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城超稠油开发清水处理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风城超稠油开发清水处理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7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风城超稠油开发清水处理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1.1文件控制:

项目部要分类建立受控文件清单、台帐,所编的文件要有编制、审批、日期,发放传递的文件要有发放序号并及时发放传递,作废的文件要进行回收、登记、建立销毁清单、组织销毁处理并作好记录。

1.3.1.2记录控制:

公司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工程内容建立工程质量记录清单并及时传递至项目部,各个项目职能人员均要建立相应的质量体系运行记录清单,并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相关质量记录的收集、填写、编目、整理、归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SY/T 7456-2019 油气井套管柱结构与强度可靠性评价方法1.3.1.3职责、权限与沟通:

制订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或质量管理细则,项目要进行职能分工,制订职责、工作目标,并进行考核。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1.3.1.4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制订培训计划,实施职能人员的标准、手册、程序及专业技术、取证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取证、换证培训,技术工人的质量方针、目标、施工工艺以及操作规程的培训等,并保存各种培训记录。

1.3.1.5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建立监测设备管理台帐,制订周期检定计划,定期检定,并保存检定证书,且应做好监测设备的检定和有效标识。对新购置监测设备或远距离搬运的监测设备,均要进行自行校验,并保存校验记录。

1.3.1.6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项目部要做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对于自检发现的不合格及公司月度检查或抽查发现的不合格确定整改措施,及时处置整改。

1.3.1.7预防措施:

确定潜在的不合格,并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实施、验证,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且保存实施记录。

1.3.1.8顾客满意:

项目部分阶段对顾客满意并进行调查、测量,增进与顾客沟通,并做好顾客投诉的处理,保存处理记录。制订工程回访计划,并按时回访、维修。保存回访、维修记录。

1.3.1.9不合格品控制:

公司对项目进行月度检查或抽查发现的不合格,督促项目部及时制订处置方案并处置,保存记录。项目部对自查发现的不合格,也要制订相应的方案及时处置。物资进货验证时发现的不合格,也要按不合格要求处置。项目部资料员对查到的不合格进行分类、统计汇总。

1.3.1.10数据分析:

公司制订统计技术应用计划,并组织实施,保存记录。统计技术主要应用范围:数理统计与非数理统计用于砼试块、砂浆试块强度的统计,调查表、排列图、直方图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产品不合格的统计,因果分析图用于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订,统计图表工具应用于QC小组质量攻关活动。

1.3.1.11纠正措施:

从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月度工程质量检查中发现频次较多的不合格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合格,除按不合格处置方案及时处置外,要从“人、机、料、法、环、测量”几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验证,防止类似不合格品的重复发生,且保存实施记录。

1.4.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4.1.1推行施工现场工程组织管理总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程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

1.4.1.2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本工程建设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

1.4.1.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工程开工前,将我公司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我施工单位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

1.4.1.4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杜绝重大差错出现质量事故的发生。

1.4.1.5坚持“三检”制度:

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负责人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验收并签证认可。

1.4.1.6坚持“三级”检查制度:

公司每周对项目工程质量全面检查一次,工程处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每周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天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纠正,并进行跟踪验证。

1.4.1.7实行挂牌制度

1.4.1.7.1技术交底挂牌:

在工序开始前,针对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场挂牌,将施工操作的具体要求写在牌子上,既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交底,又便于工人自觉阅读技术交底,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1.4.1.7.2施工部位挂牌:

在现场施工部位挂“施工部位牌”,牌中标明施工部位、工序名称、施工要求、检查标准、检查责任人、处罚条例等,保证出现问题可以追查到底,并且执行奖罚条例,从而提高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

1.4.1.7.3操作管理挂牌制度:

注明操作流程、工序要求及标准、责任人,管理制度标明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1.4.1.8隐蔽验收制度

1.4.1.8.1项目专业质检员根据质量检验计划中检验批的划分,对隐蔽工程的主要部位及项目列出计划,并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商议后确定下来,以确保隐蔽项目不漏项。

2.进度计划的质量控制

2.1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2.2如果工期和质量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工期必须服从质量,没有质量的保证也就没有工期的保证。

2.3综上所述,无论何时都必须在项目部树立起安全、质量放首位的概念,要求项目部内的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编制科学、简便、经济的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编制每周、每月直至整个总进度计划的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保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3.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标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3.2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作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3.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采用三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标段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工长、质检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为施工工长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

3.3.1在工程中,将对以下的技术保证进行重点控制:

3.3.1.1施工前各种大样图;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合格证、复试报告;各种试验分析报告;基准线、控制轴线、高程标高的控制;沉降观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及强度报告。

4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4.1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4.2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4.3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4.4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检测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和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

4.5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白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5.1施工所用的测量仪器要定期送检,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

5.2测量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定按有关规定作业。

阴雨、曝晒天气,在露天测量时要对仪器进行遮盖。在观测过程中,经常检查仪器圆水泡是否居中,检查后视方向是否有变化,并及时调整好。观测完成后,一定要闭合或附合检查,防止仪器变化或偶然读错造成误差。

5.3施工现场控制用点,经常复核、检查。轴线、标高竖向传递要与基点校核,控制在规范范围内,确保精度要求。

6.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6.1安装前,检查模板质量,预留洞口及预埋件位置。各类钢筋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证明书,材料进场后,按不同规格、品种堆放在地势较高并有遮盖的钢筋棚内。

6.2钢筋下料前,检查钢筋表面如发现铁锈,预以清除;检查钢筋是否顺直,以便进行调直,调直时做到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曲现象,钢筋下料尺寸,依据施工图纸具体部位的设计形态,尺寸结合加工尺寸严格控制。

6.3钢筋安装按施工图要求,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几何尺寸正确。钢筋及箍筋的直径、间距、排距、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6.4钢筋绑扎和焊接严格按照规范有关规定进行。钢筋的搭接区段和搭接长度要求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且同一钢筋不设置两个接头。

7.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7.1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及刚度,完成穿墙螺栓的技术处理,保证混凝土出模后的整体效果。采用定型化、整体化、工具化的模板,提高工效,缩短工期。采用组合定型模扳,增强模板可变性、适应性和再利用性,减少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7.2模板周材供应及调配:由木工翻样人员进行模板翻样,完成模板布板图并提交模板(钢管)材料需用计划表,材料需用计划表经过项目部材料供应负责人审核。由项目部按各单位工程进度分批次进场,统一调配。现场建立严格的材料进场管理制度,并制定节约措施,降低构料损耗。

7.3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7.3.1严格控制项标高(误差不超过±lOmm),模板安装时,其相邻高差不超过2mm,所有节点必须逐个检查是否拧牢卡紧。模板在使用前,均刷脱模剂,使用后及时清理归堆备用。严格控制脱模时间,顶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方可拆除。

7.3.2模板的装拆和运输应轻放,严禁摔砸,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上料要分散堆放,在支撑过程中必须先将一个网格的水平支撑及斜撑安装好,再逐渐向外安装,以保证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8.1混凝土入仓前,先对基础面及钢筋进行清扫、湿润,对沉降缝进行处理,对模板的稳定性、高程及预埋件位置进行检查复核,混凝土入仓采用阶梯铺筑法。

8.2混凝土入仓后,人工摊铺平整,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采用插入式入振动棒振捣,平板振动器拖平,严防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8.3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安排专人采用洒水方式进行养护,若温度过低将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

8.4考虑混凝土生产的连续性,准备好后备电源即发电机,准备好夜问生产的照明设备。

本工程的安全目标为:无重大伤亡事故,争创文明工地.

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为零;

人身负伤事故小于3‰.

2.2.1项目经理部应将于公司签定的《HSE责任书》的内容和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并作为项目考核的重要依据;

2.2.2新工人入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工人变换工种时应进行新工种安全技术教育,同时建立安全教育台帐;

2.2.3项目技术人员应根据分部分项工程进度,做好各工种上岗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2.4各班组每天根据工作特点和作业环境开展班前安全活动;

2.2.5项目按要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查出的隐患应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时间,在检查中对违章行为或拒不整改的责任人将严格按项目的安全奖惩规定进行处理;

2.2.7土方开挖、脚手工程、施工用电工程、垂直运输设备安装/拆除等工作应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并经公司相关部门及监理公司审批;

2.2.8进场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四口、五临边”的防护设施必须到位,并张挂安全警示标志或挂验收合格牌;

2.2.9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按时参加复检,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项目进口显要位置设置七牌一图,中小型机械操作做到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制;

2.2.10建立事故登记台帐,按规定及时上报各类工伤事故,同时做好“三不放过”工作。

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HSE保证措施

2.3.1项目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电气工程师编制,并经公司电气主管部门审核,公司技术总工程审批后报监理公司备案;

2.3.2临时用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补充相关技术资料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和监理公司备案;

2.3.3现场临时用电送电前由公司电气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报请相关部门验收;

2.3.1现场安全人员应及时收集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用电技术交底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调试记录、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电工安装记录、电工巡检记录、电工,维修记录、电工拆除记录及公司用电检查记录;

2.3.2临时用电系统中的外电防护、接地与接零、配电室的设置、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电器装置的选择、照明等严格按项目编制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落实;

2.3.3电气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电工上岗证。

2.4施工机械HSE保证措施

2.4.1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必须配齐设备安全装置,所有设备在运行或运转中严禁维修保养;

2.4.2操作人员熟知设备操作规程,身体健康,精神正常;机械要设防雨棚,经常保持设备清洁;

2.4.3乙炔、氧气瓶要配齐瓶帽和防震圈,分开10米放置且远离火源,集中存放,设棚防火防晒;

2.4.4电动机械设备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保护,设专人负责;

2.4.5交叉作业工序安排应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必须交叉作业时要设双层防护棚,防护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高度;

2.4.6大型机械配有足够的司机,以适应二班或三班制施工的需要;

2.4.7执行上班检查、定期保养、定期小、中、大修制度,不允许带病运转。

2.4.2其他中小型机械安全使用

2.4.2.1中小型机械应在操作场所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操作人员应熟悉其内容,并按要求操作。应持证上岗,操作时专心致志,不得将自己的机械交他人操作。机械要做到上有盖、下有垫,电箱要有安全装置,要有漏电保护装置。

2.4.2.2对电锯、钢筋机械,其传动部分应有防护罩,电锯应有安全装置,要有漏电保护装置。电焊机一次线接机处,应有保护罩,电线不得任意布放,放置露天应有防雨装置。手把线不乱拉,手把要绝缘,不漏电、不随意拖地。

2.5.1施工现场内设置和堆放的易燃材料,应采取有效防火措施;

2.5.2严格控制电气焊火源,对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防火教育。特殊危险环境下不准进行明火作业,如架子上、易燃材料库房或堆场等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有监护人,同时应清除在火源可能漂移的范围内易燃物;易燃场所作业人员需携带灭火器,出现火情立即扑救;

2.5.3现场用电必须由电工统一架设,统一管理,统一维修,严禁乱接、乱挂电线以免造成触电和火灾事故;木板、油料等易燃、易爆的物品必须单独存放于安全地点,并设有明显的防火标志;

2.5.4氧气瓶、乙炔瓶存放要有安全距离,应轻抬轻放,不得撞击和在高温、高压下存放、气焊、气割,电焊现场尽可能地清除易燃物;

2.6脚手架工程HSE保证措施

2.6.1脚手架搭设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经公司主管部门及技术总工程师审批报监理公司备案后方可施工;

2.6.2脚手架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搭设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6.3搭设人员必须持有效的架子工上岗证并进行健康体检;

2.6.5钢管脚手架采用外径Φ48×3.5钢管,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其杆件连接使用合格的专用扣件,不得使用铅丝和其它材料绑扎。

2.6.6脚手架垫木、扫地杆、立杆间距、横杆间距、剪刀撑、连墙件等设置严格按方案进行搭设;

2.6.7脚手架上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脚手板下面设安全兜网,脚手架立面均满挂密目网;

2.6.8脚手架每搭设完成一层项目经理部组织验收一次并挂验收合格牌,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每三层进行抽检一次;

2.6.9大风过后,项目安全员必须组织架子班人员进行架体稳定性检查;脚手架拆除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拆除方案,并经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及技术总工程师审批报监理公司备案后方可施工;

2.6.10脚手架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编制安全拆除方案并根据拆除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6.11拆除人员必须持有效的架子工上岗证,且在作业前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2.6.1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6.1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若采用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允许大于两步,若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2.6.14当脚手架拆至底部最后一根立杆高度时,应先在合适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2.6.15脚手架拆除作业面必须设警戒区,并安排专人监护。

2.7四口、临边处安全防护措施

2.7.1现场预留洞口,尺寸在150cm×150cm以内的,加固定盖板;超过150cm×150cm的孔洞口,四周设防护栏;安全通道,洞口围护,脚手架架设安全网等。

2.8基坑土方开挖HSE技术措施

2.8.1基坑开挖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经公司主管部门及技术总工程师审批报监理公司备案后方可施工;

2.8.2土方开挖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及土方开挖方案对司机、机操手、作业工人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8.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监护,发现管道、电缆等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2.8.4挖土时应注意地质状况与地勘提供的资料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开挖工作顺利完成;

2.8.5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如果有裂缝和倾塌可能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

2.8.6基坑底层清理时,作业人员前后操作距离不应小于2—3米,堆土应距坑边1米之外,且高度不超过1.5米;

2.8.7每日或大雨过后现场安全员应对土壁及支撑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2.8.8开挖的基坑四周应设1.2米的双道防护栏杆及人员上下的安全通道;

2.8.9现场使用的车辆和设备应有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工人要待在设备安全距离之外。

2.9回填土工程HSE技术措施

2.9.1装载机作业范围内不准有人施工;

2.9.2打夯机电源应配置符合要求的移动配电箱,打夯机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有缺陷和漏电,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

回填土遇到基坑支撑时,应先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方可拆除支撑。

2.10钢筋工程HSE技术措施

2.10.1钢筋加工应在固定的加工场地完成,每台钢筋机械必须保证安全的加工距离,严禁交叉作业;

2.10.2钢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知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2.10.3钢筋加工机械必须保证一机、一闸、一漏,人离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2.10.4人工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有无碰撞危险,特别是避免碰挂电缆;

2.10.5多人运钢筋时要求起落、转停动作一致,人工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角和塌落;

2.10.6起重设备调运钢筋时,应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并有专人指挥;绑扎边柱钢筋或高空绑扎钢筋、安放骨架时,须搭设防护架或马道;绑扎3m以上柱、墙体钢筋时,应搭设操作通道和操作架,禁止在骨架上攀登和行走;

2.11模板工程HSE技术措施

2.11.1大型模板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11.2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在没有固定好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否则模板受外界影响容易倒塌伤人;

2.11.3高空临边作业时,有高处坠落和掉下材料的危险,支模人员上下应走通道,严禁利用模板、栏杆、支撑上下,站在活动平台上支模,要系安全带,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禁止抛任何物体;

2.11.4支设柱模时,不准站在柱模板操作和底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2.11.5模板拆除应经项目负责人统一安排,操作时应按先外后里分段进行,严禁硬撬、硬砸或或大面积撬落或拉倒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2.11.6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清理刷隔离剂,按规格堆放整齐备用。高空作业严禁投掷材料;

2.11.7项目禁止使用木料做顶撑,五级以上停止露天作业。

2.12砼工程HSE技术措施

2.12.1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2.12.2严禁用振动棒拨钢筋和模板,或将振动棒当作锤使用,使振捣棒头受到损坏;

2.12.3用绳拉平板振动器时,拉绳要求干燥绝缘,振捣器与平板保持紧固,电源线固定在平板上;

2.13砌体工程HSE技术措施

2.13.1停放搅拌机的地面必须夯实,用混凝土硬化,以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倒;

2.13.2工作前检查搅拌叶有无松动或磨刮筒身现象,检查出料机械是否灵活,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2.13.3出料时必须使用摇手柄,不准用手转拌和筒;

2.13.4工作中如遇故障或停电,应拉开电闸,同时将筒内拌料清除;

2.13.5车子运输砖、砂浆等时应注意稳定,不得高速跑步,前后车距不少于2m;

2.14HSE应急措施

2.14.1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2.14.2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14.3项目应定期通过板报形式对职工宣传急救(自救)知识,提高职工的应急能力;

2.14.4施工现场按要求配备担架、急救箱、氧气袋、值班车辆、专职医生等;

2.14.5项目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启动项目事故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得到信息后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2.14.6抢救小组主要负责危险事故的影响范围进行正确的判断,根据人员受伤的程度或物资损坏程度,指挥现场进行科学抢救,以保证事故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2.14.8警戒小组主要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的秩序并保证事故现场不受到破坏,事故现场勘察工作结束后方可解除警戒范围;

2.14.9疏散小组主要负责发生紧急情况后组织人员及物资的安全转移,减少人员及物资的损失。

3.1.1施工现场用彩钢板进行全封闭式围护,四周设两个侧门、一个正门,且正门两侧设置七牌一图;

3.1.2现场按《自治区文明施工达标工地实施细则》中的要求设置临时设施、硬化场地道路、搭设安全操作棚等;

3.1.3现场建筑物四周要保持消防道路畅通无阻;

3.1.4进场材料严格按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定点整齐堆放,并挂材料标识牌;

3.1.6现场搅拌机出料口做好排水措施,设置沉淀池,水清后用于现场洒水;

3.1.7健全HSE管理体系,加强现场管理,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文明施工检查,评比出优秀的责任区和责任人。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由于建筑施工造成的作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2.1施工弃渣的利用和堆放

3.2.1.1在施工现场设立弃渣、弃土堆放场地,施工中的弃土、弃渣应尽量用做基础填方或护坡填方,不能利用的应优先回填附近的取土场或选择合适场地进行堆放,严禁乱堆、乱弃。

3.2.1.2施工场地开挖的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3.2.1.3施工期间设立基坑边坡稳定的监测系统,以确保水池底、水池壁施工期间的安全。

3.2.1.4监测内容: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土层的反弹,基坑边坡稳定,边坡土体,侧向位移的范围、速率,周围地下管线引起的附加沉降,位移裂缝,地基土孔隙水压力变化等。

3.2.1.5监测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部分,整个监测工程应本着准确、及时、有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强调重点对象重点监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对周围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加以区别对待,在关键阶段加密监测频率。监测点的埋设突出有效性,能敏感地反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在准确性方面从埋设的规范和观测仪器的先进性入手,配以有丰富经验的监测工程师规范操作,从严把关,准确、及时、有效地完成整个工程的监测任务。

3.2.1.6基坑周边设置防冲墙和封闭式维护栏杆,并在维护栏杆上涂红白标记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3.2.1.7坑边上如有积土应及时清除,防止垮塌伤人。

3.2.1.8做好场内道路上下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工程措施;施工场地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降雨径流对施工场地和渣场的冲刷。

3.2.1.9做好料场的挡护、排水等工程措施和植物种植保护措施,并负责料场和选择不易受径流冲刷侵蚀的场地堆放开挖料和弃渣,并在其堆放场地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的林草和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水库、渠、塘坝和拦渣坝等),避免或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3.3防治饮用水污染措施

3.3.1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规定,建立饮用水保护制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保护措施,切实加强饮用水保护。

3.3.2施工人员进人生活区和作业面前,应对环境进行卫生清理,以及采取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措施,并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3.3.3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安装后应按系统达到的压力和流量进行冲洗,直至出口处的水色和透明度与人口处目测一致为合格。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规定进行试压和检漏;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或严密性耐压试验。

3.4施工活动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等的治理措施

3.4.1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3.4.1.1施工过程中,会同监理对施工场地进行噪声的检查和监测,检查和监测记录应提交监理人。

3.4.1.2作业时尽量控制噪音影响,对噪声过大的设备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在施工中采取防护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3.4.1.3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操作棚,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3.4.1.4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不使用高音喇叭或怪音喇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3.4.1.5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确有必要时及时向安全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3.4.2粉尘污染治理措施

3.4.2.1施工过程中,会同监理随时进行除尘措施的检查和检测。检查和检测记录应提交监理人。

3.4.2.2施工期间,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保证施工场界及敏感受体附近空气中允许粉尘浓度限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4.2.3混凝土系统配置除尘装置,及时更换和修理无法运行的除尘设备。

3.4.2.4散装水泥、粉煤灰、磷矿渣粉应由封闭系统从罐车卸载到储存罐,所有出口应配有袋式过滤器。

3.4.2.5施工场地内限制卡车、推土机等的车速以减少扬尘;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篷运输车,其车厢两侧及尾部均应配备挡板。运输粉尘物料应用干净的雨布加以遮盖。

3.4.2.6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3.4.2.7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3.4.2.8搅拌机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

3.4.3废气污染治理措施

3.4.3.2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起标的机械。

3.4.3.3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3.4.4废水污染治理措施

3.4.4.1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发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先排入沉淀地,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3.4.4.2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所有排水均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4.4.3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环卫处,由环卫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

3.4.4.4混凝土浇筑面的冲洗、冲毛废水,以及灌浆工作面冲洗岩粉的污水和废弃浆液应由专设的沟道集中排放,严禁污水漫流。

GB/T 51231-2016标准下载3.4.5废油污染治理措施

3.4.5.1禁止将使用中产生的废油、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或随地填埋,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3.4.5.2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3.4.6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卫生治理措施

GB 17957-2021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安全要求.pdf3.4.6.1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卫生设施

3.4.6.1.1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立定时冲洗卫生厕所各一座。卫生问为单层砖混结构,卫生间室内地面为防滑地砖地面,墙面为瓷砖墙面。

3.4.7完工后的场地清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