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石化) 015-2018 实验用平板硫化机校准规范.pdf

JJF(石化) 015-2018 实验用平板硫化机校准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728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JF(石化) 015-2018 实验用平板硫化机校准规范.pdf

C.3.8扩展不确定度U

U=ku.=2X0. 08℃=0. 16℃

F(石化)015—2018

温度平均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

平板温度平均差为测温仪和配套设备在平板各个位置3次测量结果中,平板各 置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一半,取最大值。用测温仪测量测试点的温度, 记录平板温度的显示值,测量3次风力发电工程质量监督大纲(2017).pdf,测温时间间隔为2min,测量结果保留到0.1° 2测量模型

平板温度平均差的测量模型见式(D.1)。

t imin Atu=max 2

△tu 平板温度平均差,℃; timax 第i次测量中各测量点的测温仪读数最大值(i为1~3),℃: 第i次测量中各测量点的测温仪读数最小值(i为1~3),℃

D.3平板温度平均差测量

d△tu C 1 atimax 2 adtu at imin

u?(tu)=[|ci·u(timax)]?+[|c2·u(timin)] 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因timax,timin为同一方法测量所得,故u(timax)u(timin),因此以u(timax)进行分 析。平板温度平均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timax 和测温仪示值误差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timax)组成

用测温仪在平板硫化机温控稳定的状态 下对平板进行5个位置10次测量,测温时 间间隔为2min,取每次测量的最大 见表D.1

1重复10次测量结果

测温仪读数最大值的平均值tmax=150.38℃ 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偏差:

t imax 第i次测量结果,℃; tmax 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n 测量次数。 在实际校准中,该数值由3次读数中最大值得到,故:

测温仪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timax

F(石化)015—2018

s(t imax) =0.10℃ n

u,(timax)=s(timax)=0. 10 ℃

u(timax)=/u(timax)+u(timax)=0.102+0.0252℃~0.11℃(D.8) 因为timax和timin采用同一测量方法所得,所以timin的不确定度u(timin)=0.11℃。 3.5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

表D.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

D.3.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D.3.7扩展不确定度U

u(tu)=[lci·u(timax)]?+[c2·u(timin)j? =/0.0552+0.0552℃

平板温度平均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ku。(△t),取包含因子k=2,则: U=ku.(△t,)=2X0.078℃~0.16℃ (D.

F(石化)015—2018

间相应位置点温度差测量结果不确!

平板硫化机相邻平板之间相应位置点的温度差是用测温仪和配套设备在相邻平板之 间相应位置实测平均值之差,取最大值。处于中间并具有两个工作面的平板,其测量温 度为该平板上、下两个工作面相应位置的算术平均值。用测温仪测量测试点的温度,同 时记录平板温度的显示值,测量3次,测温时间间隔为2min,测量结果保留到0.1℃

平板之间相应位置点温度差的测量模型见

△t一一相邻平板之间相应位置点温度差,℃; t一一上板第i测试点温度的实测平均值(i为1~5),℃; t;一一下板第i测试点温度的实测平均值(i为1~5),℃。 式(E.1)中、互为独立,因而得:

E.3相邻平板之间相应位置点温度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E.3.1标准不确定度来源

a△t CI = at: =1 at at

u?=u ()+u?()

因t,t为同一精度测量,故u(t)三u(t),下面以u(t)进行分析。相邻平板之间 相应位置点温度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和 测温仪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T)组成

用测温仪在平板硫化机温 板进行5个位置10次测量,测温 间隔为2min,计算每一位置的实验标准差,结果见表E.1。

表E.15个位置实验标准差计算结果

最大的实验标准差进行评定,实际校准时每个位置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则 则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T)=0.092℃//3~0.053℃

F(石化)015—2018

E.3.3测温仪示值误差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T) 查测温仪校准证书所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U=0.05℃,包含因子k=2,因此:

E.3.4测温仪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T

测温仪测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T)

u2(tT)= 0.05℃ =0.025℃ 2

u(T)=u()=/u()+u(T)=0.0532+0.0252℃~0.0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E.2

表E.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

E.3.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E.3.7扩展不确定度U

相邻平板之间相应位置点温度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ku。,取包含因子 三2.则:

U=ku.=2X0.08℃=0.16℃

F(石化)015—2018

面平行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

用钢直尺测量平板的厚度,按图3所示确定位置并放置焊条或铅条。平板在150℃ 满压下闭合1min,取出焊条或铅条(若焊条或铅条粘连平板,可在焊条或铅条上加上 隔离剂或耐高温油),冷却至常温后用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各焊条或铅条中部的厚度, 测量结果保留到0.001mm。用钢直尺测量平板的尺寸,根据所确定的放置位置,计算 出焊条或铅条最大和最小厚度对应位置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结果保留到0.001m。焊条 或铅条最大和最小厚度之差除以其相应位置的距离即为加压面平行度

加压面平行度的测量模型见式(F.1)

P一加压面平行度,mm/m; R一用数显外径千分尺测得焊条或铅条中部厚度之间的极差,mm; L一计算得到的焊条或铅条厚度极差相应位置的距离,m。 式(F.1)中R、L互为独立,因而得:

F.3加压面平行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F.3.1标准不确定度来源

ap R 2 aL L

ap ap u(P): ·u²(R)+ · u²(L) aR aL

加压面平行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R)、数 显外径千分尺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R)和钢直尺最大允许误差引人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L)组成

F.3.2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R)

条或铅条对加压面平行度测量10次,测量

F(石化)015—2018

表F.1重复10次测量结果

焊条或铅条厚度极差的对应位置的距离为0.598m,由测量平板板厚度和尺寸确 置位置时计算得到。焊条或铅条厚度极差的平均值R=0.048mm。 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偏差,

式中: R;一第i次测量结果,mm; R一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mm; n一测量次数。 实际测量中,测得焊条或铅条最大和最小厚度之差除以其相应位置的距离,得出加 压面平行度,故:

E.3.3数显外径于分尺最大

(R)=s(R,)=0.01

用测量范围为(0~25)mm,分辨力为0.001mm的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焊条或 铅条中部厚度。数显外径千分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04mm,区间半宽为 0.004mm,假设为均勾分布,则:

~0.0023mm /3

u(R)=/u(R)+u(R)=/0.0132+0.0023mm~0.013mm

F.3.4钢直尺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L)

焊条或铅条中部厚度极差对应位置的距离,是用测量范围(0~2000)mm、分 1mm的钢直尺测量平板厚度和尺寸确定放置位置时计算得到的。钢直尺的最大允 差为土0.20mm,区间半宽为0.20mm,假设为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

F.3.5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F.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F.2

F(石化)0152018

表F.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

F.3.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因此:

aP u(R) dF u(L) =/0.0222+0.000014mm/m~0.022mm/m aR aL

E.3.7扩展不确定度U

加压面平行度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ku。,取包含因子k=2,则:

F(石化)015—2018

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

以加足压力瞬间至泄压瞬间这段时间作为硫化时间,用电子秒表测量3次,取平 为测量结果,保留到0.01S,计时器设定值与用电子秒表测得的时间实际值之差即 时器的示值误差。以计时器设定值900s为例

计时器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见式(G.1)。

△t—计时器示值误差,s; 计时器设定值,S; 用电子秒表测得的时间实际值,S。 式(G.1)中to,t互为独立,因而得:

a△t c1 = =1 ato a△t at

u?=u"(to)+u"(t)

式(G.1)中t。为计时器的设定值,对计时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不产 生影响,因而得:

G.3计时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计时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 电子秒表最大允许误差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t)组成。 3.2测量重复性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t) 用电子秒表对计时器设定值900s进行10次测量,得到测量结果见表G.1。

表G.1重复10次测量结果

电子秒表测得时间的平均值为:

电子秒表测得时间的平均值为:

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偏差

Li 第i次测量结果,℃; t 一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一测量次数。 n 实际测量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

G.3.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

F(石化)015—2018

=2t:=900.084s

SZDB/Z 302-2018 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检验规范ui(t)=s(t,)//3=0.13s//3~0.075

u2(t)=0.10s//3~0.058s

表G.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

G.3.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G.3.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u(t)=/u(t)+u(t)=/0.0752+0.0582s~0.09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2014年《水保监58号》附件)u.=u(t)=0.095s

计时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ku。,取包含因子k=2,则: U=ku,=2X0.095s~0.2s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