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庐科技产业园施工组织设计

兴庐科技产业园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7.23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兴庐科技产业园施工组织设计

3、在排水时排出的水通过应通过现场排水沟进入沉淀池,再流入城市下水,并随时对沉淀池进行清淤。

本工程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地址条件复杂,属于深基坑工程。为保证基坑以及周边房屋建筑、市政管线的安全,并为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完善设计提供依据,必须加强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工作。

为做好施工监测工作,项目部设置专门的监测小组,要求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由具备丰富施工和监测经验,并有结构受力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监测小组按设计文件、规范要求和施工监测计划,及时做好施工监测和信息反馈。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技术上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性很大的系统工程。根据该基坑支护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在确定监测方法及监测内容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重点:基坑支护结构本身是本工程需监测的重点T/CAOE 1-2020标准下载,以保证基坑整体安全。

(2)兼顾环境:由于基坑施工将引起的周围土体的侧向位移和周围建(构)筑物及市政管线的沉降,为了保证周围建(构)筑物及市政管线的正常安全使用,应布置测点进行变形观测。另外,可能发生基坑内抽水,基坑外土层中地下水与之连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影响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故对基坑外地下水位进行动态观测也十分必要。

(3)信息化施工:监测资料的及时整理和快速反馈,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工作安排是非常重要。支护结构本身的变形是否超过报警值,地面沉降是否超过报警值,周围建(构)筑物及市政管线变形是否超过报警值,需要测试结果的及时反馈,以便使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顺序,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经济合理:对选定监测内容,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在能够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监测内容,减少监测次数以减少监测费用。

该工程的监测工作,根据设计要求提出的监测内容进行监测。

(1)、基坑支护监测内容:本工程基坑检测内容包括水平位移,管线位移,废水处理项目实验楼沉降等检测。

(2)、监测点布控:管线监测设置三个点,分别设置在基坑的东南、西南及西北角;废水项目实验楼变形监测设置六个点,分别设置在实验楼外墙的四个角点,在纵向方向在增设两个;每段基坑监测点设置三个,监测点间距控制在20m范围内,基坑中间和土层较差部位观测点加密。

(3)、监测周期:变形观测点在土方开挖前埋设,每层土方开挖后24小时内监测一次;雨后监测一次;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变型稳定后7天监测一次,半个月后15天监测一次。

(3)、监测预警值:管线及基坑坡顶水平位移预警值25mm;东边医院楼沉降预警值10mm;连续三天水平位移速率为3mm/天。

(1)、施工前作好场地现状的仔细调查、检测、技术鉴定和记录、拍照、录像等。在施工前布置周边房屋、道路沉降观测点及进行环境观测包括道路、地下管线及房屋等。

(2)、设置变形观测点并测得初始数据,在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时,安装监测仪器包括:地面沉降观测点;建筑物倾斜及沉降计;地下管线沉降监测仪。

(3)、每次监测完毕及时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1、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体系

针对本工程施工监测的实际情况,基坑监测工作由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承担,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

2、建立良性的信息反馈机制

监测小组与项目部、驻地监理、设计、甲方及相关各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进行资料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优化设计,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制定严谨的质量保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

(2)、制定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3)、监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经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4)、监测仪器管理采取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定期检验的制度;

(5)、监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细则;

(6)、监测数据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再上报;

(7)、根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实施;

(8)、监测数据的存贮,计算管理由专人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9)、定期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交流信息和经验。

本工程施工监测的主要程序是:在基坑土方开挖强布置测点、埋设仪器,并且在基坑开挖前测取初始值。在基坑开挖期间,不断测取数据进行监控,做到边开挖边监测边反馈,进行信息化施工,在施工完后,整理最后的监测报告,对监测工作、支护体系做总体评价提交相关单位考核。

本工程施工范围较大,测点布设多,监测任务重,由监测单位建立监测小组,配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程序基本为:测点布设、初始值的测定→施工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措施。在不同阶段作出对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评估,最后提交整体监测报告。

1、测点布设、初始值的确定

确定测点布设的位置,绘制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测定初始值,作为测量的基准,有的仪器由于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标定值在施工现场与厂家有所不同,会出现零漂,在开挖前进行测定。准备有关数据记录表。

定期对要进行监测的部位进行测量,收集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直接影响到对基坑的安全稳定评估,要求准确有效。记录要清晰,测量完后立即进行整理。

(1)、每次量测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剔出一些明显是人为误差的数据,对每一个监测断面内每一种检测项目,均进行以下资料整理:

a.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图。

b.位移(应力)值随时间及随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c.位移速度、位移(应力)加速度随时间以及随开挖面变化图。

d.应力与挡土结构位移关系曲线。

(2)、每次量测后均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分别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应力)和掌握位移(应力)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基坑的稳定性。

(3)、利用已经得到的量测信息进行反分析计算,提供围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状态,预测未来动态。

根据分析结果,对基坑的降水、开挖速度提出建议,控制施工进度。对支护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对支撑薄弱部位提出加固措施。

施工监测过程中,在可行、可靠的原则下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各监测部位的监测值不能超过管理基准值。除此之外,会同有关结构工程人员按照信息化施工程序,对各项监测资料进行科学计算,分析和对比:

(1)、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推进。

(2)、优化设计,使主体结构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根据施工场区实际情况,在总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下面3个因素:

1、充分利用施工空地、临时建筑物避开拟筑物、构筑物,减少二次性临建费用;

2、施工道路与总平面规划道路力求一致,减少施工道路费用,并能缩短总平面规划道路施工时间;

3、总平面布置必须实用、方便、快捷;

其余具体情况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1、建立现场平面管理责任制,绘制现场施工总平面图。

2、按总平面规划布设临建、施工机具和安全防护、堆放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埋设临时管线和电路,未经审批不得随意变更。

3、施工通道处,危险区域布设隔离防范措施。仓库配备消防器材。

4、现场道路保证道路畅通、场地整洁。

5、现场要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文明施工管理条件进行施工。

现场道路及临时设施布置

施工现场与城市主干道相连。使施工道路顺畅。材料堆场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为满足现场办公需要,在现场布置临时活动房,建筑面积约100m2。

临时用电、临时用水及场区排水平面布置

1、根据业主提供的现场内的供水管、排水口、供电电源,确定现场内供水、供电、排水的走向。本施工方案暂布置内部水电系统走向,待入场后该系统与业主提供的水电源相连接,详细布置见附图。

按临时给排水平面图及系统图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个施工用水蓄水池,采用高压水泵送至使用部位。施工现场的生产排水必须经沉积后才能进入城市的排水管网,厕所的排污必须经过地区级化粪池处理方可进入城市管网。

2、加强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是工程顺利有序进行的关键。现场临时办公用房、宿舍、食堂、厕所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予以确定。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本工程合同工期为45天,为充分利用这有限的45天,确保工程按时竣工,我们对工期做了如下安排。

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我们计划用五天时间;

施工准备完成后即可进入实际施工,我们计划用一天的时间完成本工程的定位放线工作

人工挖孔桩及冠梁计划25天完工,成孔20天完成,钢筋笼制作安装5天完成同步进行,桩芯砼2天浇完。

其次在土方开挖时,我们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人工修破和喷射砼施工工作,根据土方开挖进度计划25天完成,锚杆制作计划15天完成(同步进行);

锚杆、制作的同时,即进行坡面钢筋网片的制作工作,此项工作计划22天完成;

紧随锚杆制作之后,即进行砼喷射工作,计划25天完成;

上述计划均采用穿插施工,已尽量缩短工期,具体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总体施工工期控制及分级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一)总体施工工期控制

本工程项目部将运用微机进行施工网络计划控制,采用以“大滚动、小流水,动态管理”为基本特点的“四级网络、三级计划,分级管理”的模式,建立预警系统,确保计划按里程碑要求准点实现。

“四级网络、三级计划,分级管理”其基本特点是大滚动、小流水,动态管理;基本要点是以工期要求为前提,里程碑计划为目标,形象控制点为框架,子网络为保证,小流水为补充,阶段计划为辅佑,实行滚动管理,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各个局部的控制,确保网络计划目标的实现。

(二)统筹网络的分级管理

一级网络,即主网络。根据业主要求及我方制定的55天工期目标指令性计划编制。它是施工组织的总网络。(详见施工进度网络图、横道图)

一级网络:由公司总部编制和控制工程总体网络。

二级网络:即阶段性网络。以一级网络为依据,各分施工段的阶段性网络。以此建立二级控制点,对各阶段工期实施控制。二级网络由项目部编制和管理。

三级网络:月施工进度网络,根据工程进度情况按季编制进度计划,以满足总工期的要求。

四级网络:周施工进度网络,根据近期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保证月进度的实现。

2、三级计划:是以二级网络为依据,按阶段、按时间分组地执行计划,可操作性强,时间概念强,易于检查。

(1)一级计划—本工程建设总体计划

(2)二级计划—月计划,据此提出当月人力、机械、资金投入的总规划。

(3)三级计划—周计划,由施工队编制的作业计划,是月计划的阶段计划,是月计划的保证。。

网络计划的控制:其意义在于,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落实技术组织措施、有效的施工组织,确保人员调配、材料供应、机械配置、资金调拨、技术准备满足计划周期内的需要,跟踪、检查计划的制定—执行—跟踪—反馈—修订—执行,来有效地控制网络计划执行,保证网络计划落实在实处。

1、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的组织体系

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是施工计划能否正确实施的前提保证。由总经理作为本工程项目指挥长,统一指挥土建、安装各公司及专业工种之间的施工、协调、调度工作。并以各专业工种的负责人为骨干组建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对每层结构层的流水段确定进度目标,建立目标体系,并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并及时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预测、反馈,以便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建立一套贯彻、检查、调整的程序。

2、组成精干高效的两级项目班子,确保指令畅通。

3、作好施工配合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拟定施工准备计划,专人逐项落实,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高质、高效。

4、在管理制度上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紧紧抓住关键工序不放,而用非关键工序去调整劳动力生产的平衡。

5、定期召开生产例会和质量例会

定期召开生产碰头会、生产例会、质量分析会,及时预控或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进度、质量等问题,为下步生产工作提前作好准备。使各专业队伍有条不紊地按总体计划进行。

优秀的施工队伍,信誉良好、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本单位拟选择具有一定资质、信誉好的劳务队伍进行本工程的施工,并由本单位负责管理和全面协调,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流水施工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压缩或调整各施工工序在一个流水段上的持续时间,实现均衡流水施工。本单位在以往的许多工程中均实施流水施工达到了工期短、质量高、投入少的综合效益。

3、采用长计划与短计划相结合的多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和管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计划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施来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的实现.

5、施工期间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入场前做好雨季施工方案。

引进竞争机制,选用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并采取经济奖罚手段,加大合同管理力度,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要求。我公司通过网络计划控制该工程进度,分阶段对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考核,如达到阶段进度目标,给予相应经济奖励;若达不到阶段进度目标,按所承担工程量的5%进行处罚。连续三次达不到阶段进度目标,将勒令退场。

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本工程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的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检验评定,确保单位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建立,由班组、施工队、项目部组成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制定对策,确保质量。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监理程序,服从监理工程师各项指令。

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目技术管理制度、开工前落实各项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对工程的总体要求明确,对本岗位职责、质量和技术要求有深刻了解。

3、建立工序质量管理保护措施及制度凡用于工程的材料,在进场前必须由驻地监理签证,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凡上道工序未经验收或有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对影响成果质量的关键工序明确责任人,前一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前道工序不纠正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5、实行质检员24小时跟班作业制度,严格掌握各工序的质量标准,防患于未然。

6、质检员对进场原材料必须参与验收把关,所用材料必须执行交通部和福建省的有关规范规定。

7、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施工日记,做到准确、及时、齐全,整理汇总反馈信息,进一步指导施工。

1、工期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按照合同工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是施工合同所规定的,也是施工单位必须保证的。只有按合同工期完成建设任务,不随意拖延工期,工程建设质量才能按照进度计划逐步实施,施工单位的各项利益才能保证,才能获得理想的利润,因此,工期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

a、加强全面质量意识教育,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一切为业主服务的思想。

b、建立质量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谁负责操作,谁负责质量”的原则,严把施工质量关。对工程使用的材料和工程的所有部位及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详细作好质量检查记录,编制工程质量报表,定期交监理单位审查。

c、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监理大纲和技术规范,严格按图纸施工,如有变更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d、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并制定施工工艺,规定具体的施工工序、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对各个施工作业面的技术要点、施工步骤、操作方法、设备使用、人员配置、后勤保障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时人人心中有数,各个环节紧密配合,秩序井然,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e、坚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验收制度,验收时同时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所有不合格的材料和工程设备及时发现及时清除,确保工程质量。

f、建立自己的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按合同规定和监理单位的指示进行各项材料试验和工艺试验,为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试验资料。

g、确保隐蔽工程和工程隐蔽部位的验收工作,在监理单位确认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在验收单上签字后,才能进行覆盖。

h、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校核,对施工中布设的永久性测量控制点定期复测,在施工过程中保护测量控制点不被破坏,配备优秀的满足工程要求的测量工程师、测量技术人员,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指导。

i、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杜绝重大差错的发生。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制订相应的措施,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项目部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识广精干,一专多能,以责授权,尽职尽责。尤其是质检人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点。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项目部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同时制订必要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认真执行“三检制”,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通过建立组织、制订制度、编制计划、明确责任等程序和措施,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性运行。

4、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机械和劳动力计划,编写详细地施工组织设计,做到切实可行。施工中,将施工组织设计当作一个指导性文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去做,将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对比,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通过调整,选择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专职质检人员为主,以质检员和施工员为骨干的质量管理队伍,实行逐级检查逐级签字制度,将工程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施工工序质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将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严格遵守工艺流程,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检查工序活动的效果,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良性的受控状态。

6、抓好施工现场的管理

有了德才兼备的项目经理,组建了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最终目标就是抓好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施工过程中,搞好各工序之间的控制,进行进度和质量控制,完善现场检查和验收程序,自觉接受监理、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只有抓好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优良,才能保证施工单位获得较好的利润。

7、把握关键环节,控制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要把握好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关键环节,进而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

工程开工前,针对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材料的采购上,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信息,对进场材料的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进行检查验收,严格把握材料的质量。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做到人与机械之间的合理搭配,控制好施工机械的使用,更好地控制工程建设质量。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工程质量自检,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不合格的工程不报请监理验收,自行返工处理,直至工程质量合格为止。隐蔽工程、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分部工程及时进行报验,未经监理认可,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自检,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严把验收关,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条件。

9、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工程建设资料是工程建设情况的真实记录,资料整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进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现场检验完成后,及时形成资料,及时上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基本资料和技术档案,建立和完善资料贮存、调用、传递和管理系统,各种资料分类登录和存放。健全施工日志、大事记、项目进度记录和专业技术记录,定期对施工记录进行整编。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监理要求和施工合同开展工作,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整编和管理,为工程质量检验、项目验收及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条件。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公司将督促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以下工作,使工程的质量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施工单位是建设任务的最终承担者,是与工程质量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单位,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搞好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建设一流的工程。

施工单位应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基建程序和施工合同进行施工,认真履行“三检制”,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及时报请监理验收。自觉接受监理、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将质量控制与进度、投资控制结合起来,积极配合参建各方,共同搞好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积极参与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积极参加由监理、建设单位组织的联合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听取监理、建设单位的指导性意见,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把握形成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搞好工程建设质量。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开工前要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要认真检查执行情况,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施工结束后,认真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成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本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工程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负责。

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开工前要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要认真检查执行情况,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施工结束后,认真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2、做好文件与资料的控制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所需的各种文件和资料,保证使用资料的有效性。

3、对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质量记录由项目部设专人统一进行管理,以保持质量记录的系统性和可控性,质量记录除文字资料外,对重点部分用声像资料、照片予以保存存档,实现可追溯性。

4、本项目部严格按质量体系文件要求以及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质量控制,对项目部质量体系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保证工程质量。

5、做好培训工作,对项目部岗位上的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项目经理、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取样员、安全员、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以保证员工素质,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1、必须做好采购工作的控制,对采购的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应在合格的分供方中选择。

2、选择具备承担与工程范围相符并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合格分承包方。

3、对采购的材料、物资、成品、半成品,在施品进行标识和记录,防止材料混用和使用不合格材料以及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

(三)施工过程的保证措施

1、做好施工过程的控制,特别是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控制。

2、对施工设备进行全过程安全管理,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保证特殊过程连续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3、对材料、构配件、在施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防止使用未经检验和试验或检验试验不合格的采购产品,避免不合格在施品转入下一道工序以及验证最终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4、对施工全过程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周期检定、校准和维护,确保检验和试验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精度,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使产品满足规定要求得到可靠的证实,保证施工质量。

(四)纠正与预防不合格的保证措施

1、做好不合格品的控制。对已确定不合格的材料、施工半成品及最终产品进行标识、评审、处置,保证施工质量。

2、对工程中已出现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正确应用统计技术,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因素,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五)物资搬运与交付保证措施

1、对进场物资进行合理搬运、贮存,实施具体的搬运作业指导书,保证合格品供应,满足施工质量。

2、对建安产品形成和最终交付过程中实施有效的防护和保管措施,确保交付用户满足合同要求的建安产品。

(六)质量教育和质量交底保证措施

向各级生产人员明确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在每项工程开工前,进行质量标准交底和检查方法教育,做到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人人监督质量,各班组成员要自检互检本工种质量,全体施工人员同心协力,从各工序各分项工程入手,坚持质量第一,狠抓严管,确保目标实现。

(七)奖罚分明的保证措施

1、保证资金正常供应,奖励施工质量优秀的有功者,惩罚施工质量低劣的操作者,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资源正常供应。

2、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及时协调分包单位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热情接受建设监理的建议和要求。

3、对交付用户的建安产品提供回访、保修服务,进行施工质量跟踪,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使公司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工程中特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制度。

1、工程项目质量总承包负责制度:

总承包单位对工程的全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每月向业主监理呈交一份本月的技术质量总结(由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分包单位应对其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向总包单位负责,各分包单位每月向总包方交一份技术质量总结。

2、技术交底制度: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编制要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3、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工程的钢筋、水泥和混凝土等各类材料需具备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分量进行抽查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要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

4、样板引路制度:施工操作注意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

5、施工挂牌制度: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等,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过程三检制度: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自检要作文字记录。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

7、质量否决制度: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工长和项目经理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公司经理和项目经理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8、成品保护制度: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项目经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9、质量文件记录制度: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10、有关工程技术、质量的文件资料管理制度:工程文件资料的完整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应真实和详尽。由专职资料员收集、整理、保管存档,做到工程技术、质量保证资料及验收资料随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1、计量管理水平达应得分的90%;

2、计量器具配备率达99%;

3、计量工作检测达95%;

4、计量技术素质达应得分的90%。

1、按施工工艺计量网络图、质量检测计量网络图配齐计量器具。

2、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100%按时送检,其它计量器具也应按计划按时送检,周转送检率不得低于90%。在周检的基础上,按时进行抽检10%,并作抽检原始记录。

3、计量器具统一建卡,分发给专人保管,并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调配。

4、原材料检测要及时作好记录,发现量差超过正负公差范围时,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

5、钢筋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严格按配料单进行;焊接的参数用相应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6、混凝土施工前对供应本项目的搅拌站的计量器具进行一次检查,减少仪表造成的系统误差。混凝土施工中,试验人员根据气候条件及时调整配合比,并按规定做塌落度试验及强度试块。

7、试验人员每季度要对实验仪器进行一次抽查,维修及保养。无证人员不得使用仪器设备,各种试验要按其试验程序及标准操作。

8、现场测量组每季度要对所用测量仪器进行抽查、维修及保养。在测量前对仪器要认真校核,按测量步骤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消除测量中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

9、计量器具的保管,使用人员必须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精心维修,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应擦试干净,对量具量仪的测量面和刻度不得用油石、砂纸等硬物擦试;非计量人员不得任意拆卸、改造、检修计量器具;对较贵重的计量器具,其存放应符合有关规定要。

第九章特殊季节施工防护措施

由于该项目即将要开工,也就是该项目施工主要是在夏季。因此我们只要考虑雨天和高温施工防护措施。

A、若遇阴雨天气,为了不影响正常施工,须暂停作业,并用雨布覆盖已挖工作面,防止坍塌。

B、根据现场水流向作好排水准备工作,保证施工道路畅通、排水流畅,设置排水沟,排至水井。

C、提前配备雨期施工材料,排水设备,露天设立的机电设备要有防雨措施、保安装置GB 50788-2012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高塔作好防雷电措施。

D、风、雨、雷电过后,对现场所有电器、电路、施工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E、雨后进行砼施工,重新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F、安排专人进行及时收听气象台天气预报,并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密切联系。浇注砼尽量避开雨天。

G、对施工道路,做好防滑措施。

H、雨天施工,应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增加检查用电设备次数汉宜高速铁路某段车站路基(实施)施工组织设计,防止漏电、触电。

I、基坑四周土方要及时清运,防止雨水浸泡,导致安全隐患。

2011年11月02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