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01/T 033-2022 城市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pdf

DB6501/T 033-2022 城市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5398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501/T 033-2022 城市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pdf

6.1.3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DB6501/T0332022

图1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流程图

a) 测线布设应完整、连续; b) 首次检测测线布设应达到检测区域全面覆盖的目标,测线宜与车道平行; c) 重点检测区域或复查异常区域,测线应加密布设或交叉布设。 探地雷达天线主频选择应符合检测深度和精度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选择频率为80MHz~500MHz的屏蔽天线进行检测西峰市西滨路施工组织方案,获得雷达数据信息,当多种频率的天 线均能满足检测深度要求时,宜选择频率相对较高的天线; b) 对于检测的重点区域和普测中确定的重点异常区域复测,应选择至少两种不同主频的天线进 行组合检测,兼顾深部与浅部检测,更准确地探明道路塌陷隐患

DB6501/T0332022

资料的完备性及可利用程度,评估现场作业条件及风险 2.5检测方法应根据工作要求、道路塌陷隐患属性、场地干扰因素和作业条件等选择。 2.6检测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来源、检测目的及内容、检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参 考技术资料)、检测范围及工作量; b)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作环境分析:包括检测区内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概况、岩土体 特征、道路结构信息等; c) 检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d) 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包括检测技术方法及要求、检测参数、检测精度、采用的验证方法、投 入的仪器设备类型及数量; e) 检测组织管理:包括管理机构、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 f) 检测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 g) 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技术设计书、检测报告、原始检测数据、测线布设示意图、道路塌陷隐 患平面分布图等。 2. 7 检测工作开始前,应进行检测方案技术交底及相关安全培训

集资料的完备性及可利用程度,评估现场作业条件及风险。

6.3.1雷达检测范围的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测范围应达到检测区域全面覆盖的目标,道路交叉口、渠化岛弯道、港湾式公交站、小区出 入口等区域应适当扩大检测范围; 测线末端宜超过检测区域边缘10m; 使用便携式雷达进行隐患复测时,应加密测线或交叉测线,测线间距不应大于1m。 3.2 检测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检测参数设定应能满足项目检测要求,并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b) 检测参数应包括中心频率、探测时窗、采样频率和其它常用参数: c) 检测参数设定应在检测准备阶段进行,根据设备性能、检测环境及技术要求,实地测试后确定 采样频率计算应采用附录B的相关方法; 探测时窗宜根据最大探测深度和地下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综合确定,可按式(1)计算:

T一一记录时窗,单位为纳秒(ns); K一一加权系数,取1.3~1.5; D 一一最大探测深度,单位为米(m); 电磁波速度,单位为纳秒每米(m/ns)。 e) 信号的增益宜使信号幅值不超过信号监视窗口的3/4; f) 采样率不应低于所采用的天线主频的20倍; g) 宜采用叠加采集的方式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h) 调试测量参数,校检测量精度; i) 普测时道间距不应大于5cm,复测时道间距不应大于2cm。 6.3.3地下介质的电磁波速度计算可采用宽角法、已知深度目标换算法或迭代偏移处理法,具体可参 考附录C进行计算。 6.3.4检测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6.3.4检测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DB6501/T0332022

6.4.1雷达数据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a)数据处理; b) 异常识别; c) 数据解译。 .4. 2 雷达数据处理应包括雷达检测、定位测量等数据的处理。 .4.3 雷达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数据处理前,原始数据应完整、可靠、有效,发现问题应重新检测或补测; b) 采集的数据应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背景去除处理,去除干扰信号: 采用二维滤波处理,消除地上物体反射干扰; 根据电磁波遥感雷达数据频率分布,设定滤波参数,进行滤波处理; 3) 对特定地下目标进行增益、偏移成像处理。 c) 多通道探地雷达或三维探地雷达应寻找各通道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d) 比对地表特征和雷达数据,排除人工理藏物干扰: e) 比对雷达图像和典型雷达图谱,确定异常点:; f) 结合定位数据和视频数据,确定雷达异常点在道路上的准确位置; g) 原始数据应及时归档,保证能够溯源。 4.4 雷达数据异常识别要素应包括反射波能量、背景回波、波形的相似性、波形的连续性

DB6501/T0332022

表2道路塌陷隐患雷达图谱特征

表3道路塌陷隐患等级划分、物理特征

6.4.9应根据定位信息,确定道路塌陷隐患的坐标和相对位置,并进行编号 6.4.10道路塌陷隐患雷达图谱解释,具体可参考附录E。

6.5疑似隐患定位与复测

DB6501/T0332022

6.5.1道路塌陷隐患位置信息应由定位设备确定。 5.5.2道路塌陷隐患位置信息应包括坐标信息、影像信息、位置的文字描述信息和现场标注信息,并 将信息汇总到道路塌陷隐患疑似目标信息汇总表(附录D中表D.2)。 6.5.3雷达复测测线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采用网格化加密布设测线; b) 沿道路轴线方向的加密测线长度应超过异常区域(沿道路轴线方向)两边各不小于10m范围: c) 垂直道路轴线方向的加密测线宜根据实际道路条件宜尽可能延长; d) 加密测线的间距确保不应大于1m; e) 超出异常区域范围外仍应布设不少于2条测线

6.6塌陷隐患成果验证

6.6.1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成果的验证应确定塌陷隐患的类型、埋深等属性。 6.6.2 成果验证点应根据塌陷隐患类型、场地条件和危害对象的重要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6.6.3 成果验证点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空洞、脱空隐患应100%验证; b) 其他类型塌陷隐患的验证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宜少于3处。 6.6.4 应根据岩土特性选择验证方法,可参考表4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优先选用钻探、挖探、触探等方法; b) 验证点应布设在塌陷隐患的雷达数据异常反应最强部位或中心部位; c) 当验证塌陷隐患边界时,宜在塌陷隐患边缘增设验证点; d) 当不具备钻探、挖探、触探等作业条件时,可选用其他物探方法进行验证,

6.6.1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成果的验证应确定塌陷隐患的类型、理深等属性。 6.6.2成果验证点应根据塌陷隐患类型、场地条件和危害对象的重要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6.6.3成果验证点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4道路塌陷隐患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建议表

6.6.5当采用钻探法进行验证时,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DB6501/T0332022

表5道路塌陷隐患处置意见

DB6501/T0332022

5.7.3根据道路塌陷隐惠类型,结合隐患路段现场施工条件,应因地制宜选择开挖修复或非开挖修复,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道路进行开挖修复应符合CJJ36和DB6501/T007的规定 b) 管道进行开挖维修应符合GB50268的规定; c)管道进行非开挖修复应符合CJJ/T210的规定,

6.8塌陷隐患动态管理

6.8.1道路塌陷隐患应进行动态管理。隐患根据本文件表5提出的处置意见进行处理后,应按照不同 的周期进行复测,依据周期复测结果重新评定隐惠等级,并给出后续处置建议。周期复测结果满足对应 条件后,塌陷隐惠可降低等级或注销,相关条件参照表6,周期复测信息记录参照附录D中表D.4。

复测周期、降级和注销

.1.1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成果应遵循解译正确、科学有据、结论明确的原则。 7.1.2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成果应包括文字报告、成果图件和数据资料。 7.1.3报告编写应根据检测项目任务书、设计书及有关标准进行。 7.1.4报告附图、附件应清晰明了,目的明确

7.2.1检测报告编制内容应详细、清晰、完整地反映整个检测过程。

a) 项目概况; b) 技术依据; c) 检测区域概况; d) 数据处理与解释; e) 检测成果; f) 成果验证; g) 道路塌陷隐患成因分析; h) 结论及处置建议; i) 附图和附表, 7.2.3道路塌陷隐患疑似目标信息汇总表应包括隐患编号、经纬度大地坐标、位置、规模尺寸及等级 等,记录应符合附录D中表D.2的规定。 7.2.4道路塌陷隐患信息卡应包括隐患编号、类型、位置、埋深、净深、雷达图谱、初步成因分析等, 记录应符合附录D中表D.6的规定。

DB6501/T0332022

7.2.5道路塌陷隐患平面分布图应根据塌陷隐患类型采用统一的代号、颜色和图例编制。 7.2.6成果解释部面图绘 的空间位置、形态及类型

7.3.1检测成果应包括文档类成果、数据类成果及图件类成果。 7.3.2文档类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7.3.1检测成果应包括文档类成果、数据类成果及图件类成果。

a)检测方案; b) 检测报告。 7.3.3 数据类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原始检测数据; b) 雷达数据图像电子文件。 7.3.4 图件类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a) 道路塌陷隐患平面分布图; b) 成果解译图册; c) 测线布设图。 7.3. 5 相关检测成果提交和项目实施要点可参考附录F。

8城市道路塌陷隐患风险评估系统

8.1.1城市道路塌陷隐患宜建立信息系统,对检测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与管理。 8.1.2城市道路塌陷隐患风险评估系统宜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库、风险评估模块。 8.1.3城市道路塌陷隐患管理宜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8.2.1数据采用的坐标系应与道路塌陷隐患所在地基础地理信息采用的坐标系一致。 8.2.2各类数据的数据结构应包括字段数量、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完整性约 束及说明等。 8.2.3数据应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供,文件类型可包括文本文件、雷达数据、GPS数据、图像文件、图形 文件、视频文件等,文件格式应符合表7的规定

8.2.1数据采用的坐标系应与道路塌陷隐患所在地基础地理信息采用的坐标系一致。

表7电子文件类型与格式

数据种类应包括道路类型、路面状况、管线、地下建构筑物、地面设施、工程设施、岩土体、 、地下水位、隐患分布、历年塌陷、交通状况、雷达检测历史数据等。 雷达数据应包括雷达扫描获取的原始信号数据、数据处理后得到的雷达影像、雷达测线、测线

DB6501/T0332022

的特征点以及钻探验证点等数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雷达信号数据应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以其测线的编号进行命名,且应与测线一一双 应; b) 当雷达图像数据存储于雷达测线数据表中时,可不单独建表。

8.3.1数据库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8.3.1 数据库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数据入库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发现有错误、缺失或穴余数据应查明原因,并做相应改正; b) 数据应及时更新,保证其准确性与有效性,并做好历史数据备份; c) 数据库应对时态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d) 数据的安全保密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e) 数据库建立应结合项目需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系统高效运行和查询检索的需要。 8.3.2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具有空间数据存储管理能力; b) 应支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 c) 数据库字段应支持雷达数据、定位数据、视频数据、矢量数据、多媒体数据、电子文档数据等 的存储; d) 应具有可靠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8.3.3数据库系统安全设计应符合GB/T22239的有关规定。

8.4.1道路塌陷隐患风险评估系统应以单个塌陷隐患为评价对象,在隐患综合探测的基础上,结合周 边环境信息,确定其风险等级,提出风险控制对策。 8.4.2道路塌陷隐患风险评估系统应包括风险影响因素调查、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风险后果评价及 风险等级评定。

a) 隐患类型、规模、位置等; b) 隐患影响范围内道路、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地面设施等的类型、规模、状态,及周边设 施与隐患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隐患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d) 隐患影响范围内地面道路出现的变形、沉陷、裂缝、坑槽、积水等异常情况及其严重程度,以 及历史塌陷情况; e) 隐患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管井淤堵、变形、破损等异常情况及其严重程度; f) 隐患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开挖、地下工程和邻近建筑工程施工等现状及历史状况; g. 隐患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人员分布等情况,包括商场、医院、学校、体育馆、领事馆、 地标性建筑、居民住宅区等建构筑物情况,及地铁站、公交车站、过街天桥或通道等人员密集 场所,并评价人员、财产密集程度; h)其他有关盗料

3.4.4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后果评价宜采用指标体系法,具体应符合JGJ/T437的规定。

3.4.4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后果评价宜采用指标体系法,具体应符合JGJ/T437的规定。 3.4.5风险评估指标及权重应综合考虑塌陷隐患特征、地质环境、建(构)筑物、人员分布、社会影 响等因素确定,指标应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具体应符合JGJ/T437的规定。 3.4.6应根据道路塌陷隐患风险发生可能性与风险后果判定结果,通过风险矩阵,将塌陷隐患风险等

DB6501/T0332022

依据预警模型,对风险评估系统进行综合评判;最后,依据评判结果设置预警区间,并采取相应对 8.5.2城市道路塌陷风险预警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分析、风险预警模块: b) 具有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技术; c) 可实时监测道路单元塌陷隐患风险。 8.5.3 城市道路塌陷风险预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城市道路、雷达检测数据统一管理、分析; b) 进行历年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数据对比; c) 对城市道路单元进行风险评估、预警、分级 8.5.4 文两级联动功能, 实现全市道路塌陷风险统一管理

DB6501/T0332022

附录A (资料性) 乌鲁木齐市整体概况

乌鲁术齐市位于申国西北、新疆申部、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大山北麓、准喝尔盆地南缘。地处东 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5°00°00”。全市辖7个区、1个县,总面积1.38万平方 公里。乌鲁木齐市地势起伏大,山地面积大,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平原面积占总面积不足40%。

马鲁未齐市共有河流46条,根据河流的发源、运移、消散区域划分,主要分为五个水系,即乌鲁木 齐河水系、头屯河水系、柴窝堡湖水系、白杨河水系和阿拉沟水系。其中,乌鲁木齐河进入市区河床巨 建成河滩快速路。 乌鲁木齐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按地质情况可划分为达坂城一柴窝堡洼地、乌鲁木齐河谷和北部倾 斜平原三个区域。城市用水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主要有天山融雪水补给、乌鲁木齐河(和平渠)潜流 水系和渗漏补给:其次是农灌水回渗以及降水回渗补给

DB6501/T0332022

乌鲁木齐市周边煤矿大量开采,留下了多片大面积的采空区,其中对城区道路安全威胁最大的两片 采空区主要是六道湾煤矿采空区和西山骑马山煤矿采空区。 六道湾煤矿采空区从河滩路开始,一路向北,东穿水磨沟河延伸到八道湾、东山区芦草沟和米泉铁 沟。沿煤层采空区已经形成了条带状的地面塌陷区。六道湾煤矿采空区西面距离友好商圈2km。 西山骑马山采空区规模较小,但也形成了一条横穿骑马山的断裂带,局部地区出现过深度20m左右 的塌陷大坑。

截至2021年底,乌鲁木齐市在线运营地铁线路1条,线路长度27.615km,共设车站21座。在建地铁 线路3条,为二号线1期、三号线1期、四号线1期,在建线路总长61km。远景规划地铁线路共10条,线 路总长度340km。 乌鲁木齐市城区道路地下管线主要管材是混凝土管道,自2015年开始大范围使用聚乙烯双壁波纹 管。地下管线施工大多使用明挖回填方式,较少使用顶管施工。城区快速路和主干路沿线地下管线埋深

DB6501/T0332022

B.1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检测场地及环境要求,使用较高频率的天线,探测深度与天 线中心频率的关系见正文中表1。 B.2在探测深度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较大的采样频率,以保证探测目标清晰成像。采样频率按 式(B. 1) 估算:

式中: S一一采样频率,单位为吉赫兹(GHz); f一一天线中心频率,单位为兆赫兹(MHz)。 3.3城市道路雷达检测应选用100MHz、200MHz和500MHz天线。常用参数如表B.1所示

表B.1雷达常用参数

DB6501/T0332022

地下介质电磁波速度计算方法

地下介质电磁波速度的获取是雷达数据资料解释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度转化的重要参数,其准 直接关系到解译结果的准确程度。本文件推荐使用宽角法、已知深度目标换算法或迭代偏移处理 地下介质电磁波速度

当地下存在一反射面时,保持一个雷达天线固定在地面某一点上不动,而另一个天线沿测线 录地下各个不同层面反射波的双程走时,这种测量方法称为宽角法,主要用来求取地下介质的电 播速度。宽角法示意如图C.1所示。

下深度为d的水平界面的反射波的双程走时!

图C.1宽角法示意图

式中: x一一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 d一一反射界面的深度,单位为米(m); y一一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单位为米(m)。 地表直达波可看成是d=0时的反射波。上式中,当地层电磁波速度不变时,2与x²呈线性关系,亦即 若以2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则宽角法所得的反射波走时线为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速度,纵坐标的截 距为反射界面的深度(以时间表示),所以,宽角法的测量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地层等效电磁波速度以及 反射面的深度。

C.2已知深度目标换算方法

已知深度自标换算方法是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是常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地下已知深度的目标体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平均时间进行计算,然后利用获得的速度来推断没有钻孔或已知目标区域地质体的 深度。

DB6501/T0332022

偏移归位处理要求提供正确的速度,否则聚焦成像就不好,处理后的图像效果不好。由此,可以根 据偏移处理的结果来反推选取速度的准确性。对一张雷达剖面选取不同的速度进行多次偏移处理实验, 找到处理结果最好的速度;还可以根据不同深度的对象和层次选取不同的速度,由浅到深一层层地校准 速度,最后可以得出反映速度变化规律的速度谱

表D.2道路塌陷隐患影似目标信息汇总表

DB6501/T0332022

表D.3道路塌陷隐患疑似目标钻孔验证结果

DB6501/T0332022

表D.5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工作量汇总表

E.1雷达数据异常识别要素:

DB6501/T0332022

a)反射波能量:异常幅值比噪声干扰信号大2.5倍~3倍; b) 背景回波:判别回波应了解雷达回波的波形特征,包括频率、相位和振幅变化特点。实际探测 时通过收发天线对均匀介质的探测数据、对空探测收集的数据了解背景波形的特征,为背景波 形提供参考: 波形的相似性:界面反射波在相邻道上的波形变化特征相似,包括周期、相位及振幅。在判读 时利用波形的相似地段与不同地段的差别进行判读划分: 波形的连续性: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相邻道上出现的时间相近,这样反射波同相轴应该平缓变 化,沿测线方向延伸较长。人机交互判别面层底界面线应符合该准则。一旦连续同相轴发生中 断或剧烈变化,则出现判别异常变化的特征: e 探地雷达正常地段图像见图E.1,可看出雷达反射波同相轴连续,振幅、相位和频率无明显变 化,无异常回波反射,表明地面下土层稳定、密实:

图E.1探地雷达的正常地段数据面

深地雷达的异常地段图像见图E.2,可看出雷达反射波同相轴不连续,振幅、相位和频率发生 明显改变,回波反射明显,表明地面下存在异常,结合相关地下构筑物的资料进行分析,推断 为地下空洞,并经钻孔验证。

E.2雷达数据解译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图E.2探地雷达的异常地段数据剖面

DB6501/T0332022

地下空洞、脱空、土体疏松及富水体在雷达图像上的反映与非异常区存在较大区别。依据雷达反射 波的相位、频率与幅值变化综合判别,从异常中剔除地下管线、地下窖井、地下构筑物及地面各种干扰 物引起的异常,并将确定的异常按严重程度划分为地下空洞、脱空、土体疏松、富水体等类型。

E.2. 1地下理藏物特征图谱见图E.3~图E.8:

图E.3金属管线特征图谱

图E.4地下钢筋特征图谱

图E.5混凝土管线特征图谱

DB6501/T0332022

E.2. 2 道路塌陷隐患特征图谱见图E. 9~图

道路塌陷隐患特征图谱见图E.9~图E.15:

图E.8方涵特征图谱

DB6501/T0332022

图E.9空洞特征图谱

该处脱空图谱波形顶部形成连续的同向性反射波组,表现为似平板状形态,波形两侧绕射波不明显,但底部 欠波明显,图谱整体振幅强,雷达波衰减很慢。脱空经钻孔验证,确认埋深为0.3m,净深为0.47m,根据钻芯 双的路面结构层信息,脱空未侵入结构层,属路基土体发育的塌陷隐患,因净深较大,已开挖分层回填处理。

图E.11脱空特征图谱

DB6501/T0332022

图E.13土体疏松特征图谱

型,需要进行钻孔验证。经验证,该处隐患区域下钻较快,无掉钻现象,排除空洞、脱空隐患,判定为土体疏松。 图E.14土体疏松特征图谱

DB6501/T0332022

E.2.3三维雷达切片图谱见图E.16~图E.18:

图E.15富水体特征图语

图E.16管线三维水平切片特征图谱

图E.17井盖三维水平切片特征图谱

DB6501/T0332022

,空洞三维水平切片与单通道雷达水平和垂直剖

DB6501/T0332022

城市道路塌陷隐惠雷达检测项目范例

本部分内容以“2021年快速路道路塌陷隐患探测项目”中的河滩快速路为例,简述道路塌陷隐患雷 达检测的全部流程。

为及时发现马鲁术齐市快速路道路空洞等塌陷隐惠,保障道路安全运行,由马鲁术齐市市政设施监 则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作为委托方、北京国电经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经纬)作为 承担方共同实施“2021年快速路道路塌陷隐惠探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河滩快速路作为乌鲁 木齐市城市交通主动脉,是项目实施的重点。

F.2 人员、设备组织

人员和设备的组织主要是根据工作量和工期来准备。 河滩快速路(燕南立交~乌奎北联络线)全长28.562km,主路双向6车道,辅路双向4车道,外加东 西两侧人行道,预计全覆盖检测需要布设雷达测线约400km。在综合考虑普测、复测、钻孔验证等必要 的工作需求后,按照14天的检测工期,国电经纬投入了14名检测人员及2部车载式探地雷达、3部便携式 探地雷达、4部工程车辆、2台钻机等设备,

现场踏勘主要是了解工作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典型十扰源分布等情况, 河滩快速路是乌鲁木齐市贯穿南北的交通主动脉,承担了全市47%的交通量,车流大、车速快。从 上午7点半至晚上10点半,河滩快速路车流一直保持高位状态。 河滩快速路路面开阔,适宜开展大范围车载式探地雷达检测工作,但辅路因经过多轮修补,存在较 多路面不平区域,需要降低雷达采集速度,以免损坏设备。河滩快速路沿线出入口车道、加宽车道较多, 车载式探地雷达难以全面覆盖,需要使用便携式探地雷达进行补测。

F.4地下管线、工程地质、道路结构信息等资料收集

图F.1河滩快速路现场踏勘图

经走访相关单位和现场踏勘核对,河滩快速路的地下管线(排水、给水、通信、路灯等)主要分布 于道路两侧辅路和人行道,基本不会出现在主路中,较少会有横穿道路的管线。路灯管线在道路路中的 部分区域有分布。

DB6501/T0332022

F. 4. 2 工程地质

图F.2河滩快速路地下管线分布示意图

河滩快速路是在乌鲁木齐河干滴河滩上修建而成,沿线带状分布乌鲁木齐河冲洪积卵石(圆 地质区,区内大部分地带有厚度不等的粉质粘土、粉土等细粒土覆盖层。本区可分为三个亚区: 齐河河漫滩卵石圆砾亚区、乌鲁木齐河低阶地卵石圆砾亚区、乌鲁木齐河冲洪积扇亚区。

F.4.3道路结构信息

可滩快速路道路结构示

检测方案主要包括河滩快速路的检测重难点分析、检测方法选择、检测进度计划、安全保障措施等, 内容较多,此处主要阐述测线布设方案制定。 从现场踏勘情况分析,河滩快速路车行道平均宽度约3.7m,投入检测的车载式探地雷达有效覆盖 宽度为2m,因此采用“单车道两测线”的方式,即可达到全覆盖检测的目标。 道路两侧人行道需要使用便携式探地雷达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如遇加宽车道或扩展车道,应 视现场情况增加测线布设,以保证整个检测区域全部覆盖。

DB6501/T0332022

滩快速路雷达测线布设

现场数据采集主要包括试验性检测、大规模普测、小范围边角补测等。

F.6. 1 试验性检测

图F.5加宽车道雷达测线布设示意图

试验性检测主要是由检测人员进驻现场后寻找河滩快速路典型区域进行试验性质检测以确定 的检测参数,尤其是进行介电常数的标定等,以消除雷达检测的数据误差,

DB6501/T0332022

图F.6大规模普测现场图

受河滩快速路实际条件限制,道路出入口、加宽车道等位置易出现车载式探地雷达无法检测到的边 角区域,拟用便携式探地雷达进行补测

因河滩快速路雷达检测数据量巨大,因此国电经纬配备了专业的数据分析小组进行数据处理解释 工作。数据分析小组成员均拥有丰富的数据解译经验,并熟悉河滩快速路的工程地质和道路结构特点。 数据分析小组使用的处理软件与采集软件、检测设备相配套,具有全套滤波、反褶积、希尔伯特变 换、数据编辑、偏移、地形校正、比例调节、三维成像显示、分层解释、速度分析等数据处理功能。

F.8疑似隐患定位与复测

图F.7数据解译软件界面

DB6501/T0332022

根据数据分析小组解译反馈的结果, 为:采用RTK设备进行精准定位→使用便携式探地雷达对疑似目标进行复测。复测采取网格化加密方式

图F.8疑似隐患复测工作图

图F.9疑似复测测线布设示意图

石马河3#特大桥盖梁施工方案10普测数据疑似隐患解

DB6501/T0332022

F.9塌陷隐患成果验证

图F.11疑似隐患便携式雷达复测结果图

河滩快速路的塌陷隐患验证主要通过便携式钻机进行。验证点应布设在塌陷隐患的雷达数据异常 反应最强部位或中心部位。钻孔作业以不破坏、不影响路面正常功能为原则,孔径一般为2cm左右。通 过钻孔验证,检测人员可获取塌陷隐患平面尺寸、隐患埋深、净深以及内部影像等数据资料,以确认隐 患的类型和规模。

铁路建设项目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3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年7月).pdf图F.12塌陷隐患钻孔验证工作图

DB6501/T033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