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港施工组织设计

七里港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5.41 KB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七里港施工组织设计

9.1.1安全生产目标:

吴江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9.1.2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见附图

住宅工程砌筑施工方案第9.2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2.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建立工地生产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生产方针贯彻落实。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质量安全科负责组织每季度一次的质量安全大检查。质安部门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质量、安全大检查。质安员每天对施工过程中现场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生事故要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处理,并不断总结经验,把安全工作做得扎实可靠。

(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公司对质安员每年进行安全培训并考核,新工人进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2)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交底要落实到每个班组、个人、施工现场,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显眼安全标志牌。

(3)每项单项工程施工前由质安员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革新交底并记录,每天施工前班组进行班前安全活动,保证施工安全。

(4)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并进行岗前安全培训。

第9.3节 安全技术措施

9.3.1 现场用电安全措施

1、加强标准化安全电箱管理

(1)采用标准化安全电箱,事先将电箱有关图纸(包括电气线路、安装图、箱体外形图等)报局审查批准后,方可制作样箱送审。

(2)标准化安全电箱应符合下列十项标准:

1)电气控制系统采取一机一闸一插座,开关、电线等选择合理,容量匹配,能确保线路和设备安全。

2)3KW以上动力开关禁止使用瓷底闸刀开关,用空气开关或漏电开关。

3)箱内应有总熔断器和总空气开关或总漏电开关保护,进线电压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

4)箱内照明电源与动力电源应分开,并尽量做到动力电源与照明电源分箱。

5)选用有隔离防护罩的电器原件或采取其它措施,确实做到箱内面板上带电裸线桩头不外露,面板应采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板。

6)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应靠有效,箱内应分别设零、地排装置,可供接地保护系统或接零保护系统使用。

7)电箱应实行二级电保护,即除实行总漏电保护外,对可能导致人体触电的电气设备的电源控制部分应安装漏电开关。电箱中漏电开关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选用的漏电开关,应是经国家电工产品委员会或其它法定单位谁的产品;

b、未级选用的漏电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或等于30MA,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c、选用无短路、过载保护功能的漏电开关,其上端应设熔断器,对具有短路、过载功能时漏电开关,其上端可不设熔断;

8)电箱应具有漏电、过载、短路三种保护功能。

9)箱体应采用耐高温、防雨水、耐腐蚀具有阴燃性的玻璃钢材料。

10)箱体颜色要醒目,印有明显安全标志,箱内印有电气接线图和使用说明,便于使用和维护检修,箱门上印有编号,便于使用管理。挂箱底部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1.3米,小于1.5米,移动式电箱,底部与地面垂直距离宜大于0.6米,小于1.5米。

(3)加强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要建立电工或使用人安全责任制,并与经济挂钩;坚持每月至少测试漏电开关一次的制度,并做到测试记录;严禁违章在电箱内乱接、乱拉;严禁在电箱内放杂物。

(4)每个电工班或施工现场都必须配备漏电开关检测仪。

2、切实落实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零)措施

(1)施工用电高压进线(独立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应采用保护接零(TN)方式。

1)线路末端及是间必须进行重复接地;

2)配电箱零线端必须重复接地;

3)设施进户点应进行重复接地;

4)重复接地装置接地板,接地电阴应小于10欧姆。

(3)保护接地(零)措施应做到:

1)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2)活动房屋、金属屋架、电气金属构架、金属箱形(办公室、更衣室、工具间等)房间,金属轨道等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姆。

3)任何情况下,绿黄双色线只能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用,选用线径不小于2.5平方毫米多股铜芯线。

1)施工环境条件差,采取重复接地有困难时,可采用五线供电方式。

2)动力与照明合用的标准安全电箱中,就有机用五线供电方式。

3、施工现场照明设施标准化

(1)在一个工作场所内,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不得只装设局部照明。照度、照明器具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2)施工现场室外灯具高度不得低于3米,室内灯具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4米。灯具要放置 稳固、金属外壳、灯架必须可靠接地(零)保护,电源线不应有接头;电源端应装设漏电的作电流小于等于30毫安,漏电动作时间小于等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灯具接线带电桩、线不得外裸。

(3)潮湿度大、空间狭窄、导电性能良好、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结构、顶管、下水道等施工场所,照明电源电压必须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为改善照明亮度,可采用36V,30W荧光灯照明(已通过科学技术鉴定),但必须配用36V电源专用箱,其变压器容量一般应小于3KW。

(4)施工现场需大面积照明时,可采用熵灯照明,其高度宜在5米以上,镇流器应单独放置,并有防雨措施。

(5)对夜间可能影响飞机或车通行的施工现场,必须安装醒目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流应设在施工现场电源总开关的前侧或采用直流电源。

4、施工现场电缆线路敷设规范化

(1)电缆线应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乱拖乱拉。

(2)室外电缆埋地敷设深度应不小0.6米,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毫米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硬质保护层。过路时应有钢管保护。

(3)室外架空敷设电缆线路时,最大弧垂距地不行小于2.5米。通过道路口架空高度应距地面6米以上,用钢丝绳攀挂。

(4)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不得受张力影响,应作绝缘包扎。

5、加强安全用电培训教育

(1)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复训和安全技术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技术水平,自觉遵守各项电气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

(2)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普及教育,熟悉了解安全用电常识,掌握触电急救知识。

9.3.2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1、建筑施工企业或者施工现场销售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的单位,应当提供检测合格证明及下列资料:

(1)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指实行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和出厂产品合格证;

(2)产品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3)产品的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

(4)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明。

2、建筑施工企业及其项目经理部必须对施工中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9.3.3 基槽施工安全措施

1、打钢板桩的沟槽不论人工还是机械挖土,开挖深度大于2米必须设撑板。

2、沟槽拆板还土每次拆板高于不大于0.6米。

3、土方堆土距沟槽或槽边不得小于0.8米,高度超过1.5米。

4、基槽支护部分采用钢板桩支护,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沟槽深度为6米以内的钢板桩的入土深度与沟槽深度之比不小于1:3。施工时必须按施工设计要求确定钢板桩入土深度。

5、支撑水平间距不大于2.5米,垂直间距不大于2米,头档支撑距离地面不大于0.8米。支撑两端绑扎牢固措施。

6、上下沟槽设扶梯。上下沟槽扶梯顶端未露出槽边、绑扎、底端橡皮包扎,跨越沟槽的横向人行跳板宽度不小于0.6米。

7、沟槽上下传递工具及材料时,不得采用扔、抛、甩等操作方法。

8、施工车辆及机械在沟槽边卸料,槽边必须设栏板。

9、沟槽内吊运物件、材料时,在吊运时半径范围内不得有人。

10.3.6 消防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门、建设部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

2、公司建立经理为首,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消防管理小组对各施工现场作全面防火管理。

4、现场建立防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停车场防火管理制度

5)物资仓库(堆场)防火管理制度

6)乙炔发生器(钢瓶)储运、使用管理制度

7)氧气、液化气储运、使用管理制度

9)安全用电防火管理制度

10)重点要害部位防火管理制度

5、现场有明显防火标志,配备足够消防设施、工具、器材,各种消防器材定人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器材设置位置合理且有明显标志,夜间设显示灯。

6、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用电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执行,禁止乱拉乱接,未经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具。

7、完善防火档案,加强防火教育,普及防火知识教育,开展灭火技能训练。

8、危险品管理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9、坚持“五同时”和“三不放过”原则(以材料为准):防火工作与计划生产、布置生产、检查生产、总结生产、评比工作同步进行,发生事故按“三不放过”原则认真处理。

10、消防器材配备及管理:消防器材专人管理,建立管理档案,在消防栓15米以内不得搭建、堆物。

11、在高压架空线下不得搭建或堆放易燃、可燃材料。

12、工地搭建临时生活设施,要符合防火要求。

13、不得违章使用电热器具,私接拉电线。

14、动火必须经过审批,审批时间明确监护人,配备灭火设备。

15、危险品仓库符合要求(通风、遮阳、分类存放、工具配备齐备)。

第9.4节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9.4.1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我公司运用一贯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召集有责任心和管理水平的人员负责管理,具体如下:

公司总部:由副总经理任总指挥,质量安全科全面管理,科长负责督促落实各项计划。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统筹协调施工员、质安员和后勤人员全面执行各项文明施工措施。

9.4.2 工程文明施工的行业标准“两通三无五必须”

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通道畅通;

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

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

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佩卡上岗;

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

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

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9.5节 文明施工措施

9.5.1 一般要求

2、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3、污水必须经过两级过滤方能排放到市政排污渠,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4、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设置分隔设施。工地设置的分隔设施都有应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和线型和顺。

5、有封锁交通或半封锁交通施工的路段,要有保证车辆通行宽度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封锁交通施工的路段,要有特种车辆和沿线单位车辆通行的通道和人行道。凡在施工道路的交叉路口,均应按规定设置交通标志(牌),夜间设示警灯及照明灯,便于车辆行人通行。

6、工程施工造成沿线街坊居民出行不便的,施工单位应设置安全的便道、便桥和醒目的警示标志,如遇台风、暴雨应派人加强值班,确保行人安全。

7、工程范围内要有切实可行的施工临时排水和防汛措施,解决好施工地区的排水出路,确保施工工地和地区不积水。禁止施工临时排水向通道上排放,禁止泥浆水、水泥浆水未经沉淀直接排入下水道。

8、施工需封堵排水管道,必须按计划实施,由建设单位负责向排水管理部门办理封堵排水管道报批手续。启封排水管道时,应通知原审批部门验收。

9、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范围内各类地下管线资料,并明确工程项目保护地下管线工作的责任人,施工单位应调查施工区域内各类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施工前向管线管理单位提出管线交底和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核准各类管线位置,并与管线管理单位签订保护配合协议;施工时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填写“管线交底卡”,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落实保护措施,在重要管线或管线复杂地段施工;应派专人负责管线监护工作GB/T 5095.2504-2021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25-4部分:试验25d:传输时延.pdf,并通知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派人到现场监护;施工中如遇特殊或意外情况,应与有关部门联系,不得擅自处理。一旦发生管线事故,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抢修工作。

10、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各类材料、设备、预制构件等,堆放位置与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相符,并做到整齐有序,不任意占用车行道、人行道;土方集中规范堆放,并有围护设施,余土及时外运。

11、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渣土洒落、泥浆、废水流溢,控制粉尘飞扬,减少施工对市容、环境和绿化的污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噪声,防止夜间施工的噪声影响居民休息。

12、工地生活区与施工区明显分隔,基本生活设施齐全、卫生。

1)食堂清洁,有《卫生许可证》,设置熟食间,配备冰箱,生熟分开,有留样菜,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要求,并持有健康合格证;

2)食用水源符合卫生要求,茶水清洁;

3)宿舍、更衣室门窗完好,通风、明亮、干燥、无异味,日常生活用品放置整齐有序YB/T 4748-2019 钢芯铝绞线用锌-5%铝-镁合金镀层钢丝.pdf,室内整洁;

4)医务室制度上墙,医务人员做好工地巡回、药物发放、食堂进货验收记录;

5)浴室排水畅通,设有防水照明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