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20-2013 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DBJ51/T 020-2013 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495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1/T 020-2013 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四川省绿色学校设计标准

Design Codefor GreenSchool inSichuanProvin

武黄城际铁路项目路基地基开挖处理技术交底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4年3月1日

关于发布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川建标发(2013)628号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年12月31日

参编单位: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估办公室 清华大学 主要起草人:冯雅 戎向阳高庆龙宋凌 林波荣 李波 李先进邱小勇 李慧群 钟辉智 主要审查人:付祥钊 储兆佛 秦钢唐明 刘小舟 王洪汪立飞

本标准用词说明 29 附:条文说明 3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 策,完善我省绿色学校建设体系,推动绿色学校建筑的可持续 发展,规范绿色学校的设计和建设,制定本标准。

中小学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其中校园建筑具体包括载 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用房等。

0.3绿色学校设计应综合考虑其全寿命周期的技术 性,并注重其对学生环境教育的作用,采用有利于促近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

1.0.4本标准通过场地选择、规划与建筑设计、控制能源消

耗、水资源消耗、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环节,引导学 校中绿色建筑和绿色校园环境的建设,为学校的环境教育提供 良好教材和教育环境,促进绿色学校的全面发展。

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 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 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学生具有环境教育功能,与自然环 境和谐共生的学校。

从建筑物的选址、设计、建造、使用与维护到拆除建筑、 处置废弃建筑材料的整个过程

2.0.3绿色学校增量成本

与满足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基准建筑的学校相比,因实 施绿色学校建设而产生的投资成本的变化

2.0.4环境教育environmentedu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工作中纳入 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不断改进,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 资源和机会,全面提升师生环境素养的教育。

2.0.5被动式技术措施

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非机械、不耗能或少耗能的方式, 改善室内环境,使其满足使用要求的技术措施。

2.0.6主动式技术措施

通过采取消耗能源的机械系统,改善室内环境,使其满足 使用要求的技术措施

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人文、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特 点,综合考虑绿色建筑的建造、运营和满足利用学校建筑和环 境进行环境教育的功能。

3.0.2绿色学校设计考虑绿色建筑和环境教育以及

育,同时考虑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 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0.3绿色学校设计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

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 能化、经济等各专业应考虑其作为教育场所和环境教育的作 用,紧密配合。

3.0.4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有绿色学校设计专

3.0.4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有绿色学校 篇,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建筑运 的技术要求。

3.0.5绿色学校设计应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

3.0.5绿色学校设计应在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 进行创新。

4.1.1学校选址和规划应符合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 4.1.2对学校的建设规模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 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学校应按照服务半径内的生源状 况确定建设规模,可分期建设,分期利用。

4.1.1学枚选址和规划应符合城乡建设规划的要求。

4.1.3应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场地周边公用设施的资 源共享。

4.1.3应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场地周边公用设施的资

4.1.4场地规划应考虑室外环境的质量,根据建筑的使用需

4.2.3学校场址环境质量不应对师生的安全、健康造

4.3场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4.3.1应对场地内外可资利用的自然资源、市政基

应对场地内外可资利用的自然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利

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查与利用评估,应保护用地及其周围的自 然环境,不得破环自然水系、生态湿地和森林,尽可能不改变 地形、地貌。

4.3.2应对可资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勘查与利用评估,进 行合理利用。

4.3.2应对可资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勘查与利用评估,进

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4.3.4应进行场地雨水利用的评估和规划,应减

4 应进行场地雨水利用的评估和规划,应减少场地雨 量。

4.3.5应对场地内既有建筑的利用进行规划,在改建

工程中宜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建设资源、场地自然条件及尚可 使用的旧建筑。

4.3.7场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为学校进 教育提供条件。

场地光环境应满足下列要

4.4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学校规划应保证公共活动区域和公共绿地大寒日不小 于173的区域获得符合日照标准的阳光。 2应控制在昼间日光和夜间室外照明作用下,地面反射

光的眩光限制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3当建筑采用大面玻璃幕墙时JJG 930-2021 基桩动态测量仪.pdf,避免其在日光照射下对 其他房间的光污染。

4.4.2场地风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

1建筑规划布局应营造良好的风环境,保证舒适的室外 活动空间和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气流对区域微环 境和建筑本身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 风条件。 2在寒冷和严寒地区,建筑规划时应避开冬季不利风向, 并宜通过设置防风墙、板、植物防风带、微地形等挡风措施来 阻隔冬季冷风。 3应进行场地风环境典型气象条件下的模拟预测,优化 建筑规划布局。

4.4.3场地声环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

准》GB3096的要求。应对场地周边的噪声现状进行检测,对 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噪声进行预测。当存在超过标准的噪声源 时,采取以下措施: 1噪声敏感建筑物应远离噪声源。 2对固定噪声源应采用适当的隔声和降噪措施。 3对交通干道的噪声采取声屏障或降噪路面等措施。 4.4.4学校体育场、音乐教室等对邻里造成的噪声干扰不应 超过国家标准对邻里单位的噪声质量所规定的限值。 4.4.5场地设计宜采取降低热岛效应措施

4.4.5场地设计宜采取降低热岛效应措施。

4.4.6场地交通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主要出入口应尽量邻近公共交通设施布置,最远距离 不宜超过400m。 2周边快速路及校外交通的主干道不应穿越校园。 3避免使教室,教师、学生宿舍区直接邻近周边快速路 或主干道布置。当不可避免时,采用降噪措施(报批稿)《民用建筑能源与环境数据监测系统技术规程》.pdf,增强围护结构 的隔声性能,如微地形、绿化等,降低交通噪声对学校的影响。 4设置必要的引导标识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