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提速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提速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15.9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铁路提速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喷砼是否发生裂隙和剥离或剪切破坏;

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

锚杆注浆和喷砼监理工作流程大全,监理人都收藏.pdf,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分析:

危险性不大,不会发生急剧破坏。如加临时支护即可稳定的情况;

引起注意的破坏。如拱顶砼喷层因受弯曲压缩的影响而出现的裂隙;

危险征兆的破坏。如拱顶砼喷层出现有对称性局部的崩落、侧墙内移等。

围岩位移量测是在钻孔中埋入单点或多点位移计(引伸仪)以测试岩体内部各点的相对位移。围岩位移量测断面纵向间距一般为净空变化量测断面间距的3~5倍。

选项量测项目主要用于验证预设计的合理性和探讨围岩与支护衬砌的受力机理,作为主要量测项目的补充,用于调整和改变设计。

净空变化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

净空变化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在同一断面进行。量测断面的间距与隧道长度、围岩条件、开挖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

6.2.1.11.7.测点布置及量测

净空变化量测基线在横断面上的布置表

注:表中B为开挖宽度。

把净空变位仪的短杆固定在施测的两测点的岩体内;

根据围岩条件确定量测距离;

量测精度:在变位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一般为0.1mm,在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为1mm;

量测频率见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表。

量测:将净空变位仪装好,初次量测(测初始读数)在钢尺上选择一个适当的孔位,将钢尺套在钢尺支架固定螺杆上,孔位选择钢尺张紧时滑块能与百分表顶端接触且读数在0~25mm的范围内,拧紧钢尺压紧螺帽并记下钢尺孔位读数,持上重锤,记下百分表读数,然后将重锤提起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

布置在拱中和两侧拱腰,每断面布设三个点,在与风管或其它障碍时,适当移动位置。水准基点设在拱顶,选择在围岩稳定地段设置。

布置在4~6B(B为隧道开挖宽度)范围,中线附近密,外侧稀。

测点埋设:在埋设点挖长、宽、高均为20cm的坑,然后放入沉陷测点,测点采用φ2cm~3cm,长20cm~30cm半圆头钢筋制成,测点四周用砼填实。在开挖影响范围以外设置水平基点2~3个;

量测—沉陷量计算:使用普通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出各沉陷测点的标高,通过比较计算得出结果量。

围岩位移和锚杆轴力量测:

根据围岩条件和工程重要程度,每断面设置2~5个测点。

围岩与支护界面上接触压力量测:

为全面了解支护背后的压力情况,该项量测在横断面布置9~11个测点,设于初期支护上关键受力部位。

量测频率和结束量测的时间:

主要根据位移速率和测点距开挖面距离而定,按下表确定,即元件埋设初期测试频率要每天1~3次,随着围岩渐趋稳定,量测次数可以减少,当出现不稳定征兆时增加量测次数。

注:表中B为开挖宽度。

当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后,以1次/3天的量测频率量测2周,若无明显变形,则可结束量测。对于膨胀性岩体,位移长期不能收敛时,量测至变形速率小于每月1mm时止。

现场配备的监控量测设备见下表。

球铰弹簧式,最小读数0.01mm

重锤式,最小读数0.01mm

最小读数1mm,压缩木锚头

量测精度±0.06mm,压缩木锚头

精度±0.45mm,钢尺挂钩式配合水平仪

系统灵敏度3~5,钢弦式

量程0.1~6.0MPa,钢弦式

6.2.1.11.8.量测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量测的资料、数据及时收集整理并用微机处理,根据量测数据得到位移—时间曲线,位移速度—时间曲线,位移—距开挖面曲线,并对量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位移—时间曲线,当水平收敛位移速度为0.1~0.2mm/天,拱顶位移速度为0.1mm/天以下时一般可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此时可施作二次衬砌。

隧道施工初期,初期支护可按设计要求施作,经一段时间量测得到可靠量测资料后,有以下情况时,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

当位移速度增大,位移量过大,围岩有长期不稳定,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裂隙,则加强量测并采取补强措施,包括提前施作仰拱,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长度和数量;当围岩仍达不到稳定,初期支护难以制止围岩变形,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承担部分围岩压力。

当围岩变形极小,且围岩完整性较好,实际围岩类别比预设计所示的高时,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下阶段同类围岩的初期支护可适当减弱。

在量测过程中,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则采用缩短量测间隔时间,加强观察,或加强支护和改变施工方法等具体措施,必要时停止开挖爆破:

第一:当累计实测位移值接近允许值,位移仍继续发展时。

第二:位移—时间曲线反弯点,即位移出现反常急骤增长时。

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设定变形值,内力值及其变化速率预警值,当发现超过预警值时,及时报告总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所监测的数据真实、可靠,监测人员对监测数据负责。

每个项目的监测资料保持有完整清晰的监测记录、图表、曲线、监测文字报告,并报送监理审查。

测点变形值采用回归分析,求出变形与时间回归方程和变形与开挖深度的回归方程,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对大量的监测信息,使用计算机绘图和分析,将结果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6.2.1.11.9.量测人员组织

成立监控量测小组,负责对本标段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监控量测及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提出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定后执行,量测小组的所有量测工作由1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工程师具体负责,并配备2名技术人员和2名量测工人协助进行。

6.2.1.11.10.量测注意事项

施工的初期阶段或地质变化显著,位移及下沉量大时量测断面间距可适当加密。

对围岩位移量较大,位移值突然增大,位移速度突然加快等情况,量测频率适当增加。进行洞内状态观测时应对每个开挖面都要观察,一般每天观察一次。对于选测项目的量测断面布置及项目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设备情况确定。

量测元件安设时,量测断面尽量靠近开挖面,与开挖面的距离小于一次开挖进尺。

量测元件安设及初读时间在爆破后24小时内,在下次爆破之前完成。

坚持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监测前编制工程监测实施性计划,包括监测程序、方法、使用仪器,监测精度,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

使用的仪器及传感器在施工监测过程中要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组织有经验的监测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监测小组,确保施工监测质量。

6.2.1.12.施工风、水、电供应

6.2.1.12.1.施工供风

天山新2#隧道处理欠挖、开挖避车洞及检底施工需要供风。采用移动空压机进洞供风,φ80mm供风管。

6.2.1.12.2施工供水

在天山新2#隧道山顶修建1座200t高压水池,比隧道最高顶高40m左右,从白杨河中抽取河水供天山新2#隧道施工用水及工地生活用水,采用φ150mm供水管引至洞内施工区和生活区。

6.2.1.12.3施工供电

配备3台200KW的内燃发电机供电,在前期临时电力线未贯通前供隧道开挖的电源,在临时电力线贯通后作为备用电源,在施工期间系统停电时,通过内部10KV供电系统,将自备电站的电送至作业面,以确保隧道不因系统停电而停工。

在业主提供的高压电力线上就近T接。在洞外设变压站,采用3台500KVA变压器,供洞内通风、照明、洞外设备和生活用电。

洞内施工用电采用10KV电力电缆高压进洞,设1台630KVA的移动变压器,供洞内开挖、支护用电,变压器每隔400m左右移动一次。洞内混凝土衬砌作业区,配置1台160KVA变压器供电。变压器设在避车洞内,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隔离栏栅。

6.2.1.13.隧道弃碴处理

隧道施工时,洞内弃碴运输到洞口附近的临时存碴场,二次倒运采用正装侧卸装载机装碴,配12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弃碴运至业主指定的弃碴场。弃碴场周围用浆砌片石修建护脚墙和护坡,在隧道施工完毕后,在弃碴场表面覆盖一层土,并种草绿化。

6.2.1.14.施工测量

全线导线控制点由业主提供,在开工前对其进行复测,并提交复测报告。采用I级全站仪测量,测角6测回,测边往返观测各两测回,每测回数据进行严密平差。高程控制网点的布设满足既方便施工测量,又牢固稳定的条件,不受施工过程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导致沉降变化。水准网的测量(加密)均采用三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三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同时我公司为确保施工测量的准确无误,使隧道按时贯通,在施工中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执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

经理部测量主管由经验丰富、有合格资格的人员担任,并配备足够数量、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

所使用的仪器要定期到国家认可的鉴定部门进行检校;

测量放样的有关原始数据要记录完整、清晰,并报监理工程师核对;

经理部测量组每周定期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测量报告。

6.2.1.14.1.测点的选择和保护原则

测点选在通视良好,不受施工扰动的地方;

导线和水准控制点用不锈钢或铸铁制作,导线点有明显的标志,水准点表面为圆球状;

在软土中,钢钉测量标志应嵌入大小合适的砼块中,并保证永久固定;

埋在地下的测量标志用砼管或框架保护,并加盖以防泥土或雨水弄脏;

测量标志如有损坏,立即恢复。

6.2.1.14.2.中线控制测量

在工程开工之前,组织公司精测队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对业主提供的导线网及其它控制点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复测;同时测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控制桩,并将测量成果书报请工程师及业主审查、批准。

在控制导线传递到洞内前,在洞口附近至少布设三个导线点,布设成三角形,形成闭合导线网。当导线闭合精度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在准确定出洞门后,必须以双导线进洞来控制下一个导线点的布置,确保导线点的准确无误。

新增贯通导线点时,必须从起始导线点开始逐点联测,禁止由后一导线点推设前进的一个导线点;

必须定期复核导线网,并将测量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

为确保导线测量的万无一失,每个控制点的测量都要完成6个测回。

6.2.1.14.3.高程测量

在工程开工之前,组织公司精测队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对业主提供的水准网及其它控制点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复测;同时测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控制桩,并将测量成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准;

利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准网,由公司精测队以最近的水准点为基点,将水准点引至洞口,至少布设两个埋设稳固的控制测点,以便相互校核;

建立定期高程联测制度,以复核施工水准网的准确性。

6.2.1.14.4.洞内日常施工测量

洞内的施工测量首先要作到选好点位、爱护点位,避免引入点的损坏及移动;

随时以临近点位复核正在使用的测量点位,确保万无一失;

在平常的施工放线中,为保证精度,必须用经纬仪放线,不得使用穿线法;同时在放线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后视距离;

在传递高程时要确保传递点的稳固、准确,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加强与相邻标段的联系,互通测量成果,确保贯通面的施工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6.2.2.涵洞及泄水洞施工

6.2.2.1.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遇石方时采用风镐凿除。基础开挖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先测量基坑的位置、高程,定出基坑开挖范围,将轴线延长至基坑外适当位置加以固定并妥善保护;根据天气情况结合基坑四周地形条件,作好地表防排水措施;根据设计要求和不同的材料来源进行砂浆和砼的施工配合比设计。在开挖中如发现水文、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为缩短基坑暴露时间,要预计基坑成型的时间且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在基坑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检查,基底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砌(浇)筑基础或进行基础换填。

6.2.2.2.砌筑基础和基坑回填

基础混凝土用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和石,保证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做到随拌随用,并在3~4小时内使用完毕,若气温超过30℃时在2~3小时内必须用完。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每隔4~6m或地基土质变化处或基础填挖交界处且必须在板接缝处设一道沉降缝田林县乐里第二小学教学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缝宽1~2cm,沉降缝垂直、整齐,在每砌筑一层之后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填塞。

基础砌筑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对基坑进行回填。

6.2.2.3.边墙及翼墙的安砌

在砌筑边墙前利用沥青浸透的木板设置横断面样架牵线控制砌筑,以保证建筑物的尺寸和外观平顺。砌筑每层片石时先安转角石再砌镶面石,然后填腹石。镶面石选用表面平整的块石,并稍加修整,砌筑方法采用挤浆法施工。石块间互相交错,咬搭密实,确保砂浆饱和、嵌缝料无空洞。

墙身沉降缝端面垂直、整齐,并与基础沉降缝一致。进出水口的翼墙与边墙设缝隔开,缝内采用与沉降缝相同的填料填塞。

6.2.2.4.盖板支座砼的灌注与养护

支座砼的模型板采用组合钢模拼装,沉降缝处设置沥青木板,按支座高度全涵统一设计。在涂抹脱模剂前商住楼高层深基坑土方施工方案,所有模板清刷干净,不带有其它附着物。灌注砼的砂石料及水泥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砼拌制采用集中拌和,按工程当时的需用量拌制,浇筑时的坍落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砼浇筑连续进行。所有砼一经灌注立即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全面捣实,砼灌注后12小时内采用草帘覆盖并浇水养护。

6.2.2.5.钢筋砼盖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