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165-2020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GB/T 50165-2020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50165-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213358
下载资源

GB/T 50165-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0165-2020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7.2.1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木结构,当部分构件损坏而需进行维 修或更换时,最好采用与原构件树种相同的木材,但这往往是难 以实现的。原因是几百年来自然条件的不断变迁,特别是在人为

7.2.2用于维修各类木构件的木材材质,本标准根据古建年

要求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的等级 标准作了规定,但考虑到古建筑木构架一般不用受拉构件GB/T 42256-2022 海水中钌-106的分析方法 γ能谱法,因而 未将该类构件的材质标准列人

全,或降低木构件表面彩饰的质量和寿命,故规定木材在加工前 需经过于燥处理,且含水率要求应比一般工程严格。因此,对以 自然风十为主的原木或方木,要求含水率不大于20%;对斗拱 及小木作,尽管其所用的材料,需要达到十分干燥的程度,但由 于其尺寸较小,人工干燥的条件不难解决,故从保证构件质量出 发,要求不高于当地的木材平衡含水率。 关于含水率的检测,本条采用了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 标准》GB50005规定的按表层测定的方法。

发,要求不高于当地的木材平衡含水率。 关于含水率的检测,本条采用了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 标准》GB50005规定的按表层测定的方法

7.2.5本条文所提的使用年限不能按普通木结构的概念来理

而只能理解为古建筑大修的一个周期。因为古建筑早已超过了正 常使用年限,人们对它所做的工作只是通过不断的保养与修缮, 使之能够尽可能地安全延年。但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合

成树脂胶所能达到的最长使用寿命来看,以古建筑一个大修周期 作为使用年限来要求,还是较为恰当的。

和间苯二酚树脂胶的性能为最佳。我国已大量用于建筑结构加固 工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胶在国外已有80多年的 成功使用历史。因此,在古建筑中完全可以应用。

3.1本条文概括了未构架整体维修和加固的内容与方法,并

7.3.1本条文概括了未构架整体维修和加固的内容与方法,开 对各种方法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7.3.2~7.3.4提出了对落架大修的要求。做好落架大修工作的 关键在于要认真按规定的程序和步骤,细心操作,不能有丝毫大 意。如因一时疏忽把样卵拆坏,不仅会增加修补工作量,有时还 可能把本来不该更换的构件,变成更换构件,既有损于古建筑的 史证价值,又造成工料的浪费。 7.3.5、7.3.6打堡拨正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和打华拨正过程中 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经验。当遇有主要承重构件(如大梁)严重 残损不能承载时,不适合采用此种方法。即使承重构件承载没有 可题,打堡拨正也要小心进行,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若听到异 常音响或遇到其他未估计到的情况时,应立即停工,待查明原 因,清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施工。 7.3.7、7.3.8对木构架整体加固的基本要求,应在维修工作中 全面理解和认真执行。 “不得改变原来的受力体系”主要含义是,应保持构架中原 有各节点近于铰接的构造与传力方式;不得将它们加固成刚接节 点;也不得把柱脚与柱的基础拉结固定等等;以免产生意外的不 利于木构架受力的副作用

7.3.7、7.3.8对木构架整体加固的基本要求,应在维修工作中 全面理解和认真执行。 “不得改变原来的受力体系”主要含义是,应保持构架中原 有各节点近于铰接的构造与传力方式;不得将它们加固成刚接节 点;也不得把柱脚与柱的基础拉结固定等等;以免产生意外的不 利于木构架受力的副作用

7.4. 1 木柱的一般裂缝,多数不是受力引起的,而是由

4.1木柱的一般裂缝,多数不是受力引起的,而是由木材干

缩和年久失修所致。因此,在修缮中,对这类非受力裂缝,仅作 一般性的修补,能防止水分渗人其中即可。当裂缝宽度较大需用 木条胶粘嵌补时,应使用干燥、通长、顺纹的木条,以改性环氧 树脂胶粘补严实。在具体操作中,若遇到裂缝不规则,可先修整 成适当形状的槽沟,这样更容易嵌补严实。

缩和年久失修所致。因此,在修缮中,对这类非受力裂缝,仅作 一般性的修补,能防止水分渗人其中即可。当裂缝宽度较大需用 木条胶粘嵌补时,应使用干燥、通长、顺纹的木条,以改性环氧 树脂胶粘补严实。在具体操作中,若遇到裂缝不规则,可先修整 成适当形状的槽沟,这样更容易嵌补严实。 7.4.2、7.4.3因梁架侧倾、扭转而造成的柱身开裂,应待梁架 整修复位、应力得到消除后,方可进行嵌补与加固。由于这类裂 缝不易与较大的干缩裂缝完全区别开来,故规定对这两类裂缝均 应同样处理。至于严重的受力裂缝与斜裂缝,则不能用一般方法 修补,而应考虑支顶、拆换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7.4.2、7.4.3因梁架侧倾、扭转而造成的柱身开裂,应待梁 整修复位、应力得到消除后,方可进行嵌补与加固。由于这类 缝不易与较大的干缩裂缝完全区别开来,故规定对这两类裂缝 应同样处理。至于严重的受力裂缝与斜裂缝,则不能用一般方 修补,而应考虑支顶、拆换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7.4.4对木柱局部腐朽的处理,应在最大限度保留原物

下,采取局部挖补或墩接柱脚的方法进行补强加固。 1仅有表层腐朽,可将腐朽部分完全剔除干净,并凿成易 于嵌补的儿何形状。经防腐药剂处理后,用干燥木料涂刷粘贴: 并钉钉加压,以保证胶粘强度。 2若为柱脚腐朽,可用墩接的方法处理。在墩接前,应先 加扶柱,以卸去柱子所承受的荷载,为了使墩接后的柱子仍可正 常受力,具体规定了墩接的长度。对墩接处的拼合方式,本条文 列出了“巴掌样”和“抄手样”两种连接方法。“螳螂头椎”由 于构造复杂,不易制作精确,容易影响传力效果,未予推荐。 7.4.5木柱内部被虫蛀或腐朽形成空洞时,需先查清中空的范

围和程度,方可按具体情况和要求,用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料进 压注加固:

1选择灌注树脂的洞眼,应注意的是要避开梁、枋交于柱 身的裤头。洞眼的大小和多少,以能保证朽烂的木渣、碎屑的清 余和灌注树脂的方便为宜。在满足这一前提下,宜少开大洞。 2将柱的中空内壁存在的朽烂未渣、碎屑清除十净,以保 正木柱与树脂粘结牢固。 3柱的中空直径较大时,应填充木块,减少树脂固化后的 收缩量,木块截面形状应加工成瓜棱形,有助于粘结牢固

定要经过烘干,方可使用。 5当木柱因心腐或虫蛀而造成柱心中空时,可考虑采用掺 有填料的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料压注加固,但应采取措施防止树脂 十缩,不起加固作用。 7.4.6当木柱严重残损,已不能正常使用,而又无法加固或支 顶保存时,则应更换新柱以确保古建筑的安全。本条规定了更换 新柱的要求。

7.4.6当木柱严重残损,已不能正常使用,而又无法加固 顶保存时,则应更换新柱以确保古建筑的安全。本条规定了 新柱的要求。

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应采用经过安全性和耐久性鉴定合格的结构胶; 2米 粘结的木构件需待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再加工; 3木构件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5%。 7.4.8王 玻璃纤维布箍的质量取决于其缠绕工艺与操作技术,使 用时应有保证质量的措施。

7.5.1木材腐对梁枋受力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应根据承 载能力验算的结果选择整修的方法。贴补的方法只能对木梁剩余 的完好截面的工作起到改善的作用。同时,为了使贴补部分不再 感染菌害,火菌防腐处理也同等重要。若不对剩余的完好部分要 加药剂防腐,则时隔不久,文会重新出现腐朽问题。 7.5.2木梁中干缩裂缝的嵌补加箍修整,主要是为了防止生物

7.5.3在本条提出的三种措施中,只有迫不得已时,才考虑

换构件。即使采取了这一措施,也应把残件妥善地保存起来 期将来科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还能将其复原。

7.5.4新配样头不容易拼接牢固,可借鉴过去一些胶合

采取的保证加工质量的措施,例如:采用韧性好,无缺陷,文易 胶粘的树种木材制作; 1精细加工椎头与样槽,并防止油污沾染,以保证两者密 合并粘牢。 2选用改性环氧结构胶粘结。涂胶拼合后,应立即用螺栓 (或钉子)加压,以保证粘结质量与强度。若用钉子加压,其位 置应避开螺栓孔位,以免安装螺栓时需取掉钉子。 3螺栓间距及钉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 GB50005的要求,以防钻孔或钉钉时引起木材劈裂。 7.5.5承橡枋偏心受力和標条容易向外滚动,常常引起该枋扭 闪和橡尾翘起。本条提出了两种处理措施,供不同构造的情况 使用。

GB50005的要求,以防钻孔或钉钉时引起木材劈裂。 7.5.5承橡枋偏心受力和標条容易向外滚动,常常引起该枋扭 闪和橡尾翘起。本条提出了两种处理措施,供不同构造的情况 使用。

闪和橡尾翘起。本条提出了两种处理措施,供不同构造的情 使用

7.5.6角梁位于古建筑翼角处,因其悬挑长度大、受力

受风雨侵蚀,经常出现梁头下垂、腐朽或梁尾折断等残损现 影响古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7.6.1斗拱中的杆件多为十字搭交,上下扣合样卯,各(架) 斗棋之上横贯长枋,形成闭合的环锁。拆卸时应从上端逐层平行 掀起,以免损伤样卯。当落架修缮时,需先注明各杆的方向、部 位,并在图纸与实物中相应编号。凡能成拆卸的斗棋,应在原 立捆绑牢固,成赞卸下,堆放整齐。不得散乱堆放,以免由于变 形造成重新安装困难

7.6.2有些清代中晚期的平身科斗,由于两端负荷不平衡

易产生倾覆力矩,造成斗棋外倾,挑檐枋弯垂甚至断裂。同时, 由于多跨连续梁转变为简支梁,还导致了弯矩增大的后果,故应 进行有效的加固。但在制订加固方案时应注意:既不能增加枋的 截面,也不能改变斗的形制。根据故宫的经验,可在平身科斗 棋的后尾(即撑头木的上端)加压科枋再拉结牢固;也可将撑头

木直接与额枋拉结牢固,以使斗棋中各力矩重新得到平衡。 当平板枋受大斗棋挤压角科斗棋而严重外倾时,可在平板 的搭角上增加抹角枕垫与斜头昂或斜头翘十字叠搭,以增加平板 枋的承压面,使承压变形减小到充许程度。 以上这两种加固措施,虽然给斗棋增加了新部件,但不影响 其外观,因而是切实可行的。但应注意的是,凡能满足设计验算 要求的斗棋,均不应进行干预。 7.6.3斗棋中的翘昂、棋、枋等受弯构件,在年久失修的情况 下,会产生较大的挠度,但由于斗棋是用多层纵横叠搭的杆件组 成,具有类似弹弓的传递荷载作用,且所用的木料均无木节等缺 陷,因而在挠度不大于1/120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为 了弥补挠度过大造成的尺寸偏差,修时可在斗腰(宋代称平) 的上端粘贴硬木垫,以使斗棋与標枋贴紧,有利于原构件的 保护。 7.6.4在斗棋中,卯的做法很重要,除在杆件交叉处采用刻 半、带袖的卵,以减少截面削弱外,还应在小斗底部及杆件叠 搭处施以暗销。由于暗销易被疏忽,而造成杆件移位的隐患,因 此,提出修时应补齐暗销的要求。另外,暗销作为防止杆件移 位的受剪连接件,其截面尺寸的偏差应控制在1mm以内,以保 证安装紧密。与此同时,考虑到剔挖工艺与受力的关系,其长度 的偏差也应控制在3mm以内。 7.6.5对斗棋中残损劈裂构件的维修,应根据其损伤程度与受 力情况进行分析,有些构件的端部(如昂嘴、菊花头、麻叶头 等)只起装修作用而无受力间题,均可用胶粘剂粘补,以尽量多 保留历史原物。

7.6.3斗棋中的翘昂、棋、枋等受弯构件,在年久失

下,会产生较天的挠度,但由于斗棋是用多层纵横叠搭的杆 成,具有类似弹弓的传递荷载作用,且所用的木料均无木节 陷,因而在度不大于1/120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了弥补挠度过大造成的尺寸偏差,修缮时可在斗腰(宋代称 的上端粘贴硬木垫,以使斗棋与枋贴紧,有利于原构件 保护。

7.6.4在斗棋中,槿卯的做法很重要,除在杆件交叉处

7.6.5对斗中残损劈裂构件的维修,应根据其损伤程度 力情况进行分析,有些构件的端部(如昂嘴、菊花头、麻口 等)只起装修作用而无受力问题,均可用胶粘剂粘补,以尽量 保留历史原物

7.1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要求的 础上,针对古建筑的特点和需要作出的具体规定,其中主要增 了2、3两款,着重强调在古建筑抗震加固工作中,不能因加

固、设防,而改变文物的原状。 7.7.2对体形高大、内部空旷或结构特殊的古建筑木结构,即 使其现状处于良好状态,也应采取必要的整体加固措施,这是因 为这类结构往往由于建造时用料很大、施工精心、维护正常,耳 未经历过设防烈度地震的考验,才使人至今尚未觉察到其结构构 造的缺陷。但很可能在大震来临时,将暴露出它在抗侧力和整体 性上的弱点。为此,本标准要求对这些虽属完好的建筑也要进行 整体加固,使之形成抗震结构体系

8.1.1 古建筑地面形制很多,一般庭院地面可分散水、甬路、

8.1.1古建筑地面形制很多,一般庭院地面可分散水、路、 海堰三部分。散水是围绕台基的一圈地面,由于它承受屋檐滴水 与向外排水作用,其宽度要根据檐出尺度而定(清《工程做法 规定为0.8:1)散水里棱与土衬金边等高,外口裁牙子砖,需 故出泛水,以免积水。角路为中间略高,使水向两侧分流的弧形 走道。有殿式、大式、小式等做法,修时不得改变原有形制 甬路两旁的海高程需低于甬路与散水的牙子砖,修鳝时应考虑 全院的排水方向,在排水沟眼附近还应加大坡度。 古建筑室内地面高程也有特殊的要求。由于地面坡度的各种 规定久已失传,后世修缮时往往以取平的方法搜室内地面,造成 柱础与地面不能接平的毛病,因此在翻地面时需先测高程制出现 状图,以利正确的设计与施工。 8.1.2古建筑雨水沟的及时蔬浚是减少地面湿度,延长建筑寿 命的重要措施。结合水沟内阴暗潮湿的具体情况,为了把暗沟修 得延年并防止渗水,在不影响古建筑观瞻、结构构造与环境风貌 的情况下,明确了沟帮、沟底可用水泥砂浆垒砌与勾缝。 8.1.3鉴于古建筑周围路面越修越高,致使古建筑落于洼地之 中,既影响古建筑风貌,又有损建筑寿命,本条规定了修筑路面 时不准提高路面高程,不准潼没建筑的土衬石与散水坡,不准涯 没台阶的砚窝石(最下端的踏踩),不准没牌楼、石狮或其他 陈设底座的散水,以免在城市建设与路面养护中把古建筑陷人 盆地。

8. 2 场地、排水及基础

8.2.2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便会发生湿陷;

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且有较大胀缩变形能力的高塑性 黏土;红黏土也同样具有受水浸湿后体积膨胀、失水干燥后体积 收缩等特性。在上述场地土地区,曾有不少建筑物,特别是刚性 较差的砖石房屋,由于地基土受水膨胀(或湿陷)变形而引起墙 本裂缝。故本条提出应加强对这些场地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的 呆护,防止地表水渗人地基。如在建筑物周边设置散水坡,注意 保持地表水排除的天然条件和水池应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等。

山洪冲刷、滑坡的重要措施。通常的做法是在山坡上部适

设置截洪沟,将山洪水引至古建筑场地以外。沟的纵向坡度可根 据山地地势而定,一般不小于3%;横断面尺寸应根据当地历年 来的最大降雨量,按其汇水面积分别计算最大流量确定。由于截 洪沟内水的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沟的底面宽度不宜过小,一般 不小于600mm;沟的边坡坡度不宜过陡,应根据土质而定。土 质边坡一般为1:0.7~1:1.5,岩石边坡可适当放陡,并应防 止渗漏。在下列地段和部位,应对沟底和沟壁采取加固措施,防 止被水冲坏: 1土质松软地段; 2流速较快,可能遭受冲刷地段; 3跌水处; 4地面水汇集流人沟内的部位; 5出水口处。 8.2.4当古建筑位于山坡上时,应对其场地进行必要的工程地 质勘察,充分了解其地层岩性(土、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 质构造(土、岩层的成因及构造)、水文地质(地下水的情况) 和地形地貌(山坡表面及场地地形情况)等工程地质条件,并作 出正确的评价。如存在(或可能发生)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现象 (如滑坡、岩溶、泥石流等)时,应采取适当的整治措施。 如发现有滑坡、崩塌迹象,如山坡上岩石出现裂缝,坡面上 或坡脚处有明显的滑动面或滑动擦痕等,应立即与文物管理单位 联系,及时采取防治或抢救措施。并应在滑动部位设点,随时掌 握滑坡的发展情况,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并可为整治提供依据。 当古建筑位于河岸上时,应根据水流特性(水流的冲击方式 和冲击力、冲刷的高度和深度等),河道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 件(包括水位、水深、流向、流速等),做好场地附近河岸边坡 的保护和必要的冲刷防护设施。如发现有边坡溜或堤岸塌等 现象时,应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整治。

证古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不受影响

施工前,需对附近古建筑地基基础的现状、地基荷载影响深 度、当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并应通过开挖 边坡坡度的稳定验算确定开挖界线,制定确保古建筑地基稳定的 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1由于软土(或土层中含有较厚的淤泥层)的抗剪强度低, 压缩性较高,且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和流动性,在基坑开挖后,土 体应力不平衡,基坑附近的地基土将向基坑产生滑移和变形。故 在此类土层中,不宜采用大开挖施工。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层中含有流砂层(即因动水压力,使砂 粒上浮而随水流动)时,在基坑(槽)开挖过程中,由于大量抽 水,容易导致附近古建筑地基内承压水头下降或土粒流失而产生 基础沉降,故也不宜采用大开挖施工。 2当地质条件良好(如硬塑以上一般黏性、碎石类土、粗 砂或中砂等),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底面标高时, 可按本标准图8.2.5施工。 本标准图8.2.5是参照原联邦德国标准《关于在土方开挖和 基础加固施工中对房屋建筑的保护问题》DIN4123第6.2.1条 的规定绘制的。图中要求护坡道的宽度不小于3m,边坡坡度不 陡于1:2(高:宽);地下水位标高应低于坑(槽)开挖底面 0.5m以下。采取以上措施是为了保护古建筑基础,防止边坡塌 方井便于土方施工而米取的措施。 3在古建筑基础附近或围墙两侧堆置大量弃土,对其地基 基础增加了很大附加荷载,容易导致基础沉降或围墙倒塌。 4采用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时,在降水范围内的古建筑 可能产生地基基础沉降,其主要原因是: 1)因降水地区承压水的水头降低,使上覆地层孔隙比压 缩而产生地面沉降; 2)洗井和抽水时大量浦砂,使井点附近产生地面沉降; 在南方岩溶地区无为严重,有时数百来以外也可能产 生地面突然塌落。

因此,在古建筑附近进行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时,需采取可靠 错施,防止其地基基础产生沉降事故 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1规定,冬李开挖土方时,如可能引起邻近建筑物(或 构筑物)的地基或其他地下设施产生冻结破坏时,应采取防冻措 施。对于古建筑地基更应加以保护。 6本款为防止产生重大工程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 应严格执行。

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1规定,冬季开挖七方时,如可能引起邻近建筑物(或 构筑物)的地基或其他地下设施产生冻结破坏时,应采取防冻措 施。对于古建筑地基更应加以保护。 6本款为防止产生重大工程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 应严格执行。 8.2.6古建筑四周台基对保护整个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非常 重要,特别是台基较高时,还承受着较大的侧向土压力。如遭到 损坏或基础不均匀沉陷,应及时修整,以免引起柱基或墙基产生 高部下沉或位移。如非地基土壤问题,可在墩处进行找平;如 系局部软弱土层所致,应采用碎砖三合土或三七灰土换土分层夯 实处理。 8.2.7本条为加固与翻修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原则要求。地基与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安 危和使用寿命,加固或翻修都非常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 古建筑,对其地基基础的维护与加固,应立足于长远使用;要求 次修复后,必须质量可靠,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1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是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 衣据,应事先通过调查或实测取得。这对于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加 固与翻修,更为重要,因古建筑已使用年久,原有基础所考的 上部结构荷载和当时的地质、地形条件与现在的实际情况有所变 更,在进行加固与翻修时,应根据现在建筑物的实际荷载和环境 条件进行验算和处理,不得未经验算即按原样重修。 2当古建筑原有基础理置过浅或在泳冻线以上时,地基的 稳定性比较差,一旦局部基土受到破坏,地基荷载有所变更或受

重要,特别是台基较高时,还承受看较大的侧向土压力。如逼 损坏或基础不均匀沉陷,应及时修整,以免引起柱基或墙基产 局部下沉或位移。如非地基土壤问题,可在墩处进行找平; 系局部软弱土层所致,应采用碎砖三合土或三七灰土换土分层 实处理

8.2.7本条为加固与翻修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原则要求。

2.7本条为加固与翻修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原则要求。地基与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安 危和使用寿命,加固或翻修都非常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 古建筑,对其地基基础的维护与加固,应立足于长远使用;要求 一次修复后,必须质量可靠,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1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是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基本 依据,应事先通过调查或实测取得。这对于古建筑地基基础的加 固与翻修,更为重要,因古建筑已使用年久,原有基础所考虑的 上部结构荷载和当时的地质、地形条件与现在的实际情况有所变 更,在进行加固与翻修时,应根据现在建筑物的实际荷载和环境 条件进行验算和处理,不得未经验算即按原样重修。 2当古建筑原有基础理置过浅或在冰冻线以上时,地基的 稳定性比较差,一旦局部基土受到破坏,地基荷载有所变更或受 冻胀、融陷的影响时,容易引起地基的过量变形而导致基础的不 均匀沉降。即使古建筑目前尚未发生问题,但为了慎重起见,仍 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的荷载情况,对其基础是否有足

够的稳定性作出正确的评价。如发现全部或局部基础不够稳定, 应进一步进行验算或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3当在古建筑及其周围设置新的管道系统、蓄水池和室外 排水沟时,往往由于施工不当或使用中不加注意而产生漏水,如 不断浸入地基可能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 4在古建筑附近或在古建筑群中加固或翻修一幢建筑物的 地基基础,应注意防止它对邻近古建筑地基基础产生沉降位移等 不良影响。例如在构造上:加大、加深基础或加设桩基时,不得 对邻近的地基基础有所破坏;在受力方式上:地基的压力范围增 大不得对邻近基础产生附加荷载。在土方开挖施工中,所采取的 保护措施,应保证邻近古建筑地基基础的绝对稳定等等。 5加固与翻修古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计算,应遵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对特 殊性土地基上的古建筑,尚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如湿 陷性黄土地基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 范》GB50025;膨胀土地基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膨胀土地 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多年冻土、高原李节性冻土应按 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8.2.8选择古建筑地基的加固方案时,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

了解当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通过计算确定地基荷载 的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然后结合当地材料来源、施工设备条件 和质量控制要求等因素,综合选定合理的加固方法。例如:尽管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泥 藿浆、硅化加固、旋喷加固等方法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施工比较复杂、费用较高,如果荷载影响深度不大且为局部加 固时,一般可采用抬梁换基、加设砂石垫层等简便方法处理

8.2.9本条为古建筑地基采用桩基加固,或原有木桩基

1木桩的耐久性较差,如无特殊要求不宜采用。混凝士 钢筋混凝土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且材料容易解决,但应采用灌

桩不宜采用打入桩,因打入桩施工困难,且打桩振动对古建筑和 文物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以及四川、 贵州、广西、陕西等省已发展采用人工挖掘成孔灌注桩,并应用 于高层建筑地基工程和山区滑坡加固工程,取得了很多好的经 验。与其他桩基比较,具有质量可靠、设备简易、现场文明、噪 声小、振动小、适应性强、经济效果好等优点。当古建筑的地基 采用桩基加固且地下水位很低时,可采用人工挖掘成孔灌注桩 施工。 2当原有未桩基有特殊保留价值,需采用桩更换时,应 选用耐腐的树种木材制作,如落叶松、青冈、栎木、稠木等。木 材封闭在含有气体和水分的天然土层中容易腐朽(特别在地下水 位交替部位腐朽更快),但在不含气体的饱和水中则不易腐朽, 故木桩应打入常年最低地下水位以下。另外,如地下水中含有盐 质时,木材容易受盐质侵蚀而变质,故不得采用木桩。 3桩基施工的具体要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的有关规定执行。采用打 入木桩时,尚应注意防止打桩振动对古建筑和文物可能造成的不 良影响

8.2.10水泥灌浆法适用于裂隙性的、吸水率为0.05L/min~

10L/min的岩石类或碎石土的地基,并已发展采用水泥硅化加固 (以水泥为主,另加水玻璃为速凝剂的压浆工艺)。在施工前应通 过试验以选定灌注机具(包括压力参数)和水泥浆的配合比,并 检查灌注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硅化加固是利用硅酸钠(水玻璃)为主的混合溶液进行化学 加固地基,适用于粉砂、砂土、黏性土、软土和湿陷性黄土地 基,具有加固作用快、工期短等优点。其施工要求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中有关 规定执行。但施工前应根据土的类别和透水性能等,选择加固方 法(包括注液管及电极管的布置和打入深度、化学溶液浓度和用 量、注液方法、灌注速度、灌注压力等),并应通过现场试验检

查其加固效果。 旋喷加固是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旋喷管打入土层,以20MPa 以上的高压喷射流,强力切削土体,使水泥浆液与土搅拌混合形 成固结体,适用于淤泥质土、细砂、砂卵石黏性土和黄土状土地 基加固,

8.3.1古建筑中的石构件,特别是有雕刻纹样的石构件,有不 少具有历史与艺术价值,应保存原物,并加以妥善保护,除非残 损严重,危及建筑物安全,一般不予更换,即使更换下来,也应 作为实物史证保存起来。对局部残损的石构件,应及时进行修 补。修补时,选用的材料,其品种、质量、色泽宜与原件相似或 相近,仿旧修补但又要留有微小差别,以使后人能够加以识别, 不致造成以假乱真的后果。这是“威尼斯宪章”的原则,在修补 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8.3.2配制大漆的生漆、白、漆片等均属传统使用的胶粘剂,

可根据具体要求和实际经验选用。改性环氧树脂胶,除用于对 结强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外,还可用于露天环境中

8.3.3这虽是对承重石柱规定的更换条件,但若能采取支顶等 措施保存时,仍然不宜更换。因为对古建筑来说,更换总是迫不 得已采取的下策。

8.3.4这是对配制新构件提出的基本要求,重点在于既要保证 材料质量与制作质量,又要使后人能识别是配件。

8.3.4这是对配制新构件提出的基本要求,重点在于既要保证

8.4.1我国古代墙壁的种类很多,如砖墙、石墙、土坏墙、编 壁墙等,维修时需保持其原有构造方式、尺寸、砌筑方法,并不 得随意改变墙壁的材料。当以现代材料进行补强、加固时,除不 得改变墙壁的结构、形式和各部分的尺寸外,尚应采取隐蔽的方 式,使墙壁的外观和质感不变。

8.4.2重新砌筑墙壁时“应保持原墙尺寸和式样”。为了做到这

一点,在拆卸墙壁前,便应全面考虑如何正确复原的问题。根据 多年总结的经验,除了照原样测绘其外观尺寸以及墙顶、墙檐, 上身、下肩的式样与细部尺寸外,还要细致研究其具体做法(如 系十摆、丝缝、涧白还是糙砌等)和铺砌方式(如系一顺一丁、 三顺一丁还是十字缝加暗丁等)。由于仅从表面观察,往往不易 卉清。故本条文对拆卸残墙,还要求“逐层揭起”,以便确定其 内部构造。恢复原样还包括了对灰缝按原尺寸、原做法的复原。 因为古代砌墙对灰缝很有考究。例如:“官缝”与“丝缝”就有 很大不同,在拆卸时,也需要细加识别。 古建筑的墙壁一般均有斜收(即下宽上窄,也称上收)。其 料收尺寸均随墙的部位、墙的高、厚和墙的时代特征而异。由于 谱壁的斜收情况不同,拆砌墙壁时需做出墙的剖面图,以便按原 样重修

8.4.3、8.4.4当墙壁外皮砖鼓闪(丁砖已拆,或无丁

4.3、8.4.4当墙壁外皮砖鼓闪(丁砖已拆,或无丁砖),而

背后墙坚固时,可仅拆砌一进砖。为使新旧墙体咬合牢固,在不 影响外观原状的情况下,可用加铁活或用配筋砌体的方法补强; 在围墙仅有局部歪闪严重需要拆砌,其他部分歪闪轻微,可以不 动的情况下,由于新砌墙壁不能迁就已侧倾的旧墙,势必出现两 个不同斜度的墙面。为了防止新旧墙体出现衔接面的错岔,可以 故出1m3m长的过渡砌体,既能使两个砌体咬合坚固,又不 致于大量拆砌原有侧倾的旧墙。 木构件紧贴墙壁部位最易腐朽,当拆砌墙壁时,除应将贴墙 的木构件作防腐处理外,尚需按原状做出八字柱门及上下通气的 添风一业品美大均件泽风险湖的名件

应在古建修缮前对土墙的历史加以审慎地考证,对有历史价们 土墙应原状保护,修补时需照原墙壁的层数、厚度、做法( 墙或土坏垒墙;加竹筋或木条的规格与布置方法),不得改变 墙的做法,更不得改变墙体材料与形制。

8.4.6、8.4.7古建筑墙面的修,应先做调查研究,并做好详 细的书面记录,不仅应注意墙面的色泽,墙边的纹饰,还应在清 铲灰皮时注意灰皮下层有无壁画。拆砌有壁画的墙壁,需经批 准,并有可靠的揭取和复原措施,方可动工。

8.5.1、8.5.2这两条为瓦顶拨草勾抹(查补瓦顶)、提节夹垒 (包括裹垄)工程应遵守的一般规定。因古建筑寿命与屋顶保养 关系很大,要求严格执行,以纠正屋顶保养无用、只能等待大修 的错误观点。

8.5.3这是揭盖瓦的传统修做法。设计时针对实际

用此法,可以节省大量灰背与底瓦工程量。本工程的要点是底瓦 轴蜓当间用灰楂缝压实,盖瓦扣于底瓦的缝中,误差不得大于 5mm,否则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造成漏雨的后惠。 8.5.4、8.5.5这两条为瓦顶揭瓦应遵守的基本规定,因为官式 故法的屋顶工序很多,每道工序中的局部失误都会给屋顶造成渗 属隐惠,设计施工中需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1灰背是屋顶的防寒层,也是预防渗漏的最后一道防线: 官式做法中古背工程多分层苦麻刀灰(麻刀与白灰的重量比约 1.5/100),最下层是3/100的护板灰,子上层是5/100的青灰 背,为了增强屋顶防水与望板防腐作用,最讲究的屋顶还有在望 板上铺桐油纸,或在灰背上铺锡背的方法。民间屋顶多古麦秸掺 灰泥背。古背中因地制宜的方法很多,也有使用白灰焦渣苦背。 如能拍打坚实,上抹青灰背效果也很好。本条对古背所用的材料 不作硬性规定,但灰背的表面需是坚实、圆滑、平整的曲面。 2蚶蜓当系指两行底瓦间的距离。翻修屋顶时,除依照原 蜜数设计外,并需按底瓦宽度验算蚶蜓当的宽度。如发现底瓦间 距过大,则需详做调查处理,是否多次修时添换了小号的底 瓦,还是垄数的差错。这种情况在屋顶揭开前是不易发现的,当 屋顶揭开后由于工期所限,往往迁就捧合。造成隐患。因此执行

本条文时应注意蚶蜓当的宽度不大于筒瓦径的1/5。 3板瓦间的搭接面,由于《营造法式》写有“上一块压着 下一块的十分之七”(即“压七露三”)似为人所皆知,但实际上 它指的是最大的搭接面,由于瓦的稀密安排与坡度还有一定的关 系,因此需掌握稀瓦檐头密瓦背的布置方法,才能使檐部的底瓦 有流水的坡度,否则如将每块底瓦都做成压七露三则檐部底瓦将 会倒流水,造成漏雨之患。

8.5.6为了使屋面上的灰口与瓦件色彩相协调,根据传

黄琉璃瓦捉节夹垄的麻刀灰中调人5%的红土子。绿琉璃瓦三 瓦都用青白灰(月白灰)

代久远的建筑屋顶上,具有很多历史时期的瓦件,虽然纹饰不统 一,但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揭宣时应特别珍惜这些遗 物。即使有残损瓦件也应尽量加固粘牢,安装在原处,以保持该 建筑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碎裂过甚难以粘固者可保存作为 资料。

异。南方的蝴蝶瓦屋顶,系把底瓦直接铺在桶子(檬子)上,十 扣盖瓦,具有既遮阳、避雨而又通风散热的特点,维修时应照原 样,以保持其特色。

9.1.1工程验收应有书面材料为依据,故规定施工单位在提请 验收时,应提出本条文所规定的全套资料,供现场查对使用

9.2木构架工程的验收

9.2.1~9.2.4有关木构架、斗棋的安装及其新配构件制作的允 许偏差,编制组做如下核查后确定: 1与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有关项目的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必要的协调。 2对过去使用的若于相对允许偏差,作了对构件承载能力 影响的综合验算,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对最大负偏差的控制, 以确保安全。 3对需要考虑相关问题的允许偏差,作了取值上的协调, 以防止出现矛盾。 9.2.5本条规定中的橡包括飞橡。对橡条尺寸及其安装的允许 偏扁差,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制定的。 9.2.6本标准第9.2.2条、第9.2.3条及第9.2.5条的验收工 作由一均应检杰本材的材质与今水兹

9.3.2、9.3.3这两条主要明确以下两点: 1对原有地基基础和排水设施的保养和修缮,由于一切按 原样重做,故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至 于地基基础工程,因属于隐蔽工程,故尚应做检查记录。

2对新造的基础和排水设施,由于其隐蔽部位多改用现代 水泥等材料制作,故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检香验收。

9.3.4石作验收注意事项:

1补配石料容易以假乱真。在检查验收石作工程遇到这种 情况时,应要求在适当部位留下补配痕迹,以使后人能够辨认。 2承重石构件所用的胶粘剂,应有胶液活性及胶粘强度等 检验的书面报告,供验收审查。若胶粘剂未经检验,不得同意 验收。

筑方法也有不同。验收墙体工程时,除应按本标准第9.3.1条 规定,首先检查其形制与外观尺寸外,尚应特别注意施工所用 材料和做法是否正确无误。在这些检查项目都得到确认后,才 步按有关的操作规程检测其砌筑的偏差。

9.3.6古建筑墙体抹灰,其表面凹凸的容许偏差较小;

面积的抹灰需精心操作,才能达到。例如:北方地区采用的“冲 筋上杠”便是较好的措施。所谓“冲筋上杠”,是指一种传统的 抹灰法;施工时,先在墙面四角拉线找平,将墙面分成若于大 格,沿格线钉扁铁杆,(亦称水平板),上下钉直稳固后,沿铁杆 抹砂灰梗,厚度稍稍超过铁杆,然后分格抹底灰,用杠尺由上往 下抹,冲过铁杆灰梗,遇有凹凸不平处,加抹罩面灰(1~2)道 赶压光滑平整。

9.3.7、9.3.8本条在执行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3.8本条在执行中应注意以下

1为增强屋顶饰件的稳固性,而在正吻、垂兽等瓦件下的 木构件上加钉的吻桩、兽桩、脊桩,以及防止滑移的抓泥瓦、瓦 钉等,应在上瓦前会同监理人员逐个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备 查,以免上瓦后无法检查,而留下隐惠。这是瓦顶验收中最易被 疏忽的项目,故在此处加以提示。 2古建筑屋顶的瓦件多已经过历代添配,规格很不一致 为了避免竣工后验收不合格,宜在清理补配瓦件时,加以调整 并做好编号与检查记录。

9.3.9对于门窗扇方正程度的检查,仅控制四边尺寸的偏差不 能解决问题。采用以对角线的偏差进行控制,可以在验收中很容 易检查出制作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另外,对门窗扇安装质量的检查,其关键在于观察门窗扇是 否能在任何位置上保持稳定,并转动无声,只要能做到这两点, 就表明其安装技术与质量是合格的。 9.3.10~9.3.12对于其他工程的验收,本标准仅作概要的规 定,因为这些工程的专业性很强,除应由专业人员设计外,还应 由他们事先提出对制作和施工质量的要求,据此,才能进行监督 与检查验收。另外,有些工程属于现代技术的引用,则应按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

9.3.10~9.3.12对于其他工程的验收,本标准仅作概要的规 定,因为这些工程的专业性很强,除应由专业人员设计外,还应 由他们事先提出对制作和施工质量的要求,据此,才能进行监督 与检查验收。另外,有些工程属于现代技术的引用,则应按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

附录 A古建筑木结构防腐、防虫处理措施

A.0.3~A.0.6由于古建筑情况复杂,不可能全面概括,故 行时,尚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残损的现状与试处理的效果,作 一步的设计。 另外,应指出的是,为在不落架情况下,对古木构件的

腐、心蛀进行有效的处理,较好的方法是熏蒸法。为此,增加了 防腐、杀虫效果较佳的氯化苦作为熏蒸剂;它原是一种粮食保存 常用的药剂,因兼有防霉腐效力,而被苏联引用于工程上,后经 西方各国大量验证确认:它能吸附于木材内层长达(7~15)年 之久。因此,适合于不宜使用加压灌注法施工的古木构件中;但 直得注意的是在施药过程中,若构件周边密封不严,将有刺激性 气味逸出,故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宜慎用。另外,若用于重要构件 中,尚宜每隔(3~5)年补药一次,以保持药效的稳定。至于一 般构件可视构件具体状况而定。

B.0.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 定,统一定为民用建筑四级,不论对古建筑的管理与维修工作都 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B.0.2若单纯从防火技术要求出发,最好用难燃烧或非难燃 烧的材料仿制古建筑中易着火的木质顶棚、吊顶用的苇席、纸 和木板隔墙。但实际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有些高级古建筑 的内装修,如天花、藻井、花罩、隔扇、碧纱橱和壁板等均系 紫檀、花梨、黄柏、楠木等名贵木材雕刻精制而成,艺术价值 极高;至于室内顶棚和墙面,一般也不油漆、不粉刷,而是裱 糊各种古雅图案的蜡花纸,称为“四白落地”,其有很好的色感 和质感。为保持其历史、艺术价值,是不充许用代用品仿 制的。 B.0.3这是为了防止古建筑发生电气火灾而需采取的重大措施 之一。许多火灾案例表明,在这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多,诸如因举 办展览、拍摄影视等而将临时电缆引人古建筑内部,时间长达数 十天不撤,以至弓起火灾的实例仍然时有所见。为此,对这些违 法行为严加禁止。 B.0.4对重要古建筑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问 题,理应配套考虑。但因不少殿堂内部保存有精美的建筑装饰和 其他文物,为了保护这些珍品,是不宜安装自动喷淋灭火装置 的。因此,本条作了如下处理: 1对自动报警装置,一般情况下均应装设; 2对自动灭火装置,仅当情况许可时,应予装设。 B.0.5~B.0.7为使古建筑免遭火灾的破坏,这些消防设施都 是士分必要的。

B.0.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 定,统一定为民用建筑四级,不论对古建筑的管理与维修工作都 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B.0.2若单纯从防火技术要求出发,最好用难燃烧或非难燃 烧的材料仿制古建筑中易着火的木质顶棚、吊顶用的苇席、纸 和木板隔墙。但实际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有些高级古建筑 的内装修,如天花、藻井、花罩、隔扇、碧纱橱和壁板等均系 紫檀、花梨、黄柏、楠木等名贵木材雕刻精制而成,艺术价值 极高;至于室内顶棚和墙面,一般也不油漆、不粉刷,而是裱 糊各种古雅图案的蜡花纸,称为“四白落地”,其有很好的色感 和质感。为保持其历史、艺术价值,是不充许用代用品仿 制的,

之一。许多火灾案例表明,在这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多,诸如因 办展览、拍摄影视等而将临时电缆引入古建筑内部,时间长达 十关不撤,以至引起火灾的实例仍然时有所见。为此,对这些 法行为严加禁止。

B.0.4对重要古建筑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 题,理应配套考虑。但因不少殿堂内部保存有精美的建筑装饰 其他文物,为了保护这些珍品,是不宜安装自动喷淋灭火装 的。因此,本条作了如下处理: 1对自动报警装置,一般情况下均应装设; 2对自动灭火装置,仅当情况许可时,应予装设, B.0.5~B.0.7为使古建筑免遭火灾的破坏,这些消防设施 是十分必要的。

0.8这是保证参观、游览人群能在规定时间内安全撤离现场 基本要求。若有条件,还可按更高的标准设计,使疏散工作做 更好、更快。

附录 C古建筑木结构防雷措施

C.0.1为了合理地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应根据雷害的后果对 古建筑进行分类。本条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将古建筑分为三类,并分别采取恰当的措施,既起 到保护的作用,文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C.0.2雷击建筑物,不仅与当地雷电活动出现频次有关,而目 还与建筑物所处的位置、地质、地形等因素有关。既有建筑物本 身构造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雷电井不限于只袭击高大建筑 物,有时,也袭击低矮建筑物。因此,需总结其规律性。根据多 年积累的资料所做的分析表明,在本条所列的12种情况下,古 建筑有可能遭受雷击,应引起保护工作的注意。 C.0.3对古建筑是否应当安设防雷装置,至今仍有很大的争 执。因此,本条要求“应经专项论证”。但若确认有必要,则应 按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设置。 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多年来不少地区因雷击造成的事故 时有所见,因此,对古建筑防雷问题不能持听其自然的态度,而 应加以认真对待。 C.0.4古建筑的防雷设计,在遵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 设计规范》GB50057规定的前提下,往往还会遇到不少涉及古 建筑专门要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同时执行现行国 家标准《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GB51017及本标准的有关 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作出全面的防雷设计。

C.0.4古建筑的防雷设

设计规范》GB50057规定的前提下,往往还会遇到不少涉及 建筑专门要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同时执行现行 家标准《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GB51017及本标准的有 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作出全面的防雷设计。

设计规范》GB50057规定的前提下,在在还会遇到不少涉及古 建筑专门要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同时执行现行国 家标准《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GB51017及本标准的有关 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作出全面的防雷设计。 C.0.5古建筑附近,若有较高大的树木,便易引来雷击,往往 沿树木穿入室内,导致烧毁建筑物和易燃物体。树木引来雷击, 还易产生电磁感应而导致反击或人身伤亡。因此,应根据建筑物 的重要性,在采取防雷措施的同时,也应对树木采取相应的

C.0.5古建筑附近,若有较高大的树木,便易引来雷击

沿树木穿入室内,导致烧毁建筑物和易燃物体。树木引来雷 还易产生电磁感应而导致反击或人身伤亡。因此,应根据建筑 的重要性,在采取防雷措施的同时,也应对树木采取相应

附录 F木构架承载能力验算

F.0.4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古建筑木构架的实际应力一般较 低,无需验算。只有在有些特殊情况下才需进行结构验算。敌本 条对四种可能发生问题的情况,作了需要进行结构验算的规定。 F.0.5木材的设计强度、弹性模量以及一些计算参数的基本取 值方法是在相关论证的基础上,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 标准》GB50005确定的。对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其原件的木材 计算指标降低系数是参考相关单位的试验资料和对古代木材所做 的试验结果确定的。 F.0.6一般梁、柱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的计算方法进行验算。对受弯构件的原件,若发现有问 题,应验算其强度,并要求满足设计要求。但对它的变形限制可 以放松,在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其变形只要不影响继续使用 就尽可能减少对它的干涉。 F.0.7古建筑中的斗棋是梁架结构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用于 挑檐及传递梁柱间的剪力。但晚期(如清代)的有些斗主要起 装饰作用;而本条仅对受力斗棋作出规定,斗棋实际上是多次静

F.0.4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古建筑木构架的实际应力一册 低,无需验算。只有在有些特殊情况下才需进行结构验算。故 条对四种可能发生问题的情况,作了需要进行结构验算的规定

DB35/T 715-2018 防雷装置检测规范F.0.7古建筑中的斗棋是梁架结构的组

挑檐及传递梁柱间的剪力。但晚期(如清代)的有些斗棋主要起 装饰作用;而本条仅对受力斗作出规定,斗棋实际上是多次静 不定体系,受力较复杂。从历史资料及现存古建筑的调查分析来 看,斗棋除个别构件有劈裂、折断、扭转变位或横纹承压变形过 大外,大部分斗棋都还是基本完好的。按古代建筑法式制作的斗 供,在受力上一般都经受住了长期考验。因此斗棋一般可不作验 算。但大斗处于受力最大的部位,工程中亦发现大斗有不少被压 扁的情况,所以应进行承压验算。

F.0.8在古建筑木结构中常有2根或3根木料重叠作梁的情况

这种梁不能起整体作用,所以验算各木梁时应根据各木梁的看 惯性矩分配上部荷载。

F.0.9传统的木构架房屋GB50434-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其开间小、高度低,通常有墙或壁 板等围护结构与之共同承受水平荷载的作用,因此,房屋的整体 刚度一般问题不大,无需按水平荷载进行验算。但对有些古建筑 木构架,由于没有墙或墙的布置不能对房屋起侧向支撑作用,且 年久失修,卯松动,致使房屋容易发生整体或局部倾斜,甚至 伴有扭转变形。因此,对这些结构应进行水平作用和荷载验算或 采取其他结构措施以承受水平作用力。 另外,体形高大、内部空旷的古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往往 年代悠久,文物价值高,结构也较特殊。若加固不当,除不起作 用外还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为确定是否需要加固而进行的验 算也应比较慎重,由相关单位共同商定验算方案,以保证验算结 果的可信性。

统一书号:15112·35438 定价:42.0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