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开挖作业技术交底隧道开挖包括隧道内的施工测量放线、洞身开挖、弃渣运输等工作。隧道掘进质量会直接关系到隧道整体线型质量、结构受力状态、以及工程数量的增加。
1)洞内导线的一般要求
(1)洞内导线可沿中线布设某中央空调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也可沿中线一侧布设。视线应离支撑、设备不小于0.2m的间距。
(2)每期测量的导线应构成角度闭合,以边检核、评定测角精度。单导线的导线角按左、右角分组观测。
(3)导线边长应根据洞内导线测量设计要求布置。当隧道掘进、衬砌一段距离后,能使通视良好,易采用设计边长二倍以上的长边导线。
(4)当用中线法延伸的长度大于二倍导线设计边长时,应进行一次导线引伸测量。
(5)一个导线环的测角站不宜多于6倍,否则应组成毗连的两个或多个导线环。
(6)洞内导线点采用混凝土包铁芯桩,桩顶面应低于坑道底面0.1~0.2m,加木板覆盖,在桩位两侧坑道壁上标清点名、里程。
2)洞内导线的一般形式
(1)正洞导线一般建立隧道的贯通导线。在掘进过程中,主副导线环状布设,主导线测边,副导线补测边,主副导线均观测导线角;贯通后,由两端导线终点分别与贯通点连成符合导线。
(2)平行导坑导线一般由正洞导线通过横通道在平导内连测支导线点。反之,当需由平导向正洞引入导线时,平导的导线精度要与正洞相同,并需从平导口向平导内施测导线,不能通过很短的横通道,将由正洞引出的平导的导线在折返正洞来引伸。
(1)中线法用于坑道临时中线测设,是根据经纬仪测设在支撑横梁上的三个已知中线点,目测向前瞄线定方向,并用尺量出长度和偏距,以确定新的中线点,中线点的间距约5m,延伸长度,直线不超过30m,区县不超过20m。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
(2)经纬仪(正倒镜延伸直线法)延伸,当中线延伸至20m或30m后,使用经纬仪定正前端临时中线点,经仪器多次正定后达到一个正式中线点的长度后,设置正式中线点。正式中线点的距离,直线段为100~200m,曲线段为50~70m。其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
(3)特长隧道、长隧道及采用大型掘进机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设备导向。
(4)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串线法标定,其延伸长度在直线部分不应大于30m;曲线部分不应大于20m。串线法的两吊线间距不宜小于5m。用串线法标定开挖面中线时,其距离可用皮尺丈量。
2)施工水准点测量主要用来开挖和衬砌高程。隧道短于5km时,施工水准测量,要在洞内水准控制测量的基础上施测。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导坑的中线每引伸一定距离后,应与下部导坑的中线联测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导坑的中线点或向上部导坑引点。
3)施工水准测量精度为五等水准,观测方法同于路线水准往返观测。水准点埋设在边墙下部。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点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立拱模和墙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无误。
4)洞内水准测量的起算高程,必须采用洞外水准测量成果的高程;临时水准点仅用于坑道掘进,不能作为衬砌工程的依据;各中线点的高程由水准基点引测。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为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复核。
1)隧道施工前在决定开挖方法时,应对断面尺寸及形式、围岩条件、工区长度、工期、当地条件等综合考虑后,最大限度利用围岩自身具有的支承能力,在不使围岩松驰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开挖面大的开挖方法。通常采用的开挖方法大体可按全断面法、台阶法、导坑法、导坑超前法划分。
(1)全断面法适用于地质稳定的地层中,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开挖和支护衬砌能够使用大型机械,能实现机械化快速施工,且开挖一次完成,不存在多次扰动围岩情况;但对围岩条件变化的适应性差,施工过程中遇有问题时,要改变施工方式往往非常困难。
(2)台阶法一般指上半断面与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开挖方法。在围岩条件或施工机械不适合全断面法施工时可采用这种开挖方法。围岩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台阶的长短,在膨胀性地层或在土砂地层中,通过断面支护尽快使衬砌早期闭合,以使掌子面稳定,要求将台阶长度尽可能短。多台阶法是在一般台阶法不能保证掌子面自立的情形下采用的,由于分段多,闭合时间晚,坑道变形会增大。与全断面法比较,台阶法使用的机械设备数目增多,且易出现各工序间的干扰,对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3)导坑超前法包括侧导坑超前、下导坑超前、上导坑超前等。其中侧导坑超前是在断面较大,围岩支承力不够的情况形下,以及限制覆盖层薄地表下沉的地段使用这种方法,由于其开挖、支护施工较为复杂,因此要仔细研究各阶段的掌子面及支撑的稳定、坑道的变形动态、对下阶段开挖的影响、支护构件的接联等问题。
2)隧道开挖方式有爆破、机械及人力开挖几种。决定开挖方式要考虑施工可能性及经济合理性,并力图使围岩不致松动。所以必须考虑隧道长度、断面尺寸及形状、围岩地质条件、隧道涌水、开挖方面及邻近构造物、对附近居民的振动、噪音干扰等因素选定开挖方式。
(2)机械开挖是利用机械能压碎或削岩石,是噪音及振动均小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开挖方式,但使用常受施工工区长度、断面尺寸及形状、基岩强度、涌水条件等的限制。
(3)人工开挖在施工效率、安全性等方面都很差,一般仅在其他开挖方式不宜使用、或围岩极不稳定、不得不用小断面开挖、未固结围岩中应用。
3)隧道开挖的前提条件为:开挖后至支护完毕这段时间内开挖面应能够自稳。否则必须采取能稳定掌子面的措施。选择稳定掌子面的辅助方法要考虑围岩条件及实施效果。
(1)稳定掌子面的一般对策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缩短进尺及支撑间距、及早形成闭合支护等。
(2)土砂围岩、破碎围岩及膨胀性围岩中稳定掌子面的辅助方法有:超前管棚、预注浆固结、插钢板支护等。
(3)特殊地层中稳定掌子面的特殊方法有:帷幕注浆、井点降水、冻结法等。
4)考虑变形余裕量后,其开挖轮廓线以外的超挖尽量减少,不仅是因为超挖会增加出渣量和衬砌量,而且是由于局部挖掉围岩会产生应力集中,不利于隧道结构的受力。
(1)采用爆破法开挖时,要充分考虑围岩的岩质、裂隙、风化程度,实施爆破时应尽量减少剧烈振动,以免造成掉块形成超挖。
(2)提高钻孔精度、研究光面爆破效果,减少超挖量。
(3)严格控制插管、插板方向,在自立性差的围岩中,采用管棚法、插板法以使超挖降低到最小。
5)从隧道开挖时起,就必须设置洞内排水设施。洞内排水不良会使路面泥泞降低作业效率,底板积水可能导致漏电致死人命。特别是像泥岩、凝灰岩、土砂等遇水软化的地层,洞室基脚遇水会下沉变形,将对结构产生极不利的影响。
(1)施工中能自流排水的施工段应保持排水的畅通,软弱地层的排水应离开边墙脚并用砂浆等材料封闭,不使水沿沟下渗。
(2)需用水泵排水洞内水的施工段,水泵的扬程、容量要有充分的余裕,并有备用水泵。
(3)斜井、竖井应准备充足能力的排水泵等设备,并考虑停电的对策。
3)导坑每循环爆破的用药量和炮眼数目的计算可参照有关规范规定的公式确定。
1)选择钻眼机械时,有必要考虑岩质、隧道断面的尺寸和形状、开挖方法、爆破进尺、装渣、锚杆施工条件。爆破钻眼一般使用的凿岩机,其型号有分腿凿岩机与重型凿岩机,而动力主要有气压与油压两种。风腿凿岩机的机动性强,多用于小断面场合;大型钻孔台车的操作和移动可进行遥控,能提高钻孔效率且钻孔精度也高。
3)开始钻眼时应十分注意炮眼的位置和方向是否与爆破计划相符合,炮眼深度要求一致,不准许在前一轮残眼中继续钻眼。
4)钻眼中注意观察凿出的岩屑、钻孔排水的颜色、水量等,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是否异常涌水、瓦斯喷出、地质变化情况。
2)装药前逐孔检查所钻炮眼是否有坍孔,并检查掌子面有无因钻孔时产生的浮石,特别是在有涌水掌子面更易产生浮石和坍孔,应仔细的加以排除。
3)采用电雷管爆破,要用规定的仪器和报警器确认杂散电流、漏电等强度都在安全范围内;同时保证衣着不致因带静电而放电,电雷管的脚线除联线时外。应处于短路状态;天气有可能落雷管时,中止装药作业。
5)观察爆破结果,如与爆破计划期望不符时河道清淤、河岸基础处理、岸墙砌筑工程施工方案,究其原因,并在随后的计划中反映出来。
1)机械开挖与爆破相比较对围岩扰动较小,如地质条件适合,则能使开挖进度大为提高,但一般费用较高。
2)开挖机械的选择应考虑围岩条件、隧道断面尺寸和形状,隧道长度。自由断面掘进机有钻臂式掘进机、反铲式掘进机,适用于单轴抗压强度20MPa以下的软岩;隧道掘进机适用于单轴抗压强度20~100MPa的中硬岩。隧道掘进机开挖时,要充分研究雅士试验结果,选定刀具的类型和配置方式、刀盘转数及推力等,并进行周密的运转管理,防止蛇行事故发生。
装渣设备应选用能在隧道开挖断面内发挥高效率的机械,其装渣能力应与每次开挖土石方量及运输车辆的容量相适应。
1)机械装渣作业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不得损坏已有的支护及临时设备;采用有轨式装渣机械时,轨道应紧跟开挖面,调车设备应及时向前移动,或采用梭式矿车、转载机等设备进行连续装渣;漏斗装渣时,漏斗处应有防护设备和联络信号,装渣结束后漏斗处应加盖;在台阶或棚架上向下扒渣时,渣堆应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2)卸渣作业应根据弃渣场地形条件、弃渣利用情况、车辆类型,妥善布置卸渣渣线,卸渣应在布置的卸渣线上依次进行;卸渣易采用自动卸渣或机械卸渣设施备,卸渣时有专人指挥卸渣、平整;卸渣场地应修筑永久排水设施和其他防护工程,确保地表径流不致冲蚀弃渣堆;轨道运输卸渣时,卸渣码头应搭设牢固,并设挂钩、栏杆,轨道末端应设置可靠的挡车装置。
运输方式采用无轨式运输,应根据隧道长度、开挖方法、机具设备、运量大小等选用。长隧道施工时,应根据施工安排编制运输计划,统一调度,确保车辆运输安全华中科技综合楼高层施工组织设计,提高运输效率。
采用无轨式自卸车运输时,运输道路宜铺设简易路面。道路的宽度及行车速度应符合要求,其单车净宽不得小于车宽加2m,并应隔适当距离设置错车道,双车道净宽不得小于2倍车宽加2.5m,会车视距宜为40m,行车速度在施工作业地段和错车时不应大于10km/h,成洞地段不宜大于20km/h。运输线路或道路应设专人按标准要求进行维修和养护,使其经常处于平整、畅通。线路或道路两侧的废渣和余料应及时清除。运输车辆的性能必须良好,操作时应符合安全管理规定。先拱后墙法施工中,如采用卡口梁运输栈道时,在卡口梁下应加设立柱支顶,以保证栈道上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