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4215-2016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pdf

SY/T 4215-2016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Y/T 4215-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7.6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68376
下载资源

SY/T 4215-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4215-2016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pdf

6.3.1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决定了格构治理效果,因此 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 1钢筋网原材料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并应满足下列 要求: 1)钢筋网材料宜采用I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4mm 12mm;钢筋焊接前要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 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 净;加工完毕后的钢筋网片应平整,钢筋表面无削 弱钢筋截面的伤痕。制作成型的钢筋网片必须轻抬 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钢筋网片成品应远离加 工场地,堆放在指定的成品堆放场地上。存放和运 输过程中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防止锈蚀、污染和变 形。 2)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 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 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 钢》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 的规定。 2喷射混凝土原材料的进场必须进行检验,除应符合设计 要求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加剂: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与围岩的黏结力基本无影响; 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 (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

6.3.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岩土铺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 术规范》GB500862015中第6.3.10条规定的要求,喷层厚 度最小不应低于50mm,最大不宜超过200mm。根据第6.3.11 条第3款规定Q320903 YSQ003-2017标准下载,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中钢筋网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6.3.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岩土铺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 术规范》GB500862015中第6.3.10条规定的要求,喷层厚 度最小不应低于50mm,最大不宜超过200mm。根据第6.3.11 条第3款规定,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中钢筋网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20mm,支护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且不宜大于 250mm。钢筋网尺寸应考虑网片之间搭接长度,网片搭接长度 为1~2个网格,钢筋间距宜为150mm~300mm。 喷层厚度可用尺量预埋管凿孔方法检测。凿孔检查时,宜 在混凝土喷射后8h内,用短钎将孔造出,发现厚度不够时可及 时补喷,如混凝土与围岩黏结紧实,颜色相近而不易分辨时, 可用酚献试液涂抹孔壁,碱性混凝土即呈现红色。喷层厚度必 领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层厚度60%以上 不应少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50%,检查孔 处厚度的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7.1.1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2006中第7.4.4条第b)款、c)款规定的要求,桩 孔应采用间隔式开挖,每次间隔1~2孔,桩深度按由浅至深、 由两侧向中间的顺序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般存在二个 以上的检验批。 7.1.2抗滑桩桩孔开挖过程视为对滑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要 求施工单位在开挖过程中由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地质编录, 并反馈设计,从而达到验证设计方案的目的。 7.1.3为了确保桩孔开挖过程的人员安全,应及时进行钢筋混 凝土护壁。

7.2.1人工成孔护壁钢筋、混凝土原材料是桩孔成型和桩孔施 工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 7.2.2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一2006中第7.4.6条规定的要求,桩孔开挖过程中进 行钢筋混凝土护壁,宜采用C20混凝土。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 依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一般为1.0m~1.5m。护壁厚度应满足 设计要求,一般为100mm~200mm,应与围岩接触良好,护 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 7.2.3滑面(带)确认是滑坡勘察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是施工 前对设计方案可靠性的验证手段,因此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 138

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 0219一2006中第7.4.1条和第7.4.4条第f款规定的要求,每开 挖一段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综合 分析研究,如实际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将发现的异常 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报告,及时变更设计。实挖桩底高 程应会同设计、勘察等单位现场确定,因此在施工验收时,应 检查滑带确认是否与设计一致,如果不一致,检查相关设计变 更文件。 7.2.4抗滑桩的抗滑作用是依靠嵌固段桩身和嵌固段岩体共同 作用提供抗滑力矩实现的,嵌固段岩体越完整,强度越高,提 供的抗剪能力和抗拔能力越高,使抗滑桩具有较高的抗滑能力, 因此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由于嵌固段岩(土)体完整性及 强度跟岩性、岩石风化程度、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有关, 实际工程操作中,可根据桩孔开挖过程中地质描述资料、取样 试验资料和技术人员验槽资料,验证嵌固段岩(土)体完整性 及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因此主要的检验方法是检查试验报 告,一般包括剪切和抗压强度试验。 7.2.5滑坡滑动面以下由抗滑桩提供抵抗力矩的深度段就是嵌 固深度,位于嵌固段深度的桩身提供抗滑力矩,而抗滑力矩与 嵌固段长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将影响和控制嵌固段长度的嵌固 段深度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抗滑桩锚固深度计算,应根据 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确定,当桩端置于较好持力层时,应以 确保桩端置于较好持力层作为主控标准。为了确保抗滑桩的抗 滑能力,嵌固段深度必须大于设计值,但过大就不经济,为此 要求抗滑桩的嵌固段深度允许偏差为0mm~+100mm。

7.2.6桩的截面尺寸是根据滑坡推力大小、桩间距、锚固段地 基横向容许强度等因素确定,对抗滑桩的作用有较大影响。桩

孔挖孔时应考虑护壁厚度,避免成型后的桩孔横断面净空尺寸 不满足设计要求。 7.2.7桩长是抗滑桩设计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桩长由嵌固段长 度决定,而桩埋入滑面以下稳定地层内的锚固深度,与该地层 的强度、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桩的相对刚度以及滑面以上滑 体对桩的反力有关。因此在成孔时应确保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确保单根桩体的嵌固段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7.2.8抗滑桩的抗滑作用是依靠桩体和桩周岩土体共同作用提 共抗滑力矩实现的,因此桩体倾斜将减小抗滑力矩,进而影响 抗滑效果。在实际治理工程中,不管是单桩还是群桩治理,都 是将整个滑坡体的下滑力分别由不同的单根桩体承担,因此 桩体分布位置对于滑坡体的整体治理效果就影响。其倾斜度 和孔位的允许偏差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IGJ94—2008中的第6.2.4条、《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规范》DZ/T0219—2006中的第14.3.2条综合确定的。

7.3.1~7.3.2钢筋原材料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满足现行国 家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并进行进场复验,验收时施工单位必 须提供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进场复验报告,检查数量1组为 3件。 7.3.3滑面(带)部位桩体是滑坡体剪力集中部位,主筋接头 率过高对桩抗剪能力有较大影响。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 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7.3.4钢筋的间距是指一根钢筋与另一根钢筋的距离,排距是 两排钢筋之间的距离。抗滑桩受滑坡推力和锚固地层抗力作用

7.3.4钢筋的间距是指一根钢筋与另一根钢筋的距离,排距是 两排钢筋之间的距离。抗滑桩受滑坡推力和锚固地层抗力作用, 140

.3.4钢筋的间距是指一根钢筋与另一根钢筋的距离,排距是

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转动,为了防止桩体由于荷载作用而产 生过大变形与破坏,桩身需要配纵向受力钢筋以抵消弯矩,配 置箍筋以抵抗剪力,因此要求箍筋间只能小手设计值。钢筋保 户层厚度检查数量为每根桩钢筋笼上、中、下分别检验3处, 每处不少于3点。检验方法可采用尺量钢筋笼上混凝土垫块厚 度。钢筋骨架一般是指钢筋半成品(主筋、箍筋、架立筋等) 绑扎或焊接而成的立体结构,构件尺寸减去保护层就是骨架 尺寸。

7.4.1~7.4.2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 术规范》DZ/T02192006中第7.4.8条、第7.4.9条规定的要 求,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续灌注,不留施工缝;在灌注 过程中,应取样做混凝土试块,对直径大于1m的桩,每根桩应 有1组试块,且每100m3混凝土及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 每组3件。桩身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 配合比,混凝土落度宜为180mm~220mm,粗骨料可采用 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 7.4.3桩身完整性是桩体质量的表现形式,是保证抗滑能力主 要指标,包括桩长、桩径和是否存在断桩等内容内蒙铜矿矿山探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因此作为主 控项目严格要求。一般采用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高应变法 和钻芯取样法等基桩检测方法对桩进行检测确定其桩身的完整 性。桩身完整性分为四类,I类桩(桩身完整)和Ⅱ类桩(栅 身存在轻微缺陷)属于合格桩,Ⅲ类桩(桩身存在明显缺陷 必须由建设方和设计方进行讨论确定修补方案或者继续使用, IV类桩为不合格桩,

7.4.4沉渣厚度就是清渣测得孔深与下导管后测得孔深之差, 目前最常用的仍为沉渣仪或重锤测试,沉渣厚度增大,导致桩 身长度变短。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一般指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实 标浇筑的混凝土数量(立方来)与按桩孔计算的所需混凝土数 量之比,混凝土充盈系数应大于1.0,一般宜为1.0~1.2。根据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一2008中第6.4.11 条的要求,对于桩顶混凝土,要求必须大于设计要求,一般超 灌高度不宜小于30mm~50mm

8.1.1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2006中第10.4.9条规定的要求,基槽开挖至设计 标高是为了保证挡土墙的支挡功能,同时对基底的地基特征进 行确认,对挡土墙的设计起到验证作用。同时基底力求粗糙 对黏性土地基和基底潮湿时,应夯填50mm厚砂石垫层。 8.1.2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一2006中第10.4.11条规定的要求,墙后填土宜采用 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应分层劵实,仰斜挡土墙,当砌体强度砂 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应立即进行填土并分 层劵实,注意墙身不要受到劵击影响,以保证施工过程中自身 的问题。根据中缅、兰成等油气管道挡土墙施工经验和安全考 虑,要求设计强度达到75%。 8.1.3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 2006中第10.3.11条规定的要求,挡土墙后回填表面设置为倾坡 外的缓坡,坡度比1:20~1:30,坡脚应高于挡土墙墙顶是 为了坡面径流通过挡土墙顶引出。

8.2.1采用抗滑挡墙治理滑坡时, 骨移面以下,基槽底标高对控制抗滑挡墙基础埋深起控制作用, 因此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 8.2.2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

8.2.2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

力作用下的稳定的一种构筑物,一般情况下体积、重量都比较 大。通过控制基槽内侧尺寸,确保挡土墙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提供足够抗滑力,因此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

8.2.3该条中基槽平面位置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是根据现行行 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中第14.6.1条和第14.6.2条规定确定的。基槽底平整度主要指 底面坡比,不是指坡面光滑与粗糙的问题,根据现行行业标准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中第 10.4.9条的要求,基底应粗糙,因此在量测基底平整度时应考虑 底面粗糙的影响。

8.3.1砌筑石料、砂浆、墙背填料和反滤层所用原材料决定了 石砌挡墙的治理效果,因此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求。根据现行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中第7.1.2条的规定,石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硬,无裂纹和 无明显风化剥落。墙后填料应选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当采用黏 性土作为填料时,宜掺人适量的石块。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 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中第10.4.4条和第10.4.2 条规定的要求,尽可能选用表面较平的毛石砌筑,其最小厚度 为150mm,块片石表面清洗干净。 8.3.2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2006中第10.4.2条规定的要求,砂浆稠度不宜过 大。同时施工中不应采用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砂浆替代同 强度等级水泥混合砂浆,如需替代,应将水泥砂浆提高一个强 度等级。

8.3.3墙背填料的压实度和填料的内摩擦角有直接关系,内摩 擦角越大,填料抗剪强度高,可以有效降低墙背填料对墙背的 土压力,确保抗滑挡墙的抗滑能力,因此作为主控项目严格要 求。填料的压实度应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当采用黏土作为填料 时,压实度不小于85%。 8.3.4泄水孔的尺寸、间距、排水坡度及反滤层是影响滑坡体 中含水量的因素,含水量增加致使重量加重,颗粒间摩擦系数 变小,侧向滑移压力加大,对挡土墙则会产生危害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因此对泄 水孔的尺寸、间距、排水坡度及反滤层做出严格要求。在挡土 背侧应设置200mm~400mm的反滤层,孔洞附近1m范围 内应加厚至400mm~600mm。回填土为砂性土时,挡土墙背 则最下一排泄水孔下侧应设倾向坡外,厚度不小于300mm的防 水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