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展览中心膜结构及阳光谷钢结构施工方案

[上海]展览中心膜结构及阳光谷钢结构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57.5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上海]展览中心膜结构及阳光谷钢结构施工方案

(1)规模巨大,周边复杂;施工机械选型及平面布置难度大

本工程体量大,基坑面积广,跨度超大;索膜结构及阳光谷施工时下部土建结构已经施工完毕。而待建屋顶结构居基坑中间分布,离基坑边最近的外桅杆也要相距25m左右。机械选型、布置及装拆受到很大制约。

周边在建工程多,且大多红线紧邻,因此与周边工程的协调要求高。况且,世博轴尚有众多联系通道(天桥或地道)与周边场馆联系,对两侧的南北施工通道上空形成一定的割断。因此,本工程的施工机械选择与平面布置必需要以移动方便,不影响这些通道的施工为前提。

(2)工期紧凑某净化系统洁净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叉作业;作业空间需求及安全控制要求高

由于总工期非常紧凑,屋顶工程施工时要求同时进行其他专业的施工,各专业对施工作业面的要求多。因此,屋顶结构施工应尽量选择对其他专业施工作业面影响小的方案。

(3)体型特殊,变形复杂;施工阶段稳定及质量控制要求严

本工程体型特殊,且刚柔并济,施工阶段结构尚未成型时的稳定及变形控制是个很大的难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施工方案编制需要全过程结合稳定、应力及变形三个关键问题展开,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索膜结构屋顶及阳光谷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根据现场踏勘,索膜结构及阳光谷具备施工时的现场条件如下:

+10m平台完工(局部根据土建施工流程要求预留,但不影响屋顶施工);

所有屋顶结构预埋件施工完毕;

基坑东侧已按永久状态放坡;基坑西侧目前为重力坝挡墙,屋顶结构施工前完成土坡回填;两侧基坑边地耐力达到3t/m2;

阳光谷土建结构交付顺序为:4#、3#→2#、1#→5#、6#。

从总工期考虑,屋顶结构施工宜选择对其他专业施工影响小的方案;

大型机械的选择需要考虑基坑边地基承载力;

施工机械的选择宜考虑不影响东西两侧与其他场馆联系通道的施工。

通过对招标文件和图纸的细致学习和深入理解,结合现场踏勘情况,综合考虑总承包的重要要求,我们从工程总体的大局出发,制定了对其他专业施工影响最小、工期、质量、安全可保证的施工方案,其总体技术路线可描述为:

以土建交付顺序为依据,两大主线(阳光谷、索膜结构)前后并进、合理搭接;

阳光谷钢结构跨内单元体逐环吊装;膜结构先支点后膜面两阶段施工。

阳光谷钢结构施工技术路线说明

为加快施工进度,阳光谷钢结构采用“工厂拼装,现场自下而上,以单元体为吊装单位,逐环安装”的方法施工。以工厂加工精度控制现场安装精度;吊装作业遵循对称吊装的原则,及时形成闭合的稳定体系。

起重机械选择固定自升式塔吊,居谷中布置,既不占用其他专业的作业面,又可确保单机全覆盖作业,经济性好;而根据计算,单机吊装,工效完全满足要求。

单元体在工厂组拼后直接运输至现场。利用搭设于混凝土平台上的满堂脚手支撑,作为构件的临时搁置和安装时的操作脚手。

有效、均匀扩散施工荷载,经计算,经过满堂脚手扩散后,传递至混凝土楼层板上的荷载(包括阳光谷构件自量(<100kg/m2)、满堂支撑自重(<150kg/m2)及施工荷载(考虑100kg/m2))总计<350kg/m2;10m混凝土平台的设计活荷载为300kg/m2,再加上楼面层恒载(按100kg/m2计)等,可供利用的楼面荷载达到400kg/m2以上,因此,可以不对10m平台进行加固,即可满足阳光谷施工需要,为下部空间的其他专业创造了施工作业面。

阳光谷投影面积巨大,而受单层网壳平面外刚度弱的限制,单元吊装的构件面积不可能过大(否则将导致施工变形超限),构件的临时支撑点密布;且大面积的高空作业需要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因此,满堂脚手支撑是相对比较适宜的选择。

阳光谷安装顺序根据土建交付顺序,拟为:SV4、SV3→SV2、SV1→SV5、SV6。

索膜结构施工技术路线说明

通过对招标文件和图纸的细致学习和深入理解,经对比、总结分析,我们认为,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对钢索进行张拉也即对支点进行张拉)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不能完全替代对膜面的张拉

代价较高,需要施以较大的张拉力

对支点张拉之前,膜面无法具有均匀的预应力,对施工期膜面安全不利。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针对本工程膜结构施工,制定了两阶段安装的的技术路线。

(2)两阶段安装具体说明

阶段一:膜面支点系统施工

为膜面系统安装预备所有支点,使各个支点坐标到达设计位置的允许范围。此阶段可与阳光谷施工同时进行。

如前所述,这部分构件加少量的临时缆索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张力结构,且以4号阳光谷为界又可分为独立的南北两段,临时缆索共需11处。

第一步:先临时固定所有中桅杆和外桅杆,围绕中桅杆搭设脚手架至柱子顶端。

第二步:连接所有的水平索和背索。

第三步:安装11处临时缆索。

此部分构件只能和膜面系统平衡,此阶段先临时固定,并以设计长度连接背索。

本资料WORD完整版:点击查看

更多钢结构施工方案精品资料推荐:点击查看

随阳光谷钢结构自然形成。

利用可调节的膜节点沿膜边界张拉膜面,先沿脊索和谷索初步张拉,再沿下环完成最后张拉。使膜面应力和膜面索内力同步增长至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水平。此时膜面的张力会通过膜面索传递到支点系统的各结构索上,与第一阶段时的各索力叠加使这些结构索最终达到结构恒载时的内力水平。这一阶段需使膜面的张力分布、背索及水平索的张力分布、各支点的位移与结构恒载时以上各项在允许限度内吻合。

各索按照设计截断长度安装,此时各索只存在自重产生的内力。

膜面的张拉需要考虑以下几各因素:

膜面张拉需等到相关的阳光谷单体施工完毕之后方能进行。

阳光谷和膜结构要求同期完工。

阳光谷处的膜单元与中桅杆处的膜单元相比,面积相对较小,宽度相对较窄,阳光谷膜单元两侧的中桅杆膜单元相互影响较小。

第一段: MSV1A、B M1~M3 MSV2

共5个膜单元,包括2个阳光谷单元和3个中桅杆单元

第二段: MSV2 M4~M5 MSV3

共4个膜单元,包括2个阳光谷单元和2个中桅杆单元

第三段: MSV3 M6~M8 MSV4

共5个膜单元,包括2个阳光谷单元和3个中桅杆单元

第四段:MSV4 M9~M13 MSV5

共7个膜单元,包括2个阳光谷单元和5个中桅杆单元

第五段: MSV5 M19~M14 MSV6A、B

共8个膜单元,包括2个阳光谷单元和6个中桅杆单元

其中第四,五段包含中桅杆膜单元数目较多,可从每段的中部(M17、M11)开始展开膜面并沿着脊索和谷索初步张拉后逐渐向阳光谷膜单元延伸,最后统一沿着下环张拉到位。

第一、二、三段包含单元数目较少,先全段展开膜面,然后全段统一按照先脊、谷索后下环的顺序张拉到位。

测量膜面应力及背索及水平索力,通过调整悬索和水平索使各检测项达到允许范围内。必要时可调整背索。同时测量各支点位移复核。

下环支点张拉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方法一:通过可调的下环边索膜角节点逐点张拉;

优点:施工便利;可控性强。

缺点:不能直接张拉谷索,只能通过调节悬索间接张拉。

方法二:下环设计为可沿着中桅杆柱滑动形式,通过张拉桅杆下稳定索张拉下环(请见附图深化设计图纸)。

优点:可直接张拉谷索;有利于其它膜边界上的张拉。

缺点:工序繁琐,要求桅杆的上下稳定索均可调,下环张拉完成后,需再对桅杆的上稳定索施加预应力;需设计可滑动下环节点。

本标书采取以方法二为主,方法一为辅的下环张拉方案。

阳光谷安装顺序:SV4、SV3→SV2、SV1→SV5、SV6。

膜面安装顺序:3#→2#→1#→4#→5#。

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1,施工平面布置说明如下:

(1)构件拼装场地及堆场规划

阳光谷构件堆场规划:拟将阳光谷构件堆放于10m混凝土平台上,平台承载力超过700kg/m2;而阳光谷单元体最大重量仅100k平台可以满足堆放要求。堆放时要求构件下铺九夹板保护消防安全评估规范DB43T 418-2008.pdf,并在每个节点下用道木抄实。

中桅杆构件堆场规划:中桅杆构件数量较少,拟堆放于基坑边。根据总包提供数据,基坑边坡坡顶承载力为3t/m2,可满足中桅杆分段构件堆放。

(2)吊车工作区域边坡稳定及地基处理说明

注明:以上工期基于可进行深化设计的施工图出图时间,预计可提供柱顶铸钢件深化的三维模型图7月30日确定。

根据计算,现场临电总量需要3500kW。要求总包在基坑东西两侧分别布置电箱(每侧按100m布置一个,可根据施工进度调整),供阳光谷及膜结构施工需要。

6台7027塔吊的基础需要在混凝土底板施工时预先埋设。根据现场踏勘时对土建进度的了解,可以满足在阳光谷底板施工前埋设。

后浇带规范化施工工艺施工要点.docx本资料WORD完整版:点击查看

更多钢结构施工方案精品资料推荐: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