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35.0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

3)混凝土浇筑人员应熟悉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混凝土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混凝土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塑料薄膜和保温棉被等)。

4)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待批准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

5)梁、板、墙、柱钢筋内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及积水。

6)浇筑之前GB/T 39293-2020标准下载,先用预浇筑部位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的砂浆湿润泵管。

1)混凝土浇筑时,车辆由工地南侧、北侧、东侧大门进入,行驶到各流水施工段的混凝土泵施工区域,下料后按原路返回搅拌站。

2)为了加快施工速度,每台汽车泵或地泵后面保持停靠至少2辆罐车的状态,一辆卸料,另一辆备用。当一辆罐车卸料完毕后,驶出场外,备用罐车立即开始下料。同时从等待区上来一辆罐车,作为备用罐车停靠在泵车旁边。

3)场内交通由现场调度统一协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出具体指令,指挥罐车行驶方位和次序。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1)经对模板、钢筋工程及预留预埋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2)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振捣棒操作人员数量和振捣插入点位置等。振捣棒插入移动间距为200~300mm,梅花式插入,以保证墙体两侧混凝土密实。防止漏振或过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合不再下沉为止。

3)混凝土浇筑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分层均匀布料。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4)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下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下插50m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注意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5)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卸落高度不大于2m,采用软管浇筑,下料时使软管在浇筑部位上口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料和浆体分离。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大于1.5m。

6)有抗渗要求的结构构件施工缝加设止水钢板。

7)在浇筑墙体砼时,由于墙体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较大,在加上振捣器的振捣容易造成胀模或跑模现象发生,因此在浇筑砼前一定要派专人看护,经常检查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移位、变形或堵塞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初凝前修整完毕。

8)检查预埋件、线盒、孔洞位置、保护层厚度及定位措施的可靠性。严防浇筑振捣踩压钢筋骨架,板类钢筋骨架设马镫铁支架,铺搭跳板。

5.1.2施工缝的处理

浇筑柱、墙体混凝土前,在水平施工缝上先铺10~15mm厚与原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与混凝土融合,拆模后施工缝处不得有砂浆层显露),再进行新砼浇筑。做到随铺浆随浇混凝土,为使铺设厚度均匀,用铁锹下料入模。

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两侧已浇筑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²方可进行凿毛处理后,处理后才允许继续浇筑。

3)在施工缝位置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面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清除干净。

4)在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避免直接靠近施工缝边下料。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振实工作,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施工缝处理完毕须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1.3后浇带的保护

2)在后浇带砼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的所有施工期间,后浇带所在跨的梁板的底模及支撑均不得拆除。

5.2外墙及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式为地泵、汽车泵。

2)墙体下料起始点选择在一端距施工缝1.5m处,然后向另一端推进。混凝土必须采取二次振捣,二次振捣的时间选择在混凝土初凝前半小时完成。墙体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梁底(或板底),且高出梁底或板底20~30mm(待拆模后,剔凿掉10~20mm,使之漏出石子),板顶上口施工缝凿毛。其中地下室外墙第一次浇筑至梁下至少150mm,并设置水平向钢板止水带。

3)墙体与楼板交叉位置混凝土分开浇筑,墙体施工缝留置高出楼板底20~30mm(待拆模后,弹线切割剔凿掉10~20mm,使之漏出石子为止,弹线位置高出板底3~5mm),顶板上口施工缝凿毛。其中地下室外墙浇筑至楼板上300mm并设置水平向钢板止水带。

4)内墙、外墙混凝土分开浇筑,在内墙、外墙交接处距外墙内表面300mm处留置竖向施工缝,施工缝用铅丝网、木方和木板封挡。

5)墙体与框架柱相接部位并且混凝土标号不同的,应在柱截面外侧墙内拦设双层钢板网,以免墙、柱混凝土混淆。

6)混凝土浇筑完后,整理上口甩出的钢筋,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增减混凝土,将墙体上表面混凝土找平,高低差控制在10mm以内。

7)墙体浇筑与门窗洞口浇筑时,注意从门窗洞口两边均匀下料,以防门窗洞口变形。振捣棒距离门窗洞口两边200mm,两侧同时振捣。宽度大于1.5m的窗口在窗口下开口,设专人观察混凝土振捣密实程度。

5.2.2结构施工缝节点

1)剪力墙与楼板施工缝留设:

剪力墙与楼板的施工缝留设

2)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为基础上300mm处及地下室结构梁板上、下300mm处,止水方式为预埋钢板止水带防水。除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和短期后浇带留设垂直施工缝外,剪力墙不应留设垂直施工缝。外墙水平缝留设示意图如下:

3)外墙与内墙相接位置采用铅丝网进行拦设,拦设位置为进内墙约300mm处。内墙与框架柱如两者混凝土标号不同,则靠近柱截面外侧的墙内采用铅丝网拦设。具体拦设方式如下图所示:

外墙与内墙相接施工缝拦设示意图

5.3梁板及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式:地泵、汽车泵

2)对于框架梁与框架柱混凝土标号不一样的部位,在浇筑框架梁、框架柱节点处混凝土时,在距柱边或墙边(1/2梁高处)设置铅丝网,先浇筑框架梁柱(或梁墙)节点混凝土,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梁柱节点及墙柱节点示意图

3)梁柱(或梁墙)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地泵浇筑,并用φ30振捣棒振捣。

4)框架柱和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两个等级以内时,框架柱头位置的混凝土与框架梁、顶板混凝土一起浇筑。

5)框架梁、顶板混凝土同时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框架柱节点再浇框架梁、顶板。根据框架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顶板底标高时再与顶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阶梯的不断延伸,顶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6)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框架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框架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振实后再下料,框架梁底及框架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8)浇筑顶板混凝土前搭设钢筋马凳支架,铺跳板,禁止直接踩踏钢筋。混凝土顶板浇筑时,在墙体、柱根部进行二次压光、找平。

9)上口找平:顶板砼浇筑完后,将墙体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添减砼,将墙上表面砼找平,高低差控制在10mm以内。

10)为防止烂根现象,混凝土楼板浇筑时在墙、柱根部进行二次压光、找平。

11)顶板混凝土振捣完毕后,根据标高控制线拉线控制标高,用刮杠刮平。

5.4框架柱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式:地泵、汽车泵。

2)框架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梁底,且高出梁底20~30mm(待拆模后,弹线切割剔凿掉10~20mm,使之漏出石子为止,弹线位置高出梁底3~5mm),板顶施工缝凿毛。柱浇筑前在底部先铺垫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去石子砂浆,且与混凝土溶合,并使底部砂浆厚度为50mm~100mm,做到随铺砂浆,随下混凝土,为使铺设厚度均匀,用铁锹下料,柱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柱混凝土的厚度为500m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插入点要均匀,防止多振或漏振。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调整因振捣导致的钢筋偏位,以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4)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在布料管上接一软管,伸到柱内。下料时使软管在柱上口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浆分离。

1)浇筑方式:地泵、汽车泵。

2)本工程汽车坡道同坡道墙体(即人防墙或地下室外墙)一同进行浇筑,浇筑方式与梁板混凝土基本相同。

3)坡道浇筑混凝土时应重点做好坡道结构面层标高控制,严格按照结构标高及坡度要求进行放点控制,以免出现坡道标高错误。

1)浇筑方式:地泵、汽车泵。

2)楼梯间墙体混凝土随剪力墙浇筑。

3)楼梯板混凝土随同层顶板混凝土浇筑,由于板的混凝土标号与顶板标号不一致,单独进行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施工缝接茬处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压实抹平。

4)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平台三分之一处部位。

5.7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式:地泵、汽车泵。

3)后浇带的这浇筑时间及要求:有调整沉降要求的沉降后浇带要求两侧上部主题结构施工完毕,沉降基本稳定,经设计单位同意认可方可封闭;收缩后浇带即非沉降后浇带一般在42~60天封闭。当特殊情况必须快速施工时,在有可靠措施保护下,最短时间不得少于20天。在浇筑前,被后浇带断开的梁板在本跨内的模板不得拆除,待后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5)后浇带在墙位置处砼要分层振捣,每层不超过50cm,混凝土要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8地泵(汽车泵)及泵管设置

本工程东侧跟南侧有两处布置地泵(汽车泵),地泵(汽车泵)布置在基坑边,距基坑不得少于4m。混凝土输送泵放置处,首先要进行地面硬化,无不均匀沉降。泵管水平段每5米做钢管支架固定,垂直段下部弯头处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重量,钢支撑采用双脚手管搭设。

2)混凝土泵附近要设置配电箱,配水点,以便混凝土泵接电源照明和清洗。

3)泵管布设沿最短的直线距离布设,尽量减少弯头数量,本工程泵管由输送泵接出后沿柱体垂直向上输送,泵管支设要求“一应,二宜,三加固”。一应:接头应严密;二宜:输送管道宜直,转弯宜缓;三加固:泵管弯曲处,泵管接头处均用双排架管进行加固稳定。

4)由水平管过渡到垂直管的弯头必须采用半径大于1m的900弯管,弯管外侧受流态混凝土冲刷作用磨损较快,固定不好更为严重,故应随时注意检查并及时调换。操作面水平管布设要使混凝土浇筑的移动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以便水平管的拆除和周转使用,以便排除堵管及清洗后拆除,水平弯管在转角处应支撑稳固,变向处应用Φ48钢管及胶皮垫抱死,并从相反方向将泵管顶紧,减小泵送压力的损失。

5)混凝土泵管在冬季施工过程中要采用保温棉被进行保温。

1)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减石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2)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3)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在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上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反之料斗内混凝土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5)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下一车混凝土到场前,禁止将该车中混凝土泵送完。

6)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7)泵送将结束时,就估算泵管内和料斗内储存的混凝土量及浇捣现场所欠混凝土量(150mm径管每100m有1.75m3),以便决定拌制混凝土量。

8)泵送完毕,应立即清洗混凝土泵和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

5.10混凝土试块留置

1)混凝土强度试块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制作。同条件试块在哪层制作的,即放在哪层进行养护,用钢筋笼装好并上锁,放在取样构件旁,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以真实反映混凝土构件强度。

2)混凝土试块制作:在项目部专职试验员监督下进行,试件必须在现场浇筑点制作,入模前取料。试块制作必须能直观反映现场实际混凝土情况。

5.10.1普通混凝土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同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配合比混凝土每200m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按流水段划分,每一流水段、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6)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和试件抗压强度报告。

5.10.2抗渗混凝土

1)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即取样。同一流水段、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2)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5.10.3同条件试件留设

包括抗渗试块、承重模板拆除试块、冬期拆除保温模板达到4MPa试块、冬期同条件养护28d、再标准养护28d试块及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600℃.d试块等。

1)抗渗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不少于2组。

2)拆模留置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不少于2组。

3)冬期施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不少于2组。一组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3天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冬期施工同条件养护28天转标养再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

4)结构实体检验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留置: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根据本工程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

5)备用试块至少2组。

5.10.4混凝土试验及记录

1)坍落度试验:从入模前混凝土中(混凝土罐车出料口)取出一定量的混凝土做坍落度试验,每一工作班取3~4次,试验人员须按要求认真填好《预拌混凝土坍落度现场检测记录表》。

2)混凝土抗压强度,以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20℃±2℃和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试压,测定强度f28。

3)见证取样试块留置数量占试验总次数100%。

4)混凝土试件制作时,必须保证其代表性,防止试件数量少取情况发生,并采用试验专用振动台进行振动,以保证混凝土试块的质量。

5)制作人员必须检查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情况,标记试件的部位、种类、养护龄期等。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技术部、质量部、工程部解决。

6)现场设置试块标准养护室,标准养护试块由专职试验人员对其养护进行控制,并做好记录。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养护并保持湿润,严防失水、干裂。

2)对采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3)混凝土框架柱的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养护,覆盖封闭严密,采用透明胶带将塑料薄膜牢固,保持膜内潮湿。

4)框架梁和楼板混凝土养护采用浇水养护,设专人喷水,喷水次数(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为限),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特别是前三天必须及时、到位。顶板混凝土终凝前,由抹灰工用木抹子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的微裂纹进行二次抹压,以消除混凝土表面裂缝。并随时在塑料布下润水养护。当气温较高时,收面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达到上人强度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

5)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式进行养护。

1)模板安装完毕以后,如不能立即浇筑混凝土,及时用彩条布苫盖,防止模板内落、积雪或模板内积冰。对于模板内积冰,在浇筑混凝土前局部使用热水熔化处理。

2)在风雪天气浇筑混凝土时,运输混凝土的罐车、地泵及泵管上要进行遮盖和保温,以防止进水,如运到现场的混凝土拌合物出现坍落度过大、过小、离析现象,即将该车混凝土退回搅拌站,现场不得使用。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保温棉被进行覆盖。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不得浇水养护。

4)严禁结构在未达到规定强度时承受荷载。

1)夏季高温时,混凝土砂、石、水采取降温措施,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大于25℃,入模温度不超过30℃。

2)在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时,运输混凝土的罐车、地泵及泵管上要进行遮盖,以防止水份蒸发或混凝土温度过高。如运到现场的混凝土拌合物出现坍落度过大、过小、离析现象,即将该车混凝土退回搅拌站,现场不得使用。

1)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中雨、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浇筑混凝土,对于新浇筑混凝土如遇雨天要用苫布覆盖,以防雨水冲刷。抗渗混凝土不得在雨天浇筑。

2)浇筑梁、板、墙、柱混凝土时,如遇小雨天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坍落度,可适当减小坍落度。梁板同时浇筑时沿次梁方向浇筑,表面收面找平后,立即覆盖塑料布。此时如遇雨而停止施工,可将施工缝留在次梁和板上,从而保证主梁的整体性。

7.2质量管理程序与质量预控

根据组织保证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

7.2.1质量保证程序

7.2.2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

7.2.3混凝土浇筑保证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应报浇筑申请单,经审批再报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

2)在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要挂牌操作,严格控制下料的厚度,按顺序振捣,以防少振或漏振。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面光滑、密实,不会出现蜂窝。对于墙体、框架柱根部及易发生质量通病部位的振捣要派专人监督控制质量,在浇筑墙体、框架柱根部前,要先接浆,底部浇筑混凝土分层薄一些,增加混凝土振捣密实度。

3)钢筋塑料垫块要与钢筋连接牢固,设专人对各个部位的塑料垫块进行全面检查,防止出现垫块或塑料保护卡位移、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漏筋。

4)模板及时涂刷脱模剂并严格控制砼拆模时间,防止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现象。

5)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要细致振捣,振捣密实,防止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6)框架柱、框架梁接头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且支设此部位模板时要严格控制断面尺寸,以保证框架梁、柱节点处断面尺寸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范围。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出现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2)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上表的一般缺陷,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2)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H/1000且≤30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H/1000且≤300

1)预拌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强度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求要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振捣要密实,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

4)钢筋、模板施工负责人要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钢筋、模板。

5)浇筑时设专人负责,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顶板必须用刮杆刮平。

8.1塔吊使用安全措施

1)塔吊装、拆、顶升必须是有资质单位和有证操作人员。安、顶、拆按照原厂的规定和安全要求进行。

2)塔吊的“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可靠。安全部门和信号工经常检查吊具、绳索的磨损程度,安全部门做好检查记录。

3)夜间施工时塔吊的转臂上装有灯光和指示信号,以保证一定的能见度和促进操作人员的安全警惕性。

4)塔吊起吊东西时要派责任心强的有证信号工指挥,不得无人指挥或乱指挥。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5)浇筑砼时若塔吊配合施工时,地面人员一定要配戴好安全帽并注意吊斗行走路线,避免被其碰伤。

8.2泵管架及操作架搭设安全措施

1)混凝土泵管、钢管及扣件必须检验合格,并经现场、安全、质量和技术部门验收后才能开始接设泵管及搭设架体。

2)地泵架的钢管和扣件进场后,必须经过安全和物资部检查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

3)架体的纵横杆间距和剪刀撑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架子工在搭设和拆除架体过程中,必须配备和正确使用安全带和防滑鞋,必须根据操作规程搭设相关的抛撑或附加撑等。

5)架体必须经安全、现场和技术部门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

8.3混凝土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1)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2)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3)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要严。

4)泵车料斗内的混凝土保持一定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管尾甩伤人。

5)泵车安全阀必须完好,泵送时先试送,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混凝土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

6)混凝土浇筑结束清洗泵管时,泵管口前面严禁站人。

8.4混凝土浇筑安全要求

1)在使用砼振捣器进行振捣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2)振捣棒在指定电箱接线,并有专用开关箱,并接漏电保护器,接线不得任意接长。电缆线必须架空,严禁落地。

3)在使用砼泵进行浇筑时,严禁施工人员或其他人员站在泵管前端,以免砼泵喷浆时将人喷伤。

4)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的交接时间让施工人员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以免施工人员出现疲劳作业发生危险。

5)在进行墙、柱、梁混凝土浇筑时,搭设的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撑,上铺脚手板。上端防护高度不小于1.2m,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杆。操作架上严禁出现单板、探头和飞跳板,必要时操作工人系挂安全带。操作架上严禁超量堆放混凝土材料。

8.5洞口安全防护措施

1)楼板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为250mm以下的洞口,必须设坚实盖板并能防止挪动移位。250mm×250mm~500mm×500mm的洞口,必须设置固定盖板,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2)结构500mm×500mm~1500mm×1500mm的洞口,覆盖竹胶合板并绑扎固定,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随意移动。

3)结构1500mm×1500mm以上洞口,四周必须搭设1.3m围护架,并设双道防护栏杆,洞口中间支挂双层水平安全网及一层大眼网,网的四周要拴挂牢固、严密。

4)位于车辆行驶道路旁的洞口、深沟、管道、坑、槽等,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

5)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设置防护门或绑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下边沿至楼板低于800mm的竖向洞口,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6)洞口必须按规定设置照明装置和安全标志。

1)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工人上班时,应带好安全帽,冬施注意个人保温防护,夏期施工严禁赤膊上班。

2)振捣作业人员应带好绝缘手套,工作时两人操作变电站防腐施工方案,一人持棒,一人看电机,随时挪电机,严禁拖拉电机,防止电线破皮漏电。

3)电源箱内要有漏电保护器,电机外壳做好接零保护,随机用的电缆线不得捆在架管或钢筋上,防止破损漏电。

4)用完振动棒先断开电源再盘电缆,电机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造成电机烧毁现象。

5)罐车司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绝对服从项目人员的指挥,一律不得鸣笛,以防噪声影响居民生活,进入现场速度要缓慢,防止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6)施工现场安排人员及时清理落地灰,保持场容场貌整齐、干净。

7)降噪措施:在支拆模板时,必须轻拿轻放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上下、左右有人传递。模板的拆除和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敲打模板以降低噪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