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xxx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2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x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锚管按照设计间距,上台阶每点4根,中台及下台每点均为2根,作出标记。

检查孔位方向及深度后,用高压风清孔,将虚渣及粉尘清理干净;人工或锤击将锚管插入孔内后。

锚杆安装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锚杆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锚杆孔的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CH/T 1015.4-2007标准下载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0cm;

锚杆孔距允许偏差为±15cm;

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

钢筋网片采用Ⅰ级φ6、φ8钢筋焊制,尺寸为20cm*20cm,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

制作成型的钢筋网片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钢筋网片成品堆放在指定的成品堆放场地上。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钢筋网宜在初喷混凝土后安装,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钢筋网应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保持一定距离,钢筋网片之间应搭接连接,网片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

(1)钢筋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

(2)铺设钢筋网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①钢筋网宜在初喷混凝土以后铺挂,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

②钢筋网应与隧道断面形状相适应并与锚杆联接牢固

③钢筋网应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保持一定距离,并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④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

⑤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

6.8.2.4型钢拱架施工

型钢拱架加工后应进行首次试拼,在拼装合格后,分节运至洞内,人工拼装。安装前,先对断面进行检查,局部欠挖时及时处理。型钢拱架安装在初喷后进行,安装时测量控制性钢拱架的中线、高程、垂直度。每榀拱架之间,环向每隔1米设置1根连接钢筋。型钢拱架与锚杆焊连在一起。型钢拱架与围岩之间每隔1米用垫块塞紧。

安装前分批检查验收型钢拱架的加工质量,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钢支撑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各节接头连接牢固、纵向连接钢筋等配件齐全,结构稳定。

同一榀型钢拱架位于同一平面上,倾斜度不大于2°。

型钢拱架与岩面间安设垫块,确保岩面与拱架密贴。

确保初喷质量,型钢拱架在初喷5cm后架设。

各段间连接安设垫片拧紧螺栓,确保型钢拱架结构稳定

原材料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的落底接长和钢架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立柱埋入底板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置于浮碴上。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100mm;

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50mm;

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50mm;

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为±2o;

水泥:河北冀东P.O42.5

砂:河砂,细度模数>2.5

微纤维:每立方掺量1Kg

水泥:砂:石子:速凝剂:水=495∶745∶842∶24.8:218

施工过程:先将水泥、砂、石子、微纤维、水按配合比投入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拌合,然后由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卸至喷射机旁加入速凝剂由湿喷机拌合均匀后喷射在岩面上。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大于2.5的硬质洁净砂,粒径5~10mm连续级配碎石,化验合格的拌合用水。

喷射砼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和,配合比及搅拌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

喷射前认真检查隧道断面尺寸,对欠挖部分及所有开裂、破碎、出水点、崩解的破损岩石进行清理和处理,清除浮石和墙角虚碴,并用高压水或风冲洗岩面。

喷头距岩面距离以1.5m~2.0m为宜,喷头应垂直受喷面,喷初支拱架时,可将喷头稍加偏斜,角度大于70°。

喷射砼作业采取分段、分块,先墙后拱、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射时,喷嘴做反复缓慢的螺旋形运动,螺旋直径约20~30cm,以保证砼喷射密实。同时掌握风压、水压及喷射距离,减少回弹量。

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隧道喷射砼厚度>5cm时分两层作业。初次喷射先找平岩面,第二次喷射砼如在第一层砼终凝1h后进行,需冲洗第一层砼面。

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开挖时,下次爆破距喷射砼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小于4小时。

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检查点数的6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

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1/2,且不小于3cm。

1、在单口掘进至设计明暗洞交接里程向洞内3m处开设顶设导坑,顶设导坑开设前,对已完成段岩体进行注浆加固。上台掌子面喷5cm厚混凝土封闭,上台钢架拱脚每隔2m设一道水平支撑,形成临时封闭环,下台仰拱施工完成,形成闭合环。

2、进行顶设导坑开挖。顶设导坑置于隧道拱部中央,导坑断面见下图。导坑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位置与φ108管棚错开),环向间距39cm,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小导管外插角10°~15°,插入后进行超前预注浆,注浆压力为0.5~1.0MPa,浆液采用水泥砂浆(W/C=0.5~0.8),开挖循进尺0.5~1m,人工开挖稳扎稳打。顶设导坑施工图见下图。

3、开挖小导坑至明暗交界里程后,逐步扩挖出洞。扩挖过程中采取弱爆破或不爆破并加强支护措施,保证安全出洞。

隧道出洞前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6.10.1洞内断面量测

在隧道拱顶、拱部、两侧拱腰及两侧边墙处贴反光膜布设测点,确定具体的测点布设位置如下图所示。在上台阶进行初期支护后,对测点3、4、5进行拱顶下沉及内空收敛量测;在中、下台阶施工后,再对如下图所示的拱顶下沉及所有测点的内空收敛进行量测。

V级围岩段测点布置示意图

1)测点布设及量测方法

所有测点采用贴反光膜无棱镜量测。在初支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进行设置。贴反光膜时要保证测点1、2、3、4、5、6、7位于同一横断面,且V级围岩每5米一个断面,要求测点1、7,测点2、6及测点3、5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保证预埋件水平方向;测点4位于拱顶位置。并及时对其进行初测。量测方法如下:

使用全站仪进行无棱镜量测,通过计算后、前两次拱顶下沉预埋件高程的变化值即可算得拱顶下沉值。

通过测量两个防光膜的距离,计算后、前两次所测距离的差值即为该对测点在这一段时间内净空收敛值,其累计值即为该对测点的净空收敛值。

拱顶下沉量测与水平收敛量测的量测频率相同,并应根据位移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分别按下表确定:

拱顶下沉及内空收敛量测频率

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每次量测后,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量测断面内的每一条测线,整理后的量测资料如下:

①原始记录及实际测点布置图;

②位移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③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随时间以及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在上述图表中应同时记入开挖、喷射混凝土、锚杆施工工序和时间,并将位移警戒线和极限值算出来。

每日的记录汇入日报表,将整理的图表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并指导施工。

6.10.2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缝

地表沉降对于浅埋隧道施工中隧道和周边围岩的安全性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确认必不可少。地表沉降量测还可以有效地把握拱顶附近的先行下沉(开挖到达前发生的沉降),而且它在洞外测量不会给内空施工带来不便。地表沉降量根据地质、地层、地下水位、埋深、涌水或降水状况、周边结构物有无及施工方法的不同差异非常大。

对于在隧道进口的边仰坡上方出现的裂缝,在裂缝的两侧做上观测点每天进行观测记录,记录下位移及沉降量,如果发现数据异常,量测人员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固。

1)埋设断面内测点布置

地表沉降量测断面内的测点布置时,隧道中线附近密,远离隧道中线处疏。在每个量测断面内至少布置11个测点,测点间距范围为2~4m。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地表沉降量测断面测点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2)测点埋设及量测方法

在地表钻(或挖)20~50cm深的孔,竖直放入φ22mm左右的钢筋,钢筋和孔壁之间可填充水泥砂浆,钢筋头打磨圆滑,露出地面1cm左右,并用红油漆标记,作为测点。

从水准点起测量测点的高程,通过计算前、后两次地表沉降测点高程的变化值即可算得地表下沉值。

地表沉降量测频率根据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确定,详见下表所示:

距开挖工作面距离(m)

每次量测后,将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整理后的地表下沉量测资料如下:

①绘制每一横断面沉降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②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③绘制每一横断面最大沉降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图;

④对横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⑤对纵断面沉降槽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⑥根据隧道拱部地表沉降及拱顶下沉值对土体垂直位移进行回归分析;

⑦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每一横断面沉降稳定值;

⑧根据回归分析数据求出土体的内摩擦角及内聚力。

随时注重将记录汇入日报表,将整理的图表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并指导施工。

7.安全、质量、文明及环保施工措施

7.1.1完善洞外排水系统,必要时进行地表加固,并严格按“先预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的原则完成洞口段施工,确保进洞安全。

7.1.2所有进入隧道施工的人员,要严格执行隧道施工的规定,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

7.1.3严格按喷锚构筑法组织施工,根据围岩类别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支护,坚持监控量测,按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严禁盲目冒进、草率支护、冒险施工。

7.1.4各施工班组间、上下各道工序间,必须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接班人应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代,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7.1.5其他各项安全措施详见隧道施工安全专项交底书。

7.1.6安全检查程序详见下页《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隧道洞口段围岩一般比较破碎、地质条件较差,应遵循尽量减少对岩体扰动的原则,以提高洞口段岩体和边、仰坡的稳定性。《设计规范》及《施工规范》均对洞口位置作了规范性要求,强调“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提倡零开挖洞口。让隧道洞口周围的植被得到妥善保护,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洞门力求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协调。在保持边、仰坡稳定的前提下,及时施作洞口,并在进洞之前,结合洞口的实际情况,先作好洞口地表的防排水措施。在大断面、浅埋和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地表预注浆、超前长管棚注浆等预加固措施。

必须坚持:短进尺、弱爆破。确实需要爆破时才能去爆破,且爆破时药量必须适中,甚至少装,因为药量过大的强爆破不仅对围岩损伤严重,更有造成塌方的危险。

加强管棚钻进、注浆旁站制度,确保大管棚的钻孔倾角满足要求,注浆必须按设计要求的压力去控制,保证注浆起到稳定围岩的作用。

导向墙预埋孔口管时要逐个对其进行检查,特别是倾角控制会直接影响大管棚的质量。

边仰坡临时防护及洞口排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

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量测资料及时、真实,以便更好更快地指导生产。

质量保证体系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2)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加强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保障施工优质、快速、高效进行,树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争创文明标准工地。

洞口设置七牌一图,满足标准化要求,洞口弃土要集中弃往指定弃土场,边仰坡施工要确保美观,洞口段不得有积水、杂物等,各种材料堆放整齐,并做好各种安全防护。

在项目队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现场的临时建筑物必须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相符,且各种设施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作业要求。

运输道路应平坦、通畅,周边设排水沟,路边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道路经常维修,路面不得有坑洼积水。

各种临时房屋布置要确保符合防火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房屋通道顺畅,门窗严紧,通风采光良好。

项目分部将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积极维护当地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7.4.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项目分部设专人负责环保工作。进场后及时与当地政府环保机构联系,了解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对高速公路施工的具体要求,签订有关协议、制定报审具体办法及办理相关手续。施工中严格履行合同中对取弃土、排污等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如下图:

7.4.2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中铁四局[2010]491号文执行节能减排工作。制定节水、节电、节材制度。做到工完料尽。

(2)尽量少破坏山体的自然植被。废渣及时清理。工程竣工后恢复洞口周边植被被破坏山体的绿化工作。

(3)防水、排水: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有足够泄水断面的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防止引起淤积和冲刷。

(4)废方的处理:清理场地的废料和土石方工程的废方处理,不得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按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有条件时,力求少占地,并结合改地造田。

(5)防止和减轻对水、大气的污染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饮用水源、灌溉渠道和水库,不得污染河流、湖泊和池塘。

施工区域在施工期间和完工以后,妥善处理以减少对河道、溪流的侵蚀,防止沉渣进入河道或溪流。

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使沉淀物不超过施工前河流、湖泊的随水排入的沉淀物量。

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除在场地的作业人员配备必要专用劳保用品外,还随时进行洒水以使灰尘公害减至最小程度,并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

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用帆布、盖套及类似物品遮盖。

3)减少噪声、废气污染

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预制场、拌和站等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

当使用机械设备的工艺操作,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等污染;在城镇居民区夜间施工时,采用措施减少噪声,并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

13855398073

13903146072

15563052218

18631418811

15233098958

某市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创优方案)13833876220

18713421916

18713421986

18609637790

副组长(总工程师)应立即将有关情况迅速上报设计、监理单位,会商处理方案并按照设计和监理单位的相关指示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副组长(副经理)的职责是立刻组织有关责任部门和抢险队,落实、指挥实施应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项目分部经理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组织本部门落实应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相关要求。

医疗救护:在工程辖区范围内GB/T 13469-2021 离心泵、混流泵与轴流泵系统经济运行.pdf,积极主动和地方医疗机构建立联系,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奔赴现场。

小组成员根据各自职责于隧道开工前进行演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