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尔火车站站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

宁尔火车站站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2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宁尔火车站站前广场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

(7)钢筋绑扎、接头的其他要求按照施工大样图的要求施工。

(8)绑扎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9)在绑扎钢筋前,对照施工图核对钢筋直径、规格、数量和编号,备足材料(渝)15J03 城市人行道图集,同时备足砼垫块、绑扎工具及扎丝。

施工注意事项,梁体钢筋数量多,绑扎工序繁杂,施工过程中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注意:

(1)控制梁体保护层的厚度,梁体表面保护层,除顶板顶面按净保护层30mm考虑,其余保护层均按35mm考虑。

(2)控制梁体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应采用与梁体同强度的垫块,且不得对梁体的耐久性造成影响。

(3)梁体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与预应力筋相碰,可适当移动钢筋位置;联系钢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设置,采用梅花形布置,间距小于0.5m;架立钢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设或采用其它形式的架立钢筋。

(4)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通风孔、泄水孔、预应力管道、吊点、支座、挡碴墙、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拉线基础、防落梁等各预埋件的位置准确。

预应力管道及预埋件的安装:预应力管道的埋设位置是决定下一步预应力筋的受力及分布,要求对管道的埋设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要注意平面和立面的位置,最好用¢12~14的钢筋焊成“#”支架夹住管道点焊固定在箍筋及架立筋上。(1)安装时要严格逐点检查管道的位置,发现不对的要立即调整;(2)浇筑前要检查波纹管的密封性及各接头的牢固情况,用灌水法密封性试验,试验后用高压风把管道内残留物的水吹出去。(3)浇筑前认真核对图纸,注意支座预埋钢板、预应力设备、泄水孔、护栏底座钢筋、箱室通气孔、伸缩缝等预埋件的位置,千万不能遗漏

混凝土开盘浇筑:(1)浇筑混凝土按施工方案顺序、一定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必须注意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1.8米以上。(2)浇筑混凝土顺序:先底板、腹板、顶板、翼板。(3)振捣采用插入振动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厘米的距离。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厘米,每一处振完后应慢慢的提出振动棒。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混凝土养护基本要求 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在水化作用下逐渐硬化,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确保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砼的养护目的:1、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砼的前期硬化;2、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坏现象。

混凝土自然养护机具:覆盖物:草帘、麻袋片、工程布等;浇水工具可以采用水管、水桶等保持砼的湿润度。

1.5 预应力管道张拉、压浆

张拉施工的工作顺序:穿束→安装锚具→安装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拆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压浆→存梁。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钢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好屋面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 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

预施应力之前,应对构件的外观和尺寸以及锚垫板后的混凝土密实性 进行检查,并将孔道中的灰浆清理干净。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集中预制的混凝土箱梁宜按预 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集中预制的T梁宜按初张拉和终张拉 二个阶段进行。各阶段预施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施应力时,锚垫板、锚具和千斤顶应位于同一轴线上。釆用两端张拉时,预施应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同步,并且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锚固完结并经检验合 格后即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切割端头多余预应力筋应符合第7.5.2条 规定,切割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断丝或滑脱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5%。,并不得位于结构的同一侧,且每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根。

端梁封锚应在吊装前完成。封锚时,必须采用定型钢模板支设,并加强混凝土振捣。封锚时,严格控制梁板长度。端梁伸缩缝预埋钢筋位置、高度、角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伸缩缝与预埋钢筋良好连接;模板支设牢固、不变形、不跑模;否则,必须返工处理。

第二节 本工程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

1、施工测量定位放线质量保证措施

1.1严格控制道路、管道、桥涵的轴线、标高,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校正,用水准仪检测标高,控制道路、管道、桥涵坡度、标高;

1.2水准仪和全站仪要按计量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

1.3用于测量的钢卷尺、皮尺等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4每次测量后都应由其他测量员或施工管理人员复核。

2、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路基挖至设计标高后,用人工修整平整,使其宽度、标高、路拱、平整度等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然后用20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挖方路段路槽底面以下0~3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5%。压实后的路基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及高程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2路基基底必须为密实原土,如为素填土②1、淤泥质粘土③等不良地质,要予以挖除,换填符合路基填土要求的土,并按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至设计路基面标高,以经换填碾压后的土层作为路基持力层。

2.3挖方路基开挖后要及时进行路基边坡坡面防护,以免受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边坡稳定。

2.5当在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2的斜坡上填筑时,填土前要先把原地面挖成台阶状,台阶宽≥2米,向内倾斜4%。

2.6检查填土的质量,回填土尽量使用无膨胀性且经压实后具有较高强度的粘性土或砂土,以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填料粒径规定:路槽底下0~80cm深度范围内不得大于10cm,80cm深度以下不得大于15cm。

2.7在填筑前,对填料进行含水量等指标的试验,填筑时检查填料的含水量,使之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填筑高度小于80cm或不填不挖时,将原地清理后,表面翻松30cm深,然后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将原地表整平后压实,使基底以下30cm 范围的压实度不小于93%,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才开始填筑。

2.8填筑时采用水平分级分层卸料、摊铺,最大松铺层厚不超过30cm,最小松铺厚度不小于10cm。并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2.9填筑由路中向路边进行,先填低洼地段,后填一般路段,使路基保持一定的路拱和纵坡,横坡坡度为2%。

2.10填方路基边坡采用1:1.5,为了达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效果,填方边坡采用满铺式草皮护坡,过水塘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护坡,以保证路基不受常水位的浸泡而起路基变形。石砌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护脚、护面、护肩,用M10砂浆勾缝、抹面,其所用材料、砌筑质量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草皮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骨架+植草皮护坡,其质量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11碾压时,按先边缘,后中间的顺序进行。注意纵横向碾压的接头必须重叠。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0cm,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的纵向接头处重叠1~1.5m。碾压时做到无漏压、无死角并确保碾压均匀。

2.12开始碾压时,土体较疏松,强度低,先轻压,随着土体密度的增加,再逐步提高压强。推运摊铺土料时,机械车辆均匀分布行驶在整个路堤宽度内,以便填土得到均匀预压。否则要采用轻型光轮压路机(20t)进行预压。正式碾压时,用振动压路机,第一遍静压,然后由弱到强。

2.13碾压时如土质的含水量小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的要撒水或晾晒才能进行压实。压实时出现弹簧土的,要将弹簧土清挖掉,用砂砾石换填后再继续压实。

2.14路堤边缘压实不到的地方,仍处于松散状态,雨后容易坍塌,土方填筑时两侧多填宽40~50cm并压实,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按设计宽度和坡度刷齐整平。

2.15填方路基压实度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5%;80cm以下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3%。

3、排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1 在管沟开挖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管道中线位置和基底标高,全过程监测中线和高程,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用全站仪控制中线,防止超挖;

3.2为保证基底土不被扰动和不被水浸泡,机械开挖高程控制在比基底设计高20~30cm范围内,然后用人工修坡挖至设计标高成形。基槽挖至标高后尽快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3 为保证基槽的正常排水,槽底应保证足够的宽度;

3.4在土方开挖前准确测定各井位置,并设四个交叉桩,以便完成开挖后,浇注平基时恢复管道中线;

3.5 管道安装,应认真检查管材,管材不得有裂缝,掉边缺角等易造成渗漏的缺陷;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3.6管道基础采用的C15预拌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按要求抽样做试块检验,基础砼要浇筑平整,振捣密实。

3.7管道轴线、标高、渗水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3.8检查井、雨水口砌筑砂浆要严格按配比拌和,按规定留制试块,及时试压,井身砌筑时应经常吊线检查井身的垂直度,抹面平整严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爬梯安装准确牢固。

3.9管沟要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4、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保证措施

4.1 认真选材,使用材料要符合标准。

4.2混合料配料准确、拌料均匀。

4.3摊铺厚度不得超过规定厚度,超过规定须分层摊铺碾压。

4.4 碾压时如出现梅花蜂窝现象,需加强找补,达到级配均匀密实、平整,无浮石。

4.5按规定控制含水量,以免过湿而产生软弹。如局部出现此现象,应按规定采取晒晾、翻晒。

4.6为保证密实度,应增加碾压遍数,追加密度。

5、路缘石及平石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1路缘石每5m设1控制点挂线安装砌筑,砌筑时先用M7.5水泥砂浆座浆卧底3英钟3㎝厚,再安砌路缘石,用木锤或橡胶锤敲打压平、稳固,安砌接缝为8~10mm。经校核路缘石边线及高程无误后,用1:2水泥砂浆勾缝密实,无空鼓现象。铺砌好的路缘石应缝宽均匀、线条顺直、顶面平整、砌筑牢固。

5.2.1按设计标高用M7.5水泥砂浆浇筑座浆3㎝厚,平石按路面横坡斜向路缘石,进水井两侧的平石稍为倾向进水井以利排水。

5.2.2平石安装接缝为8~10mm,并用1:2水泥砂浆勾缝密实,无空鼓现象。铺砌好的平石要缝宽均匀、线条顺直、勾逢密实,表面平整、砌筑牢固。

5.2.3养护不少于7天,此期间严禁碰撞、踏踩。

6、沥青稀浆封层施工质量保护措施

6.1稀浆封层要在透层乳液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铺筑,该段时间一般不宜少于24h。施工前先将基层清扫干净,且基层表面要干燥,严禁雨天施工,施工气温不得低于10℃。

6.4稀浆封层铺筑后,必须待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形后方可开放交通。

7、沥青透层施工质量保护措施

7.3透层沥青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浇洒,当基层表面过分干燥时,要对基层进行清扫,并浇洒少量水,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7.4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 不得浇洒透层沥青。气温低于10℃时,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7.5浇洒透层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并应尽早铺筑沥青下封层。

8、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施工施工质量保护措施

8.3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

8.4浇洒粘层沥青后,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外严禁其他车辆、行人通过。

8.5粘层沥青洒布后待其破乳、水分蒸发完后要及时铺筑上一层沥青砼层。

9、玻纤格栅施工技术、工艺

9.2在铺设前必须将旧路面上可能影响格栅与底层结合强度的物质如油脂、水渍、污物等清除干净,使铺设表面清洁干燥,如路面有水迹时要待路面干燥后再进行铺设。

9.3格栅铺设采用专用设备进行铺设、人工配合进行。在开始铺设前,要选择胶面向下,铺设时要保持其平整、拉紧,不得起皱,使格栅具备有效的张力,铺完之后再用干净的胶轮压路机碾压一遍,碾压时要注意压路机注水量不能大满,以防溢流到玻纤格栅上,造成其背腹失去粘性;若发现有较小的坑凹没有预先填平,可在铺好的格栅上将对应坑凹的部分剪去,以便在铺上层沥青混合料时能完全填平坑凹。格机铺设时,要求路面温度在10~60℃之间。玻纤格栅要满铺旧砼水泥砼路面板,并且在新旧路面相接处要伸入新建路面1.0m。

9.4格栅搭接:纵向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要根据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

9.6玻纤格栅背胶易溶于水,雨天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施工。

9.7玻纤格栅为玻璃纤维制造,对人体皮肤易产生刺激作用,施工人员必须戴防护手套。

9.8格栅铺设完成后要严格控制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出入,在格栅层上禁止车辆急转向、急刹车和倾泻混合料脚料,以防止玻纤格栅的损坏。

10、路面调平层质量保证措施

11、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1 所有商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1.2 沥青混合料要及时摊铺,要严格控制摊铺温度;要随时调整摊铺厚度、路拱和平整度;

11.3 沥青混合料摊铺后要及时碾压平整、密实,严格控制各阶段的碾压温度;

11.4 要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接缝处理,接缝要平顺、密实。

12、人行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1人行道用块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监理验收签字后,方可进场使用。

12.2人行道基层必须平整、碾压密实,其宽度、高程、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2.3拌制砂浆。人行道块料铺设采用7.5水泥砂浆,拌制砂浆用的水泥和砂子质量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抽样送检合格、经监理验收签字后方可使用;砂浆要拌制均匀,随拌随用,并要按要求抽样做试块检验。

12.4铺砌人行道块料。根据人行道设计高程及坡度进行放线测量,放出纵横坡度线及边线,铺砌时应轻轻平放,用木锤或橡胶锤轻敲压平。铺砌时若发现块料松动或高低不平时,将块料取起,重新整平夯实砂浆垫层,然后再铺回块料,不准向块料底塞浆或支垫硬料,必须使块料平铺在满实的砂浆上稳定,无松动、无空鼓现象。

12.5盲道砖应避开井盖铺砌,左右两边25~50cm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盲道要起点、终占、拐弯处及交叉处无需铺设提示盲砖,铺设长度大于行进盲道宽度。

12.6填缝。用砂子填缝,填缝要饱满密实,无空鼓现象。

12.7人行道块料铺设后要及时洒水养护,并要及时清除干净石料表面的浆污渍,使其恢复原来的颜色,保持美观,在养护期间禁止行人通行。

13、市政排水设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1沟槽土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放样定出中心桩、槽边线、堆土堆料界线及临时用地范围。

(2)开挖前,提前打设井点降水,在地下水位稳定在槽底以下1.0m 时才进行土方开挖。开挖后必须及时支撑,以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

(3)开挖沟槽达设计标高后,报监理验收并做土工试验,检查合格后应尽快进行基底垫层施工,以防渗水浸透基底。

(4)沟槽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5)挖沟时不允许破坏沟底原状土,若不可避免沟底原状土被破坏时,必须用原土夯实平整。

(6)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料弃于业主、监理指定地点。

(7)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应报监理研究讨论,然后进行软基处理。

(8)开挖时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开挖宜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9)开挖完成后,应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防止基土的扰动。

(10)边坡应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允许欠挖和超挖,采用机械开挖时,边坡应用人工修整。

(11)夜间开挖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13.2沟槽填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回填材料选用合适的挖出土或经试验合格的外运材料。回填前,确保沟槽内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质。

(2)排水管在回填土前必须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闭水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3)沟槽回填从管线、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进行,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限位措施。

(4)沟槽回填采用分层对称回填并夯实的施工方法,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0.2m,对中管顶0.4m 范围内用人工夯实处理。

(5)管道安装完毕,用外观检查方法,进行管道严密性的预先检查,合格后进行回填。

(6)回填土夯压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适量石灰土、砂、砂砾或其他可达到要求密实度的材料。

(7)管道接口处连接工作坑回填采用中粗砂或砾石砂,在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并采用人工进行夯实。

(8)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 以上。

(9)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填土。

(10)检查井回填土时,应先将盖板座稳固并盖好井盖,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

13.3管道基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修整槽底,复核标高,清除淤泥与碎石,若出现超挖,则采用砾石砂填实,不使用土回填。

(2)基础垫层施工,做到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基础在接口部位,挖预留凹槽,以便于接口操作。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填实。

13.4管道下沟质量保证措施

(1)下管前应检查和修整沟底标高和基础质量,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下管。

(2)每根管子及每个配件在入沟之前应除去内部杂物,检查有无裂缝、碰伤、剥落及其他缺陷,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3)下管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切实注意安全。

(4)下管时始终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沟槽边翻滚入槽内。

(5)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一定要根据管子的重量和直径选择合适的柔性悬带或绳带,确认起吊机械性能良好后,方可进行起吊下管。

13.5排水管敷设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敷设前应将所需的一切材料与设备准备就绪,并做好工地组织工作。施工期间,为防止杂物进入管内,每天收工后,都应将管道端部包封。

(2)管道敷设从下游排向上游,管节承口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管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3)在地形坡度较大的管沟中铺管时,应考虑横向固定,以防止管道移位。固定型式和间距的选择以及所有补充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办理。还应采取预防地表水流入管沟的措施。并在管沟全回填前,在管沟内适当间隔设置止水装置,以防止管沟基础和回填土被冲刷。

第九章 冬雨季施工、已有设施和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特点处在工程的预计进度和所处季节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

一、雨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进入雨季施工后,项目部设专人收听气象预报,了解近近两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大雨的气象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2)为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必须切产做好思想的教育、动员工作,有关措施要落实班组、个人。

a、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重要的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b、雨期施工时,应保证现场道路畅通。道路路面应根据需要加砂砾或其它防滑材料,必要时应加高加固路基。道路两侧应修好排水沟,在低洼积水处应设置涵管,以利泄水。

c、杆坑填方施工中,取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期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用雨具遮盖好或是坑内有水时,应及时把水排除,在进行工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雷雨天气,不得在外作业,尤其是杆塔上。并且要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

a、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以确保施工工地和临时设施的安全。

b、雨期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必要时应增加排水措施,雨季设专人负责,随时疏浚,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2)临时设施及设备防护

a、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季前应整修完毕,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

b、脚手架、井架底架的埋深、缆风绳的地锚等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大风大雨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斜道上必须钉好防滑条。

c、施工现场的机电设施(配电箱、闸箱、电焊机、水泵)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d、雨季应前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保证雨季中正常供电。

e、怕雨、怕潮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在室内、或设立坚实基础堆放在较高处用蓬布封盖严密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

f、施工现场的钢脚手架、钢井架、塔吊在雷雨季节,必须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施工期间遇到阴云密布或有雷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去。

二、冬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规定

(1)在入冬前,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冬期施工中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3)在冬期施工前,要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气象资料。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

(4)必须在冰冻前做好临时设施、供水管道的体温、维护工作,合格证冬季施工正常运行。

(5)施工员必须把冬期施工各项措施落实到各班组,进行具体交底,各生产政组在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

(6)冬前,要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到排水畅通。

1.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30%;矿渣硅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10时,不得小于5.0N/mm2。否则应事先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1.2、冬期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应在背风的场地进行。或者采取相应的防雪挡风措施。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1.3、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盐水泥或普通硅盐水泥。在本工程标号不应低于525号(4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

1.4、在冬期浇筑的泥土,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水减少剂。掺用抗冻剂、引气剂或引气减少剂的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1.5、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掺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1.1、料:立杆前,应清除冰霜;清理场地冰霜,防止不必要的人身事故。

1.2、冬期施工中,调整作息时间,工作应在日出后进行,日落前休工,应限制每日砌筑高度。做好覆盖保温工作。

冬季施工期间,工地应加强现场安全专项督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冬季安全施工专项检查,各施工队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1、大雾、雨雪、低温结冰天气安全措施

1.1、大雾(能见度小于20米)、雨雪天气严禁露天高空作业。

1.2、大风、大雪、大雾、冷雨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重新开始工作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脚手架、托木、施工平台、钢丝绳、铁塔缆风绳、走道等所有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倾斜、变形、松动等现象,必须及时修整、加固,经复查验收后,方可重新使用。

2.1、对脚手架、临时平台和走道,应及时清除积水、霜雪,并采取防滑措施(如铺设砂石垫等)。

2.2、钢架上的高空作业,结冰、结霜后应有相应的防滑措施,通道栏杆应完善

2.3、现场道路在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洒水灭尘,并及时清除积水、霜雪,防止路面积冰。

2.4、基坑周边、浇砼使用的临时平台、托木、公路、铁塔钢架、抱杆底脚滑轮、走道等施工应认真检查,防止滑跌坠落。

3.1、施工机械及汽车应加注冬季专用机械油,水箱应加注防冻液。油料冻结时,应采用热水或蒸汽化冻,严禁用火烤化。雨、雪、雾气候条件出车时,应减速慢行。冰雪路面行驶时应有防滑措施(装防滑链等)。

3.2、如遇氧、乙炔(氢)气瓶、管道结冻,只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严禁火烤。乙炔(氢)管道冻结或堵塞,严禁用氧气吹扫。

3.3、器具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对消防设施应做好保温防冻措施。

3.4、当气温急剧降低后,应对脚手架紧固件进行检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使紧固件松动。

4.1、对施工、生活用电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用电管理,确保供电设备、线路的正常运行。

4.2、施工配电盘必需装设漏电保护器,临时电源只能从漏电保护器后接引。

4.3、加强电动工具管理,严防电动工具受潮,雨雪天气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4.4、各施工队应注意冬季电取暖防止触电和引发火灾的措施。

5.1尽量避免夜间高处作业,如确需进行,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并有防寒、防滑措施(注:主要对砼浇筑)。

5.2、寒冷天气高处作业,除应做好防寒、防冻、防滑措施外,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御寒劳动保护用品。

5.3基坑周边应使用砂、石铺垫做为防滑措施。

6.1、施工作业人员进山入林严禁乱扔、乱丢烟头、山林和施工点烧火。

6.2、加强动火管理、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动火区布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6.3、供应存放的特殊设备、材料,应尽量室内存放,确需室外存放的,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潮、防冻措施。供应库内严禁明火取暧。

6.4、禁止在密闭的房间内避寒、取暖,避寒、取暖设施必需保证通风良好。

6.5、严禁使用焊、割炬取暖、照明。

已有设施和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

(一)保护措施的总体概论

1、编制作业计划:在编制作业计划时,既要考虑工期的需要,又要考虑相互交叉作业的工序之间不致于产生较大的干扰,以满足成品保护的需要。

2、成立保护小组:成立项目成品保护小组,组长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二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六名操作工组成。

3、过程保护工作:过程产品要在检验前,由该工序的作业队负责人组织保护,过程产品检验后,则由成品保护小组负责保护,待有作业队伍进入,该作业队伍负责人组织保护。

4、交接管理工作:一道工序开始时,由施工员和成品保护小组的代表一起向该工序的作业队伍负责人进行成品保护的技术交底,一道工序完毕后,如无紧张工序,由该工序的作业队伍向成品保护小组进行成品交接,再由成品保护小组向下道工序的作业队伍进行成品交接。

5、监督控制工作:工作施工过程中,项目副经理负责检查监督成品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通过经济、行政手段促使成品保护小组和各作业队伍按成品措施和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成品保护。

6、实施成品保护:在成品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项目工程、技术、质量等方面管理人员要及时验证其适用性、可行性、有效性,并根据验证结果,修改和完善成品保护措施,然后应用于后续工序的成品保护。

7、加强协调工作:加强对多工种(专业)交叉作业的协调,促进参与施工的各作业队伍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各作业队伍彼此明了与此交叉作业的工序及前后各道工序的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成品保护措施,增加各作业队伍的成品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8、工序质量控制: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杜绝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避免因工程返工而造成与之相关建筑结构部位的损坏。

(二)已有设施、管线保护措施

对已有设施的保护,施工前,对将要拆除的既有结构各设置若干监测标志并编号,通过监理复核后交监理一份书面资料备案。从整个施工过程到竣工结束,须每天复测一次监测点,最后按招标文件要求整理资料成册。在降水坡度线范围内的构筑物必须加强观察或尽量不采用降水措施。必须降水的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进行加固保护。对特别危险的构筑物,施工前后必须拍摄影像等资料。对于不需要搬迁的构筑物,采取设置沉降观测点与开挖防震沟等措施。在施工期间进行连续沉降观测,频率为每周二次,需要时适当加密,如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停止施工,在查明原因及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

对公用管线的保护,首先采用开挖样洞等方法探测公用管线,摸清管线的位置、深度、直径,在施工图上明确标明,施工前必须进行开挖,使关键部位的管线情况完全暴露。在施工中,将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保护。

对于纵向平行的管线,如其中心线距基坑边距离较近,则在开挖基坑时,该部位的基坑支撑必须加强加固,如替换板桩或加密撑柱等,必要时管线搬迁。

对地下管线及架空线,主要采取下列加固措施:

1、给水管等硬管:除对基坑加固支撑外,还应在基坑开挖前,要先在该位置人工挖出样洞摸清管线走向,管节的接口位置,再以钢板桩或桐木横架将要开挖的基坑上用钢丝绳将管子吊住。如果管子的接头全部暴露在外,则在两节管子的接口处都要以钢丝绳吊牢。

2、通讯管、电力导管等,因这种管线的导管长度较短,安全可靠的方法是采用下托、上吊的措施,即以在导管的背面用4×8寸板或板桩托着,上面用钢板桩等连同托板将管子一起吊牢措施。

3、施工区域附近的架空线,在施工期间将采取加固电线杆及派专人监护,防止挖土或大型机械操作时危及线路正常运作。

总之,必须加强对公用管线保护的意识,加强对管线保护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施工。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内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电缆、光缆)和建筑物进行调查DB4110/T 6-2020标准下载,会同其产权、维修单位共同确认并及时与产权单位签订拆迁协议,及早拆迁。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其完整无损。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GB5768.2标准下载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