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教楼创鲁班奖施工工艺改进总结

重大主教楼创鲁班奖施工工艺改进总结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00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重大主教楼创鲁班奖施工工艺改进总结

一.深梁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本工程主楼核心筒基础为一深梁筏板基础,四周深梁高3400mm,宽1500mm筏板平面尺寸13.2m×19.1m,厚1500mm,一次砼浇筑量约620m3,根据规范规定,砼结构双面散热厚度大于1000mm,预计其内部最高温度超过25℃的结构称大体积砼结构工程。其施工应该按照大体积砼考虑,根据项目部施工大体积砼成熟的“大体积砼浇筑”施工技术,在施工中采用“优化大体积砼的施工配合比”、“大体积砼温控技术”、“大体积砼蓄水保湿保温养护技术”和“大体积砼防裂技术”等措施,保证了本工程核心筒基础的顺利完成。

1.利用电子温控测温系统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有效控制是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关键技术措施,然而对温度应力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就是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动态养护。在重庆大学主教学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中,为及时准确地反映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情况与变化规律采用了电子温控测温系统对重大主教学楼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取得很好的效果。

大连中银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表1.1.1仪器主要技术参数表

导线2000,3000,5000mm

6F22-9V集成电池

图1.1.1测试原理示意图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块体温度监测点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块体的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温度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的浇注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对长方体可取较短的对称轴线),在测温区内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

在测温区内,温度监测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注块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混凝土浇注块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200mm处的温度为准;

混凝土浇注块体底表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注块体底表面以上50~200mm处的温度为准。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每一测温点分上、中、下分三处埋设测温线(测温线由插头、导线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分别测各部位的温度,其中上、下部传感器距混凝土表面50~200mm。测温线的埋设方法如图1.1.2所示。

图1.1.2各测点温度传感器布置图

1.3系统实施应用效果与结论

筏板基础养护措施在混凝土表面依次覆盖塑料薄膜、草垫、塑料彩条布,2003年9月10日18:30开始浇筑,入模温度为26℃,环境温度21~35℃。从混凝土入模开始记录温度,一直到混凝土温度接近常温的过程中,各点分别在浇筑后约40小时达到最高温度,持续约9小时后开始降温。混凝土浇筑温度最高值26℃,最低值26℃,在水泥水化热释放过程中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69.7℃,混凝土表面最高温度46.8℃,同一时候同一测点温度最大差值22.9℃<25.0℃(砼表面最高温度与环境最高温度差规范允许温度差值)。

由以上分析看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温度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为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清除积水,避免混凝土局部降温;

尽可能选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利用60天强度R60,避免用高强混凝土,使用发热量低的水泥;在原材料方面,严格控制骨料的级配,含泥量,使用掺和料,采用缓凝剂,降低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延长养护时间,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2.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特别是采用便携式电子测温仪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进行实时监控,代替传统的普通水银和酒精温度计,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为及时采取各种保温保湿措施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从而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适宜性和经济性。

3.1公司形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在公司及其它兄弟单位广泛应用。

3.2将本工程大体积专项施工方案确定为公司样板方案,以便在其它工程中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采用便携式电子测温仪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差进行实时监控,代替传统的普通水银和酒精温度计测控将逐渐推向社会。

二.劲性钢骨混凝土柱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优点: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整体刚度大,抗震、防火性能好,受力竖向构件截面尺寸小,在建筑上更有效利用空间。

1.型钢混凝土柱制作质量控制

1.1型钢混凝土钢骨柱制作工艺流程

型钢混凝土柱的钢骨制作工艺流程为:材料复验→放样、下料、坡口加工→板校平→划线、钻孔(穿筋孔)→“十”字型型钢混凝土柱组装(包括加劲肋)→焊接→型钢混凝土柱端部平齐→其它件(栓钉、吊耳等)组焊→验收(包括监理探伤)→构件标记→出厂。

1.2制作质量控制工艺措施

为保证型钢混凝土柱长度的准确,满足标高的要求,每一安装单元应在前一安装单元安装完毕,并获得准确的标高调整量信息后,才能开始下一制作安装单元的划线、切割。

对宽度B=300mm腹板切割双面坡口时,采用两台切割机同时切割,以防止腹板产生弯曲变形。

型钢混凝土柱组装顺序如下:腹板与翼板→腹板与腹板→加劲肋

为了保证型钢外形尺寸符合要求,腹板与翼板组装在专用工作平台上进行,并制作相应的拼装胎具,如图1.2.1所示。

型钢混凝土柱“十”字型的焊接

为了保证型钢混凝土柱端面尺寸的准确性,组装两端的加劲肋必须与型钢混凝土柱腹板顶紧,不留间隙。

总的焊接顺序,按对称的原则以减小焊缝应力的影响,全熔透焊缝的焊接按图1.2.2所示顺序进行。对型钢混凝土柱每一条全熔透焊缝的焊接,由两个或四个焊工采用同一规范分别从焊缝中间向两边进行对称分段退焊,如图1.2.3所示。

图1.2.2型钢混凝土柱“十”字型的焊接顺序图1.2.3焊缝的对称分段退焊

2.型钢混凝土柱的安装质量控制

2.1型钢混凝土柱吊装方案的选择

由于本工程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起重机械无法进入现场直接吊装,加之现场塔吊受回转半径和塔机起重特性的限制,塔机满足不了型钢混凝土柱重量的吊装要求,故经反复比较研究,决定采用如下吊装施工方案。

型钢混凝土柱经工厂运至现场后由汽车吊吊下车并转运至施工楼面现场,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吊装方法:

根据汽车吊的起重特性要求,对能采用汽车吊直接吊装的型钢混凝土柱直接采用汽车吊吊装到位。

对不能采用汽车吊直接吊装的型钢混凝土柱,用特别制作的摇头抱杆吊装施工。摇头抱杆的主杆选用Ф273×18无缝钢管,摇头用Φ219×10mm,长度10米,上部用五根缆风绳固定,底部加木排,以便移动。型钢混凝土柱由塔式起重机倒运至每层楼面,由两付木制拖排(如图1.2.4所示)、卷扬机牵引拖运至安装位置,再由抱杆(如图1.2.5所示)吊装就位。

图1.2.4木制拖排图1.2.5摇头抱杆

为便于现场进行吊装作业,工厂内制作时在每一安装单元柱顶处焊接对称吊耳共两个,吊耳如图1.2.6所示。

图1.2.6吊耳示意图

2.2型钢混凝土柱的安装质量控制

2.2.1基础柱的安装

型钢混凝土柱基础节与底板在安装现场焊接,保证焊接质量和型钢与底板的垂直度。

先在基坑内浇注混凝土,其标高至柱底板处,待养护期满即可进行基础节的安装。

a.轴线调节:调整水平轴线调节螺母(如图1.2.7所示),使型钢混凝土柱轴线与底板上轴线(建筑物柱轴线)相重合,其误差不超过1mm。

图1.2.7基础节安装水平轴线调整图1.2..8安装吊耳板图

b.基础节垂直度的调整:每一根型钢混凝土柱四方分别用花篮螺栓在离底板2m处,以基坑壁为支点进行调整,使型钢混凝土柱上、下两端标高(垂直度)偏移小于1mm。

JGT 569-2019标准下载c.标高的调整:基础节的标高靠预埋底板的标高保证。

基础柱安装调整完成并经检测合格后,开始浇注基坑内及柱内混凝土,然后进行上层柱的安装。

2.2.2上层型钢混凝土柱的安装

型钢混凝土柱吊装就位后利用安装耳板点焊于型钢混凝土柱上进行临时固定。吊耳板如图1.2.8所示。

通过楔紧斜楔,使待装型钢混凝土柱与前节型钢混凝土柱上相应测量标记对齐,如图1.2.9所示。

用架设于定位轴线上的相互垂直的两台经纬仪测量型钢混凝土柱的垂直度,通过楔紧斜楔,使相互垂直的两方向的测量标记上、下两端点位移差小于2mm。如图1.2.10所示。

图1.2.9型钢混凝土柱调整对中图1.2.10型钢混凝土柱调校垂直度

山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悬挑支撑架).docx型钢混凝土柱标高信息的反馈

每安装完一层型钢混凝土柱时,应及时反馈该层标高的测量信息,制作组再根据这一信息于下一批型钢混凝土柱制作时进行调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