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8 卫校综合楼(学生公寓)(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0078 卫校综合楼(学生公寓)(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6.43 KB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078 卫校综合楼(学生公寓)(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计划工期270天,具体安排详见“施工进度网络图”。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工期的要求,劳动力的准备分基础、主体和装修三各阶段来准备。各工种人员按项目经理部的安排进场。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主体工程量的分布及工期要求、施工程序,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沉桩前的准备工作:

温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6-2025).pdf (1) 认真处理高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

(2) 对现场周围(50m以内)的建筑物作全面检查。对危房进行必要的处理。

(3) 对建筑物基线以外4~6m以内的整个区域及打桩机行驶路线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在桩架移动路线上,地面坡度不得大于1%。

(4) 修好运输道路,做到平坦坚实。打桩区域及道路近旁应排水畅通。

(5) 在打桩现场或附近需设置水准点,数量为两个,用以抄平场地和检查桩的入土深度。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定出桩基每个桩位,作出标志,并在打桩前,应对桩的轴线和桩位进行复验。

(6) 打桩机进场后,应按施工顺序铺设轨垫,安装桩机和设备,接通电源、水源,并进行试机。然后移机至起点桩就位,桩架应垂直平稳。

一般情况下都采取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其程序如下:

测量定位→桩尖就位、对中、调直→压桩→接桩→再压桩→送桩(或截桩)。

(1) 测量定位。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个桩位,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如在较软的场地施工,由于桩机的行走会挤走预定短钢筋, 故当桩机大体就位之后要重新测定桩位。

(2) 桩尖就位、对中、调直。对于YZY型压桩机,通过起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桩尖对准桩位;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土中1m左右后停止压桩,调正桩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第一节桩是否垂直,是保证桩身质量的关键。

(3) 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桩上,压入力由压力表反映。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

(4) 接桩,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应接上一节桩。

(5) 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送桩。静力压桩情况下,只要用另一节长度超过要求送压深度的桩放在被送的桩顶上便可以送桩, 不必用专用的送桩机移位。

(6) 压桩结束,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先规定值时,便强停止压桩。

终止压桩的控制原则

(1) 摩擦桩以达到桩端设计标高为终止压桩的控制条件。

(2) 对长度大于21m的端承磨擦型静压桩, 终压控制条件是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 终压力值作对照。但对一些设计承载力较高的工程,终压力值宜尽量接近或达到压桩机满载值。

(4) 对长度小于14m的短静压桩,终压控制条件除终压力值必须达满载值以外, 还必须满载连续多次复压,特别是长度小于8m的短桩,连续满载复压的次数应适当增多。

(1) 压桩施工前应对现场的土层地质情况了解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应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使用可靠,以免中途间断压桩。

(2) 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使桩保持轴心受压,若有偏移,要及时调整。

(3) 接桩时应保证上、下节桩的轴线一致,并尽可能地缩短接桩时间。

(4) 量测压力等仪表应注意保养,及时检修和定期标定,以减少量测误差。

(5) 压桩机行驶道路的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必要时需作处理。

一、场地清理后,即可进行土方开挖,开挖顺序为:按已划分的二个施工流水段分别同时开挖,就地堆积余土。

二、基坑开挖按确定的施工顺序逐个采用人工开挖,人工装土,自卸车运土的方式施工。

三、根据工程标底的要求:土方开挖为三类土,为保证土壁稳定,开挖时放坡系数暂为1:0.33,由于无现成地质资料参考暂不考虑基坑护壁的支撑。

四、土方开挖先测放基坑开挖白线,人工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修正清理,测量放线人员准确测放基底标高、轴线、基础的外形尺寸,经自验无误后,做好基坑隐蔽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核。

五、基坑回填采用人工夯实。回填注意控制土含水率,采用同类土填筑,分层回填虚铺厚度每层控制在30cm以内,夯实后,干容重不得小于1.65g/cm3。

六、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3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1.5m。

七、基坑开挖应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采用机械开挖,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人工清理。

八、基坑开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三、地梁及承台基础模板

本工程模板施工主要采用20mm胶合板,配以80×100mm松杂木枋拼装地梁模板及孔桩模板。

 承台基础、地梁模板安装

(1)、安装基础模板先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弹出基础边线,基础模板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及地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

(3)、当梁高超过600mm时,梁侧模板要加穿梁螺栓加固,间距@600。

四、承台基础、地梁钢筋绑扎

(1)、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2)、钢筋绑扎时,相交点每点都绑扎。

(3)、底排筋用C25混凝土垫块垫起,间距800,梅花状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箍筋应满扎。

(3)、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4)、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

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浇筑现浇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

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对阶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分浇捣层,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0.5~1.0h,待基初步获得沉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止下台阶混凝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每一台阶浇完,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移位。

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浇水养护。

第七章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柱模板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绑扎好柱筋,做好隐蔽记录,按照柱脚轴线及断面尺寸装好柱脚外围拦板,再扶柱板,扶直后先用临时支撑固定,待一列(纵横方向)柱模板装好,进行中轴线和垂直度校正,校正无误后四周用斜撑钉牢固。

墙自身固定均采用竖向木枋(@≤300)和水平Φ48钢管(间距同螺杆)组成,用Φ16螺栓水平钢管对拉以控制截面,螺杆起步间距≤250,横向间距为≤500mm,竖向间距≤500,楼层上预埋Φ20@500的钢筋定位桩以定位并防止墙根部浇混凝土时移位。

外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顶撑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即钢支撑作为压杆,钢丝绳花蓝螺杆作拉杆,压杆与拉杆的间距为1.8m,内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钢支撑在墙两侧,斜向对顶的方法固定。为了防止外墙根部上下层接头位置胀模,上层模板应落下并低于下层楼面不小于300,并支撑于架设在下层柱顶预埋螺栓上的枋木面上。

附墙柱用胶合板,自身固定用坚向木枋和水平钢管,Ф16对拉螺杆控制截面(竖向@≤500)。墙柱支模前根据楼层放线先用30宽18厚胶全板条在砼楼面上钉出墙模板位置,这样既便于柱模板定位准确,又便于加强柱模板根部固定,防止柱根部混凝土漏浆。

对通排柱模板,应先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长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对截面大于 400mm的柱,用螺栓或钢筋箍收紧柱模木枋,以不鼓突、不漏浆为准。安装柱模时应在下脚留清扫口。

本工程采用Ⅰ级钢筋、Ⅱ级钢筋。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十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十斜弯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十箍筋调整值十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3)、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4)、当梁高范围内柱(墙)纵筋斜度b/a≤1/6时,可不设接头插筋;当b/a>1/6时,应增设上下柱(墙)纵筋的连接插筋,锚入柱(墙)内,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T/CAGHP 044-2018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规范(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本工程采用自拌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用人力斗车作为水平运输工具。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PS 640UX系列保护测控装置说明书_V1.05,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问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