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国际大厦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中建国际大厦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建国际大厦深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1.1支护桩施工、土方开挖和降水前,应充分了解周边各有关道路、管线、建构筑物等设施的保护要求,实际开挖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基坑监测数据,并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流程或方案,强调信息化施工。

1.2在在正式施工前,应会同业主、设计、监测、监理及各有关分包单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订详细、可行的施工应急措施和方案。

1.3土方开挖前应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本工程规模,合理设计出土通道、出土方案JTT849-2013 沥青延度试验仪,土方开挖方案需取得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后方可实施。

1.4土方开挖前还应确认以下条件:

水泥土搅拌桩、钻孔灌注桩、圈梁等支护结构成品检测及强度要求已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内疏干降水已达到设计要求;

监测点已按监测方案要求埋设并取得初始值;

支护设计与主体结构设计相关联部分已确认。

2、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2.1在开挖过程中应根据主体结构实际情况及出土通道设计,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将基坑合理分区,并明确各分区间土方开挖顺序及如何衔接;对于统一分区内土方开挖,结合实际出土情况,明确分段长度不超过,分层厚度宜控制在左右。

2.2基坑内土方开挖应严格按本设计要求工况执行,应保证先施工旋喷加劲桩后开挖,开挖至结构底板标高后及时施工垫层、底板,减少基坑开挖期间无支撑暴露时间、宽度和深度,将基坑开挖造成的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2.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土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严格按照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基坑内部临时坡体坡比应不大于1:1.5,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高差不得大于。慎防土体的局部坍塌造成主体结构桩位移破坏、现场人员损伤和机械损坏等工程事故。

2.4土方开挖期间,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桩、旋喷加劲桩与降水井,挖土时宜先掏空降水井四周,避免水井承受不均匀的侧向土压。

2.5基坑土方不得超挖,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砼垫层,随挖随浇,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内浇筑完成。

2.6基坑内的电梯井、集水坑开挖必须等普通的垫层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2.7基坑四周严禁堆土或堆载,地面超载AB段施工便道超载应控制在35kpa以内,其余段在15kpa以内。

2.8由于机械进出口通道位于坑边,应铺设箱扩散压力,或设置配筋混凝土路面层。不得在桩墙顶部压顶板上碾压。

1、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步骤

平整场地后场地相对标高,支护桩圈梁顶相对标高,圈梁高。第一道加旋喷加劲锚桩相对标高,第二道旋喷加劲锚桩相对标高。

基坑降水回灌→第一层土方开挖深,挖至相对标高处→支护桩圈梁施工→第二层土方挖深,挖至相对标高处→旋喷加劲锚桩施工→挂网喷射混凝土→第三层土方挖深,挖至相对标高处→挂网喷射混凝土→第四层土方挖深,挖至相对标高处→旋喷加劲锚桩施工→挂网喷射混凝土→第五层土方挖深,挖至相对标高处→挂网喷射混凝土→第六层土方开挖,人工开挖基地上土方→铺设混凝土垫层

主楼基坑在裙楼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1:1坡比开挖主楼基坑,开挖深度为并及时施工底板。

电梯基坑在主楼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1:1坡比开挖电梯基坑,开挖深度为并及时施工底板。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施工平面布置图,本基坑平面几何复杂,施工条件差,在施工平面布置上充分考虑现场平面运输与垂直运输的可行性。

2.1为了现场平面运输的方便畅通,以挖土的施工区域划分,为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通行,施工阶段设警示标志。

2.2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基坑开挖后的垫层施工,保证垂直运输(清土)及施工材料的方便快捷,、涉及土方的施工机械距边坡距离:挖掘机、汽车不小于。

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本基坑开挖土方量大,深度深,工作面大,合理编制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30天内全部完成基坑土方6万m³。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

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测量前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测,进行技术交底。

收集进行测量工作所必须的原始测量资料,地下室施工图纸、基坑围护设计图纸和规划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

针对本工程基坑内平面几何复杂、挖土较深,测量难度大的特点,我公司在本项目技术部成立专职测量小组,测量小组主要由一名工程师和两名技术人员组成,场区导线控制网作业人手不够时由项目工程部其它人员配合。

测量小组负责从规划部门接收导线控制坐标点、施工现场坐标控制网的建立、标高引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检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投测的轴线、控制线、高程进行详细复核。

每次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由项目工程师对施工测量结果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高程,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引测,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高程控制设置4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距离基坑挖土边线不小于15~。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控制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地下室施工阶段,高程测量直接用S3水准仪由地面上高程控制点进行引测。

5.3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必须使用经检测合格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应将仪器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因仪器本身误差造成测量不准确性。

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牢固,保证仪器操作整平的精度,投测时应采用正倒镜的投测方法。

投测时间应选在无风、阴天、尽量避开烈日和雨天,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

测量工作从始至终由固定的专职测量员担任,重要的轴线定位、测量应由总工程师会同专业施队长进行检查、复核,如有差错应及时校正。

施工测设记录应真实可靠,随测随记。认真做好对各班组的交底工作,班组人员要切实掌握各测设标志的具体数据,进行施工操作。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成果永久标志、临时标志和测量记录,以便前后续测量工作的检验与验证,同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点。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相关条款及质监站有关规定执行。测量仪器按《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的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检定、校正、维护、保管。

测量员应按规定保养、爱护仪器,按规定操作、使用仪器,禁止违规、野蛮操作。

1.1土方开挖前,应对基坑四周的场地进行平整,并确保平整后的场地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并做好相应的地面排水措施,然后按围护方案要求分区域开挖。

1.2基坑剖面图中所示的基底标高为基坑最深开挖标高(不含电梯井和局部深坑)。

1.3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特点结合主体结构施工后浇带的设置,为确保基坑安全,土方开挖应分层进行。

1.4挖土机械的通道布置、挖土顺序、土方外运和混凝土泵车的停放、施工临时设施以及建材的堆放等,要有周密计划应避免对围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2.1土方开挖过程中,24小时派专业监护人员观察放坡有无塌坍、透水现象;若发现有上述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2.2应严格控制每层的开挖深度,严禁超挖,防止工程桩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和边坡支护出现坍塌现象。机械挖土方式时,指定专人看护挖土情况,严禁挖土机械超挖,桩头与桩周围处用人工挖除。杜绝破坏桩头、桩身等现象。

2.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碰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应根据监测信息及时与有关各方进行协商调整挖土顺序。

2.4开挖时先从东南角处开始由东向西,自南向北开始挖土。

本工程采用分五步开挖支护。

第一步挖土完、第一步支护:

开挖第一步深度在自然平下挖,(支护圈梁设在处,间距),垂直开挖,到位后施工支护圈梁。

第三步挖完 、第三步支护

第四步挖完 、第四步支护

开挖深度。施工第二道旋喷加劲桩,施工过程与第二步相同。

第五步挖完 、第五步支护

开挖深度,施工过程与第三步相同。

第六步挖完 、第六步支护

第六步开挖为人工挖土,深度。及时施工垫层。

4、基坑开挖及出土方法(详见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

4.1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出。

4.2设排水沟,渗水及雨水及时用泵将水抽走,备足排水设备,做好预警工作,确保基坑及周围建筑物安全。

4.3开挖过程中,按既定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4.4基坑开挖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

车辆行车主要经过的地段区域内场地,铺设临时道路。行车时,车辆应保持与基坑安全距离,车辆出入口设置在西侧。为防止现场和道路起尘污染环境,在出入口铺设毛毡、并排专人在道路范围内清扫路面,门口车辆冲洗水槽等设施已经完善。

6、基坑排水施工设置

沿基坑周边设置闭合式的排水沟和集水井并要求不漏水,及时排除雨水及地面积水,不得让地面水流入基坑,或渗入边坡。集水坑间距15~。坑内排水采用盲沟与集水坑排水方法。沿基坑内侧四周设置排水沟,引至集水坑,用泵抽出基坑排走。当降雨量较大,或施工用水可能流入坑内时,必须及时排出。故须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

6.1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施工充分考虑,基坑开挖时空效应,以施工监测为手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基坑开挖安全有序,均衡高效。

6.2采取基坑内井管降水,基坑内外共布设17口井管,J1深,井间距左右;J2深,间距左右。管井成孔直径700毫米。

6.3基坑外地表采用明沟,集水坑方式水泵抽排水。

6.4基坑顶四周依据围护设计图做排水沟、集水坑使水顺畅抽排入市政雨水井内。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

施工中要配备专职测量工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撒白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测放到槽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严禁超挖现象。

对于一次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的基坑,要注意成品保护如后面工序不能立即施工时,可预留土层。

认真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及时整理工程技术资料。

支护人员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各施工队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持证上岗,定机定人操作。 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现场。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并正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

8.1.4基坑周围做硬化地面,外围做排水沟,避免雨水流入基坑内。

8.1.5破桩头,特别是破超高位桩头时注意安全,破桩头时,周围不得有施工人员工作。

8.1.6配合清土的工人带好安全帽不准在机械的回转半径内工作。

8.1.7土方开挖中遇到地下管道、电线电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切断或处理。 8.1.8施工中需要使用电源时应找专业电工接线,严禁私拉乱接电源。 8.1.9砂石、土、堆料严格按照现在平面布置图的布置要求堆放,严禁堆放在基坑边,土方一律外运,严禁堆放在基坑边。 8.1.10土方开挖,必须防止临近已有管道、管线等发生下沉及变形。施工过程中,应定人、定期、定时进行水平沉降或位移观测。 8.1.11施工前检查基坑有无坍塌危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危险地段作出安全明显标志,以免人员不慎造成损伤。 8.1.12挖掘机在施工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至少应保持1.5m的安全距离。两机操作之间要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8.1.13挖掘机、运输汽车起步前就先鸣声示意,并试运行。 8.1.14运土车出场前,要将土方拍实、覆盖,工作人员必须站在可靠的支架上,与司机配合好,以免坠落。 8.1.15所有进场施工机械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好有效。

8.1.16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主要通道不留盲点。危险区域设红色警示灯。

8.1.17加强基坑监测,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报告相应单位,并要设计单位处理意见。

8.2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

在支护圈梁上用M10水泥砂浆砌筑300*1300砖挡土墙,正反顶面用1:2.5水泥砂浆抹灰,压实压光。挡土墙上采用Φ48* 3.5mm钢管做1.2m高护栏,并用密目网封闭。

(1)临边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栏杆及栏杆柱均采用Φ48* 3.5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

(2)防护栏杆由二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为1.2米,下横杆离地高度为0.3米,立杆总长度1.7米,埋入砖砌围挡0.5米,立杆间距2.0米,每隔4米立杆设置一道马牙搓,马牙搓尺寸为0.3×0.3×0.5米,埋入立杆后浇筑C15混凝土。

(3)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 安全立网封闭到砖墙顶面高度。

(4)所有护栏用红白油漆刷上醒目的警示色,钢管红白油漆间距为20CM,基坑西侧按设一4.0米宽的安全通道,两侧设1.35米高栏杆。并悬挂提示标志,护栏周围悬挂“禁止翻越”、“当心坠落”等禁止、警告标志。夜间挂红灯示警。

(5)基坑周围应明确警示堆放的钢筋线材不得超越基坑边3米范围警戒线,基坑边警戒线内严禁堆放一切材料。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水控制,以便进行排水措施调整,对地表滞水进行如下控制:沿基坑周边防护栏处设置一明排水沟,为了排除雨季的暴雨突然而来的明水,防止排水沟泄水不及,特在基坑北侧设一积水池,再通过污水泵及时将积水抽至市政排排水网,做到有组织排水,确保排水畅通。

(1)坑边堆置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少于2米,槽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2)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施工项目经理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即为将来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者,且常驻现场,负责工程整个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并在工程开工前五天全部进驻现场,施工过程中我们不进行任何分部、分项工程分包施工。项目部主要成员见下表

1.2劳动力组织计划

劳务作业队是工程施工的直接操作者,是实现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等目标的最直接保证者。本工程施工时,我公司将组织一批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较强,且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

拟投入本工程主要劳动力需求计划

按设计应分层分段、分层开挖,先挖基坑周边有旋喷加劲桩施工的地方,人工修坡跟进,以便尽早开始旋喷加劲桩施工。

采用人工修坡,修整后坡面平整,与灌注桩齐平,无活石与浮土。

4.1旋喷加劲桩施工

4.1.1采用冲击钻将止水帷幕穿透,然后用冲击法将旋喷加劲桩按设计射入角度打入设计深度,严格按设计参数施工,误差允许值如下:

孔深允许误差 ±200mm

孔位允许误差 ±50mm

孔径方向允许误差 ±100mm

孔倾角允许误差 ±3%

4.1.2高压注射纯水泥浆

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W/C=0.5。

4.1.3注浆前要封堵孔口,注浆压力不小于0.5Mpa,停止注浆的原则是孔口大量返浆。

1、围檩型号:采用2x22a型工字钢。

2.1旋喷加劲桩施工完成后将0.5米长的一端套丝长20mm另一端与旋喷加劲桩焊接,搭接5d。

2.2按设计要求安装好围檩及锚垫板,并保证各段平直。

2.3旋喷加劲桩的张拉与锁定在注浆后14天进行,锚固体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

2.4旋喷加劲桩张拉前至少先施加一级荷载(即1/10锚拉力),使各段紧固服帖和杆体完全平直,保证张拉数据准确。

2.5将工字钢按图纸要求固定好后,用310x200x10钢板焊接。

2.6旋喷加劲桩张拉锁定后,若发现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1.1网筋采用6.5盘条,调直后使用,网距满足设计要求,偏差值控制在20mm,用Φ16插筋,水平间距3.0m,竖向间距2.5m,L=1.5m端部与钢筋网连接固定。

1.2钢筋网采用绑扎,整体稳固,通过插筋固定在坡面上。

2.1混凝土在地面拌好后,通过人工上料完成喷射作业,材料要随拌随用。

2.2喷射砼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段片之间,层与层之间做成45度斜面,以便砼牢固凝结成整体。

2.3喷射砼时,喷头喷射面保持垂直,保持1米左右距离,喷射手应控制好水灰比,喷射砼砂:石屑:水泥=2:2:1,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2.4喷射结束后,清扫设备,整理现场,并将网筋向上卷起,避免挖土时抽筋损坏。

十、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该项工程,针对工程特点,我们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各工种分别进行技术交底,以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2、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工地设置质量管理小组,项目总工任组长,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质检员和各生产班组的负责人任组员,负责各工序和本班组的质量工作,层层把关,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3、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否决权实施办法”,奖惩分明。

4、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并及时由验收入在相应资料上签字。上工序检验不合格,严禁转入下一道工序.

5、工程用各种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信息法施工,施工与设计紧密配合,及时反馈支护信息,调整参数,确保支护安全。

十一、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从事本工程施工的各级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公司有关的安全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1坚决执行总公司“安全否决权实施办法”,开展“标准化施工作业,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1.3施工前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未接受教育者不准上岗。施工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日制度,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1.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决不违章作业。电工、电气焊工、吊车司机和装载司机必须持上岗证,严禁无证上岗或串岗操作。

1.5由专业电工负责供电,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拉设线路和动用电气设备。

1.6电气开关操作标记要齐全,清晰。拉闸作业时必须挂“严禁合闸,有人作业”标示牌,并有专人监护。

1.7施工用电必须按符合要求的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要有接地线。电缆要求不破损,并用绝缘杆架空,严禁拖入泥浆。运输道上的电缆应外套金属管或埋设保护。在可能被人触及的外露导电部位必须有防护装置,并设安全标志。

1.8实行“一机一闸”,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2台以上用电设备。

1.9电动机动力线,电焊设备导线和场内照明线均应用绝缘线。电动机动力线必须与设备及底座可靠绝缘,严防水、油和泥浆侵入电气设备。不得用串联金属棒或其他导电物体将电压引入焊件。现场照明应用36V安全电压。

1.10手持砂轮机(磨光机)引线必须采用坚韧橡皮线或塑料护套线,截面符合安全要求,引线不得有接头。

1.11各种燃料、氧气瓶、乙炔气瓶不得一起存放,并远离热源。

1.12降水设施要设安全标志。不得在汇水池中洗东西。

1.13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穿戴整洁,佩戴胸卡.

1.14组织职工学习《钻探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管理工作规定》,建立标准化施工规程,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1.15严格执行城市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三废”处理等规定,再现场出口处设专人对外出场地车辆进行冲洗清洁,防止污染路面。

1.16现场施工设备及工器具、材料摆放整齐,标识醒目。

1.18上班不准喝酒,严禁酒后作业,禁止酗酒闹事。

1.1圈梁顶部沉降、水平位移的量测:沿圈梁顶面每20m布设1个观测点。

1.2道路路面沉降:沿临近基坑范围道路每隔25m设一观测点;

1.3锚索拉力:每侧选取不少于3根锚索,上下三两层同一位置,采用锚头压力传感器进行锚杆总拉力监测。

1.4深层水平位移:基坑每边不少于4个点,设置在灌注桩内,长度同桩长。

1.5地下水位观测:对基坑外侧地下水水位实施动态观测,报警值为变化速率0.5m/d,累计变化值2.0m。

1.6周边建筑物:基坑周边3倍挖深范围内的非桩基础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设置每栋不小于4个点。

监测变形容许值及报警值详见下表:

十三、应急预案及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1、止水帷幕出现漏水:

1.1搭接处理:二次施工时,严禁不搭接连续施工,搭接时对已经硬固的最后一组帷幕桩强行下钻,重新连接,确保不出现开叉现象。

1.2经过强行搭接后,即便出现渗水,也是小面积渗水,待开挖后,如出现渗水,在渗水处钻孔插管,注浆处理。

1.3如果开挖后接头处出现开叉现象,应先插管引流,然后封堵开叉口,待开叉口封堵后,再将引流管堵死。

1.4如果接头处出现大面积开叉,应记录好开叉点,回填后,在止水帷幕外侧采用高压旋喷施工,对开叉点封堵,水泥硬固后,再继续开挖。

2、塌方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2.1应急组织机构图

2.2抢险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2.1应急抢险小组

施工队抢险队:在后续施工队进场后组建一支不少于20名的普工组成的应急小分队服从并配合项目部的应急小组指挥。

2.2.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所设在各单位工程现场会议室,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项目部。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3.1组长: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复查和评估突发事故(事 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判断其可能的发展过程;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动,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组织人员进 行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协助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上级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 故的调查处理;紧急状态结束后,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3.2副组长、技术组负责人:负责现场方案的制定、监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配合组长进行应急所需资源(物资、材料、人员、设备等)的组织、协调、调配。负责配合组长指挥,使应急小组的所有人员能够高效、有效的投入都应急救援工作中。

4.2监测组:负责组织对现场出险范围进行地质条件的探测和勘察;负责组织抢险过程中,周边环境及抢险工程自身变形监测;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及时向应急救援小组传达事故现场信息。

4.3技术专家组:负责参与制定抢险方案、分析监测数据。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为应急救援小组重大决策提供最佳抢险技术方案在重大突发事故中配合上级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抢险方案的定制优化。

4.4现场抢险组:负责组织专业抢险队、人员、物资、设备、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 按照应急救援小组确定的抢险方案实施抢险;尽快落实抢险物资、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4.6交通保障组:对危害区域外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安排,防止交通拥挤;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并使车辆顺利通过通道,并保障对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

4.7紧急疏散组:负责对危险区域人员和重要物资有次序疏散;负责对撤离时的各方财产进行登记、确认并汇总。

4.8医疗救护组:负责开展医疗救护组工作,负责现场医疗救助。将受伤害人员及时送至医院救治。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配合医疗部门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事故应急救援队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受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4.10其他工作组:负责为应急处置人员提供生活、办公条件和生活后勤保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处理撤离后的群众和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善后工作事宜,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为避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较大变形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提出以下应急措施,根据施工现场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变形、渗漏等情况的发展扩大,确保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5.1支护结构受力体系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5.1.1若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局部坑壁位移过大,坑边出现裂隙等情况,应及时暂停土方沿基坑纵向的开挖范围,采取增加钢支撑或旋喷加劲桩等措施控制变形开展;如变形发展迅速,应立即回填土方,阻止变形进一步扩大,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

5.1.2若基坑侧壁出现局部滑塌,应先查明原因,消除产生滑塌因素,同时进行修补加固。一般在坑壁外采用土袋或碎石袋回填充实,并可在塌方处打垂直旋喷加劲桩、焊接横向网筋,并及时喷射混凝土面层。

5.1.3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是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已达报警值,应加快垫层砼及主体结构底板施工进度,并将垫层和底板砼浇筑至支护桩边。

5.1.4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发生土体隆起现象,应在被动区采取反压加固措施,并及时进行垫层及底板的施工。

5.1.5对于发生变形较大的区段,应及时卸除相应区段基坑顶部的材料堆载,并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停滞位置,控制支护结构变形的发展。

6、地下水处理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6.1若局部区段出现止水桩施工异常部位,启动外侧设置回灌井,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发生渗漏现象GB51348-2019标准下载,应及时进行回灌。

6.2由于大气降水或因上、下水管破裂造成地表浅层水量较多时,应首先查明水源,进行修复、截断、改道或停用,同时在地面沿坑壁四周,距坑壁1.0~1.5m处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或其他地面水引流至远离基坑处排水,在坑壁的顶部地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坑边地面渗水。对地面开裂等情况应及时采用水泥浆封闭,防止雨水渗入。

6.3如在坑壁或圈梁底部发生局部渗漏现象,应在渗漏点设置长度为1.5~2.0米的引流管,并将渗水集中至坑内排水沟或降水井内,统一疏排,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坑壁干燥,便于施工。

6.4若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发生突涌现象,应采取土袋反压,加大降水井出水量控制承压水位,及时浇筑垫层、底板。

6.5当通过沉降监测发现地面建筑物沉降已达到预警标准时,应及时查明引起沉降的具体原因合肥市民用建筑楼面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要求(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年12月),如确认是因坑内降水所引起时,应马上采取回灌措施。回灌方案的具体设计根据构筑物沉降的情况确定。由于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所引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压密注浆等加固措施。

6.6根据基坑监测情况做好应急措施的材料(水泥、土袋、木桩、型钢等)准备。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作业人员、机具、器材等方面的应急准备,如发生坑壁失稳征兆或位移过大时,可立即实施补强加固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