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施工方案

土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8.7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土方施工方案

《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底商住宅楼工程冬季施工方案《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XXX建设组团01#地块定向安置房A地块项目场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XXX地区,石门路以南,丰沙铁路以北,三家店粮食收储库东侧。该地块占地总面积约为44494.00m2,建筑面积约为146174.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111235.00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34939.00m2。拟建建筑物为住宅及配套用房,共计11栋高层住宅、1栋单层配套用房和1个地下车库构成;住宅为地上16层、地下2层,最大建筑高度为45.0m,地下车库1层,覆土厚度为3.0m,主楼筏板基础开挖深度约为9.7m,坡道独立基础开挖深度约为10.35m。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地处北京西部山前地带,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场地地形总体平坦,北部主要为XXX乡镇拆迁地,南部为耕植地,最大高差1.5米左右。

拟建场地的表层主要为拆迁后剩余基础渣土,中部为粘性土,下部以卵石为主分布总体稳定。场地标准冻土深度为0.80m。拟建范围内,不存在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

在钻探深度30.0m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根据现场测设、勘察和调研,基坑东侧为拟建京门公路新线,东侧与北侧为拟建规划河道,场区内无管道设施。

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查)、《设防水位咨询报告》,基坑工程施工主要有以下特点:

拟建场地在钻探深度30.0m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土方开挖地影响,只考虑降雨对于造成的开挖影响。

拟建场地的地层表层主要为拆迁后渣土,中部为粘性土,下部以卵石。工程基础埋深主要在10.35m。

基坑开挖需与坑壁围护配合施工,基坑开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和卵石,其中卵石坑壁受水影响大,为增加基坑边坡的安全度,本工程采用“锚杆护坡桩+土钉墙支护”支护设计方案(详见基坑护坡设计),土钉墙坡面比例1:0.35。

现场已进行了必要的场地平整、临时道路通畅、有明确的弃土点和必须的临时设施,能满足现场挖土、运土、弃土的需要。

场区地质情况已探明,此场区无管道设施影响。

挖土所需的人员、机具、设备、材料、用水用电等已经解决。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较大,不易控制,施工中应考虑开挖的轴线和标高的控制。

基坑边坡面积大,土层复杂。

基坑施工时,在能够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达到经济、合理。

随时监测基坑及边坡的变化,并需根据实际的水文和地质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正。

综合考虑基坑内、外的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

土方外运、场内排水及机具、材料运输等问题。

确保整个工程的总体协调、平衡流水施工,控制施工进度,使其满足阶段施工工期的要求。

本工程土方开挖时间:2011年8月9日,计划完成时间为2011年9月20日,计划工期50天。

北区土方量约20万m3,采用1.6m3反铲挖掘机开挖,挖掘机综合功效每台班(8小时)800m3,每天按照1.5台班计算,每天可挖土约1200m3土方,总工期50天,50×1200=60000,200000÷60000=3.3台挖机,现场安排4台可满足施工要求。

土方运距考虑在5公里以内,每台运输车从装土到运土回来周转时间50分钟。考虑综合因素每车12小时按12次考虑,每天出土1200×4=4800m3,每车装土20m3,4800÷(12×20)=20辆,计划安排24辆运输车。

本工程在降水方案中设计了8个开挖区域,“分层、分块、对称、保持基坑围护体受力均衡”是基坑开挖施工的原则。区域划分见附图《北区土方开挖分区平面图》。1、2、3、4区先行开挖,5、6、7、8区后行开挖。

基坑放坡主楼部分按1:0.35放坡,预留1m工作面,地下车库独立基础部分按1:0.35放坡,预留2m工作面,详见附图《北区土方开挖分区坡坡面图》。

采用分层、分区域开挖的方式进行本工程基坑施工,拟分五至六步开挖,每步高度约为1.5米。开挖时,首先开挖土钉墙施工工作面,然后向基坑中间开挖。

首先,即开始进行场区表层原建筑物基础堆积土、耕植土的清运,并集中堆放。

其次为第一步土方开挖,开挖深度约1.5m深左右。

第三为中间步土方开挖,当第一层土挖及支护完成后,即开始中间步的挖运及支护,中间部土开挖深度为1.5m,最后一步土的挖深为在槽底标高上300mm,地下车库独立基础加深部位(比住宅楼基底约深1米)在主楼开挖完成后单独进行开挖,采用1:1自然放坡,不做支护结构,详见附图。整体开挖采用机械大面、人工修槽的开挖方案。最后一步施工同时插入塔吊基础结构的施工。

第四,为了防止基底土的扰动,在最后一步土完成的过程中,即用人工进行清槽,挖掘机清运。

基槽采用分段验收的方法进行

基槽采用分段验收的形式进行,即清槽一块,验收一块。每一验收批可按5000m2左右控制。

本工程主要采用从西向东分区域进行开挖。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堆土区域,土方运距5公里内。

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制定了完备的基坑护坡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单位或班组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已经做完测量放线和检查复核工作。基坑开挖边线、场地测量标高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基坑变形观测点的设置复核无误。施工检测工作准备就绪。

土方开挖的方式和顺序经过了设计或部署。

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材料等与计划相符。

机械: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地基钎探机械。

工具:全站仪、光学经纬仪、精密水准仪、普通水准仪、对讲机、钢尺。铁锤、铁锹。

基坑边坡的坡顶位移不大于60mm,地面最大沉降不大于60mm。

基坑边坡符合方案设计要求

测量放线→第一步土开挖→边坡修整、挂网、喷混凝土→第二部土开挖→边坡修整、挂网、喷混凝土→→中间土开挖→边坡修整、挂网、喷混凝土→基底整平、二次放线→局部深槽开挖→地基钎探→清槽→验槽

根据场内方格网和控制基准点,按设计平面图复核工程的定位桩,按设计基坑平面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和几何尺寸的复核。机械挖方时,严格按照现场标记线施工,并在挖土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

土方开挖时,施工现场按区段架设全站仪,定期对水准点标高进行校验,并在坑内、坑壁设置若干标高控制点,随时检测开挖土体底面水平标高。土方开挖至最后一层时,预留300mm厚土层进行人工清槽。严禁挖土机直接挖至坑(槽)底或超挖。

第一层土开挖和首层坡面护坡

第一层土方开挖应遵循事先确定的开挖路线和顺序,分步分段开挖。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用推土机推至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挖土机械装车运走。

另外,挖土机挖土时应在基坑边坡处预留150~300mm。采取人工修坡,以

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人工修整坡时,坡面不平整度不大于20mm。

挖土时遵循“开槽护坡,护坡后再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要注意开挖方式对基坑边坡的时空效应,严格控制开挖的层厚,开挖后应及时对基坑边坡进行防护,不得使边坡暴露时间过长。

首层的边坡护坡,先沿基坑边挖一条3~4m宽、1.5~2.0m深的槽,为护坡提供工作面,不得超挖。对边坡修整后即进行护坡施工,采取分段开挖和护坡配合进行,以控制土体变形。

土方施工应与锚喷护坡施工密切配合,采用多机组、分班次交叉连续作业,做到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土方开挖分步、分段完成,分段与分步开挖长度应根据现场地层性质,并结合现场技术人员要求进行,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土钉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或下一段槽的开挖。开挖边坡应尽可能与设计边坡接近,然后采用人工削坡修整,现场设专人负责挖方与护坡施工的协调。严禁挖掘机磕碰土钉端头与面板,以确保护坡结构的安全。

挖土时应注意保护已做好的护坡。

雨天开挖土方,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分期完成。

基坑边缘堆放建筑材料不应超过20kN/m2,当临时放置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时,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严禁在基坑上部边缘弃土。

第二层土开挖按照第一层的开挖、护坡方式和程序进行。

当第一层土挖至预计标高后,即进行加深部位的二次放线,然后开挖第二层土(含加深部位)。

当以上工作完成后即进行地基钎探。

地基钎探完成后进行基坑的清槽工作。清槽采用人工,直至清至设计基底标高,清槽余土用机械运出场外。

挖到基底设计标高,表面修理平整,轴线及坑宽、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及时报验。

基坑开挖平面图见附图。

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的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对施工的要求和步骤清楚明了。

开挖时如遇地下其它未预见的管网等障碍物,应及时报项目总工、监理、业主等检查处理后方可进行下步土方开挖。

在基础开挖中应有专人控制标高,确保开挖深度正确,不超挖,保证原土基础的稳定性。

基础开挖时按要求及时配合修坡和护坡施工。同时在基坑周围用标准围护栏杆进行防护,搭设专用通道,以便人员和物资出入基坑。

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按《施工测量方案》实施。

验证基坑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护坡结构的施工,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开挖深度及位置,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

验证护坡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护坡结构的施工。

平面和高程监控点的测量,即基坑周边地面的最大沉降值。

土体的侧向位移(水平位移)测量。

地下水位变化的测量,即地下水位升降等。

保证监测仪器的精度和数据的可靠度。

预先设定预警值(控制值),包括变形值、变化速率等。

沉降观测:采用DS1水准仪,按二级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精度要求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0mm。

观测采用极坐标法,用全站仪测定各观测点位的坐标值,与首次观测的数值比较,求出两次坐标的差值△x、△y,从而算出位移值。

每次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相同的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原始记录说明观测时的气象情况、施工进度和荷载变化,以供稳定性分析参考。

基坑开挖第一步完成后,首先对观测点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在第二、三步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基础结构施工阶段每3天观测1次,主体施工阶段每周观测1次。每次大、暴雨后应立即观测1次。

采用信息化管理,确保基础边坡安全,基坑开挖前测量一次初始值,土方每开挖一步,观测一次,全部挖完后,每3天观测一次,15天后每周一次,并做好记录。

每次观测后,及时汇总各监测点变化情况,并绘制成表格,每周绘制一次各点变化图,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随时掌握和控制工程进展情况,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若发现坡顶位移超过60mm以后,应马上采取应急解决措施,直至土方回填后结束。

由于土层及施工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的不可知因素,基坑稳定安全,集中体现在土体的变位情况,因此加强信息化动态跟踪,以数据分析对比观测值指导和控制进度,必要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基坑的安全。

副组长:生产副经理、项目工程师

组员:各工长,安全员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责任到人;做好材料准备,保证料具供应及时。

施工现场做好标识牌,标明当日天气情况。

雨期来临前所有施工机械进行防雷防雨检查。

建立气象预报制度,由工地现场负责人负责收听气象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

在施工现场道路两边挖设排水沟,雨水排入路边排水明沟后导入市政管网。

器材组要准备好塑料布等防雨材料,并准备多台潜水泵,以备现场有积水时使用。

在边坡上口做挡水墙和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边坡。

在基坑挡水砖墙外侧填平硬化,并向外做成一定坡度,并视场地情况设排水沟,组成地面排水系统,确保基坑四周3m内不能存有积水。

坑内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配备足够的防雨、防水材料和设备,包括潜水泵、塑料薄膜、彩条布、雨衣、雨鞋等。

做好现场地面排水系统,主要暂设道路应将路基碾压坚实,基坑周边5~10m范围内做好路面硬化,确保雨季道路循环通畅,不淹不冲、不陷不滑。

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应有防雨、防漏措施,各种防洪器材、设备和工具必须齐备并按规定堆放和使用。

机电设备的电闸箱要采取遮盖或立蓬防雨、防潮措施。电源线路要做到绝缘良好,电闸箱防雨,漏电接地保护装置要灵敏有效,定期检查线路情况并做好施工日志。

作好防雨物质储备,及时将防汛工具(铁锹、洋镐、手推车、水泵等)和防汛用品(草袋、手电、应急灯、雨衣、雨鞋、塑料布等)落实到位。

基坑挖至槽底标高后,在边坡坡脚处挖宽30cm、深20cm的明沟,内填干净石子;沿明沟设置一眼井,井深约1.0m,内置水泵抽水出基坑。

加强边坡位移观测,减小观测周期。

雨后积水应设置防护栏或警告标志;

对于基坑内主要道路碾压坚实,上铺天然级配砂石或煤碴,道路两边设排水沟,保证雨后车辆通行不陷。

各种车辆(如进料车、土方车)出入施工现场须冲洗车轮,保证道路清洁。

对未施工或刚施工完成的支护混凝土面层用塑料布或彩条布等防水材料进行覆盖,以防边坡土体和已施工混凝土面层被雨水冲刷。

遇有雷雨天气及时停工,施工人员及时撤离作业面。

大门口设置清洗装置,派专人清扫,防止造成道路污染。

雨后由安全员、值班电工对防护设施、机电设备进行检查,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新工人上岗前必须先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

凡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或赤脚进入现场。

现场配电、接线必须电工进行,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电工操作必须穿戴必要的绝缘保护用品。

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线缆等,在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查其绝缘性能,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配电电器、电缆应满足用电荷载要求,严禁超负荷用电。

设备要采取防雨,防水措施,以免因雨、水损坏绝缘。

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现场照明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移动、检修电器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操作。

对现场用电线路、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

现场所用设备布局合理。安装牢稳,周正,清洁,符合规范要求。

定期对使用设备维护保养、保证不带病运转,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标准。

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发现机械故障及时处理,不得强行运转,以免损坏设备或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先防护、后施工”的规定,严禁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违章作业。

现场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标牌形式设置在操作地点,以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随时看到,熟记在心。

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现场安全内业资料,要求收集齐全。

进场施工人员均必须带安全帽。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佩带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便于管理。

土方开挖前,设置位移观测点,土方开挖后每日进行监测,当位移较稳定后,每3日观测一次。如观测值有异常突变,应立即同技术人员分析原因采取紧急措施。

组织人力进行对周围建筑物的监测,重点进行土方开挖和降水后的变形调查及裂缝跟踪观测。

基坑四周3.0m范围内,严禁堆放重物,距基坑边1.00m搭设1.20m高防护栏,设二道水平栏杆,护栏刷红白相间警示色,挂密目网全封闭,夜间设红色警示灯。

立体交叉作业施工时应注意安全,工人不得站在挖土机工作旋转半径内。

边坡出现险情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本工程边坡位移预警值按照3.0‰记取,如边坡位移量超过上述警戒值则启动应急预案,加强边坡位移观测,如果边坡位移稳定则注意加强监测,如果边坡位移持续增大且无停止的迹象则立即疏散出险边坡附近人员及设备,切断边坡附近电源。

边坡发生险情后及时撤离现场附近人员及机械设备、材料,在发险地段树立围挡、立警示牌,调集挖土机在坡底附近堆载以减轻边坡安全隐患,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对于边坡附近渗漏水而导致的险情及时采取堵漏措施防止渗漏,对于坡顶超载原因导致的险情及时卸载,如本身安全性不足,则在边坡稳定后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应急措施如下:

首先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了解施工场区周边地下管线(上、下水、污水、雨水及消防等)是否有渗漏现象,及时切断水源并进行补漏和堵截。

边坡可采取设置导流花管的方法将土体中水导出,导管在渗水点下部设置,间距根据渗水量大小确定,保证坡面不积水,导水管应将水引出坡面,防止滴溅破坏坡面,导水管插入坡面内的部分外面包裹两层水泥编织袋,里面可以填充中粗砂或石屑。基槽内设置盲沟和集水井,用水泵将水尽快排出基槽。

增加边坡监测次数,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

边坡位移发生突变,地面产生较大裂缝,位移未有收敛迹象

判断边坡出险原因,如果由于边坡荷载、渗漏等原因引起的原因,则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边坡加固、坡后卸荷。如果由于桩发生较大的变形而产生的危害则根据情况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增加锚杆),在加固施工前应保证边坡安全,可以在坡脚堆土回填或其它支撑方法减缓、阻止边坡位移。

缩短边坡监测周期,同时尽快分析事故原因,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事故继续恶化,防止类式现象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本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文明安全工地标准施工,以最严格的管理,来实现最高的要求,争取花园式的施工现场,避免事故的发生,执行GB/T2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GB/TI24001环境管理体系,给工人和周围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生活工作环境。

每一个工作计划的制定应以不对工程环境造成影响为目标,每一个工作计划的制定应以创造“安全文明工地”为目标。

文明施工管理人员由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员担任。

参施队伍选择上强调政治素质高,环保意识强,要求受过培训。

对各施工单位的管理,各施工单位进场前先对其进行环境管理方面的培训,进场后要求其严格按照我们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

针对北京市的具体要求,制定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与北京市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本工程现场的环境管理方案。

对参施的人员作好文明施工培训工作。

创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工地。

贯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安全卫生体系,创造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人文施工现场,营造以绿地、清水、蓝天、白云为背景的绿色建筑。

将施工现场进行硬化,防止尘土被带到场外。设专人进行现场内及周边道路的清扫、洒水工作,防止灰尘飞扬,保护周边空气清洁。

在现场出口处设置排水沟,覆盖用铁篦子,使雨水直接通过排水沟排走。

现场各种暂设必须按各施工阶段的平面布置图的位置搭设,各种施工用料、机具按指定位置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

做好工人的入场教育、职工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在特殊时间段内,将严格遵守市政府的有关规定。

施工现场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进入现场作业的所有机械司机、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应坚持文明施工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文明施工情况,针对实际制定措施,协调解决文明施工问题。

施工机械需有使用、检测记录,并有定期检查方案。

坚持技术及安全交底制度,向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写明交底日期。

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包括: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记录。

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以必要的奖惩。

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我单位各级安保部门定期对现场用电情况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检查评估。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和随意串岗。

在基坑土方开挖、降水及护坡施工中紧紧围绕:优质、高速、安全、低耗、环保的要求。根据此要求我公司制定了:严格规范,文明施工,美化现场,保护环境的环保方针。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执行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

噪音控制:噪音排放达到不影响附近居民正常工作学习的要求。

运输遗撒达标:确保运输无遗撒。

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施工现场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环境。

杜绝施工现场火灾、爆炸的发生。

固体废弃物实行分检制,在内部回收利用。

对施工中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项目安排在白天施工,把噪音较小的项目安排在夜晚施工,并根据施工部位对周边的影响程度,搭设临时降噪网。

高噪音设备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

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积极和政府部门配合,处理好噪音污染问题,加强对职工的教育。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

在施工前必须经工程所在地区的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并主动要求环保部门定期监督指导。

减少扬尘。防止施工现场泥土污染场外马路。施工现场采用硬化处理,并制定洒水降尘制度某钢筋砼板式基础人防及病房楼施工组织设计.doc,配备洒水设备进行洒水,降低现场的扬尘发生。

施工期间,从材料的进场保管及使用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产尘。

运土车装土后必须及时盖好后箱盖。

材料运输及运输遗撒的控制

施工前提前作好材料运输计划,合理确定材料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及时间。

清运土方的车辆,用苫布对所载的土方进行覆盖,避免途中遗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车辆装土要均匀,不超载。门口处设置排水通道与循环水池,实现车辆冲洗方式自动化,保证车辆清洁后方可放行。

组织办理好市容、环卫、渣土消纳、交通各部门的有效证件、手续,保证车辆机械的正常运行,派专人每对工地附近的运土道路进行清扫,清除遗洒以建筑结构常用节点图集[苏G01-2003],保证路面整洁。

夜晚现场的镝灯避免射向周围地区,尽量将探照灯灯光向施工中心区投射,在关键的部位采取加高围墙防护网栏以遮光,防止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