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0T 154—2021 城市立体绿化技术导则.pdf.pdf

DB3710T 154—2021 城市立体绿化技术导则.pdf.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B370
资源大小:7.5 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34655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10T 154—2021 城市立体绿化技术导则.pdf.pdf

5. 2. 4. 4防水

屋顶绿化防水层必须满足I级防水等级设防要求, 必须设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层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5. 2. 4. 5排水

屋顶绿化应根据屋面坡度设置排水系统,排水口处应有过滤结构,排水系统应符合GB50015的规定。

5. 2. 4. 6防灭

屋顶绿化工程应满足建筑消防、防火等方面的规定,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5. 2. 4. 7防雷

5.2.4.7.1既有建筑屋顶不宜改动原有建筑的防雷设施。新增构筑物高于原构筑物防雷设施的,接闪 器应高于覆盖范围内最高物体高度。 5.2.4.7.2屋顶设置花架、园亭等构筑物的防雷设施,应与建筑的整体防雷设施相互连通,并确保接 地良好。*

5.2.5.1植物选择

5.2.5.1.1应根据气候特点、建筑类型、功能要求和后期管理等因素设计,选择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 相对稳定的乡土植物,可选择蜜源植物、食源植物等增加生物多样性。 5.2.5.1.2宜选择适应性好、抗逆性强、不易倒伏、根系穿刺性弱、低维护管理的植物,不宜选用高 大乔木、速生乔灌木、根状茎发达且穿透能力强的植物。* 5.2.5.1.3结合立地条件,宜选择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长缓慢的植物,宜选择抗海风、 海雾、海潮、耐旱、耐受的综合抗性强的植物。

5. 2. 5. 2 植物配置

5.2.1花园式屋顶绿化植物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以突出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为原则。 b)种植设计应遵循原有建筑风格。★ 以复层结构为主,由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草坪组成,提高绿化效益;应利用植物色彩、 花、果丰富景观效果,美化环境。* 植物高度、冠径大小应根据土层厚度、女儿墙高低等环境因素确定,树木定植点与女儿墙的安 全距离宜大于树高。乔灌木宜种植在承重梁、柱部位。* e 根据不同植物对种植土厚度的要求,花园式屋顶绿化可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或种植池满足种 植需求。土方堆高处宜设置在承重梁、柱位置。花园式屋顶绿化示意图见图1。

图1花园式屋顶绿化示意图

.2.2简单式屋顶绿化植物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选用耐旱、耐修剪、抗性强、低维护管理的低矮地被植物或匍匐状藤本植物。* 根据建筑自身条件,植物种类不宜少于3种,达到植物种类多样、生态效益突出的效果。简单 式屋顶绿化示意图见图2。*

5.2.5.3植物防风固定技术

图2简单式屋顶绿化示意图

5.2.5.3.1高度大于2.0m的小乔木和灌木均应采取防风稳固措施。 5.2.5.3.2主风向不应种植枝叶密集、冠幅较大的植物。 5.2.5.3.3植物的防风固定方法:地上支撑固定法、地上牵引固定法、预埋索固法、地下锚固法。植 物防风固定方法示意图见图3。*

DB 3710/T 154202

DB 3710/T 154202

5. 2. 6 细部构造

图3植物防风固定方法示意图

5.2.6.1屋顶绿化宜采用外排水方式,水落口宜结合缓冲带设置。 5.2.6.2屋顶女儿墙、周边泛水部位、屋顶檐口部位、变形缝和竖向穿过屋顶的管道周围,应设置缓 冲带,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缓冲带可结合卵石带、园路或排水沟等设置。 5.2.6.3屋顶绿化防水层的设计,低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可直接铺贴或涂刷至压顶下,有条件可在 压顶下覆盖女儿墙顶部,并在外墙面下返250mm。高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高度不宜低于种植土顶部 250mm。 5.2.6.4屋顶排水沟上可铺设盖板作为园路,侧墙应设置排水孔

5.2.7园林小品及附属设施

5.2.7.1为满足游憩需求和丰富屋顶景观,必要时可根据屋顶荷载和使用要求适当设置园林小品及附 属设施。 5.2.7.2园林小品及附属设施设计要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本体风格相协调,尺度适宜、美观耐用,并 有可靠的安全固定措施。*

5.2.7.4园林小品与屋顶楼板的衔接和防水处理应在建筑结构设计时统一考虑,或单独做防水处理。 5.2.7.5景石优先选择塑石等人工轻质材料。采用天然石材要准确计算荷重,并应根据荷载布置在楼 体承重梁、柱之上。*

5.2.8.1园路铺装的纹路、色彩宜与周围环境协调,宜选择轻型、生态、环保、防滑材质。 5.2.8.2园路铺装的垫层应采用自重小和压缩强度大的材料,宜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园路与, 的构造基层高差较大时,可采用架空的方式。*

5.2.9电气照明系统

5.3.2.1 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包括建筑情况 电源、运撤方 式、堆料场地等情况。 5.3.2.2应根据工期安排做好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 5.3.2.3进场的防水材料、排(蓄)水板、保温隔热材料、防滑支撑、容器和种植土、苗木等材料应 按规定抽样复验,并提供检验报告,非本地苗木应提供病虫害检疫报告。*

5.3.3普通防水层施工

5.3.3.1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应干燥、干净。 5.3.3.2防水材料保存应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5.3.3.3铺贴卷材应顺直,不得皱折、扭曲,卷材长边和短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小于100mm,搭接缝口 应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并拉伸卷材,排除下面的空气,使其粘贴牢固。 5.3.3.4当屋面坡度小于等于15%时,卷材应平行屋脊铺贴;大于15%时,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上下 两层卷材不得互相垂直铺贴。 5.3.3.5在阴阳角、雨水口、突出屋面管道根部、泛水、天沟、檐沟、变形缝等细部构造处,防水增 强层宽度应不小于300mm,材料同质或相容。 5.3.3.6防水施工完成后,平屋面应做24h蓄水试验,坡屋面应做连续3h淋水试验。

5.3.4耐根穿刺防水层施工

5.3.4.1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施工方式应与其耐根穿刺防水材料检测报告相符且铺贴方式符合相关规范 要求,耐根穿刺防水层搭接材料应跟铺贴材料相同。* 5.3.4.2耐根穿刺防水层的细部构造、密封材料嵌填应密实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等缺陷。 5.3.4.3立面防水层应收头入槽,封严。 5.3.4.4应注意成品保护,施工现场不得堵塞排水口。

5.3.5排(蓄)水层和过滤层施工

DB 3710/T 154202

5.3.5.1排水层必须与建筑排水系统连通,保证排水畅通。 5.3.5.2排(蓄)水层铺设在过滤层下,应当向种植土层围挡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0mm处。 5.3.5.3采用砾石作排水层时,宜采用排水盲管结合建筑排水系统,材料铺设应平整,厚度一致。 5.3.5.4过滤层卷材铺设在排(蓄)水层上,向四周延伸,高度与植被层齐高,端部收头应用胶粘剂 粘接,粘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或用金属条固定 5.3.5.5施工时应根据水落口位置设置雨水观察井,并定期检查屋顶排水系统的通畅情况。及时清理 枯枝落叶,防止排水口堵塞造成雍水倒流。

3.6.1回填土应分层适度夯实,或自然沉降达到基本稳定,严禁用机械反复碾压。 3.6.2地形造型应自然顺畅,种植土表层不得有明显低洼和积水处,表层应整洁。 3.6.3种植土表层与铺装(挡土墙或路缘石)接壤处,种植土应低于路缘石30mm~50mm。

5.3.7.1栽植穴应根据根系或土球的直径加大600mm~800mm,深度增加200mm~300mm。 5.3.7.2苗木进场后应立即栽植,宜采用地下牵引装置固定,栽植与固定应同时完成;绑扎树木处应 加垫衬,同规格同品种同地块的支撑物、绑缚高度、绑缚形式以及支撑材料应协调统一。 5.3.7.3乔木、灌木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持平,易生不定根的树种宜栽深50mm~100mm,常绿树栽 植时土球应高于种植层表面50mm。树木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 5.3.7.4栽植带土球的树木应拆除不易腐烂的包装物。 5.3.7.5乔灌木种植穴周围应做灌水围堰,直径应大于种植穴直径200mm,高度宜为150mm~200mm。 5.3.7.6草本植物种植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设计要求、植物品种、高低、冠丛大小栽植出轮廓线,由外向内依株行距逐遂行裁植。 b) 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持平,并保持根系完整,不得损伤茎叶和根系。 5.3.7.7草坪块、草坪卷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草坪铺植前应浇水浸地,保证铺植草坪时地表湿润。 b)铺设草卷、草块应相互衔接,错缝铺设,高度一致,确保边缘平顺。

5.3.8.1容器种植的基层宜符合GB50345中1级防水等级施工要求的规定。 5.3.8.2种植容器置于防水层上应设置保护层。 5.3.8.3种植容器应按要求组装,放置平稳、固定牢固,与屋面排水系统连通 5.3.8.4当坡屋面安装种植容器时,应注意支撑或牵拉固定等固定防滑措施。

5.3.9园林小品及附属设施

5.3.9.1园林小品施工应保证屋面防水、排水和屋顶原构筑物的安全。 5.3.9.2花架、护栏应做防腐、防锈处理,安装应紧实牢固,整体垂直平顺。 5.3.9.3园亭整体应安装稳固,顶部应采取防风揭措施。

5.3.10.1铺装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a)铺装施工不得阻塞屋面排水系统,应保障排水畅通。 b 基层应坚实、平整,结合层应粘结牢固,无空鼓现象。 硬质铺装工程基层、面层所用材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面层与基层的结合 (粘结)必须牢固,无空鼓,无松动。 不同材质的面层衔接处应符合设计要求,色泽及大小搭配协调,接缝顺畅、美观、平滑、深浅 一致。铺筑各种块料面层,应轻缓放平,宜用橡胶锤敲打、稳定,不得损伤块料的边角。* .3.10.2路缘石底部应设基层,应砌筑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顺滑,衔接无折角;顶面应平整, 无明显错牙,勾缝严密。

5. 3. 11灌溉系统

溉系统设备安装施工、试压、冲洗与试运行应符 灌系统的安装施工应符合GB/T50085的规定。

5.3.12电气照明系统

5.3.12.1施工现场应配置适用于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5.3.12.2电线、电缆应采用暗埋式,选用防水材料,连接应紧密、牢固,接头不应在套管内,接头连 要处应做绝缘处理,漏电保护器应反应灵敏、可靠。★ 5.3.12.3配电室(箱)与开关箱配置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配电室应铺设绝缘垫并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及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防止小动物侵入的措 施。 b)总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参数应匹配,并应灵敏可靠。 5.3.12.4照明系统应采用专用回路,专用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应与保护零 线相连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负荷试验和接地阻值试验。 5.3.12.5当外电线路与在建工程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 施并悬挂警示标志。

5.3.13.1接内器应高于覆盖范围内最高物体高度。 5.3.13.2避雷装置的连接应牢靠,应采用电焊或气焊,不得采用绑接和锡焊。 5.3.13.3当引下线较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间部位增加均压环。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物,必须做独 立引下线,并采用独立接地方式。

5.4.1屋顶绿化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DB37/T5084的规定。* 5.4.2灌溉系统的质量验收应符合GB/T50085和GB/T50485的规定。 5.4.3电气和照明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GB16895.27和JGJ16的规定

5.4.1屋顶绿化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DB37/T5084的规定。* 5.4.2灌溉系统的质量验收应符合GB/T50085和GB/T50485的规定。 5.4.3电气和照明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GB16895.27和JGJ16的规定

5.5.1.1灌溉 5.5.1.1.1新植苗木宜在当天浇透第一遍水,视土壤摘情和天气情况进行第二遍和第三遍水 确保浇透三遍水。*

DB 3710/T 154202

5.5.1.2病虫害防治

5.5.2.1灌溉和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包括定期设备的检修、防止上下水设施的老化和损坏、防止进排 水口的堵塞。 5.5.2.2应保持外露的给排水设施清洁、完整。冬期来临前应及时排空并采取防冻裂措施。* 5.5.2.3应定期检查电气照明系统,确保照明设施正常工作。 5.5.2.4强风、雨、雪前要加强排水、防风、防雪检查,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5.5.2.5强风、雨、雪过后要及时进行安全排查。* 5.5.2.6园林小品应保持外观整洁,构件和各项设施完好无损。 5.5.2.7应保持园路、铺装、路缘石和护栏等的安全稳固、平整完好

5.5.2.1灌溉和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包括定期设备的检修、防止上下水设施的老化和损环、防正止进排 水口的堵塞。 5.5.2.2应保持外露的给排水设施清洁、完整。冬期来临前应及时排空并采取防冻裂措施。* 5.5.2.3应定期检查电气照明系统,确保照明设施正常工作。 5.5.2.4强风、雨、雪前要加强排水、防风、防雪检查,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5.5.2.5强风、雨、雪过后要及时进行安全排查。* 5.5.2.6园林小品应保持外观整洁,构件和各项设施完好无损。 5.5.2.7应保持园路、铺装、路缘石和护栏等的安全稳固、平整完好

6.1.1垂直绿化应根据环境条件和功能需求,贯彻生态、适用、经济、美观、安全的原则,选择适宜 的植物材料和恰当的施工工艺, 6.1.2垂直绿化应满足建(构)筑物的牢度、强度和稳定性,并兼顾所依附载体的其他功能,不得影 响建(构)筑物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要求。* 6.1.3实施垂直绿化的建(构)筑物表面应满足绿化对纵向拉力、防水、防腐等功能的要求,总体风 格与原有建筑环境协调。*

6.1.4根据场地气候、绿化功能要求和依附条件,应选择生长势旺、姿态叶形优美、抗逆性强和易养 护管理的植物,以适宜的乡土藤本植物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6.2设计

6. 2. 1基本要求

6.2.1.1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进行垂直绿化设计时,均应对拟绿化的墙面进行结构安全评估。 6.2.1.2垂直绿化应有安全围护结构,应采取防风稳固措施。 6.2.1.3垂直绿化应与建筑风格协调,综合考虑种植位置的朝向、光照、地势、观赏性、经济性等 因地制宜的选择绿化类型和植物品种,并综合考虑后期维护的方便性。

6.2.2垂直绿化类型*

6. 2. 2. 1攀援式

6.2.2.1.1植物宜采用地栽形式种植,栽植带宽度应大于等于500mm,土层厚度宜大于500mm,植物根 系距离墙体应不小于150mm,宜设置攀爬引导设施。攀援式垂直绿化示意图见图4。 6.2.2.1.2宜选用攀援性强的茎节有气生根或吸盘的速生藤本植物。

6. 2. 2. 2框架式

图4攀援式垂直绿化示意图

6.2.2.2.1按框架与拟绿化墙面的关系,分为独立型框架式和依附型框架式。框架式垂直绿化示意图 见图5。 6.2.2.2.2栽植植物宜采用地栽形式种植,栽植带宽度应大于等于500mm,土层厚度宜大于500mm,植 物根系距离墙体应不小于150mm,必要时设置牵引。 6.2.2.2.3框架及其与墙面的连接设计应满足承受绿化系统自重、抗风荷载及植物正常生长的要求 6.2.2.2.4框架与建筑物墙面的间距应不小于150mm, 框架网眼最大尺寸不宜超过500mm×500mm

DB 3710/T 154202

DB 3710/T 154202

6. 2. 2. 3容器式

图5框架式垂直绿化示意图

6.2.2.3.1按种植容器与自然土壤的关系,分为接地型容器式和隔离型容器式。容器式垂直绿化示意 图见图6。 6.2.2.3.2接地型容器式与自然土壤贯通,自然土壤应有良好的通气透水性;隔离型容器式其容器应 与拟绿化墙面相协调,容器与墙面连接设计时应满足承受绿化系统自重、抗风荷载及植物正常生长的要 求。 6.2.2.3.3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种植容器的大小应满足植物生长的最小种植土体积。栽植木本植物 的种植容器净深度应不小于450mm,栽植草本植物的种植容器净深度应不小于250mm,种植容器净宽度 不宜小于400mm,并视场地情况确定长度。

16容器式垂直绿化示意

6.2.2.4.1模块式垂直绿化应根据施工、维护管理等因素确定其分片、分区的大小。模块式垂直绿化 示意图见图7。 6.2.2.4.2模块式的支撑框架结构系统应考虑结构承载能力、设计高度、绿化系统的重量及支撑构架 结构的稳定性,并应满足抗风荷载要求。支撑框架应根据每一壁挂栽植模块的荷载计算确定结构形式, 保证自身结构安全及与附着物连接安全。 6.2.2.4.3栽培基质应采用轻质材料。

■裁培基质应采用轻质相

6.2.2.4.4宜采用自动灌溉和施肥装置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植物的水分和养分供给。

6. 2. 2. 5 铺贴式

图7模块式垂直绿化示意图

6.2.2.5.1铺贴式垂直绿化应根据施工、维护管理等因素确定其分片、分区的大小。铺贴式垂直绿化 示意图见图8。 6.2.2.5.2铺贴材料应具备耐根穿刺防水措施。 6.2.2.5.3支撑框架结构系统应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 6.2.2.5.4栽培基质应采用轻质材料。 5.2.2.5.5宜采用自动灌溉和施肥装置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植物的水分和养分供给。* 5.2.2.5.6铺贴式垂直绿化底部宜设

6. 2. 3材料选取

DB 3710/T 1542021

图8铺贴式垂直绿化示意图

6.2.3.1藤本植物的固定材料应包括金属丝、木杆、竹竿,以及金属网、木格栅或竹篱爸。 6.2.3.2辅助金属网、金属丝宜设置突起或采取波纹状,以利植物攀爬。 6.2.3.3金属网格网眼大小应为150mm~500mm。 6.2.3.4用于建筑外墙的垂直绿化支撑材料应满足防火、防腐的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6.2.3.5辅助植物攀援或生长的材料应坚固,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及耐候性。* 6.2.3.6种植土应结构稳定、疏松透气、无毒无异味。*

6.2.4.1植物选择

6.2.4.1.1应综合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和盛行风环境等因素,选择种植墙面朝向、规模、系统和植物 品种;应以乡土植物为主,所选植物具有较强抗污能力,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薄、浅根、无污染、 病虫害少的植物种类。* 6.2.4.1.2应根据垂直绿化的物理环境选择植物。室外的墙面绿化应根据施工地点朝向选择相应的植 物,东南向立面应以喜阳的植物为主、北向立面应栽植耐阴或耐半阴的植物,室外宜选用能够安全过冬 的植物。室内的墙面绿化应栽培无毒、无污染、耐阴或耐半阴植物。* 6.2.4.1.3应根据垂直绿化的类型选择植物,攀援式或容器式应选择攀爬或垂吊类植物;模块式和铺 贴式应选择叶小、易造型的植物;需要遮挡容器时,可选择叶形较大的植物。 6.2.4.1.4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选择与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植物,必要时创造满足其生长的 条件。

6.2.4.2植物配置

6.2.4.2.2宜选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栽植,兼顾季相变化及叶、花、果、植株形态等进行合理 搭配。* 6.2.4.2.3模块式、铺贴式垂直绿化面积较大时,宜采用草本与木本植物搭配、观花与观叶种类结合 的方式,保证景观效果和植物多样性。 6.2.4.2.4应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确定合理的植物密度。藤本植物栽植间距应根据苗 木种类、规格大小、景观呈现时效长短而定,宜为200mm~800mm。

6.2.5灌溉和排水设施

6.2.5.1灌溉及排水系统应与立地条件和采取的垂直工程类型相匹配 6.2.5.2垂直绿化灌溉宜采用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灌溉系统应保证供水均匀且不溢流。* 6.2.5.3在不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且没有灌溉设施的垂直绿化中,宜设置雨水贮存和利用设施。 6.2.5.4垂直绿化灌溉应考虑重力水收集,避免在地面形成径流。* 6.2.5.5室内垂直绿化用水不应使用中水,营养液水质应定期检查。

6. 3. 1基本要求

6.3.1.1施工前对场地条件和需要进行绿化的建(构)筑物表面状况进行勘察,协调好水电等相关基 出设施的关系。 6.3.1.2建筑物外墙进行绿化前,应确保墙面的防水良好。需与墙体连接时,不应对外墙保温系统和 防水层造成破坏。*

6.3.2.2根据工期进度要求制定材料、 人员进场计划,预定施工材料。 3.3.2.3施工前对载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载体表面平整、无石渣和裂缝,保证框架的安装牢固。 6.3.2.4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以及噪声、震动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6.3.3垂直绿化施工

6.3.3.1攀援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3.1攀援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藤本植物的裁植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实施攀援式垂直绿化工程时,植株枝条应根据长势进行固定与牵引,固定点的设置应根据植物 枝条的长度、硬度确定。 6.3.3.2框架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藤本植物依附的框架基础应坚固,铁质框架应进行防锈处理,木质框架应进行防腐处理 依附式框架嵌入建筑墙体的锚固设施应牢固,实施过程中对外墙保温系统和防水层造成破坏的 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6.3.3.3容器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3.3.3容器式应符合下

对接地型容器种植点有效层下方的不透水层,应采取有效 二下贝迪 b 隔离型容器应确保灌溉排水设施的通畅,宜在种植容器底部设蓄排水层和排水口。 C 容器(种植容器或盆)栽植时,容器底部应设有排水孔。 栽植前宜在容器底部铺土,栽植后应填土压实,填土高度宜低于容器口30mm。* e)容器裁植后固定至设计位置,并与墙体、栏杆等固定牢固。*

3.4模块式应符合下死

DB 3710/T 154202

模块式垂直绿化工程施工应保证灌溉系统、排水系统和支撑构架组合的一体化实施 用于模块式垂直绿化和铺贴式垂直绿化工程的植株,应保证在其安装到支撑框架上时,长势良 好。 非承重墙体结构,支架应固定在梁或楼板上。* 6.3.3.5铺贴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毡布的金属龙骨与载体连接时,预埋件应进行焊接,无预埋件应使用膨胀螺丝连接。 b 种植毯应使用防水钉固定于防水层上。* C)宜根据墙体绿化面积的大小设置排水槽。*

6.3.4.1设备安装前应对有关的设备基础、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高程、尺寸等进行复核。 6.3.4.2固定管道应根据地形、地基和直径、材质等条件确定其敷设坡度以及对管基的处理。固定管 道的末端及变坡、转弯和分叉处宜设镇墩,管段过长或基础较差时,应设支墩。 6.3.4.3铺贴式垂直绿化工程应保证水平灌溉系统和垂直灌溉系统形成网络化的连接,确保灌溉的均 匀度。

6.4.1垂直绿化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符合DB37/T5084的规定。

a)框架上的攀援植物,应及时牵引,疏剪过密枝、干枯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架面。 b) 吸附类攀援植物,应及时剪去未能吸附且下垂的枝条。 C 匍甸于种植容器的攀援植物应视情况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除老弱藤蔓。 d 观花攀援植物应根据开花习性适时修剪,并注意保护和培养着花枝条。 6.5.1.3栽植后当年的生长季节应进行理藤、造型,理藤时应将新生枝条进行固定,以逐步达到设计 和观赏要求。*

2.2定期检查排水沟、水落口和检查井等排水设施,及时疏通排水管道。 2.3应定期检查修支撑框架的主体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防止搭接部分、螺钉和螺母的松动;雨季和强风前后、冬期过后应加强检修 b)应随时清理框架角落的枯枝落叶,清除易燃物,杜绝火灾隐患

7.1.1边坡绿化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经济实用、环保高效”的原则,材料与工艺均应符合 生态环保要求。* 7.1.2边坡绿化应在边坡安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复杂条件的边坡宜分解成若干个独立单元,整体 现划、分别设计、分部施工。坡面安全应符合GB50330的规定。 7.1.3根据边坡坡度、土质及土层厚度等设计植物配置类型,以乡土植物为主,构建与环境融合的边 坡绿化景观。* 7.1.4选择适宜的材料及技术措施,坚持“建、养、管”并重,降低施工及维护成本,综合考虑截排 水系统、边坡固土技术、种植设计等边坡绿化措施的应用。

7.2.1.1设计前应对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评估,主要包括现状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等。* 7.2.1.2宜根据项目地貌特征、立地条件、建设目标及植被恢复目标等合理划分设计单元,协调专业 没计界面及层次、确定专项设计目标。* 7.2.1.3边坡绿化的截排水系统、边坡固土技术、种植设计等内容应综合考虑、相互衔接、配合使用 7.2.1.4边坡绿化不应影响坡体的稳定性。坡率大于1:1.0的稳定边坡,条件允许下宜放缓坡度。

7. 2. 2截排水系统

7. 2. 2 截排水系统

7.2.2.1应以完整汇水区域为单元进行设计,坡面上部应设置截排水措施,坡面及坡面下部应设置排 水消能措施。 7.2.2.2截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降雨情况、地形条件、地表径流量、坡面涌水量等因素。在满足 截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宜优先采用生态型截排水措施。* 7.2.2.3截水沟与排水沟的设置不应影响边坡稳定和植物生长。 7.2.2.4有渗水现象的边坡应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和地质条件进行排水设计。渗水处应设计引排设施, 可采用排水沟、导水孔和泄水孔等。* 7.2.2.5根据植被生长的需水要求及坡面实际情况,宜进行集蓄水措施设计。

7.2.3边坡固土技术*

7.2.3.1喷播技术

植被混徽 土喷播、有机质喷播、客土喷播、液力喷播 用范围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边坡喷播绿化施工方法及适用范围

DB 3710/T 154202

表5边坡喷播绿化施工方法及适用范围(续)

注:*因液力喷播施工的喷播基质中没有加入土壤GBT 11441.2-2011 通信和电子设备用变压器和电感器铁心片 第2部分:软磁金属叠片最低磁导率规范.pdf,不考虑喷播基质厚度和离析层

7.2.3.1.2喷播基质厚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的喷播基质中没有加入土壤,不考虑喷播基质厚度和

a)喷播基质厚度设计应考虑喷播绿化施工方法、坡率、年降水量、岩土性质、岩石风化程度、裂 隙发育程度、边坡朝向等因素。 b) 在保证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前提下,宜降低喷播基质的厚度。 C 除液力喷播方法外,其他喷播基质厚度宜大于30mm。

c)除液力喷播方法外,其他喷播基质厚度宜大于30mm。 2.3.1.3铺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边坡坡率大于1:1.2时,应铺网;当边坡坡率小于1:1.2,但边坡表面非常平滑或有冻土 层时,应铺网。 b 铺网材料可采用镀锌金属网、树脂网、塑料网或格栅网等,网孔直径宜为30mm~60mm C 边坡顶部铺网时,应向坡顶上部延展一定距离。岩质边坡延展长度宜大于1.5m,土质边坡延 展长度应大于3.0m d 网钉材质、规格及数量应综合边坡岩土性质、坡率、网及喷播基质的荷载等因素确定。 对需要加固处理的边坡,应明确网、网钉与支护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与施工方法

7.2.3.1.3铺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7. 2. 3. 2 毯袋技术

JTS 277-2019 水运工程混凝土和砂浆材料用量定额(非正式出版稿)7.2.3.2.1植生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