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93.9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前准备好扫帚、手套、软底鞋、安全帽、滚刷、刮板、刷子等所需工具。

7.2.2.3技术准备

(1)施工作业前,组织作业人员,学习有关规范及本方案中作业方法、工艺流程、质量、安全、成品保护和技术交底内容,使大家都明确工程的总体质量标准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精心操作,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2)找平层表面必须干净、干燥钢筋闪光焊施工方案,其含水率≤9%。

7.2.2.4作业条件

地面垫层已做完,向地漏处找坡1%,找平层已做完,不得局部积水,表面已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简易检测方法:在基层表面铺一块一平米橡胶板,静止3~4小时,覆盖橡胶板部位无明显水印,即为含水率达到要求),作防水之前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和通风设备。

7.2.3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基层→涂刷底胶→细部加强处理→第一层涂膜→第二层涂膜→立面撒砂→试水→做保护层。

7.2.4.1基层清理:清扫干净浮灰,油污,落地灰,管子跟部,地漏和排水口处更要清理干净。

7.2.4.2涂刷底胶:将两种组分配合搅拌均匀,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过薄,也不得过厚,涂刷量以0.2公斤每平方米为宜,涂刷后应干燥6小时以上,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7.2.4.3细部加强处理:将甲.已两种组分按说明书上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地漏,管道跟部,阴阳角出水口处等容易漏水部位均匀涂刷,不得漏涂(地面与墙面交接处,涂膜防水应上墙300)。

7.2.4.4第一层涂膜:将甲已两种组分配合电动搅拌均匀(约5分钟)用油漆刷涂刷第一遍涂料,厚度均匀一致,用量以0.8~1.0公斤每平方米为宜,施工方向从内向外退着做。

7.2.4.5第二层涂膜:第一层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按照第一遍材料配比方法进行第二遍涂膜操作为使涂膜厚度均匀一致,施工方向必须与第一遍涂膜方向垂直,材料用量基本与第一遍相同。

7.2.4.6立面涂刷完成未固化时,可在涂膜表面稀撒干净2~3mm直径的砂粒,以增加水泥砂浆保护层的粘结力。

7.2.4.7试水:涂膜防水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进行蓄水试验,24小时无渗漏,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7.2.4.8作保护层:防水层完全固化后进行保护层施工,保护层一次做完,加强养护。施工中注意不得破坏防水层。

7.2.5.1涂膜防水做完后严格加以保护,保护层未做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以免损坏防水层。

7.2.5.2涂膜防水操作过程之中注意不得污染墙面其他器具等。保护层施工时,注意保护管子跟部、地漏等处。

7.2.5.3材料送到现场要妥善保管、分类堆放,防止受潮并远离火源,严禁用火。

7.2.5.4严防机具破坏防水层。

7.2.5.5施工人员要穿软质胶底鞋,严禁穿带钉的硬底鞋。

7.2.5.6防水层上堆料放物,都要轻拿放,并加以铺垫。

7.2.5.7严禁在已做好的防水层上堆放材料或其它杂物,以防凿破防水层,施工用的小推车腿均需做包扎处理,防水层上如搭设临时架子,架子管下口要加板材铺垫,小推陈车经过的路径要干铺一层油毡,以防损坏防水层,而留下渗漏隐患。

7.2.5.8施工中若有局部防水层破坏,要立即通知技术、质量部门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以确保防水施工的质量。

7.2.6.1主控项目

(1)防水涂料的种类、材质、厚度及配套材料的相容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查报告和现场抽样复检报告。

(2)涂料防水层蓄水检验不得有渗漏现象。

(3)涂膜防水层在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该部位均应进行防水补强处理,并做好重点质量检查,同时应符合关于细部构造的有关规定。

7.2.6.2一般项目

(1)涂膜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无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2)涂膜防水层上撒布的材料应铺撒或涂刷均匀,粘结牢固;

7.2.7质量保证措施

7.2.7.1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进场材料必须资料齐全,经复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7.2.7.2严格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验收制度,待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2.7.3加强成品保管,特别是预留接茬部位,固定保护好,以免后续施工过程中损坏。

7.2.7.4防水工程必须经甲方及监理公司核定,确认后方可进行工程的验收。通过检查,严格把关,以确保防水工程施工的质量。

7.2.7.5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不得隐瞒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督促操作者及时整改。质检人员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程序进行。

7.2.8安全保证措施

7.2.8.1对防水工程施工人员搞好入场教育,组成一次专门交底,进行安全交底和教育,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7.2.8.2进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软底鞋,立体交叉施工作业时,必须架设安全防护棚。

7.2.8.3严格用火制度,以防烧伤、烫伤。

7.2.8.4原材料存放要远离火源。仓库及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7.3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主入口台阶下基藏书库室内顶板设计要求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一种由硅酸盐水泥、硅砂和活性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粉状混合物,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刚性防水材料。它具有渗透结晶、耐腐蚀、增加混凝土密实度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特性,它能在混凝土内部生长成枝蔓状针形结晶体,这种结晶体成为混凝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能防止从任何方向而来的渗透,达到永久防水的目的,每平方米用量≥1kg,该类涂料无毒、无味、无污染,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裂缝自愈能力,防水层具有不怕磕碰、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潮湿基面可施工,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使用面积约400㎡。

7.3.2施工机具准备

  7.3.3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基面处理→充分湿润基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养护。

  7.3.4.1混凝土基面处理

(1)检查混凝土结构,找出结构中需要加强的部位,如:振捣不到位产生的蜂窝麻面,因二次浇筑产生的施工缝部位,管根部位以及穿墙螺栓眼等一系列需要加强的部位,并用粉笔做出记号。

  (2)对需要加强的部位进行清理:蜂窝麻面部位需要清理到坚实出露出新鲜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施工缝中的薄弱部位开2cm×2cm方槽;管根处开2cm×2cm槽;穿墙螺栓需先剔凿一个保护层厚度,然后割掉螺栓杆。

 (3)对于新发现的需要加强的部位。

(4)用高于原结构混凝土一个标号混凝土将己处理完的蜂窝麻面处补平,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或用补强材料进行补强。情理过的施工缝中薄弱部位,管根、穿墙螺栓孔等用补强材料进行补强。

(5)清洗基面,使之干净即可。

(6)进行二次检查,没有问题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7.3.4.2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⑴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粉剂与水按5:3(体积比)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混合搅拌,搅拌必须均匀后才可以使用。⑵搅拌混合后的材料从拌料起30分钟内用完,使用过程中禁止再加水。⑶施工时使用硬毛刷子沾料涂刷,涂刷时用力将材料均匀涂刷到潮湿的混凝土基面上。

  7.3.4.3养护:每天在涂刷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表面喷洒清水三次,养护3至5天。如果水分蒸发过快,则需要每天多喷洒几次水或表面覆盖草帘或麻袋片加以保护。如果在不通风的环境下,如:地下室、人防工程,则需要适当通风。涂刷完12小时后开始养护作业。

  7.3.4.4注意事项

  ⑴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必须在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和养护。

  ⑵在温暖的天气,如发生直接日晒的情况,采取养护措施防止刚刚涂刷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干的太快。

  ⑶如果在涂刷前混凝土表面干燥,一定要预先湿润表面。

  ⑷下雨时不能施工。

  ⑸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需要与空气直接接触才能确保养护成功,切记采用将塑料薄膜养护时不能直接铺在涂层上。

  ⑹对于水池,防水涂料施工后养护至少保持三至五天,14天后方可注水。

  ⑺涂刷防水涂料后48小时内要避免大风、阳光直晒、雨淋和低于零上五度的低温损害,12小时内禁止人行。

本工程在地下车库外墙、消防水池的施工缝处使用了遇水膨胀止水条,规格为20×30mm,使用量约2200m。窗户密封采用了密封胶,使用面积约600㎡。

7.4.2.1材料准备

(1)腻子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2)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膨胀倍率高,能使混凝土施工缝具有较强的平衡自愈功能。该产品是由聚氨酯、丙稀酸钠等高分子吸水性树脂等材料,与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制得的条状固体防水材料,断面为矩形,其断面尺寸为30mm×40mm,长度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如设计有特殊要求,其断面尺寸、形状、膨胀率等要满足设计要求。

(3)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进场时需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要及时进行外观检验,在现场经外观检验合格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中,随机抽出足够试样送检验单位,进行复试检验,待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4)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自生产日起一年内,根据产品类型其性能指标要分别符合《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GB/T18173.3—2002的规定,逾期需经再次复试检验,待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钢丝刷,油灰开刀,毛刷(2寸),剪刀或多用刀,小滚筒,铁锤。

7.4.2.3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

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清理→安设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

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清理:安设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前,用钢丝刷、油灰刀、毛刷,将施工缝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浮浆、杂物及灰尘清理干净,保持干燥。

7.4.4.1安设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1)混凝土施工缝止水条施工程序见下图

(2)施工缝安设止水条:将包裹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外面的隔离纸撕掉,把止水条直接安设在施工缝混凝土表面上,每隔80~120cm加设一水泥钉,将止水条与混凝土钉牢,以免错位。

(3)用滚筒滚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上表面,使止水条与混凝土表面密贴、牢固。

(4)止水条需要接头时,将要搭接等两根止水条端头6cm范围内分别用刀切成斜面或压扁1/2,上下重叠搭接,用手压,使其与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再在搭接中部用水泥钉钉在混凝土上或水平错接6cm以上,错接部位两根止水条间不得有空隙,并用水泥钉分别将错接部位钉在混凝土上,见下图。止水条严禁采用对接,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错位形成“决口”。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接头示意图

7.4.4.2混凝土浇筑: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设完毕,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揭去止水条表面隔离纸,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混凝土浇筑。

7.4.4.3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不得在雨天、雪天、和五级及以上风天施工,作业环境温度不低于5℃。如寒冷天气可采取辅助增温方法,在保证作业环境温度不低于5℃的前题下,进行止水条粘贴施工。

7.4.5.1止水条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混凝土浇筑。如确因客观原因导致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较长时,要及时覆盖保护材料(塑料薄膜等)以防止污染、阳光长时间照射,避免雨淋、水泡。

7.4.5.2浇筑下一工序混凝土时,注意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止水条,导致止水条位移、脱落。

7.4.6.1主控项目

(1)所用止水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抽样复试报告。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抽样复试报告。

(2)止水条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安设,要固定牢靠,不得有扭曲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混凝土施工缝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4.6.2一般项目

(1)接缝处混凝土表面需密实、干燥、洁净,不得有开裂、鼓泡和下塌现象。

(2)止水条接头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7.4.7.1止水条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混凝土浇筑。如确因客观原因导致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较长时,要及时覆盖保护材料(塑料薄膜等)以防止污染、阳光长时间照射,避免雨淋、水泡。

7.4.7.2浇筑下一工序混凝土时,注意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止水条,导致止水条位移、脱落。

7.4.8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4.8.1施工缝处混凝土不得有砂浆再次找平现象,需剔至坚实面,防止止水条固定不牢靠。

7.4.8.2止水条不慎短时间湿水时,需及时晾干后方可继续使用,以保证止水效果。

7.4.8.3整个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止水条要连续不断;止水条搭接头必须满足搭接长度、固定牢靠;止水条水平向不得在转角处甩搭接头,竖向甩头需留在较高部位。

7.4.9窗户密封胶施工方法

玻璃板块安装调试后即开始注密封胶,该工序是防雨淋渗漏和。空气渗透的关键工序。玻璃板材安装后,板材之间的间隙必须用耐候胶嵌缝,予以密封,防止气体渗漏和雨水渗漏。

7.4.9.1注胶程序

(1)填塞垫杆:选择规格合适质量合格的垫杆塞到拟注胶缝中,保持垫杆与板块侧面足够的摩擦力,填塞后垫杆凸出表面约4㎜:

(2)清洁注胶缝;选用干净不脱毛是清洁布和二甲苯,用二块抹布法将拟注胶缝在半小时前内清洁干净;

(4)注胶:胶缝在清洁半小时内尽快注胶,超过半小时后需重新清洁。

(5)刮胶;刮胶要沿同一面将胶缝刮平(或凹面),同时要注意密封胶的固化时间;

7.4.9.2注胶的注意事项

(1)充分清洁板间缝隙,不得有水、油渍、涂料、铁锈、水泥砂浆、

灰尘等杂质。充分清洁粘结面加以干燥。甲用基二乙酮作清洁

(2)为调整缝的深度,避免三边粘胶缝内要充分填聚氯乙烯发泡材料;

(3)为避免密封胶污染玻璃,在缝两侧粘贴保护胶胶纸;

(4)注胶后将胶缝抹平,去掉多余的胶;注胶完毕后,将保护胶纸撕掉,必要时可用溶剂擦拭;

(5)注意注胶后的养护,胶在未完全硬化前,不要沾染灰尘和划伤。

(八)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本工程在建筑物测量定位过程中使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可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

8.1.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设困难。本工程因施工范围大,要求高,因而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全站仪。根据原始基准点,以导线法(双三角导线、每边两测回)测角测边平差后,定出建筑物轴线基准点,再依此基准点用极坐标法在拟建主楼外围定出轴线方格网,测角测边4测回平差后,归化数据至设计位置,并进行控制点标石埋设。然后再以加密法定出方格网作为外控法和内控法布点基准,全站仪精度为(1〃>1mm+1ppm),测角中误差≤2.5〃,测边中误差≤1/40000。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该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全站仪坐标法放样一般直接利用全站仪内置的放样程序进行,只需输入测站点坐标和放样点坐标。当有一批点需放样时,可以事先将这些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这极大地方便了放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利用全站仪放样点位时,注意加入必要的改正参数(如:仪器常数、气象元素等),特别对于三维坐标放样,注意加入适当的大气折光系数改正。坐标法放样结果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核,以防止测量结果错误的发生。

8.1.3保证质量的措施

8.1.3.1严格核对输入全站仪的放样点坐标,确保输入数据100%准确无误。 

8.1.3.2现场基准点的引测,要严格复查,确保无误。

8.1.3.3全站仪要经常校检,确保仪器准确,其误差必须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8.1.3.4测量人员除要求技术精湛外,同时要求相对固定。

8.1.3.5注意加入必要的改正参数,如:仪器常数、气象元素等。

8.1.3.6严格执行测量放线、验线制度,未经复验,不得交付施工。

8.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8.2.2测温监测点的布置

8.2.2.1真实反映混凝土块体的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的布置原则,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电梯井及集水坑局部筏板加厚的特殊部位均需设置。

8.2.2.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外表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100mm处的温度为准;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的温度以混凝土底表面上100mm处的温度为准;沿浇筑高度,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布置。

8.2.2.3所有测温监测点均需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8.2.2.4按上述布置原则,在基础底板布置测温孔5个,编号分别为1、2、3、4、5,每个监测位置沿其厚度方向分别布置3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布置一个传感器。在测温区域中心设置1个环境温度测温点,专门负责该区域的大气环境测温。

8.2.2.5对所有测点进行编号记录。

8.2.3测温管理制度

8.2.3.1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并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

8.2.4测温仪器的选择及预留方法

8.2.4.1为能直观、精确、迅速得到混凝土内部温度,指导施工,总结经验,本工程采用TM902C型电子测温仪。

8.2.4.2浇筑混凝土前,提前将TM902C型电子测温仪传感线布置在底板内。

8.2.4.3将TM902C预埋式传感测温线的传感头按纵向测温点所需间距固定在φ16钢筋做成的支撑物上,在钢筋顶端200mm处用红油漆画一道红线作为混凝土顶标高的控制线,以红线为基准量取不同的测温点深度,将测温线及传感器固定在指定位置。

8.2.4.4测温线温度传感器与支撑物之间做好隔热处理,可垫塑料垫块予以隔热,支撑物绑扎牢固于底板钢筋骨架上。

8.2.4.5测温线插头漏出混凝土表面30cm左右,并用塑料带包裹好待用,。

8.2.4.6测温时将插头插入电子测温仪插座中,读取温度数据并及时记录。

8.2.4.7操作中不可用力过猛,测温后将塑料带将插头罩好,确保插头清洁,避免潮湿。

8.2.4.8设专人对测温点进行保护并做好警示标志,防止施工过程中将测温线弄坏。

8.2.5测温注意事项

8.2.5.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支撑钢筋的红色油漆线标高是否正确,并将钢筋顶部测温线插头用塑料包严,防止插头被污染。

8.2.5.2为防止钢筋的导热,在测温线端的灵敏元件与钢筋之间必须加隔温垫片。

8.2.5.3严密监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25℃。

8.2.6质量控制措施

8.2.6.1本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采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加盖麻袋保温方式进行养护。

8.2.6.2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可以上人的情况下,在基础底板上铺放塑料薄膜后覆盖麻袋进行保温养护,保证塑料薄膜内外湿润。塑料薄膜应叠缝、骑马铺放,以减少水分的散发。插筋处将棉毡裁成条形覆盖,保证覆盖层的严密性。

8.2.6.3为保证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0℃,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时的气候、测温情况、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通过热工计算来随时调整养护措施。

8.2.6.4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加强养护工作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8.2.6.5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h内加以覆盖。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8.2.6.6混凝土撤除防护棚、棉毡、塑料薄膜的时间根据具体测温结果确定。

(九)、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本工程标书制作、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均采用了PKPM工程管理软件,在预算管理上使用了“广联达”预算软件,“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在工程资料管理上使用了“施工工程档案管理系统”。在模板及脚手架设计上使用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公司CI管理系统使用了corelDRAW平面设计软件。

9.1.2各种软件的应用

9.1.2.1PKPM工程管理软件

本工程标书制作、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均采用了PKPM工程管理软件,操作简单,便于修改,提高了工作效率。

(4)可根据工程造价部门的造价变动信息调整软件数据库,及时掌握造价信息,保持与国家法规同步,服务于工程。

9.1.2.3AutoCAD计算辅助制图软件及天正绘图软件

AutoCAD是专门用于计算机绘图的软件,天正是基于CAD的一套专业建筑绘图软件。和手工绘图相比较,计算机绘图软件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1)无须用绘图纸和绘图笔,并且绘制线段统一,计算距离准确。

(2)可保存已画好的图表,可即时修改、复制,便于管理。

(3)应用软件内有大量模块供使用,减少了手工绘图时大量烦琐的翻阅资料过程,体现了资源共享优点。

(4)对细部节点、局部图,可拷贝在软盘或移动优盘中,随身携带,可随时与设计、建设或监理单位讨论研究工程问题。

9.1.2.4微软office2000办公软件

(1)用于工程管理日常性文件的编辑、打印;表格、文档编辑管理;工程资料整编且可以长久的保存。

(3)便于拟草施工组织设计、专向施工方案,保存后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时修改。

9.1.2.5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

利用计算机监控技术进行大体积砼测温统计分析,绘制详细的温度变化发展曲线,控制内部最高温升及最不利温热点;

9.1.2.6连接因特网

(1)本项目部在资料室设置了一根连接因特网的专线,供管理人员上网查阅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或新技术、新材料信息,浏览国内、国际建筑动态,从建筑专业网站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补充技术、管理水平。

9.1.3工具类软件的成效

9.1.3.1“质量求生存,管理出效益”,目前及将来建筑业的竞争,是生产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竞争,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是最有效的途径。

9.1.3.2通过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多方面提高了工程效率:

(1)提高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含量;

(2)加快了办公进度;

(3)增强了管理人员及职工的技术水平;

(4)更合理的采购材料、配置劳动力、安排工作量;

(5)合理的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为了跟上时代,适应变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国内的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公司已设立了自己的网站,在XX省率先实现企业级和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本工程使用郑州一建集团公司企业级及项目级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网络办公、信息管理现代化,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速反应、增强竞争力,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9.2.2信息平台技术的应用

9.2.2.1本工程采用郑州一建集团公司的企业级信息平台,企业级信息平台是员工的日常办公平台,包括个人办公、公文管理、综合办公、信息发布、公共信息、流程中心、文档中心、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报告、公司检查、项目设置、外网管理等子模块。提高了办公效率,基本上实现无纸化办公。

9.2.2.2项目级信息平台的系统内容包括经营管理、成本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物资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企业总部与项目部实时互动。通过使用项目级信息平台将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化控制,实现项目部与公司之间的内部协同管理及项目的各种资源集中管理。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公司在管理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改变了传统的施工企业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通过企业级信息管理企业可拥有项目过程控制数据信息,实现企业级信息数据库,达到信息的充分共享。

本工程入口庭院的屋面为种植屋面,应用数量约为1780㎡。主要构造层为:找坡层、找平层、普通防水层、阻防水层、排水层、过滤蓄水层、种植土层及种植植被层。

10.1.2.1材料及机具准备

主材:1.5mm厚阻根型PVC自粘防水卷材、PET防水卷材

辅材:密封胶、HDPE排水板、300克无纺布、生态土、复合硅酸盐水泥32.5R、水、胶粉等。

机具:电动搅拌器、滚动刷、手持压辊、大型皮辊、剪刀、钢凿、铁锤、扫帚等。

10.1.2.2技术准备:

(1)方案交底:施工方案内容,种植屋面作法、节点作法。施工要点、难点,质量标准及保证质量的工艺关键,劳动组织、工程进度、安全、劳保。

(2)工人技术培训: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性能及特点,涂刷、刮涂、铺贴的手法及卷材搭接缝粘贴、密封工艺、卷材的收头处理。保证涂膜厚度均匀的要点,每遍涂层间隔时间要求。节点处理方法等。

10.1.2.3劳动力准备:现场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的8~10人。

10.1.3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保温层施工→附加层施工→湿铺法铺设PET防水卷材→自粘阻根型防水卷材湿铺法施工→排气、压实→卷材接头粘结→压实→卷材末端收头及封边处理→铺设HDPE排水板→铺300克无纺布过滤层→铺撒生态土→种植植被。

10.1.4主要施工方法

10.4.1结构层需做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扫干净,找平处理后,铺贴保温层。

10.4.2保温层施工完毕,清理干净干燥后,湿铺法铺贴PET防水卷材,具体施工方法参详《欧西PET防水卷材施工方案》。

10.4.3附加层施工。阴阳角、管根、水落口等部位必须先做附加层,可采用自粘性密封胶带。

10.4.4附加层施工完成后,在其表面弹线,并采用湿铺法铺贴欧西建科阻根型PVC自粘防水卷材,基准线,铺展一张卷材后,立即用干净的滚刷沿横向顺序滚压一遍,以便排除空气(详细做法见欧西建科施工手册)。

10.4.5卷材按长方向配置,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盈福家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需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方向应顺主导风向搭接。卷材长边接缝宽度为100mm,短边采用对接的搭接方式,覆盖对接的缝的卷材宽度为250mm。与下层PET防水卷材平行铺贴,上、下层卷材的长、短边和同层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接缝应相互错开≥300mm。将搭接缝部位翻开,使用热风焊接法将卷材焊实。

10.4.6卷材末端的收头处理:搭接缝的边缘和末端收头处理,用中性密封膏封闭严密,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压缝处理。

10.4.8防水层修整合格后,再铺排HDPE排水板滤水层。过滤层施工:在排水板表面空铺一层300克无纺布过滤层。摊铺种植土壤层,即可种植植物。

10.5.1分区指定成品保护负责人GA/T 1743-2020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规范.pdf,明确责任范围,必要时派专人巡视施工现场,遇有防水层遭到破坏的部位,立即组织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抢修;

10.5.2在防水层施工中,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严禁穿带铁钉、铁掌的鞋踩踏防水层。施工人员、物料进入,必须遵循轻拿轻放的原则,严禁尖锐物体撞击防水层;

10.5.3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不能随便在防水层上开洞或钻孔安装机器设备。如不得已必须在防水层上开洞、钻孔的,先做好记录,并及时安派修补。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防水层遭到破损,尽快组织维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