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某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某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80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某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基础开挖时,要通知铁路通迅、信号、电力等部门,共同对用地界以内的各种电缆、管线的地下走向和埋深进行探测,设立明显标志,需要拆迁的则报告运管单位拆迁;对边界以内的架空电力线和通信线拆迁后方可施工;坚决杜绝因施工不当造成通信或信号的中断,造成列车行车事故。

埋设标志鲜明的安全防护限界桩,现场作业的各种机械设备严禁侵入铁路限界。

GB/T 5678-2013 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pdf临近既有线施工时在靠近既有线一侧设置明显标志和隔离带。

合现场实际情况,为了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特制定管桩施工安全措施,确保因管桩施工对既有线行车造成安全:

1、需拆除既有铁路围墙的施工段必须先修筑侵入界围墙,待侵入界围墙修筑完毕后,再拆除现有围墙。

2、根据现场情况,因与既有铁路相临,为减少对既有铁路的干扰,管桩施工顺序采用从临近既有线边向另一侧施打。

3、参加施工的职工必须通过《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铁路行车组织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内容相关工种的应知应会考核。

4、施工结束后要认真清理现场,断开临时用电电源。机械、工具、设备停放在安全地带,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5、既有线旁施工作业,应设置距钢轨外侧不少于2m的防护网,设备运转前应检查是否处良好状态,拉设风缆,并派专人进行防护,防护人员平时应经常检查风缆绳是否牢固。收工前工地负责人应组织专人对本工地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确认无事故隐患,才准撤除防护收工。防护人员必须跟班作业。

6、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严格按照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铁道部有关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及上海铁路局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7、管桩起吊过程中设专人指挥,吊点稳固。

8、当风力达到四级以上时停止施工作业。

9、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前,必须先由工班长进行工前安全教育。

10、施工使用的平交道口、铁路封闭设施施工预留口设专人昼夜看守。

11、管桩施工现场设有专职安全旁站人员。

10.2.5.10.2.保护人身及既有设备、地下管、线、缆的措施

施工前,在查明的地下管线径路上设立标志或放灰线,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开挖工作应在相关专业施工单位派驻现场监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一旦发生损坏,及时组织抢修。

在已查明的管线、电缆径路两侧各1.5米范围内,不得用机械挖掘。挖掘时禁用铁镐和双齿尖耙,要做到逐层轻插浅挖,直至地下管线、电缆暴露。挖出的管线、电缆按照相关专业施工单位监护人员提出的方法进行保护或迁移。

施工期间配备足够数量的通讯设备,保证施工中通讯畅通。

对已完的隐蔽设施,施工前要与通讯、供水、供电等相关专业施工单位,共同确认地下管线、电缆设施的位置、径路,划定需要防护施工的范围。

未查明的地下设施除了请各设备管理单位共同在现场确认以外,还必须人工挖“十字形”沟槽挖探,沟槽沿既有铁路每50米挖一处,确认无地下设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所有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严格按照各种机械设备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既有线施工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确保人身安全。作业人员在班前严禁饮酒,上班必须配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确保人身安全。

施工作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人员要站在安全地带,集体作业时要保持安全间距,防止发生人员碰伤、砸伤、撞伤事故。

夜间的各种施工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盯岗,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人员,控制好各个施工环节,确保夜间施工的正常进行。配备足够数量的发电装置,一旦照明断电,立即采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

10.3.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制定本标段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⑴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各施工队、作业班组紧紧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施工应急预案,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包括救援器材。

10.3.2.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根据本标段安全防范重点,安全应急预案主要有以下方面:

预防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预防结构垮塌事故的应急预案、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预防触电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预防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预防洪涝事故的应急预案。

10.3.3.突发事故报告

10.3.3.1.事故报告与报警

10.3.3.2.应急程序

⑴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采取积极自救、互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

⑵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

⑶专业咨询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作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整改措施。

⑷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应急救援小组安排,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按各自的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

⑸施工队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⑹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项目经理部部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专家,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10.3.4.救灾防备措施

10.3.4.1.抢险器材准备

物资设备部按抢险需要,提前备足抢险器材,如草袋、抽水机、速凝剂、发电机、灭火器及一些切割、焊接用具,供氧瓶、担架和其它抢救器材与药品等,这些器材分发到抢险预备队,分人保管,并熟悉用途和用法,分放在易于装卸地点,平时不能动用。

10.3.4.2.人员准备

凡担任抢险预备队人员,休息时间内允许在现场附近活动,如远离现场须经同意后请人代替,保证一旦发生险情能立即投入抢险。

10.3.4.3.抢险技能准备

对参加抢险预备队人员进行抢险技能培训,使他们熟悉抢险步骤、方法、器材使用。

10.3.5.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10.3.5.1.结构垮塌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有人员伤亡时急送医院抢救伤员,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严格制定单项安全抢救施工方案,并认真执行;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预先给予充分考虑,施工中必须作好监护工作,停止作业。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地段,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后,再决定可否进行继续作业;因垮塌造成人身事故后,同时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情况,防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的结构采取临时支撑措施,防止因二次垮塌伤及抢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排除和抢救由有经验的人指挥进行。

10.3.5.2.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10.3.5.3.预防触电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如遇到触电伤害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挑开身上的电源。触电人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

10.3.5.4.预防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10.3.5.5.预防落水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10.3.5.6.预防洪涝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重点查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的通畅,防止汛期暴雨积水;对现场的各类脚手架、灯架等采取以避雷接地措施,必要时切断电源,并设立警戒区域;对后方驻地、仓库及各类贵重物资等采取防水措施,并落实专人管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现场所有人员都到安全地带集中。

10.3.5.7.既有线施工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应急预案

施工前期,针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危险情况,提前预测,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为避免在既有线附近爆破作业影响既有线路行车安全,严格加强线路防护,一旦发生爆破危石影响既有线路行车安全时,立即在故障地点设置防护,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早恢复线路。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开通线路,或不能按正常速度放行车辆时,应提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要求列车调度员延长时间或限速运行,并按规定办法进行防护。

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向该端设置响墩,再向另一端设置,然后返回故障地点。

若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两端设防护,并注意倾听瞭望列车,发现来车,应立即用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使列车在故障地点前停止。

11.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工期保证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和施工资源上保证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工期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工程施工调度,搞好动态控制,结合工程进展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力争加快工程进度,提前实现工期目标。

11.2.具体组织措施

11.2.1.抓好施工准备工作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

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

11.2.2.发挥技术及设备优势,全力保障施工生产

充分发挥我单位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合理配备施工机械,建立机械保养、维修体系,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各种物资、设备按时足额到位;搞好施工和生活环境建设,全方位保障施工生产。

11.1.2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

11.2.3.现场科学组织,加强工序衔接

施工过程中及时分析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和施工机械,使施工进度紧跟计划。加强调度统计工作,减少各工序间的衔接时间,避免出现窝工现象。协调好各业务部室的工作,加强协作配合,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力的经济技术保障。理顺上下关系,对施工现场需求和需要解决问题及时反映、解决,避免影响施工进度。

11.2.4.开展生产竞赛,掀起施工高潮

施工中适时地开展劳动生产竞赛活动,发扬“能攻善战、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加强思想教育,采取合理的奖罚措施等一系列手段,振奋职工精神,掀起施工高潮,加快施工进度。

11.2.5.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良好的施工环境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加强同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及地方政府的联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和指导。积极做好与当地各专业主管部门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

11.3.保证工期的制度措施

11.3.1.建立和健全工期目标责任制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将本标段工程目标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进行详细地分解,并把各阶段性目标工期落实到各部门、施工队和工班。建立和健全工期目标责任制,项目经理与各职能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各施工队长,施工队长与各作业工班长签订工期目标责任合同,并将工期目标责任分解到每个参建职工,作为业绩考核的一项主要指标,实行工期责任考核。

11.3.2.明确项目管理层的责任

⑴负责对建设单位全面履约,在合同工期内,实现项目工期计划目标。

⑵制订并落实各施工阶段的工期计划。

⑶保证各种资源配置到位,根据进度动态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⑷跟踪控制生产过程,落实有关措施,实行目标管理,进行节点工期考核兑现。

11.3.3.明确项目作业层的责任

⑴执行各施工节点的工期计划。

⑵按计划安排进行倒班作业。

⑶缩短工序作业间隔时间,提高综合效率。

⑷开展劳动竞赛,不断掀起施工高潮。

11.3.4.实施工程调度管理制度

现场设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根据施工生产计划和安排,对施工活动进行调控和指挥,做好对内对外的协调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传达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施工各环节、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确保项目施工按进度计划顺利实施。

11.3.5.建立值班制度

施工高峰期实行昼夜连续值班,无夜间施工的工序实行夜间值守。

11.3.6.建立请示制度

11.3.7.建立汇报制度

实行定期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年报和不定期汇报制度,汇报及时、真实,严禁弄虚作假。

11.3.8.建立例会制度

每天召开一次工程交班会,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工程例会,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11.3.9.建立检查反馈制度

检查工程形象进度、计划及调度命令执行情况,现场问题的处理情况,文件资料的归档保存情况等,并及时予以通报,以督促各施工队伍采取措施改正施工安排和作业管理。

11.4.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11.4.1.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以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为前提,加强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网络技术、系统工程原理,根据标段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施工工期及现场实际情况等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

11.4.3.实行网络管理、优化施工组织

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各生产单位的调度指挥系统,建立动态网络管理,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

在充分考虑到本工程施工现场条件的前提下,编制详细的总体施工网络进度和分阶段进度,及时确定阶段工作重点。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改进提高各工序的施工工艺。应用专业软件进行网络计划管理,使项目实施处于受控状态。

11.4.4.保质量、保安全、加强环境保护,以保证工期

采用先进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文明施工。避免质量、安全、环保诸方面因素造成工程的停顿、间断或返工,保证本工程能够顺利连续实施。

11.4.5.加强技术管理,落实技术责任制

建立技术管理程序,认真制订各施工阶段技术方案、措施,以及应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建立技术档案,把技术管理落到实处。

建立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逐级落实技术责任制。严格按照质量保证措施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和施工程序,提高质量管理素质,防止因质量问题造成停工或返工。

11.5.保证工期的劳力、材料、机械保障措施

11.5.1.劳力组织保障措施

⑴做好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所有参建人员施工前根据工程需要实际情况,结合所承担岗位进行岗前教育,熟练掌握操作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要求,规范操作,安全作业。

⑵做好劳动力储备,根据劳动力培训和休假计划,提前做好劳动力储备和教育培训工作,根据进场计划安排分批有序进场作业。

⑶做好施工人员劳动保护,改善施工条件、生活条件和文化娱乐条件,为全体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作业环境,使全体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去。

⑷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作业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休假工作,以缓解工作压力。

⑸对施工人员报酬专款专用,按时发放工资,保证施工人员的生活需求,有助于施工人员安心工作。

⑹计划好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的休息,必要时采取经济手段,鼓励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工地休假,并安排好关键线路的加班生产。

11.6.材料保障措施

11.6.1.计划用料措施

物资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编制材料用量计划,按不同阶段所需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提前签订供货合同,确保主材、地材的品种、数量、质量满足施工计划需求。

11.6.2.先检验后使用措施

所有材料进场前先试验或检验,合格后进场,防止使用前才发现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

11.6.3.材料储备

为保证施工高峰期工程材料满足工程需要,在混凝土集中拌和站建立水泥库和砂、碎石储料场,钢筋加工场内设置钢筋库,材料的储备量按照施工高峰期7天的用量进行储备。另外,在工点密集的位置设置油料库、配件库,储备适量的油料和常用配件,以满足工程需要。

11.6.4.机械保障措施

⑴机械设备配套先进,根据本工程各工序特点,按合同要求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配备充足、合理配套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确保设备的先进性。

⑵搞好设备维修保养,对主要易损件要有足够的零件储备,提高设备效率措施:

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责任人,大型设备谁使用谁保养,轮换使用的,固定轮换人保养,每月对负责的设备评比一次。

建立完善的工地维修保养系统,对出现故障设备及时修理,损坏的零配件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率。

备好备用电源,保证施工用电。

11.7.特殊时段工期保证措施

对于因天气、地方阻工、材料供应等造成工期延误时,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计划工期目标的实现:

⑴加大施工力量。从内部增调各种专业施工人员,昼夜施工,确保阶段工期目标的实现。

⑶成立机械抢修小组,适当储备机械配件,保证施工机械完好。

⑷积极处理好与当地各方的关系,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⑸夜间施工时,先制定出严密的施工措施及方案,尽量避免施工产生的噪音污染,影响沿线的居民休息。

⑹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牌、警戒灯等标志,标志牌具备夜间荧光功能,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⑺施工现场布置足够的夜间施工照明设备,保证施工照明强度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⑻组建专业施工队伍,严格控制使用民工的数量,以避免农忙季节出现用人短缺的现象。

⑼在原材料等物资准备上,充分考虑农忙季节的影响,在农忙前半个月提前备用施工原材料,尤其是砂、石等地材,更要提前一个月进行备料的准备工作,以满足农忙期间的施工需要。

⑽农忙季节施工,充分考虑与农村生产干扰问题。农忙季节,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的运行,要避免和农收、农种人员、车辆产生干扰。

⑾合理安排节假日的铁路、公路运输计划,合理安排节假日调休,避免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失,造成误工。

11.8.确保工期的应急措施

11.9.保证桥梁节点工程工期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各节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做到图纸到位后立即就能施工,不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如与征拆、河道、管线、交通等部门)。

2、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投入足够的管理、作业人员,上足机械设备,备足足够的施工材料,节点工程的钻孔桩护筒、承台、墩身模板不考虑周转,保证各墩位平行同步作业,提供最大的人、财、物支持。

3、针对连续梁下部桩基超长,旋挖钻机不适合现场施工的情况,考虑每个墩台至少安排两台回旋钻机同时施工,合理安排钻孔顺序,缩短节点上每个墩位的钻孔桩完成时间。

4、加大监控力度及技术保证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塌孔、不断桩;同时保证安全、质量、技术上的管理到位,保证每个墩位施工时间有技术员、安全员全过程旁站指导监控。

5、强化各工区施工现场调度,实现现场科学组织,紧密衔接,有序控制。

(1)认真做好施工中的计划统筹、协调与控制,要求各工区每天召开一次工地调度会,检查分析当天进度完成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6、优化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关键线路的工期。

(1)进一步熟悉各部的施工图纸,提前上报各种施工技术方案,对制定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及方法进行认真分析论证,并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和不断优化,抓住施工中的关键工序,确保施工生产科学合理地有序进行。

(2)灵活运用成熟施工工法,确保工期建立在技术先进、措施有效的基础上。

7、加强对不良天气的预测,并提前做好冬季施工准备工作,以防为主,避免因天气忽然变化,因准备工作不充分而发生停工。

11.10.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

11.10.1.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

采用工程计划管理软件,根据总体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中,保证工程项目及各项工程活动按计划进行并及时予以纠正,尤其经常对比分析各个阶段(月末、季末、一个工程阶段)结束后项目进度状况,特别是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根据分析对下期工作做出安排,建立新的网络计划,指导施工。

11.10.2.形象进度监控法

在总体网络进度控制下,对比前期拟定的形象进度,监控工程进度,根据工程进度的不断变化,配合总体网络计划重新调整形象进度计划。

11.10.3.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

根据形象进度拟定出单项进度指标,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施工情况,合理调整资源的配备不断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单项指标的顺利实现。

第十二章环保、水保、文物保护措施

12.1.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12.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工程绿化完善美观,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客运专线。

项目经理部配备1名环保工程师,收集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法律、法规,负责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制定环保方案和措施,并检查和监督措施的落实;各作业工区配备1名环保工程师,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环保、水保法规和相关知识,并经常进行宣传教育。各

12.5.实行环保水保工作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工作负全责,其职责是:监督检查各部门环保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环保措施是否有效、全面、是否存有隐患,进行宏观控制。

各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施工环保措施、工作制度,并检查各队的执行情况,及时上报环保工作动态和指导下级工作。

各队环保监察员负责执行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工作,检查工班环保员的工作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满足环保措施要求。

工作上一级保一级,确保环保工作不流于形式,使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2.6.施工环境保护内容

环境的影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内部环境,即施工作业环境;另外一层是外部环境,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地表下沉;水文条件变化、枯水、水位降低、水质污染等;对周边结构物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方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本标段主要污染源为粉尘、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12.7.环境保护措施

12.7.1.水污染的防治

施工过程中对水的污染主要是施工产生的污水,污水中含悬浮物、油类物质、石屑及石粉。

溶蚀性废水,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产生的污染,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污染,劳动力高度集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产生的污染将对水源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⑴施工现场修建沉淀池和气浮池,先将污水排入沉淀池,除砂的进入气浮池内,除去悬浮物、油类物质并进行中和处理,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流。

⑵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⑶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⑷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⑸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环境。

⑹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12.7.2.大气污染的防治

施工期间的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是大功率的设备,且施工场地又是一个相对封闭而狭长的空间,车辆设备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在场内会扬起尘土,在场内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些均会破坏施工环境,影响空气质量。以及为避免对当地人员和房屋、树木、农作物等造成损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进行防治。

⑴选择低污染的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⑵在运输、储存水泥和粉煤灰等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和减少扬尘。在弃渣运输道路上采用专人洒水管理,保持道路不起灰尘。

⑶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

⑷在混凝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采取远离居民区并在搅拌站的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控制粉尘污染。

⑸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⑹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12.7.3.噪音污染防治

加强噪音控制管理,对噪音超标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和正常操作,降低噪音。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噪音和其他原因造成对公众财产和居民生活环境的伤害或防碍。

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区域时减速慢行,禁鸣喇叭。

在固定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避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

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钢筋加工场、混凝土拌和站、构件预制等场地,尽量远离居民区。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在高噪音区和低噪音区的作业时间,并配备劳保用品。

制定噪音管理规章制度,对随意造成噪音损害和影响的单位、个人进行经济处罚。

12.7.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工地厕所派专人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施工中的外弃物,按设计和环保要求进行外运处理。

12.7.5.大临工程的环保

⑴认真规划施工道路,做好临时道路的管理、使用,并做好道路的排水和边坡防护,避免雨水冲刷,引起水土流失。

⑵临时道路使用时没有扬尘、积水,避免破坏植被。

⑶取(弃)土场按照设计做好防护,防止雨水冲刷,堵塞河道,污染环境。

12.8.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特编制如下措施。

12.8.1.水土保持内容

12.8.1.1.水环境保护

针对现场实际情况,本标段施工时,不对原地层造成大的破坏,确保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废水排放前要经过处理并排放到远离居民生活用水区,并由环保协调部定期联系当地环保监督部门对水质进行检验,确保当地水质不被污染。

12.8.1.2.水土保持目标

施工中坚持“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水土保持达到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要求;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率达到100%,保护措施的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12.8.1.3.生态环境保护

(1)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将结合设计图纸,对现场混凝土搅拌站、弃渣(土)场的选择、施工便道的设置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减少植被破坏,少占耕地”为原则,合理规划临时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用地。

(2)弃土场的设置与防护

施工弃土主要是路基、桥涵基坑挖方和挖方弃土。弃土场的选择应征求当地政府及村镇的意见,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优先选择在地形低洼、不易受河流、沟渠等地表径流冲刷的山间沟谷荒地作为弃土场。施工时严格按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堆放和利用,并按照设计规划作好防护。

12.9.1.文物保护方案

12.9.2.文物保护措施

施工中发现文物要采取如下措施:已开工的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尽快向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进行汇报;按照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的要求,积极协助处理;处理完毕并接到业主和文物保护部门可继续施工的通知后才能重新开工。

为保护文物安全,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内貌不相协调的临时建筑物或构筑物。

严禁私自挖掘地下古墓,不准随意乱刻、乱画,破坏文物,坚决打击、抵制贩卖文物活动。

临时设施、施工用地,不得占用文物保护控制区。

凡属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古树、古建筑【河北图集】12D15:综合布线工程,要加以安全围护。

附表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附表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表4:施工进度计划(形象进度图)

附表5:主要施工设备施工计划表

附表8: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附表9: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10: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

DBJ50T-185-2019《增强型改性发泡水泥保温板建筑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pdf附表11: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