坚决满足业主对工程提出的各项合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自觉的接受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对待他们的要求,严格遵照执行。对他们提出的意见要认真分析考虑,在合同范围内按监理规章制度全方位的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使监理和被监理做到规范有序、有章可循。充分发挥他们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应经常与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代表、设计院代表接触,主动与他们加强关系和沟通,听取他们对工程提出的合理要求,按照合同条款和程序认真执行,处理好相关事宜。

4、与相邻标段施工单位的关系协调措施

对待相邻标段施工单位要视为兄弟,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不使参建的其他施工单位蒙受损失;在不损害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为其他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尽量创造有利条件。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进场道路共享,及时维修本标段范围内的施工进场道路,保证本标段范围内的进场道路随时畅通。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的对外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效、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好这些关系,不但可以为施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施工环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pdf,也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