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通村油路施工组织设计

威宁通村油路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04.0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威宁通村油路施工组织设计

摊铺工序十分重要,其主要施工要点是:

①检查确认下层质量,当不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T/CESA 1071-2020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基础机电继电器.pdfa)具有自动或半自动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

b)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c)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

d)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

③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中、下面层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表面层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橇式摊铺厚度方式。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横坡的规定要求。

④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如必须摊铺时采用以下措施:

a)提高混合料拌和温度,达到低温摊铺的温度要求。

c)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机,熨平板应加热。

d)摊铺后紧接着碾压,并缩短碾压长度。

⑤松铺系数由试铺实验方法选用。摊铺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并按下式由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不合要求时,视情况及时调整。

T=100M/D·L·W

式中: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M——摊铺的沥青混合总量

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

⑥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并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按下式确定。

v=100QC/60DWT

式中:v——摊铺机摊铺速度

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

⑦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用人工反复休整。但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做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a)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c)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e)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

f)摊铺机后有很明显的拖痕。

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知道下进行。缺陷较严重时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要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

⑧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可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符合下列要求:

a)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事先设置挡板。

b)沥青混合料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锨摊铺,不得扬掀远甩。

d)撒料用的铁锨等工具加热使用,也可沾轻柴油或油水混合液,以防黏结混合料。但涂油不可过于频繁,以免影响混合料质量。

e)摊铺后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要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混合料覆盖保温。低温施工时,卸下的混合料以粘布覆盖。

(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要点

混合料摊铺整平后,趁热及时碾压。

②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

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均应达到规定要求,其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0cm。

a)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合料类型经试验确定。

c)应采用轻型刚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其线压力不小于350N/cm。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休整。

d)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了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缓行使。

a)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遍数需经试验确定,不少于4~6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

b)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5T。碾压厚度时,总质量不少于22T。轮胎充气压力不于0.5MPa,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2/3的碾压轮宽度。

c)当采用三轮铅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

d)当采用振动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为0.3~

0.8㎜,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层厚选用。层厚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压路机碾压,不少于两遍,并无轮迹。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⑥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地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处随意停顿。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⑦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土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部位,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热铬铁补充压实。

⑧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⑨使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如在沥青混合物上进行压实,极易产生纵向和横向裂缝,且有产生轮迹的可能。如表面塑性太大,也难以获得较高的压实度,为此,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b)压实前使混合料多冷却一些时候,使之基本稳定再压。具体措施是使压路机在摊铺面之后保持较大距离,有时可达1000m。

d)在第一次压实后应确定是否能够继续碾压或混合料是否需要进一步冷却。

e)压实时不可急转弯。

采取上述一种或几种措施,通常可获得较高密实度。如是属于混合料的配比等问题,自亦要当予以改善。

①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要点

a)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纵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b)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入已压实路面10~15㎝,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宜在留在车道区画线位置上。

②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中下层的横向接缝时采用斜接缝,在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开接缝。铺筑接缝时,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搭接处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粒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厚时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接缝充分压实并搭接平顺。平接缝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为此,可在施工结束时,在摊铺机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熨平稍稍抬起织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米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却时垂直铲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在预定的摊角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摊铺混合料趁热在摊铺层上挖出一道缝隙,缝隙位于撒砂与未撒砂的交界处,在缝中嵌入一块与压实层厚等厚的木板或型钢,待压实后,铲除撒砂的部分,扫尽砂子,撒去木板或型钢,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茬摊铺,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铺上一层麻袋或牛皮纸,摊铺碾压成斜坡,下次施工时将铺有麻袋或牛皮纸的部分用人工刨除,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再摊铺混合料,待混合料冷却后用切割机将撒砂的部分切割整齐后取走,用干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却水,待完全干燥后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但不得在接头处有水或潮湿情况下铺筑混合料。

③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用3米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合要求时予修整。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当不合要求时应趁热立即处理。

④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新铺层的宽度

为15㎝。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0C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①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厂联系,缩短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

②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措施。

③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施工,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混合料,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1)路面各结构层标高采用与中轴线平行的多条纵断面线进行控制,各条纵断面线的标高由路面路拱坡度标准断面进行推算。

热拌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与同类材料的施工实践经验,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设计确定的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若用料发生变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下承层的表面干燥、清洁无任何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如有软弹、松散的地方必须挖除,使其恢复原状,并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在铺筑混合料前进行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在现场拌和站集中机械搅拌。路面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严格控制混合料出厂、摊铺、碾压的温度,其施工工艺及取样检验严格按规范JTJ032—94及GBJ92—96有关要求进行。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纵、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接缝施工严格按规定的工艺操作。

表面平整不得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接茬紧密平顺,烫缝不得枯焦;面层与路沿石及其他构筑物顺接,不得有积水现象;表面无明显碾压轮迹。

实测项目厚度和标高的规定值和允许偏差,对上面层、中面层、连接层及总厚度均规定标准,各结构层的位置分别按其标准进行检测,中面层以下各层按连接层的标准。

透层是指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沥青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后较长时间表面过分干燥时,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1)浇洒透层前,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2)沥青洒布后不致流淌、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3)大风及将降雨时不得透层沥青。当气温低于100C时,也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4)按设计的沥青用量一次浇洒均匀,遗漏处应用人工补洒。

(5)浇洒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行。

(6)在铺筑沥青面层时,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要予清除。

(7)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立即撒布用量为2~3m3/1000m2的石屑或粗砂。如不能及时铺筑面层,而又需要满足施工车辆通行时,透层沥青用量宜增加10%。撒布石屑或粗砂后,应用6~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当通行车辆时,应控制车速。

(8)透层洒布后应尽早铺筑沥青面层。当用乳化沥青透层时,洒布后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此段时间不宜少于24h。

(六)附属构筑物工程施工

六、确保质量、工期、安全、环境的主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

(1)具体质量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完全满足业主的要求。

(2)质量承诺:工程验收质量达不到合格等级.本承包人已建立了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实现本工程的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本工程实行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

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表

3、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4、环境保护主要技术措施

我处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建立和不断完善了一整套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通过此制度保障,建造了许多优质工程,在此标段工程实施中,我们继续执行和不断完善以下有效制度。

设立质量监查专职人员,制定质量检查监督制度

主动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理,积极为现场设计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强化施工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选配水平高,经验丰富,业绩优良的人员担任,各项工程安排具备专业资格的专业队伍承担施工。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人员素质满足工程创优需要。

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都汇总出来,再会同设计部门和监理研究解决,以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

对施工的每道工序必须要有施工技术交底书。对施工草图、配料单等,都必须复核无误后再下发。并注意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证、变更检查记录、各类报表等)以利于工程竣工后,文整工作的同步结束。

详见“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成立精干高效的指挥机构,抓紧抓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组织不断优化,实行网络化管理

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不断进行改进、优化,使劳动力的组织、机具设备的配备更趋合理和完善。

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加强指挥与协调,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灵活掌握作业时间,充分保证工作效率。

不断加强作业工序调研工作,从加强工序衔接管理入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对本工程所需材料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采购与供应,并做好材料的储备工作,保证施工用料。

做好后勤保障,努力保障人、财、物、机的供给,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保证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实现“五无”、“三控制”。

实现“五无”:即无重大作伤亡事故、无重大行车和特大交通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锅炉压边容器爆炸事故。

“三控制”:员工因工死亡率控制在0,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负伤频率控制在12%以下。

安全保障检查程序(附表)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在安排、检查、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兼顾和保证安全工作,把安全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坚持定期的安全教育、讲话和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持和发挥群专安全人员的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和主要负责人员签订安全协议。

制定安全组织设计,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主要技术措施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和扰民,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具体体现,也是施工现场管理达标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必须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做好这项工作。

(1)、防止对大气污染

A、施工现场路面全部硬化,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C、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D、对运输车辆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砼卸完后必须清理干净,方准离开现场。

(2)、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A、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现场环境的噪声监控,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发现测量结果超标,马上采取措施,对防噪声措施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B、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C、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

D、模板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

E、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F、控制作业时间,对施工中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项目,特别是混凝土搅拌、振捣,模板加工等噪音大的作业,应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

G、夜晚现场的探照灯避免射向周围社区,尤其是较近居民区,尽量将探照灯灯光向施工中心区投射,防止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

A、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B、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

C、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4)、材料设备的管理

A、对现场材料的堆放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明,重要必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废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

B、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

C、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

D、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现场设备、材料进行统一编码和管理。

E、严格落实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落实料具管路人员岗位责任制。

F、对分包单位的材料,根据现场的统一规划进行存放布置,进行管理;

按两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明确的位置搭设临时仓库和料场,仓库要防雨、防潮,消防器具齐全,并安门上锁。料场要平整、夯实,高于周围地面,四周排水畅通。

G、本工程使用的周转材料多,使用前做好计划,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保养和维修,防止丢失、损失或挪作他用。现场内码放要整齐,周转材料不用时及时退场。

H、现场按计划进料,按计划或任务书发料。明确为可追溯性物资的材料,按《物资设备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要求执行,并详细填写有关记录,做好标识,便于实现可追溯性跟踪控制。

I、现场使用的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材料员要搞好材料合格证的收集工作,加强对材料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季度考核工作,考核结果有文字记录。

J、现场码放的材料均用标牌进行标识,注明规格、型号、数量、产地、等级及进场日期。

根据公路施工均为自然条件下野外作业,直接受天气影响的特点,能否保质、按期,将受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是保证本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受季风影响,多雨湿润是本合同段的气候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特采取了以下雨季施工安排:

1、在修建临时设施和临时道路时应充分预见到雨季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对于临时仓库、工棚、拌和楼以及临时道路,在修建时应做到防雨、抗洪、抗风、排水系统畅流、安全牢固,确保台风暴雨来临时不受破坏。雨过后可投入生产。

2、对选择雨季施工的地段和项目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

4、但具备有足够的防暴雨、抗台风的物资、器具和设备等物质条件,而且全体施工人员还应有防险意识,确保工程保质、按期完成。

5、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雨后路基表面积水应及时排除、晾晒;

施工中遇雨立即通知拌和厂停止拌和混合料;

注意水泥材料的苫盖防雨、防潮;

及时检测石料、石粉等的含水量,以适时调整混合料。

八、施工现场安全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的安全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援救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援救;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1)、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3)、以人为本,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

3、可能发生的事故 土方坍塌事故、机械伤人、夏天高温中暑昏倒事故、触电事故、火灾等。

4、应急机构的组成、责任和分工

(1)、应急指挥长:施工组长负责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人员的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事故现场副指挥长:总施工长负责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现场事故评估;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3)、伤员营救组: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4)、物资抢救组: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市政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消防灭火组: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6)、保卫疏导组: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疏散场区内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7)、抢险物资供应组: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8)、后勤供给组: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9)、现场临时医疗组: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九、工程质量体系框架图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框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