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厦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钻孔桩 搅拌桩)

[江苏]大厦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钻孔桩 搅拌桩)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46.4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江苏]大厦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钻孔桩 搅拌桩)

(7)砼运至现场,现场抽样检验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8)如气温、材料变化,由专职试验人员,调整配合比用量。

(1)砼浇灌过程中桩基基础施工方案,派专人修整模板,钢筋及预埋管、预埋件。

(2)砼浇灌时,测量人员跟踪检查,控制砼面标高。砼表面实行两次原浆收光。

3、砼浇灌要点:砼连续浇灌应分层进行,振捣器作用半径为长度的1.25倍,若有间隔,间隔时间按下表:

若长于表中时间,则砼接头处按施工缝处理,浇灌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情况,有变形和移位时,及时处理。砼振捣时间不小于30秒。并至不面呈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止。砼分层振捣。

2.5.5、梁砼浇捣方法:

(1)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振实而与下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砼难填满震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震捣过程中,宜将震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2)砼分层灌筑时,每层砼厚度应不超振动棒长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10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

(3)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容易捣实,过工可能引起砼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砼由其要注意,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少于10s,但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振动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5)振动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

2.5.6、浇筑梁砼时板面标高的控制方法

(1)采用予制砼块控制标高法:

予先制作比板厚小10毫米的砼块,在砼浇筑前按每2.5米放一砼块于楼板的模板面上,当所浇砼盖住予制砼即达到板设计厚度和标高。

(2)在柱、墙筋上计标高控制点。

(3)用移动式标高控制尺控制楼板厚度和标高的方法:

移动式标高控制尺,由2.5m长的8#槽钢和4根Φ16的可上下移动的园钢组成,根据楼板设计厚度调整伸出槽钢下表面园钢的长度,按板浇筑面宽度布置移动式标高控制尺的数量,并随砼的向前浇筑,控制尺也随着向前移动。

2.5.7、保证混凝土顺利浇灌的措施

(1)保证水电及原材料的供应:

在砼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浇筑地点,贮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如砂、石、水泥、水等)备用发电机组和人工拌合捣固用的工具,以防出现意外的施工停歇缝。

(2)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

加强气象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砼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特别在雷雨台风季节和寒流突然袭击之际,更应注意,以保证砼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砼质量。

(3)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

①模板的标高、位置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构件的预留拱度是否正确。

②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柱的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先靠。

④钢筋与预埋件的规程、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符合。

⑥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但不允许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胀密的缝隙应用嵌缝纸嵌塞,以防漏浆。

⑦检查安全设施,劳动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2.5.8、支撑的拆除

支撑的拆除应在外墙施工好后并完成回填后拆除。回填时应用机械打夯压实或人工打夯压实,以保证回填质量。

拆除方法采用机械破除,先拆除外部的连梁,后拆除内部的连梁。在拆除期间加强基坑的位移监测,原监测单位对拆撑施工期间每天定时进行监测,在拆除斜向主撑时,每天监测两次,连续监测五天,对每天的监测结果随时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基坑监测过程中,如遇位移较大的情况,在基坑周边立即卸载,同时在有墙的支护桩边加直撑或斜撑,以防止位移的进一步加大,同时将监测结果随时报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解决方法。

三、基坑土方开挖的要求

3.1、基坑开挖必须在围护结构、支撑结构达到28天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前,土方开挖单位应在充分了解现场施工条件的基础上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方案,并应经支护设计单位及其它相关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

3.2、挖土应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分层分区对称开挖,严禁单向开挖;挖土应严格按照设计方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不得超挖,坑底必须留有200~300mm厚基土由人工铲除修平,每一分区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及时铺设垫层,边挖边铺,严禁长时间暴露。

3.3、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临时边坡的稳定,基坑内开挖的高差应控制在2米以内,并宜以1:2左右放坡。

3.4、挖土机械如需要在支撑上动作,必须覆实土高于支撑面500mm以上,且铺设走道板,严禁在底部掏空的构件上动作。

3.5、挖土过程中,严禁机械碰撞围护结构,工程桩、支撑及立柱,挖土时应先掏空立柱四周,避免立柱侧向受压。

3.6、基坑内深坑开挖必须等普遍挖深的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掏挖,不得大面积施工。

3.7、基坑垫层施工完毕后应及时绑扎钢筋,浇筑地下结构底板至支护桩边。

3.8、基坑边严禁大量堆载,地面堆载应控制在20KN/m2以内,并严格控制不均匀堆载。

4.1.1.1.督促、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所选定的施工方法的执行情况,杜绝擅自变更工法的违章现象,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4.1.1.2.督促、检查施工组织设计中所规定的施工顺序和工期的实施情况,确保工程有计划、有组织、有顺序地进行,完成工程总进度计划。

4.1.1.3.督促、检查施工中对有关技术程度、规范、标准的遵守情况、组织违章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4.1.1.4.督促、检查工程开工前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执行情况,促使工程按时开工。

4.1.1.5.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进度情况,提供劳动力、施工机具、运输设备、主要材料和半成品(构件或制品)的供应信息,以确保进度计划的实现。

4.1.1.6.督促、检查各项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冬、雨季的措施性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4.1.1.7.督促施工单位由于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原因发生的工程量变化的签证工作。

4.1.1.8.根据现场施工进展情况,督促、检查总平面布置执行情况和因工序变化而对总平面进行的调整工作,合理解决平面和空间的安排,确保工程顺序、均衡地施工。

4.1.2.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4.1.3.技术交底制度管理要求

4.1.3.1.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在单位(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进行;

4.1.3.2.技术交底必须强调文字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卡一式二份,一份施工队存档备案,另一份报送工程处施工技术科备案;

4.1.3.3.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坚持施工组织设计总体交底和分项工程阶段性技术交底相结合的原则;

4.1.3.4.技术交底工作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

4.1.3.5.各级技术交底的内容、要求,必须强调上下口径统一的原则,避免下级施工人员工作时模糊不清或出现差错;

4.1.3.6.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将各级技术交底卡汇集整理装订成册。

为了加强本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明确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责任,保证工程按计划优质快速、顺利建成,特制定本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单位在本工程建设中将遵照本质量保证措施,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活动,承担质量责任。

5.1.工程质量责任制

为了加强本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明确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责任,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由项目经理任本工程的质量责任人。

5.2.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措施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切实抓好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用科学的管理、严格的制度来创造优质工程,把人为因素对工程所造成的隐患降低到最低。

5.3.施工质量控制步骤如下

5.3.1.由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及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的相关文、施工图纸,领会工程特点、要点、难点,了解重要关键施工节点上的措施和解决方案,让每一个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底

5.3.2.由项管部主任工程师及项目技术负责人将整个工程按工序进行分解,依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对工序进行分析,以表格形式罗列出各道工序施工的关键点,以及各关键点上质量标准、质量测量手段和质量控制方法:

5.3.3.由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每一个管理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奖罚方法;

5.3.4.在每一道工序开工以前,由项管部主任工程师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工序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将相应的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表格的真写方法和要求进行明确;

5.3.5.以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质量负责人为主督查小组,对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进行第三方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对现场进行实时随机抽样;

5.3.6.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改变对报表格式、报表内容以及质量标准进行相应修改,力求达到准确、适时、合理、可行。

5.4.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5.4.1.赋予质量工程师一票否决权:凡进入工地的原料,必须经过质量工程师的检验,凡是质量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一概拒收退货,不准用于工程;

5.4.2.在采购订货前就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在原材料采购订货前,先看样品和产品说明书,必要时对样品作化验或试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订货,防止伪劣产品进入工地;

5.4.3.原材料进库检验:对准备进库原材料要分门别类按日期编号,按要求存放保管,把易锈、怕淋、怕晒的材料放置在干净、干燥的库房中。

5.5.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证工程质量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对保证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并列出专门章节阐明技术措施内容和实施细则;

5.5.2.项目开工后,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提交一份详细的质量保证计划,作为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

5.5.4.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经过公司总工程师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保证质量的施工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按图施工,不折不扣地执行ISO9002标准和有关“施工与验收规范”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作出的技术规定;

5.5.5.各种技术工种和专职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常进行技术教育和质量意识教育,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为保证工程量多作贡献;

5.5.6.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把工程质量重点、难点和特殊点列为“TQC小组”活动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把好各道工序的质量关,达到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5.5.7.施工单位应按项目经理的指示精心施工,保证永久工程的质量满足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质量必须全部达到优良等级;

5.5.8.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先由班组自检,认定达到优良等级后填单,然后由施工队初检,认定达到优良等级后再由项经部专职质量员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和施工监理正式验收,认定达到优良等级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5.5.9.现场施工或安装时,凡有质保手续、试验、检查的报告,必须由质保经理或其委派的代表在报告上签字,写上“施工单位已经同意”的字样,然后交项目监理批准;

5.5.10.一旦发生永久性工程的部分试验或控制不能满足质量标准的情况,施工单位应立即报告项目监理和业主,并主动调查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技术处理措施方案。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质量事故处理”的规定,填写质量事故报告表,写明情况、原因、责任和处理情况。并在规定的日期内提交有关部门;

5.5.11.施工单位应负责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处理质量事故的技术方案应得到项目经理的批准。处理后的工程或产品应请项目监理进行检查、验收、签证,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5.5.12.施工单位应委派专职质保人员全面记录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提供系统外部的具体细节证明,按规定的表式与要求认真填写各类原始报表,作为竣工资料移交;

5.5.13.实行施工质量奖惩制度。

6.1.现场安全指挥组织机构网络图

6.2.工程施工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组织学习市、局、公司颁发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文件,并要求职工在施

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

6.4.工程实施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由专人负责保养,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必须检查机械的各方面性能并明确当班工作内容。

6.5.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各级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无证操作,吊运操作时必须由专人负责指挥,型钢进场必须逐根吊放。

6.6.经常保养施工机具,保证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同时搞好安全用电管理,施工现场不得乱拉电线电缆,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具有良好的接地接零保护。

6.7.重视个人自我防护,进入工地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和特殊作业前,必须落实防护措施正确使用特殊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6.8.易燃易爆物品对放间距和动火点与氧气、乙炔的间距要符合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临时设施区要按规定配足消防器材。

6.9.夜间施工区照明要健全,在现场配置二盏镝灯,确保夜间施工光线充足。

6.10.工程实施过程中,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补充完善安全措施。

6.11.安全管理目标:安全事故为零。

文明施工是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为了认真贯彻市府“集中、快速、文明施工”的方针,树立“文明施工为人民”的便民思想,确实保证工程建设的按期完成,特制定本文明施工措施。

7.2.文明施工责任制

为了全面落实创建文明工地的要求,本工程实行文明施工责任制,项目经理为本工程的文明施工负责人。

7.4.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文明施工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制订出以“方便人民生活,有利生产发展,维护市容整洁和环境卫生”为宗旨的文明施工措施。

7.5.在工程开工前,将详细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呈报给项目经理批准,并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文明施工的日常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必须标有安全宣传标语和警告牌,办公室内布置争创文明工地的宣传内容。

7.6.工程建设将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现场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离。工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现场材料由材料员统一管理。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由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机容整洁,运转正常。

7.7.按文明施工管理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明显地分割开来,并在工地四周设置连续、密闭的围墙。工地上制定卫生制度,定期进行大扫除,保持生活设备整洁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7.8.文明施工要求的各项资料由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准确,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各道工序,工人操作要求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工完料清,场地上无积水,施工道路平整畅通,实现文明施工。

7.9.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施工便道、加工场、堆物场和生活设施均按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如因现场情况变化,必须调整平面布置,应画出总平面布置调整图报上级部门审批,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总平面布置或搭建其它设施;

7.10.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

7.11.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示警灯,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7.12.施工现场设置以明沟、集水池为主的临时排水系统,施工污水经明沟引流,集水池沉淀滤清后,间接排入下水道。

7.13.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机容正常。

7.14.加强泥浆施工管理,防止泥浆污染物;废浆采用罐车装运外弃,严禁排入下水道或附近场地。

7.15.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理出场车辆上的泥浆,清扫受污染的马路,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

7.16.生活区应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负责区域包干图。现场“五小”设施齐全、设置合理。

7.17.除四害要求:防止蚊蝇孳生,同时要落实各项四害措施,控制四害孳生,生活区域内做到排水畅通,污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沟现象。有条件的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布置。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每个职工的生命几国家财产的大事,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事,亦是一项经济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大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全面推行安全保证体系。

8.1.1.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下;

8.1.2.无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安全责任制。

8.2.1.项目经理为安全施工的责任人;

8.2.3.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核,安全技术的交底和安全技术教育;

8.2.4.施工员对分管施工范围内的安全施工负责,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8.2.5.工地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8.2.6.各专业人员负有岗位的安全职责;

8.2.7.每个施工人员亦有安全职责。

8.3.1.工程项目经理、施工现场施工员、安全员经安全岗位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8.3.2.新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完成三级安全教育:

安全基本知识、法规、法制教育;

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

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安全制度纪律教育。

8.3.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进场安全教育;节假日前后安全教育;季节性安全教育(如高温、汛台、低温等自然变化)。

8.3.3.1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经培训、考核,取得劳动局核发的“操作证”后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教育培训中心核发的“操作证”后持证上岗。

施工员在安排生产任务的同时,结合分部、分项施工的特点,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操作人员签证认可,并保持纪录。

8.4.1.施工员或安全员对“班组安全员”进行监控职责范围交底。

8.4.2.根据授权范围,项目管理人员在签署“动火证”的同时,对“动火监护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监护职责和监护范围,“动火监护员”签字认可,并保持记录。

安全生产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而采取的个种对策。它既管人又要管生产现场的物、环境。

8.5.2.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把安全生产列为主要内容之一,针对本工程特点和各施工面的实际情况,研究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8.5.3.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搭设完毕以后,必需经过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使用;

8.5.4.工程实施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未经有关安全部门验收设备和设施不准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护拦、安全标志和警告牌;

8.5.5.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经公司总工程师和项目监理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工人必须严守岗位履行职责,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持证上岗,各级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操作工人和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无证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8.5.6.工程实施时,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例会,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补充完善安全措施;

8.5.7.重视个人自我保护,进入工地按规定佩带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前,先要落实防护设施,正确使用攀登工具,安全带或特殊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8.5.8.按照防火防爆的有关规定设置危险品库等临时性构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堆放间距和动火点与氧气、乙炔的间距要符合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一、二、三级动火作业未经批准不得动火,临时设施区要规定配足消防器材;

8.5.9.工地上设置救护室,配备医务人员,落实保健措施,做好除害灭病和饮食卫生工作。

8.6.1.每月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由工地各级负责人与有关业务人员实施;

8.6.2.每旬一次例行定期检查,由施工员实施;

8.6.3.班组每天进行上岗安全检查、上岗安全交底、上岗安全记录和每周一次的安全讲评活动;

8.6.4.在节假前后组织施工用电、防火的专项安全检查。

8.6.5.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同时做到一机闸一漏电保护器;

8.6.6.照明与动力用电分开,插座上标明设备使用名称;

8.6.7.电缆线及支线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采用缘子,不直接绑扎在金属构件架上,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

8.6.8.移动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分箱设置。

8.6.9.施工用电编制施工方案,并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上报审批后方可进行。

8.6.10.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设施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缆电气设备设施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8.6.11.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采取绝缘保护以及保护安全距离等措施。

8.6.12.电力线和设备选型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

8.6.13.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

8.6.14.十分潮湿的场所使用安全电压,设置醒目的电气安装标志,不使用无有效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气设备。

8.6.15.电线和设备安装完毕以后,由动力部门会同安全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6.16.经常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未经考核合格的电工、机工和其它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8.7.1.电缆线沿施工工地一周用绝缘子架空,隔100米设一个200A施工电箱。

8.7.2.临时施工用电由用绝缘子固定接入,在每个施工段配置一施工电箱。

8.7.3.电缆的接头接入接线盒并附在墙上。接线盒内能防水、防尘、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8.7.5.开关箱的电源线长度不大于30米,并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调和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米。

8.7.6.所有配电箱、开关箱都编号,箱内电气完好匹配。

8.7.7.保护零线选择不小于10mm2的绝缘铜线,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菏线。

8.7.8.所有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做保护接零。

8.7.9.除塔吊以外,所有的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装置二级漏电闸保护器。

K-土壤的渗透系数,按地质报告,取K=6m/d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和现场实测可知潜水水平标高为2.0m,xx井深h=16m

S-基坑水位降深,S=3+2+0.5=5.5m

R-xx影响半径,按下式计算

R=2S(kH)1/2

R=2*5.5*(6*18)1/2=114.32

r0=0.29(a+b)

b-分别是基坑的长、短边,a=48.8m,b=33.3m,可得r0=0.29(48.8+33.3)=23.809

=1800.9m3/d

现场采用管井深入含水层

q=120πrslk1/3

q=120*3.14*0.25*1.5*61/3

=1.1*1800.9/245=8.08

故n取9。因为管井xx时管井的滤网与含水层的厚度相一致,滤网的长度无需计算。

高架桥涂装施工组织设计基坑中心水位降低深度计算

S-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低深度

r1r1r2···rn-各xx点距基坑中心处距离按xx井之间的距离算,故r1=10m,r2=10m

Ro-基坑等效半径与xx影响半径之和

Ro=ro+R=23.809+114.32=138.129

DB44/T 1511-2014 液冷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pdf3.6+2=5.6m>5.5m

根据以上计算,xx井的布置和深度完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