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公路桥桩基施工方案

318公路桥桩基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26.8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318公路桥桩基施工方案

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缩颈。

d、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钢筋笼在加工场统一加工,钢筋的轴线应一致,因此钢筋笼主筋的定位应确保相应的准确性。制作时均需在型钢焊制的骨架定位平台进行,以保证制作的钢筋笼的整体直度及主筋焊接接长时的对位准确。由于钢筋笼分节吊装,为了减少孔口操作时间和防止吊装时变形,整个钢筋笼分两节制作,每节骨架的各阶段按次序排好,挂上标志牌,标明墩号、桩号、节号,接头为方便施工采用单面搭接焊,保证焊接接头大于10d(d为钢筋直径)。同时根据现场监理及技术人员的要求抽取样品对原材料及焊接及时进行抽样试验,以保证钢筋笼的质量。在钢筋笼内部间隔一定距离焊十字撑,以提高钢筋笼的刚度。

某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2).声测管制作、安装

①引桥及桥台每根桩基的声测管采用3根Φ57×3mm的检测管,3根均匀布置在钢筋笼内侧,在5#、6#主桥墩的每根桩基中,声测管采用4根Φ57×3mm的检测管均匀布置在钢筋笼内侧,声测管底部用厚1cm略大于管径的铁板或胶皮封套焊接封死,灌水检查是否密闭。

②声测管自进入工地现场后起,在装卸、搬运、安装过程中,要避免使声测管管体扭曲、挤压变形。声测管要存放在有遮雨设施的场地,避免管体生锈。进场安装的声测管,首先要对管体进行检验,扭曲变形的声测管不允许进入安装程序。 ③声测管可直接固定在钢筋笼的内侧,固定点的间距不超过2米,其中声测管底端和接头部位必须设固定点。 ④声测管与钢筋笼的固定方式,优先采用钢管卡子,卡接压紧声测管后,卡子与钢筋焊接。

采用外径为桩基钢筋笼直径加100mm(不得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为4~6倍桩径的钢筋检孔器调入桩基孔内检测。

钢筋笼制作完毕,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可以下放钢筋笼。下放钢筋笼时,要严格控制钢筋笼中心位置及标高。

施工中钢筋笼用拖车运至现场,利用两台吊车配合安装。钢筋笼安装时为保证不变形,采用两吊点起吊,同时顶部及底部起吊时必须辅以方木或型钢,以免单根钢筋受力而变形。

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放,防止碰撞孔壁。当最后一道加强筋接近孔口时,用钢轨或型钢将骨架支撑于钻机上,再吊来第二节骨架进行套筒连接,连接时,先连声测管,若有偏差及时调整后再焊接,然后连接钢筋。所有连接部位连接好后,经过验收符合标准后,可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放至设计标高为止。用4根同直径钢筋把钢筋笼接长,上部弯成环状,通过钢轨或型钢横撑于钻机上并加固。以预防钢筋笼在砼灌注过程中上浮。下放过程中逐根割掉钢筋笼内的十字支撑钢筋。

①导管使用前应组装编号,根据孔深计算导管长度及节数,导管应顺直并进行水密试验,确认导管不漏水及拆接情况良好才能下入孔中。

②用吊机辅助下导管,下放导管时小心操作,避免挂碰钢筋笼,并做好记录。

①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在设计无要求时,柱桩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二次清孔一般采用抽渣法进行清孔。

②二次清孔完毕,将导管轻轻下放到底,然后再往上提升25~40cm,与导管的理论长度进行比较,吻合之后,将导管固定在灌注平台孔座上。

③灌注混凝土前检测孔底沉渣厚度及泥浆指标,直至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再拆除封头,接上混凝土初灌漏斗,检查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后,开始灌注混凝土。

(3).灌注水下混凝土

(c).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灌注数量,以防止导管进水。

(d).箭球、拨栓或开阀,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测探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的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e).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中途不得停歇。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f).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g).当导管提升到法兰接头露孔口以上有一定高度,可拆除1节或2节导管(视每节导管长度和工作平台距孔口高度面定)。此时,暂停灌注,先取走漏斗,重新系牢井口的导管,并挂上升降设备,然后松动导管的接头螺栓或快速接头,同时降起吊导管用的吊钩挂上待拆的导管上端的吊环,待螺栓全部拆除或快速接头拆除后,吊起待拆的导管,徐徐放在地上,然后将漏斗重新插入井口的导管内,校正好位置,继续灌注。

(h).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每根桩的浇筑时间宜控制在8小时内完成。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i).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0.5m~1.0m,以便灌注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j).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k).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含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桩基施工完后,对桩进行强度检测和完整性检测,包括超声波检测、砼试件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六、确保桩基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6.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I类桩合格率达到98%以上,II类桩不大于2%,不出现III类桩。

6.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管生产必须管质量,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详见后图。

6.1.2质量保证体系及框图

6.1.3.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⑴加强质量教育,施工人员定期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施工管理者在本工程严格按照我公司的质量奖惩办法实施。

⑵建立三级质量管理机构。见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图、质量检验总程序图、工程质量自检体系图、砼质量检验程序图。

6.1.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公司将在开工之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质量管理程序,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⑴本项目开工前,各施工作业队必须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它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作详细交底,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⑵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者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⑶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

“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⑷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是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

⑸建立测量计算换手复核制度

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最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现场测量导线点,水准点及有关标志均须进行定期复测检验。

⑹建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制度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是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保证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以便为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核”、“抽检”三级。

⑺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

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和半成品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由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作业队的有关人员。

⑻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管理制度,检查合格、同意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要分类、分批堆放,并设立标志和帐卡,坚持按用途归口保管、发放,不得混杂。对易受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6.1.5.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6.1.5.1.组织保证措施

  6.1.5.1.1施工队及以上单位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和创精品、省优工程管理委员会,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质量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6.1.5.1.2.坚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工程质量达不到创优计划的,坚决返工重做。

  6.1.5.1.3.全面实行样板制。各分部工程均设样板工点,达到创优标准后,再全面展开施工。

6.1.5.2.思想保障措施

  6.1.5.2.1.把创优工作列入各级工程会、总结会的重要议题,及时总结创优经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创优作工健康发展。

  6.1.5.2.2.在评先、评模、劳动竞赛评比中把质量创优作为重要内容,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6.1.5.2.3.确立“防检结合,以防为主、重在提高”的观点,不仅要对工程质量的结果有要求,更重要的是对过程的严格管理。

6.1.5.2.4.树立“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工程施工质量用定性的指标来控制。

6.1.5.3.技术保证措施

6.1.5.3.1.熟悉合同条件中有关技术和质量要求的条款,做到了如指掌,并严格遵照执行。

6.1.5.3.2.建立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审核;一般工程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二名以上技术人员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四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并有记录。同时,认真核对现场,并与建设单位一道优化设计。

6.1.5.3.3.完善各类工艺、工序技术质量标准细则,严格按照桩基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并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进一步细化制定各类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

6.1.5.3.4技术交底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及时,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注意分类归档,满足验交的要求。

6.1.5.3.5加强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工艺水平。

6.1.5.4.施工保证措施

6.1.5.4.1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⑴“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⑵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

本工程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

①文件包括:a.质量计划;b.程序文件;c.技术规范;d.采购的技术要求。

②质量记录包括:a.导线点、水准点测量验收记录;b.各施工工序、项目检查记录;c.混凝土、钢材及各种原材料的试验鉴定记录;d.隐蔽工程验收记录;e.不合格品记录(质量事故报表);f.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g.设计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质量问题的来往文件。

质检工程师须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承包人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并按规定存入企业档案。

⑶建立质量保证奖惩制度,奖励先进,督促后进。

6.1.5.4.2施工作业和工作程序制度化、规范化

针对本工程施工作业具体内容,我们制定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程序框图,严格按照工程操作程序进行质量监控。

6.1.5.4.3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有七个方面:

①熟练的操作人员;②先进的机具设备;

③良好的工程材料;④合理的工艺参数;

⑤正确的施工工艺;⑥有效的监控手段;

⑦严格的检测验收标准。

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配备先进的机具设备投入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把施工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材料、工艺参数、工艺要求、过程监控、检测验收,针对这些环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

⑴确保工程材料性能良好,这个环节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确保各项材料的技术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a)各项外购材料都要有齐全的出厂合格证件或试验合格资料。

b)对各种材料进行复核试验,如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

c)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抽检,如技术指导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

②确保各种材料能按最佳配合比进行拌合使用

a)根据使用要求,认真进行砼等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求得最佳配合比。

b)在投料使用前,对各种固体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进一步调整各种材料的重量配合比例,使各种材料的实际质量与最佳配合比的一致。

c)材料拌合前精确计量,以确保各种材料的比例符合最佳配合比要求。

根据本工程特点,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作好如下工艺试验,以取得最佳工艺参数。

⑶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①各工序的施工工艺都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各道工序严格按照最佳工艺参数施工。

③对难度较大、技术性强的工程,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题讲解,以便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掌握要领,明确质量标准。

④加强工人培训和考核工作,关键工序实行持证上岗。

⑤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坚持标准化作业,挂牌施工。

(4)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监控

材料性能指标的监控如前所述采取“复核试验”和“抽验”的方式进行,混合材料的配合比采用提高计量精度和及时测定骨料含水量的方法实现。

a)实施方法:工艺过程质量监控主要是通过大面积施工的“跟踪检测”来实现,其具体作法分为“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

b)实施程序:在项目部内部分两级实施,“施工跟检”主要由各工程作业队实施,项目经理部派人指导和监督;“复检”和“抽检”由项目经理部实施。检测记录采用业主批准的格式,检测时首先由各工程作业队检测人员认真作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交项目部审查,并由项目部进行“复检”或“抽检”,确认合格后,双方签字,然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或审批。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签字或同意后,方能继续施工。

c)检测频度和标准按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

d)控制手段: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手段有两种:一是试验,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监控;二是测量,对位置、高程和几何尺寸进行控制。

6.2.1工期保证方案

为确保业主工期要求,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采取以下工期保证方案:

⑴选拨业务精、能力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配齐配足技术工人。

⑵充分细致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工作准备。

⑶按照总工期目标,利用倒排工序法,制订详细的分段工期控制计划。

⑷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抓住材料物资供应关,保证足量、准时满足进度要求。

⑸重点工序、关键工序首先开工并在各工序间发生冲突时优先保证关键工序的进度。

6.2.2.工期保证组织机构及体系框图

6.2.3.工期保证措施

我公司为使该项目能以“四个一流”的标准按期完成,尽早发挥投资效益,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6.2.3.1.成立高效精干的指挥机构

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派施工经验丰富、业务能力高、工作责任心强、精干高效的骨干力量,成立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确保本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6.2.3.2.施工组织不断优化,实行网络化管理

以业主的工期要求为据,进一步优化和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工序的施工工艺细则,落实施工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改进、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工期安排、机具设备的配备等更趋合理和完善。

实施短期网络计划控制,根据项目全过程的网络计划,编制分阶段和月度网络计划,及时发现关键工序的转化,确定阶段工作重点。

6.2.3.3.施工调度高效运转

建立从经理部到各施工点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6.2.3.4.加强施工管理,实行责任承包

强化施工管理,抓住关键工序,最大限度地压缩工序衔接时间,严格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程序化。

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既重包又重管,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收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施工队、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确保劳力充足、高效。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能工人。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6.2.3.6.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生产率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有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七、雨季及夜间施工措施

1.1.雨季施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1.2.安排好施工项目,备足雨季施工材料和防雨物品。

1.3.雨季施工前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现场排水的畅通和现场作业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备齐必要的防水器材。

1.4.雨季来临前,备足施工所需材料,以免雨天路滑进料困难引起停工。

1.5.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好预防工作。

1.6.做好物资设备的防淋、防湿工作,对机电设备做好覆盖,防止设备生锈和线路漏电。

1.7.及时检测石料含水量,准确调整砂浆、砼施工配合比.

夜间施工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2.1.建立夜间值班制度,必须由工班长负责,多工序施工时,要有总体施工负责人值班,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技术交底,配备足够的物资,确保夜间施工顺利进行。

2.2.严格复核、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准确无误,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2.3.严格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夜间必须进行隐蔽工程施工时,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并办理签证手续,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4.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同时对运输通道及交通路口处加强照明设备,保证夜间交通绝对安全,值班电工要随叫随到。

2.5.做好夜间施工防护,在作业地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悬挂红色灯,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并安排专人看守。

2.6.做好夜间餐饮后勤服务工作,保证就餐的卫生标准、质量标准。让夜班施工人员满意。

八、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文明施工

2.安全保证体系及框图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保证体系,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之目的。

3.1.安全生产综合保证措施

⑴工程开工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

①各类机械的运行规则及安全作业制度。

②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

⑤防汛、防坠等安全防护措施。

⑥泥浆池、孔口的安全防护措施。

3.2.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施工人员坚持持证上岗。

3.3.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抓好现场管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材料的合理堆放,各种交通、施工信号标识明晰,施工工序有条不紊,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做到文明施工。

3.8.加强班组建设,执行“三工、三检”和“周一”安全活动,集思广益,发现问题,找出隐患,杜绝“三违”,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9.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劳动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可靠、防护严密的基础上。

3.5.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3.1.严格按照针对本工程重要工序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认真组织落实,不可简化或削弱。按照施工方案中制定的各项技术措施,组织施工,不得减化施工工序、减弱防护措施。

3.2.由专职安全人员和安全方面的专家定期讲课培训施工人员,搞好安全技术培训。坚持各项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3.正确处理进度与安全的关系,合理安排工序,不急不躁,均衡有序生产。

3.4.设立专职安全员,建立值班制度,24小时进行安全监控,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3.5.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在与其他公路相接处施工时,在道路两端设专人看守指挥交通,并在主车道设立慢行减速区、施工区域拉彩旗或安全绳等进行隔离,夜间设置红灯警示。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

3.6.禁止雨天从事露天电气、电焊作业,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特殊需要时,应做好防雨措施,戴好绝缘手套和穿好绝缘鞋,并有人监控。

3.7.吊车作业时应注意周围高压电线,其作业应符合安全规定。

3.8.施工区域内,应在开挖沟槽两端设置警告标志,夜间悬挂红灯。沟槽边侧设置护栏,个别特殊区域予以适应围蔽,以保安全。

3.9工地与其外围道路、居民之间设置全封闭围挡,确保施工、行车、居民互不干扰,确保安全生产。

3.10.在既有的318国道与新建保通路的交汇处设立安全标识牌,并设置栏杆围挡,防止车辆误入各种出入口,项目部在保通路的两端选派专门看守人员。临时绕行道路及弯道处按规定设置醒目的夜间反光出入、限速、弯道等标志牌

3.11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泥浆池,泥浆池设置好后,用防护栏杆将泥浆池围护好,并在栏杆上设置防护网。

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湖北省文明工地。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创建文明工地,制定文明施工目标及规划:

受建设单位通报批评率为零,受本标段范围内所有公路有关单位及地方政府部门书面投诉率为零;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4.2.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成立以各施工队队长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小组,负责各施工区域内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4.2.2.健全管理制度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项目经理部及各施工队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现场文明施工负责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有章可循。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4.3.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加强路容、路貌管理,于施工现场各责任区设置工程标牌,标明各文明施工责任区范围和责任人。各种图表上墙,员工佩卡上岗,整个施工现场应井然有序。

工地始终做到整洁有序、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内施工用电安装规范、安全,排水设施畅通。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标牌明确,不同材料不混放,机械设备停放有序并保持清洁。

施工时采用噪声、振动低的机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严禁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施工材料场应远离学校、居民区等敏感点,使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底程度。施工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要遵章守纪,文明驾驶,保证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

成立防汛指挥部,密切与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联系,掌握汛期水文、汛情动态。及时疏通排水设施,满足过水、防洪要求,

设置安全可靠的泥浆池,泥浆池的四周用防护栏杆围护,并设置防护网,在明显的位置设立安全警示牌。

4.4.施工噪音污染防治方案

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声设备型号,降低声源噪声。对运土机械、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严格遵守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界》的有关规定,对本工程使用的施工设备进行详细的建筑声影响评估,并采取消音、隔音材料、护板等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

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施工。

噪声大的机械设备在布局上应远离居民点或施工人员驻地。

4.5.粉尘污染防治方案

呼和浩特东达城市广场工程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设备安装污染控制系统。

在运输或存放砂、石、水泥、粘土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散装建筑材料时应加盖蓬布密闭。

作好施工驻地及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排水系统设施,保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不污染环境;合理布置大型临时设施,不压缩、不侵占既有道路,保证交通畅通。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机械排放的含油废水按规定处理达标后排入指定的区域。

施工前对施工地段既有排水设施进行加以覆盖或改建的保护措施。

4.7.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案

加强废旧料、报废材料的回收和管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4.8.大气污染处理方案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活动,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加强施工生活、生产设备管理维修和使用TB 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印刷版),减少烟尘排放,净化空气环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