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757.76K
标准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交底

1、桩头破除、清底、封底

2.1桩头凿完后经检测合格,并报监理验收后立即浇筑基础砂浆垫层,垫层顶面不得高于承台设计底面。钢筋绑扎应在砂浆垫层达到设计强度75%后进行。在垫层面上放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承台钢筋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钢筋的间距按设计图及规范要求办理,并做好钢筋保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承台均一次性浇筑完毕,每层的钢筋均一次性完成制作安装。

2.2在钢筋加工前,对钢筋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须清除干净,且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在钢筋棚中严格按图纸尺寸加工成型,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得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钢筋加工完后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且设立识别标志,在使用时由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绑扎安装,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污染。

2.3承台钢筋的绑扎和焊接按规范进行,由于钢筋用量较大B8#住宅楼等18项屋面工程施工方案,钢筋网格、层次较多,为保证设计钢筋能正确放置和保证砼浇筑质量,在钢筋网片之间设立架立钢筋,做到上下层网格对齐,层间距正确。

2.4钢筋安装按图纸施工,同时在安装过程中,桩基锚固筋与承台钢筋的位置冲突时,可适当调整承台钢筋位置。采用焊接的钢筋,采用双面焊,同时其接头错开布置,并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钢筋的交叉点用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2.5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上加设砼垫块,同时垫块与钢筋扎紧,错开布置。

2.6钢筋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设置预埋件,并与钢筋焊牢固定。第一层承台钢筋安装时,预埋第二层承台的钢筋,第二层承台施工时,预埋墩身钢筋,同时还要预埋沉降标预埋件等。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支撑包括内外两种,外部采用钢管配可调托座支撑,内部采用钢筋拉杆,拉杆固定在承台内的钢筋或骨架上。

4.1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4.1.1模板在加工、吊装及转运过程中严禁快起快落,同时不得猛烈碰撞及随意堆放。

4.1.2模板与钢筋配合同时进度安装,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须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不允许模板与脚手架连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4.1.3在安装模板前,在模板内侧涂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好脱模。

4.1.4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如打支撑、拉风缆等。

4.1.5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间稳定性进行检查。

4.1.6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4.2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利用全站仪测量调整,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如下表:

4.3.1在每道竖向接缝的左右各设一道背枋,在每块模板的中间加设一道竖向背枋。

4.3.2横向背枋设在竖向背枋外侧,每一道横向背枋必须贯通。

承台砼浇筑面积大,为了保证浇筑质量,采用2台卧泵浇筑混凝土。也可结合地形可采用溜槽或吊车,有条件可采用汽车泵。

先由试验室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砼设计配合比,并以使砼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条件,且符合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为原则,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cm,以保证混凝土具有可泵性,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5.3.2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其振捣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其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同时振动棒应垂直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部位混凝土须振动到密实为止,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砼表面实现平坦、泛浆为止,振捣距离侧模40cm,振动完毕后振动棒边振边徐徐提出,同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5.3.3在最下边一层冷却管被混凝土覆盖以后,即进行该层冷却管连续通水,以后类同。

5.3.4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预埋件位置是否移动,模板是否变形。如发现预埋件有移位,需立即进行调整加固处理。

5.4混凝土温控、养护

5.4.1砼浇筑完成后,待定浆后应即时用湿草袋覆盖保温、养护。

5.4.2砼养护和冷却水循环24h监控,监控期限以大体积混凝土体内外温差不大于200C且通水时间不小于15d为止。

浇筑完毕混凝土后冷却管连续通水,当承台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停止通水。进行冷却管压浆处理,管道压浆采用与预应力相同的真空压浆工艺,压浆水灰比宜为0.4~0.45,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由于冷却管道较长,压浆的最大压力宜为1.0MPa,须经过2.5*2.5的过滤网,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出浆和饱满,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压浆方同样稠度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水泥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少于2min。

6、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

6.1主墩承台均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浇筑后初期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引起混凝土膨胀变形,此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很小,升温引起受基础约束的膨胀变形产生的压应力很小,但在日后温度逐渐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时,弹性模量比较大,降温引起受基础约束的变形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此外,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时,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或气温骤降期间,内外温差过大在混凝土表面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出现表面裂缝。为防止砼出现有害裂缝,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进行温控计算,制定温度控制标准和措施,具体如下:

6.2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

6.2.1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6.2.2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

6.2.3控制降温速率;

6.2.4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温控标准:

6.2.4.1混凝土浇筑温度≤30℃;

6.2.4.2混凝土最大内外温差≤20℃;

6.2.4.3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5℃。

6.2.4.4温峰过后混凝土缓慢降温,通过保温控制砼最大降温速率≤2.0℃/d。

在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将从混凝土的原料材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具体措施如下:

6.3.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

为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

6.3.1.1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性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

6.3.1.2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的用量;

6.3.1.3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

6.3.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升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控制水化热温升,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重要环节。因此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减水率高、凝结时间长、性能优良的外加剂,同时掺入粉煤灰,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用量,并合理选择配合比参数,使混凝土工作性能优良,便于施工。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不离析、不泌水。坍落度应控制在18~22cm,初凝时间为8h。

6.3.3、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

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至关重要。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早期水化热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高许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控制在30℃以内。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可以估算浇筑温度。若浇筑温度高于控制温度,则应采取相措施。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措施有:

6.3.3.1水泥使用前应充分冷却,确保施工时水泥温度≤50℃。

6.3.3.2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为此,应合理安排工期,炎热天气尽量采用夜间浇筑混凝土。

6.3.3.3采用冷却系统对拌和自来水进行冷却或在拌合水中加冰,降低浇筑温度;

6.3.3.4当气温高于入仓温度时,应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减少冷量损失;

6.3.3.5加大砂石料堆存高度(6~8m以上),并采取遮阳措施,从靠近地表或地表以下取料;

6.3.3.6混凝土泵管外用草袋遮阳,并经常洒水降温;

6.3.3.7运输车采用遮阳隔热措施。

6.3.4控制混凝土浇筑间歇期

两层承台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应严格控制在7天以内,最长不得超过8天。

6.3.5埋设冷却水管

6.3.5.1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特征,需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为φ30mm的薄壁钢管,壁厚2mm,其水平间距为0.8m,冷却水管距混凝土表面不大于1.0m,冷却水管进出水口集中布置,以利于统一管理。

6.3.5.2冷却管安装随钢筋安装同步进行,冷却管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导热性能好的钢管制作,管间连接采用橡胶管,其位置控制均采用劲性骨架固定。冷却管安装后,通水检查,确保管道通畅,接头可靠,不漏水、阻水。冷却管每层均设多个进出水口,以保证循环水的循环周期不致过长,从而增强降温效果。冷却管的进出水口采用集中布置、统一管理、并标识清楚。水管由潜水泵供水。为保证水源的供应,在承台边挖蓄水池。或承台旁边设水箱蓄水。水箱采用模板拼装,內布置蓝灰布。蓄水方量一般不少于10立方米。如下图:

承台冷却水管布置见下图:

图1第一层承台1层冷却水管平面布置图(单位:cm)

图2第一层承台2层冷却水管平面布置图(单位:cm)

6.3.5.3冷却水管布置原则:厚5m承台沿竖向布置水管网4层,厚4m承台沿竖向布置水管网3层,其垂直间距和水平为1.0m,厚3.5m承台沿竖向布置水管网2层,其水平间距1m,两层网间距1m厚2.5m承台沿竖向布置水管网1层,布置在中间。

冷却水管使用及其控制:

6.3.5.3.1冷却水管使用前进行压水试验,防止管道漏水、阻水;冷却水管装好后不应在管上踩踏深圳市某市政工程高边坡施工方案,防止接头部位损坏漏水;

6.3.5.3.3为防止上层混凝土浇筑后下层混凝土温度的回升,下层混凝土采用二次通水冷却,通水时间根据测温结果确定;

6.3.5.3.4冷却水进水温度越低,与混凝土温差越大,冷却效果越好,但过大的温差会在冷却水管周围的混凝土中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所以通常将冷却水与混凝土之间的温差控制在20℃以内;

6.3.5.3.5如果始终保持同一流向,冷却结束后,出口端的混凝土温度将高于进口端的混凝土温度。为了使冷却结束时,混凝土温度尽量均匀,在冷却过程中,应不断改变水流方向。宜每半天改变一次水流方向,尽可能压低各个断面上的水化热温升;

6.3.5.3.6冷却通水结束后,采用C40水泥浆或砂浆封堵冷却水管。为避免钢筋锈蚀,应保证冷却水管进出口割断处距混凝土表面大于7cm。

6.3.5.3.7为保证冷却水的初期降温效果,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冷却水管的管路布置,合理选择水泵,并配备检修人员,以保证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6.3.6、内表温差控制

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内表温差控制。做法如下:拆模前混凝土侧面加盖或增厚保温材料,外包一层彩条布防风,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且拆模时间应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时段。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不仅要考虑混凝土强度,还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在拆模前后之差小于15℃,以免降温过快而开裂。

拆模后具体做法为:表面喷撒水,在潮湿状态下包裹一层塑料薄膜,再外包一层土工布保温。注意,如果过早拆模浙江省义务某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砼表面温度很高,这种情况下喷撒水会造成冷激,表面可能出现乱向微裂缝,所以要注意拆模时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