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案例--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计划(12个)

精选案例--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计划(12个)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34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精选案例--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计划(12个)

5、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桩。

6、焊缝完成后,应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待焊缝降温1min后再行打(压)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送桩杆送桩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醒目标记。当送桩至距设计标高1m左右时,测量人员指挥桩机操作工减小速度,并跟踪观测送桩情况,直到送桩至设计标高时,发出信号停止送桩。送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向设计和建设部门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送桩后留下的孔洞及时用道碴回填夯实。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桩顶位移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桩位允许偏差:平行轴线方向150+0.01H,垂直轴线方向100+0.01H,承台中间的桩位偏差允许半径为1/3,承台边桩允许桩径的1/2,设计注明则按设计要求。

记录人员必须及时、认真做好原始资料记录、整理工作,桩位编号,随打随填,以免发生差错,每换班打桩前后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都要核对桩位、桩数以防错打和漏打。

7.2.8 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7.2.8.1 桩身断裂

A.现象:在压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突然增大,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并引起机台抖动,此时可能是桩身断裂。

1、桩材加工弯曲度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3、插桩不垂直,在压入一定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身产生曲折。

4、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

5、桩材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未被发现。

1、施工前应把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检查。

2、加强桩材外观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宜使用。

3、在插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得采用移机方法来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端面间隙要加垫铁片塞牢。

4、桩的堆放和吊运应严格执行规范,若桩身裂缝超过验收标准严禁使用。

7.2.8.2 桩顶损坏

A.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损坏。

1、桩材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养护措施不力。

2、桩顶端面不平,造成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

3、桩顶与送桩杆的接触面不平,送桩时造成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

1、桩制作时,离心要均匀,桩顶加密箍筋位置要准确,并按规范养护。

2、沉桩前应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其端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桩尖是否偏斜,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或经过修补处理后才能使用。

3、检查送桩杆与桩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才能使用。

7.2.8.3 桩位偏移

A.现象:在压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

1、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2、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

3、桩数量较多且桩距较小,压桩时土被挤压到极限密实度后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浮起。

4、在软土地基施压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较大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1、压桩前应先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加强桩材外观检查,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得使用。

2、在压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施焊应严格执行规范。

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4、压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要等桩全部压完,停置两周后才能开挖。

7.2.8.4 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

A.现象:沉桩压力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但桩尖未到达设计的标高位置。

1、工程地质情况未能勘探清楚,尤其是持力层的标高起伏不明,致使设计考虑的持力层或选择的桩尖标高有误;

2、局部有坚硬夹层或砂夹层;

3、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如大石头、旧埋设物等;

4、群桩挤土效应导致桩入土阻力增加;

1、工程地质情况应详细勘探,做到工程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相符;

2、合理选择持力层或桩尖标高;

3、遇有硬夹层或砂夹层时,可采用先钻后压法(预钻孔)穿透硬夹层,以利沉桩。

4、先用回转钻孔机进行预钻孔取土、调整施工顺序(先施工沉桩困难的桩)、在工程场地布置应力释放孔和沟槽、减缓沉桩速度等,以减少挤土效应对工程场地的影响,释放土压力;

5、调整压桩设备,更换压力较大的设备进行施工。

7.2.8.5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以避免侧向土压力作用造成基桩位移。

2、合理安排挖土顺序与流向,以避免土体不均匀卸荷造成基桩位移。

3、机械挖土至桩顶30cm时,应采用人工清理,以避免挖掘机碰坏桩头。

为了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将组建以项目经理为施工现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工程师具体实施,质检员直接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网络,该体系如下图所示。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针对本工程质量特点,对项目部质保组织体系主要成员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工作岗位定岗定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严明全面的管理制度、严谨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前提,才能更好地确保质量保证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我们的承诺,向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8.2.4质量保证措施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公司参与市场竟争的一贯宗旨,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施“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质量管理模式,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施“四检”制度,即“班内自检,

交接班互检,现场质检员专检,公司抽检”制度。未按规定进行自、互检、交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同业主、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

(2)由公司总工审批发放的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提交业主和监理认可后方可执行。

(3)项目部负责人依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实施,若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或其他原因所致,应对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事宜,并报公司总工审批后实施。

(4)实行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负责制,坚决依照质量管理体系,逐级负责,层层把关,使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各级管理人员能力考核和经济效益挂钩,认真做好每道工序的自检、互检、专检,把质量目标落在实处。

A 重点监督: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测量定位、桩材进场、接桩、沉桩、送桩等工序重点检查、监督。

B 质检员监督做到“六到位”,即“管桩验收到位,测量定位、沉桩前对位到位,沉桩垂直度监控到位,接桩到位,送桩标高控制到位”。

C 各工序检查,先由班组进行自检,再由质检员专检,然后汇同有关人员终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以GB50300-2001、GB50202—2002和DBJT08-92-2000及设计要求,进行各工序检查,狠抓落实,切实执行质量验收标准。

(6)做好质量教育工作,对全体技术管理人员、职工包括民工进行上岗前系统化和正规化培训,增强质量控制观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提高全员素质。通过对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教育,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从主观上使施工人员自觉遵守质量法规,保证工程质量。

(7)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层层交底,由项目工程师进行技术总交底,技术员、施工员提前做好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把技术要求下达到生产第一线并贯彻执行。

(8)各类材料的试配、检测均在使用前取得业主、监理认可。

(9)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使作业班组发挥主观能动性。

(10)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材质证明、出厂报告,不允许不合格品投入使用,无出厂证明、出厂报告和复检报告的材料禁用。

(11)每道工序完成,必须经专职质检人员签证质量合格的自检资料,报监理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所有隐蔽工程必须通过监理人员验收签证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2)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坚持按规范办理变更或签证手续,经甲方监理或设计签证认可后方为有效。

(13)认真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14)质量记录是质量追溯的依据,做到真实和详尽。

(16)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首先标识,隔离再组织评审事故程度,(请业主和监理参加),然后按评审意见处置,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蔽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7)施工中计量管理制度:

A 计量仪器必须经技术监督局验证有标签标识,并统一建卡,专人保管。

B 计量配备成套率达99%,送检率100%,工作检测率95%。

C 定期和不定期对商品砼供应商的搅拌设备的计量进行检查。

D 测量仪器经常校核并做记录,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E 所有测量、测试仪器需妥善存放。

工期目标为: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本工程,即压桩施工工期为25天,为达到此目标,采取如下措施。

9.1 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形成正常施工能力

9.1.1我单位立即组织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在确定开工前5日内进入现场,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积极开展控制点复测、道路修建和临时设施搭建等施工准备工作,缩短施工准备期。

9.1.2编制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操作顺序,以免发生工种间的矛盾。

9.1.3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机械,避免发生因劳动力不足或机械不到位等原因而影响施工进度。

9.1.4提前联系材料,联系材料时,充分考虑材料的复试时间,保证材料能及时到场。

9.1.5提前联系各种质监或安监部门的检查验收。

9.2 建立高效的施工组织机构和有效的管理制度

9.2.1组织实践经验丰富,又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和有施工经验、战斗力强的整建制施工队伍,按照工程的需要统一部署,组建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及作业队。

9.2.3加强现场施工组织指挥,做到指挥正确、指挥得力、效率高、应变能力强。以项目经理和项目部工程师为首的管理体系,决策重大施工问题,确定重大施工方案,全面负责施工进度管理。

9.2.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措施,明确施工纪律,按设计要求施工。

9.2.5深化改革、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全员风险承包,任务层层落实,把施工进度与职工的收益挂钩,兑现奖罚,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9.2.6加强组织管理,各专业、各工种、班组之间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紧密协作,服从统一指挥,做到协调一致。

9.2.7 实行周作业计划制:

A 施工开始后,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系统,编制详细的周作业进度计划。

B按总进度计划的进度控制每周计划,周计划的主要工序作业时必须符合总进度计划的规定,如有变动,必须有详细说明和补救措施。

C将总进度计划的工序划分成工种的小工序,规定每工种的作业位置、作业起止时间。

D周作业计划交各施工队讨论和协调,最后经周生产会议发布,交由施工队向班组交底,严格履行。

E 定期的协调会,应汇编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原因,进行协调调整,保持计划的持续性。

9.3 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加快施工进度

加强施工的动态管理,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依靠科技加快施工进度:

A 精心安排施工,强化管理,在深入调查复核、吃透设计文件意图的基础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贯彻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B 抓施工的程序化作业和标准化施工,通过合理的组织与正确的施工方法,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提高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C 认真做好工程的统筹、网络计划工作,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充分考虑冬季施工的影响。

D 牢牢抓住关键工序的管理与施工,控制循环作业时间,减少工序衔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E 组织QC小组并开展活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开展岗位技术创新活动,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F 根据施工总进度的要求,分别编制月、旬、周施工生产计划,实施中对照检查,找差距,找原因,完善管理,促进施工。

G 在施工中采用微机进行管理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农桥、放水口门、项目区标志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实现施工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9.4 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以保证施工进度

9.4.1进场施工之前,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完好率为100%。同时施工时,必须按照机械操作规程操作;施工过程中,每天对机械进行清理保养,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9.4.2加强对施工设备管、用、养、修的动态管理,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使机械设备安全、高效、低耗地运行。

9.4.3认真按生产计划编制机械配件计划,超前定货加工,并备有足够的库存量,保证机械配件供应。

9.5 加强物资储备,保证物资供应

9.5.1按生产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超前定货加工彩铝落水系统施工工艺,并备有足够的库存量,保证工程物资供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