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楼、水泵房基坑围护、土方及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物业楼、水泵房基坑围护、土方及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3.6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物业楼、水泵房基坑围护、土方及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在大面积土方开挖时,根据降水实际效果,征得建立、总包同意,即可拆除降水井和输水管道,起拔滤头。

第六章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专项的挖土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2、熟悉图纸GB50201-2014 防洪标准,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由管理人员对班组、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土方开挖前,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场地标高进行测量,签认。

4、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轴线和水平基准点,本区域内共设置2个水准控制点。轴线、标高应进行复核,根据基础平面图和控制轴线,放出挖土灰线,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落实好土方堆场及挖土、运土道路。

5、组织机械和人员就位,进行机械检修、维护。

6、做好基坑的围护措施,围护结构及土体加固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7、井点降水施工完毕并运行7天以上,并通过观测井检查达到设计降水深度。

土方开挖总工期为3天。

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土方运输从西边围墙边道路出入,通往B区,土方运输至B3区堆放,回填时再运回来。

根据土方开挖量及工期确定每天出土量为1500立方米,总方量约为4500立方米。以上挖土方量为估算量,不作为土方结算依据。

首先对场地整体面进行卸土,将表面0.8m厚土方挖运出场,以降低放坡开挖的深度,再进行井点降水。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放坡分级分层开挖,至设计标高面200mm时,剩余土方由人工捡底挖出。机械挖土不能到位的,采用人工进行土方开挖。

1)挖土顺序:由东向西分层开挖到位。

(1)、挖土机型号及数量确定

用2台挖机挖完土所需时间:

单斗挖掘机小时生产率Qh(m3/小时)=3600qK/t

q(铲斗容量)=1m3t(挖掘机每一工作循环时间)=30s

K(土斗利用系数)=0.85

因此Qh=102m3/小时

单斗挖掘机台班生产率Qd(m3/台班)=8QhKB

KB(工作时间利用系数)=0.68

因此Qd=554.88m3/台班

挖掘机需用天数T=Q/NQdCKt

Qd=554.88m3/台班N(挖机台数)=2台

C(每天作业台班数)=1.5

Kt(时间利用系数)=0.8

(2)、自卸汽车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1M3斗容量的挖机所配备的运土汽车数量(每车斗容量10M3)

运土汽车配备数量N可按下式计算:

N=t/t1=1800/450=4台

①t(汽车每次运土循环的延续时间,包括装车、转运、卸车、空车开回及等时间组成)=(30×60)s

②t1—装车所需时间=t2×n=30×15=450s

③t2—挖掘机每一工作循环时间=30s

④n—每辆需装斗的次数=Q/q·Kc/Ks=15

⑤Q—汽车斗容量=10M3

⑥q—挖掘机斗容量=1M3

⑦Kc—土斗的充盈系数取0.8

⑧Ks为土壤可松性系数1.2

每台挖机配制4台自卸汽车。

用2台1m³的挖机由14轴向1轴方向开挖(由东向西退行大开挖);另备一台0.6m3的挖机开挖集水井及沟槽。

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应预留200m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整边坡,挖出土方转运至挖机作业范围内运出。基坑底标高控制,由测量技术人员根据场地内控制点水准标高引测到近基坑底标高处,并做好标记。

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如挖坑时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碎石回填夯实,严禁采用松土回填。

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垫层(100厚)施工。

本工程的土方根据建设方要求,全部转运至B3区堆放场地,用于本工程土方回填。

基坑土方开挖完毕后,派工人修整基坑边。然后会同勘察单位、设计院、建设方代表和监理以及公司工程部进行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

三、土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基坑土方允许偏差:

②、底面长宽不应偏小;

③、边坡坡度不应偏陡。

2、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①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同监理(建设方)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②施工要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做到5m扇形挖土工作面内,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③挖土时测量人员随时进行监测,用水准仪跟踪抄测标高,严格控制挖土标高,严禁超挖,并严禁扰动老土。

④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有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积极配合基坑监测单位的施工人员工作,在监测单位的监测结果指导下进行施工。

⑤挖土机挖土过程中严禁碰触搅拌桩,搅拌桩边土方尽量采用人工开挖。

⑥机械挖土过程中,土建要配备足够的人工。一般每台挖土机要每班配备6~8人,随时配合清槽修平,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

⑦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平整,并及时跟进浇筑砼垫层,并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无垫层坑底最大暴露面积不得大于200平方米。

⑧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⑨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由土建代表和质量检查人员共同检查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1、按照施工规范,开挖前必须由公司总工签发挖土令,严格遵守挖土令上的技术指导和施工规定。并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土质条件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2、禁止挖机的挖斗挖、撞围护桩、工程桩。

3、挖土机的把杆旋转区域严禁站立其它人员施工;在人机交叉作业时,在挖机的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4、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机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5、严格执行各类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xx市交通安全规则,车辆进出通道设置专人指挥,确保施工安全。

6、当挖土司机视线不清时应配置专职指挥。

7、每天检查车辆挡板和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进行修复。

8、除采取井点降水措施外,基坑内四周应设300*300排水沟,四大角及每隔20m设一个800*800*1000集水井,及时排除雨水及地面流水;

9、下雨期间进行挖土时,车辆行走的施工道路,宜设草包及防止污染物品,防止车辆污及场外道路环境。

10、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水龙头、排水沟、集水池,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11、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12、为预防边坡塌方,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上侧堆置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2.0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并应用钢管在基坑周边构筑1.2m高的安全防护栏。

13、提前准备好编织袋、草袋、木桩等物,若边坡局部塌方,则可将坡脚塌方清除,用草袋或编织袋装土堆砌挡土墙,用木桩打桩加固。

14、若边坡经上述措施之后,仍有失稳现象,则应征得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同意,采用加大边坡坡度或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等方法,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

15、阴雨天气,在边坡顶面上应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边坡上的土体流失。

16、在基坑东、西面各搭设一座钢管楼梯供操作人员上下使用。

17、边坡防护:随基坑土方开挖,立即设置1.2米高护身栏杆,同时在基坑边2米范围内不得停滞任何运输车辆及集中堆放材料。

五、土方工程文明施工措施

1、必须保持场内场外车辆排队整齐有序。

2、进入施工区域内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驾驶员不得在施工区域内下车随意走动。

3、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口的保洁工作。

4、为避免污染场地,在装车时应注意,土方不能超出档板,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掉落。并组织人员及时清扫路面,保持环境整洁。

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2)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3)坡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4)对施工场地内边坡、6#楼、13#楼进行巡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②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③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⑤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1)基准点:采用13#塔吊基础上坐标及高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小,综合考虑,在基坑的四角及东、西、南边的中部设置观测点,水平位移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φ20钢筋设置在基坑边坡顶面上。;北面直接在拉森钢板桩顶面沿水平长度方向在两端及中部设置三个位移观测点,

观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1。

4、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①初始值: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

②坡顶垂直位移沉降观测:观测仪器采用苏一光DSZ2水准仪+FS1测微器及铟瓦水准标尺。

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其精度指标为: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附合闭合差≤±0.3mm(n为测站点)。

③坡顶水平位移:采用拓扑康GTS-332N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1.0mm。

④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位观测井用水位计观测。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不大于10mm。

⑤坡体深层水平位移:在坡顶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观测前测定管顶水平位移,然后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观测点精度不低于1mm。

2)观测要求:同一项目每次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进行首次观测,开挖至基底后每天观测一次。

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①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

②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

③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

④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

⑤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

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2mm/d。

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

本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报警值设为15mm,倾斜报警值设为10mm,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1mm/d。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警:

周围建筑物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变形裂缝;

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0mm的裂缝;

7、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1)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抄。

2)观测结果超过限差时,应进行重测。

3)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及时处理,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4)对变形的分析应将变形大小和变形速率结合起来,考察其发展的趋势,并做出预报。

5)提交当日报表及监测报告。

报表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④采用仪器和监测方法;

⑦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及发展变化情况评述;

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同时组织公司内外专家成立本项目专家咨询组,及时为本工程基坑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本工程(15#楼)施工为深基坑,基坑主要围护是拉森钢板桩以及喷射混凝土护坡,降水设施为轻型井点降水,土方开挖在周围号房土方回填完成后。

本次基坑施工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点:

1、基坑渗漏,地下水管涌;

3、汛期边坡及基坑积水。

为了及时快速处理可能发生上述情况,保证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项目施工应急预案。

(一)、基坑渗漏、管涌应急预案

1、现象:基坑开挖至一定深度以后,围护侧壁出现较大流量流水或流砂,基坑底部出现地下水管涌现象。

2、原因分析及救援措施

原因分析:围护施工质量不过关,降水未达到施工要求,出现漏洞。

(1)、坑内进行降水,坑外采用轻型井点抽水降压,并对围护进行注浆堵漏。

(2)、通知井点降水专业人员对降水井及降水设备进行检查,检查井管是否堵塞,在坑内土体表面堆设砂包。

(3)、当以上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时,通知快速钻孔聚乙脂注浆设备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立即组织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遵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材料准备:现场预备注浆设备,发现渗漏情况立即进行注浆堵漏,并准备多套减压井设备备用。

人员准备:开挖过程中应安排专业队伍跟踪堵漏,并针对不同渗漏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避免坑外水土流失影响基坑及周边安全。

(二)、基坑变形、位移应急预案

1、现象:基坑开挖后,在土压力及地下水的影响下,发生基坑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超过预警值,或由于地下水的缘故,造成基坑开挖时周边土体大面积滑移。

2、原因分析及救援措施

(1)、地址土层的复杂性和离散性,勘察所得数据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

(2)、设计计算中侧压力荷载的计算与支护结构简化设计的假定产生误差;

(3)、挖土施工中,施工条件改变,突发和偶然情况等随机因素等造成误差。

(4)降水施工不力,土体含水量高,产生流砂现象,造成土体移位。

(1)、成立项目施工专家小组,对工程的实施全过程进行咨询及把握,避免施工中出现偏离设计的工况。

(2)、工程施工监测以仪器监测数据为主,目测为辅,观测人员应是专业人员,仪器固定,所有数据及时绘成图表,观测数据变化大,观测次数增多,有危险征兆时,连续监测。当发现监测指标超过预警值时,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围护设计单位汇报,采取措施,将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项目部成立抢险工作小组,组织和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物资,随时准备投入抢险工作中。

(4)、检查井点降水设备是否正常运转,若现有降水设备不能满足土体降水要求,应增加降水井运行数量,保证土体干燥,确保基坑安全。

应配备相关位移、沉降的检测设备,专业的监测控制单位到场对于基坑的变形、位移进行全面监测。预留多套井点降水设备,随时准备对土体降水进行加强。

(三)、防台防汛(边坡和积水)应急预案

1、现象:大雨后基坑积水严重,坑底土体浸泡后松软,主要表现为大雨对边坡的冲刷造成边坡护坡的破坏,导致边坡土坍塌,基坑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原因分析:排水不及时,排水沟及集水井不通畅,尺寸太小,蓄水量小,边坡降水不力。

(1)、专门派遣人员对边坡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边坡护坡有所破坏,立刻进行修补,可增加边坡及基坑内将降水井的运行数量,加快地下水的降水速度。

(2)、加强施工期间的施工排水系统日常围护,保持场地内排水设施畅通。

(3)、施工机电设备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它接地安全装置、漏电保护装置,机械设备有防雨棚,现场四周的大照明灯架全部采用定制钢管桁架结构,并且柱脚加固。

(4)、基坑开挖过程中各层分别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挖土现场应配备足够的防台防汛物资(如水泵、塑料薄膜、雨布、铁钉、铅丝等),如出现暴雨天气应暂停室外施工,及时对已开挖好的土体进行覆盖。

(5)定期检查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是否畅通、集水井上部设置水泵房,水位达到高度后,水泵房自动进行排水,并且,配置两台汛期备用的水泵,在排水紧张或水泵故障时可进行利用。

基坑东、西各配置2台泥浆泵作为抽水,1台作为抽水作业,另一台作为备用。

准备好塑料薄膜、雨布、铁钉、铅丝等防汛设备,护坡修护人员随时待命,准备对于基坑周边土体进行加固。

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施工准备工期:1天

(2)、钢板桩施工工期:2天

(3)、表层卸土施工工期:1天

(4)、井点降水工期:9天

(5)、土方开挖工期:3天

二、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严格实行项目施工管理,项目部要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保证总进度如期实行。管理出效益、管理促进度,应特别加强施工管理。

3、建立每周一次的现场例会制度,由项目全体干管人员、各分包单位负责人参加,总结前一周计划,安排落实下一步计划。

4、定期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包括工程形象进度、材料供应情况及管理进度情况等,及时发现、处理影响进度的因素,对于滞后的进度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力量限期跟上,切实避免因滞后累计,致使无法保证工期的现象发生。

5、阶段计划以及月、周计划要兼顾各专业分包单位;所有的施工进度计划要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

(二)周密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以总进度为基础,编制好每月的进度计划,以计划为龙头,实行长计划短安排。主管生产的经理、主任工程师及各工长、内业人员都切实履行各自职责,控制工程进度,保证进度计划实施。

2、各分包单位应根据总进度计划要求,编制各时期作业计划,且要按计划实施。

(三)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

1、现场技术人员主动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从施工角度给设计出谋划策,将以前施工过类似工程的经验运用到本工程中,减少因设计失误而造成的返工现象,从而保证工程优质高速完成。

2、项目技术组要及时将已经确定的技术变更通知施工工长和施工班组;临时性的修改,要立即制定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对可能影响进度的问题,要主动向监理、甲方及早提出,尽量避免事后处理。

3、编制详细的各种资源供应计划,尤其是材料部门及时按计划准确地提供各种材料,以满足施工进度需要。

4、在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功能的原则下,根据工期目标和实际施工情况,会同设计、甲方、监理一道,采取灵活、可行的技术措施,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

5、加强施工的预见性,所有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均应比现场进度提前一个月,所有材料及半成品供应较实际进度提前3~7天到现场,并应随附所需的合格证、复检证明等,从而保证材料能及时使用到工程上。

6、针对各阶段施工情况对其实行动态管理万科施工组织设计,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

(四)与各分包单位工作的良好配合

1、每周定时召开工作例会,由总包主持,参见各分包单位参加。会议内容当天整理成简报,交各单位签署后印发,以便据此检查、落实。

2、严格实行限时解决问题的工作制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期延误。尽量采用书面文字进行工作联络,杜绝扯皮、推诿的现象。

附件(一):基坑维护、降水平面图

DB5104/T 38-2020 县(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规范.pdf附件(二):基坑开挖平面图

附件(三):基坑开挖剖面图

附件(四):基坑位移监测点布置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