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62.3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12.2.5钢筋制作与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钢筋定尺及起吊能力进行分节制作,为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节与节之间钢筋连接采用焊接接头,同一断面内接头数量不超过50%,相邻接头错开距离应在30d以上(d为主筋直径)。箍筋采用点焊与扎丝相结合的绑接方法,钢筋笼节之间连接必须保持中心一致。

钢筋笼吊环用Φ20热轧钢制作,吊挂在平台上。且一个孔至少要有三根。

钢筋笼的安装起吊设备采用钻机自身起吊。为了加强笼体节段在起吊、安装过程中的刚度,避免发生弯折,扭曲现象,在笼体内每隔2m布置一层Φ20水平支撑筋,在节段连接好下沉时再予以割除。

GB50227-201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12.2.6灌注水下砼

水下砼用Φ25.0cm螺口钢导管进行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水密和承压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井孔内水深1.5倍的压力,在安装前应对导管进行试拼,以检查其接口质量,同时对各节导管进行量测和编号。吊装时,导管应位于井孔中央,并在灌注砼前进行升降试验。整个吊装过程应竖直下放,防止井孔壁碰撞受损坍塌。

利用导管进行两次清孔检验达到要求后,即可进行水下砼灌注,桩基砼采用自拌砼。

砼的组成材料应按规范要求选用,胶凝材料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采用5~35mm天然级配碎石,细骨料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3~2.8。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砂率控制在38~40%。砼级配设计按1.15倍设计强度设计,坍落度控制在18~20厘米,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上,自拌砼到场后,要抽查其坍落度,并做好现场试块抽样工作。

砼灌注采用垂直砍球方法,浇灌时应先用0.3m3的1:1.5水泥砂浆打底。砼灌注的关键是首批灌注量,首批砼计算根据孔径和导管埋入深度(初灌时导管必须埋入砼面≥1m)考虑,经计算首批砼应大于1.6m3。首灌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一般为20~40cm,导管顶设置储料槽和漏斗,漏斗底口不得低于护筒口。对灌注桩的砼应经常检查均匀性和坍落度等,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并及时按规定做好砼试件。

灌注开始后,要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当导管内砼不满时,应徐徐地灌注,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空气囊。在灌注过程中要安排专人经常探测井孔内砼面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并做好原始记录,导管的埋深不宜小于2m或大于6m。砼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砼的冲击力,待砼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有一定的埋深,以防止钢筋笼上浮。灌注中严禁将导管提出砼面,灌注的桩顶砼标高应高出水面1m以上。在灌注末期,漏斗底口应高出井孔水面4~6m,以保持一定的压力。灌注时间应在砼初凝前完成。

灌注过程中溢上的泥浆,采用明沟导流至泥浆池,严禁污染环境及河流。

岸上桩护筒在灌注完砼后立即拔除,外露桩采用浇水湿养护。

为保证砼正常生产和灌注,施工前应与电力部门联系是否停电,并配备发电机组以防不测。

桥梁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

盖梁的支架用枕木和22#槽钢支承在预埋在立柱上的钢筋上。

盖梁的底模及侧模的面层均采用竹胶板,底模连接采用平接,底钉木条固定,底模与立柱之间不得有漏浆间隙,所有缝隙用石膏或胶泥填平。

因桥台底处在原地面上或填土上,故将直接在夯实土层上铺20cm厚大片基础和10cm厚C20砼垫层,作为桥台底模。

侧模与底模接触处衬以海绵垫层,拉杆压紧,以防漏浆,侧模的围囹采用φ43普通脚手钢管,钢管连接采用十字旋转夹具。桥台外露部分的侧模形式与盖梁侧模相同,桥台后背隐蔽部分采用组合钢模,支撑围囹仍用钢管,同盖梁施工方法。

1号桥将准备二套侧模,二套底模。

安装后的模板要求稳定牢固,尺寸位置准确,板面平整不漏浆,确保拆模后砼的外观质量和尺寸。

钢筋制作安排在专门钢筋车间制作,钢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因盖梁的钢筋间距一般较小,为方便施工,安装时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搭接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d为钢筋直径,要求焊缝饱满,无严重缺陷,制作前应先进行焊接试验。

盖梁中钢筋骨架的弯起钢筋,应严格控制起弯点和电焊质量。现场焊接时应注意防止焊渣浇伤底模,造成外观缺陷。

12.3.3砼浇捣及养护

砼采用现场自拌,浇筑顺序从悬臂端向中间斜向分层灌注。分层厚度30c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注意振捣的间距和时间。

砼浇注过程中设专人观察沉降和检查模板的变形情况,对漏浆部位及时堵漏,且对模板的变形及时调整,浇注顶层砼时应重新复核标高,以保证顶面标高准确无误。

砼养生采用海绵湿养法。

⑴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砼面50mm,采取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有序,不得遗漏,并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

⑵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强度达75%以上时,方可拆除底模。

⑶分层浇筑时应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砼,顶面砼要按设计坡度抹平压光。

当桥台桩基竣工后即进行桥台土方开挖,采用0.6m3挖掘机大开挖的施工方法。开挖基坑边坡采用1∶0.33,开挖尺寸应留出排水沟及工作面宽度。当挖掘机挖至离设计深度20cm左右时,用人工挖土,尽量不扰动下层土。

开挖中发现不良土层,要用钢板桩围护支撑,并适当超挖用塘渣或碎石置换。

基坑开挖四周设明沟,通过集水井泵吸排水,确保土体不受浸泡。

桥台模板拆除后,立即回填基坑土方。基坑回填前将坑内积水排干,杂物清除,采用瓦砾土分层夯填。

垫层采用10cm厚10#砼。垫层砼必须在基坑开挖后立即施工,不可能几个桥墩同时作业,故采用现场拌制砼,用砼溜槽输送。

垫层尺寸每边比桥台尺寸加宽10cm,为确保垫层不积水及易于清洗,垫层自中心往两侧设置2%坡度。

垫层标高准确,养护达到强度。

3、钢筋、模板制作安装

桥台钢筋绑扎先底部,然后再侧面和顶部的钢筋,设置好保护层垫块。要严格按照图纸上钢筋的布置和数量来进行制作安装。

桥台采用木模,外露面内衬竹胶板,钢管支撑,保持桥台平整、光滑、美观。桥台外露部分的侧模形式与盖梁侧模相同,桥台后背隐蔽部分采用组合钢模,支撑围囹仍用钢管,同盖梁施工方法。

桥台砼设计标号基础部分为25号,其余的为30号,采用自拌砼。结合本工程特点,保证严格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2)水泥要求采用425#普硅水泥,尽可能减小水化热。

(3)严格控制塌落度,确保混凝土浇捣质量。

(4)砼的振捣有专人操作,责任到人,防止过振和漏振。振捣时并进入模内振捣,保证砼密实度,对操作人员要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5)桥台分台背与台帽二次施工,连接处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桥梁施工——台、墩施工工艺框图

墙面暴露于外,墙背通常做成倾斜和垂直的。重力式挡土墙通常由块石或素混凝土砌筑而成,因而墙体抗拉强度较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就地取材的优点。

重力式挡土墙基础采用C20混凝土,基底夯填10cm厚碎石垫层,挡土墙墙身采用M7.5号水泥砂浆砌块石,外露部分用M10水泥砂浆粉面,采用C20混凝土压顶。

熟悉图纸,根据工地特点、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结合自己的设备能力,做出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始砌筑前28d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始砌筑。

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挡土墙基础的设置深度,应符合图纸规定,且不小于冲刷线以下0.5m。当有渗透水时,应及时排除,以免基础在砂浆初凝前遭水浸害。

沿墙长度方向地面有纵坡时,应沿纵向按图纸要求做成台阶。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时,基底为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其表面清洗、湿润,坐浆砌筑。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应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砌体应分层坐浆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砌体砌筑完成后,应进行勾缝。

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段砌筑时,相邻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m。

墙基槽的开挖和回填应符合图纸和规范的要求

浆砌块石挡土墙的砌筑,应按图纸要求及规范有关规定进行。

本工程共有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87块。如在现场加工将占用较大的施工面积,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不经济,故将板梁制作安排在专业预制厂内加工,并派专职质量员检查梁板制作质量,梁板出厂应有出厂合格证。

先张法预应力梁板的加工采用预制厂内定点加工方案,施工工艺参见框图,现分述如下:

横梁采用钢结构,受力后变形挠度不大于2mm。

定位板采用:σ=40mm厚钢板,在钢板上按设计要求布置孔位,其孔径为钢绞线直径+2mm。

现浇混凝土台面,上铺δ=6mm钢板并用作底模。

12.6.2张拉前准备:

⑴清理台面,刷隔离剂。

⑵检查张拉机具设备:a.是否与锚具配套;b.压力表精度不宜低于1.5级。

⑶张拉机具应专人使用和保管,并经常维修,定期校验。

⑷按设计图要求作好失效管切断。

⑸检查夹片是否安装合格。

12.6.3张拉工作:

⑴张拉采用单张整放方式,一端张拉一端自锚。

⑵锚具:张拉端采用XM型工具单孔锚,其工具夹片要求使用30次以上,且退夹片方便,安装夹片前必须检查夹片外观是否光滑,内齿是否有损伤,锚环是否变形,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应停止使用,自锚端可采用XM型工作锚。

⑶自锚端横梁与最近处梁端应有一定长度的缓冲区以利放张。

⑷张拉程序为:0→10%δk→δk→持荷2Min→锚固。

⑸张拉至10%δk时作好伸长值测量标记。

⑹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钢绞线的轴线重合一致。

⑺钢绞线的锚固,应在张拉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钢绞线的内缩量不应大于5mm。

⑻张拉或放松时应填写施工记录。

⑼张拉完毕后必须测量伸长值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其误差不得大于6%。断丝不得超过1%。张拉完毕后,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

⑽伸长值理论计算按有关规定进行。

预应力筋采用多根同时张拉时,要采取可靠措施,使各钢束受力相同,预应力筋由效长度范围以外部分(图中虚线段)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失效处理。这里采用硬塑料管将失效范围内的预应力筋套住,以使应力筋与混凝土不产生握裹作用。

钢筋绑扎工作应在张拉结束后8小时后进行,以策安全。放松预应力钢绞线,应对称、均匀,分次完成,不得骤然放松,放松时混凝土实际立方强度应不低于设计标号的85%,且混凝土养护期不小于10天。

⑴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方可放张。

⑵千斤顶放张施加的内力不得超过张拉时的控制应力,放张时应缓慢进行。

⑶放松后用钢筋切割机切割。切割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砼爆裂。

⑷板端钢绞线用1:2水泥砂浆封闭。

⑴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面板采用6mm冷轧钢板,拼装后的模板应符合:①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荷载,保证外形、尺寸准确。②模板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露浆。

⑵模板与钢筋的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⑶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元元或凸出。模板之间采用螺铨连接,并衬海绵条,缝隙用石膏填平。

⑷模板安装完毕后,应保持位置准确。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的可能时,及时纠正。

⑸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⑹芯模采用胶囊时应注意:①使用前要检查,不得漏气,钢丝头应弯向内侧。②每次使用后,应将其表面的水泥清洗干净,妥善保管,防止日晒,不得接触油、酸、碱等有害物资。③从开始浇筑混凝土到胶囊放气时止,其充气压力应保持稳定。④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定位筋。⑤胶囊放气时间,以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持构件不变形为宜。

⑺胶囊充气的压力不应超过27kpa。

⑻胶囊放气抽拔时间按下表:

⑴钢筋成型前应先熟悉图纸,并进行技术交底。

⑵成型好的钢筋分类堆放,作好标记,放在露天钢筋还应作好防雨措施。

⑶成型钢筋的数量应控制在3片以内,以防成型过多导致钢筋生锈。

⑷钢筋生锈后,用钢丝刷除锈。

⑸钢筋除锈后,必须满足:洁净、无油渍、无漆皮、无鳞锈等。

⑹钢筋应具有出厂质保单,不合格的钢筋和有严重缺陷的钢筋应及时清理出场或作好明显标记不得使用。

⑺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式,其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⑻钢筋弯折:Ⅰ级钢筋其圆弧弯曲直径应大于2.5D、Ⅱ级钢筋其圆弧弯曲直径应大于4D。

⑼钢筋切断:切断机或氧炔切割,不得使用电弧切割,以防损伤钢筋。

⑽钢筋绑扎:施工前明确施工图上各个单根钢筋的形状及细部尺寸,确定各类绑扎程序。

⑾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30D,同一截面接头不得大于50%,结头间距不得小于30D。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⑿钢绞线在板中不得有接头,但两块板间可用连接器连接。

⒀钢筋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检验评定表。

12.6.7混凝土浇筑

⑴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配合比严格按设计进行,采用自拌砼。

⑵根据生产进度可以加入早强剂,其数量按规范或配合比规定执行。

⑶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

⑷坍落度控制在4~6cm。

⑸空心板梁浇筑顺序:底板→芯模(安芯模)→两侧和顶面。

⑹浇筑两侧混凝土时要对称平衡进行。

⑺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模板内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要填塞严密。模板内要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混凝土均匀性和坍落度。

⑻浇筑混凝土时沿梁板一端向另一端分层进行,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振捣等工艺同系梁和盖梁施工。

⑼砼浇筑完成后,对顶面及时修理、抹平拉毛。标明生产日期和型号,并尽快予以洒水养护。

12.6.8板梁的移运、堆放和运输

⑴吊点的位置按设计要求规定。

⑵设置扁担利用龙门吊起吊梁板,钢丝绳的角度符合规范要求。

⑶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侧模板,放张封头后方可移运和堆放。

⑷堆放场地应平整密实不积水。按吊运及安装秩序堆放,防止越堆吊运。堆垛时,板间应有垫木,支承点与设计支承点要基本一致。堆垛层数不大于3层。

⑸梁板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能运至工地进行安装。

⑹采用专门运梁车运至工地,车长应满足支承间的距离要求,运输道路应平整。运输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时,应利用板端吊环给预制板施加一个正弯矩,不使预应力产生负弯矩起破坏作用。

先张法预应力梁板施工工艺框图

本工程梁板长度较小,自重较轻,最大一块板梁的自重约为13吨。为加快施工速度,确保安装安全和质量,拟采用导梁法对梁板进行安装。

12.7.1导梁的主要性能

1、采用1.5m×3m贝雷架组装成导梁,呈双导梁结构。两导梁之间设三根横梁,将导梁牢固地联系成平面框架结构,前横梁置于机头下部,其下设有两个支腿并安装横移支撑轮组,轮组在导轨上运行。中横梁位于导梁中部地下面,其下也安装有横移轮对,同样支撑在导轨上,前、后横梁相距约23m。后横梁位于导梁采尾部上面,其上没有吊梁运行机构。

2、梁的起吊装置是两台特殊设计的桁车,支撑在两根导梁上面的走行轨上,起升机构是一台3t卷扬机,通过滑轮组形成30t的起吊能力,并且起升机构也能沿着桁车横梁作横向移动。

3、两导梁的间距为8m,可一次就位至少7块梁板,当桥面很宽时,需进行整机的横向移动来变换架桥机的横向作业位置。

4、导梁的起降梁板、梁板横移、纵移、整机横向纵向移位都可通过相应的机构来完成,机构化程度很高,人工劳动强度很小,因此大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装地安全性能。

5、整机自重约16t,理论作业效率为12片/小时。

12.7.2架梁的施工过程

1、架梁:加强梁作业包括导梁跨孔和定位(桥面较宽时还需整机横移)、吊梁、走梁(纵向移位)、横移、落梁位置等作业过程,现分述如下:

①跨孔:用千斤顶支起导梁并升高,使前中横梁离开(桥)面,同时在导梁下面的适当位置安放支承滚轮,然后利用梁走行装置的动力使导梁缓缓前伸,直至前横梁到达前方墩台的预定位置,最后撤除支承滚轮,此过程是为跨孔,须注意导梁的纵向重量平衡。

②整机横移:使导梁尾部完全悬空,全靠前支承轮和中横梁下的支承轮组支承整机(有时还可吊梁横移),开动整机横移机构,即可左右任意移动。

③吊梁、走梁、横移梁与落梁就位:即通过起升机构起吊梁板,以梁走行机构实现梁板的纵向移位,横移机构实现梁板横向移位,待达到适宜位置后即可落梁,不过落梁前需先安放支座。梁板就位是最关键的环节,包括梁底面纵横措施等,目的是既使梁板位置合理,各支座受力均匀,又使每片梁的底面保持尽可能的一致,使梁板整体上美观、可靠。

④梁板安装需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同时严格按照《架梁安全操作规程》精心操作、安全施工。

12.8桥面铺装、搭板及其它附属设施

桥面工程内容为:型钢伸缩缝安装,桥面砼铺装层浇筑,沥青砼铺装,人行道系,栏杆等。

12.8.1型钢伸缩缝安装

本工程设计的型钢伸缩缝能适应桥梁温度变化,结构弯曲,支座压缩的多方向变形和位移,并能防水,能随时更换橡胶带,行车平稳,提高桥面使用质量,减少养护。

⑴先定伸缩缝中线,根据施工温度定出安装缝宽度,按纵横向坡度定出型钢标高,型钢连接筋与预埋筋连接。

⑵灌注砼,型钢模内不能有积水和杂物。

⑶清除缝内杂物,槽内涂粘结剂,从一端把橡胶带嵌入,拉向另一端。

⑴型钢伸缩缝安装前不能碰撞变形,施工时严禁车辆通行。

⑵严格检查验收到场成品,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⑶橡胶带要与设计图核对无误后才能将橡胶带嵌入型钢槽内。涂粘结剂之前一定要保证槽内干燥。

⑷砼浇筑时要严格控制质量,并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型钢移位或漏浆,导致安装失败返工。各接缝处缝隙一定要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塞严。

⑸加强砼养生,养生期严禁车辆过桥而破坏砼。

12.8.2桥面砼铺装

为保证铺装层钢筋在施工中不变形,将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施工,振实器械采用平板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为避免施工缝,采取各车道全幅一次成型。其施工步骤和要点如下:

⑴测量放线,确定车道中边线和梁顶标高。

⑵梁板面砼凿毛,清除杂物。

⑶钢筋运至桥面进行绑扎安装,要求顺直,纵横距符合设计要求。

⑷按照标高和桥线,安放方木侧模,并用纵向钢管支架控制桥面标高和平整度,钢筋底安放砼垫块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⑸清理桥面杂物,并洒水湿润。

⑹泵送砼,人工铺平,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厚度超过12cm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整平,做面工作应连续。

⑺用轮滚滚压至大致平,再用平尺刮平,木抹子拍实抹平,收浆后拉毛。

⑻如因故中断应设置施工缝,宜在设计切缝位置作施工缝。

⑼用湿麻袋覆盖养护,专人随时浇水。

12.8.3缘石现浇施工

⑴施工前核对桥梁边线、高程及预埋件位置。顶标高按桥梁中心设计高程和桥面施工高程进行调整,要求线条平顺。

⑵绑扎钢筋时,特别注意预埋件,包括泄水管安装。

⑶为保证外观,模板全部采用装配式定型钢模。

⑷外边线必须与桥板边线保持一致,要求尺寸准确,线型和顺,外观不能有明显折角和麻面气孔现象。

12.8.4栏杆和人行道板制安

栏杆多为预制件,其施工步骤和要点如下:

⑴校核桥梁边线、高程,逐段测量栏杆施工中线和标高。以车道中心线为依据,放栏杆边线,丈量各中柱位置。

⑵对应伸缩缝留出栏杆伸缩缝。

⑶栏杆面分片制作,分片安装。安装前应检查分片制作质量。栏杆的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垂直度采用水平尺或垂球线控制,高程采用标尺挂线控制。安装时保持线型纵直横顺,分片之间接头和顺,不能有明显错位。

⑷扶手高程需按桥梁中心设计高程和桥面施工高程进行调整,要求线条平顺。

⑸砼地梁分段制模,宽、厚、基面标高符合图纸规定,浇筑密实,及时养生。砼地梁不作抹面处理,故必须保证浇筑质量,表面平整、光洁。

12.8.5人行道施工

人行道板多为预制构件,模板采用木模,现场预制,砼采用现场机拌,施工要点与梁板类同。拆模后,应按设计要求勾缝和外观整制。要求外形整体直顺、圆滑、美观。

(1)过渡段设置人行道,地梁为现浇构件,面板采用砼预制板。地梁模板采用木模,砼采用现场机拌。

(2)现浇底梁前,以车道中心为基准线,弹出位置墨线,立模牢固稳定不漏浆,确保表面平顺、光滑。

(3)面板铺装平稳,在须要留管线检查孔的位置,孔口和盖板均采用角铁包边,不易损坏,盖座紧贴。

(4)人行道饰面铺装质量要以“室外工程”达到“室内地坪”的铺装要求,平整度控制在3mm。纵横线条顺直,离缝整齐,色泽均匀,图案拼装正确。饰面板紧贴预制板,不得有“虚空”起翘等现象。

第十三章地上、地下设施保护措施

公用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公用管线的安全运行对于确保国民经济的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千方百计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损坏公用管线的事故发生是搞好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现场调查和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管线分布图,可以清楚地知道,在道路交叉口和施工场地内分布的地上及地下管线情况:主要有电力杆线、通往村里的地下障碍物,交叉处的原有通讯电缆及原有公用管线等。

13.1开工前准备工作

⑴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对市政工程建设在文明施工方面所颁发的条例、制度和规定。

⑵由业主组织召开公用管线单位配合会议,施工单位进一步收集管线资料,开挖外样洞,并请管线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核对每根管线确切的标高、走向、规格、容量、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并填写《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系单》,交与有关单位签认。

⑶开工前三卡一单手续必须齐全,并建立严格的“三卡一单双监护”制度。向有关管线单位申办绿卡:管线监护申请卡;公用管线监护交底卡;管线交底卡;公用管线施工配合、业务联系单。

13.2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⑴开工前和实施过程中,施工负责人应认真向班组长和每一位操作工人进行管线技术交底,明确责任。

⑵应设置工地专人负责管线保护工作,要经常检查保护措施的可靠性,发现现场条件变化,措施失效时应立即采取补救办法,要督促操作人员包括民工,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⑶开挖沟槽和基坑时,无论人工开挖或机械挖掘(在地下管线边线两侧的范围内,严禁用机械挖掘)均需分层进行。每层挖掘深度控制在20CM~30CM,一旦遇到异常情况时,必须仔细而缓慢挖掘,进行探索性开挖,把情况弄清楚后或采取措施后再继续开挖。

⑷施工时遇到露出的管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吊托、拉攀、砌筑等固定措施,并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配合施工,以求施工安全可靠。

⑸在进行运输作业,或机械在操作的回转半径内,对各种建筑构筑物,高压电线及各种架空电线、管道应采取切实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操作安全。

⑹施工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或图纸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直接危及管线安全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做出统一结论前,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⑺施工结束或沟槽复土前某科学院C座综合楼幕墙工程施工方案,应请管线单位认可签证。

⑻一旦发现管线损坏事故,必须在24h内报告主管部门和业主,不得隐瞒,并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13.3沿线地面建筑设施保护措施

因下水道开挖的最大深度为3.5m以上,对道路红线边的建筑设施有一定的影响,在沟槽施工时要调查清楚,对建筑设施有一定影响的沟槽要采用以下措施:

1、保护段加打密排钢板桩,上、下两层钢管支护。要采用先定线挖槽,再打钢板桩,开挖与支护同步的方案。

2、保护段的施工安排要紧凑,尽量缩短沟槽暴露时间,避免淋雨坍塌。

3、及时回填30000立方常压液氨贮罐施工方案,回填时要分层对称进行,用铁夯头人工夯实或小型振动碾压实,确保回填的压实度,上层回填采用50%塘渣+50%土的形式,回填结束后再拔除钢板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