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源热泵打井施工方案 - 修改

土壤源热泵打井施工方案 - 修改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23.23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土壤源热泵打井施工方案 - 修改

2.2.1认真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程、方针和政策。

2.2.2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

2.2.3采用现代建筑管理原理、流水施工方法GB/T 39956.1-2021 气动 电-气压力控制阀 第1部分:商务文件中应包含的主要特性.pdf,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的施工。

2.2.4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确定施工方案;认真编写各项实施计划,严格控制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施工。

2.2.5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

根据工期要求和本工程承包内容,保证工程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完成。

符合质量体系认证ISO9001的要求,严格按图纸施工,确保本工程一次性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

第三节安全职业健康目标

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的要求,施工中达到无伤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污染,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节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

符合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和GB/T28001安全职业健康标准的要求,做到预防为主,减少风险,节能降耗,预防污染,全员参与,保障健康,文明施工。

为确保该分包工程及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在空调系统深化设计、安装过程中,将认真做好与总包及其它专业分包的协调配合。该工程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必须同总包方及其它单位有良好协调的配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在工程的具体操作中,各分包单位应当相互协作,任何一项工程的顺利完成,都不能独立进行。我们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以规范为准绳,以奉献精品工程为己任。同时我们将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在通风空调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优势,真正做到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多给业主及相关单位出主意,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主动协助处理与空调系统安装的交叉技术难点。

第三章室外地埋管打井部分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程序的总体设想及部署

1.1施工程序的总体设想

本工程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调研,可以同时对本工程同时展开施工的平行兼流水作业,在劳动力组织有序的情况下,严格把关工程质量,按照施工程序紧张有序的展开施工使得工期目标得以实现。

本工程质量、进度保证是工程施工的关键,同时兼顾施工中的安全文明建设。

第二节地埋管与土建施工工序交叉配合及时间安排

由于本工程地埋管位于建筑物底板之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土建进行交叉施工,根据以往多个类似工程的现场施工经验,地埋管与土建施工工序配合顺序如下:

1、土建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并进行基坑表面找平和夯实。此部分工作由土建队伍进行,需要在钻孔开始前完成。

2、土建进行基础桩基位置放线,确定现场基础位置。此部分工作由土建队伍进行,需要在钻孔开始前完成。

3、根据地埋管施工图纸进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位置放线此部分工作由我公司完成。

4、地埋管换热器钻井、试压、下管、回填。此部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

5、根据地埋管施工图纸进行地埋管水平管沟检查、并根据现场基础位置对管沟进行适当调整,然后进行地埋管水平管连接及试压。此部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

7、土建进行底板浇筑等后续工作。

第三节地埋管换热器安装施工工艺

地埋管换热器采用垂直打孔埋管方式。井深140m,井内安装双U管,共617个。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主要包括钻孔、试压、下管、回填等工序,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熟悉现场及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准备,包括人员、机具及现场临设,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

参照现场建筑基准点进行放线,按照施工图纸标定换热孔的位置,并根据现场基础桩基位置对钻孔进行适当调整,在每口井位置钉木桩,以保证打孔位置准确。

3.3.1以钻孔点定位塔架底盘,采用水平尺对底盘横向、纵向进行找平,水平度≤0.5mm/m;

3.3.2底盘定位后,安装塔架竖杆,利用铅锤和直尺测量塔架的垂直度,保证塔架竖杆垂直;

3.3.3安装钻机头、钻机提升装置和钻头充水(泥浆)等附属装置;

3.3.4按要求挖好沉淀池及泥水沟,并使其畅通。

3.3.5对钻机及附属装置接电、接水管,对每台设备进行点试,确定转向。

3.4.1开钻前须确定转向无误,并重新校核塔架底盘,竖杆的水平和垂直度;

3.4.2施钻过程中应按5米/小时的速度为宜,密切注意钻机及附属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防止拉断钻杆和接头丝扣、跌落钻头等现象发生,并时刻注意地层地质变化,做好记录;

3.4.3施钻过程中钻机长和操作手应定时对钻机及附属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4.4当孔钻到要求深度后,应对孔反复进行通孔,为下换热管创造顺利条件。

下换热管之前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将其密封保持有压状态,准备下管。

3.6.1为保证换热效果,防止支管间发生热回流现象,四根换热支管之间需保持距离,下管前采用分离定位管卡将四根换热管进行分离定位,分离定位管卡的间距为5米(如上图所示);

3.6.2下管采用下管机下管,速度要均匀,防止下管过程中损坏管道,如果遇有障碍和不顺畅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待做好处理后才能继续下管,最后地面上要保留2m左右的换热管,将换热管进行固定,防止下滑到井内,造成管道无法使用,甚至废井;3.6.3换热管道到位后,提起下管钻杆,提杆过程中应防止换热器上浮,如发现上浮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管下到位。

3.7.1回填方式:计划采用返浆或压浆回填的方法回填。

返浆回填方式为采用回填泵由孔底部位注入填料向上填充,逐步排除空气,确保无回填空隙。(右图为回填示意图)

压浆回填方式为将回填料从井口注入,然后灌水多次沉降,确保回填密实。

3.7.2返浆专用回填料:采用原浆回填。

3.7.3回填完后将留在地面的管道管口进行封堵保护并进行标记,防止后续施工造成损坏。

第四节保证地埋管换热效果的措施

4.1双U型管专用接头

双U型管专用接头与垂直管道电熔连接,接口强度甚至大于管材本身的强度,确保地下埋管为一个整体,不存在机械连接存在的漏水隐患和采用金属管件存在腐蚀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在保证U型弯强度的前提下将管线阻力降至最低。而且可有效容纳系统的沉积物,保证使用效果。

为保证换热效果,防止支管间发生热回流现象,四根换热支管之间需保持距离,下管时采用分离定位管卡进行分离定位,间距为5米。

施工过程中PE管内空气能否排空和灌浆配比是否合适直接决定了PE管能否与土壤达到设计换热量的关键所在。(PE管内空气未排空时其换热量最大有可能只有设计换热量的一半左右),将要求施工队以高标准的操作规程和严格的管理要求及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做保证。

回填料的热工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下换热器周围温度场的分布和局部换热量的大小。因此要求回填料有较好的传热性能,并要求有较好的可塑性、耐压性。回填料由原浆回填。

双U型管安装完毕后,应立即灌浆回填封孔。采用返浆或压浆回填方式。返浆即使用专用回填泵通过灌浆管将混合浆灌入钻孔中的过程。灌浆时,应保证灌浆的连续性,应根据机械灌浆的速度将灌浆管逐渐抽出。

压浆回填为将回填料从井口注入,然后灌水多次沉降,确保回填密实。确保钻孔灌浆密实,无空腔,否则会降低传热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第五节穿基础底板或地下室侧墙的防水做法

穿基础的防水做法,建议铸一个钢套管到水泥里,单独的连接管子先通过该套管然后再连到后面的底板的结构。等底板完成后,在套管和连到PE的塑料连接管之间的剩余的环面采用柔性套管:

第六节垂直埋管对含水层的防污染及管井崩塌力的防止措施

7.1在地埋管系统的施工过程中,有两个过程有可能对含水层产生污染,具体的两个过程和其防止措施为:

7.1.1在钻井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污染,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将在钻井过程中使用膨润土制成钻井循环液,使用泥浆泵通过钻头在钻进的过程中在井壁上形成一层护壁,保护地下水的渗透,防止造成污染。

7.1.2在下完地下换热管进行回填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污染,为此将根据该区域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料比例,合理配制回填料,使回填料在回填完成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凝固,防止在回填料的凝固过程中地下水渗透,造成井周围地下水的污染。

第七节本工程地埋管施工的重点及难点

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7.1地埋管换热器管道的连接。

本工程共计617眼井,由于施工现场场地较小,所有井均在建筑物楼板之下,由于是在土建基础回填之后进行打井安装的,打井所需泥浆坑需破坏已经回填好的基础,为了尽可能少的破坏已经回填好的基础,根据现场井位布置,合理布置泥浆坑的位置,尽可能的少挖泥浆坑。

地埋管换热器管道连接完成后进行直埋隐蔽,且其大部分敷设在建筑物楼板之下,如果出现泄漏问题,将对整个地埋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泄漏。

7.1.1施工措施:从人、机、法等各个方面严格控制,用从事过多个地源热泵工程的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进行管道连接的施工,使用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在PE管电熔和热熔焊接时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7.1.2检验措施:为确保地埋管换热器管道连接无渗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多次试压的措施进行检验,确保管道连接质量。本工程设计地埋管换热器井深为140米,则最低处工作压力大于1.0Mpa,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加1.6Mpa。

施工时在以下四个环节分别进行试压检验:

1)每套地埋管换热器在插入钻孔前,进行第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3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3%且无渗漏;将其密封后,在有压状态下插入钻孔,完成灌浆之后保压(0.7Mpa)1小时。

2)单个回路地埋管换热器管道连接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小时,压力降不大于3%且无渗漏为合格。然后才能进行回填。

3)同一个区域系统内地埋管换热器管道连接完毕后,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3小时,压力降不大于3%且无渗漏为合格。然后才能进行回填。

4)地埋管换热器系统管道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第四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2小时,压力降不大于3%且无渗漏为合格。

第四章确保工期进度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及编制原则

1.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该工程施工满足整体工程进度要求,并尽最大努力提前完成接点工期和总工期目标。

1.1.1结合工程本身特点,合理组织施工工序的搭接和穿插等工作,尽量缩短施工工期。

1.1.2合理划分工期控制节点,按照施工节点进行节点控制,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安排。

1.1.3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量计算,合理安排劳动力、机械设备及物资的投入计划,满足总进度计划需要。

进场后根据业主和总包单位的安排,以及整体工程进度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总包、监理单位批准后组织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1.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计划中的里程碑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

2.1.2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交接时间。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分部(项)工程进度的实现。

2.1.3按总进度计划的时间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为编制季度、月度计划和周计划。

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的功能与标准,竣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达到国家建设工程质量要求合格标准。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为了规范安装工程质量活动,严格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要求,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1.2.1从人员上进行保障

1.2.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2.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为了区分产品,防止混用、误用和必要时的可追溯性,规定:采购部负责规定物资标识方法和监督检查以及实施工作;技术部负责制定工程半成品标识方法和监督检查工作,质量安全部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追溯分析;项目经理部具体实施,并做好记录,标识范围包括采购的物资、顾客提供的产品、制造的半成品或成品、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等各种产品。

根据《过程控制程序》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于过程控制做以下要求:分项工程施工前,各专业技术员对班组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签字,班组长对本班组人员进行口头交底。

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均按项目部要求堆放。材料的堆放和管理应符合公司的有关规定,并认真开展文明施工。

进入本工程的所有施工机具、设备确保完好并满足工程所需,严格按公司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使用、维护和保养。

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对该工序进行自检及班组内的互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自检合格后,项目部负责人按《过程检验和控制程序》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验收、评定,对发现不合格情况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控制,对于隐蔽工程,经验收合格并填写《隐蔽工程验证记录》后方可隐蔽。

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签字盖章后方可生效,技术员根据设计变更在原施工图纸上标注更改说明,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施工过程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检验和试验记录由各职能部门真实清楚的填写,由检验人员签字并保存,对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检查验证随货物交付的质量凭证,按规定的检查方法进行检验其质量是否合格;未验证或判定为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所有工序在自检的基础上进行复检,凡未经检验和试验的半成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或质量验收标准及其有关资料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以验证工程质量、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符合性。

1.2.6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测量不确定度已知,以满足测量能力的要求和资料的准确性,明确检测任务要求的准确度,选择适用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精密度、准确度等符合规定要求。

技术员负责本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和编制目录,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规定》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保证施工技术资料(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审核与工程同步进行。

即某一工序完成后,按照施工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首先由该工序班组长组织作业人员对本工序质量进行自查自纠,完成后填写工序自检纪录,通知交接检。

接交接检通知后,由工序班组长组织人员对即将被隐蔽覆盖的上一工序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认不存在影响本工序施工的不合格质量因素,通知专检。

在完成工序自检、交接检,接到专检通知后,由项目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工序质量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整改复核后报请监理验收并完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填写、签字工作,然后归档妥善保存。

第六章安全生产、消防及保卫措施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工程安全重点和难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安全防护和安全保证措施,搞好安全预控。确定本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如下:

因工死亡责任指标为零。

轻伤频率1.5‰以内。

杜绝重大机械事故及急性中毒事故。

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及火灾伤亡事故。

3.1安全技术方案报批制度

3.1.1技术方案的编制及审批程序

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经理部专业工程师编制,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3.1.2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国家和政府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规程和制度。

a.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必须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特点及周围作业环境,措施要有针对性。凡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建筑物周围外部环境不利因素等,都必须从技术上采取具体且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

b.安全技术方案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

3.1.3安全技术方案编制标准及审批管理

a.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由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批,报本单位项目管理部、安全环境部审核备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措施)的编制审核、审批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办理。但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经质量安全部审定。所有的编制、审核,审批人必须亲笔签名。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编制由电气工程师或具备相应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写。

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变更

a.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设计变更,原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也必须随着变更,否则不准施工。

b.施工过程中确实需要修改拟写的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经原编制人同意,并办理修改审批手续。

安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的验收

a.安全员对一般安全技术方案或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验收,并对重大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工序负责检查、预控和把关。

b.安全技术措施与方案验收采用验收表,并如实填写验收时的检测数值。

c.安全技术措施与方案验收,必须由方案、措施的编制人员负责组织。安全组、施工组、实施单位共同参加。

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必须分阶段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书面交底,各施工工长及专职安全员必须定期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纪律细则、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工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所属施工及生活区域的施工安全质量、防火、治安、生活卫生细则、施工区域、作业环境、操作设施设备情况等。

特殊工种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各种机械设备从国家正规厂家采购,且机械性能良好,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机械设备和一般防护设施执行自检后报质量安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一节文明施工管理组织与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自觉地形成文明施工意识,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噪音与环境污染,是文明施工的基本措施。同时,我司将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OHSAS18000标准及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标准为依据,以公司企业形象工作方案为准绳,制定“全、细、严”的项目文明施工措施,力争给本工程的业主单位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

第二节文明施工专项管理措施

1.1施工现场场容管理

1.1.2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

1.1.4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应戴分色或有区别的安全帽,现场指挥、质量、安全等检查监督人员应有明显标志区分。

1.1.5施工现场施工设备整洁,电气开关柜按规定制作,完整带锁,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并按规定设置,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有岗位职责牌和安全操作规程标牌。

1.1.7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妥善处理施工现场周围的关系,争取有关单位和众人的谅解和支持,控制施工噪声,尽量做到施工不扰民。

JG/T 477-2015标准下载2.2.1材料库为应具有足够的面积。

2.2.2材料应封闭紧固,门设锁并安排值班人员守库。

2.2.3库房必须设有摆放工具,小件材料的框架,框架用角钢焊接或木头制作,中、小型工器具一律按编序号,排列上架,小件材料按规格排列上架,并做好清晰的标识。

2.2.4除贴有标签的材料外,其它材料一律标识,标明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

2.2.5材料必须按种类规格存放,不同种类的材料禁止混放。

2.2.6库房内禁止吸烟。

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pdf2.2.7库房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2.2.8保持库房内卫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